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易電影
-
2 # 一臺戲
看完《至暗時刻》,我想起了一個《讀者》時代的雞湯段子。
以下兩個人,選誰當總統?
A:抽菸,喝酒,胖,愛罵人
B:不抽菸,不喝酒,體型勻稱,為人謙和
B看上去不錯,但他是希特勒,A看上去很不ok,但他是丘吉爾。
是不是讓人想掀桌?
但其實如果題目換一換,變成“選誰當你的下屬”,人的本能選擇並不會那麼不靠譜。但選一個好領袖,一定程度上卻變成了機率遊戲,因為唯有手握大權那一刻,人真實的才能與本性才會全然顯現。
所以,選了丘吉爾,大不列顛人民還挺幸運的。
這部電影的國內宣傳讓人非常無語,由此導致排片量也讓人無語。作為一個比較關心電影的人,竟然完全沒有看到這部電影的任何宣傳,唯一讓我注意到它的,是我常去那家電影院很隨意地碼在那兒的一個X展架。X展架???對,這就是他們做的宣傳了。
排片量如此可憐,上座率卻僅次於尋夢環遊記,國內外評分也是水漲船高:
但,宣傳組的懶也幫了這電影一把,這個把英文版原封不動翻譯過來的海報,讓我立刻決定要看這部電影——
穿著三件套叼著雪茄的酷酷胖老頭,堅毅而苦大仇深的側影,配上“丘吉爾在敦刻爾克生死關頭,決不投降,絕不屈服”,這也太燃了吧!
想不到海報燃,電影本身竟然也很燃,作為一個不是非常愛看傳記的下里巴人,我整部電影都非常投入,而且完全能夠很自然地跟隨導演對觀眾的情緒帶領。
劇情沒什麼可說的,但凡關心一些這段歷史的人都算提前被劇透了。雖然是一個熟悉的故事,但是其實很多細節的處理,都能夠體現英國導演喬·萊特的傳記功底。
【還是有劇透預警】
本人最喜歡的片段有兩個,第一幕是丘吉爾和太太相處的細節:
溫斯頓·丘吉爾在家和個別內閣成員討論演講稿內容的時候,書房裡的太太忽然發飆說家裡要破產了。這個時候溫斯頓立刻叫其他人離開書房,然後自己坐到老婆身邊,先認慫說以後雪茄一天只抽四根,接著誇老婆跟年輕時候一樣好看,然後一起回憶了一下相識的過往。最後就變成了這一幕:
我還能怎麼辦,只好含淚吃下這碗狗糧。
第二幕是國王喬治六世雨夜拜訪丘吉爾:
因為內閣的各種反對,再加上加來港那死去的四千士兵,丘吉爾大受打擊,躲到自家老房子裡獨自傷心。在最頹廢的時候,喬治六世竟突然到訪,然後對他說出了決定性的那句:“我絕對支援你。”還給了他去走訪民間的重要建議。
雖然跟民眾一起坐地鐵的片段,才算是丘吉爾真正扭轉頹勢的節點。但是本人看來,本片的“轉”是發生在喬治六世決定信任丘吉爾之時。而且這段“友情戲”之所以非常感人,很大成分要歸功於前面的鋪墊。
前面兩場二人相處的戲,本·門德爾森(國王飾演者)的優秀表演功不可沒,第一次的“尬”和第二次的“怕”,完全從他的表情和身體語言裡體現了出來,非常精彩。
之所以尤其偏愛這兩段,是因為他們都脫離了庸常的“對偉人的描摹”,不是高大、強悍、智勇雙全,而是“溫柔會認慫的妻管嚴”和“會獨自垂淚的老頭兒”。
他不是神,也不是聖賢,他只是人,但也因為他只是人,他在關鍵時刻的勇氣和智慧才真正值得稱頌。
我本人一直很避免使用“教科書式的演技”這個詞,因為在個別媒體毫無節操的使用下,這個詞的分量已經變得輕如鴻毛。
但對於《至暗時刻》的主演加里·奧德曼我實在是想不到更合適的形容詞了。
大家請看,這是他的採訪照:
大家再看,這是加里·奧德曼演的丘吉爾:
你的心情是不是跟我一樣,只能用“??????”來表達。
這根本就是丘吉爾本人啊,演員在電影中已經完全把自己給抹殺了!所有的表情、動作、神態,還有口音,全都有如歷史重現。這才是傳記演員的素養,不是具有加里·奧德曼特色的丘吉爾,而就是丘吉爾。完全不留給觀眾一點點出戲的餘地。
看完,你也就也不意外大家對加里封影帝的呼聲如此高昂了。
-
3 # 蛋殼影音
影片簡介
《至暗時刻》喬·賴特執導,由加里·奧德曼,約翰·赫特,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等主演的傳記片。於2017年9月10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映。
該片將聚焦備受納粹勢力侵襲的二戰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面臨黎明前的黑暗做出了影響世界歷史程序決定。
片尾無彩蛋
【逗比哥快說電影】
《至暗時刻》觀後感總評!
《至暗時刻》電影觀後感來自逗比影音00:0003:33
《至暗時刻》是歷史人物傳記的劇情片,講述溫斯頓·丘吉爾臨危受命接任首相位置之初,面對二戰不利局勢在多方的壓力和內閣成員排擠的現狀下,如何面對的困難,並作出決斷的背後故事。
影片中既有前首相和競爭者等內閣成員的明爭暗鬥,咄咄逼人。
也有私人時丘吉爾與家人的脈脈溫情和甜言蜜語。
影片中,還有丘吉爾人性的一面:
有些口吃,不善言語,
容易暴躁的性格,令人避而遠之;
他不軟弱,但他脆弱還愛哭;
他大白天就喝酒,還抽雪茄成癮;
加里·奧德曼飾演丘吉爾
最終,在多方的溝通和支援下,丘吉爾不僅用最小的代價保證了戰爭火種的延續,並且贏得了民眾及議員的信任,挽救了國家不被侵略和奴役,度過了政局最黑暗的時刻,迎來了新的曙光。
然而,也許你根本無法想象,飾演丘吉爾的加里·奧德曼還是《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諾蘭《蝙蝠俠》三部曲中的戈登警長、《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變態警官。
從化妝和體態上的改變,也許會讓一個人變成另一個樣子,但絕對不會擁有另一個人的靈魂,而哥從影片中竟然看不出他的本尊以及與以往演出的類似風格。完全融入到這個角色當中。哥預感加里·奧德曼的表演一定會得到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至暗時刻》屬於劇情片,歷史及人物傳記!想看大場面的應該會略有失望,但是影片的帶入感很強,而且還跟不久前上映的《敦刻爾克》時間點重合。哥觀影時隨著影片中的明爭暗鬥和戰爭局勢而緊張,絕對是值得看的一部人物傳記影片。
《至暗時刻》觀後感總評:7.5分
-
4 # 亂而且亂彈
《至暗時刻》:全民關注演技,其實還有更重要的
上一次是電視劇《白鹿原》熱播,這一次是《演員的誕生》——華人再次掀起一股“演技”潮。似乎一夜之間我們成了一個演員的大國,所有的人都成了表演鑑賞家,都可以就誰的“演技”怎麼樣說上兩句。與此同時,英國電影《至暗時刻》在院線上映。
我不知道有沒有電視臺願意搞個比如《球員的誕生》這樣的節目,在全民掀起一股球技熱——對,我指的就是足球,男子足球,中國男子足球——什麼?你說不可能?因為中國足球太臭?那為什麼要搞《演員的誕生》呢?因為中國的電影電視已經很牛逼了是嗎?
《至暗時刻》拍的很牛,牛到各種牛,牛到讓你想不起來演技這回事。演技?在真正偉大的作品裡,演技只是敲門磚罷了。
看完《至暗時刻》,我覺得每個華人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
就是,一部講述偉大的人物、偉大的時刻的電影,為什麼英華人拍的丘吉爾那麼多毛病?
從某一個時候開始,我們的藝術作品注意到了“高大全”帶來的弊病,凡寫偉人,更注重表現偉人的內心情感、個人化的一些細節,但是還沒有哪一部作品,像《至暗時刻》這樣把一國領袖拍的如此“沒有形象”。
在影片中,丘吉爾脾氣暴躁、任性、情緒化,父親得了梅毒發瘋而死,母親有很多外遇,丘吉爾本人既是酒鬼也是煙鬼。
從形象上說,他出場的時候就垂垂老矣,走路拄著柺杖顫顫微微,說話常常拖拖拉拉、甚至顛三倒四。
壓力最大的時候,他像個無助的孩子獨自坐在黑暗的床邊流淚。他跟孩子在地鐵聊天時也流淚,他還說:“我經常會哭,以後你們就會習慣了。”
他拍桌子,摔椅子。他罵秘書、罵打字員、把內閣成員轟出會議室。他坐在床上口授檔案,他上廁所時口授檔案、洗澡時口授檔案,常常把年輕的打字員弄得很尷尬……
可是整部電影看下來,我們感受到了丘吉爾鋼鐵般的堅強意志,他的偉大形象由於那些真實而且並不美好的細節變得更加真實生動,更加折服人心。
由此想到最近我們有部票房最大贏家的電影跑到臺灣甚至國外去評獎。金馬獎落空了,接下來奧斯卡一樣會落空。不信走著瞧。
因為你拍電影的理念還停留在“高大全”“偉光正”的階段,是宣傳品,不是藝術品。
光知道秀肌肉,要麼是底氣不足,要麼就是除了肌肉不知道有什麼可秀的。
對了,還可以秀演技。
-
5 # 阿呆求學記
今天上影院看了這部電影,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值得一看。
最重要的,不得不說,丘吉爾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這個人據說有20萬的英語詞彙量,所以演講稿寫的一流,他在戰時發表的一些演說,都成了流傳至少的名篇。他是個大文豪,寫了一堆書之後,順帶就拿了個諾貝爾文學獎。可人家明明是個偉大的政治家。
丘吉爾在牛津大學做演講時,介紹了自己成功的秘訣,他的演講十分簡短:
我成功的秘訣一共有三條:第一,是決不放棄; 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
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好好的瞭解一下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
首先,這裡有影帝級的表演。
加里·奧德曼這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說起來,你一定對他印象深刻。《這個殺手不太冷》中聽著交響音樂的殺人狂,演技可以說一流,還拿過好萊塢終身成就獎。
沒錯就是他了,你一點沒看出來吧?
其次,這裡萬人生死的抉擇
危難時候,關係到整個國家、戰還是不戰,每個人內心都經歷不一樣的煎熬。最終又將走向何方?
有溫情
首相人生第一次搭地鐵,親近人民,從人民身上獲取力量。
-
6 # 孤獨一劍30625704
本以為至暗時刻會從丘吉爾當首相一直到諾曼底,結果僅僅到敦刻爾克。說實話,作為一個二戰迷,我很滿足。三巨頭中我最喜歡的老頭,酗酒抽菸,大腹便便,脾氣古怪暴躁。
應該說丘吉爾是為二戰生的,二戰開始上臺二戰接近勝利下臺。英國能在二戰中成為歐洲最後的陣地,得益於海島和英吉利海峽,得益於那個結巴到堅強的國王,更重要的是英國有一個可以對抗希特勒的人。不會被納粹嚇倒的人。
任何時候不要放棄前行的勇氣。
-
7 # 迷影生活
正文共:1750字 5 圖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 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
這是一個關於勇氣與希望的故事。
1940年對希特勒來說是“光明”的一年,日耳曼戰車席捲了整個歐洲,坦克的履帶將法蘭西碾壓成爛泥,30多萬英法聯軍走投無路被迫縮排逼仄泥濘的敦刻爾克,“雕刻在德意志旗幟上的偉大理想”即將成為現實。
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英國籠罩在炮火將至的陰雲之下,張伯倫被迫辭職,焦頭爛額的英國內閣把66歲的丘吉爾拉來做了替罪羊。
01
丘吉爾的出場是詼諧且有象徵意義的。
當飾演秘書的莉莉·詹姆斯推開臥室房間的門,漆黑一片的房間中一團火苗一閃而過,影影綽綽之中是一個蒼老的人形,沒等觀眾看清楚,窗簾拉開一道Sunny射進屋子,光芒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莉莉可能從未想過那個即將出任首相執掌內閣的人,此刻只是個頭發稀疏穿著粉色睡衣的可笑老頭。
他口齒不清、偏執、固執、尖刻,行為中又透露著幽默可愛,像許多職場新人一樣,莉莉受不了這樣一個陰晴不定的上司,她落荒而逃。
至此,丘吉爾的出場完美結束,一個有壞毛病,有野心,有幽默感的普通老頭站在了我們眼前。
02
“演員這個職業,是應該得到敬畏的。因為他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情緒、身體、心靈,全都奉獻給一個與自己毫無關係的角色。”
加里·奧德曼具備了一個優秀演員應當展現出來的一切,而不僅僅是被歷史賦予了光環的丘吉爾,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被同僚孤立中的不知所措,有處於歷史節點處轉瞬即逝的自我懷疑,拋開眾人前鼓舞人心的激情演講,他就是一個政壇混跡多年鬱郁不得志的老人,就像他的父親。
影史上,激動人心的演講有很多,同為激勵人民的《國王的演講》裡的科林·費斯,《聞香識女人》裡為善良和正義辯護的阿爾·帕西諾,一個好的演講者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演員,但是一個好的演員必然會抓住演講者每一分鐘的內心活動,因為脫離了那篇演講他同樣塑造了一個角色。
不得不說導演將《至暗時刻》作為片名,對光的使用就變得及其吝嗇和考究,多打一寸都是對片名的褻瀆。
03
光,光明,象徵著權利,象徵著希望。
電影開始的第一場戲就是工黨對保守黨咄咄逼人的詰問,光給了處於優勢的工黨,黑暗之下保守黨們啞口無言憤怒揮手,張伯倫擦去額頭的汗珠,目光投向一把空空的椅子。
第二次議會演講時英雄登場,丘吉爾的就職演說,光給了丘吉爾,周遭一片寂靜,沒有聲援,沒有反對,同僚的目光都集中於一條手帕,大英帝國的前途命運在手帕的揮舞間搖擺不定,這道光是孤獨的,英雄是孤獨的。
第三場演講在地堡的一處暗室,丘吉爾坐下,焦躁,不停地刪改,紅燈亮起,背景燈滅,血霧一樣的紅色籠罩房間,丘吉爾撒下了從政生涯裡最大的一個謊言,舉世皆醉我獨醒,希特勒狼子野心惡行昭著,和談救不了大英帝國,站起來吧英華人民,與我並肩戰鬥。
最後一場演講,燈光從天花板投下,不偏不倚,黑暗中的人們在蓄勢,等待一場爆發,一場最具正義和勇氣的演講。得到了喬治六世支援的丘吉爾走向了人民,工匠、婦女、孩童,為保衛國家的決絕感染了他,不再動搖,不再迷茫,讓法西斯來吧,我們絕不和談,決不妥協,決不投降,絕不!
手帕抬起,掌聲雷動。
04
電影中的丘吉爾是孤獨的,他沒有朋友,很少的支持者,國王不信任他,對手在等待他出醜,反對他的一切決定。
30多萬人的性命在他一念之間,他需要多麼大的勇氣才能在戰爭降臨的前一刻還鼓舞人民不放棄希望,背地裡還要對付射來的明槍暗箭。
這就是為什麼當喬治六世堅定地坐在他身旁說出“我支援你”時,我熱淚盈眶,當地鐵上的孩子喊出“絕不”時,集體肅靜,當電影結束時,前排的大哥情不自禁伸出右手比出V字手勢。勇氣是一種力量,它能感染任何人。
誠然,電影不是歷史,是以歷史為藍本的藝術加工。
想要憑藉電影完整的展現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加里奧德曼的塑造固然多面,但多面不一定全面,但一部好的藝術作品應當能夠喚起人性中的善,提供話題,提供思考。
人本身就不完美,但正是因為不完美,在關鍵時刻展現出的品質才更加動人,電影就是這樣,觀眾買賬但歷史不見得同意,但觀眾買賬的電影就是好電影。
-
8 # 二拐衚衕
丘吉爾在歷史上多有名,不容贅述,隨便一搜,就有成百上千條。
丘吉爾在面對眾多壓力時,是如何做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而電影至暗時刻,則給了我們其中一種答案。
丘吉爾出任首相最光輝,政治生涯最燦爛的時間,就是電影中所陳述的時間嗎?錯,丘吉爾上臺似乎是妥協的產物。1940年“在野黨“工黨在”黨魁“帶領下,在上議院攻擊一直以來對德國主張”綏靖政策“的張伯倫,要求其辭去首相一職,另謀賢者。
而丘吉爾的上臺,則是因為他當時在黨內有點”牆頭草“,更在於電影中被提及的加里波利之戰,該戰役使英軍一次性損失2萬餘人,這也是丘吉爾的政壇“醜聞”。
這麼說來,丘吉爾的上臺完全是妥協產物,到底能走多遠,誰都說不好。
於是,在他任職第二天的上議院發言時,張伯倫用手帕示意保守黨保持沉默,而工黨則對跟德國開戰心裡沒底,也默不作聲。
上任第二天,人生就輝煌了嗎?丘吉爾面對了是一片沉默,更大的沉默還在後面。
面對敦刻爾克被圍的40萬大軍,英國應該如何打,人應該如何救,丘吉爾面臨的不僅僅是周圍人的沉默,甚至還有自己的心中的“慌張無措”。
其一,本想讓被困家加萊的4000英軍牽制德國火力,為敦刻爾克撤退保留時間,但4000人很快陣亡,無濟於事。
其三,那再看看內部呢?張伯倫和被丘吉爾選為內閣成員的政敵哈利·法克斯以辭職來威脅丘吉爾,讓其與德國和平談判,
此時,對於新任首相丘吉爾,“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把沒著,還馬上要燒到自己。面對內有外患,丘吉爾也焦慮,不停抽雪茄、喝酒、躲到妻子那裡,面對質疑不敢回懟,不斷自我否定,開始質疑自己的決斷。
直到最後,喬治六世默默走到丘吉爾身邊,以此鼓勵他,去了解民意,聽聽民眾的意願。
於是,才有了那次地鐵之旅,才有了去下議院的分享,才有了代表民眾的信心與勇氣,才有了以381票對0票的優勢,獲得了英國民眾對希特勒抗戰到底的支援。
這是丘吉爾政治生涯最為光彩的一刻,但誰知榮耀背後的心酸,腹背受敵,相互猜忌,威脅妥協,但之所以偉大,在於偉人能夠力排眾議,最終讓多有阻力達成一致目的,完成這個目標。
所以,至暗時刻,無人分享,全靠自己,掙扎前進。
-
9 # 一個人窮遊北京
喬·萊特《至暗時刻》
1:什麼才是演技?看看此片,你就知道了。
2:神還原出一個大英帝國首相丘吉爾。
3:王的演講,至暗時刻,敦刻爾克,英國二戰三部曲。
4:這樣的結尾,意猶未盡。
5:加里·奧德曼,可以與馬蘭·白蘭度,丹尼爾·戴·劉易斯比肩的一位演員。
6:我看過網上一個梅姨在議會開會的影片,那真是跟我們菜市場賣菜沒啥區別,亂哄哄,熱鬧鬧,非常接地氣。
7:全片不出現一個德軍,但讓你感覺他們無處不在,此時無聲勝有聲。
8: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工作要做好,所以丘吉爾就去坐地鐵上班去了。
9:偉大人物是因為遇到特定時刻特定事件才顯示出偉大。
《至暗時刻》沒有空中樓閣的偉大,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偉大。
回覆列表
預告片出來的時候就很期待,看到有國內上映的資訊之後,就更加期待了!電影上映之後,訊速地到影院看了,覺得果然值得期待!
作為一部傳記電影,《至暗時刻》處理得最棒的地方在於:用兩個小時的體量,將一個真實歷史人物所經歷的某個重要的階段那種緊張的、充滿政治博弈與戰爭危機的氛圍表現得淋漓盡致。
傳記電影首要的任務,是表現人物。它可以是全面的展現一個人物的一生,按照大致脈絡去拍就行;它也可以擷取該人物的某個人生階段來展現其性格、思想、情感等諸多方面。顯然,後者要比前者難度更大,因為後者的面更窄、空間更小,想要更為豐富的表現人物,需要在劇本以及敘事上下極大的功夫。《至暗時刻》的導演喬·萊特展現了他在《贖罪》時期的那種掌控力,他把丘吉爾臨危而上的那段“向納粹妥協與不妥協”的決策博弈拍得既豐富又緊張,令觀眾在125分鐘的觀影時間裡,深刻的感受到了丘吉爾這個真實歷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也感受到了那個時期英國的政治環境與戰爭氣氛。
影片透過緊湊的敘事手法,將丘吉爾從就任到做出重要決策的過程展現得很暢快,沒有拖泥帶水的冗長感。而在緊湊的節奏下,影片絲毫沒有落下對丘吉爾個人性格的細節表現,他抽菸、喝酒、洗澡、失眠、懊惱、思考、自言自語等等小細節,都被充分的展現了出來。這些細節看似對劇情毫無推動作用,實則讓人物形象變得更為豐富立體,也對人物的行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正是因為有這樣或那樣的性格因素驅動,丘吉爾才做出了“絕不妥協、絕不放棄”這樣的強硬的重要決策!影片沒有刻意將丘吉爾神化,但卻能讓觀眾看到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脾氣,有癖好,看起來不好相處,卻又有膽識、有魄力、有智慧並且時不時還很有幽默感。尤其是在廣播裡和議會上發表的兩段演講,看得人燃情滿滿、熱血澎湃;而他面對巨大壓力與重要抉擇時所表現出的堅持與智慧,充分展現了丘吉爾這個人物的了不起之處。從創作層面看,喬·萊特的《至暗時刻》幹得不賴:無論是敘事還是人物表現,亦或是攝影、音樂、節奏、場面排程等各方面,都處理得很有風格、很有質感,散發著濃郁的英倫氣息。而影片最最出彩的,莫過於加里·奧德曼的表演!如果單看電影本身,不看演員表,你很難認出來,這是那個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聽著貝多芬音樂殺人的“變態警察”斯坦斯菲爾德!首先,形象上的塑造就很令人吃驚!無論是化妝技術還是加里·奧德曼自己的為角色做出的改變,從一個瘦瘦的、英俊的臉變成一個肥胖的、禿頭的面孔,這樣的形象改變實在不易。其次,表演上的精準拿捏,令人歎服!丘吉爾的許多細節,比如微微低頭瞪著眼睛、比如嘴唇顫抖的說話、比如生氣時的表情抽搐、比如思考時的冷靜從容,都被加里·奧德曼拿捏得恰到好處,甚至可以說活靈活現——你都不自覺的會認為,丘吉爾就是這樣!這就是丘吉爾!最後,加里·奧德曼對丘吉爾這個人物的氣場的把握,更是讓他的表演走向滿分!加里·奧德曼飾演的丘吉爾,舉手投足都流露著一股強大的自信與勇氣。走起路來遒勁有力,演講的時候激情四射,開會的時候魄力十足,甚至連發怒、開玩笑、自言自語都展現出某種不凡的魅力。可以說,加里·奧德曼目前收到的所有讚譽都是值得的,是當得起的。他將是新一屆奧斯卡影帝最有力的競逐者,或者說,在看完《至暗時刻》之後,他已經是影迷心中的影帝了。
儘管在一些苛刻者的眼裡,《至暗時刻》還是有不少傳記電影的套路,甚至還不乏人物美化之嫌,但它依舊值得大家去品味一番。因為總體而言,這是一部很有質感的電影,是一部有著偉大表演的電影,是一部能夠令人備受啟發和鼓舞的電影:透過丘吉爾的一段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面對什麼,都要勇敢、自信、沉著、保持思考、堅持信仰以及學會去傾聽和感受。對了,像丘吉爾那樣極富魅力的演講,值得反覆回味。可能難以學到他的精髓之處,但至少,對英語聽力大有幫助~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