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甩愛吃咖啡豆

    初中的時候一直覺得這本書特別神秘,天真的以為看完之後自己肯定能變得很受人尊敬,不過種種理由,一直拖到現在才看啊~

    我看有小夥伴說這本書像韓非,但是我覺得這本書其實蠻“中庸”的,它裡面雖然說有教你做惡。但是我覺得凡事你不得看結果嗎,打個比方,就拿撒謊來說,有處心積慮的謊言也有善意的謊言,這本書對於做惡的論述,給我的感覺是,作為一個好的君主,有些壞事是你必須要做的,畢竟,作為一個統治者,有些好事能做,有些就不能不是嗎?就像我們不會讓一個老好人當君主一樣

    況且,書中也說了義大利當前的形勢,我覺得作者說了這麼多,還是希望自己的國越來越好,有時候,一個集體需要“壞人”,但這個壞人是“屬於這個集體的壞人”

    所以說我覺得這本書“中庸”的原因是,它裡面有我們在我們道德標準之下好的東西,也有不好的。不過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國家(雖然說是以君主的角度,以君主的利益為出發點)。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君主,做好君主的實用類書籍。

    下面附上我個人做的關於本書結構的思維導圖

    可能有的小夥伴對我宏觀微觀的分法不大讚成,我來說一下我的觀點吧,我覺得按照作者的意思,這本書應該分成得到權力與保持權力——即創業與守業。

    那我在總結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分宏觀與微觀呢?因為我個人感覺,本書關於君主的實際操作方法,好多不是單純發生在,成為君主之後的。

    比如關於軍隊,我在想成為君主之時就該思考,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的小專案也都是這個道理,它並不是說,我成為君主了才會面臨這個問題。

    那為什麼我選擇宏觀微觀的分法呢?透過我的圖,大家可以看見宏觀部分是君主國,微觀部分是具體的君主操作方法。我覺得這麼分,更能理清我自己的思路。

    當然了,分類的方式有很多,適合自己,適合具體情況的分法就是最好的~

  • 2 # 不太會飛的小豬豬

    馬基雅維利依據自己十四年的政治工作經歷,創作了《君主論》這一偉大的著作,不得不承認,他的觀點是極具顛覆性的,將政治和道德相區別開來,“讓政治的歸政治,道德的歸道德”。在著作問世後,影響巨大,有的人抨擊馬基雅維利的理論,而有的人又奉之為圭臬,為其政治理論的擁簇者。

    君主論中最驚世駭俗的觀點是:所有武裝的先知都獲得勝利,而非武裝的先知都失敗了。馬基雅維利在《君主論》中曾一再闡述“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一觀點。這其實是一種目的論的哲學觀點。亦即只要目的正當,所有的邪惡手段也都是可用的。

    《君主論》作為第一部政治禁書而為世人矚目,在西方,它被譽為影響世界的十大名著之一,有史無前例的對政治鬥爭技巧的最獨到、最精闢的見解。

    馬克思曾對《君主論》有如下的評價:“馬基雅維利等人已經用人的眼光來觀察國家了,從而擺脫神學的束縛”這就是他進步之處。

    《君主論》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是“性惡論”。馬基雅維利描述到,善行可能招致怨恨,慷慨對於君主來說是危險的。其中,最為流傳的一句話,“人們會忘記殺父之仇,卻絕不容忍奪財之恨”,把他所認為的人性之惡誇張的描述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君主的殘暴有就有了理由,為了自身的統治,要令自己為臣民所畏懼而非愛戴,因為被人畏懼比被人愛戴安全的多。

    於是,君主可以採取很多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統治。慷他人之慨,以助長自己的聲譽;把招致怨念的事務交給他人,而令人感恩戴德的事務留給自己;友善的對待人民,否則就把他們消滅。

    對於君主的惡行,馬基雅維利辯解到,如有必要,君主不必為惡行負責。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在軍事問題上,馬基雅維利以其自身慘痛的經驗教訓,告訴君主要建立自己的常備軍,客軍和僱傭軍都是不可以依靠的。君主要時刻注重武備,“世界上最不確定,最不牢靠的莫過於沒有自己力量支撐的名聲和權利”。

    普通人學習《君主論》,絕非注重於政治研究,而是去了解人性,對很多人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從政治上的實用主義,延伸到現實中的實用主義,認清生活當中事物的真相,給人生提供指導作用。

  • 3 # 朗月悠風

    《君主論》是對佛羅倫薩乃至整個義大利幾百年間的“政治實驗和激烈變革”以及馬基亞維利本人多年從政經驗的理論性總結。較為完整地闡述了馬基亞維利的君主專制理論和君王權術論,它對義大利長期戰爭分裂的原因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實現義大利的統一的方案——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試圖把但丁的統一思想與君權思想付諸實現,儘可能深入權術問題,直接向君主提出種種實行辦法。

    《君主論》是義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創作的政治學著作,1532年首次出版。

    全書討論了“君主國是什麼,它有什麼種類,怎樣獲得,怎樣維持,以及為什麼會喪失”的問題。對於這一系列問題的探索,作者摒棄了中世紀宗教教條式的推理方法,從歷史的經驗角度出發,以“人性本惡”的基本假設為依據,認為國家的產生是出於人性本身的需要,並不是上帝的意志,從而否認了君權神授。他大膽地將政治與倫理道德分離,認為政治的基礎不再是倫理道德,而應由權力取而代之。全書共26章,前11章論述了君主國應該怎樣進行統治和維持下去,強調有勢力保護國家容易、反之則難,君主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12—14章闡明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戰爭、軍事制度和訓練是君主惟一的專業。後12章是全書的重點,全面論證馬基亞維利的術治理論。

    書中對不同型別的君主國做了明確的區分:如世襲君主國、混合君主國、依靠自己武力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依靠他人的武力或者由於幸運而獲得的新君主國、市民君主國和宗教君主國等等。啟示實行統治的君主們如何參照別國的歷史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建立適合自己的君主政體。這無疑是一個君主在立國之初首先考慮的原則。君主立國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要把基點放在自身的力量上,凡是這樣做的,日後保持自己的地位,就沒有多少困難。這是馬基亞維利對君主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提出的第二條原則。任何一位君主或政治家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必須學會政治統治的方法,這就是君主的基本行為原則,既是書中的重點,也是後世爭論的焦點。

    《君主論》將君王的政治行為和倫理行為截然分開,直言不諱地否定一般公認的道德。它認為,人們必須承認世界上有兩種鬥爭方法,一種是運用法律,一種是運用武力。前種方法是人類特有的理性行為,而後者則是獸性行為。在當時的社會現實面前,前者常常使人力不從心,迫使人們必須訴諸後者。這就要求君王必須懂得如何善於運用野獸的行為進行鬥爭,做君王的如果總是善良,就肯定會滅亡,他必須狡猾如狐狸,兇猛如獅子。獅子不能防禦陷阱,狐狸不能抗拒豺狼,所以,君主做狐狸是要發現陷阱,做獅子是要嚇走豺狼。

    《君主論》主張一個君主為了達到自己的事業或統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惡名,應該大刀闊斧,使用暴力手段解決那些非用暴力解決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義,倫理道德可以拋棄不管,因為目的高於手段。在守信義有好處時,君王應當守信義。當遵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時,或者原來自己守信義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統治者絕對不能,也不應當遵守信義。它還告訴君王:“必須學會將這種品格掩飾好。”必須習慣於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偽君子。

    《君主論》還主張君主應當顯得虔信宗教。使宗教在國家中佔有顯要的地位,這並不是因為宗教的真實性,而在於它是聯絡社會的紐帶。

    《君主論》中關於教會王國的論述中指出:“教會王國在取得政權以後,便受到宗教習慣的保護,這種君王不需要有軍隊,因為他們有人心所不能企及的崇高大義所支援。”他們顯然是由上帝所樹立,也是由上帝所把守著,如果輕易地對它加以評論,那就是狂妄無知的行為。

    馬基亞維利在《君主論》中比較了各種軍隊的特點與優劣,強調了建立自己的軍隊的必要性,同時還描述了君主在軍事方面的責任,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僱傭軍、援軍以及混合軍對君主的危害,呼籲君主建立自己的軍隊以保衛國家與人民。馬氏在書中還詳細描繪了君王的治國之道,強調君主應該是殘酷的、令人畏懼的,以及一位賢明的君主在維持國家方面的重要性。

    在政治手段問題上,馬基亞維利認為,用註定要失敗的方法去追求某個政治目標是徒勞的,即使為了一個很好的目的,也必須要選擇能夠實現它的手段。手段是達到目的的方法,不要去管手段本身給人的感覺是善與惡,而要按照純粹的科學方式去處理。成功的意義在於達到目的,不管這個目的是什麼。假若世界上有一門“成功學”,專門研究惡人的成功,肯定會和研究善人的成功做得同樣好。因為惡人成功的事例比聖賢成功的事例並不少,有時反而更多。如果這門學科成立,對聖賢和惡人同樣有用,因為聖賢一旦涉及政治,必定同惡人一樣,希望自己成功。

    第一章 君主國的種類及獲得方法(Chapter I: Of the Various Kinds of Princedom,and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y Are Acquired)

    第二章 論世襲君主國(Chapter II: Of Hereditary Princedoms)

    第三章 論混合君主國(Chapter III: Of Mixed Princedoms)

    第四章 為什麼亞歷山大征服的大流士王國在亞歷山大死後沒有反抗其繼任者(Chapter IV: Why the Kingdom of Darius,Conquered by Alexander,Did Not,on Alexander’s Death,Rebel Against His Successors)

    第五章 對於被佔領前生活在各自法律之下的城市或君主國該如何統治(Chapter V: How Cities or Provinces Which Before Their Acquisition Have Lived Under Their Own Laws Are To Be Governed)

    第六章 關於依靠自己的軍隊和能力獲得的新君主國(Chapter VI: Of New Princedoms Which a Prince Acquires With His Own Arms and by Merit)

    第七章 關於依靠他人的武力或憑藉好運取得的新君主國(Chapter VII: Of New Princedoms Acquired By the Aid of Others and By Good Fortune)

    第八章 關於依靠邪惡之道取得君主國的人(Chapter VIII: Of Those Who By Their Crimes Come to Be Princes)

    第九章 關於市民君主國(Chapter IX: Of the Civil Princedom)

    第十章 關於衡量所有君主國之力量的方法(Chapter X: How the Strength of All Princedoms Should Be Measured)

    第十一章 關於教會君主國(Chapter XI: Of Ecclesiastical Princedoms)

    第十二章 軍隊的種類和僱傭軍(Chapter XII: How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oldiers There Are,and of Mercenaries)

    第十三章 關於援軍、混合軍以及本國軍隊(Chapter XIII: Of Auxiliary,Mixed,and National Arms)

    第十四章 關於君主對於軍事藝術的態度(Chapter XIV: Of the Duty of a Prince In Respect of Military Affairs)

    第十五章 關於世人特別是君主受褒獎或斥責的原因(Chapter XV: Of the Qualities In Respect of Which Men,and Most of all Princes,Are Praised or Blamed)

    第十六章 關於慷慨與吝嗇(Chapter XVI: Of Liberality and Miserliness)

    第十七章 關於殘忍與仁慈,以及受人愛戴和被人畏懼哪一個更有利(Chapter XVII: Of Cruelty and Clemency,and Whether It Is Better To Be Loved or Feared)

    第十八章 關於君主守信之道(Chapter XVIII: How Princes Should Keep Faith)

    第十九章 君主應當避免受人輕視和憎恨(Chapter XIX: That a Prince Should Seek to Escape Contempt and Hatred)

    第二十章 城堡以及其他許多被君主們經常採用的手段是有利還是有害(Chapter XX: Whether Fortresses,and Certain Other Expedients to Which Princes Often Have Recourse,are Profitable or Hurtful)

    第二十一章 君主獲得聲望的行事準則(Chapter XXI: How a Prince Should Bear Himself So As to Acquire Reputation)

    第二十二章 關於君主的大臣們(Chapter XXII: Of the Secretaries of Princes)

    第二十三章 如何避開謅媚者(Chapter XXIII: That Flatterers Should Be Shunned)

    第二十四章 義大利的君主們喪失國家的原因(Chapter XXIV: Why the Princes of Italy Have Lost Their States)

    第二十五章 命運如何影響世事及如何抗急(Chapter XXV: What Fortune Can Effect in Human Affairs,and How She May Be Withstood)

    第二十六章 將義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放的勸導(Chapter XXVI: An Exhortation to Liberate Italy from the Barbarians)

  • 4 # 肉團小咪

    簡單概括及評價《君主論》。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義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和浪漫喜劇劇作家。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中的重要 人物,尤其是他所寫下的《君主論》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的政治理論、以及《論李維》一書中的共和主義理論。他於1498年進入統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十人執政團服務,隨後奉派出國擔任外交任務,這個工作使他獲取許多足供萃取的經驗,以作為往後政治與軍事技巧諍諫的素材。1512年共和國崩潰,曾長期支配佛羅倫薩政局的美第奇家族重掌權力。由於馬基亞維利意外不當地捲入一場謀叛該家族的陰謀,因而遭受逮捕和折磨。獲釋後,被逐出城區,退隱至距離佛羅倫薩南方七里的聖安德列的小農莊。馬基亞維利失意的餘生,即專注於寫作,其中一些著作試圖說服新任的統治者,恢復他所熱愛的處理政務的職位。1527年該政府被推翻後被逐,同年病死。

    二、創作背景: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割據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國家間的彼此仇視使義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和貿易方面的領先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而備受西班牙、法國、德國和奧地利的蹂躪。馬基亞維利主張建立統一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結束義大利的分立狀態。

    三、句段摘抄:

    “人們愛戴君主,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懼,則是取決於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應當以自己的意志為基礎,而不是以他人的意志為基礎。”

    “人們如果受到了輕微的傷害,仍有能力進行報復;但是對於沉重的傷害,他們就無能為力了。因此,當我們對一個人進行侵害時,應該徹底不留後患,不給他任何報復的機會”

    “國家事物也是如此,如果能明察潛伏中的禍患,就能夠迅速採取挽救的辦法。但是如果沒有察覺,讓禍患發展到人人都看見的地步,那就為時已晚了。”

    “假如任何人相信一個大人物因為給予新的恩惠就忘卻舊日的損害,他只能是自欺欺人。”

    “另外,假如不運用那些惡行,就無法挽救自己的國家的話,那麼他沒有必要因為這些惡行被責難而心懷不安,因為如果對一件事情細加審察,就會發現有些事情表面上看來好像是好事,可是假如君主按此辦理就會自取滅亡,而另一些好像是惡行的事情,照著辦了卻會給你帶來安全和幸福。”

    “分裂只是在和平時期有用處,可以藉此比較容易地控制屬民;但是當戰爭到來的時候,這樣的政策就明顯是錯誤的。”

    四、讀後感:

    《君主論》是對歷史事實和當時事件的最精闢的總結,它的主旨是闡明城邦是如何得來的,如何保住的,又是如何失去的;它的核心是“”君主如何運用手段”,亦即君主的“手腕”,君主的謀略。

    綜觀《君主論》,講的是君主的治國之道和興邦之術,主旨是君主或其他型別的專制統治,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中心問題不外政治手段和軍事措施這兩個方面。馬基雅維利主張人性本惡,並認為這是違反道德的統治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因此,君主治國不一定要恪守道德。作為一個君主,如果只是善良就會滅亡,一個君主必須狐狸般狡猾,獅子般兇狠。

    在1~11章,作者講述了幾種君主國的由來及其君主們應該怎樣統治和維護統治。主要有世襲君主國、混合君主國、依靠自己力量獲得的新君主國、依靠他人力量或幸運而取得的新君主國、市民的君主國、教會的君主國。

    其中,世襲君主國是易於維持統治的,人民習慣於長此以往被君主的後裔統治以及祖宗訂立的制度,都為現任君主提供了維護統治的保障。混合君主國可以透過征服他國建立,所以君主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獲得當地人民的支援?維持自己在被征服國家的統治?為此,作者主張根據實際分為兩種。如鍋被征服國與本國處在同一地區,則只需要滅絕他們舊君主的血統,而不用變更已有的法律賦稅。若兩國語言習俗相去甚遠,最好的辦法是往被征服地移民(或者屯兵,但成本太大),對於被侵害的人,“最好加以安撫,要不然就必須消滅掉。這是因為人們如果受到了輕微的傷害,仍有能力進行報復;但是對於沉重的傷害,他們就無能為力了”。依靠自己力量取得的新君主國在建立時困難重重,但是易於實施和維護統治。與此相反,靠他人或幸運取得的君主國在發跡時沒有那麼困難,但維持統治時就困難重重了。人民反對壓迫與統治與貴族要求壓迫與統治形成了對立,在城市裡一般產生三種結果:君主權、自主權、或者無政府狀態。市民君主國的君主由人民自己推選出,以此來對抗貴族們。因此,市民君主國里君主統治權易於取得,也易於維持,君主只要滿足人民的意願、維護人民的意志即可,人民是他的後盾。教會的君主國是靠宗教的傳統制度來維持的,且制度十分強大。他主張君主可以用妥善的殘酷手段來維護統治,“所謂妥善使用殘酷手段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偶爾使用殘酷的手段,除此絕不再使用,除非它能為臣民謀福利。不恰當地使用殘酷手段就是,儘管開始很少使用殘酷手段,可是以後卻運用得越來越多,毫無削減。”同時,他又主張,損害性的行為應該一次完成,以減少人們的積怨;恩惠則應當一點兒一點兒地賜予,以使人們更好地體會恩惠的滋味。

    在12~14章,作者主要講了軍隊的種類和君主需要怎樣的軍隊以及他在軍事上的責任。君主用來保衛國家的軍隊分為這幾種:他自己的軍隊、僱傭軍、援軍、混合的軍隊。其中,作者認為僱傭軍和援軍無用又危險,君主用他們來保衛自己的國家,他既不會穩固亦不會安全。僱傭軍散漫無紀律又有野心,讓他們走上戰場的只有報酬。援軍也無益,一旦戰敗,君主國就完了;反之如果他們勝利,君主國會成為他們的俘虜。“就僱傭軍而言,它最危險的是懶散怯懦;就援軍而言,它最可怕的是英勇剽悍,而且善於作戰”。所以,馬基雅維利主張君主應該有自己的軍隊,並要不時地訓練軍隊,尤其是在和平時期,要為扭轉命運做好反擊的準備。

    第15~23章主要講君主應該具有哪些品質、怎樣作為。君主在表面上表現出那些優良的品質會使他們受到人們的讚揚。但由於人類自身條件的限制,君主不可能擁有一切優良品質,也不能保全它。因此,君主只需要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國的惡行,必要時還可以保留那些避免使自己亡國的惡行。君主慷慨的資本可以來自自己的節制、對外的掠奪,但絕不可來自對本華人民的剝削壓榨。此外,在建立君主國前,慷慨對是有利的,但是成為君主後,及應懂得節儉,因為此時慷慨是有害的。君主不應該介意招致吝嗇的名聲,因為吝嗇是君主得以進行統治的惡德之一。同時,作者還認為,“人們愛戴君主,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懼,則是取決於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應當以自己的意志為基礎,而不是以他人的意志為基礎”。關於信用,君主應該儘可能地表現出該品質,但是當遵守信用對自己無利時,或者原來使自己做出承諾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時,他便不應該遵守。“假如可能的話,他最好不要背離善良之道;但是假如必要的話,他必須學會如何走上為非作歹之途”。當談到怎樣避免蔑視與憎恨,“政府必須把承擔責任的事讓他人辦理,而把施恩的事情交由自己掌管”。君主要想受到人們的尊敬,要有偉大的事業和做出卓越的範例。此外,君主公開表明自己支援一方或者反對一方的話,這樣的君主也會受到尊重。君主應愛才用才,同時還應該保持自己的至尊威嚴。君主應該學會鑑別自己的大臣,避開諂媚的人,良好忠言的產生來自於君主的賢明。

    第26-24章主要講述了義大利君主們失國的原因、命在人世中的力量及怎樣對抗命運,並表明希望義大利擺脫蠻族的統治。馬基利維亞認為:命運只是我們行動的半個主宰,其餘一般或幾乎一半是完全由我們自己支配的。當命運發生變化,而人們仍頑強地堅持自己的方法時,假如人們能同命運相協調,他們就會獲得成功;否則,他們就不會成功。

    儘管馬基雅維利的這本書備受批判,人們應當將它放在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下來看,就會理解馬基雅維利的用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用手機遙控無人機,我怎麼樣才能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