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不是美西戰爭、布林戰爭、日俄戰爭?
6
回覆列表
  • 1 #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在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十九世紀最後30年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生產與資本的集中、壟斷傾向明顯增長。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最終完成了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的轉變。

    殖民地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就顯示了它們的價值,近300年的時間列強就已經把世界上的主要地區瓜分完畢。當新的帝國越來越強大,他們不可避免地要與老牌帝國在分配殖民地的賭桌上重新洗牌。

    1898年的美西戰爭、1900年的英布戰爭和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就是這種重新洗牌的集中體現。

    1898年美西戰爭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爭奪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領土的戰爭首先在一個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和老牌殖民國家西班牙之間爆發了。

    1894年,美國工業生產躍居世界第一位。到二十世紀初,它已經是一個典型的托拉斯國家。

    歷史學家布魯克斯·亞當斯曾經斷言: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帝國的中心已經移到美國,因此美國必須加強對西半球的控制,並在亞洲擁有相當的經濟勢力。

    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是列強瓜分世界的宴席上的一個晚到者,令人垂涎的美食都已被別人搶到了自己的盤子裡,要滿足自己的胃口只有從別人那裡爭奪。

    與邁阿密隔海相望的古巴素有世界糖罐之稱,古巴的主人是殖民宴席上最老邁的食客之一——西班牙。當時,在早期殖民時期曾經叱吒風雲的西班牙已經風光不再,手中僅剩古巴和菲律賓兩塊不大的殖民地。

    (英國皇家陸軍博物館館長安德魯·羅伯特·肖)

    “第一個是美西戰爭,在十八世紀末革命的推動下,西班牙還擊了美國。十九世紀末,美國已經開始強大起來,有了自己的海軍,並且看到了西班牙的眾多弱勢,它尤其認為西班牙帝國在古巴、菲律賓的管制上有諸多漏洞,於是美國故意藉故美國艦艇‘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爆炸對西班牙掀起了戰爭。那麼,這次戰爭對於現代美國的主要影響就是其社會結構的民族多元化。”

    美國對古巴可謂垂涎已久,美國僅從古巴制度糖業中每年就賺得3000萬美元。同時,古巴也是美國為打通兩洋通道而需要控制的戰略要地之一,與已經老態龍鍾的西班牙爭奪古巴這塊具有重要經濟軍事價值的地盤,美國志在必得。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美國和西班牙關係日益緊張,而西班牙駐美大使迪皮耶·德洛梅的一封私人信件為這種緊張關係火上澆油。

    他在信中稱,當時的美國總統維拉姆·麥金萊是一個軟弱的取媚於人民的人和自命不凡的政客。當這封信在1898年2月被登在《紐約雜誌》上後,美國輿論和公眾對西班牙的反感與敵視驟然加劇。

    1898年1月,美國政府以保護在古巴的美國公民為名,派緬因號戰列艦前往哈瓦那,但該艦於2月15日在哈瓦那港神秘被炸,美軍官兵266人死亡,一百餘人受傷。

    在美西關係極度惡化的背景下,絕大多數人更願意相信,這是古巴的老主人給那位有點按捺不住要成為新主人的國家量出的警告牌。

    緬因號事件成了美西戰爭的直接導火索,同年4月25日,美國向西班牙宣戰。

    美西兩國的第一次交戰是在西班牙的另一塊殖民地菲律賓展開的。1898年5月1日,由杜威海軍准將率領的美軍艦隊在馬尼拉灣消滅了駐守此地的西班牙艦隊。8月中旬,美軍佔領了馬尼拉。

    在大西洋,桑普森海軍少將指揮的美軍艦隊把代表西班牙艦隊精華的4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封鎖在古巴的聖地亞哥港。

    1898年7月初,在美國優勢火力打擊下,西班牙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7月中旬,聖地亞哥城的西班牙守軍向美軍投降。

    不久,美軍又佔領了波多黎各,西班牙敗局已定。

    1898年12月,兩國正式簽署和平條約,西班牙放棄對古巴的主權並撤出一切軍隊,由美國佔領古巴,西班牙將波多黎各和關島割讓給美國。有些意外的是菲律賓,美國得到它僅僅付出了2000萬美元的代價。

    美西戰爭使西班牙遭到致命打擊,喪失了最後的殖民地。相反,美國嚐到了實力與爭奪的甜頭。美國隨後吞併了夏威夷,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威克島、東薩摩亞、圖圖伊臘島,並透過法案把古巴徹底置於美國的保護國地位。

    1903年,美國與古巴簽定條約,在古巴佔據了兩處海軍基地,其中的關塔那摩成為美國的永久性基地。

    1900年英布戰爭

    早在十七世紀中期,素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就在南部非洲沿海開闢了殖民地,來自荷蘭及歐洲其他國家的淘金者在這裡經營牧場,成為自由農民。在荷蘭語裡,他們被稱作布林,於是,布林人便成了荷蘭人在南非後裔的稱謂。

    (先民紀念館博士斯凱瑞)

    “先民紀念堂的建立,是紀念進入國家內陸的先驅者(布林人)。他們來自東部的海灣,他們移居到了納塔耳省,後來到了自由洲和德蘭士瓦省。這個紀念館是為了紀念那次艱苦跋涉的和血河戰爭,這次戰爭發生在1838年,是先驅者和祖魯族人在納塔耳省的戰爭。”

    十八世紀末,更強大的英國殖民者佔領了布林人的地盤,推行限制和打擊布林人的政策,布林人被迫向內陸遷徙。

    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布林人在深入內陸的奧蘭治河與瓦爾河流域建起了兩處新的家園,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世界歷史研究所 研究員 於沛)

    “1867年,一個小孩在奧蘭治河畔偶然撿到一塊晶瑩的石子,一位布林農場主把它帶到歐洲進行鑑定,人們驚奇地發現這竟是一顆真正的鑽石。很快,一顆在當時罕見的大鑽石又在這裡被發現了,按當時的估價,它值62.5萬法郎。歐洲幾乎沒人懷疑,在遙遠神密的南部非洲蘊藏著豐富的寶藏。

    正當人們的眼睛盯在鑽石上的時候,南部非洲又給了世界一個更大的驚喜。1884年和1886年,在德蘭士瓦境內,發現了世界上蘊藏量最豐富的金礦,歐洲再次沸騰。一位記者這樣記述了當時的場面:水手們離開了軍隊,商人們關上了店鋪,職員們走出了辦公室,農場主拋棄了土地和牲口,他們全都如飢似渴地奔向奧蘭治河和瓦爾河兩岸。”

    鑽石和黃金給非洲大陸鍍上了一層耀眼的光澤,同時也給攜帶著貪婪與血腥的殖民擴張者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列強把佔領成片的非洲領土作為首要目標,其中英國制訂了所謂的2C計劃,要建立從開羅到開普敦縱貫非洲南北的殖民地。

    鑽石、金礦、2C計劃,這三個有著記憶體聯絡的事物在地理上也有一個共同的交叉點,這就是布林人的兩個家園——德蘭士瓦和奧蘭治。

    對英國殖民者來說,無論是攫取令人神往的鑽石和黃金,還是實現把自己的殖民地從南到北連成一片,都需要布林人為英華人做出犧牲,交出它們的家園,這理所當然地遭到了布林人的抵制與反抗。

    十九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英國殖民者和布林人之間的磨擦不斷升級,誰都知道,英布之間的一場大戰不可避免了。

    (先民紀念館 博士 斯凱瑞)

    “和英國的戰爭是在1899年到1902年間。他們想要擺脫英國的殖民力量,想要自由,英國的殖民力量追趕他們一直到國家的內陸。南非的世界戰爭是兩個內陸的共和政體(就是自由洲和德蘭士瓦省)和英國之前的戰爭。先驅者離開了開普敦,到國家的內陸去尋找自由,但是英國的軍隊追趕著他們來到了這個國家,因為他們要尋找這裡發現的黃金和鑽石。”

    1899年10月,發現英國開始集結軍隊,布林人先發制人、對英宣戰。

    布林人按照傳統的民兵制,迅速建立起一支4萬多人的軍隊,他們大都騎馬作戰,並裝備了從德國購買的40挺機槍和80門速射炮。布林人士氣高昂、靈活機動、騎術精湛、槍法準確。

    英國雖然也募集了約3萬人,但武器陳舊、訓練很差、紀律松馳、戰術老套。

    行動迅速的布林軍隊在戰爭的最初兩個月,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在東線的科倫索和西線的馬格斯豐坦重創英軍,英軍被迫換帥,由陸軍元帥羅伯茨接任最高指揮。

    羅伯茨對英軍進行改編,組建起騎兵部隊,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從1900年初開始,英國從世界各地抽調兵力投入南非戰場,到戰爭結束時,英軍已達50萬人,英軍逐漸形成兵力上的優勢,加之適應了布林軍隊的戰術,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

    1900年3月和6月,英軍先後佔領了奧蘭治自由邦首府布隆方丹和德蘭士瓦共和國首都比勒陀利亞,布林人的兩塊領土相繼被英國吞併,但是布林人的游擊戰爭又持續了兩年。

    1902年5月31日,布林人被迫簽訂和約,承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併入英國,英國付出300萬英鎊,作為毀壞布林人農場的賠償。

    1910年,為了進一步緩和與當地布林人的矛盾,英國政府把德蘭士瓦、奧蘭治等地合併為南非聯邦,讓布林人自治。

    (英國皇家陸軍博物館館長安德魯·羅伯特·肖)

    “這是最後一次死於疾病者多於陣亡人數的戰爭,這場戰爭同時也改變了英國的態度。

    第一,他們同意布林共和國獨立治理自己的國家,但屬於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土,這項決策致使布林人在1914年幫助英國同德國打仗,15年前這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第二,對於英國軍隊來說,這次戰爭給了他們在歐洲作戰的豐富經驗,因此在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是歐洲準備最充分的國家。所以說,布林戰爭為英國備戰第一次世界大戰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三次早期帝國主義戰爭的第三個戰爭是日俄戰爭。到了1904年,俄國已經瘋狂地把他們的疆土擴充套件至太平洋——當今北韓半島。在那時,日本認為自身的陸軍、海軍有能力與在東方出現的這個新勢力進行抗衡,戰爭是無法避免的,與其慣用的軍事作戰手法一樣,日本軍隊突襲了對馬海峽,重創俄軍,使後者被迫向日本政府投降,因此這個遺留的後果,終於形成了兩個非常強大的勢力,長期對峙的局面,最終導致兩國之間的戰爭於1945年再次發生。”

    1904至1905年的日俄戰爭

    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勢力範圍的鼓點同樣也在亞洲一陣緊似一陣地響起。

    1896年,俄國誘使腐朽的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秘約》,獲得了修築從滿洲里至海參崴的中東鐵路的租讓權。兩年後,俄國又強行租借了它心儀已久的遠東不凍港旅順和大連,旅順口成了俄國太平洋艦隊的基地。

    十九世紀中後期,經過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國力增強,開始積極推行大陸政策,夢想成為東洋的霸主,這與已經先一步走上建立遠東霸權道路的沙皇俄國,不可避免地發生了碰撞。

    1902年,日本同英國締結了同盟,並贏得美國的支援,開始準備爭奪遼東半島的對俄戰爭。

    沙皇尼古拉二世面對國內不斷高漲的革命運動也希望藉助一場小小的勝利的戰爭來轉移國內視線,並鞏固俄國在遠東的地位,一場雙方都期待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而戰場卻是在另外一個完全無辜的國家——中國。

    1904年2月8日,日軍聯合艦隊隱蔽逼近旅順,向停泊在這裡的俄國太平洋艦隊分艦隊發起突然攻擊。這時,俄軍幾乎所有軍官正在城裡參加艦隊司令夫人的命名日舞會,他們把基地傳來的隆隆的爆炸聲競當成了向司令夫人致敬的禮炮。

    戰爭開始後,日軍利用沉船和水雷封鎖了港口,使俄艦隊大型艦隻行動受阻,掌握了制海權的日軍展開了大規模登陸作戰。

    在以後的3個多月中,日軍從遼東半島登陸,連克普蘭店、金州、海城和遼陽。8月中旬,日軍開始從陸上猛攻旅順,雙方為爭奪旅順港口背後的203高地展開了長達3個多月的激戰。

    日軍付出了16000人的代價,控制了該高地。

    俄軍艦隊腹背受敵於1905年1月投降。

    旅順口的陷落對俄軍造成沉重打擊,列寧稱:這是沙皇制度投降的前奏。

    尼古拉二世仍不肯罷手,急調臨時組建的太平洋第二分艦隊和太平洋第三區艦隊,從波羅的海起航,馳援旅順。

    掌握了俄艦隊動向的日軍在對馬海峽設下埋伏、張網以待。1905年5月下旬,俄艦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遭到日艦隊的包圍和痛擊,俄艦隊遭到重創且逃脫無望,只好投降。

    對馬海峽一戰使尼古拉二世畢其功於一役的夢想徹底破滅了,日本也因人力、財力的巨大消耗而疲憊不堪。

    日俄雙方在美國的普次茅斯開始談判,九月初簽訂了《普次茅斯條約》,俄國承認北韓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割讓庫頁島,把俄國在遼東半島的一切權益和從長春到旅順的鐵路租介權轉讓給日本。

    這場戰爭中,亞洲島國日本最終打敗歐洲陸上強國俄國,令世人刮目相看。正如列寧指出的,這不是俄華人民,而是專制制度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尤其不能忘記的是,兩個帝國主義強盜在中國東北進行的這場戰爭給無辜的華人民造成了巨大的苦難。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於沛)

    “美西戰爭、英布戰爭和日俄戰爭都是由帝國主義擴張引發的,三場戰爭導致了不同地區殖民利益的重新分配,也標誌著美、日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崛起,這將對國際格局的變化產生重要影響,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們而言,戰爭沒有改變他們的地位和處境,而是給他們帶來了新的苦難。”

  • 2 # 山高水遠初心不改

    謝邀。這三場早期帝國主義戰爭分別是:1.美西戰爭:為爭奪古巴、菲律賓等地,1898年,美國挑起了對西班牙的戰爭,歷時百餘天,西班牙最後戰敗。12月10日,美西在巴黎簽定和約。美國佔領古巴、波多黎各、關島、菲律賓。美西戰爭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國主義戰爭。2.英布戰爭(1899.10——1903.5,又稱布林戰爭),英國和荷蘭移民後裔布林人為爭奪對金伯利鑽石礦和金礦的壟斷權,爭奪南非地區霸權而進行的一場戰爭。戰爭歷史兩年多,最後以布林人的失敗告終。3.日俄戰爭(1904——1905年),為重新瓜分中國東北和北韓,進而爭奪亞太霸權而進行的戰爭。俄國最後戰敗。1905.9.5日,日俄簽訂《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取得了中國遼東半島和庫頁島南部的實際控制權。 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機油全都差不多嗎,貴的機油到底好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