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社野老

    總得來說曹魏政權一代不如一代,而且壽命不祚。曹丕大不如曹操,但還能駕馭全域性,而且重臣還健在,賈詡,華歆,陳群,鍾繇,司馬懿在虎顧狼視久後必反的陰影下,戰戰兢兢躲過了曹丕時代。曹丕時代,司馬懿曾奏本五路兵伐蜀漢,他想著有成功把握,但被諸葛亮輕易地防備住了。司馬懿失敗了,曹丕沒有治罪這是僥倖。在曹魏政權是悲哀,在司馬懿是幸運,曹丕只活了四十歲。

    曹睿很聰明,羅貫中用一件小事渲染他的聰明。曹丕在征戰袁紹時發現了甄氏,立即納為妻室。曹植都暗戀一生。甄氏生下了曹睿,但曹不後來又了新歡以後又逼死了甄氏,曹睿成了孤兒怪可憐的。時刻有生命之憂的曹睿能不提防。曹丕同曹睿狩獵時,曹丕射死了一頭母鹿,當那個小鹿從曹睿馬首經過時,曹睿放過了它。曹丕大呼:“吾兒何不射殺”,曹睿回答:“陛下已殺其母,臣又忍殺其子乎!”一句陛下,一句悲悽的話便曹丕倍覺傷情,也看到了兒子的聰明,他才下決心把皇位傳給兒子。

    曹睿雖然很聰明,但比起曹丕又遜色了許多。諸葛亮一紙離間的檄文,使曹睿驚慌失措,他流放了司馬懿。後來,曹真敗給諸葛亮,他無奈又請司馬懿出山。司馬懿平定孟達之亂,殺退諸葛亮他還向司馬懿道了歉,這是一個示弱,司馬懿的脖子硬了許多。

    又教曹魏悲哀的是曹睿又只話了≡十五歲。這個和他爺爺的同輩人司馬懿還硬朗著哩!

    諸葛亮死了,姜維還在不停北伐,而且屢屢得勝,誰敢殺司馬懿,再者司馬懿執掌了大權,脖子完全硬了,巨大的戰功,誰也扳不倒他。經幾代人虎顧狼視久後必反的陰影消散了,人們淡忘,也沒人敢說了。曹睿臨死託孤司馬懿,曹芳抱住司馬懿那個親切勁,誰還能動了司馬懿,司馬懿隱忍長壽是曹魏必敗的原因。

  • 2 # Uncle偏頭痛

    陳賡大將當年曾救過凱申,後來延安整風時,康生問陳曰:“如果當初不救蔣,或者成全他,把他斃了,我們現在哪裡要打那麼多仗!”陳對答曰:“那蔣不就成了烈士,我豈不成了反革命?”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如果曹丕父子兩人能活個五六十歲?

    如果曹冏兄弟三人有一個活到成年?

    如果曹芳是親兒子被早早立為太子?

    如果曹爽智商情商線上且忠心耿耿?

    如果……………………………………………………

    那麼焉知司馬父子不是赤膽忠心,說不定沒有毌丘儉的糾纏,司馬師還可以多活幾年呢。

    屆時邙山司馬祠門前還會掛副對子,供人景仰。

    一門父子三忠烈

    千秋功臣兩代人

  • 3 # Zh上善若水W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然而笑到最後的,並不是曹操、孫權、劉備,而是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可憐曹操戎馬一生,為子孫後代打下的曹魏江山,沒多久就被司馬懿篡取了,這樣的結局讓無數人唏噓不已。

    司馬懿一共輔佐了曹家三代,從曹操到曹睿,可以說曹家最厲害的三個人他都經歷過了,而且最後還能活下來證明司馬懿是真有點本事。如果說曹操當政的時候,司馬懿根本就是個小官,進都進不了曹操的眼睛,那曹操當然沒理由殺他,但是等曹丕和曹睿上位,司馬懿已經是重臣,難道他們也沒看出司馬懿的心思麼?只是這中間他們也變得離不開司馬懿了。

    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曾雄居中原地區,國力遠勝於蜀漢和東吳。但最終卻因權臣司馬炎篡位而滅亡。司馬炎之所以能夠成功篡位,主要就是得益於其祖父司馬懿打下的基礎。

    司馬懿在曹操時期,就開始侍奉曹魏政權。經歷了魏國四代帝王,最終成為掌握魏國朝政的核心人物。

    曹魏政權的“三祖”曹操、曹丕、曹睿都是聰明絕頂的人物,為什麼不在早期殺了司馬懿以絕後患呢?

    曹操清楚司馬懿的才能,只要善加利用,可以發揮巨大作用。但曹操也看出司馬懿並非等閒之輩,因此認為司馬懿能用,但不能重用。而司馬懿做人又十分低調,處事謹慎。這讓曹操實在沒什麼理由值得殺他。

    實際上,在曹操手下,司馬懿也不太可能有篡魏之心。曹操是何等的英雄人物,在他手下企圖謀反,這跟自殺簡直毫無區別。況且當時司馬懿也並不算位高權重之人。

    曹丕掌權後,曾對司馬懿委以重任,但也因對其有過懷疑,而罷免了他的軍職。不過,最終司馬懿的表現還是讓曹丕覺得可以委以大任。這也使得司馬懿開始有機會接觸權利的中心。當時的司馬懿,一心一意為曹家“打工”。對曹丕而言,司馬懿是個有大用且無害之人,怎麼能殺他呢?

    曹丕死後,曹睿繼位。曹睿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在位期間成功化解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也算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帝王。司馬懿也就是在曹睿執政期間,開始真正進入權利的中心。不過,國家大權仍然牢牢掌握在曹睿手中。

    此時的司馬懿,還是沒有篡魏之心。雖然手握大權,但這權利是曹睿賦予的,只要他不開心,分分鐘可以將其收回。而司馬懿的表現也是一如既往的兢兢業業,這也讓曹睿對其信賴有加,絕不可能去殺他。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魏明帝曹睿年僅三十六歲,就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了。在臨死前,聰明一世的曹睿,卻犯下了一個使曹家遭遇滅頂之災的決定:立年僅八歲的曹芳為帝,由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

    司馬懿的野心,也就是從曹睿去世之後,逐漸開始膨脹。此時,他手中才真正的掌握了大權,沒有人可以將其分分鐘收回。唯一能與之相抗衡的勢力就是曹爽。而這個曹爽又是個大草包。 司馬懿無疑是個老謀深算的智者,他靜觀其變,能忍別人之不能忍,他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幾年之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以曹爽謀反的名義,將其誅殺。此後,司馬家族就獨攬了魏國的軍政大權。曹魏政權頃刻之間盡歸司馬氏所有。

  • 4 # 遜之一言堂

    曹真在世的時候,曹魏尚有人才抵禦諸葛亮的北伐,但曹真死後,曹魏除了司馬懿無人再能抵禦諸葛亮,因此曹魏本來用司馬懿就是被迫的,司馬家從漢代開始就是世家大族,曹魏一直提防著他,曹丕在世重來沒有給過司馬懿兵權,曹睿繼位後也一直提防著司馬懿,因此諸葛亮死後,曹睿立即罷黜司馬懿兵權,讓他回洛陽,安排皇室宗親夏侯霸、夏侯玄接任雍涼兵權。司馬懿防守能力不錯,進攻估計還是略遜色,在三國中後期唯一一次主動進攻諸葛亮,還給張頜搞死了,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意外。在歷史中不太喜歡司馬懿這個人,曹魏三代都提防他。

    諸葛亮在七年間五伐魏國,消耗了大量的魏國財力物力人力,魏國很多早期的名將都在這段時間不是病逝就是戰死,能堪當大任的謀臣也只有司馬懿、蔣濟、郝昭等寥寥數人,和平時期國力蒸蒸日上,但是一到打仗就總是失敗,關鍵時候還是要請他們出來挽回局面。

    司馬懿真正的野心不是滅蜀,而是圖謀軍權,繼而控制魏國朝政,如果不是諸葛亮的屢次北伐,曹魏家族抵擋不住,方才使用司馬懿擁兵抵抗,假如諸葛亮只是一心治理蜀國的話,恐怕司馬懿是不會有出頭之日的,畢竟曹魏政權時刻在提防著司馬懿的野心,否則也不會有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利用司馬懿與曹真之間的猜忌,用離間計使魏帝停了司馬懿的兵權,從而取得了第一次北伐的勝利。

    諸葛亮的北伐促成了司馬懿的被重用,而用兵略遜一籌的司馬懿採用堅守策略,終在五丈原耗死諸葛亮,然而其並不追擊,一是故意留下隱患,防止滅蜀後魏帝將其兵權解除,二是後方遼東太守公孫淵起兵造反需其去平定,平定之後又與曹真等爭奪權力,等其徹底掌握兵權,滅了曹真,大權在握時,人已老矣,再無精力滅蜀了。

  • 5 # 旋律香菸

    標新立異的問題。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於五丈原,其北伐事業也戛然而止。魏國最大的心頭之患,已經去除,司馬懿“鷹視狼顧”,極其危險,那麼是不是魏國就可以“除掉”司馬懿這個後來顛覆魏國政權的權臣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司馬懿和夫人張春華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司馬懿主持、參與對抗諸葛亮三次北伐,戰功卓著。曹魏自大將軍曹真病逝,對抗蜀漢的軍隊兵權就轉到司馬懿手中,諸葛亮不厭其煩的北伐中原,甚至在第三次出兵時,佔據了武都、陰平二郡,給曹魏政權帶來了很大威脅;司馬懿長期以來,抗蜀有功,魏國怎能隨便殺掉有功之臣?那才是失去人心,自取滅亡的做法。司馬懿那時還沒有任何“擅權”跡象,野心也沒有膨脹。(有曹睿在,他也不敢)仲達在年輕時就和曹丕交好,曹丕死後,其盡心輔佐曹睿,也深受信任。所以,諸葛亮死後,曹睿在感嘆:“我等皆可高枕無憂矣”之餘,還要好好感謝獎賞司馬懿呢,怎麼會除掉他?從曹睿死前把自己兒子曹芳託孤給司馬懿來看,除掉司馬懿,曹睿想都沒想過。

    魏明帝

    叛亂不止。公元237年,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公然造反,其自稱為燕王,定都襄平,並同時和孫權結盟,遙相呼應。司馬懿作為當時最有經驗和資歷的軍事指揮,朝廷還要用他平叛,更加不會加害與他。果然,轉年司馬懿就出兵遼東,歷經數戰,平定了叛亂。魏明帝曹睿很有自信。曹睿是三國時期比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在他的統治下,曹魏實力一直在穩定發展。透過領土和資源的優勢慢慢的使國力遠超蜀國和吳國,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孔明才不斷的北伐,因為照此下去,魏國只需依靠“種田”,就可甩開蜀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當時曹睿大權在握,所有大臣包括司馬懿都是對他俯首帖耳,他不會想到司馬懿會變為一個權臣,所以沒有動過除掉司馬懿的心思。

    司馬懿和二子

    總之,司馬懿是在魏明帝死後才開始有了覬覦皇位之心,因為那時他是勞苦功高,且朝廷沒有人能夠制衡他。再加上當時的糊塗主政者曹真之子曹爽的一通弱智操作,成就了司馬懿權傾朝野的局面。就像曹爽親信桓範所說的:“大將軍曹真一世英名,生的兒子不如豬狗”。

  • 6 # 愛看歷史的小學生

    這個時間點很奇妙,想起郭德綱經常說的一句話:藝人拼到最後,比的是身體,三個說相聲的,熬死兩個,最後一個說什麼就是什麼。

    諸葛亮死後,同時期的優秀的政治人物差不多隻剩司馬懿。司馬懿當時既是前任曹魏政權的統治者曹丕的恩師,又是曹丕登上皇位寶座的有力扶持者,已經進入權利核心層,曹丕遺詔又命司馬懿輔政,可以說是權利達到巔峰。

    魏明帝時期,司馬懿政治聲望急劇上升,南擒孟達、西拒諸葛亮、東平公孫淵,大有取代曹魏政權之勢。魏明帝曹睿也曾想過除掉司馬懿,被司馬懿以敏銳的政治眼光,以及低調懂得隱藏自己的做法消除疑慮。再加之當時局勢混亂,三足鼎立,連年征戰,能用的人也只有司馬懿。魏明帝也算是有頭腦的君主,將朝政關鍵部門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想滅掉司馬懿只需一道詔書。但最大的失誤就是他死後命司馬懿和曹爽為輔政大臣。在曹芳繼位後,司馬懿主要負責對東吳的防事,後政大全掌握在曹爽手中。

    曹爽集團對司馬懿的排擠在曹芳繼位後就開始,動手各種手段想架空司馬懿。在這次鬥爭中,司馬懿繼續選擇偽裝,稱病不上朝,不與曹爽正面交戰,卻在私下謀劃。曹爽是個無勇無謀的平庸之輩,表面上覺得自己勝權穩握。公元249年,司馬懿陪皇帝曹芳在高平陵掃魏明帝的墓時,發動政變,挾持了皇帝,僅靠三千死士就控制了京都。此時曹爽懦弱的性格暴露無遺,直接放棄抵擋,交出了兵權。至此之後,司馬懿在曹魏政權中獲得了勝利,一人獨大,想滅掉司馬懿已經不可能了。

    總的來說,是時勢造就了司馬懿接近權利巔峰,是司馬懿自身握住了權利的利劍。老謀深算,善於偽裝,不怕等待,在最高處懂得退讓,在低谷中懂得隱忍,才能讓他屹立於複雜紛紜的政治鬥爭勝利中。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好身體,熬過三代君主,你就是最具權威的。

  • 7 # 西府趙王爺

    因為司馬懿依然還有價值啊!

    公元234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歷史七年的諸葛亮北伐結束,蜀國退兵。而這也意味著司馬懿在關隴地區的任務完成,原本當初魏明帝起用司馬懿,目的就是讓他統帥雍涼軍團,抵擋蜀漢的襲擾。

    而如今諸葛亮的病故,來自蜀漢的威脅也暫時剪除,司馬懿似乎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價值。那麼魏明帝是不是應該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了呢?

    顯然不能這樣,他沒有動司馬懿的理由啊。當時的司馬懿的權勢還並未達到功高震主的時候,魏明帝依舊有著絕對的掌控權。而且當時依然是三國鼎立,曹魏天下未定,魏明帝需要司馬懿這樣的人才來為他打天下,所以更不會動司馬懿。

    當然,魏明帝不是一個沒有遠見的人,他深知功高震主的的可怕,更知道自己曹家如今的地位,靠的其實就是以下犯上。所以對於司馬懿,他不是沒有防備,隨著諸葛亮的去世,來自蜀漢方向的威脅減少,魏明帝就開始逐漸削弱司馬懿的權力。

    他先是拒絕了司馬懿想趁諸葛亮去世的之機會,攻打蜀國的請求,以此杜絕了司馬懿功高震主的可能性。而後又明升暗降,藉著升任司馬懿為太尉的名義,將其調離雍涼軍團,實際上是剝奪了司馬懿的兵權。

    在京城,司馬懿面對魏明帝,沒有絲毫反抗的可能性。

    不過司馬懿運氣好啊,當時曹魏正處在一個人才凋零,青黃不接的局面,能當大任的也就他司馬懿。隨著遼東太守公孫淵叛魏,而幽州刺史毌丘儉又征討不利,魏明帝看來看去,只能是再度啟用司馬懿,讓他北上平定遼東。

    而司馬懿不辱使命,成功平定遼東,憑藉這個功勞,他的名望勢力,再度增長,成為了當時曹魏士族集團的領頭羊。

    此時想動司馬懿已經是不容易了,因為他的背後還有著曹魏的滿朝文武。

    而正是因為司馬懿的能力出眾,以及其代表著曹魏士族集團的身份,魏明帝出於平衡的想法,在臨終前,最終選擇了讓他成為輔政大臣,與大將軍曹爽一起輔佐少帝曹芳。當然,魏明帝留了個心眼兒,司馬懿雖領高位,但是大將軍的職務乃是由曹爽攥著。換句話講,兵權還是在曹家手裡,司馬懿的存在,更多的是幫助曹爽,統帥曹魏計程車族集團。

    因為曹魏立國一來,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曹魏宗室和士族集團的矛盾,而司馬懿作為他們中間的代表人物,只要把他控制好了,底下也就好管理了。

    所以,魏明帝託孤之後,司馬懿其實是沒有太大實權的,大部分權力還是被曹爽這樣的自家人控制。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雖然名義上曹魏是由司馬懿和曹爽共同執掌,但是發號施令的卻是曹爽。

    但是曹爽是個草包,他完全理解錯了當初魏明帝這樣安排的意思。人家是讓你拉攏司馬懿,從而輔佐曹家更好的治理天下。而曹爽卻想要專權,他不斷的打壓排擠司馬懿,當然,以司馬懿為首的曹魏士族也遭到了排擠。

    在曹爽的操作下,幾乎整個魏國朝堂,都成了曹家人的家族議事廳。這其實就相當於將魏國計程車族徹底推向了曹家的對立面,無形中給司馬懿帶來了許多幫手,比如太尉蔣濟,太后郭氏等等,這為日後的高平陵之變埋下了伏筆。

  • 8 # 音樂小妖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映象當中,古代的臣子如果已經位高權重,並且外部沒有太多壓力的情況下,就要對其進行壓制。但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已然去世,司馬懿也相當於無人能敵,為何曹魏集團不對其進行壓制,而是看著司馬懿一步步做大呢?

    其實這件事不外乎兩層原因。

    一、曹魏集團的領導人更新太快

    不知道是曹操家族的原因,還是其多年征戰落下的病根,反正曹家人的壽命都不長久,也許在曹操南征北戰的過程當中,曹丕不小心受了內傷,只是隱忍不發而已。

    等到自己成為魏王之後,病情一下子控制不住了,然後一命嗚呼,可是在自己臨死之前又選了另一個同樣短命的天子曹睿。

    然後問題就比較嚴重了,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活著的時候,手下一批老臣,用起來相當的順手,但是等曹丕掛掉之後。

    新君即位,這一切都要重新開始,身為一朝天子最重要的是讓朝堂達到平衡,為了壓制曹休與曹真等曹氏宗親,曹丕在自己臨死前將司馬懿設定為輔政大臣。

    原本在曹丕的計劃當中,司馬懿的年紀也不小了,等曹睿成長起來後,就可以把司馬懿扔到一邊,然後重新培養新的臣子。

    計劃很美好,實際卻直接打臉了,曹睿的腦子確實很聰明,但是身體跟不上,他的身體健康情況還不如曹丕呢,也許是曹丕身上留下的病根吧。

    反正曹睿年紀很輕就掛掉了,也就是說朝中新培養的臣子們還沒有發展到位,再加上老臣們一個個年紀太大,都已經掛掉了,於是司馬懿無論是資格還是實力都成為了魏國的頂尖人物。

    畢竟司馬懿帶兵多年,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武將都跟司馬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要知道打仗這種事要求很嚴格,不論上級的命令對錯與否,你都要完全聽從命令,可以說不聽司馬懿話的那些武將都已經死在了戰場上面。

    所以到了最後這些活下來的人,幾乎都是司馬懿的鐵桿粉絲,說白了不論曹魏集團願意不願意,到了後期自己已經無法控制司馬懿了。

    而造成這種原因就是曹家人的短命,每一代人都把畢生的精力用在了穩定上面,而穩定也就意味著老臣會得到扶持,於是最為長壽的司馬懿得到了巨大的技持,一步步掌控了整個曹魏的權勢。

    二、蜀漢的姜維不斷的進行北伐

    雖然說諸葛亮病死了,但是他還有一個徒弟,就是姜維。 這個弟子很盡職,從領兵開始就一直貫徹著諸葛亮的北伐計劃,一輩子跟曹魏過不去了。

    雖說姜維的能力不如諸葛亮,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諸葛亮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才,也不是一般人就可以搞定的。

    此時的曹魏集團,如果派新人上戰場,幾乎就是給姜維送人頭。

    再強大的集團也沒有多餘的兵力讓自己的武將去練手,於是司馬懿再次被重用,這就如同飲鴆止渴一般,明知道司馬懿有毒,但是你還只能讓人家上場,因為他能打勝仗。

    當時的曹睿也想過,等自己培養出新武將,立馬就把司馬懿拿下,誰知道沒等新武將培養出來,自己先掛了,為了保證蜀漢不會北伐成功。

    同時也因為有姜維在蜀漢牽制司馬懿,所以曹魏集團多少有些放心。

    其實對於司馬懿來說,姜維就是自己用來掩人耳目的棋子,畢竟姜維再強,跟諸葛亮卻是天差地別,不管是能力還是在蜀漢的人脈關係上,根本沒得比。

    只要司馬懿動動腦子,姜維直接就被拿下來了,只是為了司馬家族的安全,所以司馬懿一直在裝,並且還要維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最後等這些跟自己同輩之人都死絕了,所有的權勢都集中了自己手中的時候,果斷對曹家下黑手,成為了最後的人生贏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