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找不著東南西北先生
-
2 # 兩山堂
我著重談談八大山人行書手札的藝術成就。
——八大山人的行書簡逸質樸,率然灑落,具有很高的審美格調。
——他精研石鼓文,臨寫漢、魏、晉、唐以來的諸家法帖。綜合諸家,形成鮮明的藝術風格,在書法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其行書手札,傳統功力和個性情調相得益彰,更值得我們欣賞和借鑑。
—— 筆畫簡約從容,含蓄醇厚。
起筆、收筆和彎折處淡化提按,避免重頓,弱化肥瘦對比。線條厚實而暢達。化折為轉,對轉筆有嫻熟的控制力,強調圓轉線條的運用。善用禿筆,含蓄內斂,圓渾醇厚。行筆從容暢達,如行雲流水。
—— 字勢欹側參差,松活圓通。
轉左側右,仰俯起伏。字形大小、長扁、寬窄、高低錯落變化、用筆上的圓轉和結構上的圓轉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勢態圓通,結體松活。
—— 章法體現散亂之白,崇尚不齊之齊。
字間或緊或松,有斷有連。常見三四字連綿書寫,酣暢淋漓。行、草相間,體勢豐富多變。行距時密時疏。字行走向不垂直一律,擺盪搖曳,斜勢中更顯放達脫灑之氣。
-
3 # 魚生文化雜談
八大山人朱耷以畫名世,但他的書法其實也可以在書史上佔據一席之位。而且是格調比較高的那一類。
書畫一體,共寫此心首先,八大的書法和繪畫的內在精神是統一的,用筆的格調也是一致的。總體表現出一種冷淡簡淨的風格。這與他的精神特質是密不可分的。
眾所周知,八大山人朱耷本是朱明王朝的皇室後裔,是朱元璋的兒子朱權的九世孫,正兒八經的皇脈認證。但時遭明滅,生靈塗炭。在那個亂世裡,能活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何況他還是個舊王孫,何況他天資卓絕,何況他性格孤高。
好像所有的天才都是這樣,在發揮出極致的天賦之前,都得先經歷生死難關,天才僅是活著就比別人艱難許多。可能都逃不出孟子給下的魔咒,餓其體膚,勞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都是這一套。
所以到他忍辱苟且換個身份活下來的時候,他的天才被上天應允了。名已是禍害,利無意爭取,行不能容於世,那麼只剩下恬淡孤直,在寂靜裡悄然無聲地開放了。
從此,書畫成了他一生的寄託。世人都好青眼相看,我就翻白眼。
汲取古人法,漸破漸為新八大山人的書法並非沒有源頭的胡來,他有內在的基因繼承。只是用得高妙,所以藏得深。
他也寫蘭亭,但有人覺得這是什麼啊,跟王羲之一點不挨著。可如果只是單純複製,他就不是八大了。
他要對文字進行裁切改編。三百多字剪輯成將將一百字,還能讀得通順。
好像他看誰的文章都覺得囉嗦,看誰的畫都覺得繁複,看誰的字都覺得用筆不淨。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一味簡省。
他儼然一個巨匠的眼光,裁切古今。
於是化繁為簡,用筆簡直,幾乎筆筆中鋒,不肯隨俗扭捏姿態。他對於乾淨有一種極致的癖好,好像是精神上的潔癖。
他也學黃庭堅,縱橫開張,但是卻主動丟掉老黃一筆之中過多的動作,將死蛇掛樹變成了開張劍戟,一點不囉嗦。
所以他在古人那裡其實學了很多,但都是批判性地繼承,絕不肯向任何人低頭。管他是書聖畫聖,老子不稱臣弟,這或者是他精神裡仍然保持的貴族姿態吧。這種格調讓他始終站在思想的雲端俯瞰,隨意擷取古人的精華,化為己用。
結字奇拙,章法隨性,真草間雜,用墨簡省結字奇拙,章法隨性,真草間雜,用墨簡省。這十六字可以概括他書法的基本特徵。
結字奇拙八大的字常有異體,有一種奇怪的笨拙之感,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美得很高階”。
他本身的文字學養很深厚,所以對於字的間架結構可能比常人有更高的理解力,所以容易改造。
章法隨性而章法上一尊魏晉,藐視唐法。基本上看不到他打格子去寫字。想象一下他要是和最愛打格子的文徵明放到一處,畫面頗有些滑稽呢。
他是不會守那些刻板規矩的,他深知權力是個什麼東西,而他就是從哪裡逃出來的,怎麼會再自投羅網呢。
所以寫字很隨性,力求簡潔乾淨,混沌,難言。因為難言,所以有大妙,十分耐看。
真草間雜他還喜歡真草間雜,往往一堆真書裡偶然蹦出幾個草書,瞬間就多了一股子生趣,這當是為了打破楷書形式上的沉寂而作的變化。
所以他並非一味高古而不顧死活,高古他也要,生動他也要,所以就以各種配方去嘗試改造,往往出人意表。
用墨簡省八大幾乎在文藝的各個層面力求簡省,用墨也是如此,這可能與他清苦的生活有關聯。一個人生活中簡樸慣了,就會把這種觀念植入他的文藝作品裡去。
他往往用淡墨來寫字,雖說墨淡失神采,但淡有淡的趣味在裡面,這方面他也沒有從俗。
八大墨跡
散淡天真,深入禪理八大對於佛道的理論研究很深,何況他本身就棲息空門,託形幽谷,潛志玄流。所以天真永遠是一個修行人最高的追求。
他不是真的就孤傲到極點,不食人間煙火。他只不過想回歸天真罷了,誰願意整天吹鬍子瞪眼,但世人狡詐虛偽以為常事,他才不得不反面示人。這裡面有大慈悲。
最長養藝術的土壤,就是慈悲。他以自我做世人的鏡子,讓人瞧見他的畫,他的字,就瞧見自己的病,自慚形穢。
但不能把一個人往完美了去誇,那樣就不真實了。我想他身上還是殘留著王朝覆滅帶給他的陰影。記憶深處的繁華是他追求簡單的土壤,始終滋養著他。他看到過繁華落盡,看到過眾生流離,所以走向覺醒的另一面,擁抱簡樸與天真。
古今無二的絕品八大的書法是古今無二的,沒有人可以替代他的位置,就像他的畫一樣。後人學他畫白眼,也總不是那個味道了。
同樣,後人學八大的書法,今天也有不少,但是都是描摹形狀。為什麼呢,因為他並沒有那樣高的眼界,也就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
八大的精神是需要繼承的,但那可能只屬於少數人,少數能改變遊戲規則的人。大部分人,只是玩遊戲的人而已,何談思想與創造呢。
我想,八大山人這個文化符號是拿得出手的,拿著它我們可以走向世界,然後告訴他們,看,這就是中國文化,這裡面,就是中國精神。
-
4 # 楊志勇68
朋友們好!我是楊志勇!
八大山人的書法不同尋常,很有個性。以篆法入行草,高古蒼茫,簡淡蕭散,自成一家,別具面目。
其行筆中鋒,自在從容。不疾不徐,不火不溫。如枯藤掛月,似寒泉琴鳴。若松下瘦鶴,肖山寺老僧。
其心如水,氣清神明。
淡然怡然,胸無點塵。
人書合一,自任情傾。
真正做到了隨心所欲而不逾距。
其早期書法學的是董其昌,後來直溯其源,遍學百家,最後溶古鑄今,自出機抒,形成自我。
因其遭亡國之痛,不與世合。多與高人
逸士往來,故沒有半點塵埃。把孤寂之情融入書畫,象遠古洪荒的一片閒雲,那獨特的韻致,受到無數人的讚歎!
回覆列表
八大山人的字屬於特別個性的字,可能很多人並不覺得它好在什麼地方,只覺得像用一些大頭筆之類的硬筆寫出來的。
八大以行書和草書為主,以篆隸筆法為主,不求工整,也不求筆畫的精準,其實這和他的畫一樣,相當寫意。至於好不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