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磚家
-
2 # ruixuezhaofeng
國土輪廓像比目魚,1960年獨立至今60年來國際輿論只關注它“貧困、政變和鈾礦”。
西非與北非、中部非洲的連線點,撒哈拉沙漠經薩赫勒地帶向黑非洲的過渡區尼日共和國地處西非內陸西端、撒哈拉沙漠南緣,面積126.7萬平方公里,有查德、奈及利亞、布吉納法索、貝南、馬裡、阿爾及利亞、利比亞7鄰國。2019年末人口2331萬,GDP129億美元。
沙漠佔全國面積3/5,自北向南由大到小大致分沙漠、草原、平原三部分,尼日河流經該國500公里,流域集中了全華人口的一半,是最主要的農業區。當地有“西非火爐”之稱,年均溫度30℃以上,年降雨從南部750毫米至北部20毫米。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且十年九旱,南部為熱帶草原,有旱季和雨季(6—9月)之分,旱季哈馬丹風盛行。
人文特徵恰似地理:沙漠遊牧和非洲農耕兩大族群尼日人分為南方非洲裔和北方圖阿雷格人為主的遊牧族裔。豪薩人佔56%,傑爾馬人(桑海人)佔22%,兩大族均集中在南方從事農業,其他民族為遊牧和半遊牧,包括富拉尼人。北方族群約佔全華人口13%,以圖阿雷格人最多,佔總人口8%。族群衝突一直是威脅尼日國家統一的一大難題。
豪薩語通用於大部分地區,其次是傑爾馬語,法語為官方語言。近9成居民是遜尼派穆斯林,其他為原始拜物教和基督教信徒。
長期以來,尼日一直是區域主要的商業活動中心。公元7世紀起,桑海、馬裡、博爾努、頗爾等帝國以及豪薩城邦相繼控制該地區,但從未形成過統一的國家。法華人20世紀初佔領該地區,1904年將其併入法屬西非,1922年它成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8月,尼日獨立。
國際輿論關於尼日的主題:政變、貧窮、鈾礦尼日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落後,服務業欠缺,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差,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全國2/3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4次成功政變。1974年,孔切中校率軍奪權,開始軍政府新紀元,1987年孔切病逝,軍隊領導政治過渡,1993年首次多黨大選產生民選總統,權力也從傑爾馬人轉至豪薩人手中。1996、1999年接連兩次政變後,當年追隨孔切的坦賈當選總統至2010年2月,該國第4次成功政變掀翻“偉大的、尼日不能沒有的”坦賈,2011年大選誕生(獨立後的)“第七共和國”。
尼日地廣人稀,只有不到4%的土地可以耕種,獨立至今一直穩坐全球最窮國家的“最後排”。貧困率44%,預期壽命62歲。
尼日資源不豐,尼日河只是“吝嗇”地劃過西南一隅,查德湖也僅沾個邊,沒水沒農業,旱災幾成天敵。其礦產種類不多,除了放射性礦產鈾,西方石油公司忙活了20多年,難尋經濟價值藏量的油田。鈾礦由法國公司1957年發現,1968年起開採,迄今已探明儲量在24萬噸,遠景儲量可再添20萬噸,蘊藏量居世界第5,年產量3000噸以上居第4,出口量第3。
鈾礦對經濟作用不大。一是國際市場鈾價大起大落,二是法國阿海琺集團長期壟斷該國鈾礦開發,據稱法國每3盞燈中就有1盞靠尼日鈾礦點亮,三是鈾礦集中西北邊遠地帶,圖阿雷格分離勢力頻頻以綁架外國專家、武裝襲擊等方式提高對政府的“要價”,使得新礦開採受阻。
鈾礦佔尼出口總額的70%,卻僅貢獻GDP的近6%。英國《衛報》曾援引兩個“有趣”數字,一份來自非政府組織,阿海琺2010年在尼日鈾礦產出額35億歐元,尼日政府只分到了4.59億歐元,而在2012年僅阿海琺公司獲得的免稅額就達到3.2億歐元。另一份來自阿海琺:在尼開礦40年來,該公司已經將80%的總收益——共計8.71億歐元交給了尼日政府,它完全遵照雙方的協議並遵守該國相關法律。
-
3 # 吧唧吧唧聊歷史
我是環宇新世界,常駐西非,我來回答。
尼日是西非地區的一個內陸國,非常窮,非常落後,全國靠一條尼日河活命。幾乎全境都是沙漠,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尼日可以算是目前世界上最沒有未來的國家之一。
1.概況。
全國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絕大部分圍繞著尼日河兩邊生活。首都尼亞美,同樣位於尼日的生命線尼日河邊上。沿著尼日河往南,直到奈及利亞,聚集了全國一大半的人口。尼日與奈及利亞的貿易佔其貿易的8成,奈及利亞北部的kano是對尼日出口的主要口岸。
2.氣候。
典型的沙漠氣候,只有尼日河邊和南部靠近奈及利亞的地方,是沙漠草原氣候。其餘地方都是撒哈拉沙漠地帶。尼日可謂是炎熱、乾旱、缺水最嚴重的非洲國家之一。
3.經濟。
沒有任何工業,主要是畜牧和農業。所有的輕工業重工業產品都需要進口。奈及利亞北部城市kano是對尼日最主要的貿易口岸。kano由此聚集了大量的華人,在此開廠,開店,設立貿易點。在奈及利亞的華人眼中,kano就是奈及利亞的深圳,是未來僅次於拉各斯的具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原因就在於它離尼日很近,人口與尼日的豪撒族是一家人,因此尼日的商人都來這裡採購貿易。
4.宗教與文化。
尼日與奈及利亞在某種程度上有很深的連線,都是從同一條河流起源發展而來。尼日最主要的民族,跟奈及利亞北部的主要民族一樣,也是豪撒族。這裡的人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但是這裡以前是法國殖民地,因此官方語言是法語,奈及利亞是英語。
5.政局。
尼日的政局也是近幾年(2013年)才慢慢穩定下來,但對於華人而言,還是比較危險的。如果有興趣去那裡經商旅行,還是需要警察陪護比較好。但這已經比以前強太多了,之前政局動盪,拿槍的黑人隨地可見。
-
4 # 緬甸中文君
人口超過1800萬。尼日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尼亞美及其周邊地區。
由於尼日氣候屬於乾旱熱帶性,終年炎熱少雨。平均氣溫攝氏30度,乾旱和政治不穩定,只有58%的尼日人能夠獲得淨化過的飲用水。
雨季從6月到9月,旱季從10月到第二年5月。降水量由西往東逐漸遞減。造成尼日水資源比較貧乏。
1990年,城市人口中的61%和29%的農村人口,能夠獲得良好的飲用水。但如今,尼日100%的城市人口都有淨水供應,但只有49%的農村人口獲得了淨水。
從10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在尼日廣泛傳播,深刻影響了尼日的文化和國民。超過99%的尼日人信奉伊斯蘭教。
農業是尼日最基本的經濟生產部門。但由於水源太少,糧食長期不能自給。
畜牧業反而是尼日的經濟支柱之一,尼日鈾礦儲量居世界第五位,佔世界總儲量的11%,是世界第四大產鈾國。另外尼日豐富的磷酸鹽,煤炭和石油資源也比較重要,漸漸成為尼日的支柱產業。
-
5 # 千佛山車神
日尼爾西非一個很佛系的內陸國,這裡沒有WiFi了,甚至都沒有電,讓你無慾無求
尼日全稱“尼日共和國”,是一個位於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其境內絕大部分地區被撒哈拉沙漠覆蓋。
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奈及利亞和貝南交界,西與馬裡和布吉納法索毗連,東同查德相鄰。總面積126.7萬平方公里,人口2067萬。
(尼日地理位置)
提及尼日,99%的人都可能誤聽成“尼泊爾”或是“奈及利亞”。因為這個國家在國際上實在是太沒存在感了。
雖然擁有著超過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但這裡大部分地區都是熾熱的沙漠,只有南邊部分地方還說的過去,其他地區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塔克拉瑪干啥樣,這裡就啥樣)。
如今世界上,哪裡沒有華人的身影!哪裡沒有華人的腳步!哪裡沒有華人的喧囂!
這裡就沒有。
尼日華人很少,寥寥無幾,試想連吃苦耐勞華人和中國企業都不願意來,該國的環境可想而知。(偶爾有幾家來援助的基建公司)
(這就是尼日首都——尼亞美,還不如俺們村子建設的好嘞,感覺就是個原始部落)
環境差也就罷了,尼日政局也不太安穩,前幾年剛剛結束了前總統馬馬杜·坦賈的強權統治,國家總算恢復了正規。但該國南部還很大一片地區處於博科聖地的勢力範圍,治安非常刺激,在該區域出門如果不帶保鏢就等於送人頭。
日尼爾在歷史上就從來不存在這麼一個國家,該國在歷史上有部分地區屬於過桑海帝國和博爾努帝(咱們姑且就叫帝國吧,實際上就是兩個超級大部落)。尼日自身根本沒什麼歷史,這個國家完全是法國殖民者塑造出來的。
這裡從20世紀初成為法國殖民地,到1960年正式宣佈獨立。至今尼日的官方語言還是法語,也是世界法語國家聯盟成員國。
(尼日南邊是黑人,北邊是屬於白色人種的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
目前,尼日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說白了就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這裡地上糧食不夠吃,底下資源沒多少。有沙特的病,卻沒沙特的命。
那麼多沙漠,底下愣是沒多少石油。目前該國探測的石油儲量為11億桶,不及沙特兩年的出口量。並且還因為交通惡劣,沒人來投資。
除此以外就剩下煤、錳、鎢等礦產,但儲量都不大,挖了也運不出去。整個國家可以說是要啥沒啥。
若是沒有國際援助,這個國家早散夥了。
如果你想去尼日尋尋刺激,估計你得先去大巴黎轉機,沒十幾個小時根本下不來。
但是當你下來的時候,你會發現,還不如不下來呢。
-
6 # 一臉懵的小盆友
在尼日,有一位在當地生活了28年的中國女性。當年作為大學畢業生的她,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放棄了優越的工作條件,不顧父母的反對,來到遠在千里外的非洲發展。
最終在8年以後,她如願以償地嫁給心愛的人,婚後還為對方生下了2個可愛的混血寶寶。這麼多年過去了,她還像剛開始一樣過得幸福快樂嗎?
這位勇敢的女性名字叫做吳文毅,她出生於廣東廣州,自小家庭條件優越,父母都是60年代的大學生。良好的教養以及家庭的薰陶讓吳文毅成為了一名多才多藝的女孩子。
吳文毅有三個兄弟姐妹,她在家排行老大。作為長子,父母對她給予了很大的期望,在她的個人成長過程中,父母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吳文毅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在高中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紡織大學,進入大學以後,她也是所在學校第一個舉辦個人畫展的學生,同時她還擔任了學生會的體育部長。
在學校裡面,吳文毅熱愛體育運動,經常參加田徑和射擊比賽。有一次,來自非洲尼日的阿布巴卡爾也在足球場上運動,此時吳文毅剛剛結束田徑訓練,她的模樣一下子就引起了阿布的注意。
阿布向吳文毅身邊的同學請教:剛才那個女孩叫什麼名字啊?
阿布知道了對方的姓名以後,他大膽地向吳文毅走去,並自我介紹起來,她希望可以和吳文毅成為朋友。
吳文毅一點也沒有排斥對方外華人的身份,相反的,她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也願意交往一個外國朋友,而且自己性格開朗,周圍也有很多異性朋友,所以吳文毅爽快的答應了對方的請求。
阿布巴卡爾來自非洲的尼日,當地常年有飢餓和貧困的現象,是世界上最貧瘠落後的地方之一,那裡的人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整個國家60%的面積被沙漠覆蓋,常年高溫,非常不適合人們居住生存。
但阿布的家庭卻不一般,他從小就生長於富裕的家庭,父親是當地有名的醫生,自己所在的家族在尼日也屬於名門望族,所以能夠負擔得起出國的費用。
在1987年,阿布就以留學生的身份來到了中國留學,在這期間,他先是學習了2年的中文,之後又進入到中國紡織大學求學。正是這段留學經歷,讓阿布和吳文毅結緣。
剛開始的時候,吳文毅只是把阿布當做普通朋友,因為他的年齡比自己大了12歲。但由於兩人都喜歡田徑運動,在一起的話題也逐漸多了起來。
在經過四個月的交往之後,兩人的感情也在逐步升溫,吳文毅也對這個來自非洲的留學生有了更多的好感,他們終於以戀人的身份走到了一起。
但美好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兩個人的愛情持續了2年左右的時間,阿布也快畢業了,他面臨著回國發展的問題。人們總說,畢業季就是分手季,此時的阿布就有著這樣的煩惱。
在回國前,阿布帶著吳文毅,找到了自己在中國的“父親”,他的名字叫做張金泉,身份是留學生辦公室主任。
因為阿布成績優異,作為學校裡僅有的一名獲得優秀學生獎金的外華人,張金泉對他在生活中給予了許多關注。而阿布對他也很信任,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決策或是難題,都會請求張金泉給自己出主意。
在見到吳文毅之後,張金泉對眼前的這個女孩很滿意,同時他也指出,兩個人在一起也會有很多的現實問題,其中最大的阻力,就是來自於吳文毅的父母。
吳文毅的父母都是60年代的高材生,他們在自己的女兒身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他們希望女兒大學畢業以後可以到美國繼續深造,但阿布的出現讓他們的計劃落空了。
這一天,吳文毅向父母說,家裡要來一個外國朋友,但她也沒有表明阿布男友的的身份。當吳文毅把阿布帶回家之後,父親看到自己的女兒帶個非洲朋友回來,他板著臉也沒有招呼阿布,只坐在一旁看報紙,就這樣呆了20分鐘之後,雙方第一次的見面就結束了。
不久之後,還是吳文毅主動向父母坦白了自己和阿布的戀愛關係,當父母聽到這個訊息之後,這個原本平靜的家庭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父母心中的不安變成了現實。
父母認為,尼日政JU動盪不安,且那裡貧窮落後,他們不理解自己的女兒為什麼會喜歡上一個膚色和國別不同的非洲人,至於說要讓自己的女兒嫁到非洲,那更是天方夜譚了。
但吳文毅的想法卻很簡單,既然兩個人相愛了,那就要克服重重阻力,同時他也告訴父母,阿布雖然是一個非洲人,但他的身份在當地也屬於中上階層。經過自己的這番解釋,父母也開始逐漸地鬆口。
正當阿布和吳文毅的愛情面臨分合的時刻,1992年,阿布的家鄉尼日發生動盪,為了利益,尼日與中國斷.交,轉而與T.AI灣建交,這次事件的發生,給這段正在艱難中跋涉的愛情又增添的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這一年,也剛好是吳文毅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她進入了自己喜歡的服裝設計行業,但只工作了很短的一段時間。
家庭的壓力、父母的阻攔也沒有阻斷真摯的愛情,吳文毅還是決定辭職,她入職了一家外貿公司,並主動申請去非洲發展。
當時非洲法郎大幅貶值,很少有人願意去非洲工作,他的請求很快得到公司的批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一個人毅然登上了飛機,告別了生活了25年的故土。
兒行千里母擔憂,雖然一直反對女兒和阿布交往,但自從知道女兒去了非洲以後,父母還是想方設法透過各種渠道瞭解非洲。老兩口經常開啟地圖,翻看尼日處於什麼位置。
但是隨著對非洲、對尼日瞭解得深入,他們就越擔心的女兒的行程,尼日全境位於撒哈拉沙漠的邊緣,全國只有一條河流,即使在首都尼亞美,人們的生活條件也很艱苦,平時想吃一頓蔬菜也是奢侈。
當時剛好中尼斷.交,吳文毅先來到了多哥的首都洛美,阿布也把自己的生意轉移了過來。之後,阿布為了打消吳文毅父母對自己的疑慮,主動聯絡了在大陸的張金泉,希望他可以給自己想想辦法。
在他的建議下,阿布透過自己在尼日的上層關係,努力讓中尼兩國復交。阿布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女同學,她的名字叫做娜娜。
娜娜是阿布上高中時認識的同學,在這之後,娜娜成為了總統夫人。正是這一層關係,讓兩國的復.交成為了可能。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正當阿布的努力初見成效之時,尼日爾當局發生zheng變,總統府更換了主人,他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阿布只有回到洛美,儘管困難重重,但阿布並沒有放棄。正當阿布焦頭爛額的時候,傳來了一個好的訊息,當時駐多哥的中國大使孫崑山主動聯絡了阿布,並打算透過阿布的關係,努力促成復交事宜。
當時阿布在外為復交奔波,吳文毅則接手管理了阿布的公司,在她的打理下,公司的事業也在蒸蒸日上。
作為一個華人,吳文毅也很支援丈夫的工作,她表現得深明大義,在阿布資金不足時,也拿出自己的積蓄來支援阿布,這也顯示出,吳文毅作為一箇中國女性獨立的性格以及特有的人格魅力。
在多次努力之後,阿布見到了剛剛上任的尼日的麥納薩拉總統,這次見面,阿布向麥納薩拉陳述了與我方復交的種種好處。
2天后,麥納薩拉接受了阿布的建議,並於1996年8月19日,宣佈於中國復交,阿布也作為隨行的一員來到北京。
對於這次復交成功,阿布有著不小的貢獻。孫崑山大使也打算透過自己的努力,來幫助到這對年輕人,此時他剛剛在廣州出差,他主動聯絡了吳文毅的父母。
孫大使對他們說,你們可能對阿布存在一些誤解,阿布這個人在當地有很好的聲譽,在個人生活方面,阿布也有著嚴格的要求。孫大使還說,您的女兒現在在洛美生活得很幸福,但如果能夠有你們的承認,他們一定會更加幸福的。
婚後,吳文毅和阿布也到了尼日生活,在首都尼亞美,吳文毅也經營著2家中餐館。
在07年,中國某企業的負責人在尼日遭遇了綁架事故,也是阿布透過自己的斡旋才將他順利救出。
如今的吳文毅已經年過半百,她生活得非常幸福,有2個漂亮的孩子。而且吳文毅在當地依然有不小的影響,在疫情期間,她還透過自己的影響,號召在當地投資商人捐款了12萬元左右。
-
7 # 未央漫遊筆記
非洲的尼日,被稱為貧窮國家的天花板,當你在尼日收入達到每月1000元的時候,就已經可以過上富人的生活了。
在那裡生活,人們的月收入僅有幾十到幾百元不等,甚至為零。全國有2200多萬的人口,有90%以上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他們經常在貧困和飢餓的邊緣掙扎,尼日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吃上新鮮的蔬菜,喝上乾淨的自來水。
尼日的基本情況
位於非洲的尼日一直不為人們所熟悉,儘管這個國家坐擁12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但它的存在感卻很低。作為非洲大陸面積最大的內陸國,整個國家有60%的面積被沙漠所覆蓋。
尼日的地理位置位於非洲的中西部,它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一個國家,這裡夏季的平均溫度有30°,氣溫最高時候可以達到60°左右。
常年的高溫以及惡劣的環境讓人們和動植物的生存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平坦的地勢也沒有辦法阻擋風沙,每當遇到大風來襲,總是會帶來遮天蔽日的沙塵暴。
正是這個原因,讓尼日境內沒有辦法長出多少的莊稼和蔬菜,這也導致大部分的人還處於飢餓的邊緣。有的時候為了尋找食物和水源,他們需要徒步幾十公里。
在非洲有一條叫做尼日的河流,它全長4200公里,也是非洲第三大的河流。但它在尼日的境內,也僅有550公里,它也是尼日全國唯一的河流。
作為一條生命之河,尼日河為生活在河流附近的人們提供的食物和水源,河流的流經區域,有著尼日最大的城市—尼亞美,它也是尼日的首都,全城市生活著160多萬的人口。
雖是如此,作為一個國家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尼亞美本應有著繁華的一面,但這裡的建設卻堪比大陸山區的小鄉鎮,破損的房屋像極了戰損風格的裝飾環境。
走在尼亞美的街頭,可以看到很多的燒烤小攤,這是當地人最喜歡的烹飪方式,所以尼亞美也有著“燒烤之都”的美譽。
尼日的經濟發展緩慢,閉塞的交通阻止了商業的往來,對於來這裡旅遊投資的人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全國每年僅接待外國遊客還不到百人,而對於本地人來說,這些外地遊客就像是財神爺,他們通常會提出坐地起價的請求,遊客也只能乖乖接受。
這裡的生活物資也很匱乏,當地的物價昂貴,一些常見的生活用品,售價也要大陸的好幾倍。在普通的集市裡面,蔬菜的價格昂貴。西紅柿、黃瓜、大白菜的售價高達6-7美元每公斤,牛羊肉的價格為5美元每公斤左右。
而在超市裡面,蔬菜的價格更是達到了15美元每公斤的價格,這樣的價格讓當地人望塵莫及,吃上一頓新鮮蔬菜沙拉就抵得上他們一個月的收入。
尼日到底有多貧窮
1.在尼日的學校裡,基礎設施很不齊全,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沒有課桌,還經常出現高年級和低年級擠在一間教室的情形。在沒有黑板的情況下,只能給每一位學生髮一張紙板。
2.尼日是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在2021年的時候,已經達到了7.1%,每個家庭擁有五六個小孩是很常見的現象,也是這個原因,讓尼日的青少年的在總人口的佔比中也很高,15歲以下人佔到了尼日總人口的45%。
3.尼日是一個存在一夫多妻的國家的,90%的男性有第二任妻子,這裡的女性地位較低,她們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出嫁了。在偏遠的部落裡面,酋長可能擁有更多的妻子,用妻妾成群形容也不過分。
5.無論在尼日的各個城市生活,都是沒有公交車的,但在路上也有行駛的計程車,它們屬於招手即停的那種。因為沒有明確收費標準,所以乘客在上車之前,需要與司機商量好價格。
6.截止2018年止,尼日的全國公路總里程僅為1.5萬公里左右,其中瀝青鋪設的路面有5500公里,剩餘的都是土路。在公路上行駛也很考驗駕駛員的技術,道路坑窪不平,底盤低的汽車會深陷泥沙之中。
7.尼日的人均壽命僅為62歲,常見的疾病有瘧疾、痢疾、霍亂、傷寒等傳染性疾病,這主要和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聯,因為水利和基礎建設薄弱,許多人仍然還在喝著生水。目前,尼日的醫療服務覆蓋率僅為50%。
關於尼日的生活習俗
尼日的生活節奏緩慢,這裡的人每天只工作6小時左右,儘管收入很低,但你在他們的臉上看不到愁容,在婚喪嫁娶的宴會上,他們會用舞蹈和歌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閒暇時光的尼日人,喜歡用木炭燒上一壺濃茶,然後聚在一起聊天品茶。
在日常生活中,尼日人習慣說法語和部落語言,這裡的主要民族豪薩族、圖阿雷族、哲爾馬-桑海族、頗爾族等。
婚俗
尼日人崇尚自由戀愛,當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舞的時候,就是他們尋找另一半的最佳時機。如果誰看上了對方,也是需要準備彩禮的,通常是牛羊等牲畜或是少許現金。在結婚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涼爽的天氣。
選美
在尼日也有著一個叫做博博羅的部落,在裡面生活的男性,也有和選美的習俗,舉行的時間長達半年左右。他們的選美的標準是唇紅齒白、頭髮茂密並留有辮子以及眼神明亮。選美大賽上的男性會極盡全力表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俘獲另一半的芳心。
服飾
大部分的尼日是穆S林,所以在服飾,男性一般是穿著白色長袍,涼爽的燈籠褲,而女性的則一般會帶上黑色的面紗。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的著裝則更加現代化,但他們出門的時候經常頭頂著一些重物。
飲食
尼日的糧食產量很低,大米屬於有錢人才能消費的食物,需要幾十元一斤才能買到。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們的食物包括玉米、木薯、高粱以及牛羊肉。
在吃飯的方式上,有使用刀叉的,也有用手抓飯方式的。如果尼日人的家中來了貴客,他們一般會準備一些燒烤和香蕉,蔬菜、麵包、咖啡、牛排,這也體現出主人的待客之道。
來到尼日應該注意的事項
在尼日有來自大陸工作的同胞,主要從事於石油、礦產、蔬菜種植等工作,如果需要前往尼日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尼日的夏季溫度很高,在戶外進行作業的時候,應該穿上長袖長衫以避免紫外線的照射。
2.尼日的醫療條件落後,在當地生活,需要注意飲用水衛生,不可飲用生水,也要注意瘧疾的發生。
3.尼日水果蔬菜的價格比較昂貴,應該根據個人體質,隨身攜帶維生素片或者及時補充微量元素。
4.尼日的治安情況並不穩定,如果是在偏遠礦區作業,不要經常外出,有不少的當地人會攜帶槍.支。
回覆列表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講,要想維持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除了不超出承載能力之外的人口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等要素外,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樣很重要。如果上述要素搭配不合理或缺失的話,則這個國家很可能會陷入發展困境當中,甚至連生存都會成為大難題。比如,非洲內陸國家尼日,便堪稱全球最不適合生存的國家。
尼日是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家,北部與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接壤,東部和查德毗連,南部跟奈及利亞、貝南交界,西部同馬裡、布吉納法索為鄰,面積約127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150萬,首都為尼亞美。尼日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豪薩族約佔全華人口的56%,其餘則為哲爾馬-桑海族、頗爾族、圖阿雷格族和卡努裡族,國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官方語言為法語。
根據考古發現,尼日境內很早便有人類居住,但始終沒有建立起成熟的文明,在歷史上也始終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王國,而是反覆遭受外國的統治。公元7-16世紀,尼日西北部被桑海帝國征服,8-18世紀時,東部地區則被博爾努帝國吞併,而直到18世紀末,頗爾族才在中部地區建立起該國史上首個封建制國家-頗爾帝國。
從19世紀中後期開始,西非開始遭受法國殖民者的入侵,尼日在1904年淪為它的殖民地,成為“法屬西非”的一部分。二戰結束後,實力大衰的法國改變殖民統治策略,從1957年開始,先後給與尼日半自治、自治國家的地位,意在消解當地爭取獨立的呼聲,但效果並不理想。經過多年的不懈鬥爭後,在哈馬尼·迪奧裡的領導下,尼日終於在1960年8月3日贏得完全獨立。
尼日雖然擺脫法國的殖民統治,但在獨立後卻陷入無休止的混亂當中,軍事政變、部族衝突猶如“家常便飯”,嚴重影響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國內局勢的持續動盪,再加上生存環境的糟糕,導致尼日在獨立近60年後,依然處於一貧如洗的狀態。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尼日2018年的人均GDP僅有412美元,僅相當於中國的1/25,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作為全球自然環境最惡劣的國家之一,尼日深處非洲大陸中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被撒哈拉沙漠覆蓋,只有西部、南部分佈著零星的平原和丘陵,可耕地面積很少。除此之外,尼日還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全年平均氣溫高達30℃,而在夏季最炎熱的時刻,甚至能攀升到60℃,堪稱名副其實的“火爐”。
其實,即使是遍地黃沙、高溫難耐的國家,如果地下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樣可以躋身富裕國家行列。然而,命運似乎對尼日相當殘酷,雖然為它儲藏著約5億噸石油、12.54億噸磷酸鹽,但由於開採難度太大,根本無法轉化為財富。因此,除基礎薄弱的鈾礦開採業外,尼日實際上仍是一個相當落後的農牧業國家,發展前景黯淡。
在保障農業發展的各要素中,尼日河居功至偉。作為非洲第三大河,尼日河因為水量充沛、支流發達、流域面積廣,千百年來一直支撐著沿岸各國的農業發展,養活了數以億計的人口,因此被形象地稱呼為西非的“母親河”。對於尼日來講,尼日河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為它是該國最重要的水源,如果沒有它的滋潤,尼日早已被漫漫黃沙所吞噬。
國民經濟的一貧如洗,導致尼日民生艱難,並給社會保障工作帶來難題。據官方統計,國民教育支出在各年度預算中所佔比率不足10%,導致教育發展長期滯後,成人識字率僅28.7%。醫療方面同樣很糟糕,平均每2.5萬人僅有1名醫生,每9000人僅有1名護士,加之各種傳染病盛行,導致人口死亡率高達25.9‰,而國民平均預期壽命僅有44.6歲,是世界上人均壽命最短的國家之一。
從1990年開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每年都會公佈“人類發展指數”,用以衡量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並考察其適合人類生存的程度,而最晚從2012年開始,尼日每年都會在排名中墊底,堪稱全球最不適合生存的國家。尼日如何擺脫極端貧困的狀況,走向相對富足、高質量的生活,不僅考驗著該國執政者的智慧和耐心,而且需要全世界的關注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