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基站的安裝,是一個系統工程,還是比較複雜的。
基站設計,是工程頁面的開始。運營商一般會委託設計院,對5G基站站址進行選點,有一些前期的勘測工作。選擇好的站點,提交給中國鐵塔。現在中國鐵塔負責機房、電源、空調、鐵塔等附屬裝置的管理和維護、建設。
現在由於5G基站本身耗電量比較高,而且掛在鐵塔上的AAU重量要比原來的4G裝置(RRU和天線)要重,所以中國鐵塔可能需要機房電源改造,以及鐵塔的天面改造。
運營商現在5G主裝置也是集採招標的,前階段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已經完成了5G基站的集採工作,以國內裝置商的裝置為主。
集採完畢了,運營商開始劃定各個裝置商的地盤,規定哪些城市、或者城市的哪些區域給哪個裝置商。
這些工作都做完了,才到了基站裝置的安裝的工作。
通訊業裡的裝置安裝,一般分為交鑰匙工程以及非交鑰匙工程。交鑰匙工程,工程隊是裝置商、整合商找的,而剩餘的工程,都是運營商自己指定的工程公司來進行裝置的安裝。
基站的安裝,涉及到塔下作業和塔上作業兩類。
5G基站也都是分散式的,現在主要還是BBU+3AAU的模式,未來框架改變了會有CU/DU的分離。
BBU的安裝,主要是涉及到電源部分、以及傳輸部分。
傳輸可能需要考慮兩部分,分別是BBU上聯核心網的光纖,以及BBU和AAU之間的光纖。現在很多5G基站,BBU是集中部署的,BBU和AAU之間使用光纜進行連線。
BBU的電源是從機房的列頭櫃引入的。
和4G不同的是,現在的宏基站基本上是AAU,相當於是原來的RRU和天線的組合,AAU比RRU和天線要重的多,靠滑輪拽上鐵塔還是比較累人的。
現在有不少工程隊的哥們都在說,乾脆再重一些好了,那就可以上吊車了,這玩意弄上去的確不太容易。
5G基站入網之後,上電基站開啟,工程隊就完事兒了。接下來是裝置商的網優人員,對基站進行單站驗證測試,來確保基站正常工作,而且不會對周邊的無線訊號產生不良的影響。
一個區域的5G基站建設的多了,還有針對性的簇最佳化,也就是對應一個區域進行整體的最佳化,調整各個5G基站之間的覆蓋等問題。
現在比較討厭的是NSA組網的最佳化,還需要考慮4G的錨點站,以後要是SA組網可以省事兒的多。
總而言之,現在我們手機可以接收到5G訊號,這是運營商、設計院、裝置商、工程隊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通訊業現在其實挺不容易的,平均收入還不如10幾20年前,也不知道5G時代能不能好一點兒,不過估計也夠嗆。現在運營商的5G網路投資越來越大,工信部還要求繼續降費,通訊業的冬天估計還得延續。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5G基站的安裝,是一個系統工程,還是比較複雜的。
5G基站安裝之前,運營商有一些工作要做。基站設計,是工程頁面的開始。運營商一般會委託設計院,對5G基站站址進行選點,有一些前期的勘測工作。選擇好的站點,提交給中國鐵塔。現在中國鐵塔負責機房、電源、空調、鐵塔等附屬裝置的管理和維護、建設。
現在由於5G基站本身耗電量比較高,而且掛在鐵塔上的AAU重量要比原來的4G裝置(RRU和天線)要重,所以中國鐵塔可能需要機房電源改造,以及鐵塔的天面改造。
運營商現在5G主裝置也是集採招標的,前階段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已經完成了5G基站的集採工作,以國內裝置商的裝置為主。
集採完畢了,運營商開始劃定各個裝置商的地盤,規定哪些城市、或者城市的哪些區域給哪個裝置商。
這些工作都做完了,才到了基站裝置的安裝的工作。
基站安裝,一般都是由運營商指定的工程公司來完成的。通訊業裡的裝置安裝,一般分為交鑰匙工程以及非交鑰匙工程。交鑰匙工程,工程隊是裝置商、整合商找的,而剩餘的工程,都是運營商自己指定的工程公司來進行裝置的安裝。
基站的安裝,涉及到塔下作業和塔上作業兩類。
5G基站也都是分散式的,現在主要還是BBU+3AAU的模式,未來框架改變了會有CU/DU的分離。
塔下作業主要是BBU是安裝在機房的裝機櫃裡的。BBU的安裝,主要是涉及到電源部分、以及傳輸部分。
傳輸可能需要考慮兩部分,分別是BBU上聯核心網的光纖,以及BBU和AAU之間的光纖。現在很多5G基站,BBU是集中部署的,BBU和AAU之間使用光纜進行連線。
BBU的電源是從機房的列頭櫃引入的。
塔上作業主要是AAU安裝。和4G不同的是,現在的宏基站基本上是AAU,相當於是原來的RRU和天線的組合,AAU比RRU和天線要重的多,靠滑輪拽上鐵塔還是比較累人的。
現在有不少工程隊的哥們都在說,乾脆再重一些好了,那就可以上吊車了,這玩意弄上去的確不太容易。
基站安裝完畢之後,就是網路最佳化。5G基站入網之後,上電基站開啟,工程隊就完事兒了。接下來是裝置商的網優人員,對基站進行單站驗證測試,來確保基站正常工作,而且不會對周邊的無線訊號產生不良的影響。
一個區域的5G基站建設的多了,還有針對性的簇最佳化,也就是對應一個區域進行整體的最佳化,調整各個5G基站之間的覆蓋等問題。
現在比較討厭的是NSA組網的最佳化,還需要考慮4G的錨點站,以後要是SA組網可以省事兒的多。
總而言之,現在我們手機可以接收到5G訊號,這是運營商、設計院、裝置商、工程隊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通訊業現在其實挺不容易的,平均收入還不如10幾20年前,也不知道5G時代能不能好一點兒,不過估計也夠嗆。現在運營商的5G網路投資越來越大,工信部還要求繼續降費,通訊業的冬天估計還得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