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就是竹韻

    一、秦可卿自小不幸,死後亦大不幸

    秦可卿是父親秦業夫婦從養生堂抱養的棄兒,小名喚可兒,長大時,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不知怎麼地與賈家結了親,配與賈蓉為妻。本來這是她幸福的開始,家境貧寒之家的養女得以嫁於豪門,是何等的榮幸,不曾想,這是她噩夢的開始。

    因為寧國府表面上是詩書門第、禮儀之家,實際上內部骯髒不堪。公公賈珍覬覦兒媳美貌風流,也不知怎麼地,是勾搭還是強迫,二人發生了有違人倫的情事,敗露後秦可卿無臉見人,自縊於天香樓。

    秦可卿本來想以死表達自己的反抗和清白,但是她死後,賈珍的表現,讓她死後繼續蒙羞。

    她的丈夫賈蓉沒有任何悲傷的表情和舉動,反而公公賈珍哭得淚人一般,行動都需要拄著柺杖,恨不能代她之死;為了她的喪事,賈珍舉家之力,任意奢華,不僅請得和尚、道士唸經的人數眾多,而且還託內相太監戴權,為賈蓉買了官,只為喪禮上執事好看。

    賈珍的恣意奢華,用無聲的語言向世人昭告了秦可卿之死的原因,使秦可卿死後,繼續揹負淫蕩的壞名聲。這是秦可卿的第一悲。

    二、用秦鐘的不以為意,寫秦可卿生前、死後的可悲可嘆

    陶淵明在《輓歌》中寫到“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而對秦可卿而言,她的死除了與她發生不倫戀的公爹賈珍開始時表現悲傷外,她的其他親人都滿不在乎。

    她的丈夫不在乎她的死,並沒有表現出絲毫悲傷;她的親弟弟不在乎她的死,在為她送葬途中偷雞摸狗,在清靜的佛門聖地與小尼姑狎暱;她的閨蜜王熙鳳在送葬途中,包攬訴訟,貪贓枉法。

    誰是真心悲傷她的不幸夭亡的人?這是秦可卿的第二悲,可嘆可悲。

    三、賈家扭曲的情愛價值觀,對少年秦鐘的影響頗深,也讓他逐漸墮落

    柳湘蓮曾說,寧國府只有門口的兩個大石獅子是乾淨的;三世老家人焦大更罵出“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賈惜春聽說了別人說的閒話,矢志斷絕寧國府。

    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這些扭曲和混款的情愛觀,必然波及到讀書聖地——賈家學堂。在這裡每天讀聖賢書、學道理的一群少年,卻在爭風吃醋,大搞同性戀,中間汙言穢語,無所不及。

    平時私塾裡烏煙瘴氣的氛圍掩蓋在賈代儒教鞭的威嚴之下,一天賈代儒有事出去,就爆發了眾孩童大鬧學堂的事情。

    再說秦鍾。父親秦業本宦囊羞澀,但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為了兒子將來能立身揚名,東拼西湊湊了二十四兩銀子的贄見禮送兒子去讀書,不想秦鐘不僅沒有好好讀書不說,反而不學好,為了一個香憐引發了和金榮的激烈衝突,最後發展成了幾乎全員參與的鬧學堂事件。

    秦鍾因為沾惹了這些壞毛病,上學讀書只成了幌子。因和寶玉要好,他經常出入賈母房中,但賈府的丫頭打死他也不敢沾惹,他就瞄上了沒有後臺的小尼姑智慧兒。

    秦鍾看上智慧兒,也並不是出於愛情,只是覺著好玩,只是為了發洩而已。從他在賈母屋裡揹著人和智慧兒動手動腳起,他就成了不良少年。在饅頭庵他趁機尋摸智慧兒,強迫智慧兒發生雲雨之事只是原來的進一步發展。

    人一旦偏離了正常的人生軌道,失去了廉恥禮儀,沒有了是非觀念,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他已經分不清了。所以秦鍾才會有在為姐姐秦可卿送葬途中,和智慧兒發生雲雨的荒唐事。

    本該最為悲哀的孃家親弟弟,在為自己送殯途中,不僅不悲傷,還去風流快活,這是秦可卿的第三悲。

  • 2 # 木語石歌

    秦可卿本是營繕郎秦業從養生堂抱養的一名棄兒,小名可兒。後來養母又生一子,取名秦鍾。可是養母早亡,家中只剩養父和他們姐弟。等到她長大成人,因為生的“形容嫋娜,性格風流”,且因秦家“因素與賈家有些瓜葛,”竟然衝破門第觀念,“故結了親,許與賈蓉為妻”。後來,秦鐘的“業師亡故”,他在姐姐家裡結識了賈寶玉,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十分投緣的好友並同窗——這樣看來:秦可卿與弟弟自小一起長大,感情基礎不錯。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比如書中尤氏談到可卿生病時有這樣一段話:“今兒聽見有人欺負了他兄弟,又是惱,又是氣。惱的是那群混帳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調三惑四那些人;氣的是他兄弟不學好,不上心念書,以致如此學裡吵鬧。他聽了這事,今日索性連早飯也沒吃。”從此處可以看出:他們姐弟的關係確實十分融洽。既然如此,按道理說在這種情況下,秦可卿生病若有什麼意外,作為弟弟的秦鍾應該十分悲傷才對。 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從秦可卿得病到身亡,我們非但沒有看到秦鍾因姐姐離世有半點兒悲傷的影子,反而在為其送葬到“鐵檻寺”停靈後,竟然出現了“秦鯨卿得趣饅頭庵”,與小尼姑智慧調情苟合的一段描寫,原文是:智慧“他如今大了,漸知風月,便看上了秦鍾人物風流,那秦鍾也極愛他妍媚,二人雖未上手,卻已情投意合了”。趁黑來尋智慧,“一口吹滅了燈,滿屋漆黑,將智慧抱到炕上,就雲雨起來”。一邊是姐姐新喪,尚未入土;一邊卻是弟弟與人偷情,尋歡作樂。大家知道:東晉詩人陶淵明在其《輓歌》中寫到人情涼薄時曾有“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的句子——這裡的秦鍾該是秦可卿最親近的人了吧?然而他卻沒有一點兒悲傷的影子。那麼,我們不僅要問:作者如此描寫,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筆者以為:姐姐停靈“鐵檻寺”,弟弟“得趣饅頭庵”。所謂“饅頭庵”按照作者的解釋是:“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其實這裡隱喻的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名句——“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很顯然,這裡的“土饅頭”指的是墳墓。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即使富可敵國,家中裝有千年不壞的“鐵門檻”,也不能阻擋住人的生命終結,最終“享有”一個“土饅頭”(墳墓)。所以,人在人情在,人死萬事休。不信請看秦可卿停靈“鐵檻寺”尚未入土,她的丈夫非但不見蹤影;就連她的弟弟也在尋歡作樂;閨蜜好友王熙鳳則在老尼姑的慫恿下包攬訴訟,貪贓枉法,拆散人家的婚姻。那麼,誰是真心悲悼、痛惜秦卿不幸夭亡的人呢?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與她發生不倫戀情的公爹賈珍。然而,她的死難道不是由賈珍一手造成的嗎?他之所以在兒媳葬禮上表現的那樣悲傷,花錢奢靡,正是在竭力掩飾內心的不安及他人的耳目!所以,筆者以為:作者在這裡揭示的還是《好了歌》中的主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所謂人情冷暖,不過如此而已!

  • 3 # 史趣屋

    《紅樓夢》第15回的回目是:“王鳳姐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可實際上,王熙鳳因老尼淨虛相求弄權一樁婚配案的地點是在饅頭庵,而不是鐵檻寺,因此讀者不要因這一回的回目有誤而產生了理解上的歧義。

    王熙鳳弄權饅頭庵是很有看頭的一回,饅頭庵可謂是王熙鳳發橫財的風水寶地,王熙鳳就是在此地談笑間就坐收了150萬元的橫財。那麼饅頭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就非常值得解讀。

    饅頭庵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為什麼王熙鳳索賄會到了饅頭庵這個地方呢?這就大有說頭了。

    王熙鳳第一次索賄之所以發生在饅頭庵,是與寧國府為秦可卿送葬一事分不開的。

    話說秦可卿自縊身亡後,賈府眾人除了覺得她死得太突然、太蹊蹺之外,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逝者入土為安,趕快給秦氏善後,給秦可卿送殯,將秦可卿的棺槨寄靈到在遠離城市的一個叫鐵檻寺的郊外。

    這裡有讀者不太明白寄靈的意思,附帶解釋一下,寄靈就是對死者先暫不埋葬,將裝有死者屍體的棺槨寄存於某個地方。

    那麼為什麼把秦可卿的棺槨寄靈到鐵檻寺這個地方呢?原因我下面解讀鐵檻寺時會給出答案。

    話說出殯那天,也就是把秦可卿的棺槨運到鐵檻寺安放的那天,當王熙鳳和一行人風塵僕僕來到了停放棺槨的鐵檻寺後,書中寫道:

    “即今秦氏之喪,族中諸人皆權在鐵檻寺下榻,獨有鳳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來和饅頭庵的姑子淨虛說了,騰出兩間房子來作下處。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知,賈府眾人把秦可卿的靈柩寄靈到鐵檻寺後,就都在那裡休息。只有鳳姐覺得鐵檻寺住的都是比丘,自己一個女人家在那裡下榻不方便、不乾淨,便領著寶玉、秦可卿的弟弟秦鍾,來到離鐵檻寺不遠的饅頭庵即水月庵休息。

    然而就在那兒,就在淨虛老尼主管的饅頭庵裡,鳳姐不知不覺地被這個比丘尼引導著,索賄150萬,渾然不覺地度過了自己人生成鳳抑或成蛇的一劫。

    很多讀者讀紅樓夢時常常把鐵檻寺與饅頭庵這兩個有很大區別的地方混淆在一起,以為就是指同一個地方,常常把二者的概念弄糊塗了,其實這是兩個有很大區別的地方。

    今天重點要解讀給讀者的是在《紅樓夢》第15回裡的這兩個地方,讀者必須得弄明白它們的含義,這樣才有助於理解這一回的內容。

    首先來解讀一下鐵檻寺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這鐵檻寺是賈府的老祖宗寧國公、榮國公(賈母的丈夫)兩兄弟當日在世時建造的,他們可謂高屋建瓴、高瞻遠矚,事先就把 身後百年事都提前想好了,他們建造這個鐵檻寺,目的就是為將來自己和後代子孫們駕鶴西去時,在此寄放棺槨。

    為此,還在鐵檻寺準備了陰陽兩宅,陰宅安放逝者的靈柩即裝有屍體的棺槨,陽宅用來供護送靈柩的這些人到了鐵檻寺後落腳休息。

    是以,秦可卿作為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中第一位死亡之人,作為賈府的少奶奶,就理所當然把她寄靈在鐵檻寺,像尤二姐這樣不被賈府待見的女人,不被賈母承認是賈家的人,就沒有資格享受寄靈鐵檻寺這種高規格的待遇。

    解讀完了鐵檻寺,再來重點解讀王熙鳳發財的風水寶地饅頭庵。紅樓夢裡的這個饅頭庵也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王熙鳳人生中第一次索賄就是在這個饅頭庵完成的、

    饅頭庵又叫水月庵。與鐵檻寺不同,饅頭庵是個尼姑庵,主持是老尼姑淨虛,她有兩個徒弟叫智善和智慧。惜春在《紅樓夢》第7回曾說過將來自己準備在此出家。淨虛為人不端,周瑞家的曾罵她是禿歪剌,意謂不正派的無用的尼姑。

    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慧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周瑞家的因問智慧兒:“你是什麼時候來的?你師父那禿歪剌往那裡去了?”智慧兒道:“我們一早就來了。我師父見了太太,就往於老爺府內去了,叫我在這裡等他呢。”周瑞家的又道:“十五的月例香供銀子可曾得了沒有?”

    由惜春與周瑞家的的話可知:1、饅頭庵的主持淨虛不是個好東西,有其師就有其徒,難怪她的徒弟智慧小尼姑六根不淨,敢偷偷圖摸摸與秦鍾在秦可卿喪葬其間尋歡作樂。2、賈府每月都要按時給這個饅頭庵發放一筆香火錢。

    曹公給這個尼姑廟取了兩個名水月庵、饅頭庵大有深意。

    水月,隱含人生終究如鏡花水月,最終是徒勞一場、一場春夢而已。暗示王熙鳳在此發的橫財150萬,最終會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饅頭”云云,詩云:“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人生“終須一個土饅頭”,這個“饅頭”,不是指吃的饅頭而是隱含墳墓之意。

    可曹公又故弄玄虛,在小說中卻又說,因這個廟裡做饅頭好,就起了饅頭庵這個諢號,其實這是曹公故意“哄騙”讀者的含蓄而巧妙的俏皮話,切不要又被作者的字面意思給誤解了真意。傻讀紅樓夢就不好了。

    好了,弄懂了以上這些概念,將有助於讀者領會《紅樓夢》第15回的內容,看這一回就會事半功倍,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解讀《紅樓夢》的意義了。

  • 4 # 淡看雲起看紅樓

    《紅樓夢》中的秦鍾,字鯨卿,乃寧國府小蓉大奶奶的弟弟。他生的俊美,“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有女兒之態”。寶玉和他相見恨晚,非常親密。寶玉邀秦鍾到賈傢俬塾附讀。家學中廣有青年子弟,秦鐘不免和俊秀之人眉來眼去,結果引發了“頑童鬧學堂”的事件。

    在給姐姐秦可卿送葬的過程中,秦鍾跟隨王熙鳳在饅頭庵下榻,和饅頭庵的小尼姑智慧發生了關係,正是“秦鯨卿得趣饅頭庵”。文中這一段情節描述,是全書比較露骨的段落之一。“他如今大了,漸知風月,便看上了秦鍾人物風流,那秦鍾也極愛他妍媚,二人雖未上手,卻已情投意合了”。趁黑來尋智慧,“一口吹滅了燈,滿屋漆黑,將智慧抱到炕上,就雲雨起來”。

    一邊是姐姐新喪,尚未安葬;一邊卻在送葬的途中與人偷情,實在令人不齒。曹公如此安排,有何用意呢?

    曹雪芹說,“本書大旨談情”。秦可卿諧音“情可傾”,秦鍾諧音“情種”,而他們的父親秦業則諧音“情孽”。他們一家都是“情”的化身,“淫”的代表。

    秦可卿還是賈寶玉的性啟蒙者。在寶玉夢中,名為兼美,與寶玉行雲雨之事。秦可卿判詞雲“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紅樓夢曲曰:“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秦可卿在原文字中,也是“淫喪天香樓”。曹雪芹寫了秦可卿“擅風情”覺得還不夠,又把她的弟弟拉進來,進一步說明“宿孽總因情”。

    曹雪芹用秦氏姐弟警示後人,敗家的根本就是“面板濫淫”。所以,秦鍾“得趣饅頭庵”,既在情理之又在情理之中。

  • 5 # 紫霞詩詞對聯

    大家好,我是杏花雨,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眾人送靈至鐵檻寺,可卿的父親秦業因年老多病,且白髮人送黑髮人,心內悲傷,竟體力不支,只命可卿的弟弟秦鍾安靈,自己回家去了。

    晚上,眾人下榻鐵檻寺,唯鳳姐覺得不方便,帶了寶玉和秦鍾到饅頭庵(水月庵)來住。庵裡淨虛有兩個徒弟智慧和智善,從小隨師傅在賈府裡走動。那智慧慢慢長大了,模樣兒很好,漸知男女之事,看上秦鍾人物風流,秦鍾也喜她嫵媚動人,兩人情投意合。在此相遇,豈能放過這個機會,趁夜黑人靜便在一起廝混。第三日眾人才離庵回府,期間秦鍾和智慧便背地裡私會密約。

    秦鍾回府後,就生病了,在郊外受了些風寒,又幾度縱慾,失於調養,吃不進飯,不敢出門。智慧私逃進城探望秦鍾,被秦業知道,氣得打了秦鍾一頓,自己舊病復發,三五天就死了。秦鍾本久病不愈,現在又捱了打,見老父被自己氣死,又羞又愧,悔痛不已,只幾日光景,便不中用了。最後勸誡寶玉道:“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長嘆謝世了。

    曹公寫這一段,無非是告誡世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可卿因情喪命,秦鍾見色生情,不僅自己喪命,還帶累了父親,家破人亡。世人只知一味縱慾尋樂,不分時間,不顧場合,罔顧禮法,褻瀆神靈,拋棄道德,只求風月,豈不知風月是害人的枷鎖,付出的是慘痛的代價。

  • 6 # 六妙長春

    《紅樓夢》中秦可卿的葬禮描寫得極其隆重,甚至可以說是逾制的,這也為寧國府最後被抄家埋下了伏筆。那麼,曹雪芹在寫葬禮的過程中為何加寫了秦鐘的事呢,又隱含著什麼深層的意義呢?我認為作者這樣來構思有三層含義:其一,秦鐘的行為與秦可卿的葬禮形成鮮明對比。秦可卿的葬禮可謂顯盡奢華,一是超規格的儀式和排場,讓在場眾人深受莊嚴肅穆之感,二是參加葬禮的人物許多是皇親國戚,也相應提高了葬禮的檔次。在如此氛圍的烘托下,那葬禮的氣氛就更該顯得淒涼悲哀。但是畫風一轉,就寫到居然秦可卿的弟弟在葬禮期間與人私通交歡,這難道不是對看似隆重的葬禮的一種辛辣諷刺嗎?作者意在諷刺封建社會禮教教條的虛偽。其二,秦鐘的行為與行為的物件(智慧兒)和場所形成鮮明對比。秦鐘的行為是荒唐的,而論行為的物件和地點就更加的荒唐。智慧兒是水月庵裡的尼姑,本應四大皆空,與青燈古佛為伴,可就是這樣一個出家之人,卻和秦鐘好在一起,更為諷刺的是,他們交歡的場所是在神佛眼皮底下,這讓那些封建衛道士情何以堪。其三,秦鐘的行為與最後的悲慘結局形成鮮明對比。秦鍾最後沒有與智慧兒在一起,因為禮法不容,他的父親秦業將智慧兒趕了出去,還狠狠地杖責了秦鍾一頓。秦業後來一氣之下命歸九泉,沒幾日,捱了打的秦鍾也在傷心慾望與傷痛的兩重打擊下,隨他父親與姐姐而去,因此我們看秦鐘的結局也是非常悽慘的。所以,我透過曹雪芹對秦可卿葬禮與秦鐘行為的對比性描寫,認為這是作者對封建禮教的一種無情的批判,以揭露出其虛偽醜陋的一面。

  • 7 # 如若天風

    《自由體詩》

    ——(秦鍾之誤,害父害己,女人之罪也。女人在世亦善亦惡,夫後人者,宜謹之慎之者也)

    善亦女人惡女人,女人嫵媚妖態生。

    男人見之難自已,不管不顧膽氣橫。

    膽氣橫,趣紛紛,歡樂過度傷了身。

    日日夜夜思不盡,終使今生早斷魂。

  • 8 # 伴讀紅樓

    秦鍾是秦可卿的弟弟,寶玉的好朋友,雖然早早離世,但後文很久以後寶玉和柳湘蓮都還記得為他整修墳墓,可知他在寶玉朋友中的重要地位。秦鍾是寶玉生命裡很重要的人。

    我以為作者寫秦鍾得趣饅頭庵,深意有三。

    第一、抨擊慾望。 作者把秦鍾得趣和王熙鳳弄權放在同一個回目,是故意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講同一個東西,就是人的慾望。

    秦鍾那本能需求屬最低層次,也不是必需的。阿鳳包攬訴訟也滿足一種需求,他要人知道我說行就行,也是慾望。把銀子作為需求的標準就是墮落。王熙鳳放高利貸的三百兩,逼人退婚得三千兩,私房錢幾萬兩,賈璉說的再弄個三二百萬兩,不過是玩數字。倒楣時這些數字就都歸零。一千兩能買口棺材,一千二百兩能買個五品虛銜。王熙鳳枉費意懸懸半世心;秦鍾得趣一時很快夭亡。生命需要慾望,慾望太過催命。

    慾望表現在情上更醜陋。秦可卿是情的化身。她兼有寶釵,黛玉之美。在現實中反被玷辱糟蹋。情何以堪?她死了沒有人真正地哀傷。很快就都把她忘了,連她最牽掛的弟弟也忙著得趣。秦鍾情種,多情更濫情,在私塾,他和香憐偷情,看到村姑二丫頭,他心懷不軌,在乃姐安靈之時、之地得趣。寶玉發現沒有聲張,救得他一時,救不了一世,他要走向絕路,誰也救不了。

    第二、完成主題的需要,謳歌純潔之情。 秦鍾所為襯托出寶玉美好、純潔之情。他倆就像情的兩面,一面是肉體,一面是精神。秦鍾貪戀肌膚之親,為作者所不齒,讓他夭亡。寶玉才是真情種,他的痴情與慾望無關。寶玉覺得與女孩子交往可以淨化自己的靈魂。寶玉樂於結交北靜王、蔣玉菡,那是因為他們的才情,都是很純潔的友情。

    第三、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秦鍾是寶玉生命裡第一個年齡相仿的男性朋友。他們初識就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同樣眉清目秀、同樣的不識世務,兩人一拍即合,成了好友。

    秦鍾和寶玉一起大鬧學堂。一起經歷了秦鍾姐姐的死亡,秦可卿的死對寶玉有難言的傷感。他們都偷嚐禁果。這些事情和內心的情感困惑,無從向他人提起,他們無話不談,可以互相傾訴秘密。

    透過對比,秦鍾更凸顯寶玉的優秀,秦鍾比寶玉更世俗。他們都樂意和長得乾淨清秀的男孩子玩耍。在農莊幸遇二丫頭,他們不同的態度,反映不同的人品。秦鍾對二丫頭是輕浮和調戲,寶玉對二丫頭卻是真心喜歡,喜歡她那種天真淳樸。寶玉對女子的喜歡是發自內心的守護,可是秦鐘的喜歡卻是低階趣味,同樣的少年,人品高下不同。

    秦鍾因貪情致病、夭亡。秦鍾彌留之際,後悔自己因情所做的錯事,勸寶玉不要重蹈覆轍,要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由此看來,作者讓秦鍾匆匆出場又匆匆離開,是作為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警幻仙姑受榮寧二公之託,警醒教育寶玉那一課的課外輔導。秦鐘的結局讓寶玉感傷,可是寶玉有自己的堅持,他並不願意因此改變。寶玉的優秀別人看不到。卻可以透過秦鍾凸顯出來。

  • 9 # 羽飛文史

    話說秦可卿命喪天香樓之後,寧府為其大操大辦其喪事,之後寧府送殯,一路熱鬧非凡。原著第十五回有詳細描寫,這裡不再續叨。

    這鐵檻寺原是寧榮二公當日修造,其用處為:“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即今秦氏之喪,族中諸人皆權在鐵檻寺下榻,獨有鳳姐嫌不方便,於是另擇一處一饅頭庵。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的饅頭做的好,才有了這個稱號,離鐵檻寺不遠。

    在紅樓夢第15回中,有兩件事:一、王熙鳳耍手段,弄權圖銀害命。二、秦鍾密會智慧兒。作者曹公這一回的敘述很有講究,是一連串的伏筆,唯有通讀全本小說才能識得其中韻味。比必秦鍾得趣饅頭庵這一段的描寫,就是一個小小的典型。秦鍾在姐姐秦可卿的喪事尾端與寶玉住在饅頭庵,恰好庵內的小尼姑智慧早已經與秦鍾情投意合,藉此機會二人終於得手,不久之後秦鍾失於調養,也就撒手人寰。原著中的秦鍾也是“情種”。秦鍾與智慧兩情相悅是為情,也為寶玉黛玉愛情伏筆一個開端。寶玉原本是那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塊靈石,“青埂”即是“情根”,“情”還不夠,還加個“根”字,情一生根,麻煩就來了,因為“情根一點是無生債”,情一生根以後這個債就還不完了。秦家三人,老父秦業,養女可卿,兒子秦鍾都是“情”字代表。第五回中秦可卿是寶玉領略男女之情的啟蒙人,秦鍾處處怯弱有女兒之態,學堂因他爭搶不休,他是寶玉男兒之間“情”的一個啟蒙人,而秦鍾恰恰是寶玉另一個“痴”的代表。

    秦鍾與智慧得趣饅頭後,不久便離開是“警鐘”。秦鍾此行是替父送殯,可卿安葬,秦家安排了一個代表秦鍾,按理雖然姐弟沒有血緣關係,但在在一個屋簷下生活了那麼多年,怎麼也該悲傷才是,卻不曾想他竟然借處機會,在饅頭庵和智慧經常幽會,書中特別提到饅頭魔離送殯可卿下榻的鐵檻寺不遠,秦氏為情剛剛離世不久,秦鍾就如此得趣,究竟是不是諷刺?是不是匪夷所思?秦鍾者“情終”也。得趣者易“失趣”。得趣時兩情相悅,失趣時生死兩茫茫。以上解答不知各位看官意下如何?歡迎評論賜教!

  • 10 # 鹹魚論翻身

    曹公在這一回寫了兩件事:

    1、王熙鳳“弄權”

    饅土庵裡,老尼姑淨虛教唆王熙鳳包攬訴訟,害得張金哥和守備之子因被逼退婚,一個上吊自縊,一個投河而死。壬熙鳳“坐收”了血淋淋的三千兩銀子。

    2、秦鍾“得趣”

    饅頭庵小尼姑智慧“看上了秦鍾人物風流”,秦鍾“極愛”智慧生得“妍媚”,兩人早已“情投意合”。在寧府為秦可卿送殯期間,兩人在饅頭庵行雲雨之事。

    作者同時寫這兩件事有什麼深意呢?

    1、饅頭庵是神佛之地,神佛承受人間供奉的香火,卻對兩個尼姑的骯髒事視而不見,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2、秦鍾在其姐姐屍骨未寒之時,與小尼姑“得趣”故然無恥,但相比王熙鳳弄權斂財連害兩命,真是小巫見大巫!

    3、秦鍾貪色,在學堂裡與男生“繾綣羨愛”;在賈母屋裡,與智慧摟摟抱抱;在農莊,笑紡車女“大有意趣”;在饅頭庵,與小尼姑炕上雲雨……然而樂極生悲,一場大病“蕭然長逝”。

    王熙鳳貪財,弄權鐵檻寺罔顧人命,一下就撈了三千兩銀子;把尤二姐賺入大觀園後,自編自導裝神弄鬼,“賺”了尤氏和賈蓉五百兩;害死尤二姐後,又把她的頭面首飾和賈璉體己收入囊中;就連婆子丫頭的月例銀子也扣著不發,賺點蠅頭利息……終究是“機關算盡”,“反算了卿卿性命”。

    “王熙鳳弄權鐵檻寺,秦鯨卿得趣饅頭庵”,一個貪財丟命,一個貪色赴死。兩件事告訴我們,貪財好色之人,“縱有千年鐵檻寺,終需一個土饅頭(墳)”!

  • 11 # 根芥微塵

    《紅樓夢》第十五回“ 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寫秦可卿之弟秦鍾“得趣饅頭庵”,與上句“王鳳姐弄權鐵檻寺”應結合起來閱讀理解,方得作者深意。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秦鍾所謂“得趣”饅頭庵還是因為鳳姐協理寧府辦喪,而要寫鳳姐協理辦喪就必須寫送葬停靈,而賈府送葬停靈之地正是這“鐵檻寺”:

    原來這鐵檻寺原是寧榮二公當日修造,現今還是有香火地畝佈施, 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其中陰陽兩宅俱已預備妥貼,好為送靈人口寄居。不想如今後輩人口繁盛,其中貧富不一,或性情參商,有那家業艱難安分的,便住在這裡了;有那尚排場有錢勢的,只說 這裡不方便,一定另外或村莊或尼庵尋個下處,為事畢宴退之所。即今秦氏之喪,族中諸人皆權在鐵檻寺下榻,獨有鳳姐嫌不方便,因而早遣人來和饅頭庵的姑子淨虛說了,騰出兩間房 子來作下處。

    必須先有鐵檻寺,方才能引出下面的饅頭庵,這樣的行文才是自自然然、水到渠成,要不然就會讓讀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 離鐵檻寺不遠。

    接下來,這才有了饅頭庵姑子(尼姑頭頭)淨虛請託王熙鳳,讓賈府給長安節度使雲光修書一封,以便讓守備府答應退婚——其實質是淨虛受了張財主家好處,而張財主家為了攀附更有權勢的長安府李府尹,定要退守備家的婚,守備家自然不依。張家因自知理虧,就想請賈家出面擺平此事:

    鳳姐當然表面上推辭一番,然後讓淨虛轉告說,只要張財主肯拿出三千兩銀子,就替他張羅辦成此事:

    所以,請看,哪裡是王熙鳳“弄權鐵檻寺”啊?分明是“弄權饅頭庵”嘛!也就是說這一回目的上下兩句,應該合起來讀,放一起去品味,這樣方顯作者行文之妙——妙在隨手映帶,妙在言在此而意在彼,妙在一鼓兩響、一歌雙聲、一山多峰!

    二、結合上句品讀之後,我們再看“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這下句。這一句正是作者對秦鍾鍾情重情表現的高度概括,也是側面表現寶玉鍾情重情的重要一筆。

    秦鍾這個人物在作者筆下出現次數不多,但是正如小說中秦可卿的出現一樣,均大有深意。

    作者的原意,其實早被脂硯齋一度道破。在第七回,寶玉初見秦鍾時,“方知他學名喚秦鍾”,脂硯齋這樣批註:

    設雲“情鍾”。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 大比託、大諷刺處。

    在脂硯齋看來,秦鍾正是寶玉的人格“影射”之處,所以“情鍾”——“情種”是全書的大關鍵之處,當然也是大諷刺之處(大概是諷刺看重真情的反倒早早喪命,虛情假意、虛與委蛇的反倒能橫行天下吧)。

    真正用心讀過《紅樓夢》的人,我想都會同意脂硯齋的這點看法:賈寶玉的最可貴可愛之處,難道不是待人真誠深摯、毫不矯揉造作嗎?他對對黛玉的知己思慕之情,他對其餘女子的同情理解之情,他對親情的極力呵護,他對友情的繾綣深沉,莫不如此。

    其實,秦鍾“得趣”之時,被寶玉在旁邊捉了個現形,寶玉還說等一會鳳姐和僕從睡下,“再細細的算帳”,但作者用輕巧之筆淡淡帶過:

    寶玉不知與秦鍾算何帳目,未見真切,未曾記得,此係疑案,不敢纂創。

    此雖疑案,但寶玉與秦鍾二人關係之親近之深厚,可見一斑。這也進一步驗證了脂硯齋看法的準確。

    三、綜合“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這兩句,此十五回可以用一“情”字統領概括:熙鳳弄權,是“寫勢利之情”(脂硯齋十五回後批語);秦鍾得趣,“寫兒女之情”(脂硯齋十五回後批語)。這樣更豐富集中地體現了小說的創作題旨。

    “大旨談情”正是《紅樓夢》第一回中的開篇題旨。只不過,情有多種,據脂硯齋評語,寶玉是“情不情”(大概是對不情而付之以情,所以是痴情),黛玉是“情情”(以還淚報恩、摯愛寶玉為追求),…………

    這裡,王熙鳳是“勢利之情”,為了三千兩銀子,逼死一對彼此深愛的青年男女(上述張財主之女金哥和守備之子),而且從此“自此鳳姐膽識愈壯,以後有了這 樣的事,便恣意的作為起來,也不消多記”,從而也為賈府此後的衰敗埋下禍根。

    這裡,秦鯨卿是“寫兒女之情”,因與智慧兒偷期綣繾,失之於調養,“回來時便咳嗽傷風,懶進飲食,大有不勝之態,遂不敢出門,只在家中養息”,也為下文的寶玉見其最後一面、秦鍾囑託寶玉做了鋪墊:

    秦鍾以“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二句囑託寶玉,寶玉聽了不知會是什麼滋味——蓋因其平生最恨即是經濟功名,作者寫此語時也不知是什麼滋味——蓋追求真情者皆不得全命而終,讀者讀此原文和脂評又不知什麼滋味!

  • 12 # 憑欄翠袖

    在給可卿送葬途中為何要寫秦鍾得趣饅頭庵呢?因為按照情節,秦鍾很快也要隨姐姐而去了。但是作為血氣方剛的秦鍾,只能死於意外。於是作者安排了這個情節。

    秦家姐弟倆都是尤物,擁有驚人的美貌,但又都淫蕩,是兩個“情種”,都姓秦。一個叫可卿,一個叫鯨卿。可驚的是什麼呢?原來情的本質竟是如此荒唐醜惡而且短命。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的深層原因是與公公扒灰。

    秦鍾自從進入賈家學堂,成天勾三搭四,無論男女,簡直就是色中餓鬼。姐姐死後他毫無傷心情緒,還在忙著關注村姑二姑娘“大有意趣”,忙著誘姦小尼姑智慧,除了男盜女娼之事腦子裡再沒別的了,被寶玉捉姦受了驚嚇,偷情著涼,回來氣死老爹又悔,多種原因湊一塊,小命嗚呼。

    饅頭庵的典故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所以饅頭庵其實是土饅頭,是墳地,在墳地裡偷情,其實就是不知死。

    秦鍾姐弟用自己短暫的一生驗證了情的荒唐,也都在臨死託夢給自己的好友,鳳姐和寶玉,所講的道理都是正確的,可惜那倆都沒聽進去,於是最終與四大家族一起走向不可挽回的衰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人文始祖伏羲大家瞭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