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我努學社
-
2 # 寶賀兒
三藩在順治手裡有一半的江山來自這幾人,尤以吳三桂為重,順治為表其功,封異姓王,太平的久了,人容易膨脹,尤其居功自傲,到康熙年間,因為年少的康熙得來的皇位根基不穩深受權臣,功臣的潛在威脅,權衡,三藩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且舉一半之國力養三藩,實屬無力,康熙不顧眾議,一來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權,二來,考慮到滿人政權的統治性,三來為後世子孫除去隱患,四來,這是歷朝歷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所以三藩必須撤,孝莊太后也不能阻攔,這也是一代明君的英明決定。
-
3 # 七個名字真不容易
因為少年康熙掌權之後急於展現他的大帝風采啊,擒鰲拜,逼反三藩都是這樣急功近利,急於表現,弄的大清差點滾回關外了,要不是吳三桂年事已高優柔寡斷,事情就兩說了。
-
4 # 琅琊郡大叔
康熙要撤三藩是必然的,首先當時的三藩耗費的錢糧對當時的清政府來說佔比是巨大的,幾乎成為不能承受之重。然後是三藩主要是平西王吳三桂在西南諸省對政務(官員)的干預也到了皇帝無法忍受的境地。還有就是政治上康熙要有所作為,樹立威信和合法性也必須裁撤,其次就是當時的大清內憂外患並存,所謂攘外必先安內也是因素之一!
-
5 # 科學與歷史探索
玄燁是一個很勤政的帝王,他親政後,日理萬機,其中首要的則是解決三藩。三藩,是指明朝降將吳三桂、尚可喜、耿仲明三人,他們在明末清初先後降清,為清朝入關定都北京立下了汗馬功勞,分別被清朝封為平西王、平南王和靖南王,並分別擁有云南、廣東、福建三個省區。機會終於來了,康熙十二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多病”為由上書,請求回遼東老家養老,早已有撤藩之心的玄燁遂命令撤掉尚藩,將其全部士兵撤回原籍。
訊息傳出,平西王吳三桂和已承襲靖南王封號的耿精忠(耿仲明之孫)都驚恐不安,他們也上書假意要求撤藩,來試探朝廷的動向。此時的玄燁內心是非常堅決的,他召集眾臣再三議論撤藩之事,其中大部分人持反對意見,只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刑部尚書莫洛等少數人堅決主張撤藩。玄燁最後裁決:“從其所請,將三藩全部遷到山海關以外。”理由是:三藩王手中都握有重兵,已經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勢,吳三桂等人懷有野心,蓄謀已久,如果不及早除掉三藩,勢必養癰成患,危害天下。於是,玄燁派侍郎折爾肯和學士傅邁禮赴雲南、戶部尚書梁清標赴廣東、吏部傳郎陳一炳赴福建,催促辦理撤藩之事。
沒有把年輕的帝王放在眼中的吳三桂接到撤藩令之後,氣急敗壞。他原以為玄燁接到撤藩的上疏,一定會對他勸慰挽留,世守雲南,哪裡想得到會弄巧成拙、弄假成真,使自己騎虎難下,他是看輕了年輕的玄燁。吳三桂事明叛明,降清後又心懷異志,鎮守雲南後,不斷擴充勢力,是三藩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個。如今玄燁決意撤藩,吳三桂則自恃勢力強大,決定起兵謀反。康熙十二年冬天,吳三桂起兵造反,自封為“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舉起“興明討虜”的旗幟,公開叛亂。
隨即殺害了堅決執行撤藩令的巡撫朱國治、又將反對叛亂的官員全部投進監獄。吳三桂公開叛亂後,他分佈在各地的黨羽紛紛響應,其他兩藩也步其後塵策兵謀反。各地的告急文書頻頻傳至京城,舉朝震驚。有的大臣公開提出要追究撤藩之人;有的鼓吹用招撫妥協的辦法,反對出兵討叛;更有不少漢官偷偷地把家眷遷回原籍,連西藏的達賴喇嘛也修書玄燁,建議“裂土罷兵”,真可謂形勢嚴峻,時局艱難。年方二十歲的玄燁臨危不懼,嚴厲駁斥了各種護藩論調,同時指出:“三藩勢焰日熾,撤亦反,不撤亦反,因此決不仿效漢景帝誅晁錯以平七國之亂的做法。”隨後,玄燁下達了武裝平叛的命令。剛開始平叛的時候,玄燁把吳三桂作為重點打擊的物件,他認為:吳三桂是三藩禍首,滅掉吳,其他叛軍則會不打自散。
他命勒爾錦由南進剿叛軍,嚴防叛軍東犯湖廣;命瓦爾洛進駐四川,斷絕叛軍入川之路;命經略莫洛兵駐西安阻止叛軍進兵。但八旗兵的不堪任使和滿洲統帥的怯儒畏戰,致使叛軍進駐四川、擁有陝西、危及湖廣。面メ對此情此景,玄燁及時調整部署,大膽破格提拔了一批漢將,利用綠營兵為主力,剿滅三藩叛軍。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起用河西三將軍張勇、趙良棟、王進寶,這也使康熙朝是整個清王朝中名將最多的時期。結果,清軍於康熙十五年收復陝西全境。在這同時,康親王傑書消滅了江西、浙江境內的吳軍,迫使耿精忠投降。清軍乘勝進軍,又於康熈十七年(1678)收復了測陽、平江。這個時候,曾經囂張一日時的吳三桂見大勢已去,急急忙忙地演出了一幕登基的醜劇。
康熙十七年即1678年三月二十八日,吳三掛在衡陽以匆匆修建的幾間草舍作為皇宮舉行登基大典,改國號為周,年號為昭武。正值此時,風雨大作,草舍大殿被颳得東搖西晃,恰似這剛剛建立的吳氏周朝。此時,清軍攻勢更加銳不可當,年已六十七歲的吳三桂惶惶不可終日,患中風噎嗝症而死,僅僅做道了不到五個月的“皇帝”。吳三桂死後,其孫吳世璠繼承皇位,繼續進行抵抗。這時候的玄燁又表現出了難得的清醒。為了瓦解叛軍,玄燁下令對參與叛亂的協從者寬大處理,如能及早反正,不只將功折罪,還可論功行賞。這樣來,叛軍的上氣就更加低落了。只有少數頑固分子還主張向北進攻,與清軍決死戰。吳世璠只得率領殘兵敗將退守雲貴,做最後的垂死掙扎,但已成強弩方之末了。
康熙十九年,玄燁下令清軍分兵三路進軍雲南,向叛軍發起總攻。第一路大軍由章泰率領進軍貴陽,吳世璠被迫逃往昆明,清軍乘勝收復了貴州全境境。第二路大軍由賴培率領從廣西進兵雲南,同第一路大軍會合後,分兵攻打昆明,此時的昆明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但吳世璠仍拼死頑抗,他修書一封要求四川援軍和達賴喇嘛的人前來解圍。殊不知求援信被剛剛收復了四川的第三路大軍的首領趙良棟截獲。接著,三路大軍齊集昆明城下,猛攻昆明。食盡授絕的南門守敵首先向清軍投降,清軍攻入城內,吳世璠被迫服毒自殺。康熙二十年,歷時八年、禍及大半個中國的三藩之亂終於平定了。
-
6 # 歷史是杯酒
康熙為什麼裁撤三藩呢?因為,三藩已經嚴重威脅他的統治了。具體是什麼情況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三藩的歷史由來順治初年,漢官名將吳三桂為平西王,鎮守雲南、貴州;尚可喜為平南王,鎮守廣東;耿精忠為靖南王,鎮守福建,當時並稱“三藩”。三藩的設立,並不是任何人的主觀願望和要求,而是當時軍事與政治鬥爭的需要。在清初的抗清勢力中,東南沿海和兩廣、雲貴是實力最強的地區,情況錯綜複雜。因而,清政府意識到,只有用吳三桂等頗有威名的將領來鎮守這些地區,才能長治久安,設立三藩,可以“屏藩王室”。但事與願違,隨著三藩勢力的不斷增長,它們不僅沒能拱衛王室,反而成了一股與王室抗衡的力量。
三藩勢力實力強勁,形成割據勢力三藩建立之初,順治皇帝為了鼓勵他們對皇室忠心,不惜賜予他們種種特權,而這些三藩王們也藉此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
首先,三藩擁有兵權,都擁兵自重。吳三桂兵力最強,有五十三佐領,合甲士萬餘人,有綠旗兵一萬兩千人,丁口數萬,還有招降的農民軍將士一萬兩千餘人。至順治十七年(1660),吳三桂已擁有七萬人的強大武裝。耿精忠、尚可喜也各自擁有十五佐領,綠旗兵六七千,丁口兩萬人。
其次,三藩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由於三藩享有各自特權,他們也以此來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福建靠海,“魚鹽之利為天下最”,耿精忠透過鹽稅大肆斂財。他還利用海運的便利,同荷蘭及東南亞國家進行走私貿易,獲利甚多。尚可喜在廣州,從日常蔬菜、雞鴨到銅、鐵等礦,無不收稅,每年私收白銀不下十餘萬兩。時人感嘆:“藩府之富幾甲天下!”。吳三桂更是厲害,他靠徵收重稅,壟斷鹽、銅之利,經營名貴藥材,來牟取暴利。不僅如此,三藩還從朝廷索取大量餉銀和經費,用於養兵和其它開支。順治十七年(1660),用於三藩的餉銀達兩千餘萬兩,而這年全國的軍餉不過一千七百餘萬兩。
隨著三藩實力的增強,三藩已成割據之勢,嚴重威脅著中央集權。康熙親政後,“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之宮中柱上”。
康熙撤藩,吳三桂反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尚可喜首先提出撤藩,要求“歸老遼東”。康熙帝得到了一個解決三藩問題的良機。因此,他趁勢順水推舟,立即批准,並對他的這種主動要求撤藩的舉動給與高度的評價。吳三桂和耿精忠得到訊息後,心中不安。於是,他將計就計,也向朝廷提出撤藩,與此同時,耿精忠也提出同樣的要求。康熙帝全部批准。吳三桂沒料到康熙會如此迅速的就批准了撤藩。於是,他調集人馬,封鎖訊息,密謀起兵。這年十一月,吳三桂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逼死雲貴總督甘文焜,扣留了朝廷派遣來的官員,公開反叛,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後又稱周王。
康熙平“三藩”吳三桂反叛的訊息傳到北京,康熙迅速採取措施,積極平叛。清兵開始時在軍事上並無準備,因此吳三桂勢如破竹,各城鎮非破即降。康熙採取“剿撫”並用的方針,對吳三桂堅決打擊,對其餘勢力在施以軍事打擊的同時力主招撫。他還號召參與叛亂的廣大士兵,只要放下武器,也都給予赦免,安排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逐漸陷入孤立。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八月,得病死亡。其孫吳世璠即位,即位後不僅便棄衡州,退居貴陽。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康熙派遣的三路大軍打破昆明城,吳世璠服毒自盡。康熙最終贏得了勝利。
-
7 # 秋媚讀史
清軍定鼎中原後,曾利用明朝降將到江南平定反清勢力。由於這些人戰功赫赫,清廷對他們加官進爵,其中以“三藩”比較著名。三位藩王手握重兵,割據一方,尤其是吳三桂,他甚至還有人事任免權,可以不受朝廷約束,自行任免地方官,時稱“西選”。
吳三桂野心很大,他在雲貴地區暗中集結兵馬,與蒙藏結交,早有不臣之心。
耿精忠在福建也有不法之事,欺壓良民,還信奉讖緯學說,相信“天子分身火耳”,覺得耿氏一定會更進一步,其人甚為精明,卻沒有忠心耿耿對待朝廷。
尚可喜老弱多病,日常政務都由其長子尚之信處理。而尚之信卻不務正業,喜好聲色犬馬,對尚可喜不忠不孝,還想早日繼承王位。尚可喜被迫無奈,上書朝廷,希望回遼東養老,留他兒子鎮守廣東。
康熙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認為能夠藉此裁撤三藩,於是說:如果尚可喜迴歸遼東,尚之信在廣東,不免父子相離,所以還是父子倆帶領全部人馬一起回遼東。表面看是康熙給他們父子團聚的機會,實際上是想清理割據勢力。
吳三桂、耿精忠得知訊息後,開始焦慮不安,為了試探朝廷的態度,他們也向康熙上奏摺,“仰懇皇仁,請撤安插”,看朝廷的反應。
“三藩”一起上書要求“安插”,很快就引起遍野振動,也是一個訊號。康熙與大臣商量對策時,有人主張撤藩,比如明珠、張英等人;也有人覺得事關重大,不能貿然動手,比如索額圖等人,兩派人爭論不休。
當時的康熙年輕氣盛,早已看出吳三桂等藩王的不臣之心,認為裁撤亦反,不撤也反,那不如先發制人。所以康熙下令,“從其所請”,同意三位藩王離開駐地,並迅Superb出接收大員到三藩駐地商談接管問題。
吳三桂聰明反被聰明誤,弄得自己騎虎難下,當朝廷的欽差大臣到雲南後,他表面上恭敬,擺出一幅事事配合的姿態;暗地裡卻做謀反的準備,除了與另外兩藩密謀外,還封鎖所有的對外交通要衝。
吳三桂舉起反清旗幟後,另外兩藩也開始響應,連鄭經也表示要渡海助戰。一時之間,整個東南半壁都成了反清的天下。北方的王輔臣、察哈爾蒙古貴族也開始響應,朝廷一度震驚,甚至有官員“即遣妻子回原籍”。
秋媚說:“三藩之亂”是朝廷與地方、皇帝與臣子矛盾無法調和的必然產物。在這個事件中,年少輕狂的康熙需要負主要責任,是他錯誤的撤藩策略逼反了吳三桂等人。康熙的決策失誤,造就的就是一場生靈塗炭。倘若他能有步驟地一個一個地撤或者再等幾年,等吳三桂去世後再動手,付出的成本就會低的多。
康熙削藩,也能看做一次清朝版的“鳥盡弓藏”,吳三桂等功臣即使不反,康熙也不信任,沒有安全感;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反戈一擊,萬一成功了呢?
-
8 # 歷史縱橫帝
導讀:三藩是清朝初年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當大清天下穩定的時候三藩就已經顯得非常不合時宜了。清朝對於愛新覺羅皇族的王爺即便是親王也是管理非常嚴格的,甚至沒有明令都不能踏出北京城。對於皇族王爺尚且如此,怎麼能放任異性王爺列土封疆。所以裁撤三藩是必然的,當然如果三藩不反的話富貴榮華還是可以保證的。三藩形成的特殊歷史背景
我們都知道滿族是個人口基數並不龐大的民族,在進關之初需要迅速平定農民起義政權和南明政權。否則一旦讓南明朝廷穩固下來那就很容易形成劃江而治的局面。清朝力量不足以迅速解決這些問題,所以不得不啟用明朝的降將來補充實力的不足。
要說起明朝的降將對付清軍不行,但是打起起義軍和南明的武裝到是得心應手。典型的外戰外行,內戰內行。但是這起義軍和南明武裝更完蛋,很快被平定。此時像吳三桂幫助清朝從北打到南,當時清朝還沒有實力完全控制南方各省。所以漢人降將有功者分封管理在一些南方省份:吳三桂封平西王,鎮守雲南;尚可喜封平南王,鎮守廣東;耿仲明封靖南王鎮守福建。
三藩的危害三藩本來是清朝彌補自身實力不足的臨時方式,但是隨著三藩分別開牙建府勢力越來越大。清朝雖然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但是南明殘餘勢力在緬甸依然存在所以平西王吳三桂以此為藉口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成為西南一霸。勢力輻射到湖南、四川甚至山西。在《康熙王朝》中甚至山西的一個知府周雲龍都拍平西王的馬屁,給他徵用軍馬。這可是都到了京城邊上了,可見吳三桂影響力之大。
同樣平南王有天地會等反清復明勢力,福建有鄭成功等抗清勢力所以平南王和靖南王同樣有理由保持自己的實力。所以既然是原則上是朝廷的軍隊,那自然由朝廷給錢糧養兵。三藩的胃口越來越大,彼此比這向朝廷要錢要糧。
大清這個時候也是比較背,順治死後康熙以沖齡繼位。主少國疑,況且還有鰲拜這個大反派在朝中充當著擋箭牌。於是趁著這個機會趕緊發展壯大,等康熙剷除鰲拜以後發發現三藩已經成為龐然大物不斷吞噬這國家的財富。“三藩之用半天下”
三藩之中以吳三桂實力最為雄厚,野心也最大。他打算效仿大明王朝中的沐王府一樣永鎮雲南,但是他又不捨得獻出自己的忠誠。沐家在雲南的口碑是自己做出來的,沐家在雲南愛民如子,恩威並施贏得了雲南百姓的擁護。這才出現了雲南百姓只認沐王府,不認聖旨的局面。吳三桂自己在雲貴橫徵暴斂激起民怨,還想著列土封疆那怎麼可能。
所以康熙寧可武力解決三藩,雖然需要動盪幾年但是一勞永逸的可以解決這些遺留問題。這樣可以把南方數省直接納入朝廷管轄,不再由三藩間接統治。如果說三藩真有撤藩之誠,清朝還真能保證三藩的榮華富貴。但是如果想列土封疆,對於康熙大帝來說那是絕對不允許的。顯然戰爭爆發後,經過幾年的苦戰三藩被平定。
-
9 # 布夫舟
之所以清朝能夠取代明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招納了很多明朝降將。在皇太極時期,遼東皮島毛文龍的舊部投靠了清軍,他們極大的增強了清軍的實力。他們不但帶來了大量士兵,船隻,更重要的是他們擁有先進的火器。這些火器在後金攻城戰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當然,清軍給予他們很高的待遇,尚可喜是平南王、耿仲明是靖南王以及後來為清朝殉國孔有德是定南王。
最讓清軍意外的便是吳三桂,他的歸降使得清軍能夠進入山海關,極大的加快了清軍統一全國的程序。吳三桂歸降以後,可謂是不遺餘力的做鷹犬。
他同英親王阿濟格追擊李自成大順軍至江西九江,先後攻克三十座城池。
順治三年,吳三桂剿滅陝西的農民起義軍。
同年九月,他作為清軍主帥出征四川。
順治十五年,吳三桂攻擊李定國部,平定貴州、雲南等地。
作為平西王的吳三桂在雲南傭兵自重,使得清朝非常為難。當時全國的田稅共2580萬兩,而云南的軍餉高達900多萬兩。
由於吳三桂勢力大,在雲南、貴州等地的武將也多是平西王吳三桂所選派。當時平西王所選的官員往往先於吏部所選之官,因而有“西選之官半天下之說”。可以說吳三桂完全在西南建立了自己的小朝廷。
當然,康熙削藩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抗清武裝基本被消滅乾淨,這使得康熙有時間處理吳三桂這些人。
康熙裁撤三藩有種卸磨殺驢的意思在裡面。正如前面所言,三藩替清王朝西征南討,大半個天下是他們打下來的。
站在三藩的立場來看,他們都是清朝的開國元勳,憑藉著顯赫的戰功換取富貴和權力乃是天經地義。他們背叛明朝,帶著大清的軍隊入關,血戰十幾年,最後落得個兵權被奪,回家賦閒,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
從康熙的處理來看,他是有著重大決策失誤的。因為三藩和大清實際上有一種“買賣”關係,三藩替清王朝做打手,大清給他們榮華富貴,而康熙只想行使君王的權力,不想履行之前和三藩商議好的義務。
三藩這些人是沒有大的政治理想的,可以說他們都是明朝時期的軍閥。核心人物吳三桂指向做個雲南王,世世代代以雲南為基業,根本就沒有想過反清。這也是他投靠清朝,清朝統治者對他的承諾。
康熙當時年輕,看到吳三桂、耿精忠等人主動上奏摺表示願意撤藩,他居然信以為真。他不知道這是吳三桂、耿精忠等人以退為進,來試探朝廷的態度。
當康熙批准撤藩的命令後,吳三桂,耿精忠自然就不得不造反了。
這裡強調一點,三藩之中實際上真正造反的是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始終是按兵不動的。
-
10 # 宋安之
這話說的,康熙為什麼不能撤三藩?
這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因為天無二日土無二主。以三藩之首的吳三桂來說,吳三桂雖然只是一個王爺,但是就是雲貴實際上的土皇帝,把控著當地的軍政民大權,康熙這個真皇帝怎麼可能容忍得了他?
吳三桂實際控制了雲貴兩省,當時是兩省督撫皆受其節制,用人方面則是吏部和兵部不得掣肘,用財則是戶部不能延誤,其西選官員更是遍佈雲貴兩省,甚至以雲貴兩省為中心,進一步輻射影響到全國。
也就是吳三桂不是一位普通的藩王,而是一個披著藩王外皮的雲貴土皇帝!
而縱觀中國的歷史,封建社會的特色是中央集權,就是歷朝歷代的皇帝目標是大權獨攬,最後發展到了明清朝代,成為了君權高度集中朝代。
這可不同於其他國家,諸如東瀛的天皇,君權很是分散,甚至連續被三個幕府架空。
所以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康熙帝為了大權獨攬,自然不會吳三桂這個一方土皇帝,不會容忍吳三桂這種國中之國一般的統治,更何況還有其他兩藩,使清朝做不到真正的大一統,使皇帝不能大權獨攬,因此康熙帝自然要撤三藩,只不過撤的時間有點早而已,等於是冒了一次險。
-
11 # 秦右史
康熙皇帝裁撤三藩不僅是兔死狗烹卸磨殺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三藩財政糜費,加上中國作為統一的帝國,是不允許藩王勢力這麼大的。
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個異姓王,對於清廷入關奪取天下是有較大功勳的。從明末來說,清廷就扶植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的先鋒,即所謂以漢制漢之策略。天下初定之後,為了穩定社會局勢,三人分別封王鎮守一方。經過十幾年的積累,到了康熙年間已經發展為極大的軍政力量。
8歲登基的康熙皇帝玄燁,親政之後,擒拿鰲拜,解決了朝廷的派系鬥爭問題,大權在握。而且,康熙不是一個因循之主,而且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面對三藩環繞的局面,尾大不掉,擁有過大的軍權和經濟獨立權。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玄燁做出了撤藩的決議。一開始,朝廷是希望和平裁撤的,這樣不傷和氣,代價也最小。
然而,動乳酪和關乎身家性命的事情,都是需要武力做最後裁判的。吳三桂最先反叛,然後東部的耿精忠尚可喜呼應,臺灣的鄭氏集團蠢蠢欲動,西北陝甘王輔臣心懷鬼胎,蒙古王公也想趁機揩油。甚至,各個地方民間反叛力量也開始活躍。
這對於康熙皇帝來說是最大的一場危機。不過,朝廷以全國對抗一隅,最終以8年時間在戰場上打贏了藩王,實現了實質性統一,康熙皇帝光榮的星辰大海之途再次開啟了。
-
12 # 一枚明粉
康熙不只是要撤三藩,是要撤藩。
在中樞,康熙處理掉鰲拜,實現政由己出,權力集中;同時為了進一步集中權力,還需要有政績。
在地方,康熙要撤掉皇太極、順治以來所有的藩臣,實現大一統,成為真正的君王。
(康熙)
有了這一點,許多我們就可以理解了:
在努爾哈赤的時代,後金政權給了李永芳等人一些權力,但整體是比較清一色的,尤其是努爾哈赤晚年的一系列政策更是讓後金內部更加清一色。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各旗旗主可以限制大汗的權力。
到了皇太極時代,積極調整努爾哈赤時代的政策,主動聯絡漢人,對蒙漢降臣、實力派不吝嗇懷柔之賞,讓清朝的實力迅速得到壯大,具備與明朝問鼎天下,逐鹿中原的實力。對內就是先後把阿敏、莽古爾泰、代善擠出核心圈。1636年,代善領頭,內蒙古49旗旗主、三順王一致推戴皇太極稱帝。
(皇太極奠定了清朝爭奪天下的基礎)
因為皇太極的基礎,入關後,清軍得以迅速平定天下,先後覆滅大西、南明弘光、隆武、邵武、大西、永曆諸政權,實現天下統一。
當然這個統一併不是真正的大一統。此時大清國內,長城外各旗旗主權力依然很大,蘇尼特的騰吉思郡王就在1646年起兵,林丹汗的兒子阿布奈(妻子為皇太極二女固倫溫莊長公主馬喀塔)領有察哈爾地區,他的兒子布林尼繼承了汗位,一直有恢復大蒙古的想法。至於新平定的南方,平西王吳三桂領有云南、貴州,由於常年在西南作戰,四川、陝西、甘肅的諸多軍將是他的袍澤;平南王尚可喜領有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領有福建,孔有德女婿孫延齡是廣西將軍;其他的如王輔臣、馬雄、線國安等都是實力派。
(各地實力派)
所以如何處理這些有兵有槍的實力派就是康熙要面對的課題,和平解決?戰爭解決?自古不外乎這兩條。處理完鰲拜的康熙還不到二十歲,信心滿滿;各地實力派不是有祖輩的精神影響(察哈爾汗),就是作為盟友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三藩等),他們心安理得的覺得目前得到的是應該的。
(察哈爾之亂)
到這時候一顆火星就可以燃燒起來,當尚可喜說回遼東的時候,康熙答應了,火星就點燃了。剎那間,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甘肅就全成了戰場。
這時候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了,打的贏就是一切,打不贏就啥都沒有。康熙只能暴力削藩,苦戰八年,兩次計劃親征,以勝利告終,最終實現削藩,沒有實力派,國家實現大一統。
(八年苦戰)
從清朝得天下到大一統的發展路徑,以及康熙年少喜功與開國實力派的結構性衝突兩個角度就好理解三藩之亂了。
回覆列表
設三藩是清初定時,南方不靖,而八旗兵力不足,故利用明降將以所部綠營兵征討、鎮戍、招徠漢民,是一種權宜之策。本來設有四藩,其中耿仲明病死,其子繼茂襲爵;孔有德因罪自裁,且無子,被除爵。這樣就形成了三藩格局,即平西王吳三桂(川、貴、滇)、平南王尚可喜(廣東)、靖南王耿精忠(繼茂子,福建)。三藩中吳三桂勢力最大。
(康熙)
那麼清廷為何要撤三藩,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天下已定,這其中包括唐王、桂王、魯王政權先後破產;與李自成餘部的戰爭也取得勝利;鄭成功偏居臺灣;所以設立三藩的目的已經達到,鳥盡弓藏的一幕自然要開始籌劃。另外支撐清廷撤藩還有一個傳統王朝的邏輯:“藩鎮強大,終非朝廷之福”。這就構成了清廷撤藩的動機,下面我們不妨看看三藩為何非朝廷之福:
首先,三藩是國家的財政負擔。據順治十七年資料,雲南一省俸餉就耗費白銀900餘萬兩,再加上其他開銷和剩下兩藩,朝廷一年輸送往三藩的餉俸達2000萬兩以上,而據統計十八世紀前清廷一年歲入僅4000餘萬兩,所以“天下財賦,半耗三藩”,並非虛言。
再者,三藩可置官吏。以吳三桂為例,吳三桂所選官員稱“西選”,“西選”尚在“部選(吏部、兵部銓選)”之上,也即吳三桂有優先任用官員的權力。不過這裡需要澄清一點,“西選”是指雲貴兩省有缺銜,吳三桂有權抽調他省或京官充補,不是說他可以任免他省官吏。不過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權力。由此,“西選”官對吳“改容加禮,唯恐得罪藩府”。
(平西王吳三桂)
三者,三藩擁兵自重,不服王命。清初設三藩時,尚藩、耿藩各有六七千綠營兵,另有丁口二萬,吳藩有綠營一萬二,丁口數萬。後三藩多有徵戰,兵力亦不斷擴充,以吳藩為例,雲貴總督亦要受其節制。清一統後共有綠營兵約60萬,而三藩餉費半耗天下之賦,三藩擁兵之盛,可想而知。至於不服王命,有代表性的如順治十七年議裁吳藩綠營兵五分之二,吳竟挑唆緬甸、水西(貴州土司)各自叛亂,以此回絕清廷裁兵要求。又如順治駕崩,吳藩率兵弔唁,清廷畏懼,僅令吳在城外設祭。
此外,三藩有不臣之心,主要指的是吳藩。如吳三桂據南明桂王五華山舊宮為藩府;通使達賴(人臣無外交);與藏地開茶馬之市,括蒙古、西康馬,歲計千萬;榷鹽井,開礦山(中央壟斷權);潛積硝礦(火藥原料),斂金銀(硬通貨)等等。
(自五華山俯瞰昆明)
綜上所述,清廷有撤藩的願望,同時三藩所為也給了清廷理由,康熙帝又是個不安分的皇帝,所以撤藩順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