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70559951

    想這麼短的時間從半馬提升的全馬水平,首先要確定總跑量有多少,如果只是完成過一二個半馬,而且總跑量不是太多,沒有一二千公里的情況下,我認為不要急著跑全馬,因為全馬並不是二個半馬那麼簡單,它的難度往往是好幾個半馬無法相提並論的。

    跑過十公里的人絕對可以跑半馬,但跑過半馬的人不一定能跑全馬。因為人的力量極限出現在三十公里以後。真正的馬拉松比賽,比的就是三十公里以後的身體狀況,三十公里後的力量衰竭和腿部抽筋,是很多撞牆跑友無法克服的一道門檻。

    所以我建議要想快速提升半馬變全馬,首先要加強腿部聯絡,平常多爬爬樓梯和做一些抱頭深蹲。先不要急著二十多公里直接升到四十多公里,可以先跑幾次三十加,當真正能跑完三十五六公里,而腿部沒有出現不適的情況下,當你真正面對全程馬拉松比賽時,如果不是太追求完賽時間的情況下,我保證你能順利完賽。

  • 2 # 馬孔多跑步大掌櫃

    能不能實現,短短一個月,從半馬水平提升到全馬水平?也能,也不能。

    首先,在這裡,需要界定一下,什麼是半馬水平,什麼是全馬水平?

    按照普遍意義上的理解,半馬水平,等同於半馬半馬完賽水平;全馬水平,等同於全馬完賽水平。如此,這個問題才可以繼續探討下去。

    以我的個人經驗推測,半馬完賽時間在215以內,完成全程馬拉松問題不大,至於過程會不會很痛苦,那就要看他本人平時積累的跑量有多少了。如果月跑量在150公里以上,應該會完成得相對輕鬆。如果半馬完賽成績在215以後,即便能夠完成全程馬拉松,那必定也是十分痛苦和煎熬的。如果半馬成績在230左右,已經在全馬被關門的邊緣。接近三小時完賽的半馬選手,基本上不太可能完成全程馬拉松。

    綜上所述,在一個月內實現跑步水平的突飛猛進,很難,不僅很難,也是不現實的。從半馬到全馬的跨越,靠的是平時跑量的積累。

    而且,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在這一個月內大幅度增加訓練量,未必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恰恰相反,身體還可能吃不消,導致傷病的出現,嚴重的,可能會導致你必須較長時間的休息。

  • 3 # 風騷的中指

    如果不追求速度只求完賽,那可能性還是挺高的,不過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感覺不對勁的時候果斷放棄,別拿命去拼,因為這一次不成還有下一次,命拼沒了就沒了。

    不是高手,只是個新手,給你分享的是新手經驗。

    本人身體素質應該不算很好的,雖然很年輕的時候有經常打籃球,但長跑是很渣的那種,開始跑步是隔了六七年幾乎沒運動的情況下進行的。

    去年開始的,跑了三個月,最遠才跑十公里左右,因為是隨便跑的,沒定里程,所以相對輕鬆。完了天冷就停了三四個月才又重新開始跑。從六月底到八月底,從三公里起,每天加幾百米的量,加到十四公里後完成了第一個半馬,時間是兩小時二十二分好像。然後接下來就一直在磨,積累跑量想試跑全馬,每天固定跑十公里以上,跑了一個月就試跑了一個三十公里,不算很難受,感覺還有點餘力,安全起見,果斷停止。然後第二個星期又跑了一個三十,同樣的感覺,覺得可以跑完全馬,但是跑完應該會很難受,所以繼續放棄,直到滿兩個月才完成全馬。

    總結一句就是,用我的方式,以我的身體而言,第一個月的時候其實就能跑全馬了,只是必須放棄追求速度。

    提醒一句,這是我自己的情況,人跟人是不一樣的,你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身體情況,一發現不對勁馬上要放棄,千萬不要猶豫。

    感覺跑馬拉松跟別的運動不一樣,較死勁,怎麼都要堅持跑完的那種人不是很適合跑馬拉松,因為真的有生命危險。真那麼在乎的話,感覺跑不完了,你可以留一點點力氣走。能跑半馬的人,就算很累,走個幾公里也是沒問題的,也許還是有機會趕在關門前進去。

    千萬千萬要記住這一點,感覺不對勁一定要放棄,不要怕被笑話,你能跑半馬,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起碼全國大半的人做不到。我有一次是嚇到了,第二次試跑半馬的時候想破之前的紀錄,於是加快了配速跑,在十八公里的時候,心跳非常快,頭暈心悸,我放棄以後走回去,在路上的時候還感覺非常不舒服(還好我沒堅持。),身體發冷,腳虛,所以之後必須是在確認完全沒問題的情況下我才加量加速。不是膽小,是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 4 # 虎背VS熊腰

    如果你跑個半馬都要死要活的,最好不要去跑全馬了。全馬可以是我們長期努力的目標,可以用來裝X,但不能為了裝X硬著頭皮上。

    要知道,馬拉松不僅僅是42.195km這段路程,更是你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長期努力的過程,這個過程更能體現馬拉松的真諦。

    如果你跑個半馬很輕鬆,比如能用600以內的配速輕鬆完成,那麼你基本已經具備了全馬的實力,在6個小時內完成比賽應該沒有問題。

    如果在輕鬆完成半馬的基礎上,不僅僅想完成全馬,更想全馬有個好成績,建議你在1個月內加強速度聯絡。當然別忘記最後兩週開始減量(不減強度),最後2天可以完全不跑步,最後一週一定要休息好,多睡多睡多睡!

  • 5 # 愛跑步

    一個月時間有點緊迫,我身邊跑友也有接觸跑步倆月就完賽全馬的,可以做到,但是不推薦。

    耐力訓練:

    已經有半馬的水平,想完成全馬,主要訓練耐力,建議每10天進行一次30KM以上的長距離慢跑,配速要略低於你的半馬平均配速,平時每天進行一次10公里節奏跑。

    訓練目的:在保證原有運動能力的同時,提高長距離耐力的適應性。

    抗乳酸訓練:

    每10天進行一次1000米間歇跑訓練,用8分力跑1000米,然後休息與跑動用時相同的時間,再進行下一組,每次進行五至六組。

    訓練目的:提高身體抗乳酸能力,增強血液攜氧量,讓長距離跑的更加高效。

    以上的方法有助於您完成全馬,但是還是建議您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和科學的訓練,再挑戰全程馬拉松。

  • 6 # 跑者阿飛

    你已經具備了全馬能力。

    能跑半馬,速度慢一點就能跑全馬。

    科學制定比賽目標,量身定製比賽策略,合理分配體力,完全可以征服全馬。

    1. 根據半程來預測全程

     有半馬完賽經驗的話,說明已經有了一定的跑步訓練的積累,耐力水平也可以的。

     速度慢一點,距離自然可以長一點。有很多預測的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可以取個平均,第一次的話,建議目標設定的低一點。下次更容易PB。

    1)任意距離公式

    2)跑力公式

    3)半程預測公式

    2.模擬比賽,調整配速

     雖然一般都是勻速跑全程,但是中途有很多事情,比如起跑擁擠/補給/撞牆等,所以要達到預定的成績,你的配速肯定要比理論上快幾秒。

     比如全馬400理論配速是541,下圖的模擬條件下需要跑到533才行。

    3.矯正目標

     賽前1個月,最晚2-3周前,按照前面調整後的配速,去跑個30+看看。

     如果跑後還有餘力,說明目標可行。

     如果跑得很累,或者跑不下來,說明目標太高,配速過快,應該降低點。

    4.比賽策略

     比賽最主要的是:配速策略,補給策略。

     前面配速過快是大忌!

     “撞牆”主要是因為“超速”,“補給不足”!

     半馬一般不用吃什麼,途中喝點水就可以了。筆者也有過沒有喝水跑半馬的時候,但跑全馬,必須要補給。

     少量多次,不渴也喝,不餓也吃。

  • 7 # 伏筆從容

    可以的,只要你有足夠的科學訓練。

    我4月21日參加西安城牆半馬,5月6日大荔全馬是首馬,455完賽,中間4月29日在全馬賽道試跑半馬,結果沒恢復好,腳弓損傷一直在,帶傷跑完全馬(這點不推薦)。個人建議,半馬前你應該有足夠的跑量,能輕鬆跑完半馬。全馬別追求成績,不被關門、安全完賽就好。我第一次半馬前累計才跑了300km多,之前經常鍛鍊,有些底子吧,但沒跑過5km+。

    量力而行,科學訓練,安全完賽,享受跑步。下圖是我半馬到全馬的訓練跑,借你參考!最下面的20.53是半馬(手機計時略有不準),最上42.44是全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袁立事件持續發酵,娛樂圈還有正能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