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葩瞄會談
-
2 # 以史為鑑
這個題目稍稍有點問題,劉備雖然投奔過很多人,但是沒有一個是劉備認可的主公。除了漢獻帝,也沒人敢做劉備的主公。
劉備從起兵平定黃巾之時,主要目的就是要匡扶天下。
從劉備起兵之時,到後面投公孫瓚,投袁紹,投陶謙,投呂布,投曹操,投劉表。。。
可以說整個三國前期的故事,一大半都是劉備四處漂泊的歷史。
三國志中,陶謙在讓徐州時,劉備不同意。這時候在陶謙身邊的名士孔融勸劉備說:“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
雖然孔融的話略帶吹捧,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劉備憂國憂民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劉備透過自己的努力,以及為了匡扶漢室四處奔波的人設已經非常深入人心。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劉備經歷的越多,投奔的物件越多。越能體現出劉備,匡復漢室的大志,以及百折不撓的精神。
這也是曹操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說出: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根本原因。
俗話說得好:英雄不問出處。
歷史上的許多英雄豪傑起家時,往往都依附於某一個軍事集團或政治勢力,大多數英雄都有過改換門庭的易主記錄。。。。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時勢造英雄…………
那麼,誰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
這頂桂冠無疑應屬於三國時期曾經十易其主的劉備。。。。。。。。
劉備為人心機深沉,典型的偽君子一枚…………但劉備很懂時事,用一句話形容劉備:
他是一位羽翼未豐時韜光養晦、一旦時機成熟便一飛沖天的絕世高手。。。。。。
在現在的諸多書籍上對於劉備的描述都是……
劉備(公元161年7月16日—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稱為先主。
根據《三國志·先主傳》,劉備是漢朝的宗室,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這個估計是劉備自己造謠的…………】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蓆度日,生活非常艱苦。【很顯然,就是一個市斤之徒…………】
再看看對他性格的描寫……
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可見劉備在籠絡人心方面有得一拼………………】
劉備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公元223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惠陵。【這就是劉備輝煌的一生…………】
迴歸正題,劉備到底換了多少個老闆…………
在《三國志》中關於劉備在赤壁之戰前十易其主有著明確的具體記載:
1.最初跟隨校尉鄒靖討黃巾。(《三國志·先主傳》)
2.在平原人劉子平的推薦下,跟隨了史失其名的青州從事。(《三國志·先主傳》裴注引《典略》)
3.投靠大將軍何進的都尉毋(音貫)丘毅。(《三國志·先主傳》)
4.投奔幽州公孫瓚。(《三國志·先主傳》)
5.與公孫瓚的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齊國(今山東淄博市),受田楷節制。(《三國志·先主傳》)
6.離開齊國投歸徐州牧陶謙。(《三國志·先主傳》)
7.陶謙死後,劉備領徐州牧,旋被呂布擊敗,投降呂布,屯兵小沛(今江蘇沛縣東)。(《三國志·先主傳》)
8.被呂布打敗,投歸曹操。(《三國志·先主傳》)
9.在徐州被曹操打敗,投歸袁紹。(《三國志·先主傳》)
10.離開袁紹,投歸劉表。(《三國志·先主傳》)"城頭變幻大王旗",如此頻繁地改換門庭,古今跳槽者無出其右,似有反覆無常之嫌。
劉備簡直就是一隻“變色龍”
很多人估計和我一樣,會問到:這樣的"變色龍"劉備,能算大英雄嗎?
哎……
時勢造英雄。。。。。
古語說得好,春秋無義戰,三國無君子。
在那個群雄逐鹿的軍閥混戰年代,誰勝出誰便是英雄。
至於其手段,則在其次。
無論是光明磊落,還是陰險狡詐,都不過是為其爭奪天下的終極目標服務的。。。。。。
總之誰笑到最後,誰就了不起,誰就是大英雄。
那這樣一來,大英雄的標準也就降低了很多………………
劉備也就最終得以入選大英雄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