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橙紫觀影

    慈禧這輩子做過禍國殃民的事兒大家都知道個大概,我們今天不光聊該問題的答案,也聊聊關於慈禧的一生都做過什麼好事。

    慈禧是誰

    慈禧,本名葉赫那拉杏貞,不知道小夥伴你有沒有看過《甄嬛傳》,裡邊的皇后總稱呼自己葉赫那拉。慈禧是咸豐的媳婦,同治的老孃。在晚清時垂簾聽政,雖然有小皇帝坐在龍椅上“指揮天下”,但誰都知道,真正說了算的,就是慈禧。這段歷史大家都比較熟悉,簡單帶過,不做深述。

    慈禧做過的大好事

    1、“一定程度上”支援洋務運動

    慈禧最初還是很支援洋務運動的,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符合慈禧自身的利益。支援洋務運動,不光能學到洋人先進的練兵方式,學習先進的製造技術,從而造出先進的火器,還能利用洋人來鎮壓叛亂,對於慈禧是相當有好處的,如果真的能有成就,內憂外患都可以解決,對於慈禧來說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嘛。

    但是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慈禧既不屬於洋務派,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她的心思只是放在對權力的掌控,對物質的享受,只要能過著天下最好的日子,沒有人能動搖得了自己的權力,慈禧就滿足了。國家的權力和命運掌握在這種人的手裡,是十分可怕的。

    洋務派的勢力膨脹速度過快,讓慈禧非常擔心,表面上她很信任曾國藩、李鴻章和左宗棠等人,實際上慈禧卻處處控制著三人的權力,這三人中,讀懂慈禧心中心思的只能無奈自保,沒有讀懂的,喪失權力。

    曾國藩為求自保,平了太平天國之後,解散了大部分湘軍。左宗棠西征勝利,嚴密佈陣準備抗擊沙俄侵略,這時就有人彈劾左宗棠擁兵自重,慈禧趁機將兵權收回。慈禧每次需要商議要事,都少不了李鴻章的意見。可是慈禧在軍機處安排很多李鴻章的政敵,李鴻章卻始終未能進入軍機處,還經常遭到彈劾。

    不管怎麼說,如果慈禧最開始就阻撓洋務運動,國運只會更加慘淡,所以說,慈禧還是“一定程度上”的做了件好事兒。

    2、廢除科舉,興辦學堂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聯合張之洞聯合上奏,請求廢除科舉制度,改為新學考試來選拔人才,慈禧太后還真的就準了,以光緒帝的名義釋出上諭,從隋朝開始存在了2000年的科舉制度徹底的結束了。

    科舉考試限制讀書人的思維,八股文格式內容非常死板,將讀書人的思維固化了,將創新意識泯滅殆盡。雖然隋朝乃至後世幾百年都是先進制度,但是到了清朝,已經是阻礙國家發展的一種形式了。

    3、禁止吸食鴉片

    “自鴉片煙弛禁以來,流毒幾遍中國,吸食之人廢時、失業、病身、敗家。數十年來日形貧弱,實由於此,言之可為痛恨。今朝廷銳意圖強,亟應申儆華人鹹知振拔,俾祛沉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內將洋土藥之害一律割除淨盡。其應如何分別嚴禁吸食並禁種罌粟之處,著政務處議妥章程具奏。”——慈禧禁鴉片懿旨。

    4、興辦女學,禁止纏足

    1906年,慈禧太后下令禁止纏足,開了中國婦女解放的先河。不光如此,雖然沒有正式的下旨,慈禧還是默許了逐漸在上海、廣州等沿海城市逐漸產生的女子學堂,學習新學的女子越來越多。可以說,慈禧也算是走出了“男女平等”的第一步。

    5、派遣留學生,興建學堂

    這件事影響極為深遠。1903年,清政府頒佈了留學生獎勵制度,規定中國留日學生在日本普通中學5年後如果順利畢業,並且得到優等文憑,會受到相應的獎勵。

    慈禧利用美國的部分庚子退款在清華園修建清華學堂,也就是今天的清華大學。1902年,京師大學堂仕學館、師範館成立,這就是西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的前身。1912年5月4日,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

    慈禧遺言

    1、打臉的遺言

    為啥說打臉呢,因為這第一條遺言,就是要後人女人不準干政。其實,自古以來,女人就不準干預朝政,而且大清開國時也借鑑了這條規矩,是慈禧自己破壞了規矩,自己爬到政治金字塔的最頂端,掌控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死後她竟然提到這點,自己打自己的臉,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2、可笑的遺言

    第二條遺言,太監不得干政。大清朝從建朝開始,就基本沒出過有權利的太監,唯獨慈禧老同志掌權的這些年裡,沒少出像安德海、李蓮英等權力通天的太監。據說李鴻章這樣位高權重的大臣都要賄賂李蓮英,可見此時的太監權力已經高到何等地步,實在可笑。也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吧。

    3、可怕的遺言

    第三條遺言是有爭議的,就是立溥儀為皇帝。當時溥儀很小,只有三四歲,據說慈禧還幻想著自己如果病好了,還要繼續垂簾聽政,到時候要怎樣能讓皇帝繼續聽自己的話呢?立個不太懂事的小皇帝就解決了。

    好了,老規矩,一首打油詩結束答題。

    太后一生實在忙,壓內跪外怕列強;

    死後狂抽自己臉,誤事誤國狠心腸。

  • 2 # 歷史中的眼淚

    這個問題是由兩個部分構成的,第一,慈禧臨終前說了什麼?第二,讓大家唾罵?這兩個問題前一個問題很好回答。

    女人太監不可預聞國政

    縱觀慈禧的一生,歷經三代帝王之側,從咸豐身體抱恙之時就開始輔佐咸豐帝執政,在同治光緒兩朝曾一度垂簾聽政,憑藉自身的政治才能影響著當時的國家政治。同光中興離不開慈禧在當時對國家作出的傑出貢獻。可是,人終有一死,即使是當時身為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握著慈禧也不例外,加之年老體弱加之年輕時候留下的病症使得慈禧在光緒死的第二天便永遠地離開她所奮鬥一生用心熱愛的大清朝而去。在纏綿之側慈禧留下了這句話: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今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

    就我看來為何慈禧會留下這句話,首先她在話中已言明“本朝家法”,在古代那種“有家無國”的概念之中,家法的分量遠遠高於所謂的“國法”的效力的。其次,是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垂簾聽政不管當時怎麼想,連當今我們都覺得不符合事宜,那麼“大男子主義”和“牝雞司晨”“閹人亂政”、“東林黨人與閹人勢不兩立”之類的宣傳標語在當時更是影響更甚。何況當初,一個理學當道的畸形社會加之宗法制對整個社會制度的影響,無論是底層百姓,還是官僚階級對於女子太監當政的反對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強如武則天生前也未能將皇位傳給她的侄子,強如“立皇帝”劉瑾只在朱厚照的一紙詔書下就灰飛煙滅了。再次,在當時而言,女性執政有太大的不穩定性,由於當時的社會風氣使然“女卑”故而,女子的受教育水平較為低下,遑論政治才能,加之女性較為突出的感性思維方式,會使得女性在執政中,在面臨國家大事的抉擇時會產生一定的負面的影響。由於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有可能在面臨整個男權社會給的壓力時,有極端想法出現。

    受到大家的唾罵?

    太陽王路易十四說過:“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1908年11月15號,慈禧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唾罵,她聽不到了,而英國媒體評價她為“東方的維多利亞女王”她也聽不到了。所謂的大家都在唾棄她,可惜那些噴子沒有運用語言的力量把一代偉人從長眠之地給震醒來,是不是失望與慶幸並存!既然她已經做出了自己能為這個國家所做出自己的貢獻,由於刻板偏見被噴就被噴吧!不知為何我們的死者為大的傳統,彷彿我們國家沒有這個傳統,因為唾罵她我們才唾罵她,怎麼會有這麼荒謬的邏輯。本來一句女人宦官不得干政這個對將來國家政治發展的遺言囑咐,這句話更是慈禧留給之後的政治遺產卻成為噴子口中的藉口,那麼慈禧這個人是否應該遵循他們的邏輯不存在在歷史上呢?

    武則天留下無字碑任後人評價,慈禧留下政治遺產給噴子唾罵!

  • 3 # 貓眼觀史

    慈禧太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終於說了句人話,可能是徹底醒悟了,她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那麼慈禧太后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話本是忠言,為何後世人還要唾罵她?

    一:垂簾聽政將近50年

    可以說清朝滅亡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毀在慈禧的手裡,其實這也無所謂,但就是這50年,讓曾經在亞洲甚至世界上都是一流國家的中國淪落到了沒落的國家,是她讓中國沒有跟著世界的進步而進步,然而1908年慈禧走上了人生最後的旅程,而清朝也是名存實亡,可能是在臨死前領悟到了自己以前的過失,最後留下這段話“女人不得干政,太監不得干政,在歷史上,女人干政跟太監干政造成的亡國之禍是比比皆是。”用來警戒後人,讓他們不要重蹈覆轍,可是她沒想到的是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二:慈禧的這句話說說來只會適得其反

    大家都知道,慈禧臨死還說這種話,無非就是對自己的真實寫照,她後來也認識到了錯誤,但是這句話說出來就是打自己的臉,後世人根本就不領情,這話別人都能說,唯獨慈禧不能說,她說的話反而讓人反感,要知道干政最嚴重最厲害的就是慈禧太后,就差沒讓自己做皇帝了,而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干政的這四五十年,不但沒有給清朝帶來繁榮,反而讓清朝一步步走向滅亡,最後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雖說慈禧臨終前的話是好意,但是她沒有資格這樣說,這樣說了反而讓人覺得反感。

  • 4 # 狄飛驚

    慈禧老太婆當了幾十年老佛爺,對內說一不二,對外卑躬屈膝,臨終前她留下三條遺言,每一條都讓人憤慨不已,忍不住用唾沫淹死她。

    1908年11月14日,被“親爸爸”慈禧壓制了一輩子的光緒帝駕崩。

    次日凌晨,慈禧像往常一樣起床,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梳頭打扮。 梳洗完畢後,一大堆太監跪在地上,高喊“老祖宗吉祥”,慈禧太后才滿意地點點頭,開始用早餐。

    沒想到吃完午飯後,慈禧就覺得情況不對,突然頭暈目眩,她知道自己大限已到,立刻召開緊急會議,然後命令軍機大臣起草遺詔,最後留下三句遺言:

    第一句是“女人不可預聞國政”

    女人不可干政,是歷朝歷代的祖宗家法,清朝也不例外。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就定下了這個規矩,慈禧當然心知肚明,她還特別強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但這話從慈禧口中說出來,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就好比一個天天吃肉的人,臨死之前下令說“我們祖宗嚴禁吃肉,以後你們任何人都不許吃肉”,實在是莫大的諷刺。

    第二句是“不得令太監擅權”

    宦官不可干政,這也是歷朝歷代慣例,只是諸如秦、漢、唐、明這般王朝都避免不了,尤其是明朝出了眾多專權的太監。清朝特別注意吸取明朝教訓,嚴禁太監擅權,所以太監只能當奴才,但僅有的幾個大太監如安德海、李蓮英,恰恰就是慈禧給慣養出來的,這無疑又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就好比一個天天養狗的人,臨死之前下令說“我們祖宗嚴禁養狗,以後你們任何人都不許養狗”,實在又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第三句是“立三歲溥儀為帝”

    國無長君,幼主為帝,是國之大患。當時的大清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立成年君主才是對大清江山負責的選擇。可慈禧不知出於什麼考慮,立一個吃奶的孩子為帝,這不是給女人干政和太監專權制造機會,狠勁打自己前兩條遺言的臉嗎?明顯是把大清繼續往火坑裡推。

    慈禧太后的臨終洗白

    第三條遺言在正史中並無明確記載,真正讓人憤慨的是慈禧太后死前的另一句話:

    “我畢生垂簾聽政數次,不瞭解的人認為我是貪婪權力,實際上是迫於時勢不得不做出此決定。”

    乍一看,這句話很有道理,好像是滿清皇帝無能,慈禧一個女人不得已被推上政治舞臺,依靠自己個人努力,一人獨撐危局,保住大清江山,這也是很多人洗白慈禧的重要依據。

  • 5 # 與書居

    慈禧太后病逝之前留下遺言其實並不是什麼驚世之論,概而言之就是,“女人與太監不得干政”。有意思的是,慈禧的一生卻與她的遺言相悖。正是因為她的極度戀權,致使中國錯失近代化的機遇。這也是她最為後人所詬病的地方。

    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國門被西方列強用炮火開啟,中國開始淪為西方列強宰割的肥羊。為求自救,以奕訢、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提出開展洋務運動,透過“師夷長技”來“求強”、“求富”。應該說,洋務運動開展初期,慈禧的態度基本是支援的。但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慈禧開始有意打壓洋務派,透過“清流派”去制衡洋務派。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也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社會震動極大,整個社會掀起一股維新變法的思潮。變法圖強一時成為朝野的共識,尤其是清朝部分高層官僚的共鳴。為此,光緒帝積極支援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變法運動,試圖透過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來促進中國的富強。然而,這場轟轟烈烈的變法運動,卻在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打壓下失敗了。

    此後,中國又經歷了義和團運動帶來的社會動亂和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難。而清朝的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與這一切都有脫不開的關係。所以她的臨終遺言儘管可能是發自肺腑,但是因為她的私慾和貪權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巨大傷害卻是無法彌補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覺得如果特朗普在這次選舉失敗,那等待他的是什麼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