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之聲lh
-
2 # 爽尓
老人在聽力下降後,通常會經歷以下幾個心理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否認在發現聽力損失的初期,絕大多數老人認為,聽力損失並不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他們否認聽力損失這一事實。然而,被動接受並不意味著他們願意做出改變,大部分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仍然不願對此採取干預措施。 第二階段,坦然接受聽力損失卻不願主動治療的心理是老年人失去信心、不願對聽力損失做出任何改善的根本原因。針對這一時期的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家人和聽力師將面臨更多溝通及交流,向該時期的老人普及更多科普知識,潛移默化地使其意識到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第三階段:自我形象維護到了這一階段,雖然老人已經接受自己聽力下降的事實,但出於相貌及外觀考慮,一部分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認為,佩戴助聽器會使他們看起來“異於常人”,他們並不想因為助聽器而使自己的形象發生改變。言之,當其發現自己逐漸失去社會地位、可參與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少、無法緊跟時代潮流、他們會有意識的維護自我形象,不願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做出改變。隨著助聽器技術的不斷髮展,ITC、CIC、IIC等耳內式助聽器早已成為有效的解決方法,現代數字助聽器不僅在效能上得到提高,外觀也越來越小巧、時尚。家人可在聽力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了解助聽器,從而為老年性聽力損失患者進行客觀、有效的選擇。
生理變化、心理變化、情感變化等諸多因素都是影響老年人群“不願承認聽力損失、不願積極採取措施”的原因所在。我們應充分掌握老人的心理變化,採用理解、溝通、互動等方式對他們進行引導。家人的支援、開導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幫助老人接受現實改變想法,如此,老年性聽力損失人群才能由被動變主動,儘早佩戴助聽器、儘早避免聽力損失對生活造成的影響,從精神上實際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
-
3 # 海之聲助聽器光谷中心
1。影響形象:很多老人無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的現實,認為佩戴了助聽器,自己就是聾人了,絕大部分老人不願意相信、也不想承認自己聽了下降。
2.意識不夠:總覺得耳朵有點聾又不影響生活,平常在家裡與老伴和孩子說話,他們大點聲就行,我就聽見了。對老人而言,真正聽不見聲音才叫耳聾,他們只是耳背一點點,不是聾。其實一般情況下,越早佩戴,助聽器的效果也就越好,拖的時間越長,識別率也會繼續下降,造成言語理解困難,這時候再選配助聽器效果也就有限了。
3.助聽器價格:到助聽器驗配中心或醫院聽力中心諮詢的聽力障礙者,都覺得助聽器價格昂貴,這也是有些人不願意選配助聽器的一個主要原因。
4。戴上助聽器後,適應緩慢,覺得哪哪都不舒服,建議慢慢開導,助聽器剛戴上有康復過程的,佩戴助聽器就是要來解決問題,那我們就應該要有適應助聽器的態度。
5、很多人覺得,戴眼鏡的度數會越來越高,視力也越來越差,因此推斷戴助聽器後聽力也會越來越差,據專業的國際研究,助聽器不會給聽力造成二次損傷。除非選擇的助聽器是沒有經過專業驗配的。聽力障礙者一定要接受專業的檢查,並且選擇專業的助聽器驗配中心,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能有效改善聽力的助聽器。
以上幾點,慢慢的和老人溝通解答後,相信會有一個好的結果~對待老人,不要急,要慢慢的開導,遇到對自己好的事情,沒有人會抗拒的~
-
4 # 佛山海之聲
老年人聽力不好,拒絕戴助聽器,可能是對助聽器有些誤解,聽別人說效果不好,可以帶老人到專業的驗配中心試聽感受。
-
5 # 立聰堂新街口
像這種情況可以先了解清楚老人家不願意佩戴助聽器的原因是什麼,可以帶老人家去當地的驗配中心試戴一下,讓老人家感受一下聽到聲音帶來的幸福感,這種老人家會更加願意接受助聽器。
-
6 # 易聲聽力王老師
佩戴助聽器後,老人會聽到以前聽不到的一些環境聲音,如水管的流水聲、排氣扇的轉動聲、走路的腳步聲等,會覺得過於嘈雜。不少老人會因此感到厭煩。這時應該告訴老人,他能聽到聲音是一件好事,證明聽力提高了,不習慣只是暫時的,慢慢就能適應,鼓勵老人度過適應期。接下來,家人要特別注意,儘可能不要製造大的噪音。另外,因為在佩戴初期老人的聽覺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而且老人由於聽力下降,長期沒有傾聽的習慣,因此與他交談前,應先提醒他注意。儘量放慢語速,吐字清晰,逐漸訓練,讓老人慢慢恢復聽覺功能。
拒絕助聽器,理由不充分
調查中發現,除了無法適應助聽器外,老人拒絕助聽器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理由一:助聽器價格昂貴
調查顯示,“價格昂貴”是老年人不願選擇助聽器的一個主要原因。黃青平醫師說:“根據老人聽力損壞程度的不同,所要求助聽器的功率大小、清晰度都不同,價格自然也有差異。”目前,市面上助聽器的價格有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這並不意味著,越貴的助聽器就越適合。總的來說,聽力損壞程度越小,所配備的助聽器價格就越低。因此,老年人出現聽力下降應儘早佩戴助聽器,一來可以早期改善聽力,二來可以節約費用。
理由二:影響形象
很多老人無法接受自己“耳朵不好使”的現實,認為佩戴了助聽器,就好比承認自己是聾子,影響形象。要告訴大家的是:“新的技術已經把這些助聽裝置縮減得很隱蔽。最小巧的耳內式助聽器只有小手指頭大小,耳背式助聽器也比藍芽耳機小得多,既輕巧又美觀,完全不影響儀表和形象。”
-
7 # 海之聲助聽器鄂州店
一般老人會覺得戴上助聽器不方便,有的老人會覺得戴上助聽器就是耳聾,不願意承認自己耳朵不好,建議家人讓老人多瞭解助聽器,告訴老人不戴助聽器聽力會越來越不好,帶上助聽器之後說話交流酒會比較方便,不要一下子強硬的讓老人接受,讓老人理解戴助聽器的好處和不戴助聽器的壞處,帶著老人去嘗試一下戴上助聽器的感受,相信老人慢慢就會接受的
-
8 # 立聰堂省立醫院店
和老人耐心溝通溝通 拒絕助聽器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針對問題去開導老人 帶老人親自試聽一下 當老人感受到助聽器給帶來的方便之後慢慢就會接受的
回覆列表
1 老年人缺乏聽覺康復意識,對聽力下降不理會,人老了,聾就聾吧,由於缺乏康復知識,沒有配助聽器的要求。2 沒有經過專業人員的驗配,自己隨便去買了一個就戴上,很不舒服不滿意,應該是要到專業的機構來檢查聽力,根據聽力圖分析病因確定驗配,樹立信心。3 老年人佩戴後期望值沒有一個合理的程度,總覺得和年輕時的感覺不一樣缺乏順利度過助聽器適應期的耐心,一定要告訴老年人,助聽器的適應過程中要堅持訓練的,在這個適應階段,要有專業人員來指導,與老年人建立密切的溝通,給與鼓勵和指導。4 老年人聽力障礙的特點一般是高頻聽力損失重,加上出現的聽神經退化,會出現聲音不小,但是還是聽不清楚,尤其是在比較嘈雜的環境裡更為突出,面對這種情況必須認真設定助聽器不同的聽覺模式,還有輔助一定的心理指導,改善他們的聽覺效果。5 全數字式的助聽器效果好,降噪好,清晰度高,針對這嘈雜環境的方向性技術也做的很好,但是往往價格超過了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對老年人來說,觀念,技術價格都很重要。所以老年人要正確佩戴和使用助聽器,堅持訓練言語的分辨能力,對助聽器要有合理的期望值,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