回覆列表
  • 1 # 文史之路ing

    慕容垂攻佔平城後,為什麼沒有屠城,關於這個疑問,我們可以從為什麼會有屠城這個現象談起,然後在迴歸到慕容垂沒有屠城的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屠城這種現象呢?一般有三種原因:戰略屠城;政治屠城;洩憤屠城。先說第一種,戰略屠城,一般是戰鬥力極強,士兵卻又相對而言比較少,攻佔一城,卻沒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兵力去防守治理城池,這時就極易發生屠城的慘劇。先是大面積的屠殺人口,迅速減少人口,嚴重削弱對方戰鬥力,形成極強的震撼效果,從而彰顯自己的威武神功。蒙古鐵騎經常使用這種戰略性屠城,殺完就走,血流成河。

    第二種,政治屠城。這種屠城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一般是強制推行某一政治策略。這種屠城最有名的就是清朝的“留髮不留頭”“改發易服”的國策,推行之後阻力極大,然後就有了駭人聽聞的“揚州十日”與“嘉定三屠”。

    第三種,洩憤屠城。這種情況完全是情感衝昏了頭腦。這種情況就是“你惹到了我,我很生氣,我不僅要殺了你,還有要殺了和你有關的人”。項羽的屠城是為了洩憤,曹操的屠城為父報仇,在這種屠城中最受好評的是公元350年,冉閔率軍攻陷鄴城後下令屠城,城內二十幾萬胡人軍民被屠殺殆盡,屍體全部餵食猛獸。因為在五胡亂華時期,胡人殺了太多的無辜百姓,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當然就要好好報復。

    說完了這三種屠城,我們來分析一下莫容垂為什麼沒有屠平城?慕容垂攻打平城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收回故土,統一北方。得民心者得天下,作為一個政治家,不會不明白這一點吧?此次出征,慕容垂親自掛帥,他這時已經七十古稀,也許這就是他的最後一次出征了。他為此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作為一個七十歲的老人,還有什麼是會讓他氣憤交加,以致失去理智呢?至於政治屠城,對於現在的他是不存在的,現在要做的是收買人心,屠城,人都沒了,又何來人心。慕容垂是沒有屠城的理由的,與之相反討好人民,穩定政權才是他的當務之急。假設慕容垂屠城了,他的對手北魏士兵只會更加團結,無形中為自己換來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慕容垂舉國而出,後勤物資怎麼供給,是千里迢迢從本國運,還是以戰養戰,把平成變成自己的新基地。

    我們知道戰爭只是一種手段,或為金錢或為權利,無論其目的如何,都不能掩飾它的殘酷本質。若沒有戰爭的洗禮,和平就不會這麼的讓人珍惜。只要擁有足夠的手段,屠城種慘劇是可以避免的。居高位者要時刻保持理智,一個小小的情緒失控將會帶來不可挽回的災難,不可不慎。在和平的環境中,熱愛和平,保衛和平,永享和平。

  • 2 # 棒槌襖襖

    翻遍《晉書》和《資治通鑑》,終於發現在公元396年慕容垂以70高齡率軍攻佔平城的記載,並且在平城留駐10日,隨即撤軍。一個月後,在返回河北中山的途中,慕容垂病亡。至於他為什麼在平城沒有下令屠城,為參合陂死難燕兵報仇,這已經成為一個千古之謎,無從探究。但是,既然提出問題了,我也就借題發揮,簡單講述一下慕容垂的建國經歷。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親率87萬大軍進攻東晉。派遣陽平公苻融督帥前將軍張蠔、冠軍將軍慕容垂帶步騎25萬為前鋒。11月,秦軍前鋒在肥水被東晉軍擊敗。一時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前秦大軍迅速崩潰。前秦皇帝苻堅單騎逃回淮北,逐漸收容潰兵,退回洛陽。

    前秦帝國受次挫敗,面臨分崩離析的危險。一同退回洛陽的慕容垂意圖恢復前燕舊業,聽從其子慕容農的建議,向苻堅請求帶兵去安撫河北。苻堅不察之下,慨然應允。於是,慕容垂帶領三千兵馬,如出籠之虎一般,進軍華北。

    慕容垂到安陽後,悄悄與鮮卑貴族謀劃恢復大燕基業,聯絡丁零首領翟斌,共同襲取了中原重鎮洛陽。然後,慕容垂自稱燕王,帶兵進軍河北,於公元385年攻克了鄴城,之後漸漸平定了華北地區。

    公元386年,慕容垂在河北中山即皇帝位,建國號為燕,史稱後燕。後燕據有今河北、遼寧、山東、河南大部地區。同年,鮮卑拓拔部的拓跋珪即代王之位,隨即改稱魏王,率部眾徙居山西北部的盛樂,這就是北魏的前身。

    慕容垂割據華北平原後,起初還能與拓跋珪和睦相處,一度聯手共同抗擊高車、柔然等遊牧部落。拓跋珪也表示臣服於後燕,並派子弟到中山為質。後來北魏的勢力逐漸強大,拓跋珪就背叛後燕,大肆擴張北魏地盤。

    公元395年,慕容垂派遣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率軍8萬,從五原進兵討伐北魏。北魏拓跋珪採用驕兵之計,堅壁清野,誘敵深入。燕軍輕易攻佔了五原,虜獲了大量輜重。

    八月,燕軍中有流言說慕容垂因病在中山去世。太子慕容寶和趙王慕容麟急於爭奪帝位,相互攻擊,並開始撤退。拓跋珪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親率二萬精銳騎兵追擊燕軍。北魏軍晝夜兼行,在參合陂追上了燕軍,立即發起猛攻。燕軍倉促之下,人馬相互踐踏,士兵紛紛涉河潰逃,踩踏和溺水而亡的有近萬人。此役史稱“參合陂之戰”,後燕大敗虧輸,國力迅速衰弱。此後的公元396年,慕容垂以古稀之年親征北魏,攻克平城,這也許是他有生之年最後的“迴光返照”。同年,慕容垂病逝於返回中山的路上。自此以後,後燕始終沒有再戰勝過北魏。

    公元397年,拓跋珪攻克後燕首都中山。次年,南下攻佔了鄴城,俘虜後燕皇帝慕容寶。建國14年的後燕就此滅亡。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沙塵何茫茫,龍虎鬥朝昏。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投鞭可填江,一掃不足論。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冶城訪古蹟,猶有謝安墩。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白鷺映春洲,青龍見朝暾。地古云物在,臺傾禾黍繁。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這是李白遊歷金陵時懷古之作《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的詩詞,其中提到的“西秦百萬眾,戈甲如雲屯”指的即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淝水之戰。此戰前秦輸的稀裡糊塗,東晉贏的稀里嘩啦。這場戰爭使很多事情都偏離了他們原來的軌道,除了留下一句“關中良將唯王猛,天下蒼生望謝安”外,也給那個時代的梟雄們再次提供了歷史舞臺。

    前秦大時代:五胡十六國的中場休息

    慕容垂一生戎馬,與四哥慕容恪並稱為世之良將。慕容恪攻滅冉魏,奠定了前燕的立國根基。慕容垂則在枋頭之戰中力戰盛名已久的東晉權臣桓溫,成功地將前燕從滅亡的邊緣救了回來。可惜,慕容垂卻功高不賞,被前燕國主慕容暐猜忌,不得不奔亡前秦。苻堅聽說慕容垂來歸,大有得此良將,天下庸碌之輩不足為道的感慨,當即部署攻滅前燕的計劃。自從慕容垂歸順前秦以後,苻堅統一的步伐大為加快,前燕既滅,代國在一戰之下也被掃平,前涼早在366年就已經歸順前秦。前秦突然膨脹成一個橫亙在中國北方的強權國家。

    (前秦一統北方,兼取梁益)

    為了改變冉魏時期激烈的民族仇殺,以及更好的鎮壓地方上的反抗實力,苻堅採用了大膽的促進民族融合的做法。他把被攻滅各國的貴族都恩養在長安附近,而將本族民眾都安置到各地軍事要塞。苻堅希望透過一兩代人的時間,以儘量少流血的方式完成民族國家的融合過程。

    長安城裡各個國家的貴族每天山呼萬歲,使得苻堅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他是一個漢化程度很高的皇帝,有著強烈混一南北的願望和理想。在慕容垂和姚萇等降將的鼓動下,他將宰相王猛的臨終告誡忘到了九霄雲外,發動了攻滅東晉的侵略戰爭。

    淝水之戰留下了“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成語,軍事實力的崩潰,使得前秦帝國的統治陷入空前危機。之前鼓動苻堅南征的慕容垂、姚萇等人趁機作亂,姚萇佔領關中,慕容垂則攻佔河北。氐人被分遣各地要塞,短時間內無法集結。因此前秦帝國在各地叛亂以及東晉的持續進攻下,最終分崩離析。

    (淝水之戰2年後北方再度分裂)

    慕容垂復興大燕,拓跋珪分道揚鑣

    慕容垂攜帶了家眷逃到河北,公開打出復國的旗號。前燕宗室慕容家族紛紛稱兵,與前秦爭奪河北。前秦在關中根基已失,氐人思歸,因此慕容垂得以千餘人舉事而佔據了河北與遼東,復興了後燕。於此同時,丁零人佔據了河南,建立了翟魏政權。慕容宗室的另一支佔據了山西,也建立了一個國家,因為太行山以西,被稱作“西燕”。羌人姚萇則佔據了關中,自稱大秦天王。東晉也向北出擊,恢復了梁益二州,前鋒甚至渡過黃河,打到了鄴城。前秦舊部則退守隴右,與後秦姚萇連年征戰。在這些國家中,除了東晉王朝象徵正統,軍事實力一直不俗之外,最為強大的是三股勢力:後燕、西燕、後秦。其中,後燕在公元392年攻滅了河南的翟魏,佔據了中原一帶,國勢大漲,威名日盛。

    在中原一帶因前秦潰敗造成的權利真空而亂成一團時,代北地區原來被前秦羈縻統治的拓跋部也順勢復國。相對於漢化較深的慕容部,拓跋部還處在部落氏族時期,他們剛剛復國時的勢力弱小,只能選擇成為中原王朝的附庸。可是比起勢力弱小更加糟糕的是,拓跋部出現了分裂。拓跋珪是代國君主拓跋什冀犍的孫子,拓跋窟突是什冀犍的兒子,他們都認為有資格繼承代國基業,因此雙方互相攻殺。拓跋珪只有16歲,無法抵擋叔父的進攻,只好跑到了陰山,透過賀蘭部的舅父的關係與慕容垂搭上的關係。

    (拓跋珪剛剛立國時實力微弱)

    由於西燕是支援拓跋窟突的,如果讓西燕得逞,那麼西燕就會憑藉草原優勢的騎兵能建立對後燕的泰山壓頂的優勢。所以慕容垂即刻決定支援拓跋珪,並派遣了慕容麟帶領6000步騎前往支援。得到了後燕國家的支援,拓跋珪的部眾才得以儲存。後來拓跋珪看上了劉顯部佔據了河套一帶,可是他沒有足夠的實力。恰在此時,劉顯部搶奪了其他部落進貢給後燕的馬匹,惹惱了慕容垂。於是,拓跋珪與後燕聯軍攻滅了劉顯部。後燕獲得了劉顯部的千萬頭牲畜,拓跋珪則得到人口和地盤。這樣,拓跋珪建立的代國在後燕的支援下,短短時間就佔據了漠南、河套地區,成為塞北強大的勢力。

    當初慕容麟到達拓跋珪營地幫助他復國,還帶著一份手詔,是慕容垂寫給拓跋珪的,是要封拓跋珪為郡王等一些列官職。慕容垂的意思很明顯,想讓拓跋珪拜碼頭。拓跋珪領了慕容垂的恩情,卻不想就此被束縛以君臣之份,所以就委婉地謝絕了。從這時就可以看出拓跋珪此人,在實力不強時都不想居於人下,到他羽翼豐滿時,自然就要單飛了。

    西燕最終不敵後燕,被攻滅了。後燕此時國力強盛,慕容子弟開始目空一切。拓跋珪派弟弟拓跋觚到後燕進貢,被慕容家族的子弟們扣留,向北魏勒索好馬。拓跋珪很生氣,拒絕了對方的要求。隨後他又忍了忍,派著名的開國功臣張袞到燕國請求和好。拓跋珪繼續隱忍,在征服了匈奴後裔劉衛辰部,又吞併了北方的幾個部落之後,放眼四顧,只剩下後燕這個強勁的對手了。於是,拓跋珪開始出兵攻打燕國邊區的部落。

    後燕幫助拓跋珪,本意是想讓拓跋珪看管自己的北疆,結果拓跋珪卻屢次攻打親附後燕的部落,“太元二十年(東晉年號),夏,四月……魏王珪叛燕,侵逼附塞諸部。”此舉招致了勢力如日中天的後燕不滿。想他慕容垂稱雄北方十餘年,如今被一個後生小輩挑釁。他怒不可遏,決定教訓一下拓跋珪。主上有此意,其他也跟著附和。後燕太子慕容寶、趙王慕容麟、遼西王慕容農奉命帶領八萬人馬攻打魏國,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帶著一萬八千人馬作為後續部隊。慕容垂身邊的侍從高湖勸阻說:“燕、魏是姻親,燕國對魏國還有大恩,兩國交好已久。可是我們扣留拓跋珪的弟弟在先,不佔理呀。再說拓跋珪有勇有謀,不可輕敵。太子年輕氣盛,讓他統領大軍,萬一有個閃失,後悔也來不及呀。”慕容垂聽不進去,還把言辭激烈的高湖撤了職。

    參合陂之戰,後燕與北魏樑子結大了

    公元395年7月,後燕大軍到達五原地區,數萬魏國軍民投降。拓跋珪畢竟立國時間很淺,後燕國勢強盛,連滅西燕、翟魏、劉顯、劉衛辰等部,擁有了大部分中原和華北地區,兵峰一時強盛無雙。

    拓跋珪採納大謀士張袞的計策,決定先避一避燕軍的鋒芒,將部隊後撤。待燕軍疲憊之後再尋機出擊,同時拓跋珪還不自信地派人請後秦的援兵。到了9月,燕軍造好了船隻,準備渡過黃河的時候,北魏三路大軍20多萬人已經部署到位。然而這20多萬人馬都是輕騎兵,說直白點就是普通遊牧民直接抓來的壯丁,雖然人數眾多,卻也不敢正面對抗後燕以重騎兵為主的軍隊。

    後來因為天氣不好,後燕軍不得渡河,太子慕容寶在軍中憂心慕容垂一旦駕崩皇位空懸,並寫信到中山都城探查。信件被北魏騎兵斥候截獲,拓跋珪因此祭出了擾敵之計,放出謠言生成慕容垂已經病逝。由於訊息斷絕,後燕軍中無人得知確切與否,甚至在後燕軍中就有推立慕容麟為帝的未遂政變發生。慕容寶因此猜忌慕容麟,將帥不和之下,後燕軍只得緩緩退軍。此戰雖然耗時半年多,可也並不是一無所獲,起碼也達到了教訓拓跋珪的目的。當然,如果後燕軍隊順利返回的話。

    可是,慕容家族的宗室子弟輕視拓跋珪,他們在退守時未留殿後,也不設斥候,就這麼大張旗鼓地退軍了。拓跋珪見狀,星夜起兵,晝夜兼程,終於在參合陂(位於山西陽高縣)附近追上了後燕軍。由於再往前一步就已經到了自己家的腹地,所以後燕軍隊人人放鬆,甲冑都已經摘了下來,生火做飯,一些人甚至還想著回到家與子女團聚。

    (參合陂之戰,後燕損失8萬士兵)

    凌晨時分,北魏騎兵大至,居高臨下衝擊不設防的後燕軍。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了一邊倒的屠殺,後燕軍8萬人除了幾千人僥倖逃脫之外,4、5萬人被俘,還包括數以千計的文武官員。因為靠近後燕國土,一下子抓到了那麼多的俘虜,讓拓跋珪感到很棘手。他心下一橫,惡向膽邊生,下令坑殺這些後燕士兵。

    這樑子可就結大了,北魏與後燕之間只能你死我活了。

    平城之戰,慕容垂最後的高光時刻

    慕容垂當時已經70歲了,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退居幕後,讓太子慕容寶攝政。這次出征拓跋珪,配備的都是後燕精銳,原本是想讓慕容寶鍍鍍金,建立寫軍功的。沒成想,慕容寶太不爭氣,卻坑慘了後燕8萬將士。慕容垂老淚漣漣,想如果大兒子慕容令如果還在世,事情何以至此?慕容寶逃回去之後,一邊哭訴,一邊表決心,力勸慕容垂親自出徵北魏,一雪前恥。慕容歸年過六旬的弟弟慕容德也勸慕容垂親征。他說:“現在索虜贏了這場仗,打心裡瞧不上太子。如果不在有生之年打擊他們的氣焰,一旦山陵崩,大燕國將永無寧日。”

    為了爭取身後的後燕帝國的生存空間,兒子不爭氣的慕容垂決定大舉發兵,征討拓跋珪。但是拓跋珪這一手殺的太狠,使得燕國軍隊士氣低迷,很多人患上了“恐魏綜合症”。慕容垂秘密調後燕大將、高陽王慕容隆帶領龍城的精銳軍隊來到國都中山集結。慕容隆身經百戰,這支部隊軍容整肅,振奮了燕華人的鬥志。

    (龍城精騎是後燕最後的王牌)

    公元396年3月,慕容垂以七十歲的年邁之軀,率領燕國各地調來的部隊秘密出兵。燕軍到了魏國平城(今大同)附近,慕容垂派遼西王慕容農和高陽王慕容隆作為前鋒部隊攻城。拓跋珪做下了坑殺俘虜的事,早就知道樑子結大了,慕容垂肯定會派人找自己麻煩,因此他在平城設了三萬人防守,還讓號稱代北第一猛將的堂弟拓跋虔鎮守。

    拓跋虔參與過參合陂之戰,對後燕不屑一顧,憑藉著兇悍勇猛,在後燕到達後立刻開成迎戰。結果,被燕軍殺死,平城軍民全體投降。鮮卑慕容部經過內部火拼,以及幾次大的戰爭後,人力資源已近枯竭。拓跋珪立國根基尚淺,民心不堅,如果此時為洩憤屠城,則無異於讓代地居民全都推給了拓跋珪。所以,平城之戰中的俘虜被慕容垂編入了後燕的軍隊。他還想著繼續北進,橫掃陰山,徹底收服塞北人心。作為一代梟雄,他有理由相信他能做到。他一生戎馬,除了在於桓溫對峙時讓他感到困難外,其他時間都是所向披靡。可是,慕容垂再強悍,畢竟已是風燭殘年。他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為燕國復仇了 。

    奪取了平城後,慕容垂帶著部隊到參合陂祭奠陣亡的將士。荒野裡的屍骸堆積如山,燕國的軍人目睹這樣的慘狀,發出震天動地的哭聲。慕容垂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悲痛、羞憤同時襲來,當場吐血,一病不起。他強撐病體,乘著馬車繼續行軍。趕了幾十里路,不得不紮營休息。燕軍前鋒將領得知慕容垂病倒,又被迫撤回。十幾天過去,慕容垂的病情加重了,燕軍只好決定回國。臨走時他又下令,就地修了一座燕昌城(慕容垂至死都放心不下北魏,取名“燕昌”,可見是想圖個吉利),就在平城西北方。

    有個別叛逃到魏國的燕軍士兵聲稱,慕容垂已死。拓跋珪鬆了口氣,帶兵追擊燕軍,又聽說平城已經失守,就放棄追擊返回了陰山。《資治通鑑》記載,當時拓跋珪躲在陰山,聽說慕容垂揮軍攻下平城之後,“魏王珪震怖,欲走,諸部聞虔死,皆有貳心。珪不知所適。”

    (慕容垂去世後北魏連續攻打後燕)

    396年的四月,慕容垂病死在返回中山的路上,一代北方霸主就此謝幕。慕容垂一死,年輕的拓跋珪在北方再無敵手,成為新一代霸主,鋪開了北魏的百年帝國之路。

  • 4 # 夏有涼風61

    前燕“慕容垂”,因前燕內訌不得已而投靠了前秦,前燕隨後被滅。前秦淝水一戰被東晉擊敗,前秦解體,慕容垂復國,建立了後燕。

    而北魏“拓跋珪”就是投靠了後燕,在後燕的羽翼下成長起來的。

    後燕幫北魏“拓跋珪”剷除了“拓跋窟咄(拓跋什翼犍的小兒子)”部,滅了北方比較強大的“匈奴劉顯”部落和“賀蘭部落”以及其他小部落,使得“北魏”逐漸強大,然後北魏滅了“劉衛辰”部,就有了吞併後燕的野心。

    對於北魏來說,投靠後燕是為了利用後燕,對於後燕來說,北地胡人部落眾多,也需要“拓跋珪”的勢力安定眾胡,這樣就使得北魏壯大而不受控制,到慕容寶討伐北魏,退兵慘敗參合陂,之後“慕容垂”親征已是年暮,加上後燕建立不久,眾胡人心不附,晉秦虎視眈眈,慕容垂是不會隨便屠城絕了兵源,在說屠了城也不會起到震懾效果,畢竟北魏曾經也被滅國,如果屠城的話,北魏會投其他勢力或和其他勢力聯合伐燕。

  • 5 # 劉文廣

    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業,一說字叔仁,鮮卑名,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鮮卑族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號成武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後燕開國君主。

    慕容垂十三歲時做偏將,每次征伐,勇冠三軍。慕容雋平定中原時,慕容垂當前鋒,累戰有大功。慕容雋稱帝之後,授給慕容垂黃門郎之職,出任安東、冀州牧,封為吳王。慕容垂又以侍中、右禁將軍之職,總領留臺事,鎮守龍城,使東北一帶得以和平。歷任鎮東、平州牧、徵南大將軍、荊兗二州牧、司隸校尉等職。並因為任車騎大將軍時在枋頭率領5萬步騎打敗東晉大將桓溫,斬首3萬多,威名大震。後因受到慕容雋的忌惡,投奔前秦苻堅。苻堅十分器重他,授以冠軍將軍,封賓都侯。慕容垂在前秦同樣是攻城拔地,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慕容垂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在60歲時脫離前秦建立後燕,而後攻打東晉,攻滅西燕。

    隨後北魏和後燕矛盾激化,於公元395年兩國開戰。慕容垂因年老體衰命自己兒子慕容寶率軍出征,在參合陂北燕軍大敗。於是第二年慕容垂親征。慕容垂以雷霆萬鈞之勢,攻城拔寨,很快佔領北魏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攻佔平城後,當時軍中將士提議去祭奠上次戰死在參合陂的後燕軍士,來激起現在軍隊計程車氣。但是當後燕的軍隊到達參合陂時,眼前的一幕讓他們悲傷不已,但見參合陂上全是燕軍的屍體,茫茫參合,累累白骨,此情此景,天亦憐之。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天涯何處埋忠骨。英雄遲暮也好,老當益壯也好,此刻的慕容垂心裡只有那一個個死去的前燕亡靈。將軍百戰死,壯士他鄉埋。天地為被,蒼山為碑。

    慕容垂觸景生情,加上連日戰爭,年邁體衰,一下子暈了過去,士氣大喪,後來後燕軍隊退兵,慕容垂在退軍的路上駕崩。所以慕容垂沒有心思也沒有來得及屠城平城震懾北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鵬和郭艾倫目前的CBA總得分是多少?他們能突破萬分大關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