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玉東2

    個人覺的,印度:兩級分化比較嚴重,上層人士思想接近西方,各方面發展也接近西方;而佔據人口大多數的下層人士,思想比較守舊(也可以說是古老),對傳統思想繼承比較全面,但與現代社會相比,有些落後。中國:整體接受新東西比較快,符合傳統中國海納百川、求同存異的思想,在古老思想的基礎上接受西方新式思想。(對於古埃及和古巴比倫瞭解較少,對印度的瞭解也僅限於網路及影視。)

  • 2 # ZhenLon

    四大文明古國,是指古埃及、古印度、巴比倫和中國。前面三個古文明當時的建立者都已經消失了,惟有中國文明一直在傳承和發展!

    古埃及大概就是現在的埃及境內尼羅河流域附近,除了留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古建築和木乃伊以外,基本上也沒留下什麼了。現在的埃及是在歷史長河中幾經更迭後的埃及,歷史上的埃及先後被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數次征服,不僅人種發生了變化,就連文字、宗教信仰等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的埃及是阿拉伯國家,使用的也是阿拉伯文字,跟當年古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現在的埃及並不是以前的埃及人,不過是佔著這個地盤而已。

    古印度大概是在現在的印度河流域附近,目前大部分屬於現在的印度地盤。歷史上跟古埃及差不多。命運也相似。歷史上也是數次被外族征服,現在的印度人成份十分複雜,有白種人,有黃種人,還有黑種人,這跟歷史上不斷出現新的外來統治者有關!對印度這個奇葩的國家大家都知道的比較多,不做贅述。

    巴比倫則是歷史上曾經出現的一個國家,大概在伊拉克境內兩河流域附近。巴比倫當年的文明還是比較先進的,有自己獨立的文字――楔形文字,可惜早就失傳了,現在的人根本不認識。巴比倫可以看做是現在的伊拉克,目前被美帝搞得仍在戰火紛飛中。

    四大文明古國惟有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世代傳承下來,至今繁榮昌盛。至於另外那三大古文明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現在的埃及、印度和伊拉克既不是當年的傳承者,更不是繼承者,說成是侵略者更合適。

  • 3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古埃及文明大約形成於公元前4000年左右:當時在今天的埃及境內分佈著若干由原始部落過渡來的早期國家,這些早期國家經過長期的兼併戰爭逐漸形成位於尼羅河上游谷地的上埃及王國和位於尼羅河出海口沖積平原的下埃及王國,之後上埃及的蠍子王統一了上下埃及,建立了古埃及第一王朝。到了古埃及十八王朝(也有就是公元前十五世紀)古埃及文明進入鼎盛時期:此時的埃及向南擴張到努比亞地區(今天的蘇丹),向北進入亞洲的敘利亞地區並牢牢控制著包括塞普勒斯、克里特以及愛琴海諸島在內的地中海東部地區。可惜隨著十八、十九兩個強勢王朝的謝幕,從古埃及第二十王朝開始埃及文明無可挽回地衰敗下去:先後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所統治,隨著阿拉伯人的到來埃及迅速伊斯蘭化。直到阿拉伯帝國崩潰埃及地區再度出現獨立王朝,但此時的埃及人已是高度伊斯蘭化的埃及人,誰也說不清他們究竟是不是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人的直系後裔。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後也曾一度征服埃及,但奧斯曼帝國派駐埃及的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在自己的勢力壯大起來後就割據埃及自立為王並一度進行改革圖強運動,遺憾的是這場改革最終在英國的干預下失敗,埃及逐漸淪為英國殖民地。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殖民體系崩潰,埃及重獲獨立並收復了被英、法等國控制的蘇伊士運河。

    位於今天伊拉克境內的兩河流域地區孕育了無數古文明:阿卡德王國、烏爾王國等等,但最著名的當屬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文明大約始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興於公元前十九世紀 ,在其最璀璨的時候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曾與古代中華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比肩齊飛。創造了無數奇蹟。可惜再璀璨的王國也有覆滅的那一天:巴比倫王國先後受到 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終於被亞述帝國吞併,20年後亞述人被伽勒底人所滅,伽勒底人在巴比倫的地盤上建立了短暫80年的新巴比倫,最後新巴比倫被波斯人滅亡。隨著新巴比倫王國的覆滅,兩河流域被併入波斯帝國,此後又先後被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王朝、安息帕提亞帝國、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等,在漫長的數千年時間裡兩河流域再沒形成過強大的本土文明,直到一戰後伊拉克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出來,兩河流域才又重新建立獨立國家,但此時兩河流域文明發源的巴比倫城早已成為一片廢墟。

    印度最早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才被挖掘發現的,遺址在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地區,也統稱為哈拉巴文明,約始於公元前2300年。其後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征服了哈拉巴古文明並在印度建立起種姓制。印度文明強盛於孔雀王朝時期,但是孔雀王朝之後印度半島歷經了千餘年的分裂局面,直到笈多王朝才實現北印度的區域性統一。笈多王朝覆滅後印度重新回到小國割據的狀態,來自中亞的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乘機進入印度,先後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和莫臥兒王朝。隨著莫臥兒王朝的衰敗印度又淪為英國殖民地,但恰恰是在英國統治下印度才真正被打造成一個整體,印度的民族主義也誕生在英國殖民時期。二戰後伴隨著大英帝國的解體,印度成為獨立國家,但卻因為種族教派的衝突分裂成為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後來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作為古印度文明發祥地的印度河流域目前實際上絕大部分位於巴基斯坦境內。

    相比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其它三國中華文明擁有明確文字記載的可考證的歷史並不能算十分悠久,這也是西方國家質疑中華早期文明的原因。我們姑且不去爭執這個問題——就算我們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最年輕的,但我們這個後起之秀卻有一樣三位“老前輩”都沒有的巨大成就:按西方的說法我們有三千餘年從未間斷的古文明(實際上在此之前還有兩千餘年是他們死活不願承認的)——經歷春秋戰國的諸侯爭霸和諸子百家爭鳴,秦始皇嬴政締造了東亞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西方的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帝國的確早於秦帝國,不過如今安在?),秦帝國雖二世而亡,但漢承秦制:廢分封行郡縣車同軌書同文,不僅完成了華夏大地政治上的統一,更是在我們民族文化的基因中牢牢地種下統一的種子。此後漢武帝北伐匈奴、通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中華文明開始向外擴散。隨著漢朝的崩潰,中華文明在經歷魏晉南北朝的大動盪大分裂後又迎來隋唐盛世,到了宋代中國的四大發明紛紛西傳進而影響到世界歷史,元朝縱橫四海將整個亞歐大陸聯絡成為一個整體,明朝七下西洋開啟了人類的海洋時代,清朝完成了國內各民族的交流融合。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文明也和其它三大文明一樣面對西方列強的巨大威脅,雖然我們也曾屈辱地割地賠款,但在無數仁人志士的奮鬥下最終維持了民族的獨立,隨著辛亥革命、新中國建立和改革開放三次重大變革古老的中華文明又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當然挑戰始終與機遇並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職後回家和女朋友創業,女朋友卻要分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