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狗狗
-
2 # CHQ歡歡麻麻
5歲的娃要學英語嗎?
一、關於孩子是否要學英語這個問題,寶媽寶爸的想法都各執一詞。
1、如:有些家長認為越早接觸英語 ,才越容易學好英語。
而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中文還沒學好呢,學英語太早了吧!
2、其實說出這樣話的家長,大部分並不瞭解語言學習的特點 ,擔心寶寶這麼小接觸雙語環境 ,會讓寶寶語言混淆。
3、真相是我們家長想多了,研究表明,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 ,在3-6歲的時候達到高峰,學一門外語最容易 。
4、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對外語的敏感度就會越來越低,掌握語言的難度就會加倍。
二、孩子學習英語其實是語言上的一種模仿行為。大量教育實踐表明,孩子在四、五歲時開始學習英語最為合適。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語音辨別、語音模仿、詞彙吸收等方面都具有其他年齡段孩子無法比擬的優勢 。
三、孩子對第二語言的接受能力遠比我們大人強,在孩子的感覺中,母語和外語並沒有明顯不同,都可以用來表達。對孩子來說 ,學英語其實就是一個"磨耳朵"的過程。
四、其實任何年齡段都可以學習英語,只是年齡越大障礙也越大,發音也越難準確。孩子2-7歲是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所以家長千萬不要錯過了。
五、英語是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的第二語言,要想讓孩子未來跟上這個時代和世界的步伐 ,學好英語是必不可少的。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及未來有更寬廣的視角來認識世界。
綜上所述,我認為孩子學習英語越早越好,寶媽寶爸你們認為呢?
-
3 # 樹童英語官方號
楊冪的女兒小糯米,2歲就會說三種語言,
可以直接用英文和媽媽打電話;
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和生氣的爸爸對話,
說得是英文“Can you stop angry now?”;
黃磊的女兒多多,小學三年級就用英文寫劇本。
明星的孩子當然跟咱不一樣,
可這也讓越來越多爸爸媽媽疑惑和焦慮:
“孩子究竟幾歲開始學英語比較好?”
【孩子學語言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
關於語言學習,有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關鍵期假設”。
這是神經生理學家Penfield和Roberts從大腦可塑性的角度提出的,10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
他認為人的大腦從二歲開始“邊化”,在“邊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腦來學習語言的,約在11-19歲左右,大腦會完成“邊化”,從此,語言學習主要由左邊大腦負責。人腦“邊化”後的語言學習不如全腦學習時期來得好。因此,語言學習最好在大腦完成“邊化”之前,這也就是所謂的“語言學習關鍵期”。
TED演講摘錄內容
再來看看美國華盛頓大學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所副主任、言語聽覺學教授帕特里夏﹒庫爾的TED著名演講。
Patricia Kuhl認為,0-7歲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期,7歲以前的寶寶完全有能力同時習得兩種語言,7歲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急劇下降。
在關鍵時期以前,主要透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和無意識的影響,最終演變成可以自如使用的語言。而關鍵時期以後的語言是主動學習的,比如我們學英語的過程就是透過背單詞、記語法等等來進行有意識的學習。
7歲之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下降;等到17歲後,語言的學習效率變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語言學習的天賦。
【七歲以後再學英語會怎麼樣?】
學習語言,從來不是學習語言本身,學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有語言,可以把這種方式,潛移默化成一種本能。
3歲開始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尚不強勢,如果是在正確的方式方法和環境的保駕護航下,學習一門外語就像是先建構(整體感知),然後再完善細節——這種先對語言產生整體認知的建構過程,更符合語言產生的規律、貼近語言的本質。這是一種相對自然的方式。
但如果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再系統地學英語,孩子的母語思維已經非常強勢,不得不透過肢解語言結構的方式去學習,以產生視覺化、可量化的學習結果,但是這種看似高效的學習方式,通常會造成很難整體建構有效的輸入輸出系統。這也是大多數中國孩子“啞巴英語”和“中式英語”的原因。
語言交際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對複雜的跨文化情境中的問題進行處理的能力都需要較早接觸語言,才可能被培養起來。
【多語言並行的環境會讓孩子語言混淆嗎?】
很多爸爸媽媽能理解提前學習語言的好處,但卻擔心:同時學習多種語言,孩子會不會搞混了,最後英語沒學好,中文也說不利索?
庫爾教授的研究小組發現,嬰兒對語言的資料統計不僅限於單種語言,而是你對他說什麼語言他就統計什麼語言。
無論孩子是一種語言還是多種語言環境下成長,語言的數量本身既不增大也不減少他們出現語言障礙或者遲緩的機率。也就是說,多語言並行學習並不會導致小孩“說話晚”或者“語言混淆”。
嬰幼兒具備成人無法複製的高效的多語言習得能力,過早的英語啟蒙不會造成孩子語言混亂,更不會影響漢語的學習,若在語言關鍵期內能獲得足量的語言輸入,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雙語/多語者。
【英語啟蒙越早孩子越聰明嗎?】
越早學習不同的語言,能讓孩子越聰明!
哈佛大學有幾項關於兒童學習外語的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在3歲前能學習第二語言,這個語言學習本身將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大腦靈活性。
《兒童大腦開竅手冊》中提到,在大腦左側頂下皮層有一個區域,雙語或者多語者的這個腦區面積比單語者更大,而且,小時候學習第二語言的人或那些外語非常流利的人,這個腦區的面積更大。
-END-
-
4 # 奧黛麗赫本520
5歲的小孩,其實很早接觸英語的話,有益無害。很多人會說才5歲,語言能力都還沒學好,就想學習英語是不現實的。實際上這個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英語這個科目,本身他就包括很多需要練習,現在學習的話還可以幫助寶寶學習語言能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事,孩子才5歲,不要給他學習太難的英語。你可以教他最簡單,最基本的英語單詞,每天聽一些簡單的英語聽力,相信久而久之你的孩子的英語肯定比同齡人的好!
-
5 # 甜膩膩的歌聲
可以學一些,建議玩著學。沒有必要報任何學習班/英語班。
首先,英語班的效果,不在這裡多說。仁者見仁,我不能做評價。
再次,如果專門教,小寶興趣不大,能堅持坐5分鐘就很不錯。
建議每天晚上睡覺前說幾分鐘的時間,比如說如下例句:
where is xxx? xxx is over there.
what is your name?
my name xxx what is your mami"s name?
mami name xxx ......dad"s name?
dad"s name xxx i love you. i love you too.
i love apple,
i love apple too.
就是這類意思的短句,非常短,重複率非常高,每天重複,效果還不是錯的。
還有一些三字經的東西,可以借鑑一本書,林克媽媽陪女兒學英語。
上面都是家裡的東西了 有隻pig, 非常big, 把洞dig 就是之類的東西,孩子也很喜歡,念幾遍就會了。
總結而言,如果沒有特別強的目的性,沒有必要上英語班。邊玩邊學,效果還可以。就是比較慢,不會像學習班的孩子,可能短期就能見到不少的詞彙量或者句子什麼的。
主要還是看家長。
-
6 # 諸葛筱蝶
可以,現在啟蒙剛剛好,不過前期建議你買個英語學習機,慢慢磨耳朵,耳朵磨開才能越來越好,教材不用買,就從最簡單的廖彩杏英文繪本入手,包括英文兒歌在內,多聽,多說,多複習,我女兒五歲開始英語啟蒙,【因為看完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之後,很羨慕那些小朋友,希望將來某一天,能像她們一樣能用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去對話】
所以前期幼兒啟蒙英語一套,四本,啟蒙英語52周這本就夠了一本,萬用親子英語一套,廖彩杏英文繪本130本,英語兒歌120首,蘇博士英文繪本最難的十四本,海尼曼系列英文繪本G1一套,牛津樹英文繪本一套還有30本就學完了,學過這些再提問依舊能對答如流,不定時會複習一遍,新概念英語入門級兩本書,1A1B配音全部完成,,目前在學習1A第六單元第十一課,可以跟讀出來了,感覺詞彙量大,語感積累多就是不一樣,聽一遍就說出來了,現在給2A配音中,2A更難,對話更多,好多都是課文一樣的對話,她都可以輕輕鬆鬆說出來,配套教材回來,課文,單詞都可以讀出來,挺佩服她的,我覺得沒事讓她多練練口語對話更好,可能前期投入的多,語感積累的多,詞彙量大,會用泰語,英語,日語,韓語切換唱歌,我主頁最後有她唱泰語歌曲的影片,一本正經的表情好逗,還有她讀繪本的影片,這次不錯,英語等級考試得了個滿分,我真的沒想到,很佩服她,剛上小學一年級
我們也有英語學習班,但是時間和舞蹈課時間衝突,所以只能捨棄英語班學習舞蹈,但是英語是自學的,因為她的最愛是舞蹈和英語,我是按她興趣愛好去培養,只要她喜歡我就盡全力支援到底,總的來說還可以,付出都有回報,而且是雙倍的,挺好
配音還在繼續,如果能把青少版新概念英語1-5階段配音全說出來該多好
期待…
-
7 # 學好英語去旅行
如果能學英語就學。英語早學比晚學好,語感的培養和語言知識的積累逐漸的,學得早上學就輕鬆了!英語要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
至於如何學英語,取決於你對孩子的規劃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孩子小學是上公立還是私立,自己的英語情況如何,是否能自己教;不能教的話,只能去培訓班,相對好點的培訓班至少要好一名外教,價格不菲。簡單點的話,從網上找一些簡單的英語兒歌聽聽,能唱下來更好!
-
8 # 銳旗education
可以,現在啟蒙剛剛好,不過前期建議你買個英語學習機,慢慢磨耳朵,耳朵磨開才能越來越好,教材不用買,就從最簡單的廖彩杏英文繪本入手,包括英文兒歌在內,多聽,多說,多複習,我女兒五歲開始英語啟蒙,【因為看完爸爸去哪兒第六季之後,很羨慕那些小朋友,希望將來某一天,能像她們一樣能用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去對話】
所以前期幼兒啟蒙英語一套,四本,啟蒙英語52周這本就夠了一本,萬用親子英語一套,廖彩杏英文繪本130本,英語兒歌120首,蘇博士英文繪本最難的十四本,海尼曼系列英文繪本G1一套,牛津樹英文繪本一套還有30本就學完了,學過這些再提問依舊能對答如流,不定時會複習一遍,新概念英語入門級兩本書,1A1B配音全部完成,,目前在學習1A第六單元第十一課,可以跟讀出來了,感覺詞彙量大,語感積累多就是不一樣,聽一遍就說出來了,現在給2A配音中,2A更難,對話更多,好多都是課文一樣的對話,她都可以輕輕鬆鬆說出來,配套教材回來,課文,單詞都可以讀出來,挺佩服她的,我覺得沒事讓她多練練口語對話更好,可能前期投入的多,語感積累的多,詞彙量大,會用泰語,英語,日語,韓語切換唱歌,我主頁最後有她唱泰語歌曲的影片,一本正經的表情好逗,還有她讀繪本的影片,這次不錯,英語等級考試得了個滿分,我真的沒想到,很佩服她,剛上小學一年級
我們也有英語學習班,但是時間和舞蹈課時間衝突,所以只能捨棄英語班學習舞蹈,但是英語是自學的,因為她的最愛是舞蹈和英語,我是按她興趣愛好去培養,只要她喜歡我就盡全力支援到底,總的來說還可以,付出都有回報,而且是雙倍的,挺好
配音還在繼續,如果能把青少版新概念英語1-5階段配音全說出來該多好
-
9 # 國際音標研究王
我看了一下,都回答可以或應該學一下英語。理論根據呢?什麼叫磨耳朵?有害無益!母語還沒學好,學什麼英語。今後有創新能力的人有用,有創新能力的人也一定也有思辯能力。有人研究外語專業的人思辯能力不強,應該學好母語一一漢語,學好漢語應先學好漢語拼音(學了英語與漢語拼音混淆了,大大增加小孩的學習負擔,另外怎麼學好數學,數學也是一種語言一一數學語言,不少外語專業的學生自己承認數學不好。當然漢語拼音應該改進,漢語拼音應與國際音標對學,兩者能同時很快學會。掌握了國際音標,學習英語就容易了。現在絕大部分人沒有掌握國際音標(包括英語教師,這些英語教師也沒人教他們國際音標)。
-
10 # 沈老師的英語課堂
1. 語言學習越早越好
《穆斯林的葬禮》中,女主韓新月考上的是燕京大學,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她進了英語系,第一次見班主任楚雁潮時就用英語對話,流利地道的口語給老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韓新月能在眾多同班同學中脫穎而出,得益於她口語的地道性。她出生於英國倫敦,在那兒生活了兩年,2歲時才隨父母回國,以後一直在中國生活。但就是最開始的兩年,為她出色的英語墊下很好的基礎。日常交流能為語言學習創造很好的環境,雖然1-2歲的孩子並不會完全自己表達,但等到有了獨立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她已經耳濡目染了很多。加之回國後,她父母一直在身邊給她創造語言環境,韓新月從小就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在大學時選擇了英語專業。
就像中國孩子掌握漢語一樣,孩子生下來到兩歲之前,會表達的不多,但語言環境對他兩歲之後的獨立表達很重要。這個過程中,孩子並沒有刻意學習語言,只是一種對新事物的模仿本能,算是很理想的學習狀態。所以,英語學習,越早越好。
2. 讓孩子遵循天性地學習英語五歲的孩子理解力還不是很強,大多數時候是透過感官模仿學習。雖然真正的英語學習需要記憶單詞,掌握語法,多讀多寫,但每個階段有其學習的特點。五歲的孩子學習英語更應該發揮他模仿的能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用刻意要求孩子背誦單詞,理解語法,可以多聽英文原聲電影,動畫片等,也可以看有聲畫冊,透過豐富多彩的畫面和聲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日積月累,英語這門語言就會植入他的學習範圍之內,自然就培養起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2. 把英語當成一門技能學習當代社會,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十年前,大多數人學習英語都是在大學選擇英語專業,把英語作為一門專業,作為以後工作的傍身之技學習。畢業之後選擇從事與英語相關的工作,當老師,當翻譯,去外貿公司等等。而如今,身邊大學沒學英語專業但本身英語技能不錯的人越來越多了。外企工作的同學職務是銷售主管,可談涉外業務時,說英語儼然像一個英語本土人。在檢察院工作的同學,在一次出國進修的機會中脫穎而出,事後說起,都是因為他喜歡看美劇,平時語感不錯,對很多華人來說最頭疼的聽力口語,他倒能輕鬆應對。讓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參見上海中口口語考試的經歷。早上在排隊進考場的時候,前面站著一個看起來也就十一二歲的男孩子,媽媽陪同著,她叮囑孩子拿好准考證之類的事情。我瞬間疑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考場,怎麼和小學生在一起排隊。問孩子媽媽她兒子參加的是什麼考試。得到確定答覆就是上海中口口語考試時,有些石化也很慚愧。小學生儼然和我站在了同一跑道上。上海中口筆試難度一般,相當於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透過之後才能參加口試,也就說這個小學生的筆試能力至少已經達到了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小學生學習生涯的路上,還會發掘出很多的可能性,也許他以後擅長做,或者更感興趣的領域並不是英語,但無論他以後從事什麼專業,英語都是他已經掌握的一項技能,只會讓他以後的職場生涯更平坦。
所以,把英語當成技能學習,更應該及早開始。
-
11 # 英語老師Lyn
我個人認為,5歲的娃可以開始英語啟蒙學習了。原因如下:
#科學依據#
據科學研究表明,在人類的大腦中,有一塊區域叫“布羅卡”,負責的是語言的學習。很多資料表明,嬰幼兒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間,原因就在於,4-12 歲 是“布羅卡”區域的靈敏期。在這個時期儲存的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也就是說在此時期學習英語對於嬰幼兒來說可以更好的接受掌握引用。而到了 12 歲之後,絕大部分人的“布羅卡”區會關閉,此時再學語言,運用的時候就不會在靈敏期學習到的語言那麼自如靈活了。所以,若要將英語培養成孩子的“第二母語”,就要抓住“布羅卡”區域的黃金時期,做好啟蒙工作。5歲的小朋友,可以透過“多聽“熟悉英語這門語言。
#個人經驗依據#
我們家的老大(當時我自己還沒有從事幼兒英語啟蒙工作),就從2歲左右開始聽Follow Me的教材,就是他一邊玩的時候,我一邊給他播放,當背景音樂來聽。就是大家說的“磨耳朵”啟蒙。因為英語啟蒙教材的內容,一課當中,重點的詞彙和簡單的口語表達,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迴圈進行了,有對話,誦讀,歌曲,遊戲等等,聽著聽著,孩子就開始自己跟著動畫片的卡通人物說一些簡單的單詞。4歲正式開始英語啟蒙的時候,我對比其他沒有進行過“磨耳朵”的孩子,我家孩子對於英語語音的聽(是否能區分不同單詞的發音)和模仿發音(是否能將聽到的單詞正確發音)是有明顯的優勢的。任何語言的學習,都是從“聽得準確”入手的,聽得準,才能說得準;聽得準,出現錯誤了,才有可能糾正。孩子的鋼琴老師也跟我反映,孩子對於“音”很敏感。現在已經完成了鋼琴十級的考核以及演奏級。
孩子到了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給他一段標準學校課本的英語對話,把生詞跟他快速說一說(已經教給他自然拼讀法,大多數的詞彙他能夠自己拼讀出來),自己大聲朗讀3遍,我會讓他合上課本,跟他使用剛剛讀過的內容進行對話。我會讓他給我計時,我只看1分鐘(以後的挑戰,都只用他一半的時間記憶),然後一起挑戰。因為耳朵-大腦-嘴,經過從小的配合磨練,孩子能夠很快的記住自己讀過的內容。學習的自信,由此就培養起來。自信心,是我認為一個人最厲害的學習武器。
#英語啟蒙學什麼?#
之前跟朋友聊天,,她說她兒子最近在看《小豬佩奇》動畫片,本來是想讓孩子學點英語的,結果他先學會了豬叫。(咖啡差點兒笑噴出來)想到最近看到的一個國網路友影片,小孩子的第一次開口,叫的不是“爸爸”或者“媽媽”而是Google。這兩件事情結合來看,說明了語言的啟蒙階段,開啟孩子耳朵的內容和方法都是很關鍵的(也就是說輸入的知識以及輸入知識的方法是很關鍵的)。
我本身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同時對英語啟蒙的教育感興趣,也從自己孩子的學習實踐中積累的一些經驗。並由此製作了一套英語“磨耳朵”的英語啟蒙課程。
(一)英語啟蒙階段,原版動畫片是最合適的啟蒙教材
並不是所有的英文動畫片都適合用於英語啟蒙的。有些動畫片語速快,人物的英語夾雜著各種口音,使用很多俚語和俗語,場景太豐富,故事情節太曲折複雜,結果孩子就只是盯著字幕看或者只是看圖畫湊熱鬧。看完之後,開心笑完之後,什麼都沒有留下。而來自英國的《小豬佩奇》就是這樣一部非常適合孩子們英語啟蒙的日常生活題材的動畫片:
1.發音清晰,語速較慢,關鍵詞和句式不斷重複出現。重複度高利於記憶;
2.地道的英式發音和口語表達,給孩子提供一個正宗地道的語言環境;
3.內容情景是日常生活的場景,是孩子們熟悉的環境,孩子們很容易明白故事情節和掌握使用英語的語境;
4.場景對話日常簡單,家長和孩子們學習後, 馬上可以運用於日常生活的溝通交流;
5.內容簡單,劇情溫馨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6.單集短小,時長只有大約5分鐘,不用擔心孩子視覺疲勞或者坐不住;
7.啟蒙孩子的人生觀。有人這樣評價這部動畫片:Peppa Pig提供了一種最讓人認同的家庭生活。讓孩子們知道幸福的家庭大概是什麼樣子的,提高孩子感知幸福的能力。
(二)英語啟蒙階段,精聽(看)和泛聽(看)相結合是最合適的啟蒙方法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英語啟蒙的時候,會給孩子買英語繪本或者動畫教材,如果沒有正確的啟蒙方法,結果很可能就是孩子看繪本就只是看圖,看動畫片就只看會動的圖片而已。而有另外一部分家長將繪本或者動畫片完全當作學習教材來使用,要求孩子背單詞背句子等等,學習的過程變得枯燥無趣。我認為最適合的啟蒙方式是:精聽(看)和泛聽(看)相結合。透過精聽和泛聽相結合的方式,既學習了知識,又維持了趣味性,孩子就能持續地學習進步。下面我以Peppa Pig第一集Muddy Puddles為例,解釋精聽和泛聽。
1.精聽。我選取了片頭的部分作為精看/精聽材料,以“如何使用英語向別人介紹自己和介紹別人”為主題,讓孩子們先觀看與主題相關的片段,讓孩子們的注意力先引導到主題上來(認知心理學方法),然後進行簡單的講解(詞彙和句型),和大量的動態練習幫助孩子們記憶。這樣就完成了有效輸入。
2.泛聽。泛聽的目的是讓孩子們適應英語的語音和語調,整體培養語感,和接觸更廣泛的題材。第一集的精聽透過以上的主題練習已經完成,其他的部分,透過畫面的配合,孩子們就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用作泛聽材料,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知識接受。
除此之外,5歲的孩子可以開始以遊戲的方式,學習26個英文字母的讀音了。
林老師
-
12 # 英語思維
錢多了,可以學。
錢更多的話,可以請英美保姆,效果更好。
如果錢不夠多,就不要學了,沒必要,在學校按部就班的學習就行了。
不要擔心輸在起跑線上。
方法得當,跑的一樣快。
讓小孩多玩玩,多親近自然,多動手,多培養興趣,讓孩子有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
小時候培養的興趣,以後也可能成為一生的職業。
所以多發掘發掘,看看自己小孩喜歡什麼,但是不要強迫小孩。
讓小孩早早學習英語,要麼有條件,有條件送出國學習不是更好,要麼就是營銷洗腦的結果。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多讓小孩接觸接觸,什麼電子興趣班,航模興趣班,機器人興趣班,程式設計興趣班,書法興趣班,雙節棍興趣班,都非常好。
回覆列表
如果想學東西,那麼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太晚,當然,沒有人會嫌時間太早。
五歲,我認為是一個學習新東西的好時機。所以想學英語,沒什麼不可以的。當然,我們學習英語都是從簡單的開始學,所以對於五歲的孩子來說,學習英語的最好方法不是報這樣那樣的英語班,而是在父母的監管下來學習。
在當今社會網路時代,家長可以多陪孩子看一些簡單的英文版的動漫。在看的過程中,給孩子指出簡單的單詞,並教他們發音。還可以記下這些單詞,然後讓他們看著單詞,教他們怎麼去讀。或許這些方法有些死板,孩子會不喜歡,那麼,家長朋友們,你們可以換種方式。我們從最簡單最常用的單詞句子來學。例如:mother father dog pig good諸如此類的單詞,還有一些比較好記的簡單句子:
Good morning .
Good night.
My name is xxx.
等等這些。除此之外,還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好氛圍,每天給他們聽英文兒童歌曲,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五歲的孩子對語言是比較敏感的,所以五歲完全可以學習英語。這樣學得比較快,功底也會比較深厚。所以,家長們不要擔心,孩子們一般只會集中注意力十五分鐘,所以家長們記得給孩子們休息時間。有心的家長可以變著法的來薰陶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