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嘟嘟小俠
-
2 # 動物圖片屏保素材下載
遊戲發展成頭號玩家電影裡一樣終究會實現!
你說的是科幻真的就要變成現實了,人可以透過裝置連線進入遊戲裡生活了。
我想說真正的意念控制這種我是還沒有看見過,但是以後透過科技的手段,就是能夠把腦波轉化為電波,從而控制物體,很有可能就會實現了,進而轉變成進入遊戲生活控制角色。每個人都有生活跟遊戲二個角色。
這其實就是我們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雖然目前還很初期,也是遊戲的方式呈現出來的。但這一技術的未來前景很有可能實現。
-
3 # 廣冬小鄭
我想這輩子都不可能見到,就算能見到,也是消費不起的裝置;頭號玩家只是一個新穎的電影題材,科幻電影很多時候都是大膽的幻想,往往這種幻想都會有很多漏洞,就如遊戲中的各種跑、跳、躍,臥等姿勢就不是在路上和車裡能完成的,所以就算真的可以,能玩得起的又有多少人。
-
4 # 遊戲解說落葉
遊戲發展成像《頭號玩家》電影裡那個樣子首先需要VR技術
據瞭解目前,世界兩大科技巨頭蘋果、谷歌都已推出了自己的AR套件,大眾對於AR的發展也越來越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使用AR。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接觸的VR分為初級,中級和高階。就像手機盒子三星 Gear VR 和谷歌 Cardboard,原理就是弄個透鏡放在手機上讓你看 VR,這類也有配備手柄硬體模擬遊戲手部操作的,這類價格是最便宜的,是消費者最容易接受的狀態,缺點是由於手機素質參差不齊,這種的體驗也是參差不起的。在體驗上遠遠達不到電影中的效果
還有一類相對高階些,其簡稱為一體化VR,其實就是盒子自帶手機處理器和螢幕,其實本質上也是加了一手機,相比前者更容易最佳化,體驗效果稍好,可想而知目前VR水平。
而且VR的價格也是高低不齊的,從某寶的幾十元到國際大品牌4000元左右。當然一分價格一分貨,價格高的體驗效果也不一樣。若想跟《頭號玩家》那般身臨其境,基本沒辦法實現。想體驗最有趣的VR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去VR體驗館玩玩VR遊戲,性質就像商城裡的VR虛擬遊戲,當然體驗效果可能更真實一些。
總結一下,目前的VR水平比較從前的3D立體電影有很大的提高,但還達不到電影中那般虛幻。高不成低不就:pc端的VR裝置硬體成本過高,遊戲等軟體開發速度不夠快,手機端的VR裝置體驗又不是太好,大家玩玩也就放一邊吃灰了
如果需要發展成像《頭號玩家》電影裡那個樣子,需要等待VR技術的革新
和擬真技術的革新之後
問題回答僅供參考 感謝
-
5 # 人剪難得一知輯
我認為遊戲要發展成《頭號玩家》電影裡那個樣子,起碼得等6G普及,7G研發時候就能實現了,現在5G出來了,執行速度比4G快很多倍,當執行速度夠快,達到能在下虛空那樣子出現模擬命令就差不多ok了,那麼我們很多人都向往著那樣得生活,比如我最近就喜歡看未來遊戲模擬現實類的小說,什麼未來幾十年,國際聯合開發一款遊戲,戴頭盔就能進入一個虛擬世界,裡面時間與現實比例1比幾,疼痛感模擬百分比,什麼神仙操作都能實現,這種小說我初中2016年左右就見過了,證明那時候普遍有人注意到這個話題,對這個有關注,那麼後面實現這個是有可能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況且現在已經有VR了,只是相對而言還不太成熟,需要的場地比較大,裝置比較昂貴,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嚐到了甜頭;
-
6 # 踏入世間的靈魂
首先我們來聊主角那副眼鏡,如果你是科技發燒友,一定能到猜到這個頭盔的功能和現在的MR頭顯異曲同工。而早在去年,微軟就已經推出windows Mixed Reality專案。包括聯想、戴爾、弘基、惠普等,都推出了基於該專案的MR頭顯。這裡特別要提的是聯想,在其推出產品的時候還聯合迪斯尼推出了《星球大戰》遊戲。使用者可以像《星球大戰》電影一樣拿著光劍戰鬥。但是這些頭顯的單屏解析度只有1440x1440。也就是隻達到了2K顯示效果,但我們不應該像衡量手機螢幕解析度一樣,去衡量虛擬現實的顯示解析度。如果是2K的手機螢幕,那麼基本已經達到視網膜顯示效果。而要在VR或MR裡達到視網膜顯示效果,根據AMD透過換算得出的結論,至少需要達到16K屏!!!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將擁有16K解析度的螢幕安放在頭顯上,才能真正實現毫無顆粒感的顯示效果。而目前,4K顯示效果才剛剛在生活中普及。另外根據三星6月份啟動的11K顯示屏研發專案,估計要到2022年才能有足夠的量產可能。除了顯示屏,遊戲場景的幀率、延遲及顯示效果等,都需要GPU的計算來實現。
而在去年英偉達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英偉達VR業務全球戰略總經理表示,距離人眼完美顯示的場景效果,GPU的發展還需要20年的時間。綜上,雖然我們已經有和電影類似的裝置。但是要真正的實現,估計還要等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除了頭顯的問題,我們在電影裡也看到了,擁有沉浸感的緊身服,電影裡男主角穿上那件衣服後。
可以在遊戲中感受真實世界的觸感,不過這個技術目前已經能夠實現。在去年8月份,日本Xenoma公司發起眾籌,推出一款名為e-Skin(電子面板)襯衫。
這件襯衫整合可伸縮的感測器和電子裝置,它可以透過虛擬的觸控,將觸感傳達到身體中。另外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提出了,名為“Skinterface”的專案,研發了一款力反饋緊身衣。可以讓使用者感受到無形的物體,所以相較於頭顯,電影中的觸感衣服更容易實現。最後還有一個現實中,早已實現的產品——萬向跑步機。電影中主角就是靠著腳下的跑步機,走遍遊戲的千山萬水。而這種可以隨時改變方向的跑步機早在2016年,一家名為KATVR的公司就推出了。這款跑步機能夠將現實世界的行走、跑步等動作,變成虛擬空間裡的相應動作。由此看來,電影裡的酷炫技術,在現實中都已經有相應的實現。雖然和電影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更多還要看內容製作的能力。
回覆列表
首先技術條件要到達,不管是伺服器還是終端,現在還差的遠,二是社會倫理法律要允許,三是你要買的起這些裝備。估計現在30多歲的人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