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ONlife好麥多
-
2 # 大頭139192300
因為歐洲列強主要是英法,沒有全面侵華,英法開啟非公平貿易的大門(絕對大便宜)的目的達到既收手了。滿清政府的主要軍事力量和武裝,以及統治結構,國家機器沒有被損壞和消耗,傳統農業經濟也沒有被大規模破壞,日子照樣過,國家經濟文化秩序健全,量變到質變,溫水煮青蛙,一下子垮掉是不大可能的。
-
3 # 江北陸遜
清朝之所以在鴉片戰爭以後,還能統治70年時間,原因在於鴉片戰爭其實並沒有傷到根本。
事實上,不管是兩次鴉片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也好,其實對清廷的影響都並沒有那麼大,沒有傷及帝國的根基。
讓我們來看看這幾次對外戰爭的結果:
第一次鴉片戰爭事實上主要是在廣東福建浙江沿海進行,清廷總共損失兵力在萬餘人左右,最終的結果是簽訂《南京條約》,其主要結果是賠償2100萬元,割讓香港島,喪失外貿徵稅權,給予英華人等領事裁判權。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戰場在京津冀,黃渤海而北京城,其結果主要是進一步開放通商口岸,允許外國傳教士傳教,割九龍司等地方。當然,最大的損失是俄國佬趁火打劫,喪失了外東北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國永遠的痛,但對清廷的影響其實並沒那麼大。外東北並不利於生存,俄羅斯在外東北經營100多年,整個外東北才幾百萬人就說明了問題,而且它並不威脅中國本土的安全。
另外就是八國聯軍。八國聯軍燒殺搶掠,奪走了大量文物,但這次的損失卻還沒有前兩次大,主要是割地賠款不多,主要是殺了不少義和團和主戰派。
其實損失最大的是甲午戰爭。兩億多兩白銀,割讓遼東北韓半島和臺灣,喪失琉球宗主權。兩億多兩白銀相當於當時日本GDP的七倍多,直接養肥了小日本,為其下一步全面侵華奠定了基礎,也就真正的敲響了滿清的喪鐘。
也就是說,雖然這都屬於百年屈辱的一部分,但卻並沒有傷到清廷的根基。一是戰場範圍有限,與平三藩相比,戰場範圍小得多;其次,戰爭持續時間都不長,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這個很重要。也就是說,損失還可以承受,而康雍乾盛世積累的資本,還可以揮霍一段時間。
其實真正打擊清廷最嚴重的應該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我個人是對其持完全否定態度的,邪教,高層內鬥嚴重,奢侈淫靡。但這場戰爭延綿十餘省,據統計人口損失7000餘萬,整個江南富庶之地遭受兵燹之災,慘不忍睹。
遭受如此兵災,按理來說,清廷氣數已盡。但上天對滿清還真是垂青,在平定太平天國的過程中,卻湧現出了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鴻章彭玉麟等一大批英才,其他諸如劉錦棠胡雪巖等等更是數不勝數。這應該是清命不該絕吧。這些人才擺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頂級的人才,可以說給清廷延了數十年壽數。
但面對這麼一批優秀的人才,清廷卻沒有抓住機會,雖然延了70年壽命,但還是隻能走向滅亡。具體而言,就是有人才,還得有人才發揮能力的土壤。
面對數千年未有之變革,清廷在政治制度上抱殘守缺,沒有進行應有的深度變革;所謂的各種變法都是小打小鬧,沒有小日本那樣的決心。實際上,曾左等人都是不世出的天才,如能善加利用,加上全面變革,小日本絕對沒有耀武揚威的資格。
但歷史不能假設。
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應該說是天要亡清了。為什麼呢?在清早期和中期,清皇室都是很能生的,康熙有二十多個兒子,可從同治咸豐以降,竟然絕後了!光緒宣統都是抱養的宗室子弟。康熙的九王奪嫡大家都有印象,九王奪嫡雖然險象環生,但殘酷的競爭下,卻使得勝出者能力出眾,比如雍正,現在的評價都很高。而清後期的這種人丁不繼的慘狀,又進一步加速了清的覆滅
-
4 # 劉三解
清朝是軍事殖民政權,只有在八旗這個組織完全被摧毀之後,才會失去統治的基礎,這個過程是在八國聯軍進北京完成的。
-
5 # 入夢中的時光
大家都知道,清朝後期發生了很多的戰爭,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1894年的甲午中日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些都對清朝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尤其是與日軍簽訂的《馬關條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籤訂的《南京條約》,還有被八國給燒燬的文物,但是,這些並不是清朝毀滅的根本原因
真正使清朝滅亡的原因是在於,清朝實行“新政”
大部分人都知道,清朝的新政,(就是改革官制,改革兵制,改革學制,興辦商業等等),要實行新政,首先要花費巨大的財力,當時清朝正處於與外國列強鬥爭時刻,卻要花費大量的財力,以及人力
所以說,鴉片戰爭之後,清朝還是能夠統治的,但是,最後卻被自己給作死了
-
6 # 腦洞大開的歷史
這個問題從國內和國外(重要的是國外)兩個方面看,就一目瞭然了。
從國外看,當時的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有法國)的目的不是要滅亡和佔領清國,而主要是想要所謂的“自由貿易”。鴉片是“毒品”,透過戰爭強行傾銷毒品,怎麼都說不過去,所以就連英國議會討論是否要對中國開戰時,也只是以微弱優勢透過。當時世界上奉行叢林法則,毫無道義和道理可言,連象徵性的國際“仲裁機構”也沒有,清國也沒處去說理。
第一次鴉片戰爭因為只在沿海打,對清政府觸動不大;第二次洋鬼子殺到北京了,咸豐皇帝才真的怕了,以為大清要亡了,自己躲熱河去了。不料一談判,發現洋鬼子不是要佔領中國,也不是要殺光愛新覺羅家族,而只是要“做生意”。這個結果,大出清政府意料之外,可謂“驚喜交加”。清政府於是得出結論:外敵入侵是肘腋之患,內亂才是心腹之患。
一方面,當時英國和法國主觀上還沒有佔領清國的打算,另一方面也缺乏這個能力。直到八國聯軍侵華,德軍指揮官瓦德西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1900八國尚且做不到,何況幾十年前的英國和法國。
從國內看,清國並未被鴉片戰爭傷到根本。鴉片戰爭主要在沿海進行,而清軍則是全國分割槽部署,因此清軍雖然戰敗,但主力尚在,元氣未傷。鴉片戰爭期間洪秀全鬧了一場,儘管把清國的政府軍打跨了,卻無意中鍛造出湘軍和淮軍,尤其是後者迅速崛起,還出現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既忠心又能幹的大臣,對支撐清國之後70年的統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7 # IWANGYOUTOGETRICH
因為鴉片戰爭時期中國面臨的內部壓力比外部大,說白了,沒拿蠻夷當回事兒,最令大清頭疼的是天平軍跟捻軍,所有精力都在平息國內戰爭上,在平叛的同時發展了近代工業。那時候歐洲人雖然在全世界飛揚跋扈,但大清朝在亞洲尤其是東亞還是老大地位,畢竟周邊小國還處於清政府的勢力範圍。直到甲午戰爭,中國的大哥位置才被日本人,藩屬國也丟了,勢力範圍大不如前,甲午戰爭才是使大清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也正是因為國內太平軍與捻軍內亂平息,國內出現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局面,也是後期慈禧老妖婆執政相對較長,雖然對外割地賠款,但政治上並沒有出現嚴重的政治鬥爭,所以外部內部都有份相對短暫的和平發展環境,所以清政府還能維持一段時間,只是很可惜,19世紀世界留給我們很多崛起的機會,但國運不濟,在日俄的不斷搞事的情況下,始終沒有把握好機遇,隨著時代發展,大清另類的意識形態最終與大清一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
8 # 手機使用者50115161023
因為清政府賣國!一個最最腐敗.無能.專治.殘酷的政府,對外簽訂了最最多的最最恥辱的條約!賠了最最多的賠款!割了最最多的土地!給百姓以最最殘酷的高壓!最最苦的日子。以出賣國家和百姓換取自己統治。
-
9 # 北洋海軍炮手
首先,鴉片戰爭後面臨國內外一堆問題,但是必須先把國內的解決了,所以只能暫時先選擇對外妥協解決國內的問題,而對外妥協又不能是單純的妥協媾和,需要外交手段來減損,這就需要足夠的外交智慧了。
其次,統治機構必須能在大亂後維持國家的有效運轉,不至於群龍無首國家四分五裂,這一點大清也做到了,咸豐跑了統治機構還在,朝廷依然具有行政能力而不至於樹倒猢猻散。
其三,戰後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近代化,大清在甲午戰爭前國力上升,一度處於中興的局面,尤其是中法戰爭中國既沒割地也沒有賠款,更沒有開放通商口岸,僅僅是讓出了越南的宗主權,在當時人看來是華人第一次挫敗了洋人對中國的覬覦。而且當時中國還在北韓 日本取得了治外法權,強迫日本頒佈法律禁止武士持刀上街,軍艦不經通報進入日本港口的特權,所以說在當時人看來,中國當時用四個字來形容就是大國崛起。
最後,當時的清朝在知識分子眼中是中國文化的維護者形象,是抵禦西洋文化衝擊的一面大旗。
-
10 # 粗心粗心
我覺得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於中國固有的文化經濟政治的衝擊並沒有想象那麼大,充其量是一個歷史事件而已,甚至西方雖然打敗了我們,但對於我們龐大的身軀還抱有一絲畏懼,但是太平天國長達十幾年的內亂,把東南的膏腴之地打成人相食的地獄,使得在這後清政府的政令以及稅收等在東南已經很難貫徹,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西方諸強才真正看出來這是個紙老虎,終於可以大大方方的來到這個地方掠奪啦,但是這一時期侵略的主體是英法,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相對穩定落後的市場,所以對於清政府整體上還是採用了支援的態度,這也是清朝能苟延殘喘的重要原因之一,晚清甚至誕生曾李左張一批名臣主辦洋務,客觀上又起到了為清朝延壽;到了甲午之後,民族主義已經在天朝蓬勃,精英人士對於清朝對外一敗再敗已經失去了耐心,後面的戊戌變法和預備立憲都無法挽回民心所向,所以武昌首義,雖然準備不足,過程潦草,但槍一響,和者眾,清朝再無續命之可能了
-
11 # 歷史中的眼淚
這個問題提的確實很有趣,偶的一想,清朝的存在似乎應該在鴉片戰爭之後就該解體,再進一步思考其中的問題就是出現很有趣的地方,就社會而言,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三者同時考慮到我們才能較為準確的認識到這個問題。
經濟根本以史學和社會學的觀點看來,在晚清時期當時的社會上鴉片戰爭對於我們國家經濟結構的衝擊是很小的,由於幅員遼闊中國仍是小農經濟佔主導的經濟社會,在那時,農業仍然是在國家的生產方式中最重要的部門。在廣大的清朝統治的華夏大地,男耕女織,鐵犁牛耕,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讓帝華人民仍然沉靜在一片“康乾盛世”之下,對於最底層的勞動人民而言,只要沒有損害到身邊的經濟環境的極度糟糕的情況下,大多數的淳樸的勞動者都是安分守己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這是中國自古以來善良的淳樸的農民的最真實的寫照。小農經濟的穩定是清朝維持統治最根本的原因!
政治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經過數十個朝代的更迭,發展完善,當這輛可稱之為最為先進的“專制卡車”行駛至近代路口的時候,即使受到了近代文明的衝擊,自身具有的優點也使得國家機器未受到根本性的破壞。在鴉片戰爭中無論是道光皇帝、咸豐帝或是慈禧,兩代人都將帝國內部的穩定性與外部的威脅做好最好的平衡。一方面面臨英國入侵時也可以僱傭英國“常勝軍”在鎮壓天平天國這一國內動亂時,清政府像前朝一樣都是不遺餘力的。就如恭親王在闡述當時國家的局勢時也是將“長毛軍”歸為燃眉之急,最能給請統治造成危害的;而英國只是清帝國的“皮外之蘚”。因此在鴉片戰爭之後的清政府盡其所能維護專制主義制度,也盡力維護中央的權威,讓地方的勢力不至於影響中央的決策。這方面與千年的君主制度的發展有重要的關係!
賢臣、明君依據近代歷史的證實,光有政治框架而無能臣“賢君”是不能保證整個這個政治制度框架的執行的,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政治活動中,人的主觀能動性佔重要地位。晚清時局本是一個必死之局面,但是天佑中華,在短短的時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在太平天國運動對清朝的統治造成威脅的時候,曾國藩率領湘軍勇敢抵抗,經過過年的浴血奮戰,無數計程車兵拋頭顱灑熱血在天京平定了帝國內亂;在近代啟蒙時,李鴻章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盡其所能與西方國家在國家層面進行合作,一所上海輪船招商局一手北洋水師一步步的推動著清朝的巨輪向前行駛;而在中央慈禧靠著自己多年的政治經驗與對國家的責任,在中央透過一系列能推動洋務運動發展的政策,利用自己的權勢做到中央與地方上的配合。清朝的統治之中人治應該是最能讓整個朝廷不被近代文明和國內叛亂衝擊而不分崩離析的原因。
-
12 # 小鯤論壇
回答問題前,我給大家補充一個清朝歷史的小細節吧!
1894年中日爆發一場海戰——中日甲午戰爭,其結果我想眾所周知,其背後的歷史細節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當年日本海軍造軍艦的時候,就討論下一年造艦的計劃,那時在朝這方要求造兩艘軍艦,在野那方(權利不大的一幫人)說:沒錢,只能造一艘。而造兩艘的說:我們需要。造一艘的其理由說要根據日本經濟情況。我們都知道一艘軍艦要不少錢,雙方爭持不下時,天皇得到這個訊息,把雙方的代表人物叫到宮內垂詢,當雙方陳述各自理由之後,天皇說:你們說的都對,不就是沒錢嘛?要有錢造兩艘行不行?他們說:關鍵是沒錢!於是天皇把他的內務總管叫來說:你聽好了從今起10年之內,每年把我天皇用的私房錢拿出1/10捐出來造艦。此言一出,在場的朝野大臣噗通噗通跪一地,痛哭流涕地說:好皇上啊!最後達成一致,每個人拿出自己的1/4的俸祿捐出來造艦。你們說這點錢夠造艦嗎?不夠,但是它是一個標誌性的東西——就是日本朝野達成了共識造艦,三頓飯並作兩頓飯吃也要造艦。沒錢怎麼辦?將煙、酒、糖、鹽四大稅全部投給海軍,這個稅可不得了呀,這可是四大稅,你們想想煙稅高吧、酒稅高吧,在鹽緊張的時候那就更別說了,鹽都得吃,那是必須品,糖也是。這四個稅種還不夠,日本還發行了國債——日本海軍國債,人家是真的發展海軍,那一年不是造了一艘、兩艘,而是四艘,沒幾年就趕上了北洋水師。
而反觀滿清呢,慈禧老佛爺為了給自己過個生日,甚至動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還不光修,又修了三個園子,頤和園是比較大的。當年北洋水師總管丁汝昌給北洋大臣李鴻章寫信說:我們的艦船前頭那個快炮要換,換成德國的克虜伯炮,那個作戰效果好。李鴻章批道:等太后過完生日再說吧,現在沒錢。
兩相對比,滿清豈有不敗之理,日本豈有不勝之理,我們敗在哪?我們敗在腐敗、敗在愚昧、敗在落後,因此由這個案例說明,晚清這一個封建社會必須推翻!
但是至於它為什麼會統治長達70多年,我只想說它當時只是外國侵略者統治中國的工具罷了。同時加上當時人們長期被封建管理的奴性也很強。所以推翻它需要一個過渡期。
回覆列表
成在士紳,敗在新政如果對清朝歷史有些微瞭解,都會驚歎於這個朝代的多變性:滿族-清初、盛清以及晚清的差別幾乎像是三個不同的朝代一樣。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在華劃分的“勢力範圍”示意圖如果考慮到幾十年前滿洲還處在部族狀態,那麼應該說清朝的建政是驚人的成功,滿清皇帝成功的把握住了古代帝制中國的核心問題——君主如何透過官僚機構去管理一個龐大的帝國——並且交出了高分的答卷。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官僚系統的末梢,也就是基層行政,如果我們注意到,中國的縣級行政單位數量從唐到清之間始終穩定在一千到一千五百個這樣的數量,而在此期間中國的人口翻了好幾番,我們就不難明白基層行政是多麼棘手的問題了。而一旦基層行政失敗,王朝就會與它的人口、土地與糧食隔絕開來。在晚期帝制中國,基層行政的威脅主要來自士紳,雖然士農工商四民的提法有千年的歷史,但我們印象的那個中國士紳社會,大抵上是明中葉理學、科舉和地方宗族結合的產物。在晚明時期,士紳已經成為了極其強大的社會力量,士紳的免稅特權使他們天然成為了農民的“庇護人”,一旦農民土地被計入士紳名下,政府就無法收稅了。清朝作為入主王朝,它的統治是不依賴於士紳的,所以它有能力整頓士紳問題。它有多麼成功呢?看看江南士人多恨清朝就知道了。另一方面,透過火耗歸公,也最低程度上保障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至少在一個前現代的視野下,清朝已經做到了極致可是清朝正在面對一個新的世界。題目用了1840作為一個起點,但其實就中國近代史的脈絡來看,1840實在不是一個多麼重要的年份,它更多是作為一個民族主義記憶的標杆矗立在那裡。對於中國來說,變化始於乾隆末年。高產作物的引進已經讓清帝國的人口膨脹到亙古未有的地步,四億的人口數字足以讓整個傳統中國的治理知識失效。從1800年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改變:軍機處體制的正規化;政府開支的削減,士紳權力的擴大;透過徵募鄉勇,籌辦團練來應對白蓮教起義;包世臣、洪亮吉、魏源經世思潮的興起。清朝對於19世紀新局勢的總體思路是收斂它的集權政治,增加統治的彈性。這個思路並不是大部分後來者所期待的,21世紀的網民可能希望清帝國強化集權,大刀闊斧改革為一個現代國家。但我們應該明白,清政府面前並沒有一個走入現代的藍圖,或者說,就算到了清末甚至現在,也沒有人知道一個政府到底應該做什麼才能走入現代(至少在冷戰期間,美蘇都拿著自己的藍圖糟蹋了不少國家)。或許日本是個好老師?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一年鬧幾十場農民暴動,要是在四億人的大清複製這個,十個愛新覺羅皇室也不夠殺。不集權,至少能少犯錯,也至少讓清政府挺過了太平天國戰爭。稍微出點差錯,中國在1860年左右變成個三四塊是完全可能的。為了挺過危機,清政府只能放手下放權力,讓士紳自辦團練自籌軍餉。下放權力給士紳是飲鴆止渴,但至少避免了渴死。(有些王朝,每天把鴆毒當白開水喝,結果最後要渴死了的關口卻又不喝了。對,就是清朝前面那個。)清朝相較之前那些下放權力的王朝又有個優勢,它有關稅這項額外的收入,保證了中央的財政不至於太窘迫。其實如果只是想苟延殘喘,清朝完全可以續得更久,有哪個外敵要真的滅亡清朝呢?而革命黨只是笑話而已。說來諷刺的是,導致清朝滅亡的恰恰是清朝開始急著搞近代化了:大辦新政,中央財政投進去了還不夠怎麼辦?讓地方想辦法自籌經費;實行地方自治,結果士紳透過諮議局直接把持了地方新政;搞憲政,結果國內不知道憲政的人也都知道了憲政,知道了新的政治學說,知道皇上之外還有國家;辦新教育,廢科舉,全國士人離心;加強國防,建設鐵路,籌備新軍,結果就到了1911年。下放權力畢竟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是比一朝的興衰更深遠的魏斐德在《中華帝國的衰亡》裡對紳權擴張如何毀滅大清帝國,或者說的更進一步,如何毀滅了傳統中國並通向了革命國家的勝利做了一個極其精妙的論斷:在上層,隨著地方自治的舉行,工商業的開展。在朝中做官不再是士紳的唯一上升途徑,大士紳不依靠朝廷的影響力就能支配一方事務。這樣的大士紳嚴重破壞了集權國家的基礎,他們與軍閥結合足以割據一片天地。在中層,由於士紳興辦團練,收繳稅費,開展自治,實際上地方的財、政、軍權全部落到士紳手中,縣官在地方根本沒有權力。這一點在清帝國崩潰以後更為明顯,上級政府指派下來的縣官在地方上舉步難行,只能仰人鼻息。因此,中央政府只能透過與士紳的妥協來取得地方的認可並獲取財政收入。在基層,皇權撤離後形成的是士紳-農民的二元格局。從前,士紳似乎充當著農民的保護傘,保護農民免受代表皇權的衙役侵害。現在是士紳而非衙役在橫行鄉里、在向農民徵稅。士紳與農民間含情脈脈的面紗被揭開了,農民能憤恨的物件只剩下了士紳,當然,大多數時候他們把憤恨積壓在心頭。但當這種憤恨真的被點燃時,它將焚盡一切。如果沒有外患,現在八成還是愛新覺羅家當家歷代王朝最大的外患遊牧民族解決了;內部最大的問題地方由士紳掌控,這個清朝靠著設鄉一級的巡檢也將政權建到了鄉一級。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問題動搖清政府統治的,除了外患,而且還是全世界都過來侵略。不過也好,很難想象清朝能帶著中國實現全面的工業化,這東西沒有太多的刺激,根本搞不成。農業社會,尤其是中國的農業社會,有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勞動力永遠過剩,提高勞動效率的努力變得幾無收益;同時又缺乏農業以外的生產途徑,導致可供士紳投資幾乎唯一的手段就是買地。可以說,士紳並不是選擇成為了地主,而是在這個背景下,作為剝削階級的他們只能成為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