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AAET
-
2 # law白
對於這個問題,有這麼幾個原因 1.古代有比現代更高的含氧量 2.能量用途的轉變 3.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轉變 好噠,下面請搬一個小板凳嗑瓜子就好 我們一條一條分析 一、古代大氣30%的含氧量 現代大氣層中只有21%的含氧量,加上工業汙染或其他廢氣排放,現代大氣是完全不能和以前相比的。古代高含氧量的含氧量甚至達到了醫療純氧的標準(不是100%濃度啊,別鑽牛角尖) ,大氣層含氧量在石炭紀的時候一度上升到了35%。氧氣含量的增加造成了依賴於滲透方式輸氧的昆蟲在體型上的巨型化。在石炭紀曾出現過翼展2英尺半的巨蜻蜓(大概翅膀和你的手展開差不多長)。石炭紀也因為這些昆蟲被稱之為“巨蟲時代” 在如此高的含氧量之下,植物的體型和種類也得到了更空前的發展。上到遍地的蕨類植物,下到高聳的喬木, 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 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 二氧化碳含量是 工業時代前的6倍,這直接導致了諸如巨杉等100米以上的高大樹木的爆炸性生長,加上豐富的植被覆蓋,草食性動物也像吃了激素一樣飛速增長,肉食性動物更是如魚得水,滿地到處跑的肉你說能不長個嘛 現代藍鯨是個特例,這是因為磷蝦數量的爆發和海水讓它大幅度的擺脫了重力對體重的限制 二、現代生物多以智力發展為主 現代生物相較古代生物來說,就是更高階,高階在對環境改變的應對能力上。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腦容量占身體比的原因。拿人來說,1500ml的腦容量(至於裝沒裝水我就不知道了)要使用25%的能量,這就必須要對自身發展有好處,不然就會shi。因為在飲毛茹血的年代沒有多餘的能量溢位,線粒體一天能製造的能量也就100w(人體電燈泡,手動滑稽)。 還有就是現代動物多以恆溫動物為主,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保證體溫的恆定,並且能在外界環境升高的狀態下排出熱量。這就讓現代動物不會將能量更多的用於運動(事實上一般只有人類會把自己置於強烈運動的狀態),也就不需要更大的身體,只需要高效即可 三、諸如地震、小星星撞擊、全球變暖變冷的自然災害的增加 事實上,一般更大的身體意味著神經系統的更遲鈍,對於身體變化的感知也會更弱,更別提災害來的太快就像龍捲風,可是誰都不想shi,於是就變得體型更小以獲得更高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事實上,體型的大小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環境的結果,傳說在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大草原上, 一隻長勁鹿問兔子:“你知道擁有一個長長的脖子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嗎?當你飲水時,享受沁涼的甘甜在其中盪漾;當你吃漿果時,回味果實迸裂的漿汁。哦,忘了你沒脖子。”兔子笑而不語:“你試過吐嗎?”
-
3 # 挫醜窮
遠古時期生物確實大,動不動就成噸的體型,恐龍、恐鱷、泰坦巨蟒等都是遠古體型龐大的掠食者,有像鷹一樣大小的蜻蜓和兩三米長的蜈蚣,目前人類發現的恐龍是震龍,它的身長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達到18米,體重達到130噸,這些遠古生物的體型都普遍很大,但地球上出現過的動物中最大的還是生活在現在的藍鯨,藍鯨體長20~30米,重150~200噸,心臟和小汽車般大小,最大植物是美洲杉樹90米高,底部9米寬,體積足有藍鯨體積的10倍。
遠古時期生物的體型普遍都偏大,雖然現在體型大的生物也有像藍鯨、大象這些但這些都是個例,現在生物體型與遠古生物相比普遍都偏小,同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為什麼遠古和現在的生物體型差別那麼大,經過古生物學家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導致這種現家的主要還是環境問題。第一古生物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遠古時期空氣中的含氧量大大高過現在空氣中的含氧量,現在含氧量是21%而遠古時期含氧量是30%多,為什麼氧氣量會影響生物的體型呢?以昆蟲為例,許多昆蟲是透過遍佈全身或部分肌體的氣管吸收氧氣的,同一環境下體型越大氣管體積越大,當環境中的含氧量提高後生物不需靠增大呼吸系統的體積來為增大的體型提供更多氧氣,因此呼吸系統對體型的限制影響降低了,允許生物向更大體型進化,理論角度來說環境中的含氧量的提高是支撐生物體積增大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不能說氧氣濃度高生物就一定會變大。第二體型的增大也是獵物和獵食者長期競爭的一個結果,但體型大也是有缺點的,體型大的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差,環境一變必定是滅頂之災。
-
4 # 遠非71793
大型生物需要更多的水,氧氣和食物,在遠古時代,這些都不是問題,現在就不容易得到了。看看魚類,體型大的只能在深水區游泳,小魚就無所謂。鳥類也是如此,小一點的鳥很容易存活。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也是小的好生存。總之,目前的環境下還能存活的都是“小個子”
-
5 # 葉飄刀
這其實是個偽命題,或者說這樣的比較不公平。
一般認為所謂的現代,也就是說目前還存在的生物。而古代是指之前的所有生物,以一個時代的生物,與地球歷史上幾億年各個時代所有生物進行對比,無疑是不公平的。
如果把現代放大到,人類存在以來那麼你會發現巨大的生物也不少,比如猛獁象,當然估計一般不會把它作為現代生物。
一,現代的生物並不小,目前已知可以得到確認的。(類似易碎雙腔龍這種骨骼化石存在疑問的不算)最大的生物,藍鯨就生活在現代,而且如果把歷史上所有的巨型生物排一個座次,目前存在的幾種巨型鯨魚的座次都不算太低。
可見現代生物的體積並不算小。
當然一般這麼提問,指的是陸地生物。而就現在的陸地生物來說,確實個頭不算太大,這個除了我前邊說的關於歷史時間的問題之外,更大的問題就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
如果把現代生物的概念放大到人類存在以來,你就會發現其實地球上還是存在很多巨大的生物的,只是隨著人類的步伐,這些巨型生物一個個消失了。
澳洲,曾經存在過長達7米的古巨蜥與犀牛一樣大的有袋動物雙門齒獸,人類到達之後,他們消失了。
亞洲,曾經遊走著猛獁象與披毛犀,結果同樣他們消失了。
美洲,體型巨大的雕齒獸與大地獺人類到達之後不久也消失了。
就連躲在海島之上,地球上有史以來第二大和第三大的鳥類,象鳥與恐鳥也在人類到達之後不久,通通的消失掉了。
所以說除了上邊說的,以現在的時間段和過去比不公平這點外,另一個巨大的因素就是我們自己,眾多體型巨大存在數十萬年的陸地生物,在人類到達不久之後通通滅絕。
幸好藍鯨一類的巨型生物生活在水中,而我們生活在陸地上,藍鯨才能堅持到反捕鯨禁令的出現。
它的存在多少為現代生物挽回了一點面子。
-
6 # 江氏小盜龍
古代生物比現代生物大?這其實是一直以來的一個誤解。
舉個例子吧,目前已知最大的動物其實是生活在今天地球海洋中的藍鯨,其最大個體體長可達33.58米,體重超過180噸。與藍鯨相比,至少已經發現了確鑿化石證據的史前生物中還沒有能夠與它相比的動物,即便是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和龐大的魚龍類等。
除了動物,今天的植物也要比以前巨大,比如巨杉和紅杉能夠長到100至150米高,海洋中的巨藻能夠達到上百米長,這些生物都令人歎為觀止。
圖注:壯觀的巨藻森林,圖片來自Ocean Light.com
我們熟悉很多體型巨大的古生物,比如超級殺手巨齒鯊、霸王龍、恐鱷,包括樑龍、雷龍、阿根廷龍在內的蜥腳類恐龍,高大的哺乳動物巨犀、猛獁象等等。這些古生物的體型的確比今天地球上生存的同類都要大得多,但是應該注意到的是,這些生物幾乎都不是生活在同一時代的,它們可以說是分佈於不同的時代,屬於自己生存時代的巨人。這就像是一個機率問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巨人,每個時代也都有侏儒。可以說,自從泥盆紀之後,特別是脊椎動物演化加快之後,每個時代都有讓人歎為觀止的巨型動物。
這裡要糾正大家的一個誤解,那就是演化是向更大更復雜更強的方向發展的,其實演化是無序無方向的,演化只是為了更適應目前的環境或是正在改變的環境。如果明白了這個觀點,那麼大家就可以把今天的動物就一定要比古生物大這個想法拋棄了。
還有一點倒是應該提一下,那就是許多大型動物並不是在我們出現之前滅絕的,它們是被人類滅絕的。比如最大的鳥類——象鳥,最大的海牛——大海牛,最大的有袋類——雙門齒獸,最大的蜥蜴——古巨蜥,最大的熊——細齒巨熊,最大的貓科動物——擬獅和洞獅等等,這些動物都在距今幾萬年前,因為人類的獵殺而滅絕,所以要怪就怪我們自己吧。
最後總結一下,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大型動物時代,本該是一個美好的時代,但是這些動物因為我們的獵殺或者影響處於滅絕的邊緣,所以請保護自然和野生動物,讓我們的後代依然能夠看到大型動物的壯麗!
回覆列表
地球的關係生存都有一定的演變過程,也是根據環境影響下在演變的過程,過去恐龍的雖然滅,但地球對它的環境是巨大的,滅絕恐龍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但他的後代科學家角度給出一些有理答案結論,空中的飛行鳥類的動物可能是某些恐龍的後代。還有海洋生物,以大變小這都是隨著漫長的生存能力的條件和氣候的條件演變的過程,這都是客觀的。將來以後的生物可能還在繼續演變。所以現代的生物比古代的生物小許多是正常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