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看秋風999
-
2 # 錢二王八
(1)道家
道家不主動教你做什麼人。
道家不是普世的。
道家只教自己怎麼去做人。
道家的內容很駁雜,也很高深。
道家提綱契領的觀點是“道法自然”。這裡的“自然”既是順其自然,也是天地自然。
道家很重視當下,古老的散修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對體能狀態有很高的需求,都會自己學習養生、強身的方法。逐漸的就形成了道醫的理論,後來做為入世學流傳下來了系統的中醫理論。
道家養生、修行,講究陽氣。陽氣修煉,對人性中的正義面有很高的要求。比如正義、正直、慈悲等。
總起來說,道家以實修、務實為主,除妖伏魔、治病救人、懲惡揚善既是自己修行的需要,也是附帶衍生的價值。
(2)儒家
儒家是有教化之功的。
儒家就是純粹的普世學、凡人世間學。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並不是信念和口號。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生存技巧。
你按照仁義禮智信去踐行,你就會收穫到世間所推崇的名利。
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首先第一推崇的是去做,是實踐。
無論你懂得道理再多,都要從腳下第一步始。
-
3 # 亦路514
儒家總體來說是規範人的行為。
只不過從宋朝程朱理學開始,就是過猶不及。
很多人喜歡說儒家壓制人性,其實在儒家最開始只是規範人與人的行為。
春秋戰果多亂,知道點中國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實際在漢武帝之前,中國一直是混亂的。
漢武帝獨尊儒術,讓社會規範起來,才有後來的各種倫理關係。
你得看出來儒家把一個混亂的中國變成秩序的中國,這是非常具有先進性的。
如果沒有儒家的規矩,我想中國無論從國土還是民族都很難做到統一。
周朝天子就是象徵,初期諸侯國還拿周天子當回事,後來的混亂就是沒人拿他當回事了。
秦始皇雖然統一中國,但叛亂少了嗎?人們與休養生息的機會嗎?
知道漢武帝獨尊儒術,一是正式開啟中國封建社會,二也是一種絕大的進步。
很多人不能理性分析問題,看不見儒家給中國封建社會帶來的進步,也看不見儒家把中國從混亂帶到秩序。
統治者比你傻嗎?
如果說孔子玩得是人與人的社會,道家老莊則玩得是個人。
雖然老子也說怎麼處理國家,但他的理想社會可是小國寡民,人與人的關係最好是老死不相往來。
說實話,老子不贊成社會的發展,他的理想社會導致結果就是分裂的中國,歐洲一群小國就是他理想的社會。
可社會在進步,不會像老子以為的要退步,從自然規律來說也不可能退步。雖然他說跟隨自然而動。
他都不理解,人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改變也是自然改變的一部分。而只是被動跟隨自然去動。
用現在的話,缺失主觀能動性,只有被動改變,那與畜生又有什麼區別?
莊子更慘,他與那個世界的人沒有關係,還不如自己意淫。雖然他意淫很多事情極有道理。
如果比較西方,他就是西方的尼采。尼采是太陽,他是蝴蝶。尼采想眾人矚目,莊子並不在乎別人如何看他。
道家的老莊基本屬於獨樂樂,而儒家則闡述規範下的眾樂樂。
-
4 # 好玩的國學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儒家和道家文化,再加上佛教文化,基本是中國文化的主幹了。中國文化是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成為聖人,而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成為神人。這就是兩個派別理想人格的不同。
儒家的理想人格。成為聖賢是儒家哲學的最高理想。儒家理想人格的最高標準是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歷代聖王。馮友蘭先生說中國哲學的任務是啟發人們成為聖賢。而在儒家思想中,聖賢的標準是道德完美、濟世救民的人。儒家一方面強調要積極修煉主體人格,挺立道德,另一方面要求奉獻社會,這就是儒家的內聖外王之道。內聖是修煉個體的道德價值,外王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是儒家思想的設計者,而亞聖孟子是儒家思想的繼承者發揚者和完成者,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並進一步深化為仁政的思想,將孔子的思想大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理想人格上,孔子推崇的是君子人格,而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如何培養大丈夫人格?孟子認為,要善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是剛正之氣,就是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孟子認為,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切巨大的誘惑也好,威脅也好,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
儒家理想人格具有四大特徵。一是必須具備博愛思想。孔子是個溫情脈脈的君子,他給儒學帶來的也是一種愛人的溫情的學說。孔子主張“仁者愛人”。愛人的途徑不外乎忠恕之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強調人與人之間要守望互助,成人成己;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強調要換位思考包容他人。而孟子的仁政思想,則是建立在他的人性善的學說的基礎之上。孟子認為人具有惻隱之心等四種心,統治者要是把這四種善心推廣到國家的治理上,就是行仁政,而仁者無敵。二是必須具備經世胸懷。儒家既強調個人道德修養的心性之學,又強調躬行實踐,強調知行合一的思想。儒家強調“明道、稽政、志在天下”的經世之學,人要為社會、國家服務做貢獻。這種理想人格深刻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樂天下之樂而樂”,強調與民同樂;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寫下“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強調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這是中國哲學中最美好的愛國情懷。三是要奉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國儒家哲學的核心思想。它要求人們說話做事,立於中道,不偏不倚,過猶不及。這是一種平和、中正的現實主義態度。四是要有捨生取義的獻身精神。注重氣節和具有獻身精神,是儒家理想人格的重要特點。
道家的理想人格。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那種無慾無求、順應自然天性,鄙視一切功名利祿,全身養性的人。這主要體現在莊子的思想中。莊子的理想人格是三種人。他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聖人無名,聖人不追求功名和權勢。在道家看來,儒家的仁義禮智不過是束縛人性的枷鎖。神人無功,不追求人生的功利價值。至人無己,忘記自身的身體和精神。齊萬物、同生死。只有做到無功、無名、無己,才能擺脫一切人間的束縛,達到無所待的境界。這種境界叫逍遙。這是一種企圖超越世俗世界的理想人格,與儒家和墨家的入世思想相反,道家追求的是遊戲世界,遊戲人生。道家人格的特點就是鄙視名利,追求個人精神的徹底解放。《莊子·秋水》中講到,楚王要封莊子為宰相,莊子說:“我寧願做一隻無拘無束的龜,拖著尾巴自在地遊蕩在路上。”莊子還說,做官就像是一頭要去做祭祀的牛,人們把牛打扮的很好看,其實,最終是要拉出去宰掉的。
-
5 # 徐君186431521
儒家文化教育我們做人高品質,做品德高尚一流人物,實際心裡受環境習氣風氣汙染,我們自學風流人物,下流人物居多數。心裡學識不在一個等級別上。說穿了只要是自力的人,不識一字,更會自學,社會雜學更多,有自己主張,排斥洗腦文化,保護骯髒古懂思想,用聖文化偽裝自身,到有利可盜時,不智不仁不義不禮不信反道而反大財犯罪方法,不悔改罪過。道家文化標誌“太極”“八卦”無字天書,是在世間照妖鏡,道路指路盤,成道指道針,以照妖鏡看這些“鬼兒子娃娃”就是轉不出人生陰陽五行陣,以指道針看修道人少有走出太極圈,以指道針看很少人道著走。佛教文化才是媽的,才是學做人的基礎,道教文化老子的,儒教文化先人的。
-
6 # Lauzi
哲學說到底就是為人、做人的倫理。繼承了易經的思維傳統,儒家和道家的哲學原則完全一致,同樣讓我們做遵循自然之道的道德文明人,如果道家的道德哲學是無為不爭、儒家的倫理哲學就是禮讓選爭。
兩家的不同在於文化的傳承和禮儀的教法。為人師表,孔子是華夏文明的第一老師,這一點無容置疑。不言之教,老子的教育方式則恰恰相反,所謂的不言之教實際上就是不教。如果不是為了出關,老子不會留下無奈的五千言。即使留下了也不是教材而是由八十一個謎面組成的謎語。道德經的謎底其實很簡單,簡單得不可思議:不教、不管、不救,無為、不爭便是老子所謂的常道,自然之道。
兩家按自然之道做人的方式、程度也不同。老子的無為不爭是絕對的、出世的,沒有理想中的小國寡民是做不到的。設想一下天下所有人都做到對別人無為、零社交,世界將是什麼樣,就不難看到老子的願景,天地自然的原景。相比之下,孔子的禮讓、選爭是相對的、入世的。儒家的教條更接近易經之道,妥協中庸而實用。積極入世的自然之道提倡道德妥協、倫理有為而選爭,更接近於人的動物本性,如求知、社交和追求成功的慾望。顯然,儒家的學問要比道家的複雜得多,做到如何時何地有為、何時何地選爭是大智慧。社會現實複雜多變,但孔子不是沒有給出原則和案例,如下: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用現代話通俗地講就是體育可以爭。孔子還鼓勵致富: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換言之,經濟可以爭、資本主義可以搞,因為經濟競爭得利的是消費者、百姓。政治是否可爭?不可。因為政治分有宗教、意識形態信仰,而後者是分派、分裂百姓的思想根源。孔子的年代看似沒有意識形態信仰,但實際上信仰只是非自然鬼神、後世的超自然花言巧語而已。敬鬼神而遠之,如把超自然的意識形態信仰、神學、形而上學介入政治對我們只會有害無益,這一中西思維的差別卻並非眾所周知。相比西學的超自然教條,國學的教條有自然的依據因為它就來自自然,對現代文人學者而言,看清這一點是起碼、也是關鍵的文化認知。
簡言之,儒家道家的自然之道教我們的做法是真的、唯一的,超自然教人的做法是假的,從而多樣的,就像神學上帝和形而上學理念有多個、之間有衝突和悖論一樣。
回覆列表
在中國文化中,儒家和道家(佛家)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豪傑文人墨客往往前半生是儒家,後半生卻潛心修佛(修道)遁入空門。
文學作品如《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不是曹雪芹的替身不好說,但真實的歷史人物卻是多得數不清。
比如蘇軾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書畫家、詞人、詩人,是豪放詞派的代表。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蘇。蘇軾是蘇洵的次子(蘇洵長子夭折),1057年(嘉?二年),與弟弟蘇轍同登進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生於1037年1月8日(景?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於眉州眉山(今屬四川)。蘇軾的父親蘇洵,即《三字經》裡提到的“二十七,始發憤”的“蘇老泉”。蘇洵發奮雖晚,但用功甚勤。蘇軾晚年曾回憶幼年隨父讀書的狀況,感覺自己深受其父影響。當然,假若沒有蘇洵的發奮讀書,也就不可能使蘇軾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學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後的文學成就。
1056年(嘉?元年),虛歲二十一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翌年,他參加了禮部的考試,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弟子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六年),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為“百年第一”,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後逢其母於汴京病故,丁憂扶喪歸裡。1069年(熙寧二年)服滿還朝,仍授本職。他入朝為官之時,正是北宋開始出現政治危機的時候,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危機,此時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援變法。蘇軾的許多師友,包括當初賞識他的恩師歐陽修在內,因在新法的施行上與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被迫離京。朝野舊雨凋零,蘇軾眼中所見,已不是他二十歲時所見的 “平和世界”。
蘇軾因在返京的途中見到新法對普通老百姓的損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參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認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書反對。這樣做的一個結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離京的師友一樣,不容於朝廷。於是蘇軾自求外放,調任杭州通判。從此,蘇軾終其一生都對王安石等變法派存有某種誤解。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這樣持續了大概十年,蘇軾遇到了生平第一禍事。當時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詩句扭曲,以諷刺新法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豐二年),蘇軾到任湖州還不到三個月,就因為作詩諷刺新法,網織“文字毀謗君相”的網羅罪名,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幸虧北宋時期在太祖趙匡胤年間即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才算躲過一劫。
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低微,並無實權,而此時蘇軾經此一役已變得心灰意冷,蘇軾到任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黃州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於公餘便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東坡居士”的別號便是他在這時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準備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以王安石為首新黨被打壓,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蘇軾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四個月後,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認為其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諫議。
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
蘇軾至此是既不能容於新黨,又不能見諒於舊黨,因而再度自求外調。他以龍圖閣學士的身份,再次到闊別了十六年的杭州當太守。蘇軾在杭州修了一項重大的水利建設,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也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愜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年(元?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外放潁州。 1093年(元?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第二年6月,別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1097年,蘇軾又被再貶至更遠的儋州(昌化軍,今海南)。據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僅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等的處罰。後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四歲,御賜諡號文忠(公)。
幾度宦海沉浮,儒家思想已經打磨得所剩無幾,這才轉而回歸自然,迴歸生活,不光留下了大量的詩篇詞作,而且還有“東坡肘子”“東坡肉”讓後人大飽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