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般來說,扭矩影響加速效能,但也有人說,功率才影響加速效能。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無疑扭矩決定論是對的,但因為變速箱的存在,功率決定論的武器是可以透過變速箱放大扭矩,得到好的百公里時速加速效能。其實,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駕駛體驗,那麼,扭矩對駕駛體驗影響大,還是功率對駕駛體驗影響大?
19
回覆列表
  • 1 # 魚眼貓眼鷹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回顧下駕駛場景。

    我們對動力的體驗來自於什麼?來自於加速,加速快,則我們覺得汽車有勁,動力大。

    那麼,我們在駕駛過程中,需求召喚動力最多的是什麼時候?用得最多的場景,才是對駕駛體驗影響最大的。

    我們絕大多數駕駛場景,發生在城市路況。

    在這個路況下,紅綠燈起步,最多感受的是0-60的加速,而其實,召喚動力最多的場景,並不是紅綠燈起步,而是行駛過程中的中途加速需求。

    也就是說,行駛過程中的中途加速體驗,才是對我們駕駛體驗影響最大的,其次是0-60起步加速。0-100加速,雖然是考查汽車經常用到的效能指標,但卻少有應用場景,至少不是一個直接影響體驗的指標。

    想清楚這個道理,並不難,我們公認柴油車有力,其實柴油車的0-100加速效能並不突出。

    為何柴油車感覺有勁?其實,正是在我們最多的駕駛場景,中途加速發生的,而我們感覺一切有勁的車,都是中途加速效能良好。

    中途加速和起步加速不同的在於,中途加速往往是變速箱固定在一個檔位,而起步加速要經歷幾次換擋過程,所以,中途加速沒有變速箱放大扭矩因素,靠的就是發動機的扭矩效能。

    這個扭矩效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扭矩要大,二是扭矩來的要及時。要隨喊隨到,而不是等一會才有。

    因此,在我們日常行駛的轉速段扭矩最大,才會給我們更好的駕駛體驗,而不是功率。

  • 2 # 專業潑開水

    扭矩大,加速快。功率大,極速快。

    一般道路、城市道路駕駛,選扭矩大的。飆車到120以上的,選功率大的。

  • 3 # ROCKPROD

    任何脫離實際的結論都是在扯淡。因為需求不一樣這個問題得分兩個場景:競賽和民用。先放一個很重要的關係:功率≈扭矩×轉速。以下內容全部都會用到這個關係。

    1.競賽:毫無疑問高扭矩高轉速發動機表現更出色,直白說就是高功率。因為對於競賽而言高功率帶來的高極速更重要,如果是低功率高扭矩發動機,雖然前期加速快,但極速低的劣勢在競賽中會很致命,典型例子是F1,比拼扭矩同時動輒一兩萬的轉速。

    2.民用:高扭低轉是王道。根據功率計算公式。在低轉速達到最大扭矩的發動機會在功率上略顯吃虧,資料上的功率更低。但這樣的發動機更適合民用。我們分兩種場景來解釋。

    首先是加速,根據牛頓第二定理,車輛加速是由輪上扭矩決定的,低扭發動機要依靠變速箱放大扭矩就要犧牲轉速作為代價,而這個時候就有兩個缺點,第一,加速慢,因為帶負載時不同於發動機空轉,發動機提高轉速是需要克服負載的,在相同齒比變速箱下低扭發動機此時提高轉速就比高扭發動機更慢,也就是加速更慢,而如果依靠變速箱拉高轉速放大扭矩來解決,那勢必造成高速區間加速能力差和極速低的弱點。第二,油耗高,因為在車重和阻力相同的情況發動機轉速越高油耗就越高。

    其次是勻速巡航,勻速巡航其實就是汽車輪上扭矩與阻力相等的狀態。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同樣巡航速度下,低轉高扭發動機的轉速更低,也就是油耗更低。

    因為民用的場景大部分時候(包括高速巡航)發動機都工作在低轉速區間,也就是1000-3000轉/分鐘的範圍。如果最高扭矩達到的轉速低那麼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輛在城區起步或加速輕鬆,不怕插隊,在高速省油。

    我們可以回到現實的例子,日系車歷來普遍標註空載功率很高,但同時開過歐系低轉高扭發動機汽車和日系車,都有感受,同功率下,日系在起步加速能力差不多的車型,高速提速能力不佳,且油耗高很多,而油耗和歐系差不多的車型加速能力又差很多。結合前面的分析,這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日系如此做法也是有市場原因的,對於相關知識理解不深的大部分國內購車人來說簡單看到高功率資料會產生髮動機更好的錯覺,我猜想這也是為什麼國內會有些人覺得日系發動機好的原因。

    PS:個人對日系標註的功率是存疑的。因為對比過很多廠家的扭矩圖,會發現一個奇特現象,日系最大扭矩和轉速都略小於其他廠家的時候,居然能標註和別家一樣的功率,而如果最大扭矩和轉速與其他廠家一樣,則日系會標註一個大很多的功率。結合上面功率的計算公式,我是無法理解這種功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智慧物流如何影響產業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