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漁人草舍

    每次疾病的爆發,都有助於我們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潛在危機。

    2003年,“非典”爆發,SARS病毒在全球27個國家造成超8000例感染;10年後,又有27個國家報告了MERS病毒引起的中東呼吸綜合徵病例。如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正和我們正面交鋒,打響了又一場公共衛生戰役。

    從過去的冠狀病毒疾病防控中,尤其是中國大眾記憶深刻,與全世界眾志成城抗擊SARS的經歷中,我們能獲得哪些啟示。

    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任何事情

    當2003年春天,SARS開始爆發,人們意識到這不是普通流感、而是一種全新的疾病,SARS向我們展示了,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任何事情。

    共克時艱,社會各界最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在醫務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世衛組織等公共機構的國際協作之下,SARS最終在2003年夏天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但一些科學家和公共衛生衛士看得更遠。

    中國香港的病毒學家Malik Peiris教授曾表示:“當今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傳染病爆發,明天都有可能是全球性的問題”。2009您的流感大流行強化了這些教訓,儘管事實證明這種教訓不是那麼嚴重。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疾病爆發都來自已知的病原體,儘管如此,這並不意味著尚未出現的病毒不會引起重大問題,為意外做準備,這是傳染病經常帶給我們的教訓。

    各界對重大流行病的準備程度

    SARS早期控制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資訊透明度不夠;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則僅要求報告四種疾病:黃熱病、霍亂、鼠疫和天花,而SARS病例顯然不屬於以上範疇。SARS給人類上的一課就是推動了新條例於2005年投票透過,並於2007年開始實施,賦予了世界衛生組織更多的權力,對可能影響全世界的傳染病進行調查,並提供干預和幫助。

    SARA流行凸顯了快速對病毒進行基因測序的重要性,這能夠推動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以及臨床、流行病學和微生物學的跨學科資訊共享。

    疾病監測幫助我們發現許多疾病的許多措施,實際上都是看似無聊的監測,而這恰恰是識別任何來源的疾病爆發的關鍵。在這次的考驗中,我們看到疾病爆發後的病原體檢測和資訊通報速度都較SARS時有了明顯不同,不少機場、火車站等公共場所也迅速啟動了體溫檢測。

    此外,從SARS、Mers防控經驗中,研究人員認為在新疫情爆發時,需要持續進行風險評估,貢獻透明資訊,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相對風險的相對說明,我們有機會避免讓類似疾病在缺乏檢測的情況下就開始傳播。

    預防為上

    檢測疾病的同時,預防也同樣重要。尤其是在明確傳染源、找到或研發出特效藥之前。非典期間,不少公共場所強化體溫檢測,這有助於發現疑似病例,但對於病毒傳播的作用有限。在任何疾病爆發期間,最好的做法是確保人們洗手,大多數人做的都不夠好。針對此次疫情預防,鍾南山院士也強調:“戴口罩非常重要,眼鼻口也一定要注意衛生”。在春運的特殊時期,專家建議減少人口流動,“人群現在能不到武漢就不要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

    結語

    對新發疾病的認識離不開大量的科學工作,每次疾病的爆發,都有助於我們學習,如何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潛在危機。希望,不忘前車之鑑,加之醫藥科學的發展,這次我們能夠“打敗”新型病毒。

    眾志成城,武漢必勝!

  • 2 # 詩歌與愛

    對於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我看時一點沒學到什麼!又是醫生成為主力,甚至……………代價很大很大!

    學到啥了,只能說初步判斷是和野生動物有關。在之前的《自然》中,透過十幾年的研究也是對病毒的來源研究沒有結果,只是說和蝙蝠可能有關係,但是資料又證明不了,屬於類似,有重組可能。這只是可能性,當然病毒最後為何消失也不知道原因,只是最後解除了地區的疫情。

    再治療方面,也沒有突破,還是對症治療緩解器官機能,嚴重者可能還是會用大量激素,後遺症多為股骨頭壞死,肺不可逆纖維化。

    病毒要麼和宿主自適應共存要麼就消失,所以註定是一場惡戰。我們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提醒家人。

    最後還是那句話,武漢挺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用什麼涼蓆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