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唱歌曉棟
-
2 # 吉鵬飛
將母本樹的枝或芽接到砧木上使其結合形成新植株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嫁接繁殖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特性,利用砧木增強果樹的抗性、適應性及調節樹勢。可經濟利用接穗,大量培育苗木,並克服某些果樹用其他方法不易繁殖的困難,是果樹生產上主要的育苗方法。
果樹嫁接是受到自然接木現象“木連理”(兩樹自然靠合)的啟發而創造出來的一種繁殖技術。公元前1世紀的《汜勝之書》中記有將10株瓠苗綁在一起使其接合,掐九頂留一蔓而結大瓠的方法。到6世紀,黃河流域已經盛行嫁接。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對果樹嫁接有較多記述。古希臘時代的亞里斯多德(Aristolte)曾提及植物嫁接技術。到5世紀中葉,地中海地區應用芽接和枝接已較普遍。但在很長時期中嫁接只作為一種秘傳技術。嫁接從整株靠接開始,發展為常用的枝接和芽接,由傳統的人工露地嫁接發展到室內嫁接。現代微體嫁接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對推動嫁接繁殖有重大的意義。
成活原理
砧木和接穗親緣相近,在遺傳上有共同的基礎,能夠親和。嫁接後砧、穗密切接合,在一定的溫、溼度條件下,兩者的形成層部分均產生愈傷組織,保護傷口,愈傷組織進一步增生,充滿結合部的空間,把接穗包圍固定下來,兩者愈傷組織內的薄壁細胞相互連線成為一體,完成了癒合過程。此後薄壁組織細胞進一步分化成新的形成層細胞,與砧、穗原來的形成層細胞相連線,併產生新的維管組織,溝通了砧、穗雙方木質部的導管、韌皮部的篩管,水分和養分得以相互交流,至此嫁接成活,為嫁接苗的生長奠定了基礎。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很多,依接穗利用情況,分芽接和枝接;根據嫁接部位不同,分根接,根頸接、二重接、腹接、高接;從介面形式分,有劈接、切接、插皮接、嵌接、舌接、靠接等。還有根據嫁接場所不同,把在圃地進行的嫁接稱地接或土接,室內的嫁接稱掘接。但基本的嫁接方法是芽接和枝接。
嫁接時要根據嫁接材料的型別、嫁接部位、嫁接場所等綜合運用嫁接方法。例如單芽切腹接,是以帶有木質的單個芽片為接穗,介面形式是切接、嫁接部位在砧木根頸以上的枝條的一側。
嫁接時期
大多數果樹可在以下3個時期進行嫁接。①春季。是在砧木開始萌芽、皮層剛可剝離的3、4月間進行,多數果樹在這時都能用枝條和帶有木質的芽片嫁接。當年可培養成合格的嫁接苗出圃。使用的接穗必須處於尚未萌發狀態,並在砧木大量萌芽前結束嫁接,適宜嫁接的時期較短。②初夏嫁接。5月中旬至6月上旬砧木和接穗皮層都剝離時進行芽接,當年可以培養為嫁接苗,但其質量較差,適宜嫁接時期很短(6月中旬前結束)。桃、杏、李、櫻桃及扁桃等核果類果樹嫁接時易於流膠,為避開高溫季節,多進行初夏嫁接。利用當年新梢上已較充實的腋芽進行“T”形芽接;棗的適宜嫁接時期亦在此時,可利用貯存的枝條或採集樹上未萌發的枝進行嫁接。中國華北地區有在此時採集柿樹1年生枝下部未萌發的芽,進行方塊形貼皮芽接的習慣。③夏秋嫁接。7月至8月間的芽接,在日均溫不低於15℃時都可進行,中國中部和華北地區可持續到9月中、下旬,這期間砧、穗形成層分裂活躍,容易剝離皮層。主要用不帶木質的芽片嫁接,成活率高,適宜嫁接時間長,是培育果樹苗木的主要嫁接時期,接穗隨採隨用,採後立即去掉葉片,只留下與芽相連的一小段葉柄,選用中部充實飽滿芽嫁接。接芽當年不萌發,翌年春季剪砧後培養成嫁接苗,苗木質量好。
中國各地由於氣候條件的影響,嫁接始期和結束時間並不一致,低緯度溼熱地帶的柑橘產區,除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外,其餘時間都可嫁接;華南亞熱帶地區,晚秋、初冬仍可嫁接。
影響嫁接成活的因子
主要有:①砧穗間嫁接親和力的大小,是決定嫁接成活的前提。因此必須慎重選用砧木,一般親緣相近的植物親和力強(見嫁接親和力)。②砧、穗雙方的生理狀態。一般接穗芽眼在休眠狀態下,砧木處於休眠狀態或剛萌芽狀態,任何方法的嫁接都易成活;砧木生理活動過旺時,改用不去頂的腹接法嫁接最好;砧、穗雙方形成層活動旺盛,應用芽接法嫁接。③嫁接技術。砧、穗的削麵應平整、光滑、嫁接操作宜迅速,並要對準二者的形成層,使其相互密接,綁縛嚴密,以促進成活;特別是含單寧多的樹種如柿、慄、核桃等,傷面在空氣中暴露稍長,便會失水或氧化變色形成隔離層,影響成活。④氣候條件。產生愈傷組織的適宜溫度因樹種而異,蘋果、桃、杏等以20℃左右為宜,棗、慄、核桃等需要25~30℃。還需要較高的溼度,以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5~100%,愈傷組織表面保持一層水膜為佳。接後需及時用塑膠薄膜包紮或培以溼土保溼。注意保持土壤溼度是保障嫁接成活的一個關鍵因素。⑤注意嫁接極性。砧、穗都有形態上的頂端和基端,愈傷組織最初都發生在形態的基端;嫁接時接穗的形態基端應從砧木的形態頂端插入,介面癒合良好,接穗正常生長;如接穗倒置,雖也能癒合成活,但生長勢弱,不加粗生長。
注意事項
-
3 # 代代書香
嫁接技術的秘訣是什麼?嫁接通常在哪個位置?
“切口平,削麵齊,二層皮對準二層皮。"這個口訣,就是嫁接技術的關健秘訣。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在村林場果園幹了二十年,這是我的嫁接經驗。
嫁接砧木要選擇健壯無病害的部位。接穗要選擇充實保滿一年生的枝條,中間部位三個芽,截成短節作接穗。將砧木劃開切口,將接穗芽的側面開始起刀,削成一個平整的斜面,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砧木生長層和接穗生長層吻合對齊(也就是“二層皮對準二層皮"),用塑膠繩緊緊邦住。
嫁接時間在春季,二十四節季的“春分"是嫁接的最好時節。因為氣候溫和適宜,利於植株生長髮育。
如果是芽接,也可在炎夏的伏天進行嫁接。砧木開成“T“字形切口,插入接穗,用塑膠布幫緊,五、六天不下雨,就能成活。
我的嫁接經驗,供您參考。
-
4 # 優優影視娛樂
嫁接秘訣
1.砧木和接穗的親和力。能癒合並且正常生長的能力。包括組織結構,遺傳和生物特性的相似性。
2.砧木和接穗的質量。營養水平,含水量,生活力。
3.環境條件:溫度,溼度。
4.嫁接時期。
5.嫁接極性。
6.傷流,樹膠,單寧物質。
7.嫁接技術關鍵:快,平,齊,嚴,緊。
嫁接方法
依接穗利用情況,分芽接和枝接;根據嫁接部位不同,分根接、根莖接、二重接、腹接、高接;從介面形式分,有劈接、切接、插皮接、嵌芽接、舌接、靠接等,但基本的嫁接方法是芽接和枝接。
樹木嫁接的操作方法
1.
把要嫁接的樹從中間截肢
2.
從樹枝截面的中部把截面一分為二
3.
把嫁接枝條的一端用黑色薄膜包裹起來(防止水分蒸發),另一端削出薄面來
4.
把削薄的一端插入樹體
5.
用細線綁結以便於樹皮的接觸
6.
用黑色薄膜包裹嫁接的地方,防止水分蒸發
-
5 # 小王生活記錄
嫁接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枝接、靠接和芽接。
(1)枝接枝接又分切接和劈接兩種。
切接:適合於根莖較細,僅1~2釐米粗的砧木。時間多在3―4月份進行。於近地面5―6釐米處將砧木上部剪去,選擇較平滑的一面,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用刀垂直切下,長3釐米。接穗下端一側削成2~3釐米的斜平面,在另一側下端0.5―1釐米處也斜削一刀,然後將長削麵向著砧木插入介面中,必須使形成層相互對準,如砧木過粗,則使一側形成層對準。用塑膠條綁緊,接穗留2―3個芽剪斷,用土封上。
劈接:適用於較粗的砧木,嫁接時,在靠近地面7~8釐米處將砧木剪去,如欲矮接也可以將地面土挖至根莖處,也可在砧木1~2釐米高處剪砧,然後用利刀劈開。為防止劈得過大,劈前在切面下6釐米處,用繩纏住。接穗用7―10釐米長的枝條,下部削成楔形,楔形斜面長2―3釐米。削好後用刀輕輕撬開劈好的砧木切口,插入接穗,使接穗的形成層與砧木的形成層相互對準(只對一邊即可),也可在切口兩側各插一接穗,綁緊塑膠帶,然後封土。
枝接與芽接
(2)靠接:在切接、劈接成活比較難的情況下,可用靠接法育苗,如白玉蘭、桂花、山茶花等。靠接時接穗和砧木均不剪頭,將砧木和接穗兩者靠近。然後選樹枝粗細相差不多的兩個枝條,將砧木和接穗分別斜削3―5釐米長的平面,露出形成層和木質部,兩者對準,用塑膠條綁緊,外側用紙裹或塗泥。
(3)芽接:芽接是在接穗枝上剝取一個未萌芽,嫁接在砧木上。砧木用l―2年生的植株,嫁接一般是在69月生長期中進行。削取不帶木質或稍許帶部分木質的芽接到砧木上,用塑膠帶綁牢。10天左右後,用手輕輕碰葉柄,如果一觸即落,證明嫁接芽已經成活。如果碰不落,且芽已乾枯,應抓緊時間補接。芽接有倒工字形芽接、十字形芽接、T字形芽接等。
(4)鑲嵌枝條法:鑲嵌枝條法要求有23年生粗壯的實生苗做砧木。接穗也要求已木質化。具體操作方法見後面題目。
(5)平接:平接最常用的是仙人球類,嫁接時將砧木與接穗均削成光滑平面,使心髓相對,肉質貼緊,用線綁好,就會連線癒合在一起而生長。具體操作見仙人掌類花卉的介紹。
-
6 # 曉dong哥
1、你好,選好砧木,砧木與接穗的親和力越強則越易成活,一般分類單位越小的物種之間的親和力就越強,如同種的物種間。
2、選擇最佳的嫁接時期,不同的物種最佳嫁接時期有所不同,一般春季為芽未萌發前,秋季為9—10月份,有的在嫁接前插條還要進行一下特殊處理。
3、選擇嫁接恰當的嫁接方法,春季一般採用切接,秋季一般採用芽接(嵌合芽接
-
7 # 老姚談植物
一,嫁接技術的秘訣是什麼
影響嫁接成活的因素確實很多,如砧木和接穗的親和力、嫁接時環境條件(包括溫度、溼度、土壤水分、樹液流動情況和時間等等)、嫁接極性(愈傷組織形成的極性)、砧木和接穗質量、嫁接技術等。
要講秘訣我認為關鍵有兩點:第一,砧木和接穗的親和力是首要的,實踐證明,同一樹種的不同品種和同一屬樹種的不同種類的枝芽內部結構相同或接近,也就是兩者的韌皮部、形成層和木質部的細胞大小粗細相同或接近,嫁接後容易癒合,細胞之間容易連線通暢,營養物質運輸順利,也就容易成活。第二,嫁接時形成層一定要對齊,因為樹木的生長主要依靠形成層細胞的分裂和增生,才能癒合生長,形成層就是韌皮部和木質部中間的一薄層,肉眼可以看見的,嫁接時要對齊裹緊,很重要。
二,嫁接通常在哪個部位
嫁接方法通常有芽接和枝接,其他根接採用的比較少。芽接部位在樹木的枝條或樹幹上。枝接部位在砧木的樹樁或枝條上。
以上回答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
8 # 基層林業
植物的嫁接相當於給植物做移植手術,能夠成功癒合是根本目的,因此一切嫁接技術的核心,都是圍繞如何促進砧木與接穗的癒合而開展。這其中包括砧木的選取、嫁接時機的選擇、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捆紮與密封、嫁接以後的管理等,其中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堪稱嫁接成活的秘訣。
嫁接能夠成活的原理植物的嫁接就如同給植物做一個移植手術。植物的輸導依靠導管和篩管,生長依賴形成層的分裂,因此,嫁接必須將植物的導管、篩管、形成層橋接好,這樣嫁接後的植物才能相互融合,進行正常的生理輸導和生長增粗。
其中,植物的導管存在植物木質部,篩管存在植物韌皮部,而形成層存在於植物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呈膜狀的一層薄薄的組織。
只要將植物的這三種組織橋接好,嫁接基本就能成活。
影響嫁接成活的幾個關鍵因素當然,影響植物嫁接成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砧木的選取、嫁接時機的選擇、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捆紮與密封、嫁接以後的管理等。
砧木的選取
嫁接成功與否與砧木與接穗的親緣關係遠近有直接的關係,親緣關係越近,成活機率越大,理論上必須同科以上的植物間才能嫁接,同種間成活率最高。嫁接時機的選擇嫁接需要聯通植物的導管、篩管、形成層,因此需要在植物萌動以後進行,一般來說,用來作為接穗的優良品種萌動較早,因此,很多情況下,都是採集接穗冷藏,待砧木萌動再行嫁接。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嫁接是植物的移植手術,因此,砧木與接穗之間的韌皮部、木質部、形成層要相互對應密切接觸,尤其是位於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的形成層,務必密切對接。捆紮與密封嫁接時砧木與接穗都需要短截,短截以後會形成截面,包括嫁接時的劈裂部位,容易產生蒸發使植物失水,例外還需將砧木與接穗緊密的捆紮在一起,利於傷口癒合。因此,嫁接以後,要做好捆紮與密封,確保嫁接成活。嫁接以後的管理嫁接以後的管理主要是抹芽,抹除砧木萌出的新芽,確保砧木吸收輸導的養分供給接穗需要,否則砧木萌出的新芽會優先吸收養分,造成接穗難以獲取養分而枯萎死亡。為什麼說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堪稱嫁接成活的秘訣現在,自媒體很普及,尤其是抖音與西瓜,有很多嫁接的影片展現,這裡面也不乏一些粗製濫造的小影片,最為明顯的就是根本不管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對接,想當然的削取接穗,隨意插入劈裂的砧木,內行人一笑了之,初學者卻信以為真,這種不對齊形成層的嫁接,是不可能成活的。
一般來說,砧木與接穗不可能大小一致,通常接穗明顯要小,這樣在嫁接時,我們務必使接穗與砧木一側的形成層對齊,這樣,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才能相互癒合,導管、篩管也自然能橋接,接穗才能完成正常輸導功能,透過形成層不斷分裂,使得嫁接部位充分癒合增粗。
形成層相當於砧木與接穗的中心點,對齊中心點,形成層外的韌皮部,形成層內的木質部自然就會對齊,因此說砧木與接穗切口的接觸點堪稱嫁接成活的秘訣。
嫁接通常在哪個位置嫁接是種植上的一項技術措施,可以在幼苗進行,也可以在成年大樹上進行,一般來說,幼苗嫁接,都會選取砧木的根部略上一點的位置,這樣砧木萌生枝條的機會最少,便於經營管理。
而大樹嫁接,可以在根部進行,也可以在主枝上進行。大樹根部嫁接會影響果樹的產量,但利於後期管理;而主枝嫁接,對產量的影響會較小,後期抹芽管理會工作量較大,各有優劣,視情況而定。
綜上所述,嫁接成活的關鍵是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密切對接,做好這一點,嫁接就成功了一半;其次嫁接部位因砧木大小,經營要求不同而不同,幼苗通常在根部嫁接,成年大樹可以在根部,也可以在主枝上進行。
回覆列表
1、春季嫁接:2月中旬至4月底,此時砧木水分已經上升,可在其距地面8-10釐米處剪斷,用切接法嫁接上品種接穗即可。此法成活率可達95%以上。
2、夏季嫁接:從5月中旬至8月上旬,此時樹液流動旺盛,桃樹發芽展葉,新生芽苞尚未飽滿,是芽接的好時期。可在生長枝或發芽枝的下端削取休眠芽作接穗,在砧木距地面10釐米左右的朝陽面光滑處進行芽接。兩週後接口部位明顯出現臃腫,並分泌出一些膠體,接芽眼呈碧綠狀,就表明已經接活。2-3天后,在介面上部0.5釐米處向外剪除砧幹,剪口呈馬蹄形,以利傷口快速癒合。新梢長到6-8釐米時,在砧木貼邊插支撐柱,縛好新梢,引導向上方向生長。若發現沒有嫁接成活,可及時進行二次嫁接。
3、秋季嫁接:7月下旬至9月下旬,此時當年新生芽苞葉片已成,可削取帶有葉柄的接穗進行芽接。嫁接後七八天,如果保留的葉柄一觸即掉,則證明嫁接成活。接活後的植株,可在第二年春萌芽以前(2月底至3月中旬)在介面上部0.5-1釐米處剪去砧幹。也可以半成苗方法直接栽種。
4、冬季嫁接:從11月初至翌年1月底,砧木樹液已經停止流動,此時可採用根莖嫁接法。即把根莖上端的砧幹剪掉,扒去根莖周圍土壤進行嫁接,枝接後輕輕將溼潤的細土覆蓋在周圍並讓接穗露出少許,再蓋上地膜,起到保墒、保溫和防旱的作用,以利越冬。翌春,凡成活接穗會迅速發芽,於是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揭去地膜即可。但要按時觀察,對接穗發芽早的就早揭地膜,晚發芽的就遲揭地膜。總之,視發芽情況而定
注意事項;1、介面應對其
2、削口要平滑,整齊,
3、所選擇的苗木個性越相近成活率越高
4、注意嫁接後管理,一般枝接後3—4周檢查成活,一個月後鬆綁
5、減去過多的枝椏,以保證養分的集中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