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麵之原
-
2 # 文哥Aa
唐代青花瓷,是中國最早的青花,是唐代生產的在高溫鈣質透明釉下或釉上用鈷藍裝飾的瓷器,窯址在河南鞏縣。
揚州出土的唐青花標本經科技工作者化學測試,其胎釉成分與河南鞏縣窯唐三彩的藍彩成分接近,因此提出唐代青花瓷的燒造地點就在河南鞏縣一帶。後來終於在河南鞏義市黃冶唐三彩窯址晚唐地層中發現了一些唐青花瓷,從而為唐代青花瓷的產地找到了實物依據,確證青花瓷器首先產生於中國唐代。
下圖為河南鞏縣一帶出土的唐代青花:
-
3 # 徐鴻瓷器鑑賞
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最珍貴的唐三彩器是藍釉的唐三彩馬,它曾經創造過中國古代陶瓷在世界拍賣史上的最高價位。喜歡把玩高古陶瓷的收藏家都知道,藍釉的唐三彩最為珍貴,這是因為,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藍釉陶瓷最難燒製,統計一下現存的唐三彩陶器,一定會發現,藍釉的唐三彩製品,留在世上的數量最少。物以稀為貴,藍釉唐三彩受人喜歡就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了。考古學家在黃冶窯的窯址中發現的唐三彩器皿和殘件中,就數藍釉器最少。
唐三彩的盛行和成就,不僅使中國陶瓷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更是孕育了唐青花誕生。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唐代工匠一定會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某種釉料會使燒成的釉上彩呈現藍色,在不斷的實踐下,這種釉料(鈷藍料)就會被分離出來,有意識地用作藍色唐三彩的著色劑,這樣,偶然中孕育著必然,當藍釉唐三彩被有意識地重複製作出來時,鈷料能燒製藍色釉彩的規律就被發現了。由於唐三彩鈷料被用作著色劑,使燒製的釉面出現蔚藍色的釉彩,十分惹人喜愛,人們就有興趣不斷摸索其中的燒製工藝,使藍釉陶器不斷地生產。但是,由於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鉛釉的釉上彩,比較容易剝落,使色彩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掉色。為了克服三彩容易剝落的缺陷,唐代的製陶匠人進而摸索了釉下彩瓷器。青花就是一種釉下鈷藍彩,是在瓷胎上以鈷料著色,然後施透明釉,在高溫中一次性燒成的釉下彩繪瓷,因為鈷料在高溫中燒成後呈現出藍色,所以人們就稱之為“青花”,又因為藍色在釉下,受到釉面的保護,而不至於使顏色脫落,所以更容易儲存和長時期的觀賞。解決了釉料和加工工藝上的問題後,唐代青花瓷器的出現也就順理順章了。由此可見,唐代青花的出現是和唐三彩的藍釉製作的原料和工藝密不可分的。這個結論可以從正規的考古發掘和流散收集的唐青花瓷器上或瓷片上得到證實(圖為楊州考古出土的唐青花和圖2流散的唐青花瓷片)。
我們知道,目前已經發現的唐青花瓷器,數量非常稀少。據瞭解,在國內,唐青花瓷片目前僅在揚州出土過,國外也只有少量的唐代青花瓷器。在我們以前的瞭解中,國內外收藏的唐青花瓷器和瓷片有:
1、 南京博物館收藏有一些唐青花的瓷片,其中有一九七五年在楊州唐城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的一塊唐代青花瓷片,它所處的位置是在未被擾亂的唐代文化層裡;一九八三年出土的唐代青花瓷片二十多件,其中有壁底碗的殘片,從其器型觀察應該是唐代的瓷器。
2、 香港大學馮平山於20世紀40年代,在河南洛陽徵集到一件唐青花白釉藍彩三足器。
3、 丹麥哥本哈根裝飾藝術博物館收藏的鞏縣窯白釉藍彩魚藻紋罐;
4、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唐青花碗;
5、 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收藏的唐青花注子;
6、 南韓海底打撈沉船時,在6萬件中國各地窯口的陶瓷中,發現了3件完整的唐青花瓷盤。
7、 特別要介紹的是,1998年印尼發現的“黑石號”沉船,這是一艘9世紀中晚唐載有寶物的沉船,所謂寶物,最多的就是中國古代的陶瓷,其中以唐代長沙窯的瓷器數量最多,而最名貴的則是3件青花瓷,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最完整的青花瓷(圖3黑石號上的唐青花瓷)。
-
4 # 金藏寄喻
對早期青花瓷的考古與研究——近年考古部門在河南鞏義市白河窯址發現唐青花瓷標本多種!造型包括碗、盆、枕等,使唐青花產地得以解決。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帶有西亞風格的青花繪畫的特徵與揚州唐城及印尼黑石號沉船打撈出來的唐青花瓷完全吻合。唐青花多為釉下繪彩,也有釉上繪彩工藝。
2009年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國內外25家博物館(收藏機構)的73件元代青花集體亮相,堪稱元青花創燒700年後的第一次大聚會。為研究者和藏友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與研討實物的寶貴空間,從而也大大推進了對青花瓷器的研究與探討。附圖註釋:
元青花白釉《蕭何月下追韓信》明初沐英墓出土。
-
5 # 巢湖小袁小號
青花是從元代開始大規模製作的,唐代很多開元錢是烤藍,非常精美,這些鈷藍料是波斯商人帶來的染料,後來的手工業都嘗試著在瓷器,錢幣,琉璃器上使用,一開始只是出可隨意的製作,後來在唐三彩中有大量使用,不過那是冥器,華人還是南青北白瓷,後來在元瓷中大量表顯,並大量銷往伊斯蘭國家!
-
6 # 文物古玩緣夢人
唐代的青花陶器由當時的鞏縣窯有燒製,為什麼從古至今所有的中外考古學家,古陶瓷鑑定家,都不認定唐代青花,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唐代的青花料不是用鈷料高溫返原的藍色,而是用從西亞中東阿啦泊進口的琉璃料採用6到8百度的中低溫燒製完成的藍色陶器,因為它不是經過高溫1千二百八十度的鈷藍料返原燒製的高溫瓷器,所以中外古陶瓷學家只認定從元代開始採用的二元配方燒製的高溫彩瓷青花瓷器為中國的國瓷!
-
7 # 畫家周前翔
說到青花瓷,一般人們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元青花。由於元代青花存世量稀少,所以擁有一件元青花精品是收藏者夢寐卻難以實現的夢想!比元朝以前更早的唐宋朝代有沒有出產過青花瓷呢?假如有都產自什麼窯口?我們就簡單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首先毋庸置疑唐代是有青花瓷的,甚至可以說青花瓷始於唐代!20世紀70年代,江蘇揚州唐城遺址陸續挖掘出唐青花殘片,其器型主要以小件為主,紋飾除魚藻紋罐以外,剩餘的均為花草紋。
考古學家對揚州出土的二十多片殘片研究認為,河南的鞏縣窯是唐青花的發源地!唐代青花瓷的特點是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並且釉多泛黃、釉質較粗。但是即使是這樣的青花瓷在唐代時也是出口海外的一件珍寶。唐朝的青花瓷以揚州為主要港口出口海外。在1998年一個德國打撈隊在印度尼西亞海域找到了一艘滿載中國貨物的唐代“黑石號”沉船,貨物中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其中有4件青花瓷。這就更加有力的證明了青花瓷最早出現在唐朝!唐代已經有了青花瓷,已經有了白藍相間的釉下彩繪這種製作形式。只是唐青花的工藝並不完美而已!
唐朝青花瓷的紋飾主要為花草紋,魚藻紋非常少,目前僅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中有收藏。唐朝是青花瓷的濫觴期,到了宋代幾乎沒有太大發展!正在到了元代,青花瓷才開闢了由素色瓷器向彩色瓷器過渡的新時代,也使得中世紀的景德鎮成為聞名海內外的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
8 # 草堂閒人142779639
唐代有青花,而且還是使用器。唐代青花必須具備,燒成溫度高,也就是瓷化程度要高,修胎細膩,為了使器物表面更加光滑,使用化妝土,在化妝土上點.畫藍釉後罩以透明釉。跟唐三彩的藍釉區別很大,再說唐三彩是陪葬的冥器,胎質疏鬆,根本的區別唐代點藍釉(唐青花)是使用器。而唐三彩是陪葬品。
-
9 # 草堂閒人142779639
唐代有青花,而且還是使用器。唐代青花必須具備,燒成溫度高,也就是瓷化程度要高,修胎細膩,為了使器物表面更加光滑,使用化妝土,在化妝土上點.畫藍釉後罩以透明釉。跟唐三彩的藍釉區別很大,再說唐三彩是陪葬的冥器,胎質疏鬆,根本的區別唐代點藍釉(唐青花)是使用器。而唐三彩是陪葬品。
回覆列表
你好!唐代有青花瓷!關於什麼是唐青花?它有什麼特點?
1:唐青花瓷色澤濃豔,藍中透綠,帶黑色晶斑點,觸控有凹凸感,為低錳低鐵型號的含銅鈷料,似乎是從中東地區傳入。
2紋飾:器口點彩,肩部用藍彩繪等距四條短弦紋,弦紋之間各有一枚點彩,與器口中的四枚點彩垂直相對。一般碗心裡繪折枝花草紋,碗內壁、腹部及口沿有斑彩,這種不規則的條斑彩,並不像筆的點畫,還有用點彩方法繪五條魚形圖案,中間滿綴點彩梅花形朵花,口沿飾弦紋。以及反點彩繪五枚梅形朵花等等。
3.胎釉
從殘片與梅朵紋蓋看,唐青花瓷的胎質比較粗松,呈米灰色,經化學測試,燒結程度不好。釉質不細,白中泛黃,胎釉之間施一層明顯的化妝土----這是唐青花的重要特徵。
4.造型
完整器以小件為多,有三足爐、碗、罐、蓋等。碗,高4.2釐米,口徑6.2釐米,撇口,卷唇,弧腹。蓋子最大外徑8.5釐米,高4.5釐米,寶珠鈕,子口,內壁不施釉。
殘片器型有枕、盤、碗、壺、爐和執壺等。盤碗口沿多作花瓣狀,圓唇,淺腹,內壁出筋,玉壁形或玉環形底足。其中,殘碗的口徑達24釐米。壺腹部渾圓,短嘴,大平底。
5.工藝
唐代青花的工藝特徵:第一,胎質較粗;第二,薄釉重彩;第三,在化妝土上繪畫。第四,生燒。燒成溫度在1200~1230℃之間。造成生燒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燒成溫度低,而是因為胎中三氧化二鋁的含量較高,鹼金屬氧化物含量在3%左右,因此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使之緻密瓷化;對部分唐青花殘片的有釉上青花之說。個人己知有鞏縣窯,刑窯。下面是圖片!供你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