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鬍子說史

    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年號,他在明太祖創業的基礎上,使原來嚴密的政策略趨向平穩,權利則更為集中,並實行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的措施。宣德六年,他命鄭和七次下西洋,更進一步溝通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由於政治、經濟的繁榮發展,各種工藝品的生產製造亦出現了百花爭放的局面,聞名遐邇的宣德爐正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宣德香爐的選料考究,做工精美,款式古樸典雅,當時就十分的珍貴。據載:宣德爐僅在宣德三年鑄造過一次,共得5000只,以後即封爐不鑄。數百年滄桑,至今的宣德爐的存世量更是鳳毛麟角,稀若星辰了。90年代以來,宣德爐繼宜興紫砂壺後成了中國藝術品收藏市場上的新寵。臺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東南亞各國的收藏家競相高價收藏,其珍品現今每隻的價格已可達十餘萬元至數十萬元之巨,可以說比六七十年代價格上漲了千倍。

    宣德銅香爐的選料之精,造型古樸莊重,做工精緻,亦是繼商周青銅器之後中國鑄造工藝中的極端。宣德銅爐名冠天下,嗣後多有仿製。

    其中仿品分為幾種:

    1、當代仿。宣德三年宮廷封爐不鑄之後,當時的監造者將原來的工匠再集中起來,另行鑄造。由於原料不足,風磨銅已經用完而不復出,鑄工只能以黃雜銅代之,雖做工與以前一般極盡精緻。形態更為多變,但銅質終於不及。同時底款有了變化。字數增多,為“大明宣德五年監工部官吳邦佐造”和“工部員外臣李澄德監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2、明代中期仿。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間,朝野亦需用銅香爐,因宣德爐已經深入人心,遂沿用宣德爐的造型和款式或稍加變化。此時爐的特色是銅色泛黃,器身鑄有伊斯蘭文。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大量傳入中國,致使正德皇帝亦信奉起伊斯蘭教,所以當時製作的工藝品如銅器、瓷器、景泰藍及許多的物品之上多有伊斯蘭文(迴文)的出現,至明末鑄造的宣德爐上亦沿此風,並且楷書、篆書並用。

    3、明末和清初仿造。該時的工藝美術器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所以宣德爐仿品製作亦美,並沿用明代的失蠟鑄造法,但在造型上與明代相比,惟顯靈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紅、橙黃等。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還有署“袖雲居”、“水雲居”、“風月侶”等的篆書方款。

    4、清晚期至民國時期仿。其銅質粗,砂眼多,爐壁薄,分量輕,有的以翻砂法澆鑄,工藝更加粗糙。在北京前門大街一帶就有專門偽造宣德爐的店鋪,打磨廠東大市炭兒衚衕有專鑄宣德爐的作坊,作成後做舊、塗色、上蠟,以此牟利,往往借道上海向外推銷,亦有銷至蒙古地區,但做工粗糙,爐胎薄,銅質差,多砂孔。

    5、現代仿。有三種情況,一是採用江南一帶以黃雜銅翻砂鑄成,粗劣至極,爐身不加紋飾,雙耳上翹如橋形,體輕薄而多砂眼。二是採用現代的失蠟法澆鑄技術,此類仿品可以說在造型、重量上與真品相伯仲,但細看銅的質地、皮殼、包漿、打磨的光潔度等,兩者差異就大了。現代仿品用的是電解銅,色紫紅,手撫之而無細糯之感,唯苯而已,且仍生澀淺薄,在打磨方面現代大多借助拋光機械,由於轉速太快,光澤過分的激烈,“火氣”亦大。

    宣德爐和其同時代的仿品,現今已很難分辨,一般均作真品論,價高。明末清初仿品的價格目前亦達2至3萬元(人民幣),至於清末民國和現代的仿品則價低廉,不為藏家所取。

  • 2 # 無情一一

    宣德年一直仿到現在,連專家學者都無法斷定,只要質量好就叫宣德爐。現代陳巧生作的巧生爐也達到了宣德爐的質量,遇到別錯過。

    金代鈞窯香爐

  • 3 # 愛看精彩影片

    明代宣德爐只是一個傳說,更是給人們留下好多謎團,個人看法只要是清代以前的,樣式和宣德爐譜中樣式對上了就算個好爐子。

  • 4 # 文藏

    名物考

    其實將「宣德爐」理解為一種泛稱更合理,它並不僅指宣德年間所造香爐,也泛指與之形制相近的銅爐。一如對「景泰藍」的理解:並不是專指明代景泰年間製作的琺琅器,而是對一種特有工藝器物的泛稱。但僅以「爐」來涵蓋也不準確,因為「宣德爐」除多種爐式造型以外,也存在鼎、簋、鬲、尊等借鑑模仿青銅器的造型,亦有更多非「宣德」款的同類型銅器。是否有一種科學的名稱可以概括它們的定名?—結合實物充分參考古籍和檔案,我們發現有一種稱謂,無論對於明造還是清造的宣德款銅器來說,都是非常適宜和科學的,這就是「宣銅」。

    故00178176-銅雲耳象足蓋爐-區域性

    「宣銅」器用料豐富,造型精緻,不僅代表著宣德時期鑄器的最高水平,也標誌著中國銅器鑄造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以故宮收藏來看,明代宮廷舊藏的「宣銅」器,至清代宮廷仍有留存,非常難得;而清代鑄造的「宣銅」器在故宮舊藏中佔多數,其中康雍乾三代官款器是當然的清造「宣銅」標準器。

    材質考

    故00177016-雍正款銅長方雙耳四足爐

    查閱中國冶銅發展史,考古證明作為銅鋅合金的黃銅的規模性使用,要晚至明代嘉靖朝鑄造黃銅錢幣。「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明會典》)。原因是合金中鋅的單獨提煉難度極大。這樣看,宣德朝「風磨銅」的主要成分似乎更可能是青銅或紅銅(純銅)而非黃銅。

    真宣「寫真」

    唐卡原件現藏西藏拉薩羅布林卡,屬國家一級文物,入藏羅布林卡之前則一直供奉於色拉寺,是色拉寺的鎮寺之寶。

    在這幅唐卡畫面的一側,也就是「大慈法王」像右側的几案上,擺著一些物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隻體型較大的香爐。圓鼎式造型。平口外侈,收頸,鼓腹圜收,三乳足較高,足根部有如意頭裝飾。頸下部有一週弦紋。朝冠耳較大,起自頸部。蓋鈕為一碩大的獅子造型,神秘生動。蓋外沿飾一週蓮瓣紋。器形古拙周正,各部分比例適中。據專家考證,此幅唐卡應該是宣德九年皇帝賞釋迦也失為「大慈法王」時賜予,同批御賜的還有佛經、佛像、法器、金銀等。受賞物品中雖未記載有「宣德爐」,但就如「商周彝器」、「景泰藍」等名稱不會出於本朝本代一樣,當時的宣德爐應也是歸入法器一類同賞。而從此件唐卡的來源和受賞時間分析,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當時宣德爐的真實寫照。

    右側圓鼎式三足香爐是最早的宣德爐寫照

    銘款考

    沈度書法輯字“大明宣德年制”款效果

    輯字出處:沈度《楷書敬齋箴頁》第二列“衣”字,第十二列“日”字,第十八列“年”字、“日”字;沈度《楷書謙益齋銘頁》第四列“大”字,第九列“德”、“日”字,第十列“朝”字(取“月”旁);沈度《楷書四箴頁》之《視箴》第四列“制”字,《言箴》第二列“宣”字

    故00142844-宣德款銅朝天耳三乳足爐-款識

    「德」與「徳」

    我們注意到,宣銅器銘款中「宣德」的「德」字,有的缺少一橫。「德」字演化從金文始,最早的金文中「德」字沒有中間的一橫,小篆隸定後,德字中間始有一橫,楷體出現後,顯然沒有對德字的寫法作出嚴格規定,寫法靈活,常常是「德」、「徳」寫法並存。而這種情況一直到康熙五十五年(一七一六年)頒佈《康熙字典》,才算由官方對德字做出隸定。從故宮收藏的宣銅器銘款看,「德」、「徳」兼有,而其中無橫的「徳」多,有橫的「德」少,且後者所署器多為清代。

    銅鎏金雙耳活環瓶 明宣德 青海瞿曇寺所有 青海省博物館藏(款識中的「徳」重點關注)

    銅鎏金雙耳活環瓶款式

    標準器

    故宮舊藏宣銅器,雖然流傳有續,但採用眼看手摸的傳統鑑定方法,時代上只能大致分出明、清,且有分歧。那麼除了在樣式、款識等方面鑑定外,是否有更為有效和令人信服的鑑定方法以區別宣德本朝器和後仿?—借用科學的無損檢測方法,透過X熒光光譜分析正可解決問題。

  • 5 # 世界和平2

    大明宣爐用紫銅合黃金的風魔銅、在加精細手工打造!爐體簡潔大方、底款打造字型工整內有防偽、不論口沿大小、重量一致!發上一真三宣爐大家鑑賞!以後不會在被忽悠上當!

  • 6 # 手機使用者宣德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寬十五,高七點五,重四斤八倆,收藏多年,也不知真假,但十分珍爰,把頑多年,覺得對宣德爐也有所瞭解,總感覺此爐不凡,若真固然為好,若不真又能如何,奇珍異寶皆有德有緣之人得之,是非真假,隨風去吧,但宣德三年銅爐,則肯定藏於民間,宣爐雖貴,但貴在宣德二字,若能一生宣揚道德,則肯定能與宣德爐結緣!上善!!

  • 7 # 青年史學家

    宣德爐是一種香爐,中國的古人們很早就開始製作香爐,但是在早期,製造香爐的材料主要有陶瓷鐵瓦等,到了明朝宣德年間,開始用黃銅鑄造香爐,宣德爐也因此而得名,我們現在所謂的宣德爐,不僅僅指的是宣德年間生產的香爐,但凡是與宣德爐相似的有款或者無款的香爐都可以稱之為宣德爐。

    宣德爐的製作:

    明代的宣德爐是宮廷裡面的焚香的容器,宣德皇帝在位的時候,對於焚香特別喜好,他曾經下令從暹羅進口了一批紅銅,並且命令呂震等人參照《宣和博古圖錄》等史料,並且結合哥窯、定窯等燒製的精美器具,設計出了宣德爐的形狀,最後宣德皇帝命令工部在宣德三年開始依照圖譜進行製作,為了保證香爐的高質量,工匠們將金銀等許多貴重金屬,按照一定的比例摻在了黃銅之中,隨後經過多次的精煉和提煉,當時一共鑄造出“宣德爐”三千多件,每件宣德爐底部都會有“大明宣德年制”的落款。但是關於真正的鑄造宣德爐的數量,還有一些爭議,有人說是五千多件,有人說是一萬多件。

    宣德爐的仿製:

    宣德爐的仿製咋明朝宣德年間就已經開始了,明代就已經有關於鑑定宣德爐的記錄了,當時有一個鑑定的標準就是:“字完整,地明潤,與爐色等舊。”但是至今大陸都沒有發現過宣德爐的真品,因而關於宣德爐的鑑定就出現了更多的爭議。

    趙汝珍在《古玩指南》一書中曾經指出,宣德四年以後,因為從暹羅進口的風磨紅銅以及白水鉛已經用完,所以就沒有再繼續製作。宣德五年之後,開始出現宣德爐的仿品。因此有一種觀點認為宣德五年之後的宣德爐不是仿製就是偽造。

  • 8 # 葫蘆一笑1

    真正的宣德爐,由於使用特殊材料風磨銅,且經過十二道特殊工藝精煉,所以不但不會生鏽,也不會氧化生成黑色皮殼,宣德爐銅質溫潤如玉,除了在表面生成一層緻密的氧化膜(俗稱包漿)之外,並無半點砂眼和鏽跡,就象金銀珠寶那樣發出令人喜愛的珠光寶氣,在強光處柔和溫順不耀眼,於幽暗處卻能象珠寶那樣發出令人陶醉的毫光,用手撫摸若處子之肌膚。無論手感或者視覺,總能給人一種美妙的感受。宣德爐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為它不但稀罕,而且還具備了一種內在的高貴氣質。

  • 9 # 明月107627819

    宣德爐真品,不見過真宣的人是不會懂什麼才叫宣德爐的,真宣現已發現,山東一支,南京一支,再也沒有了,真宣具備好爐的一切持徵外加熱出金變色。

  • 10 # 陽光153981881

    宣德爐現在市場存世量比較大,價值從幾千到幾十萬幾百萬都有可能,這裡面真正的明代宣德年間的甚至是清三代之前的比較少,為什麼?明末清初近一百年間,社會動盪不安老百姓生存都是問題,銅又是貨幣的基礎材料,不管是誰為了利益為了活命大量的銅器,特別是宣德爐的原料都公認是最好的,所以能夠保留下來,那真是萬幸中的萬幸,所以現在大部分的都是在清乾隆時期乃至以後後防的,即使是這樣的在市場上還是價值不菲,價格是看器物的傳承和本身的材質,外形特徵和現在持有人的區別,還是我說過從幾千到幾萬甚至是幾百萬上千萬都是有可能的,主要看爐子和它的關係環境來確定。

  • 11 # 季我努學社

    宣德爐是用金屬鋅製造的黃銅器,色澤清亮樸素,造型精美。在明朝宣德年間由宣德皇帝親自督促吳邦佐等人建造。宣德爐造型多樣,數十種經反覆推敲後由宣宗最後確定的造型各具特色,比如當時認可度最高的蚰龍耳爐,魚耳爐以及朝天耳爐,受到皇帝青睞,製作的數量也比較多。

    宣德爐

    但是由於史料記載不多,且有大量仿製品,因此圍繞宣德爐有著很多研究爭議。

    首先關於宣德爐的鑄造年限和製造數量一直存在各種意見。因為宣德三年造爐這一說法因為在正史上找不到確切的記載,因此關於宣德爐的製造數量和原因就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因為佛殿失火,高溫把殿內銅器都熔了為了彌補損失,當時的皇帝下令他們把被熔化的這些材料再利用做成銅爐,這個傳說屬於意外說。

    宣德爐

    第二種說法出現在一本真實性備受爭議的書《宣德彝器圖譜》中,書中表示宣德爐的製造原因是當時宣德皇帝收到了39000斤的銅進貢,為了不浪費這些材料,他就命令呂震,吳邦佐等人鑄造銅器,他親自督造,要求他們依據宋代瓷器的款式,並且研究《考古圖》和《博古圖錄》裡的銅爐樣式進行製造,最後鑄造出千件各式各樣的香爐。

    宣德爐

    其次在香爐的數量上也存在爭議,有說5000件的,也有說18000件的,前者說法被採信較多。學者趙汝珍在《古玩指南》裡論證提出宣德爐僅僅在宣德三年制造,這一觀點受到學界普遍的認同),到了宣德四年的時候,因為材料不足無法再鑄造了。也有學者直接否定了宣德爐與宣德年的關聯,上海博物館的館員陸鵬亮在他的《宣爐辯疑》中直接表示他認為在宣德朝並不存在大規模製造銅爐的情況,宣德爐是明代晚期被虛構的,實際上世面流傳的所有宣德爐都是萬曆之後被鑄造的。

    儘管存在這些爭議,宣德爐仍然是銅爐中的精品。

    參考文獻:

    [1]常華安.大明宣德爐綜論[J].中國歷史文物,2008(01):24-33.

    [1] 陸鵬亮.宣爐辯疑[J].文物,2008(07):64-76+92.

    [1]湯麗萍.明代宣德爐鑑偽[J].文物鑑定與鑑賞,2010(08):60-62.

  • 12 # 只論真品

    l大明宣德年制香爐,8-12釐米居多。15釐米少有,大於20釐米實屬罕見。明宣德爐用銅極少所製作的銅爐以型好為主,款為刀刻款,清爐主要厚重霸氣,款多為鑄款,明宣德爐重韻,清爐霸氣,價值以其尺寸大小,重量,入手沉甸,銅質精良,寶光可比良金,貴得精銅鑄煉所致。光澤內斂,皮色沉靜渾厚,端麗容穆,而論。

    明宣德三年宣德爐,(1428)年開始鑄造,在紅銅爐(紫銅)的底部鑄有"大明宣德年制"楷書陽文方形印刀刻款,書法藝術引用了元代著名的書法家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被稱"趙承旨",諸書體皆精,楷書自成一家,稱"趙體"。黃銅一詞專指銅鋅合金,則始於明代,其記載見於《明會典》嘉靖中則例,通寶錢六百萬文合用二火黃銅四萬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這是因為黃銅中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中國最早用黃銅鑄錢開始於明嘉靖年間,朱原熄,世宗,肅皇帝嘉靖(1522一1566年),宣德爐於宣德爐三年(1428)年開始鑄造,黃銅是銅鋅合金雜銅,黃銅的嘉靖年間出現已距宣德爐真品94年,近一個世紀。黃銅宣德爐是嘉靖朝後仿,宣德爐真品爐是專為皇帝賞獎大臣有功將領,皇親國戚,皇宮家廟二堂神像前進香焚香主持敲擊警示的法器,也是實用器,尺寸大,重量重,它是由能功巧匠人密制配方紅銅(風磨銅)十二煉滲入黃金,白銀,錫等名貴金屬合煉使殘渣排出,精益求精其色更加美妙,整體佈滿由金,銀,錫紅銅形成的斑紋,和圖案放置幾百年,不鏽蝕鏽不入骨,擦去浮鏽依然如故。這是工匠的精心冶煉出來的配方。真品宣德爐獎賞給文臣武將的宣德爐歸私家宣德爐,刻私家款識,這在宣德年的,瓷器銅器上有證可查,私家為記明自己的私有財產,或吉祥寄語。宣德爐由紅銅,金銀,錫等金屬合煉十二煉,每斤得其精者才四兩耳。故其所鑄鼎彝特為美妙。宣德爐三年的爐身整體是由紅銅,金銀,錫等合金的化合物,爐全身部滿一色的由紅銅,金銀,錫等顯示的斑紋,圖案,在其它紅銅,黃銅,白銅,青銅爐上是根本見不到的,爐上工藝複雜,先經冶煉合金製成0.5釐米厚的金銀錫紅銅等合金的銅條,進行切割,塹刻,打磨,拋光,有幾千年前的銅焊工藝,壓鑄工藝,,再進行多種工藝,不得不佩服宣德爐工藝師的巧奪天工的才藝,競然能將銅條透過多種工藝將銅條製成精緻優美韻特為美妙。由於精煉使銅質更精純,薄壁,底部稍厚,器型看似輕渺,入手之後卻很沉重,韻味很足的宣德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結婚和單身哪個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