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宅男劇迷

    窮人家的“富二代”一般指家庭條件一般,但卻從小嬌生慣養,長大以後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一部分甚至發展成為啃老一族。這種家庭對教育缺乏見解,父母的思想簡單,認為他們那一輩從小生活艱苦,所以自己不能苦了孩子。他們理解錯了,窮不能窮教育,並非辛苦自己讓孩子豐衣足食。你可以想辦法,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而不是想辦法讓孩子和同齡人攀比,吃大餐穿名牌。

    富人家的“窮二代”是指家庭條件富裕,但給予孩子的物質條件與一般家庭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把孩子放進人堆裡不被人發現。但這些孩子還是會受家庭影響見識多,眼界廣,不易被外界事物所誘惑。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性格上具有主見。很多富裕的家庭,從小開始就把孩子送至國外,一個人獨立生活,其中有誤入歧途的,但更多的不被別人知道的都很優秀。比如馬雲,馬化騰的子女,幾乎不拋頭露面,他們受父輩努力創業的影響,自身也非常努力。失敗的例子,比如王思聰,雖然眼光,能力超群,但價值觀存在問題。

  • 2 # MissFishBall

    對於工人階級子女而言,他們的世界變得越重要,他們的父母就變得越不重要。儘管父子情深,家庭氣氛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張力。普通家庭的父母總是覺得虧欠了孩子太多,擔心子女產生自卑感,寧願自己忍辱負重含辛茹苦,不願在子女面前流下一滴眼淚,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卻忘記告訴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艱辛,是難以想象的。就算父母能給予得了超負荷的愛,但這樣的愛孩子又能承受多少?回報給父母多少呢?

    在華人眼中,出國留學是與家裡有錢,高人一等劃為等號的,留學不僅是家庭背景與金錢實力的展現,其所獲取的優質教育資源更是普通寒門子弟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為了能讓子女頭頂這個光環,為了不讓子女輸在起跑線,為了能供子女出國讀書,太多中國工薪階層的父母為供子女出國讀書而“未富先奢”,這種“奢”不單單體現在財富上,更是情感與期望的全部傾注。多少本可以生活得很好的工薪父母賣了房產又貸了款,還有多少沒有固定資產的工人父母只能靠打多份零工來賺取子女留學費用,換來的卻是子女在社交網路上曬旅遊和美食的花花綠綠照片,一面是金錢與情感的傾注,一面是子女任性的揮霍。

    我也遇到兩個富人家的“窮二代”的典型,節儉與低調的養成。X是我的學弟,他需要買生活用品也只是去大賣場買一些經濟實惠的家庭裝,每日開銷都要控制在多少內而且堅持記賬。我問他為什麼家裡那麼有錢還要算計著花,他給我的答案是,因為父母也是白手起家,那種創業的艱辛是在小時候父母就教育他的,無論多麼不愁吃穿也要記住“節儉”二字。另外一個Y是我已經畢業在工作的研究生同學,他常年幾乎不曬朋友圈,一年多見一次面,我終於忍不住問他,這一年都做什麼呢,彷彿人間蒸發了一樣。他說,有個小半年都在外面出差,忙工作。我就會問,出差也不忙裡偷閒一下就近旅遊?也不見你發發朋友圈定個位刷刷存在感。而且為什麼不靠你家裡那麼硬的關係,還那麼拼命工作?他說,沒有必要為了在朋友圈裝逼去哪裡都定位啊,我又不是純粹去旅遊。何況存在感與價值是靠努力工作才能證明的,哪裡是什麼朋友圈。

    無論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都是期望將沒辦法給予的儘可能灌輸給子女。窮人家的財力有限,父母卻有一顆雄心壯志一定要超出自己能力範圍地把子女培養成一匹“Mustang”,可惜他們卻忽視了“Mustang”終究需要更廣闊的草原,而他們卻真的沒有能力為“Mustang”淵源不斷的成長需求。而富人家子女從出生便衣食無憂便決定了他們沒辦法對“窮”有切身的認知,所以父母會透過教育來培養子女對“匱乏”的危機感。只是太多窮人父母過於要強而過猶不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術生為什麼總被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