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初唐四傑的人生命運好像所說的文章並不多啊
6
回覆列表
  • 1 # 坐古談今

    初唐四傑是王勃、楊炯、駱賓王、盧照鄰。其中盧照鄰最讓人落淚同情、駱賓王最有傳奇色彩、王勃最讓人慨嘆天妒才子、楊炯最是男人。

    駱賓王(619-687)他是初唐四傑中活的歲數最大的一位,居四傑老大,他7歲時便被稱為神童。他的一生很富有傳奇色彩,當官兒—被貶—被提拔—被貶—被抓(著名的《在獄詠蟬》就寫在這一時期)—被提拔—造反——死的莫名其妙。有的說,徐敬業和駱賓王同時被亂兵所殺、有的說駱賓王跳水、有的說活著但下落不明、有的說在靈隱病故等等。

    王勃(王勃自己說是高宗650—696;楊炯說是太宗高宗649-高宗676)。他的才情令天下人吃驚,其《滕王閣序》足以讓其名垂青史。因為擅殺官奴差點兒丟掉性命,他的父親也被貶官去今天的越南北部——交趾做了縣令。後來王勃渡海看望父親後渡海回去時被淹死。至於怎麼淹死的,全是想象,有的說是被嚇死了,有的說是自盡,有的說就是被純粹淹死的。

    楊炯(高宗650—武后693),他小時候被譽為神童,但因為其堂弟參加徐敬業在685年的起義而遭到貶黜,外放做了縣令,人們稱其“嚴酷”,可見其為人、做事較為嚴厲。這正對應了他的詩詞特點邊塞詩,豪邁、氣勢宏大。其病死任上。

  • 2 # 這麼難取個名

    南通,是中國末代狀元、近代最早的實業家之一張謇的故鄉。老城中央,風景勝地濠河畔有其故居、紀念館。南通另一名勝是長江邊的狼山,發表《討武曌檄》的初唐四傑之駱賓王在南通崇川兵敗,後遷葬于山下。濠河碧水盈盈,兩岸綠樹濃蔭、屋舍林立,溫馨而繁華,是最優越的城市居家所在。狼山不高,扼守長江咽喉,滔滔江水、茫茫平川盡在眼底,為兵家要塞,俯仰天地抒發豪情之處。張謇是南通人自豪的天之驕子,昔日至今南通的文教、實業一直享譽全國。南通人知悉駱賓王的不多,除了墓碑上的名字,在其生命終結地已經基本湮滅,儘管全國兒童都讀過《詠鵝》。人生於世,以才成名、以事成功者不多,駱賓王得其一,張謇得其二。遊濠河,登狼山,閒情逸致之餘,聊發概嘆,“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3 # 途中ky

    1-王勃:仕途多舛,英年早逝

    王勃是個文學天才,六歲就能寫文章,九歲時候寫了篇《〈漢書注〉指瑕》,指出著名學者顏師古《〈漢書〉注》中的錯誤。可見小王勃學識廣博,膽識不凡。他的文學才華給他帶來了仕途鴻運。十四歲那年,他給當時的右相劉祥道寫了篇議論時政的文章,叫《上劉右相書》。劉祥道看後深為賞識,稱譽王勃是“神童”,並上表朝廷加以推薦。王勃因此被任命為朝散郎。朝散郎的品級為從七品上,雖然屬於低階文官,但是對於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王勃的人生充滿挫折,即使拋開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他的人生也是一出悲劇。上元二年,王勃從洛陽啟程前往交趾看望父親,途中路過滕王閣,寫了千古名文《滕王閣序》。上元三年(676),王勃在渡南海時,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後,心悸而死。年僅二十七歲。​2-​楊炯:政治失意,剛過不惑之年即死於任上。

    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風疾。這是一種因風寒溼侵襲而引起的肢節疼痛或麻木的病症。後來病情不斷加重,他只得辭官養病。在長安時,他“伏枕十旬,閉門三月”,在《釋疾文》中他寫道:“餘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可見他幾近癱瘓。當時名醫孫思邈也在長安,並且和他是鄰居。被後人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對他的病束手無策,說明他已經得了不治之症。

    為了給盧照鄰治病,家裡財產幾乎都用於醫病買藥,家庭經濟每況愈下。去世前過著“布衣藜羹”的艱苦生活。雖然他以堅強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賦《離騷》,司馬遭腐著《史記》的精神激勵自己,先後寫出《釋疾文》、《五悲》等作品。但是,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讓他深深陷入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自殺。約在調露二年(680 年)前後,盧照鄰自沉潁水而死。4-​駱賓王:人生坎坷,兵敗伏誅。

    684年,駱賓王在揚州遇到被貶為柳州司馬的徐敬業,兩人“情投意合”、相談甚歡,駱賓王便投到徐敬業的幕府,任藝文令。光宅元年 (684)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駱賓王寫了《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文章雖然寫得非常好,但是徐敬業的討伐事業卻非常不順。高郵一仗,徐敬業全軍覆沒。按照《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說法,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伏誅”。還有一些書上說駱賓王並沒有死,而是出家為僧,但是過於傳奇,不可信。

  • 4 # 以原為點

    對唐代文學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有“初唐四傑”這個稱呼。它指的是唐初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位著名詩人。他們四個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和文章,為唐代文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四個人命運都很悲慘。

    王勃:仕途多舛,英年早逝

    王勃是個文學天才,六歲就能寫文章,九歲時候寫了篇《〈漢書注〉指瑕》,指出著名學者顏師古《〈漢書〉注》中的錯誤。可見小王勃學識廣博,膽識不凡。他的文學才華給他帶來了仕途鴻運。十四歲那年,他給當時的右相劉祥道寫了篇議論時政的文章,叫《上劉右相書》。劉祥道看後深為賞識,稱譽王勃是“神童”,並上表朝廷加以推薦。王勃因此被任命為朝散郎。朝散郎的品級為從七品上,雖然屬於低階文官,但是對於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入仕後,王勃銳意進取,積極向上,充分發揮他的文學特長,寫了很多歌頌朝廷和皇帝唐高宗的文章。當時沛王李賢非常寵愛王勃,他招王勃為沛王府侍讀兼修撰。有一次,沛王和英王在一起玩鬥雞遊戲,在一旁的王勃為了給沛王“打氣助戰”,當場寫了篇《檄英王鬥雞文》。可能因為該文寫得很精彩且大家都想拍沛王馬屁,該文迅速在王公貴族之間流傳。唐高宗也看到了這篇文章,他讀後大怒,他斥責王勃不勸諫王子反而有意挑撥諸王間的矛盾。因此下令撤銷王勃官職,禁止出入王府。剛剛起步的仕途就這樣毀於一旦。這對王勃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但是他有優勢,那就是年輕。年輕,一切都有可能,從頭再來也不嫌晚。

    二十歲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擔任參軍一職。但是在任參軍期間,他耿介清高,恃才傲物,和同僚關係不融洽,甚至得罪了當地一些人。因此被人陷害,犯了殺害官奴的罪,按律判處死刑。幸運的是遇上上元元年八月改元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是他父親卻因此事被牽連。當時他父親王福疇擔任雍州司戶參軍,受連累後被貶到偏遠的交趾當縣令。經歷此次打擊,王勃在仕途上再不可能有大作為。他也心灰意冷,不再有所希冀。

    王勃的人生充滿挫折,即使拋開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他的人生也是一出悲劇。上元二年,王勃從洛陽啟程前往交趾看望父親,途中路過滕王閣,寫了千古名文《滕王閣序》。上元三年(676),王勃在渡南海時,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後,心悸而死。年僅二十七歲。

    楊炯:政治失意,剛過不惑之年即死於任上

    楊炯,生於高宗永徽元年(65O)。幼年聰明好學,很早就顯現出文學方面的才能。年僅九歲便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楊炯透過制舉考試,被授予校書郎一職,掌管校勘書籍之事,這一年他二十六歲。永隆二年(681)楊炯被推薦為崇文館學士,後又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東宮庶務。武則天當政後,楊炯的堂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的活動。楊炯因此受到牽連,垂拱二年(686)被貶為梓州(今四川三臺)司法參軍。後又被授予盈川令一職。

    盧照鄰:被病痛折磨,無奈選擇自殺

    盧照鄰,字升之。早年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本人也非常好學。曾跟隨文字學家曹憲學《埤蒼》、《爾雅》,又隨學者王義方學習經史。知識廣博,能詩能文,文學素養很高。還不到二十歲就被授任為鄧王府典籤。鄧王李元裕對他非常重視,曾對別人誇讚說:“此郎,寡人相如也。”盧照鄰借工作之餘把鄧王府中的豐富藏書通覽了一遍,知識更加淵博。

    後來,盧照鄰被任命為益州新都尉。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風疾。這是一種因風寒溼侵襲而引起的肢節疼痛或麻木的病症。後來病情不斷加重,他只得辭官養病。在長安時,他“伏枕十旬,閉門三月”,在《釋疾文》中他寫道:“餘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可見他幾近癱瘓。當時名醫孫思邈也在長安,並且和他是鄰居。被後人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對他的病束手無策,說明他已經得了不治之症。

    為了給盧照鄰治病,家裡財產幾乎都用於醫病買藥,家庭經濟每況愈下。去世前過著“布衣藜羹”的艱苦生活。雖然他以堅強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賦《離騷》,司馬遭腐著《史記》的精神激勵自己,先後寫出《釋疾文》、《五悲》等作品。但是,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讓他深深陷入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自殺。約在調露二年(680 年)前後,盧照鄰自沉潁水而死。

    駱賓王:人生坎坷,兵敗伏誅

    你一定知道有首詩叫《詠鵝》,詩是這麼寫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詩的作者就是駱賓王,寫這首詩那年他才七歲。駱賓王天資聰明,人稱“神童”。

    駱賓王的爸爸曾在曾當過小官,但在駱賓王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們一家陷入貧困,過著“糟糠不贍”、“簞食無資”的艱苦生活。成年後,駱賓王被道王李元慶闢為府屬。後又任奉禮郎,出使西域。期間寫了很多邊塞詩。

    儀鳳三年(678),駱賓王補為長安主簿,後為朝官侍御史。當時正值武則天以“天后”掌政,制定告密法。由於駱賓王多次上疏諷諫,言語不慎,得罪了同僚。被御史彈劾,誣告他任長安主簿時貪贓。因此獲罪下獄。幸運的是, 679年唐高宗改元“調露”,大赦天下,駱賓王獲釋出獄。出獄後他被裴行儉招為幕府,出征突厥。此後一直鬱郁不得志。

    684年,駱賓王在揚州遇到被貶為柳州司馬的徐敬業,兩人“情投意合”、相談甚歡,駱賓王便投到徐敬業的幕府,任藝文令。光宅元年 (684)九月,徐敬業在揚州起兵。駱賓王寫了《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文章雖然寫得非常好,但是徐敬業的討伐事業卻非常不順。高郵一仗,徐敬業全軍覆沒。按照《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說法,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伏誅”。還有一些書上說駱賓王並沒有死,而是出家為僧,但是過於傳奇,不可信。

    “初唐四傑”是唐朝文學史上四顆耀眼的星星。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文學天才,但卻命途多舛。上天給了他們一身才華,卻早早地奪去他們的生命。他們就像流星一樣,短暫劃過,卻在天空閃出耀眼的光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不過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