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雜文詩天下
-
2 # 讀寫人家
一方面是透過棉衣取暖,主要是透過穿衣服,加厚衣服,可以取暖。
另一方面是在家裡透過生火取暖,剛開始是木柴。後來為了方便,就有了木炭,容易儲存,而且也耐,這樣就是在家裡生森炭火取暖。
再一方面,就是燒土炕,這是最傳統也非常好的一種取暖方式,冬天離不開的就是圭炕。
-
3 # 三毛錢動畫
翻開厚重的歷史發現,古人真是有智慧,取暖方式不僅花樣多,還標新立異,可以說是很多現代取暖工具的鼻祖。
手爐—古代的小暖寶
《紅樓夢》中,薛寶釵勸賈寶玉不要喝冷酒,而且說了一大堆關切的話,惹得黛玉“醋意氾濫”,可巧丫頭紫鵑讓人送手爐,黛玉就立即借題發揮,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她費心,哪裡就冷死了我?”黛玉用的手爐就是用來暖手暖腳的小火爐,相當於現在的暖寶寶。爐外加罩,且精巧玲瓏、形狀多樣,甚至還可放在袖子裡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有詩為證:“松灰籠暖袖先知,銀葉香飄篆一絲。頂伴梅花平出網,展環竹節臥生枝。縱使詩家寒到骨,陽春腕底已生姿。”
湯婆子---古代的暖水袋
《甄嬛傳》中,華妃娘娘家世顯赫,身家所用看著比別人金貴了不少,冬天不離手的即是湯婆子。湯婆子又叫足爐,比手爐大一些,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熱水(有點像現在的暖水袋),主要用來焐腳,既可隨身攜帶,也能放入被窩中。此爐又稱為“腳婆”、“湯媼”。寫得特別傳神,自宋朝就有了,北宋的大文豪蘇東坡,曾把“足爐”作為禮物送給好友楊君素。明代瞿佑亦有詩為證:“困倚蒲團罷煮湯,一團和氣有商量。生來不作閒雲雨,老去偏多熱肺腸。金母有心同壽域,竹奴無意妒專房。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
暖椅——城裡人真會玩兒
李漁設計的暖椅
清代的著名文人李漁,多才多藝,不僅文章寫的好,木工活做的也不錯。他在《閒情偶記》裡,專門講到了他自己設計製作越冬暖椅的一段有趣經歷:我冬天著書,身體畏寒,硯臺裡的墨汁也會因天寒被凍住。我原本想多放幾個盆炭,讓滿室都暖和起來。可這樣一來,炭塵就多了,弄不好,書房就會灰塵四起。如果只用大小二爐,手和腳是不涼了,可四肢還是冷得夠嗆,我渾身上下簡直是又過冬天,又過夏天了。所以,我就千方百計地設計製作了暖椅,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置炭爐,這樣一來全身就都不冷了。瞧人家這,在暖椅上讀書真是享受!
比起手爐、足爐、暖椅這些小物件,古人還有更大、更好的取暖設施,有點像現代的大型供暖,當然供的只是皇家或者有錢人家,雖然趕不上現代的技術,但依然讓人歎為觀止。
壁爐——現代的電暖氣
壁爐大多出現在外國文學作品中,其實早在秦朝時期咱老祖宗就設計了壁爐作為取暖裝置。偉大的始皇帝不僅建造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留下了神秘的秦始皇陵,同樣也有當時非常先進的取暖裝置。據說,咸陽宮殿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了壁爐,其中有兩座壁爐還是供浴室採暖用的,爐膛為覆甕形,可使熱焰在膛內有充分迴旋的餘地,這應是在當時條件下比較先進的方式。爐口前有灰坑,爐的左側有一個存放木炭的炭槽,由此可知該壁爐使用的燃料是木炭。木炭沒有較大的火焰,燃燒的時間比較長,可以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定。看來,壁爐是咱們老祖宗的專利。以前還羨慕人家外國貴族家裡有壁爐呢。
椒房---使用了保溫材料的房間
花椒不僅是很好的調味品,還是很好的綠色保溫材料。《漢書•霍光傳》:“(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溫室殿是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裝置。《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在宮中設有溫室殿,以花椒為泥塗室做保溫材料,再掛上錦繡壁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地上鋪著西域毛毯。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世說新語》載,西晉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南朝庾信《夢入堂內詩》中也有“香壁本泥椒”。寫到這裡,筆者只想弱弱地問一句,大概得需要多少花椒啊?成堆的麼?
火牆——取暖管道的鼻祖
據說,秦長樂宮遺址曾發現火牆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於牆內,與灶相通,用來取暖,清朝時,宮廷建築師們,對秦朝以來的火牆進行了改造,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的廊簷底下。炭口裡燒上木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為使熱力迴圈通暢,火道的盡頭設有氣孔,煙氣由臺基下出氣口排出。而且這種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宮殿內其他人睡覺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現在北京的故宮,依然可以看到這種暖閣。不知道是否是現代取暖管道的雛形。看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還是很有道理的。
窮人取暖有啥用啥
穿短褐、用灶灰
古人地位相差懸殊,取暖方式也分三六九等。窮人家裡,只能用灶灰取暖,條件稍好一點的人家,用泥制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後來演變成了火塘,也叫火炕。北方的民居一般都設有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透過燃燒產生熱量進入炕內通道來加溫,同時配備有火盆等取暖設施,直到現在,北方農村依然在使用著。
而貧窮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禦寒,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於麻製品,限於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觀。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裡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便這樣的衣服還有洞和補丁。
吞砒霜、鑽糞窖
古代有些無家可歸者的禦寒方式則更為極端。明代謝肇浙的筆記《五雜俎》中記載:“京師謂乞兒為花子,不知何取義。嚴寒之夜,五坊有鋪居之,內積草秸及禽獸茸毛,然每夜須納一錢於守者,不則凍死矣。其飢寒之極者,至窖幹糞土而處其中,或吞砒一銖。然至春月,糞砒毒發必死。計一年凍死毒死不下數千,而丐之多如故也。”文中描述的,並非官方的救助站,因為到那鋪裡禦寒,是要交錢的。可就這樣的“一錢”,也有人不能天天有,於是吞砒霜、鑽糞窖以禦寒,終至染毒死亡。
《後漢書·霍諝傳》有這樣一句: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附子,一種毒性很強的中藥;鴆,是傳說中的毒鳥,用其羽毛浸酒能毒死人。吞砒禦寒,食附療飢,飲鴆止渴,這樣的詞,在極寒天氣裡,讀來更讓人覺出寒意。
多有不足,望指正!
-
4 # 歷史大學堂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是唐代白居易寫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把冬天飛雪的夜晚,與朋友圍爐對酒的情趣表現的活靈活現.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會初期就有,周口店的那些灰燼就是最好的證明.後來人們為了可以隨意挪動火堆,儲存火種,便把火放在燒製的陶器裡,這個陶器就叫爐或灶. 古人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盆是銅或鐵製成的,外面再加上一個箱形透氣的籠罩,防止失火或者掉進其他東西. 到了唐代,人們又用銅製成手爐或者腳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裡暖手.腳爐比手爐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俗稱湯婆子,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
-
5 # 生活科普
吃番薯,多穿衣服,多喝熱茶,經常用熱水泡腳.....(沒錢人) 家裡有火爐(在爐裡燒火)順便可以燒考..(有錢人)
-
6 # 皇帝不稱朕
中央氣象臺釋出寒潮預警:下半年來最強冷空氣影響今起發威,中東部地區大降溫,河南安徽湖北湖南廣西等地降幅可超16℃,再加上南方空氣潮溼,寒冷就是魔法攻擊,穿多少都不抵用。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而南方人過冬基本靠一身正氣。網友不得不感嘆本是來自北方的狼,卻在南方凍成狗。此時此刻,南方朋友的內心是崩潰的,強烈要求供暖。
不過,且慢,我們現代人過冬天可以穿上保暖內衣、羽絨服,在家有暖氣空調,出門有車,可謂是百種方式。然而,你想過嗎,在那個物質匱乏,科技不發達的古代,咱們的老祖宗是怎樣過冬天的呢?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古代的條件可不比現在,科技落後,物質貧乏,貂皮大衣啥的,那是貴族的選擇。咱們貧苦老百姓,就只能發揮自己的智慧,為自己取暖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那燒火做飯剩下的灶灰可不能浪費,把它放在泥制的盆裡,用餘熱取暖,即最初的火塘。後來隨著技術的慢慢改進,古人在家裡壘起了火炕,這種火炕內有孔道,在冬季將燃燒的熱量引入炕內通道來加溫,有的還配備火盆等取暖措施。這種取暖方式今天在北方農村依然沿用著,大概也就是經常出現在電視劇中的炕了吧。
條件稍好一些的人家和貴族自然有更高階的採暖裝置了,這就是地炕。在房屋的一側或兩側的廊下或屋簷下挖一數尺深的燒火炕,炕內砌灶,灶的煙道在室內地面下往復盤旋,這樣,灼熱的煙氣把大型方磚砌的地面烘熱,供室內採暖。這種方式即無煙霧汙染,又可免去煤氣中毒之虞,而熱氣流自地面上升,使室內供熱十分均勻。在沒有現代化的暖氣和空調裝置的當時,地炕算是十分高階的採暖的裝置了。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
對於農業為主的古代社會而言,冬天是一個可以偷閒的時間,老百姓常常會一家人圍坐在爐火前聊天,盡享天倫之樂。而北方少數民族則是圍坐在火炕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婆、孩子、熱炕頭”。
天氣冷的時候,我們都會抱著暖寶Bora暖手暖腳。別擔心,古人也有自己的暖手寶即暖手爐、湯媼、燻爐。
用來暖手的小火爐,裡邊放火炭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手爐還可以放在袖子裡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
足爐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比手爐略大,裡面灌熱水(類似於現在的暖水袋),主要用來暖手焐腳,又稱腳婆、湯媼。
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甄嬛傳》裡就有一段宮裡的貴人妃子懷抱湯媼的畫面。
燻爐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專門供室內使用,又被稱為暖爐、紅爐。
明代時,手爐的樣式開始變得繁多起來,也愈發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時人們越來越懂得享受與養生,在手爐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還會放些香薰和藥材,手爐逐漸成為貴族把玩的藝術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漸考究起來。
再看皇室的取暖方式,即使是現在,我也只能望而興嘆。《漢宮儀》上稱,“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由此可知當時已將花椒視為一種特殊防寒保暖材料,搗碎和泥,製成牆壁保溫層。(花椒和泥是很好的保溫材料)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翡翠火齊,絡以美玉”,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餘。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 看來,那時連皇宮中的炭都很傲嬌。宋朝時,官員和皇帝使用的炭更加考究了。《宋史•食貨志》中記載,“京西、陝西、河東運炭至京師,薪以斤計一千七百一十三萬,炭以秤計一百萬”。不僅如此,進貢的炭還要製作成野獸的形狀。南宋時更加是紙醉金迷,宋高宗甚至要求進貢的炭必須是“胡桃文鶉鴿色”,炭火是用來燒的又不是把玩的,可竟然還有紋理和成色的要求,簡直可笑之極。
清朝的皇宮中有暖閣,就是根據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宮女談往錄》中,慈禧太后身邊的宮女就回憶道:“宮殿建築都是懸空的,像現在的樓房有地下室一樣。冬天用鐵製的轆轤車,燒好了的炭,推進地下室取暖,人在屋子裡像在暖炕上一樣。”
為了保障取暖,宮裡還專門設定了負責供暖事宜的機構,稱作“惜薪司”,這個職位的官員雖然職權少,但是非常有地位,因為他可以在御前侍候,有著“近侍牌子” 之稱。這個部門在康熙後改稱為營造司,隸屬內務府。
達官貴族極盡奢華抵禦寒冷,而窮人就只能“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一個禦寒手段,分出三六九等,想想還真是心酸。
-
7 # 珍視映畫
取暖最容易的,莫過於跟火去借溫。普通些的老百姓靠火爐火塘,被煙嗆已經算幸福的煩惱——比起窮人家沒柴薪,起不了火,又高出萬倍去了。貴族之家就享受得多。比如秦漢時,宮廷已經有壁爐和火牆。火牆的原理,略有些像如今的水暖氣,想法子牆裡面通管道,把牆烘熱乎了,染得室溫也升高。唐朝時有所謂“到處熱紅爐,週迴下羅幕”。人在屋裡坐著,周圍一堆紅爐,加羅幕圍著。暖和倒是暖和,只是人也有些像掛爐烤鴨了。
還有些在牆上做文章的,又比火牆、壁爐高一籌。漢朝時節,有兩處所在叫做“椒房殿”。一在長樂宮,一在未央宮。當然不是大紅辣椒高高掛、好似鄉下火鍋館,打算嗆得后妃打噴嚏。那年頭,辣椒還在南美洲,等著歐洲Nautilus的千年之約呢。夫椒房者,花椒和了泥,塗滿牆壁。因為花椒溫和,味道又好聞,在香料當寶的時代,乃是上等榮寵。現在後宮劇氾濫的時節,帝王后妃的舊典故都被翻將上來,會覺得“椒房之寵”煞是璀璨,其實細想來,倒是天子的一片細心:大冬天冷,房間裡一牆溫泥花椒,佈置暖和些,比冷硬的金珠寶貝又實在多了。
-
8 # 穿插游擊隊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飯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貧窮得無法生存叫“飢寒交迫”。古代沒有暖氣,人們是怎麼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時代,北方人在建築房屋時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為了防風保暖。屋內地面中間還挖個坑,周邊用泥土夯實,用來燒火取暖,稱為“火塘”。
秦漢時期又出現了火牆,最早是宮廷裡用的,秦朝的咸陽宮遺址中就有火牆。火牆的內部是中空的,從裡面把牆燒熱,這樣屋子就暖和了。火牆的衍生品是火炕,在東北地區特別流行。《宋文鑑》記載,北方女真族“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而飲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區的一些農村還在使用火牆和火炕,尤其是東北,招待客人最溫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進屋上炕,然後把炕燒得熱乎乎的。王老師生活在東北地區,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與火炕有關的故事:話說民國時期東北某地徵兵,徵兵負責人把村裡的青年集合起來,圍炕而坐,進行動員宣傳。可青年們不願當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態。負責人就吩咐他人一個勁地燒炕,炕上熱得燙屁股,有人熱得受不了就站起來了,站起來就算同意參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並未得到考證,但內容卻體現了火炕與東北民眾生活的密切關係。東北人對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關,所謂“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以上說的是大型取暖裝置,接下來再說說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見的是火盆,就是在盆裡燒炭火。有條件的富貴人家用精緻點的金屬火盆,沒條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為火盆裡要燒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時候官員發俸祿,不光發錢發米,還要發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這一點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一集中就有體現——為了薪炭,家裡人竟要勾心鬥角。
“圍爐而坐”是古代冬日裡常見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會擔心,古人冬天在屋裡燒火盆取暖,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沒有今天這麼好,房屋到處漏風,所以一氧化碳堆積濃度不高,達不到中毒的濃度。另外,火盆是開放式的,氧氣與火盆的接觸面積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燒不充分導致一氧化碳堆積的情況。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沒有,有學者就猜測: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可能就死於一氧化碳中毒。據說古代人冬天燒火盆時,會在屋裡放一盆冷水,如果發現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們已經知道白蘿蔔湯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晚清時,一個宮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讓人把她扶到通風處喂她白蘿蔔湯解毒。
火盆形制比較大,不方便移動,所以古人又發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爐,裡面裝著尚有餘溫的炭灰,走到哪裡都可以拿著取暖。明清時期是手爐最為風靡的時代,《紅樓夢》裡就經常提到手爐。明清時的手爐工藝也達到了鼎盛,好的手爐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時,大戶人家使用手爐時還會在裡面放些香料或藥材,這樣不光能取暖,還能當香薰用。
還有一種行動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現,名曰“湯婆子”。這種取暖物件,一直到現代,還有地方在使用。湯婆子一般是金屬或陶瓷材質的,形狀類似一個沒有壺嘴的大水壺,裡面加滿熱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覺時就能放進被窩取暖。“湯”就是熱水的意思,而“婆子”則是戲指其有陪伴人睡覺的作用。
-
9 # 簡秋習文
簾外寒深,未過雪時三九。
遺來雅制,熨暖幾人懷袖。
眼看進入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了,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或使用暖氣、或使用空調(電取暖裝置,電褥子、電暖氣、小太陽.......)。
那在古代,到了寒冷的冬季,如何在家裡取暖呢?
其實在古代,人們很早就懂得保暖,比如半坡文明的半洞穴房屋,有一半都是在地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風保暖。
人們很早就懂得使用火來進行取暖,比如“火牆”、“火炕”、“火盆”、“炭盆”、“手爐”等取暖裝置。
大型取暖裝置“火牆”,就相當於是把牆壁燒熱,火牆的裡面是中空的,從裡面把牆燒熱,這樣屋子裡面就暖和了。
最早是宮廷裡用來取暖的裝置,比如秦朝的咸陽宮遺址就有火牆。
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簷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真個大殿。
“火炕”,這個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老婆孩子熱炕頭”,這個熱炕頭就是“火炕”。
不要說東北地區的人們,就連北京周邊郊區縣農村裡,到了冬天也還有燒火炕取暖的習俗。
火炕一邊連做飯的灶臺,一邊連屋裡睡覺的炕,是一種非常普及的取暖裝置。
小型取暖裝置炭盆炭盆就是火盆,條件好的會有無煙的炭,條件不好的就是木柴或者比較嗆的炭。
比如電視劇《甄嬛傳》裡安陵容失寵,兩個位份低的小主給她送來燻得嗆人的炭。
《知否知否》裡,小明蘭冬天沒有取暖的炭火,為此像父親哭訴。
古代的官員發俸祿的時候,不僅僅發錢、米,還發炭薪,今天我們的“薪資”的“薪”就是過去的“薪炭柴火”。
“圜坐紅爐唱小詞,旋篘新酒賞新詩。”
古代人喜歡“圍爐而坐”,當時的房屋也沒有那麼密閉,窗戶都是紙糊的,所以一氧化碳的濃度不至於那麼高。
所以,火盆、炭盆是古人常用的取暖裝置。
手爐手爐,可以說是迷你版的火盆,這是一種可以捧在手裡的小炭爐,它裡面是裝上尚有餘溫的灰炭,可以隨身攜帶,隨時隨地用來取暖。
《紅樓夢》裡,經常出現手爐: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來與黛玉送小手爐,黛玉因含笑問他:“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裡就冷死了我!"
那鳳姐兒……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裡,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平兒站在炕沿邊,捧著小小的一個填漆茶盤,盤內一個小蓋鍾。
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內的灰。
大戶人家在使用手爐的時候,還會在手爐裡放上些香料,這樣除了取暖還能散發出香氣來。
明清時期,製作手爐的工藝達到了鼎盛,好的手爐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湯婆子湯婆子,也是一種便於攜帶的取暖裝置。
不僅是很多影視作品、小說中出現,我小時候還用過,冬天放在被窩裡取暖。
湯婆子一般是用金屬(銅)或者陶瓷材質製作而成,形狀像一個沒有壺嘴的水壺一樣,裡面加上熱水,外面加上一個布套(不加布套,直接接觸容易燙到)。
“湯”本身就是熱水的意思,而“婆子”是一種戲稱,指有陪伴人睡覺的含義。
這種將熱水放置容器取暖的裝置,慢慢演化成香蕉製作的“熱水袋”,直到今天仍舊被人們使用。
其他取暖裝置除此以外,有錢人家還有很多取暖裝置,比如《紅樓夢》中,就出現過“熏籠”、“暖閣”、“地炕”等取暖裝置,只是普通人家可能沒有那個條件使用。
《紅樓夢》第五十一回有這樣一段文字:
晴雯只在熏籠上圍坐……麝月道:“……他素日又不要湯婆子,咱們那熏籠上暖和,比不得那屋裡炕冷,今兒可以不用。”
晴雯自在熏籠上,麝月便在暖閣外邊……(晴雯)便躡手躡腳的下了薰籠……(麝月)又將火盆上的銅罩揭起,拿灰鍬重將熟炭埋了一埋,拈了兩塊素香放上,仍舊罩了,至屏後重剔了燈,方才睡下。
透過這一段文字,我們就看到了三種取暖的裝置“熏籠”、“暖閣”、“火盆”。
熏籠熏籠,是放在炭盆上的竹罩籠,古代一種烘烤和取暖的用具,可薰香、薰衣、燻被。
熏籠可大,可小,有的可以像一張桌子那麼大,有的就比較小,一般會根據使用的用途來調整竹罩孔隙的大小,來控制散發的熱度。
有些家用的熏籠形制會小些,熏籠上可以罩一層薄被,一家人圍坐,手可以放在被子下取暖。
其實就是更講究的火盆。
暖閣暖閣,就是設有火盆等取暖裝置的小隔間,與大屋子隔開,而又相通連的小房間,相當於將外面最冷的屋子隔開的一個過渡暖場小屋。
暖閣裡面,可以備有炕、褥,比如賈寶玉的怡紅院就有暖閣,賈母房間也有暖閣。
---------END---------
-
10 # 太常吸貓
紅樓夢裡提到過的手爐和腳爐,就是冬季裡常見的取暖用具。腳爐以銅製成,形狀或方或圓,還有六角形的樣式。將燃燒著的炭放在其中,扣上有鏤空花紋的蓋子,可以放在腳下取暖。手爐樣式同腳爐相似,尺寸較小,外面還常常包有布套。一般多為婦女使用。還有一種放在被子中暖腳的器具,叫做湯婆子,一般是銅、錫製成的扁瓶,裡面注滿沸水,封好瓶口使用。據說宋代的“暖腳銅缶”就是指的這類器物。有了這三樣器具,坐一天都不會冷,也不用挪窩。
如果想下地在屋子裡走一走,也不是難事。在室內放一個火盆,裡面點上炭,用金屬網罩罩好。普通人家用柴火木炭,有錢的人家可以用炭團,清代內務府以品質很好的銀骨炭供上,既沒有煙氣,燃燒時間也久。不過,火盆也有缺點。嘉慶皇帝就提到過內務府辦事不經心,在太和殿裡放了太多火盆,窗戶又開多了。一日嘉慶正好駕臨太和殿,就看了風吹火星滿地,御前大臣侍衛競相上前踹滅的混亂局面。
煤爐也是取暖裝置之一。明代已有煤油爐煎藥的記載。《舊京遺事》中曾提到,京都婦人家家御夫嚴整,也不太乾活,丈夫出門,婦人可以坐在火炕煤爐邊一整天。不過煤爐燃燒時間長,也容易燒透房屋磚塊,引發火災,而且燃燒時間過久又通風不良,還會有煤氣隱患。
與它相比,火炕則更為方便。張縉彥被流放寧古塔時,曾著《寧古塔山水記》記載在此地之所見所聞。書中提到,寧古塔當地氣候嚴寒,秋冬季“坐臥火炕,不越跬步”。南方取暖則有火廂,是專門用來取暖的屋子,人在其中安睡。草原上林木荒蕪的地方則以牲畜糞便取暖,將其收集曬乾後,代替柴薪,燃燒取暖,且以牛駝為上,羊為最次。燃燒時煙氣上升,從帳頂孔中排出。
如果什麼取暖裝置,也沒有保暖的衣物,就只能相互倚靠,圍坐取暖。凍瘡皸裂還屬小事,冬季常有路邊僵斃之人,就更為可憐。
參考文獻:
《清稗類鈔》《清實錄》《舊京遺事》《寧古塔山水記》《本草徵要》《廣嗣要語》《清史稿》
回覆列表
北方的冬天,寒冷而漫長。宅在溫暖的屋內,瞧著窗外的冰天雪地,呵氣成霜,不僅感嘆,血肉之軀,如何抵抗這季節的凜冽。現代化的時代,取暖已然不是問題。其實在古代,沒有供暖,沒有空調,沒有太陽能,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也想出了各種方式抵禦著冬天的嚴寒,今天再看,先人超常的智慧著實令人佩服,其中一些取暖方法現在依然沿用,他們的一些創造啟發著後人對取暖方式不斷改進。古人的取暖器具主要就是爐子,以火爐取暖應該是最古老最簡單的方式了。秦朝時候有錢人家創造了“壁爐”和“火牆”,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煙道),包於牆內,並與灶臺相通,睡覺的炕內也蓋有孔道和灶臺相通,俗稱“火炕”。(現在北方有的農村好像還用這種方法取暖。)室內同時配備有火盆燒炭輔助。漢朝出現了高檔次的“溫調房”,這種房屋的建築材料比較特殊,用花椒和泥做成保溫層塗抹於牆上,《三輔黃圖》曰:“溫室殿,武帝建,冬處之溫暖也。”在有錢人家那兒是“溫調房”,到了皇宮肯定就是高大上的“溫調殿”了。當時的長樂宮、未央宮均設有溫室殿,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朝堂承東,溫調延北”提到的就是這種房子,溫室殿也是皇帝與重臣議事和接待來賓的重要場所,殿內的牆壁掛著華麗壁毯,地上鋪著厚軟的西域毛毯,“翡翠火齊,絡以美玉”,內設火齊屏風,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子裡度過一個溫暖如春的冬天實在是舒服享受,奢華至極,即使現在也會人人爭相入駐吧。“晚妝靜卸黃金驅,彤幕沉沉椒殿秋”,後宮妃子的生活躍然詩中,“椒殿”溫暖馨香,也取其多子多孫之義。據考,漢代皇室藏書之所也都設有溫室房,皇家歷來重視教育,一來為皇嗣創造一個讀書學習的優越環境,二來室內保持恆溫能延長圖書的壽命,有利於儲存。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大土豪石崇家裡也建有這樣的溫室。晚唐詩人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中“椒綴新香和壁泥”、宋代王珪《宮詞》中“香壁紅泥透蜀椒”,《紅樓夢》五十回《蘆雪廣即景聯句》中林黛玉的“香黏壁上椒”都提到了當時富貴人家“椒泥”塗牆保溫的現象。明清時期,皇室貴族們蓋房子時在各 個房間的地下事先砌好迴圈的煙道,燃燒的炭煙沿著主煙道、支菸道分流迴圈,均勻而有效地提高了所有房間的溫度。“紫禁城內一些宮殿的地面下都挖有火道,添火的門設在殿外廊子下,是兩個一人多深的坑洞,即灶口,”灶口在室外,避免煙火汙染室內空氣,防止煤氣中毒,既安全又衛生,這叫火地取暖,就是現在的地暖。乾隆曾寫詩《冬日偶成》來形容皇宮冬日的溫暖生活:“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敲詩不覺冷,漏永夜未央。”爐子的種類還包括燻爐、手爐、足爐等。《甄嬛傳》中,到了冬天娘娘們手中都抱著一個精緻的手爐,令人好生羨慕。手爐,又稱“袖爐”、“捧爐”和“火籠”,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樑(提柄)組成,唐朝開始使用,到明朝中後期,隨著使用的普及,能工巧匠們把製作手爐的工藝發揮到極致,不但有圓形、方形、還有花籃形、南瓜形等,材料大多是銅質 ,也有瓷的。作為散熱區的爐蓋,鏤空雕刻,精美細緻,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喜壽、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現在網上冬天熱銷的暖手寶,手爐功能是一樣的,只不過可以充電,化學作用發熱,經過改進了。謝惠連的《雪賦》寫道:“燎燻爐兮炳明燭,酌桂酒兮揚清曲。”“圓形,大腹,兩側有環,青銅製,宮廷及富貴人家多有之,若薰衣被,可外加竹籠,即為‘熏籠’,”也叫香薰或者香爐,金屬或陶瓷製作,外表雕有精美圖案,裡面點燃碳火,再撒上香料散香,既能取暖又消毒淨化空氣。《甄嬛傳》裡華妃屋內的香爐就是被皇上和皇太后命人放了麝香,使其不能懷孕。會製作香料的安陵容也是在自己的香爐中放置了“暖情香”迷惑皇上。“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制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後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成為藝術品,具有收藏價值了。現在的加溼器是否也是受到香爐的啟發而成?顧名思義,足爐主要是暖腳的,它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裡面灌上熱水,又稱為“腳婆”、“湯媼”。這不就是咱們現在使用的熱水袋嘛。還有最奇葩的取暖,唐玄宗李隆基的兄弟岐王李範在冬天會叫來年輕美貌的女子,把手伸進她們的懷裡貼身取暖,美其名曰“香肌暖手”,申王李撝則發明“妓圍取暖”:“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際,使宮妓密圍於坐側以禦寒氣。”此類方式,自然與真正意義的取暖毫無關係了。取暖的燃料最早也是煤炭,古人稱“燃石”,皇宮貴族多使用人工燒成的木炭。朝廷設有專門的執行部門解決民生問題,明代叫“惜薪司”,清代後來改成“營造司”,屬於內務府,工作人員稱為“炭軍”“煤軍”,負責儲運宮中所用的木柴、煤炭的採購、發放。政府後勤部分,屬於肥差。正德年間,太監劉瑾權傾一時,是“惜薪司”的大領導,即內廠,權力更盛於東廠、西廠。朝廷也會給公職人員發放取暖補貼,稱“柴薪銀”,俗稱烤火費,這是他們工資收入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工資的別稱“薪水”之“薪”字,草字頭(柴火)細究起來,是應與取暖補貼有關的吧。舊時官員給上級送禮分兩季,夏天送的叫“冰敬”,冬天送的叫“炭敬”,有詩證曰:“瑞雪逍遙下九重,行衙吏部掛彩燈。頻叩朱門獻暖爐,玉做火塘熔炭紅”,行賄都打著取暖之名,足以見得取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木炭作為取暖材料,則更是皇室的重要福利了。乾隆時每日發放標準為: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地位的尊卑決定著待遇的多少。《甄嬛傳》中,甄嬛不得寵,下人們領到的木炭質量偽劣,難以點燃,宮女在爐旁一邊用扇子扇,一邊氣憤地罵那些勢利眼的工作人員。取暖,歷來都是老百姓在冬天永遠的話題,因為,取暖熱度關乎民生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