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音樂愛好者老季
-
2 # 職慧君
現在我這裡有一套簡單的訓練方法,可以幫助你從自身的能力提升的角度來克服這個困難,你看願意去嘗試一下嗎?
訓練1:眼神訓練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讓你願意與他人對視,你就能開始於他人交流,同時你能感受到他人對你的支援,這是一個人自信建立的基礎。不過這可能需要你跟你的其他同學或者小夥伴一起來做。遊戲就叫做“確認過眼神,知道你是對的人”。
過程是這樣的,所有人圍成一個圈,所有人面向裡站好,從某一個人開始,他要手拿一個沙包或者娃娃或者是其他比較柔軟的東西,他要抬頭正視的,用目光看到一個人,然後要等到對方也正視的看到他,兩個人用眼神確認過彼此都知道是在看對方了,再把手裡的東西扔給他,然後拿到東西的人再去尋找下一個人對視。
過程中是一樣的,“確認過眼神”……以此類推,大概玩到15分鐘,大家都熟悉規則,也都能順暢傳遞的時候,再加入一個可以扔的東西,就是再建立一個眼神傳遞連線的意思。如果人數超過20人,20分鐘後可以有3個東西同時傳遞了。
這樣的方法可以訓練一個人能夠談定自若的與他人有目光的交流,接納別人的目光傳遞來的情緒和表達,然後也會慢慢同時去與更多人有目光的交流。
要知道目光的交流與對視,是在一對多的演講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你能讓所有人感覺到你跟他們的對話,也能從中找到他們對你的關注,給你足夠的支援。
訓練2:結構化演講表達訓練
清晰的表達和記憶是需要一個非常有邏輯的結構的。人的大腦在成人以後,更趨向於用邏輯的方式來記憶。所以給自己的表達一個非常清晰的結構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的這個訓練,我建議你先用筆來寫,然後訓練用嘴來說,可以自己來做。
第一步:選一個詞作為你的主題,比如“愛”。
第二步:為這個詞寫出幾個都屬於它內涵的分類 。比如男女之愛、親情之愛、對國家的愛等等。這樣你就有了幾個小的分項主題,來整體定義或者說明你的大主題的。
第三步:為每個分項主題找三個詞來描述。比如男女之愛——酸酸甜甜的,心動的,纏綿的。
第四步:為每個詞找1-3個例子來說,這個例子可以是一個事件,可以是一種行為,還可以是一個數據。
第五步:然後為每個詞的說明做一個總結。
第六步:最後為你的整體要表達的主題做個總結,總結要清楚、簡單、明瞭,比如一句 三個詞、五個詞來說明。
第七步:給自己安排一個想要的結尾 。可以是一句諺語、一個思考、一個句話。
第八步:再回來為自己想一個開場白吧,開場白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一個問題引入思考,一個數據說明問題,一個故事帶入情景等等,看你的素材了。
這一整套練習下來,你可以先從寫開始,然後在積攢夠了素材以後,就可以用說的。
對於自我介紹,用同樣的方式 ,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物品來介紹,只是所有的關鍵詞都是你自己的亮點,然後用那些你做過的事情和成果來支撐和說明這些亮點。
訓練3:素材累積訓練
表達除了態度,結構,還要有表達豐富多彩和生動靈活,但這就是一個人內在素養的體現。這部分你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和總結。
比如你平時看到的好文章,把好的句子和比喻記下來,寫在本子上;看到的一些事件,想想那些事都是什麼內在事物的體現,你看到時候的感受,和你為什麼注意到那件事就是你看到的部分。比如看到一個製作精良的小物品,感嘆的是外觀精美的設計,還是對使用者體驗的細緻入微,這是不是體現一個產品製作的工匠精神,工作的追求極致等。
這些當你累積很多的時候,你就不用害怕上場忘記什麼原來寫好的事情了,因為你腦子裡有很多,隨便抓來一個都可以用來說明你要表達的東西。
最後的訓練,就是麻煩你找一次你自己上課前的五分鐘,你自己先準備好一個演講,然後跟上課老師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讓你上臺做個演講,作為自己訓練好以後的第一次小小的嘗試和挑戰。
以上這套方法我用在學生的綜合性表達能力訓練課上,培訓出來的學生都可以很好的完成即興演講。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得到。
-
3 # 暖陽熱線yu心理諮詢
可以說,任何“情緒”都很難用理性控制,甚至有時候越控制越嚴重。
無論對待“上臺時的緊張情緒”,還是其他時候出現的各種情緒,首先是“覺察”——當覺察到情緒後,不要急於擺脫,而是試著允許它暫時存在,同時帶著情緒上臺。這樣內心會減少焦慮多一份自然和平靜。越急於擺脫,極力排斥,越增加內心的焦慮感,反而不利於發揮和表現。
-
4 # 江天20
出現上臺緊張的原因,主要是心理問題,應該是不夠自信。 可以以下幾方面解決:
第一,事先要準備充分。在事先務必認真準備,把方方面面都想周全,做到爛熟於心,有備無患。這可以增強臨場時的信心。
第二,事先要做好預演。為保證講話順利,在正式講話之前,可以反覆練習,找一些聽眾,試試臨場的感覺。這對減少臨場的緊張很重要。
第三,臨場要高度自信。不斷對自己進行心理暗示,為自己加油。上臺後,一切以我為主,一定堅定信心,確信自己可以做到最好。
第四,臨場要高度專注。就像演出必須入境一樣,只要專注於講話內容,不考慮其他問題,就不會緊張了。
第五,臨場要保持冷靜。要儘量放鬆心態,保持平常心。上臺後不必著急講,可以先做做深呼吸,平復一下心情。專業的術語叫半分鐘沉默靜思。
第六,提早熟悉場地環境。
提前到場熟悉環境,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如何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也可以有機會和場下的聽眾交流,增強彼此的感情,在演講的時候獲得更多的微笑和支持者。
最後,臨場還一個小技巧,就是與聽眾溝通。演講開始後,如果還感到緊張,可以和聽眾做一兩句互動。這樣一方面緩解緊張,一方面拉近雙方距離。另外,有意識把語速放慢,這樣也可以緩解緊張情緒。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5 # 嚴春華Nancy
1. 把人頭當成白菜。
2. 先從內心深處接受最差的結果。
3. 眼前浮現那個最仰慕你的好朋友,不管你說什麼,TA都會說:“對哦!你總是這麼聰明!”
4. 表達不清了就舉個案例。
5. 沒笑聲了就自嘲一下。
6. 記住觀眾要的是什麼。
7. 停頓 深呼吸 留白
8. 點人跟你互動,如果不行,就自己模擬一個觀眾會給的回答。
10. 微笑 或 分享自己喜歡的格言
-
6 # 撥雲見日情感分析
我認為上臺時心理緊張是正常人的反應,在社交活動場合都會有一定的緊張。那麼這個緊張從哪裡來的呢?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害怕在團隊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前面,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在極端情況下可導致社會隔離。正常人對社交活動場合會有一定的緊張、焦慮心理。社交恐懼就是害怕被別人負面的評價。它能在人生活的大部分領域造成恐懼和焦慮,是一般很難自愈的心理疾病。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會被人覺的害羞、安靜、拘束、不友好、緊張、高傲和漠不關心。可相反的是,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也很想交朋友,被團隊接納,參與團隊互動中。可是社交恐懼症會阻礙他們去做想做的事。
社交恐懼症的真正原因是我們對事物的消極看法。看事情只能看到消極的一面,而忽略積極的一面。比如你以前可能被人拒絕過,然後預測以後任何人都可能拒絕你。
說這麼多我只是揭開事情的表面現象來分析具體的原因。那麼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緊張呢?
行動 行動 行動 行動是我們克服緊張的最有效的辦法。你上臺前會緊張, 那麼你就緊張的上去吧。你如果是上臺演講第一句話可以說:“我今天有一些緊張”,我相信大家都會善意的為你鼓掌( 這裡涉及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然後你就不緊張了,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你獲得了大家的認可。你心裡就會自信起來。好了 ,寫的這麼多也許有失偏頗 希望大家能評論指正。最後請大家欣賞我拍的照片。謝謝
-
7 # F u r y
很多人天生就對在眾人面前說話或表演有負面的情緒,從而不敢演講、不敢表演。
一方面是自信心不夠,擔心自己出狀況丟人。另一方面源自於壓力產生的焦慮。
其實包括很多知名的主持人每次上臺都會有一些小緊張的,適當的緊張反而會使你聚精會神的完成任務。但是過度緊張就會有影響了。
幾個小方法供你參考:
1自我暗示:你要時刻想著,自己是最棒的,不會有人比我強,我一定很成功!
2呼吸放鬆:上場前,多做幾組深呼吸,這可以有效的緩解緊張和焦慮。
3刻苦訓練:平時訓練要刻苦,做到萬無一失,這樣才能有非常的自信。
-
8 # 浮夢一城空
非常理解你,這個症狀我也有,我就是那種上廣播都害怕的
首先什麼把觀眾想成大白菜大菠蘿的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反正我是不行
-
9 # 詩畫同源
說到“恐懼”,那可就多種多樣了,不僅限於“舞臺”。可以說,對舞臺的恐懼只是諸多“恐懼”中的一種,有些人能接觸到,而有些人卻一生也未必能“有所體會”什麼是對舞臺的恐懼。那麼,恐懼到底是怎麼回事,生活中又該怎麼去克服呢?這要看是怎樣的一種恐懼了,恐懼心理都是有它內在的源頭的,你比如,差不多的人都經歷過“怕打針”的童幼時期,也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人了。它源自一種“痛”的感覺,小孩子生病了去醫院打針很常見,第一次去醫院的孩子,面對打針之前都沒有哭泣,他們靜靜地看著護士小姐敲開小玻璃瓶,然後把藥液抽進針管,又擠出管內的空氣,孩子會睜大眼睛,他們好奇……可是,當針扎到屁股上的一瞬間,哭聲乍起,那個刺痛加上病痛的折磨記憶分外的清晰……當再次進到醫院,針還沒打到屁股上,哭聲就率先起來了,有的孩子甚至不能聽到“打針”二字,在成年人看來十分好笑,可孩子當真的“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那種恐懼自然而然的“消失”了,不是你戰勝了那個恐懼,而是你的經歷告訴你,那都算不得什麼。對於生物來說,恐懼除了來源於刺激性的記憶,還源自於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動植物都有的“本能”。耳熟能詳的有含羞草,刺蝟等,當你觸碰含羞草的葉片時,它會“害羞”的合攏起;當你觸碰那隻爬行的小刺蝟時,它立刻停下,並縮成一團,像個刺球一樣讓“襲擊者”無從下手,這是一種防禦機制,避免被傷害或被吃掉。記得我第一次去海邊遊玩時,見到寄居蟹時,真的是“大開眼界”,它,沒有螃蟹和海螺那個硬殼,它的預防措施就是在海灘上“撿”一個別的有殼生物“淘汰”的殼,它揹著奇奇怪怪的二手房到處跑,我很好奇,按住它,把它揪出來來,扔到海灘上,它會立刻慌慌張張的再找個大小合適的再鑽進去,不合適就立即出來找個合適的背在背上,它“恐懼”自己沒有殼,它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它會去選擇“寄居”。
舞臺雖然不會傷害我們,但是眾目睽睽的聚光燈下,還是或多或少的讓初次登臺的人“恐懼”,這恐懼源自於,不自信。你擔心自己不夠完美、擔心會出錯、擔心……內心的包袱太多,你就會不由自主的“哆嗦”,之所以哆嗦,是你太過緊張,你的神經系統會分泌一種“應急素”,這種腎上腺素會讓你的肌肉抽動,也就是所謂的“哆嗦”。打過架的人都有體會,開打前會“氣得直哆嗦”,一旦開打這“哆嗦”立刻就消失了!第一次登臺的人會緊張,“老司機”也會緊張,這很正常。想要克服對舞臺的恐懼,你就要搞清楚,自己究竟“恐懼”的是什麼。記得我小的時候演節目時,第一次上舞臺時也出錯了,“結巴了”,不是害怕,而是走神兒了。那個舞臺的燈光不很好,加上自己沒有登臺的經驗,一上臺,看到臺下那麼多熟悉的面孔,還有些人指指點點……我心想,他們說什麼呢?這時,老師在幕後著急了,小聲的提示:“該你說了——”,我?奧,對了,說什麼來著?一張口,下半句緊張的說不出來了,馬上“結巴了”。好在,沒出大丑,最後還是接上了。卸完妝,我一個人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雖然老師沒有說什麼,只是安慰說:可能太緊張了。可我知道,那不是緊張。我也有過緊張,那是中學時,在校擔任學校廣播員時的事情,很搞笑,在廣播室,一看到麥克風,我的心就“砰砰”狂跳,平時在學校大會發言也沒有“結巴了”過哦,對著麥克風我結巴了,校院裡引來巨大笑聲。廣播室的老師們很好,說:是不是我們在這裡你緊張,那我們出去了,你一個人在這裡好了,播完不要忘記關掉擴音器。然後告訴我,“先關高壓鈕,然後,再關低壓鈕”,“開的時候,相反”。許多年過去了,這些記憶猶新,我感謝一路走來的路上的那些老師們,可親,可愛,可敬!
人的一生,怎麼可能會沒有過“恐懼”呢?人,不可能莫名其妙的緊張,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之所以對著“麥克風”緊張,是我擔心自己的聲音不夠“宏亮”,怕出錯,唸錯稿子。其實,這種擔心都是多餘的,聲音已經無法改變,那就是你自己的聲音,無論好與否。多數稿件是自己寫的,讀錯的可能性極小,那還擔心什麼呢?播來稿時,先多看幾遍,注意生字和不熟悉的句子就行……後來,我也成了一名教師,當我們第一次面對自己的學生時,第一次正式站在講臺上,我真的一瞬間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了,當學生們全體起立問好後,我鞠躬還禮,看著孩子們靜靜地坐在那裡,我彷彿看見了兒時的自己,我再次的“靈魂出竅”了,不過,我已經經歷過那麼多的緊張和恐懼,我已完全能夠掌控!
“恐懼”不可怕,也沒什麼了不起,只要你找到它,它就會“消失”。登臺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梨園行裡有句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十年的功底,就是一種底氣,一種自信。想必有了十年的積累,再去登臺,對舞臺的恐懼就會少很多,要想駕馭舞臺,就要有良好的功底坐陪襯。學會放鬆,出臺前緊張是正常的,要想駕馭舞臺,你就要沉穩應對,膽量是可以鍛煉出來的。做到心中有數,就會處事不慌。如果你是在舞臺上出過錯,那就另當別論了,那是“傷痕”,它需要“初始化”,你要回到出錯的原點,重新出發。假如只是一般的“初出茅廬”的恐懼,那都不是問題,丟掉膽怯,放下包袱,用“嘗試”的心態看待一切,做好“跌倒”的心理準備,但它不是“怕跌跤”,而是不怕摔倒,即便是摔倒也要自己努力站起來,世界上沒有不顛簸的平坦大道,也沒有翻不過去的山樑,相信自己,勇於實踐。
-
10 # 思遠手繪
舞臺恐懼症,即使在有舞臺經驗的人還是會畏懼這個,只有自己不斷的調整心態,多在人多的地方訓練,這個不是先天不會畏懼。只是後天的不斷的鍛鍊自己的膽量,就會對舞臺的恐懼有所緩解。
舞臺恐懼症的治療方法1、認識治療法
醫生必須首先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分析恐懼物件。指出其恐懼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認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懼,首先就必須要先知已。要幫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認識“怕”的內容,計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機率。
舞臺恐懼症的治療方法2、系統脫敏法
這是目前被認為治療恐懼症最安全而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此法由醫生設定“階梯”性恐懼值,並讓患者依此循序漸進地暴露於引起恐懼的事物和場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刺激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症狀完全消失。
舞臺恐懼症的治療方法3、暴露療法
這是一種驟進型的行為治療方法。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輔導的基礎上,將患者驟然置於恐懼事物之前,或場所之中。令其無法逃避,從而刺激其內心出現極度的反應。經過刺激後,患者並沒有受到實質性恐懼物件的傷害,從而建立對恐懼物件的認識,消除恐懼心理。
舞臺恐懼症如何治療?以上為您做了詳細的介紹,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學會自我調節,保持積極的心態,從而消除舞臺恐懼症的症狀,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回覆列表
舞臺經驗不是天生的,需要慢慢錘鍊,有個過程。
一上舞臺就緊張,頭上冒汗,腿腳打顫,語言結巴,說話忘詞,這都是舞臺經驗不足,怯場的表現。
不論是演出節目還是演講,怯場是一個常見現象,針對這種現象我們主要就是多練,經過的場面多了,自己的心態也就成熟了,表演也就放開了,從小場面到大場面,從觀眾人少到觀眾人多,這個過程還是比較容易的。
我們只要能夠經歷一些大場面人在臺上心中不慌,這一關也就過了,所謂舞臺恐懼症,應該是很多次舞臺表現(這裡不用表演)失敗後,在心裡留下了陰影,一到臺上就慌張。我們可以有正對性地從小場合開始慢慢來,比如從家庭成員或好朋友之間開始,從三兩個人的小場合開始練習,從家裡或辦公室這樣熟悉的環境中開始,這樣很容易成功,再慢慢過渡到人多的場合和正式的舞臺或會場。
單位的領導,公司的老闆和管理人員,學校的學生幹部一般都不會範這種毛病,就是在於他們經常經歷大場合,經常需要在人多的時候去組織去演講,練就了這種本領,這和舞臺演節目是一個道理。
還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解決舞臺經驗不足的問題,像事先熟悉場地,上臺前做深呼吸,事前熟悉演講稿子或反覆練習演唱(奏)章節裡的困難片段,獲得親友的及時鼓勵等等,但是這些都不是主要的。
在已經有了舞臺恐懼症的情況下,最好的良藥就是在舞臺上獲得成功,你表演成功一次,心態就變好了,經歷幾次成功後,自然就能克服所謂的恐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