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火燎原mzx
-
2 # 可恥的人1
那根圓木就是綁在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後面的自救木,在坦克在戰鬥中一旦陷入泥潭和溝壑時,幫助坦克迅速脫離險境。
自救的方法:將鐵鍥插入履帶板凸齒孔內。
駕駛要領:將兩邊操縱桿拉到第二位置。
在水網稻田地、沼澤地駕駛或強渡江河時,坦克經常因地面附著條件不好而發生淤陷。坦克淤陷後,若坦克本身技術狀況良好,且發動機牽引力大於淤陷後的運動阻力,可使坦克駛離淤陷地。利用坦克自身的動力脫離淤陷地的方法叫自救。自救時,必須儘可能設法提高附著力,同時又必須儘量減小運動阻力。 -
3 # 武器介紹
為了自救用
陷入泥地時也可以把自救木埋在坦克的前面用驅動輪當絞盤把自己絞出去
把自救木埋在車的前面,然後用鋼絲繩一端系在深埋的自救木上,一端系在坦克的驅動輪上,然後掛檔加油,就把自己絞出去了,類似於有些越野車前面自帶的絞盤,很多軍用車上也都自帶絞盤,就是為了自救用,輪式車輛自救時,把自己的備胎埋在前面或利用路邊的樹木也可,就把自己絞出去了,但是嚴格上來說應該在驅動輪上加一個輔助裝置,就是用來系鋼絲繩的,不然就得把鏈軌的穿銷打掉,讓鏈軌部分脫離,把驅動輪露出來才行,然後出來後在安裝鏈軌很麻煩,在驅動輪上加一個小裝置就能解決這個難題,很實用。
-
4 # 創史人
如果坦克陷入爛泥裡,光靠履帶是上不來的。因為太滑了,摩擦力不夠。此時就把木頭綁在車頭位置的履帶上,增加摩擦力。等履帶轉了半圈,木頭到了車尾,再把木頭解下來,再綁到車頭的履帶上。
一種簡單的坦克自救措施。
-
5 # 軍武次位面
先公佈答案:【自救原木】
自救永遠是最快的脫困方法,因為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有友軍坦克或者救援車伴隨作戰,所以學會如何解救陷入泥坑裡的坦克成為衡量一名合格坦克兵的必備科目。那麼我們就要說到坦克上的自救木了。
▲俄羅斯坦克上的自救木
很早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個疑問:坦克屁股上為什麼要綁一根木棍?詢問曾經擔任過59坦克炮長的老爸答曰:你開汽車陷坑裡了,不得往車輪下墊板磚?坦克陷坑裡就墊那根木頭!
▲英國一戰坦克上的越壕裝置
於是我們就發現,中俄兩國的坦克基本都會在後邊帶一根自救木,要說起自救木的起源沒有確切的歷史,早在一戰時英國的坦克上就安裝過用來跨越戰壕的“木頭糰子”,到了二戰,開始有些坦克在外面加裝了一些木頭用來抵禦炮彈的攻擊,當坦克陷入沼澤裡時,它便成為了自救木。
▲謝爾曼坦克上的木頭
別看這根土不拉幾的圓木不起眼,可是這根木頭對於坦克來說卻十分重要,坦克是個龐大而笨重的鋼鐵巨獸,其重量動輒幾十噸,在公路等硬質路面行駛還好,一旦進入泥濘的草原或者沼澤,即使坦克的越野能力再強也只會越陷越深。只能依靠友軍坦克或者拖車來拉,但是在野外作戰的時候怎麼可能隨時都能找到友軍坦克呢?只能自己想辦法。
下面是之前寫的一篇文章
———分割線———
前段時間軍武剛剛發了一篇關於各國坦克翻車大合集的文章,裡面的坦克翻車姿勢真是“各有所長”啊,不過最令大家關注的是上面這張在網上很火的照片:59坦克也翻車?小編之前看到這個照片一度以為這是PS的,不過後來小編查閱資料,發現這照片居然TM是真的!
▲老司機的正常漂移過彎表演
▲新司機的錯誤漂移過彎表演
坦克雖然被稱為陸戰之王,但畢竟還是靠“兩條腿”走路,汽車都時不時的會翻車,事實上坦克在野戰情況下翻車也是十分正常的,高速飆車的新司機操作不慎就很容易出現這種狀況,特別是在一些山區和溝壑眾多的沼澤地帶,經常會輕則陷在泥坑裡動彈不得,重則四腳朝天像是被放翻在地的鐵烏龜,若是在戰時,一輛完好的坦克僅僅因為翻車便拋棄掉未免太奢侈了,即使是美帝也不捨得,所以我們今天就聊一聊關於坦克的戰場救援。
▲老司機翻車後的自救方法演示
首先我們來講坦克的自救,自救永遠是最快的脫困方法,因為不可能任何時候都會有友軍坦克或者救援車伴隨作戰,所以學會如何解救陷入泥坑裡的坦克成為衡量一名合格坦克兵的必備科目。那麼我們就要說到坦克上的自救木了。
▲俄羅斯坦克上的自救木
很早的時候我曾經有過一個疑問:坦克屁股上為什麼要綁一根木棍?詢問曾經擔任過59坦克炮長的老爸答曰:你開汽車陷坑裡了,不得往車輪下墊板磚?坦克陷坑裡就墊那根木頭!
▲英國一戰坦克上的越壕裝置
於是我們就發現,中俄兩國的坦克基本都會在後邊帶一根自救木,要說起自救木的起源沒有確切的歷史,早在一戰時英國的坦克上就安裝過用來跨越戰壕的“木頭糰子”,到了二戰,開始有些坦克在外面加裝了一些木頭用來抵禦炮彈的攻擊,當坦克陷入沼澤裡時,它便成為了自救木。
▲謝爾曼坦克上的木頭
別看這根土不拉幾的圓木不起眼,可是這根木頭對於坦克來說卻十分重要,坦克是個龐大而笨重的鋼鐵巨獸,其重量動輒幾十噸,在公路等硬質路面行駛還好,一旦進入泥濘的草原或者沼澤,即使坦克的越野能力再強也只會越陷越深。只能依靠友軍坦克或者拖車來拉,但是在野外作戰的時候怎麼可能隨時都能找到友軍坦克呢?只能自己想辦法。
▲《真正男子漢》有一集還專門教嘉賓如何
使用自救木
對於自救木的使用方法就是用隨車的鋼纜把圓木固定在前履帶板上,使圓木兩端緊貼兩側履帶,然後發動坦克掛一檔慢慢的開出,當圓木處在後主動輪下方時,應立即停車然後解下自救木,若是一次自救坦克不能駛出淤陷地點,那就來兩次。重複以上動作直至將坦克完全救出為止。使用多跟自救木搭配時效果更佳。
▲陷入泥坑裡動彈不得的俄羅斯坦克
▲被友軍用鋼纜拖出來後坦克駕駛員的
慘慘慘狀
俄羅斯擁有大面積的森林和沼澤,坦克陷入沼澤幾乎成為了日常(德國大噸位的坦克深有體會),所以每輛坦克帶上一根自救木算是標配,中國坦克師從蘇聯,加上中國南方雨季的山間道路幾乎和沼澤無異,在沒有友軍支援的情況下,僅靠本身就能脫困的自救木,這種好習慣當然不能丟。如果實在是出不來就只能呼叫友軍的坦克把自己拖出來了。
▲波蘭坦克演示自救木的使用
▲然後遇到這種尷尬的情況
這也是美帝等西方國家為什麼沒使用自救木的情況,西方很多坦克過重大多情況下會直接把圓木壓斷,加上西方坦克的發動機馬力普遍比中俄的大,比如美國的M1主戰坦克裝備有一臺燃氣輪機,使得M1坦克擁有1500馬力和27.5的超高推重比,一般情況下可以靠自己來回折騰就能從坑裡爬出來(連水泥墩都不過去的不屬於西方坦克),若是實在陷的太深,即使有足夠結實的自救木它也出不來。
▲M1坦克陷入泥坑,駕駛員開車前對攝像師
說了句:so easy!然後開始來回折騰
▲最後終於靠自己從坑裡爬出來
下面進入正題,如果坦克不是陷入坑裡,而是翻車了怎麼辦?首先是成員的逃生問題,一般坦克底部都會有一到兩個底部逃生門,電影《狂怒》裡的主角在最後就是依靠謝爾曼坦克底部的逃生門倖存下來,在坦克被擊毀時,為了防止從坦克上方艙門逃生時被敵人射擊也可以從底部進行跳脫。
▲臺灣勇虎坦克翻進河的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的
看到底部逃生門
▲本來可以帶領勝利,卻變成絕望的翻車
坦克
成員逃脫後,再開始想辦法糾正翻倒的坦克,小編沉迷無法自拔的坦克世界前段時間也開啟了新物理引擎的翻車版本,老司機再也不敢隨隨便便高速飆車了,這讓無數飆車黨親自品嚐了坦克翻車的酸爽。在遊戲裡若是翻車了就只能呼叫隊友的援助了。現實中也是如此。
▲WOT年度好隊友
現在我要為那張59坦克翻車的照片闢謠,如果坦克在周圍安全的情況下意外翻車,為了能夠解救坦克繼續使用,那就得呼叫專用的坦克救援車,為了在戰時能夠熟練的完成坦克救援任務,所以上面59坦克翻車的照片是他們故意弄翻後用來訓練的!
▲解放軍正在用退役的59坦克練習救援
▲兩邊的救援車要非常默契的一拽一鬆
救援翻倒的坦克說起來簡單,其實操作起來挺難,理論上一輛救援車就能把它翻正過來,不過翻正時“哐當”一摔,可能會對坦克造成裝置損壞,有時候地面太滑只拖一面是翻不過來的,所以基本會安排兩輛救援車,對付普通翻倒的坦克,兩輛坦克救援車要一左一右把坦克用鋼纜固定住,兩條鋼纜保持一鬆一弛慢慢的幫坦克翻身。
▲有的時候坦克翻進狹窄的溝壑裡無法在左右
方向糾正,那麼就得進行一前一後用鋼纜
糾正。
▲就這幾個步驟,一個肚皮朝天的坦克便
穩穩落地了
所以從上面的圖片來看,59確實也會翻車,但是為了預防翻車,我們解放軍的裝甲兵在時刻為戰場上的需要進行著練習,戰場上會用上的,我們就絕不會忽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到時候即使坦克真翻車我們也不怕!
▲以色列軍隊也在使用退役的坦克進行翻車
救援訓練
▲翻車的梅卡瓦坦克
▲解放軍正在練習救援掉入近10米高深溝
的63式水陸兩棲坦克
-
6 # 兵說
坦克屁股後面背根木頭,這似乎是蘇式和中系坦克的辨別特徵。為什麼要背這根木頭呢?說起來還是有道道的。
中國南方多水網稻田地、沼澤地,北方冬季多冰雪,坦克經常因土質過軟而發生淤陷、拖底等情況。要牽引拖救趴了窩的坦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坦克搶修車功率夠大,互助拖救時雙雙掉坑的情況也很普遍。這個時候,坦克乘員就要自救。而自救的核心是墊高重心提高牽引力,這個時候就輪到“脫困神器”上場了!
自救圓木,圓木粗應為25-30釐米,長應超過車寬30釐米左右,且木質堅硬。自救圓木憑藉較大的接觸面積和粗糙的表面材質,能提供比較好的壓力分配和地面附著力。通常在行軍受阻時、戰鬥結束後採用。在戰鬥實施時使用自救木暴露時間長,敵火威脅大一般不建議。一般而言,有經驗的坦克乘員車組5分鐘內就能完成自救木的安裝或拆卸固定。
圖注:隨著一體化大功率動力包在我軍現役主戰坦克上運用,自救木將成為昔日一景了。
自救時,需要將履帶和圓木進行連線。隨車有制式工具可以使用,沒有時也可以使用牽引鋼絲繩作為就便器材。方法通常有4種:
一是用鋼絲繩和履帶銷固定圓木。這種方法連線簡單拆卸方便,利用制式器材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但與履帶剛性接觸易損壞,並且不適用於自救淤陷較深的情況。
二是用隨車制式自救鋼絲繩圈固定圓木。先將兩邊履帶板凸齒孔的泥土挖乾淨,把繩圈與鐵鍥的連線銷拆下,將鐵鍥插入履帶板凸齒孔內,將繩圈套入圓木,然後將繩圈與鐵鍥用連線銷連線好。為方便取下,連線銷安裝時應由裡向外插再將連線銷轉動一個角度,防止滑出。
三是使用牽引鋼絲繩替換自救鋼絲繩。採用連線環固定圓木,牽引效果同第一種方法。
四是用鋼絲繩將圓木連成木排。在開闊的深沼澤地和深雪地上自救時,單根圓木可能與履帶一起打滑。多根圓木(或束柴捆)連成木排自救效果最好!木排被第一根圓木拖到或壓到履帶下面,變成了一條為坦克量身定做的木基路,一勞永逸。但缺陷是需要集中多車攜帶的自救木,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籌措難度比較大。
操作技巧:1.使用高扭矩的低速檔,外加操作行星轉向機加力行駛。2.適當操作轉向裝置,別緊連線圓木和履帶的鋼絲繩。3.平穩起車不跑方向,確保自救木橫向對準行駛方向。4.保持轉速不熄火,聽令停車更換連線點。
若自救木從誘導輪至主動輪一次完整自救坦克不能駛出淤陷地點,應重複自救動作,直至坦克脫困。
那麼,很多西方的坦克為何不用自救木呢?原因梳理如下:西方坦克自重大,出現淤陷使用單薄的自救木無濟於事;西方坦克動力好,出現戰場淤陷情況相對較少;掛膠履帶紋路突出,牽引力好於蘇制和中系坦克普遍採用的鋼履帶。
當然,或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坦克後面背根木頭,似乎不那麼好看吧!
-
7 # 儒道之主
我們來看看坦克揹著它有何用處。當坦克陷入泥淖、稻田等軟質地面時,其僅憑自身動力難以脫困,這時就面臨兩種選擇:一種是等待救援,再一種就是自救。
前者可以等待友軍坦克、裝甲車施以援手,或者乾脆等坦克救援車來,自可脫困。然而,真正作戰時,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有可能在等的過程中成了敵人的俘虜,也可能為此丟了作戰良機。自救就成了最好的選擇,這裡就用到了自救原木。
自救原木的應用原理極簡單:增大坦克與軟質地面的接觸面,使得坦克在運動時不致繼續下陷。
其具體使用方法是:用鋼纜把自救原木固定在前履帶板上,使原木兩端緊貼兩側履帶,發動坦克,以一檔慢慢前行。當原木轉到後履帶板時,需停下、將原木再固定到前履帶板上……如此反覆,直到坦克脫困。如坦克需倒出泥淖等軟質地面,則應先將原木固定在後履帶板上,以倒檔慢慢後退……直至脫困。如有兩根以上原木,則效果更好。
這一方法在民間也有應用,貨車,拖拉機等均可用。曾經去內蒙古海拉爾,有一倒賣牛的商販,其貨車過沙地時,就曾用三根原木(材質為松木)互倒,貨車用了一個多小時才出了沙地。當時有七、八個商販,只有他敢過沙地,其他人不知怎麼過,只能等著。沙地對面的牛要便宜許多,也只有他才能掙錢。我和他去了那一次之後,才知道原木可以這麼用。處處留心皆學問,古人果然沒騙人!!
-
8 # 迷彩虎
其實並非所有的坦克都有這根木頭的,歐美等國家都是沒有的。畢竟坦克上面綁著一根木頭是十分不方便的,本來坦克自身重量就負擔很重,加上木頭之後無疑是雪上加霜。它有一個名字叫做"自救木"。因為坦克是行駛在各種地形的陸地上,因此很可能會落入到沼澤或是軟綿綿的沙地上,一旦陷進去是非常危險的,因此有了這根木頭。當坦克陷入爛泥裡的時候,光靠履帶是上不來的。因為太滑了,摩擦力不夠。此時就把木頭綁在車頭位置的履帶上,讓坦克有個著力點。等履帶轉了半圈,木頭到了車尾,再把木頭解下來,再綁到車頭的履帶上。如此重複直到解困。
那也許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像西方的坦克如艾布拉姆斯、豹2後面就不綁木頭,俄羅斯T72坦克跟中國的59式坦克後面就綁根木頭,是不是咱們的坦克太落後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北約為坦克重灌武器預設的戰場是西歐平原,不需要像大毛那樣考慮在凍土層翻泥漿,也不需要像兔子一樣從江南的稻田裡趟過,加上後勤保障救援給力,就不用自己背自救木了。
而且西方的現代主戰坦克越搞越大,60噸的M1和豹2如果陷住了,墊一堆木頭都是徒勞,只能坐等拖車了。而咱們的坦克塊頭小墊根木頭自個就能拱出來,是不是很方便呢。
另外,歐美國家的主戰坦克動力強勁,完全能夠透過坦克車體的調整完成脫困。比如美國的M1坦克,其裝備的是一臺燃氣輪機,因此使得M1坦克獲得了1500馬力和27.5的超高推重比,再加上其使用的矽膠履帶,因此在遭遇一般的淤陷時,僅需要自身的動力就能完成脫困。還有要分使用場合,如果像M1那樣在沙漠得瑟,就算背兩根木頭也不管用,沙坑只會越刨越陷,這時只能等救援。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西方坦克背木頭。
回覆列表
自救木就是綁在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車後面的圓木,在坦克在戰鬥中一旦陷入泥潭和溝壑時,幫助坦克迅速脫離險境。在水網稻田地、沼澤地駕駛或強渡江河時,坦克經常因地面附著條件不好而發生淤陷。坦克淤陷後,若坦克本身技術狀況良好,且發動機牽引力大於淤陷後的運動阻力,可使坦克駛離淤陷地。利用坦克自身的動力脫離淤陷地的方法叫自救。自救時,必須儘可能設法提高附著力,同時又必須儘量減小運動阻力。
現在只有俄製坦克和中國坦克還在掛載自救木,而西方國家的坦克卻基本見不到自救木的影子。是說西方不需要自救麼,其實不是的,只是西方的坦克發動機的功率一般都比較大。
比如美國的M1坦克,其裝備的是一臺燃氣輪機,因此使得M1坦克獲得了1500馬力和27.5超高推重比,再加上其使用的矽膠履帶,因此在遭遇一般的淤陷可透過坦克車體的調整完成脫困。
不過,對於中國和俄羅斯的坦克來說,發動機的侷限依然存在,在發動機馬力不足的情況下,使用自救木就是最佳的一種方法了,包括中國的99式、96式坦克之內的大部分中國產坦克依然在裝備自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