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能的桌布君

    《活著》在國外受到了相當高的禮遇,有的傳媒甚至認為這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寥寥無幾的、可以與世界級大師比肩的優秀作品。筆者認為,《活著》的寫作已經超越了一般意義的美學高度,達到了生活的哲學層面。

    餘華從潛在寫作的時代跨越出來,思想自由,沒有羈絆,毫不顧忌的進入內心寫作狀態。這種真誠的寫作方式更為原始,更為真實,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狀態,更能以直接的方式抵達人的內心,讓人震顫。

    餘華在《活著》中的筆法和思路沒有和當時的其他作家一樣進入時代共時性的常規創作,沒有把精力集中在改革開放後中國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方面,也沒有著力刻畫在改革大潮中,隨著時代環境的改變而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及人物內心在時代洪流中發生的嬗變。

    餘華立足客觀現實,避免了主觀性的刻意雕飾,把生活的本真赤裸裸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餘華立足客觀現實,避免了主觀性的刻意雕飾,把生活的本真赤裸裸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餘華把精力集中在現實的政治主題之外,從客觀的角度描述了現當代中國曾經經歷的一段令人難忘的艱辛歲月,及歲月中人們內心深處最真實、最基本的需求,在尋求滿足過程中所付出的巨大甚至慘重的代價,而這一切,源於一個最初級的目的——活著,這是人的其他意義得以體現的前提,除此而外,很難找到更接近生命原初意義的前提。

    連生命都難以為繼,還能奢談政治、經濟、文化、藝術……麼?連物質層面都無法立足,對精神層面的佔有更是虛無縹緲的。

    餘華從現實出發,遵循著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的第一性,從中國大地的生活底層入筆,將生存的殘酷和人生的荒涼揭示出來,鏤透人心。

    《活著》中描述的時代是從舊社會到新社會再到文革動亂時代,這個時段鄉村中國的人們毫無疑問地處於艱難歲月的水深火熱之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溫飽問題,這是國家不得不解決可又難以解決的大問題,也是個人不得不解決卻更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活著》中的主人公們,大多沒有安邦濟世的崇高理想,而是面臨著最殘酷的生存危機,他們平靜而蒼白地活著。福貴一家,妻子家珍的死,是因為她的操勞過渡,她是家裡的二把手,她有病了也不願意休息,她休息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將很難解決,她帶病勞動,根本沒有醫治的條件,直到最終臥床不起離開人世。

    那是一個生存艱難的年代,活著,就是他們所有的夢想。他們不是為了使自己活著,便是為了使他人活著,有時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讓他人活著。活著,最為原始的要求,無限接近生命的底線的最低生存標準。

    女兒鳳霞的死,是因為鳳霞在生產過程中拼命努力,為了孩子苦根的活著,而油盡燈枯。女婿萬二喜的死,是為了維持爺兒仨的生活,萬二喜不要命地工作,不安全作業,沒有避開危險,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餅。

    兒子有慶的死,是那個舔肥臀的醫生一手導致,給縣長的女人輸血,為了確保縣長女人的安全,就完全不顧窮人孩子的死活,為了讓官太太活著,不惜忽略一個才十三歲的Sunny少年的健康和生命。

    外孫苦根的死,更直接與貧窮的生活有關,苦根是被豆子撐死的。餘華在文章裡悲情地描述“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

    在那個時代,活著,很難。努力地活著,基本上就是生活的全部內容。

    餘華冷峻地描述,蒼白灰暗的色彩貫穿了文字的始終,散發出悽楚和悲涼的審美意象,在審美的背後,引發讀者去深入思考,我們首先應該關注的是生命的本體,沒有這個物質基礎,這個社會將不會存在和發展。

    馬克思注意到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勞動,沒有勞動就沒有人,就沒有人類社會。

    餘華認為,活著,是基礎的基礎,如果生命的個體不存在,那麼,連猿猴都不會有,更不會有勞動,也不會有人,當然就不會有人類社會。從這層意義上說,餘華的《活著》,體現出了深刻哲學內涵,能加深讀者對生命本質的感知和讀解。

  • 2 # 思想萃取

    活著

    究竟要怎麼活著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

    人比人氣死人啊

    你要是成功了

    勵志的故事比情書還多!

  • 3 # 蘇哥靚

    餘華的《活著》電影沒看過,但由此改編的大型電視連續劇《福貴》卻非常震撼人心、蕩氣迴腸。這應是多年前看的一部既深邃又叫好的電視劇,雖說劇名老土,但此劇一開播福貴一生坎坷的命運便緊緊的糾住觀眾的心,令人慾罷不能欲棄不忍,看了還想看。雖說該劇沒有始終完整看完,但每當開啟該劇的頻道,卻是令人看得唏噓不止,甚至偶爾抹下眼淚,這應該是中國近年開播以來不可多得的悲情感人的優秀電視劇,此劇涵蓋中國幾十年來的風雲變幻人物多夬,如同福貴一生的苦痛磨難。可惜對劇情感觸和理解的人少之又少,且大多媒體對該劇宣傳不到位,記憶也就不深刻。但一些對該劇涵意理解的人卻是非常喜愛和為之感動的,現在若再回望這部電視劇,也是非常大氣,值得大家一看再看,家有中老年會產生共鳴自不必說,若有兒女更應讓他們放棄一切專心再看,或許從中受到教育比父母的教育還要深刻。無論《活著》或《福貴》都應是每個華人必看且必思的活教材。

  • 4 # E點亦

    《活著》最大的意義在於,人生在世,最勇敢最堅強的事,就是活下去。

    這是我看過的最堅強最勵志的小說,沒有之一。富貴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特別是成年之後是卑賤到塵埃裡的人,他的一生,雖然稱不上波瀾壯闊,但絕對是跌宕起伏,幾乎可以說是一直在往下沉,就沒有上升過。從地主家的少爺,到最後煢煢孑立,和自己的老牛為伴。一輩子,經歷了那麼多的事,看過那麼多的生死沉浮,他耳不聾眼不花,對自己的一生經歷過的所有事情,都記得清清楚楚。

    也許是經歷得太多,經受的也太多,對生活早已麻木,但更多的,是對生活的一種頑強,無論經歷什麼,多麼悲慘,多呢艱難,他都能夠頑強的活著,就算活得慘不忍睹,他還是活著,活下來。

    其實,我們大多說,不要說是經歷他經歷過的所有事,哪怕是那麼一兩件,可能都會放棄自己,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氣。

    所以,《活著》給我最大的啟示是,無論生活給予我們什麼,活下去才是最頑強的。而那些所謂的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好好活著你就是英雄。正如羅曼羅蘭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那麼,在經歷了生活所賜予的一切後,還能堅強的活著,是不是也是一種英雄主義呢?

  • 5 # 家有老虎小松鼠

    1、生活不容易:我無論看電影電視、小說,都流了好多眼淚,為劇中悲劇式的人物,也會聯想到現實中的人物,從而悲從中來2、命運多舛:命運是個奇怪的東西,充滿了變數。我們需要認真地活著,但有的時候真的不是僅僅靠努力就可以得嘗所願。

  • 6 # 文武之道定乾坤

    看看其他人的回答,覺得很多人都寫得挺不錯,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來說。他們對這一本書的人是非常的迅速而且深刻。明瞭它的現實意義。

    其實我只想說得更為簡單一些,讓你更為容易去明白這本書的意義。或者這一本書是批判現實主義的文學。它只是描繪了一些過去年代的情況。活著,藝術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來說,就好比你的過去對於你如今來說的意義是一樣的。你的過去對如今的你有什麼樣的意義,那麼這本書就對現代社會有著同樣的意義。

    它讓我們瞭解過去,知道我們前進的方向,知道我們過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知道我們過去所經歷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夠明白我們的名片應該往哪個方向走。史記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不過看到一些其他人寫的評論,說這一部署只是給了人非常悲觀方面的想法,而沒有給人以希望。我覺得這樣的看法是比較片面的。有句話叫做物極必反。活著這本書真的是非常的沉痛到了極點。但是它同時給人也現實的警醒,讓人們更為明白如今的生活的來之不易與如今生活的美好。知道過去的痛苦我們才更為,珍惜今天的幸福。

    有句話說生活有多殘酷,就有多珍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看是沒有給人以希望,但是它激勵我們更加努力的去奮進。這何嘗不是以另一種形式給人以希望呢?我覺得人對未來懷有希望,可以有很多種方式的,並非僅僅只有一種方式。

  • 7 # 歌者六如

    沒有比《活著》能展示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生命的脆弱與韌性在這部書中上升到一種生命哲學原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活著只是活著,死亡是活著的開始,活著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步,活著是印在人類基因的烙印,是長期進化史能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程式碼。

  • 8 # 管錐

    回顧下活著的情節,富貴吃喝嫖賭,所有的家當被騙完後,淪落窮人,接二連三失去親人,最後剩下他的牛與他作伴。

    一本書的意義你可以把作者的主線當成所謂這本書的意義所在,也可能某一個支線對你意義深刻,也有可能一句話讓你久久佇立不能動,或是一句話讓你淚流滿面等等吧。

    別人誇讚的最好的,不一定是你的菜就像別人都在說戰狼好看,可我看了除了打鬥場面好看之外其他的沒什麼可值得讚揚道賀的。

    活著 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活著,而且需要好好活著!

  • 9 # CQX888

    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時,已經失去了意義。對書中的故事有興趣才有讀的意義。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我更渴望瞭解自己,瞭解這個社會,我認為讀書可以擁有駕馭自己的能力,思維敏捷,更快的適應時代的推進。而讀什麼書,應該是興趣,讀一本看不完的書,根本就是浪費時間,一本書裡有自己渴望讀到的故事,才是讀書的動力。去思考讀一本書的意義,我沒什麼文化,讀過兩本武俠小說,玄幻小說,再沒讀過什麼書,我看到你的問題很可笑,覺得你不適合讀書

  • 10 # 亮月半

    《活著》,題目是活著,內容卻是相反的意思,死亡。一家人活著活著一個接一個的死亡,死於飢餓,勞累,物質缺乏,死得悲傷。死於營養不良,無能為力。死於為生存的艱苦勞作,死得揪心。死於人性道德缺失。死於吃不飽。福貴一家人的死亡說明了活著,能活著,好好活著的不易。活著充滿艱辛與血淚,折磨與傷痛,一道道內心傷痕鞭打人,肉體與心靈都背受煎熬。死亡是對活著人的警醒。

    生存,活著乃人第一要務。即使《活著》與之後的存在環境發生變化。但即變今天,生存,活著仍為第一主題。整體環境變化,但個體之間存在差距,仍有貧困人口。不至餓死,依然節衣縮。在生存,活著上用體力勞作。機械化作業農業生產勞作強度減輕,但生存的要求對人越來越高。外出務工的農民工,城市失業下崗者,多數都從事體力勞動,靠力氣吃飯。

    《活著》的環境遠離我們,但它給人的苦難是應永遠要記得的,使人清醒。生活富足,人們才安居樂業。擺脫貧困,擺脫精神上的傷痛,肉體上的牛馬般的勞作。不死於飢餓,營養不良,不死於人性的不善。用悲哀的死亡銘記活著,善待活著的人,活著象樣的活著。人總有死亡,總有活著。如何活著,活得幸福,死才不悲哀傷痛。活著永遠不過時。

  • 11 # 關山硯

    餘華作為一位並不多產的作家,他的作品向來以精緻見長,貼合群眾的生存狀態、刻畫底層人物的真實生活,一直都是餘華擅長的題材。

    同莫言等當代作家一樣,餘華也經歷過知識分子最動盪的那個年代,所以他的作品中多多少少都會透露出一絲耐人尋味、以及命運的顛沛流離之感。

    《活著》以小人物福貴為主角,講敘了一位地主家吊兒郎當的少爺,到普通農民的轉變,經歷身邊親人一個個去世後,這位孤獨的老人最終與一頭老牛相伴,在Sunny下慢慢回憶人生。

    生活艱難、生存不易一直都是對《活著》評價最多的讀後感,但關關在這裡卻認為,正因為生活中的苦難和不幸,才會折射出那些普通人物的鮮活和絢爛。

    一、家珍:集多種美德於一身的好妻子

    讀完《活著》好多男性讀者都紛紛感慨:家珍實在太完美、太好了,今生能娶到像家珍一樣的妻子,實在是三生有幸!

    確實,小說中的家珍簡直不要太好!出身好,是鎮上米行老闆的千金;模樣好,在一襲月白色旗袍的映襯下愈發美麗;性格好,對掉出福窩的福貴不離不棄;品行好,照顧婆婆兒女無微不至。

    就是這樣一個完美的妻子,餘華卻給了她各種不幸:丈夫被抓去當了壯丁、女兒難產而死、唯一的兒子又死於意外,最後家珍在軟骨病的折磨下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不得不說,正因為這些艱苦磨難,才彰顯出家珍人性中的善和美!

    二、鳳霞:貧困家庭中懂事早慧的長女

    都說女兒是爸媽貼心的小棉襖,但是在那個飢寒交迫的年代,小棉襖的貼心更讓父母感到心酸。

    跟很多懂事的孩子一樣,鳳霞從小就知道爸媽的不容易,也心甘情願地照顧弟弟。爸媽為了供弟弟讀書,準備將她送走,懂事的鳳霞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她的心裡一清二楚,默默地跟著領養人離開了家裡。

    在很多貧困的家庭中,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姐姐為了弟弟前程犧牲自己的也絕不是少數。《大江大河》中,宋雲萍將唯一的上大學機會讓給了弟弟,完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選擇,一聲長姐背後,更多的是承擔的勇氣!

    三、有慶:為家庭貢獻微薄之力的小男子漢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有慶就是那個堅強懂事的好孩子!

    為了省下新鞋子去學校穿,有慶光著腳跑到學校,洗了腳之後再穿上新鞋子;為了在上學之餘幫助父母,有慶去學校前都會早早起來把羊草割好;在很多貧困家庭中,懂事、勤勞都成了孩子身上固有的標籤。

    四、福貴:及時回頭的浪子、孤獨又堅強的老人

    福貴的前半生,是榮華富貴的代表,他流連賭場、享盡風月,但是社會變革一到來,他眼前的一切都成了浮雲,自己也成了普通農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從雲端跌落谷底的感覺比平步青雲更難承受,但是福貴做到了。

    他不但做到了,還做得有聲有色。迴歸成普通農民後,福貴和家珍過上了小日子,他們養育了一雙兒女,夫妻關係比之前當地主的時候更和睦,這是不是也能說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從戰亂中逃生、又從饑荒中熬過來,福貴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但福貴還是堅強地生活下來。透過現象看本質,餘華其實想告訴我們的是:活著就是純粹地活著,並不是因為其他外在的條件,因為生命本身就值得我們去活著!

  • 12 # 喵小奇進擊巨人

    沒有親身經歷,永遠不得體會那種感受。那個年代的我們只能從書中窺探什麼叫活著,但那個時代過來的人,是真正明白什麼才叫活著啊。

    “皇帝招我做女婿,路遠迢迢我不去。”一位去鄉間收集民間歌謠的人無意之中聽到了這麼一句自鳴得意的歌謠,讓他不禁對唱的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尋著歌聲,想和老人閒談幾許、以解疲乏,卻是在無意之中獲悉了一段苦難的人生。

    主人公福貴原先本是富貴人家的子嗣,卻是不可避免的染上了吃喝嫖賭的惡習。到了之後徹底迷上了賭博,以至輸光了所有的家產。瞬間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變為了做苦力活的佃戶。從這時起,福貴苦難的一生就此拉開了序幕。

    父親當即被氣死,隨後親人也是一個一個的離他而去。妻子、兒子、女兒、女婿、孫子,接連離世,從此就留下了他孤零零一人苟活於世。飽嘗白髮人送黑髮人之痛楚。

    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他的兒子——有慶的離世。因為縣長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急需輸血救命。那些個所謂的老師居然叫五年級的孩子去獻血,那可是孩子啊,才五年級!!!可憐的有慶是唯一一個血型配對的。醫院裡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抽上了有慶的血就不停了,直至把血抽乾。

    等醫生來的時候,居然根本沒當回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進產房去救縣長的女人了。

    一個農民兒子的命就不是命了嗎!?縣長女人的命就比任何人都金貴嗎!?因為當權者手握權勢,就應該吃乾淨的食物,喝清澈的泉水,得到眾人的巴結,享受特殊的待遇嗎!?

    看看現在的社會與那時相比,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社會

    朋友相識,開口必是您在哪高就?職位如何?待遇怎樣?沒達到對方的同等水準,那麼談話基本就是聽他如何吹噓。相反,一旦超出了對方的各方面水平,那言語中必是趨炎附勢、曲意逢迎。物質的豐裕好像才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氣質、風度。有錢的就是大爺,誰都巴結;沒錢的就是孫子,沒人搭理。

    現在的相親,也是從“自報家門”開始。工作、存款、房子、車子等等等等。達到了雙方的期望值之後,才可能有談下去的需求。否則,就是直接say goodbye了。這儼然成為了物質的對等比較,用物質條件來決定今後大半輩子的生活與幸福。

    校園中呢,也是創業風盛行。每個人都幻想著成為馬雲、李彥宏、馬化騰那樣的商業鉅子。幻想著有朝一日飛黃騰達、加官晉爵、平步青雲。大學的教育也日漸趨於專業化、技能化的培訓,意是讓眾多的大學生掌握一項職業技能。可這和技工院校又有什麼區別嗎?

    想起《奇葩說》第一季海選上有一個清華博士生,開口就問自己應該選擇怎樣的工作。他不知道答案,所以想來請教下前輩,希望得到指點。高曉松當即痛斥他浪費了清華對他的教育。國家花那麼多精力培養一個博士,到了最後居然還要問別人,“我是誰, 我從哪兒來,我要幹嘛”。一個大名校是幹什麼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你,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一個名校生,一沒有胸懷天下,二沒有改造國家的慾望。還要問別人自己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

    最後高曉松說道,清華今天的校風其實就和技校沒什麼區別。就教你個技能,找個工作。那要名校幹嘛,要名校的傳統幹嘛。現在的大學都變成了職業培訓所,已經沒有人會告訴你人生理想、追求本心。

    物慾

    當一個國家都在朝著物質看齊,而不去思考人生的意義,那終究也只是淪為工作的奴隸。或許我們沒有埃隆·馬斯克那種改變世界的宏偉願景,可我們至少應該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為了工作而工作,為了物質而物質,僅為此存活於世,只是行屍走肉罷了。

    生而為人,活著是老天對我們的最大賞賜。我們不該辜負這殊榮,對自己負責,同樣也是對這個逐漸扭曲的社會負責。個人的力量或許渺小,不足以改變整個社會。但是隻要有一個人因為你的表率而做出了改變,那就無愧於活著的價值、活著的意義。

    活著,並不僅僅只是苟且在世。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活著的更多意義是我們要追尋自己的價值,找到專屬於自己的人生。而不是過著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生活。

    生活

    福貴的一生是那個灰暗年代的縮影。內戰、解放、大躍進、文革。哪一次沒有犧牲千萬的民眾,然而福貴都走過來了。他享受過榮華富貴,也飽受了困苦飢餓。現在的他,或許看淡,或許無奈,可這就是活著的歷程。我看到了那數十年中,戰爭的無情,民眾的苦痛,生命的脆弱。

    活著已經不易,更要善待生命。不要在20多歲的年紀就已然死去,失去自己的內心,失去自己的思想,失去自己的靈魂,淪為別人眼中千篇一律的行屍走肉。

    每個人的命運從來都是在自己的手中,你現在的每一個決定,每一件事情,讀的每一本書,背的每一個單詞,都會在今後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將你的命運展現在前。迷茫不是年輕人應該考慮的事情,你迷茫,是你懶得思考,懶得行動,懶得學習。迷忙的人在哪都會迷茫,有目標的人不論何時都是朝氣蓬勃。這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負責,畢竟拼搏後的結果是給自己的一個答案。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與任何別人的看法。

    活著

    活著——讓福貴飽受苦難挫折,可也正是如此才看透了世間種種。合上書,回想我隨著福貴的歲月,歷經了一遍他的人生旅途,憤慨、震撼、心痛、激動、悲哀,五味陳雜。《活著》讓我看到那過往的歲月;那生命的堅韌;那活著的本身意義·······

    這是本心靈之書,啟迪之書,質問之書。《活著》帶給我太多太多,生命終是渺小,可或許你用生命之書綻放出的光彩,讓其他生靈看到了希望與美好。我們都要用力的、拼命的活著,無關乎其他,只是為了活著本身。

    讀書,或許就是自己到不了的地方,可以透過書中人物肆意暢遊,感受不一樣的別樣人生。和作者對話,和人物對話,和自己對話,體會全新的感受,豐富自己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在二三線城市適合買房還是投資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