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一班的虎虎生風
-
2 # 兩米的大長腿
我們的著裝要柔軟而輕便,適合我們的身體。短褲一般越短越好,這樣既省力,又便於我們身體散熱。鞋襪也要穿起來合腳,舒適。
-
3 # 嘰歪哲理
1.訓練前熱身活動一定要充分,不要直接上大運動量,損傷的發生最常見於疲勞或精力不足的時候。 2.跑步時注意跑步姿勢,不要只用某隻腳的一側著地; 3.注意運用大腿的肌肉群,避免膝蓋受到來自腳下的直接衝擊。下山過程中為了防止膝關節承受壓力增大,應前腳掌先著地,再過渡到全腳掌著地,以緩衝膝關節的壓力。登山運動過程中結束後可對膝關節進行區域性按摩,使膝關節得到充分的放鬆,防止其僵硬。 4.出現膝蓋不適症狀時,適當減小運動量和運動頻率,避免進行劇烈的跑、跳和負重運動; 5.平時注意膝部保暖,特別在夏天,不要貪涼; 6.運動後對腿部肌肉熱敷或中藥按摩。 7.負重拉練時,特別是下坡時,避免膝蓋受到衝擊; 8.肌肉的發達可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可以讓膝蓋的損傷降低到最小。平時多做腿部肌肉鍛鍊,儘量減少對膝蓋的承受力。有意識地加強對股四頭肌(大腿前部)和十字韌帶的鍛鍊,增強股四頭肌內側及大腿肌肉力量,結合採用肌肉伸展拉長,步行,馬步或貼牆練習等方法,為髕骨在股骨端糟內平穩運動鋪好道路
9.還有就是可以把自己的造型打扮得奇特一點,回頭率才高嘛,給自己留一些驕傲的回憶啦!
-
4 # 體育小講堂
分享一下我自己第一次跑馬拉松的感受,因為我本身也是學體育出身,對一些注意事項還是比較瞭解,但在跑得過程中還是忽略了很多問題。
1.最好結伴跑。在馬拉松現場可以臨時組團,或者跟著跑團,他們有人專門計時,並且還放著音樂,能轉移注意力,感覺輕鬆不少。
2.千萬別被周圍加油的人群擾亂節奏。一般有一段有組織人群進行加油,很多人在有人加油的情況下,就會精神倍增,速度提高不少,結果過了這段體力損失嚴重。
3.儘量少喝水。喝太多水會加重身體的負擔,肚子裡什麼都沒有全是水是什麼感覺,而且還在肚子晃。
4.別追求成績,也彆強求。第一次參加能完成就好,不要追求規定時間完成(規定時間完不成沒有獎牌)。我們每年有上百場馬拉松,有的時機會,先積累經驗。
-
5 # 阿虎天地
個人跑馬過程中的幾點感受,供參考。首先,必須敬畏馬拉松,日常得有訓練量。其次,過程中的注意要點。勻速勻速還是勻速;補水補水注意補水;鹽丸、能量膠20公里後開始補充;深呼吸吐乾淨,保持穩定的呼吸節奏;學會利用重力和慣性、肌肉收縮力跑步:身體微微前傾,前腳掌著地,靠肌肉自然收縮力彈起,大腿帶動小腿,保持身體挺拔,腰部稍稍收緊,膝蓋始終微微彎曲,身體其他部位儘量放鬆,眼視前方;還有注意跑前與跑後的預熱和拉伸;再補充一點,賽前兩小時解決早餐,放空,選擇合適的衣服和裝備,記得易磨部位塗抹凡士林和貼上乳貼。最後,祝願大家跑馬安全、健康、愉快!
-
6 # 一隻小烏龜電影院
可以帶手機的或者聽音樂沒什麼問題的,不過帶手錶要輕便點。不用帶水,中途有補給站的。
剛跑完濟州和平馬拉松半程,也是第一次跑馬,沒有跑步經驗,臨時決定去的。
所以技巧談不上,就是一點建議:
比賽當天吃點高熱量的巧克力棒等食物,整個比賽消耗會很大,我記得跑完後,那是相當餓。
賽前熱身,鞋帶什麼的繫牢點,半路繫鞋帶會很累的
一開始儘量慢跑,不要去追人,自己跑自己的。第一個十公里不要停下來,中途遇到補水站,要趕緊喝水,趁著喝水的空隙休息就夠了。
第二個十公里,能跑儘量跑,不行就走跑結合。我是第二個十公里,跑不動了,邁大步競走,結合慢跑,最後1千米衝刺的。
5. 享受跑馬的過程,不要把它當成比賽,就作為對自我一個挑戰就可以了。
跑馬沒有什麼技巧,堅持到底,量力而為。
算好時間,一般人都能跑進關門時間的。
-
7 # 艾菠瑪運動保護
馬拉松,是一項長距離的大消耗運動。所以一定要在各方面個階段都做好準備。
1、要有訓練計劃!
無論之前有多長的跑齡和跑量,如果是第一次參加馬拉松,一定要針對馬拉松做好訓練,至少提前半年到一年開始著手計劃。
訓練一定要由淺入深,比如第一週3-5公里,一週5練;第二週提高到6-8公里,頻率不變;這樣一步步加上去,速度慢一點不要緊。到後期有一定量了可以稍微減少頻率,比如一次20公里一週3-4次就夠了。
能輕鬆跑下來30公里後可以開始嘗試40公里或者利用手機上的app來一次線上的全馬挑戰。要記住,不要去管速度,哪怕比平時再慢點,只要堅持跑完就可以,當然如果感覺不適或者出現意外例如受傷一定要及時停下檢視。有了第一次的全馬嘗試,再逐漸的去適應這個長距離。
每週都要堅持跑長距離,不一定要40公里,但單次跑量最好能維持高水平。一個月2次左右的全馬適應跑,最重要的是能夠堅持下來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跑法(步幅、步頻、呼吸方法等)。在比賽中儘量選擇和平時訓練時一樣大的配速,勻速前進。
2、要有心理準備!
對大多數人而言,跑步是一項很枯燥很乏味的運動,尤其是長距離,中間一段路程心理上是最難熬的,所以最好能叫上幾個同伴一起,無論是訓練還是比賽都可以互相鼓勵互相幫助。
在正式比賽中,因為是第一次參加比賽,應以順利完賽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如果能有一個好成績也是好的。但是,在出現受傷或其他可能導致受傷的情況時要學會即時放棄,永遠別把比賽放在比身體更高的位置上。
每個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要有一定的瞭解,如果出現了呼吸困難四肢無力,疲勞感很強的情況,一定要學會退賽。不要覺得退賽很丟臉,有很多專業運動員也會因身體不適退出比賽,相反“咬牙”堅持可能會出現體力不支導致的暈眩,嚴重的甚至會有死亡的危險。
謹記,跑步本身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可以幫我們在舒緩心情的同時增強體質,為跑而跑,只會適得其反。
3、要做好運動保護!要做好保護!保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運動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保護。而對於運動保護而言,賽前、賽中、賽後都不可或缺。
開始正式比賽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調動身體的積極性,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較為興奮的狀態,預防肌肉拉傷和抽筋。佩戴好護具,例如護腕護膝等,降低賽中的受傷機率。有需要的話使用凡士林塗抹四肢與軀幹交接處防止出現摩擦傷。
進入比賽後,要時刻保持冷靜。冷靜的頭腦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受傷。比賽途中,與其他選手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相撞,尤其是在人多時和彎道處。如果需要調整鞋帶、衣物等應當跑到路邊進行,有感覺不適需要休息或求助時也一樣。如不小心摔倒或被撞倒,在沒受傷的情況下應當立即起身防止被踩踏。如受傷不便或身邊參賽者較多,應蜷身並側躺,雙手護住頭部。
比賽結束後不能立即躺下或坐下,應當慢走幾分鐘,調整呼吸,使自己慢慢恢復正常呼吸。值得注意的,很多人會因為自身無痛感而忽視拉伸放鬆。事實是,很多時候痛感不會立即出現,而會在賽後的8-24小時出現,如果不做好賽後的拉伸放鬆工作,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跑步超過一個小時,就會改變你的肌肉結構,肌肉結構的改變還會加大韌帶(特別是膝蓋韌帶和跟腱)壓力,引起發炎等問題。賽後幾天好好休息是很有必要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本身會慢慢修復受損細胞並刺激肌肉的生長加強。當然輔助手段也必不可少,比如熱水浴和按摩。熱水能促進血液迴圈,加速新陳代謝,排除體內廢物。好的按摩能使緊繃的肌肉放鬆,更快恢復狀態。
4、小貼士
由於是首次參加馬拉松,一般參賽條件裡會要求出具醫院的證明,所以一定要提前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包括心臟、血壓、血糖、血脂等。
賽前賽後兩小時內不宜進食,但可以適當補充水分和糖、水果等。由於一般比賽都會在早晨開始,所以早餐也不要吃太油膩的實物。
跑前2小時喝一點帶糖的運動飲料,之後只喝礦泉水。跑前20分鐘飲用250ml的水,建議水溫:夏季14-16度,冬季20-30度。比賽中途可以適當補充水分,但切記緩慢喝且不得一次性過量飲用。比賽結束可以稍微多喝點水,最好是礦泉水,功能飲料也可以,但絕對禁止碳酸、發泡類飲品。
比賽隨身攜帶能量膠和鹽丸,水一般補給點都會有而且較重,所以一般不隨身攜帶。
如果比賽當日Sunny比較強或氣溫較高可以摸上防曬霜,衣物可以身著輕薄排汗好的速乾衣。如果是比較冷的秋冬季則要以保暖為主。切記不要穿新鞋,就穿平時訓練時穿的鞋(只要沒壞),要以穿著舒服,適應為主,這點衣物也是一樣。
比賽時不要被周圍環境所影響,開賽時的激情湧動,中Tiguan眾的加油聲等等,儘可能按照自己的配速勻速跑,不要輕易改變軌跡和速度。
體力分配很重要,體力下降過快時可以放慢速度,甚至快步走來恢復體力,不要擔心成績問題,只要前期有計劃的訓練過基本都能在規定時間前完賽。可以透過佩戴跑表計時來觀察自己的速度,及時調整。
-
8 # 謀士范增
開跑前一天多補充糖分,保證身體內糖原充足,第二天開賽前一個半小時前,繼續補充糖分,補充電解質,補充水分,喝水200~500毫升,千萬不要為了怕上廁所而不喝水,如果脫水,體能馬上下降……注意不要喝牛奶,不要吃肉,不要補充蛋白,因為很難消化…能補充的儘量在賽前補充,開跑之後腸胃功能很差,吃進去的能量膠和喝進去的飲料,消化都比較慢………在賽道,每五公里務必喝水一次,每次別超過200毫升,注意同時補充鹽丸,體內電解質不足了,代謝立刻受影響,體能立馬下降,而且動作開始失調,甚是抽筋……儘量始終保持穩定的配速,不要提速到跑得喘不上氣,因為這樣維持不了多久你就不行了……最後就是路上儘量多的補充糖分,保證血糖充足,血糖一單不足,腦疲勞立刻出現,你會覺得各種不想跑,想著放棄,這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防止腦缺血而是產生永久損害
-
9 # Enjoy雅趣
馬拉松作為一項漫長的運動,對身體的消耗可以說是很大的,同時對於身體的準備情況也是很有要求的,常會出現的體力不支問題,首先是能量更不上,以及體力跟不上,和跑步策略不正確,。因此做好跑步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第一要務是要休息好。
睡眠不足對訓練是有負面影響的,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7.5-8小時的睡眠,所以當訓練時應增加睡眠時間。所以在比賽前首先要保證眠,不要熬夜。
當然了,對於一些高能的人群來說,額外睡眠並非是必要的。
然後是早點吃飯,吃過飯後等2個小時再跑步。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兩個小時已足夠讓胃內的食物消化,即使是吃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畢竟,如果你等待的時間不夠長,食物不會正確的消化吸收,可能會導致腹部痛性痙攣、腹脹甚至是嘔吐。這可能是很多新手出現過的問題。
例外:在吃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之後,可以進行90分鐘的輕跑,而如果吃的食物含高蛋白和高脂肪,則需要等待3個小時。
最後就是要做好賽前準備運動了,活動好筋骨,熱好身,調整跑步策略,猛衝可是不行的。
-
10 # 賴賴不耍賴
作為跑步愛好者,馬拉松無疑是一次盛大的跑步盛會,加上平時堅持跑步,體力耐力都得到鍛鍊,參加馬拉松只要適當掌握方法就能較為輕鬆愉快並安全完賽。但42.195公里的距離對於初跑者來說,還是要做充分準備的。
本人目前才分別參加過三次半程馬拉松和全程馬拉松,第一次跑馬注意事項我分享以下幾點個人心得:
1.心理準備:
跑步目的大家不同,有人追求速度,有人追求過程體驗,所以首先要根據自己平時跑步狀況大概估算這次的完賽成績,第一次跑的話基本在關門前完賽就已經妥妥的了,這個因人而異。切忌逞強,必須要在安全情況下完成。
2.身體準備:
馬拉松消耗體力極大,跑馬前最好進行比較系統的跑步訓練,以便達到第一次馬拉松愉快的體驗。因為沒有準備去跑的後果可能就沒有下一次咯。
3.物質準備:
準備平時跑步舒適的鞋子,最好是專業的跑步鞋子,防止磨腳。
棉質專業的跑步襪子。
適量的能量膠和鹽丸。其他吃的在路上補給站補給即可。
跑步小腿襪也可以準備一雙,有顏值又實用,保護小腿肌肉損傷,這個親身體驗跑完小腿一點不酸。
選擇舒適棉質的衣服褲子,女生夏天注意防曬,手臂可以用防曬袖套,或者防曬衣。戴個空頂帽。冬天注意保暖,戴個跑步圍脖,手套。怎麼舒適怎麼來。因為跑步過程穿戴不舒服是會比較痛苦的。
根據天氣情況準備一次性雨衣
對於咱業餘選手來說,過程應該是更重要一種體驗,手機最好帶上,用個腰包或臂包,依個人習慣而定。
最好是跟配速相當的夥伴一起跑,這樣整個過程不僅可以相互照應拍照,鼓勵,愉快完賽。
4.賽前準備:
參加馬拉松前幾天飲食要注意,防止出現腸胃問題。參賽前晚休息好,保證睡眠,參賽當天早上提早起床排空大小便,吃好早餐,準備好心情出發。
當然,不論是本地跑馬拉松還是外地跑都要先熟悉起終點的交通路線,避免遲到。
總之,第一次跑馬拉松體驗一定要愉快,要有準備。開心跑步,愉快跑馬!
-
11 # 於老師運動康復
馬拉松本來就不是一項輕鬆的運動,如果想讓馬拉松運動過程中變輕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延長馬拉松時間,10個小時走40多公里的方式絕對不會比2個半小時跑完40多公里累。除此之外,只能是調整參加馬拉松運動的心態以及賽前準備和賽場戰術。
最新研究表明,為達到最好的運動表現,馬拉松運動者在日常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配比為5:3:2。碳水化合物作為耐力運動的主要來源,攝入按5-6克/公斤攝入;水分的補充選擇滲透壓與人體內液壓滲透壓相等,被身體的利用率更高也更快的含葡萄糖的液體;馬拉松訓練者要每日補充優質蛋白如肉、禽、乳、魚、蛋等2-3千克每公斤,來儘快恢復因為高強度耐力訓練丟失的氨基酸數量;關於體內微量元素,單純依靠自然食物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遠遠不能滿足馬拉松訓練者的需求,必須額外補充複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
由於每個人的糖原儲備都是有限的,並且最大限度也僅僅能支撐運動員跑30公里左右。因此,要想在馬拉松比賽中避免或者延緩撞牆發生,訓練以脂肪燃燒作為主要供能渠道的有氧系統非常重要,這可以保證我們能夠儘量跑完全程。但要想在比賽中拿好的名次,需要我們在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控制。在比賽全程中的速度控制與節奏分配是否符合專案特點,是否符合自身訓練水平對最終成績起著決定性作用。
避免後半程降速,特別是35KM以後速度耐力以及保持高速的能力是馬拉松制勝的重要因素。優秀的運動員會透過比賽節奏的控制來把握整場比賽,而成績稍差的運動員則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節奏狀態,由於過高的初始速度引起的生理動態平衡失調,導致供能系統、神經系統等生理系統的紊亂,引起後半程跑動速度的下降等一系列負面情況的出現。而節奏控制這一原因再比賽中的影響力要排在運動員競技水平之上。
-
12 # 懶人運動
每一個愛跑步的人,似乎都有一顆參加馬拉松的心,但是每年馬拉松比賽,幾乎都出現過事故,尤其是對於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人來說,如果在賽前不進行系統的訓練,是很容易發生跑步事故的。那麼,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人要如何進行賽前訓練呢?
1,跑步基礎
要參加馬拉松,沒有跑步基礎怎麼行呢?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的朋友,要預留不低於3個月,最好是6個月以上的訓練時間,制定足夠規律的訓練計劃。
2,以“周”為單位規律訓練
制定以“周”為單位的訓練計劃,每週跑步3-5次,其中要保證一次速度練習和一次長距離短跑,其餘時間輕鬆跑即可。長距離慢跑訓練有助於提高耐力、增強心肺能力和迴圈系統,可以緩解跑步的時候心跳次數增加,能不費力地持續下去。
3,長距離慢跑距離每週增加
剛開始進行長距離慢跑訓練的時候,可以先從15公里開始,如果覺得15公里太吃力,可以適當縮減到10公里。然後每週增加2-3公里左右,最後增加到30+公里。在你參加馬拉松之前,要保證能完成3次以上的30+公里的長距離慢跑。
4,合理安排跑步頻次
在每週的跑步訓練中,要將輕鬆跑、速度訓練和長距離慢跑錯開來,不要集中在某幾天,而且在速度訓練和長距離慢跑的第二天,應該是休息日,就不要再繼續進行跑步訓練了。
5,進行力量訓練
在跑步訓練之外,如果你的身體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核心力量訓練,鍛鍊腿部、腰部和背部的力量。
6,賽前減量
馬拉松比賽開始的前三週,就要慢慢地開始減少跑步訓練量,給自己放鬆和休整的時間。馬拉松比賽開始的前兩天,就要停止跑步,好好休息,安心等待比賽開始。
除此之外,大家在每天的跑步訓練之後,不要忘記進行拉伸拉伸運動,可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和柔韌性,減少跑步中的拉傷和撕裂,緩解肌肉痠痛,同時也可以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
參加過馬拉松的小夥伴們,你們在馬拉松賽前是如何訓練的?大方地分享給跑步小白們吧!
更多運動健身相關,猛戳頭像哦~
-
13 # 湖南醫聊
馬拉松已經成為風靡全球的運動,每次馬拉松比賽總是會有跑友們身體不支,無法跑到終點。
尤其是進入10月來,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已轉冷,甚至會有下雨的情況出現。對於跑馬拉松的跑友們來說更是不小的挑戰。
那麼在跑前,跑步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呢?
長沙市第三醫院康復科主治醫生張磊表示:馬拉松跑步中最常見的意外情況就是低血糖、抽筋,天冷的話對心血管會有影響,對於有這方面基礎疾病的人來說,易引起心臟病的發作。
曾經在賽場上就發生過一位60多歲的跑友,堅持跑完全程後,在終點心臟病發作的危急事件。
如何安全地參與比賽,甚至跑出好成績,張磊醫生有以下建議:1、比賽前做一次全身體檢:建議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者,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不要勉強參賽,選擇其它方式較為平和、強度偏低的動專案。
2、做好熱身:在氣溫較低的環境下跑步,跑前的熱身和拉伸非常重要,比賽開始之前將身體充分拉伸,在跑步過程中不易受傷。
3、及時補充水份,身體不適及時救助:經過一段時間高強度的比賽,跑者由於體能下降,失水等原因,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尤其在氣溫比較低的環境下更容易出現頭暈、乏力、抽筋等狀況。
這個時候可以停下來到救治隊喝熱水,補充糖分,醫生會檢查跑友的心跳血壓,評估是否繼續參賽,也會為抽筋的跑友做拉伸和按摩。
4、如果下雨要備好雨衣,注意保暖:當跑步結束時,汗水和雨水將身體淋透,身體會很快的散發熱量,為了更好地保暖,一定要儘快換下溼漉漉的運動服。
建議跑友們自備乾衣物,做好保暖措施有利於賽後體力恢復;
5、心態平和,量力而行:比賽過程中,跑友們要保持自己習慣的較勻速的節奏,避免急加速受傷;重在參與,量力而行,跑半馬、堅持走完全程的參賽者一樣值得敬佩。
(網路圖,僅供參考)
-
14 # 派樂盟
賽前減少消耗
馬拉松對體力非常考驗,保留充足的體力是第二天順利迎戰馬拉松的關鍵。
在參加比賽的前一天記得儲存體力,不要參與什麼劇烈訓練或活動,記得早睡。
別穿新鞋跑鞋是需要磨合的,你永遠不知道新鞋在什麼時候會給你掉鏈子。對自己的腳好一點,新鞋只能穿800公里,腳是要陪你一輩子的事。
不要一上來就撒丫子跑第一次跑馬拉松是很容易興奮的,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上頭,導致後面力有未逮。這一點跑過800、1000米的童鞋們想來都是深有體會。
不要賭氣馬拉松是一項長跑持久運動。在前半段賽程有人超過你,不要輕易去槓,一定要超過他,這樣或擾亂你的配速計劃。而且在比賽後期,你也有可能超過他。
補給站不要猛灌水補水要少量多次,所以每站喝幾口是最好。如果天氣不熱,或者平時補水量就少,也不一定要每站都停。喝飽了跟吃飽了一樣,你會一點也不想跑了。
終點不要瞎衝刺勝利的曙光就在不遠處,但請注意,這個時候還是不要亂衝刺,因為興奮和急於求成可能會讓你跑出超過身體負荷的速度,很多猝死的案例也都發生在終點前。想想你都堅持了幾個小時了,還差這幾十秒嗎?
-
15 # 霸王課
為提倡全民運動,現在全國的各大城市紛紛開展馬拉松比賽,參賽的有年紀大的,也有年紀小的,有男人也有女人。
絕大部分跑到中途就因體力不支而放棄前進了,也有堅持到底的人。馬拉松是長跑,如果是第一次跑的話,需要注意很多事項的,否則就會發生意外。
一、平時注重鍛鍊能夠堅持跑完全程和前幾名的選手,平時都會鍛鍊身體的,比賽時才比其他人更有耐力和體力。如果一個人平時都不怎麼鍛鍊,就去跑馬拉松,相信他沒跑多遠就會氣喘吁吁了。
二、比賽前做一次全身體檢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急病可能平時不知道有,等劇烈運動後病情發作後才知道,那就麻煩了,所以為了避免跑馬拉松中途會突發什麼疾病,比賽前還是做一次全身體檢,排除隱患。
三、比賽前做好熱身運動員比賽前都會熱一下身,為的就是避免比賽過程中,手腳卻抽筋或者扭傷。馬拉松需要很大的體力,所以在比賽前必須要做好熱身準備,不然跑著跑著腳可能會扭傷或者抽筋。
四、及時補充水分,身體不適時求助跑馬拉松需要很長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人體會出很多汗,水分流失嚴重,所以可自帶水或者在相關站點及時補充水分後再繼續跑,不然身體會脫水,體力也會下降很快。還有一旦身體感到不適時要停止比賽,及時向工作人員或者其他人求助。
五、雨天要備雨衣,注意保暖有些城市是在十月份以後才舉辦馬拉松比賽的,這時,氣溫有所下降,可能也會下雨,那麼就要備好雨衣,穿多一點,以防感冒。
六、心態要好要激勵自己,堅持跑完。比賽重要的是參與其中,而不是得名次。
跑馬拉松已成大家參與的活動,大大提高了人們注重鍛鍊身體的意識,但我們第一次跑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以上幾個方面。
——END——
-
16 # 奇境慢跑
第一次跑馬拉松,需要注意:
第一,跑前,分中長期和短期
1,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沒有跑量,千萬不要上馬拉松賽道自虐。受傷的、早早就跑不動的、各種痛苦,NO ZUO NO DIE。如果是全馬,必須要多拉幾次LSD
2,跑步裝備的提前磨合
跑鞋、跑步T恤、跑步短褲,甚至臂套、小腿套、襪子、太陽鏡等等,都要在日常訓練中磨合好。儘量不要穿新鞋、新衣服上賽道
3,充足睡眠+碳水飲食
比賽日前幾天,不要通宵熬夜,保證充足睡眠。曾試過元旦跑大鵬全馬,跨年夜通宵未睡,第二天一早跑全馬,那狀態簡直了!卡著關門時間跑完的...
4,晶片、號碼布等
比賽前一晚,提前準備好號碼布等。如晶片是需要綁在鞋帶上的,也要提前一個晚上準備好,以防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忙忙來不及影響情緒。
以及比賽日前一兩天,不要吃火鍋、串串等。萬一第二天拉肚子...
此外,如果天冷一定要在存衣包準備多一件厚衣服。以及充電寶
第二,跑中
1,一定要時!刻!注意感受自己的身體狀態
一有頭暈噁心心臟不適等情況,千萬要注意,千萬不要衝。如果有跑表,也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心率。如果有異常,一定要及時慢下來且尋求醫療支援。
2,不要被大部隊帶偏自己的跑步節奏
賽道上,特別容易不自覺地就被大部隊帶快節奏。這就很容易導致前面很嗨,後面跑崩。一定要按著自己日常的訓練節奏、穩定的配速安全完賽。
3,補給點進出有序
補給點非常容易被撞上,也特別容易被他人無意飛過來的水杯給撞上。要特別留意,保護跑鞋不要被淋溼。
4,賽道中途不要隨意急停
很容易被後來的跑友撞倒,包括也不要蹲在路中央繫鞋帶等等。賽道上發生過幾起無意撞人事件...
5,終點千萬千萬千萬不要衝刺
高手除外。衝刺區是猝死高發地帶,尤其起新手一定要注意。老手如果瞭解自己的能力,也就量力而為吧。總之不建議。
幾年前見過很多在終點附近,觀眾喊加油、衝刺...其實這是最錯誤的示範。
第三,跑後
1,拉伸拉伸拉伸
至少20-30分鐘,這直接影響你第二天乳酸堆積情況和腿腳行動能力。有時間也可選擇冰敷...
2,成績徵求下載、照片下載
及時下載,以防忘記時間,無法成功下載到。
3,及時補充食物能量以及睡眠睡眠睡眠
補充食物能量及充足睡眠,是最好的肌肉恢復方式。
最後,祝大家科學鍛鍊,健康跑馬!
馬拉松現在成為風靡全球的運動,每次馬拉松總是會有跑友們身體不支,無法跑到終點,對於第一次跑馬拉松的跑友們來說,在跑前,跑步過程中,以及跑步後需要注意什麼呢?
回覆列表
1.首先馬拉松比賽,跑的距離要遠比一般的跑步比賽長,消耗的能量也大的多。所以跑步者要特別注意要跑的省力。跑馬拉松的時候,我們的動作一定要平穩,柔和,速度均勻。我們小腿蹬地的時候一定不要用力過猛,大腿前擺稍低,小腿在蹬地以後上擺也不能太高,整個腳掌離地面很近。 2.在公路上跑馬拉松時,由於公路的地形可能會有轉彎,傾斜和起伏等一些變化,我們跑步的動作也要根據地形的變化而隨之改變,我們的步長和步頻也要因人而異。為了省力,我們一般都要用較平均的速度來跑完整個馬拉松全程。
3.跑馬拉松時,我們的著裝要柔軟而輕便,適合我們的身體。短褲一般越短越好,這樣既省力,又便於我們身體散熱。鞋襪也要穿起來合腳,舒適。
4.馬拉松比賽是一項有氧代謝的運動,比賽過程中會消耗掉運動員的很多脂肪和能量,我們的飲食要根據賽前,途中,賽後不同的特點有不同的調整。我們應該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吸收,有助於我們恢復疲勞的食物,食物中要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比如蜂蜜,檸檬,蔬菜,牛奶,酸乳酪以及植物性脂肪等。
5.真正的馬拉松比賽,路程全長一般在42公里左右,但也有一些城市,為了吸引更多的馬拉松愛好者,把路程定為20公里左右,我們稱之為半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在一些小城市的參與度以及群眾基礎更高。每一次馬拉松比賽,由於比賽場地和管理能力的限制,參加人數也會有所限制。馬拉松比賽也是一項非常嚴肅的比賽,所以我們在報名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首先要詳細地瞭解比賽的時間,路程,地點,看看其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再報名,不要因為不適合你而臨時棄賽,使一些真正適合的人被排除在比賽之外。
6.跑完4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對運動員的身體是一個極限的挑戰。我們的身體要能夠承受這樣一個極限挑戰,所以在參賽之前,我們最好要能夠得到醫療機構的認可,方能參加比賽。在比賽的路程當中,會設有一些桌子,上面有一些礦泉水或者飲料,還有一些降溫海綿,運動員可用其補充水分或者給身體降溫,除此之外,運動員是不能從任何其他地方獲取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