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大唐金吾衛

    個人觀點,首先通曉當地語言,瞭解當地風俗和一般治安狀況。其次出行最好成雙結對。儘量避免單獨出行,女孩尤其是晚上!還有外國大多地方並不像我們國內可以用手機支付,因此你的一定要看管好你的錢包。大面額和小面額的錢分開裝,不要買包幾塊錢的紙巾錢包拉開就能看到一大疊鈔票,招賊招禍。能不戴金首飾就戴成鑽石的,或者銀的、寶石的。金項鍊、金戒指、金耳環…讓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個暴發戶。更不要拿鍍金的去冒充金首飾,被人搶了是小事,傷到人身傷害才不值當。一句話:財不露白。最後就是交友的圈子,我們看到很多人收到傷害不僅來自陌生人而且還來自身邊的人,凡事留一點“心思”,這一點“心思”可以成為你們友誼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也可以成為你們互相尊重減少傷害的一個階梯。尤其異性之間。老祖宗都說過“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2 # 龍心無違

    我沒有出過國,只是根據類似事件簡單總結一點個人看法:避免單獨與不瞭解不熟悉的人單獨交往,尤其是女生。準備一點經濟實用的防衛物品。用好手機緊急呼叫功能、錄音功能,以便第一時間報警呼救。記住當地中國使館電話,並設定便捷呼叫方式,可能的話緊急呼叫大使館。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中國尚且應如此,更何況在異國他鄉。初來乍到的新人即使在國內也會遭受欺生,挨宰,國外情況更復雜。華人在外國旅遊,不也是經常成為搶劫物件嗎?所以,預防第一。

  • 3 # 留通社

    十一前夜我在等零點秒殺的時候,和遠在加拿大的閨蜜彭彭聊天。她談到幾天前的遭遇,仍然心有餘悸。

    那天晚上她一個人走在光線昏暗的街道上,這條路她走了不知道多少遍,因此也沒有太過在意。突然,從前方的皮卡後躥出了兩個人,向她吹口哨。

    她不敢看,也不敢迴應,低著頭向斜前方的亮光處走,加緊了步伐。漸漸地,周圍的人多了起來,那兩個人也沒有再跟過來。

    這件事她不敢告訴國內的爸媽,怕他們擔心。我隔著螢幕安慰她說,沒事就好,世上還是好人多,並囑咐她一個人在國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時刻保持警惕。

    出國是一個人的選擇,一個人的執著,背後卻承載了家人無限的牽掛與思念。在我身邊有許多家長因為過度思念在海外留學的孩子而終日以淚洗面,日漸消瘦,甚至患上了疾病。

    家長縱使心裡有再多不捨,但為了孩子能有個更好的前途,更廣闊的未來。就算內心再煎熬也會選擇讓孩子勇敢去飛。而當風箏在那頭斷了線,沒了影蹤,只徒留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父母在原地心痛。

    不久前失蹤的章瑩穎,還有近日再次掀起輿論的江歌被害事件,都讓我們感到遺憾,也讓我們愈發覺得留學生的安全問題不容忽視。

    在國外,個人擁有槍支的合法認定,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留學生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女學生,更容易成為不法分子的危害物件。

    而最讓人心寒的莫過於華人傷害華人。同事小池在南韓留學的時候,滿懷信任地把房租交給老鄉學姐,想讓學姐幫忙找一個好的房子。卻被學姐坑了,住了一年的地下室。這種騙錢還算好的,更有甚者會騙色,乃至人財兩空。

    1. 看管好個人財物,特別是在 ATM 取錢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環境,不要當眾數錢。一旦遇到劫財者,一定不要正面與之衝突,畢竟生命安全重於一切。

    2. 在外租房時,一定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治安情況,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住在魚龍混雜的地方。選擇合租時,要先了解清楚合租室友情況,謹慎選擇人際關係複雜的舍友。

    3. 謹慎交友。不要輕易相信他人,不要炫耀自己,太過招搖。真誠待人的同時,也需要有一些戒備和防護。 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交友不慎,輕則失去男友,丟掉工作,嚴重的話可能會丟了性命。

    4. 結伴同行。有人說,選擇出國就是選擇了一條註定孤獨的旅途。但在這段旅途中,我們仍然能夠覓得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無論是外出、夜行還是在家等待上門維修,最好都能有靠譜的夥伴在身邊。

    6. 出門的時候可以帶個哨子和胡椒噴霧,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發出警報和防身。晚上實在得一個人走的話,一定要走人多的地方和有明亮路燈的地方。

    7. 掌握一點防身術。在海外會有很多針對女性自我防禦的培訓課程。有時間的話,可以報個班學習一下。

    8. 在填寫調查問卷、影印身份證件以及網上購物時,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郵箱要上鎖,含個人資訊的檔案請先碎紙再處理。

    9. 旅行或回國的時候,要注意做好防盜準備。獨自在家時,有人按門鈴一定要透過對講機確認對方的身份,不要輕易放下防盜鏈。

    10. 如果發現自己被人尾隨了,可以裝作打電話的樣子,迅速跑到附近的便利店或派出所。(平常上下學的時候就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逃跑路線以及路兩旁的便利店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一人在外,安全第一。珍愛生命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也是對父母的一種孝敬和感恩。要知道,還有生命是一切美好的前提。

    世界很大,渺小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護好自己。願悲劇不再重演。

  • 4 # 澳洲網

    3、預防搶劫,隨身攜帶少量現金,銀行卡等儘量不要放在一起,不要一次性買/提許多東西。選擇酒店時,瞭解酒店周邊的安全形勢,選擇治安較好地區的酒店。路遇搭訕,表示友好禮貌即可,不隨意攀談,不跟隨陌生人走,不隨意與人合影。若不幸遭遇搶劫、偷竊,將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記住嫌犯特徵,及時將案件上報給駐當地大使館與當地警方。

    4、夜間儘量減少出行,尤其避免去往人多的街區。進行恐襲演習,學習如何有序撤離,減少因為擁擠、踩踏造成的傷害。發現可疑人員、可疑包裹及時上報給警方。

  • 5 # 歐陽斯格

    平時少去酒吧等亂的地方,少走夜路,特別是獨行,回家關好門窗,可以學一些防身術,遇到緊急情況立馬報警尋求幫助!

  • 6 # 0愚公之子0

    是多大的學生呢?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情況與對策。一般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身體方面的保護

    一方面,潔身自好是非常重要的,自己要保持身體的清潔健康,多運動保持健美的身材,也可以打打太極,易筋經等,提高自己的心肺能力,身體素質。注意自己的飲食,俗話講:病從口入,控制自己的飲食等於掌握了健康的一大半。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用眼健康,現在電視手機隨處可見用眼的時候已經很多,視力很容易下降,等到視力下降帶上眼鏡,就後悔莫及了,我就是深受其害,現在視力恢復一時不可能了。每天帶著眼鏡非常不方便,不僅造成眼睛變形,嚴重的臉部變形。多做眼保健操合理用眼。注意用眼時間與用眼的距離。最後要了解一些身體健康的常識,一些安全知識(交通安全,用電安全等),還要了解一些醫學常識學會呵護自己的身體。

    二、心理健康

    身體固然重要,但是心理健康也很重要,保護好自己的心理要從幾個方面談起。

    首先,要學會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合理的引導自己的情緒,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情緒處於一個積極樂觀的狀態是最好的,當然這不是空口說白話,我們要有一定的素養才能說服自己讓自己的情緒聽從自己啊。那麼源泉在哪裡?我相信還是在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裡。這幾個觀念太重要了,要一下說清楚也不好理解。有一位老師講的比較圓滿,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的作品,是傅佩榮老師。當你瞭解到三觀應是怎樣的就可以形成自己的人生參考行程,就不會有太多的迷惑了,也就不會太容易受到傷害了!

    三、信仰方面的保護

    這世界上有太多混淆視聽的說法或者是行為,你一定在看到或者聽到時多做思考,想想是不是合理的,對嗎?再來跟隨或行動。不要隨便加入什麼組織,傳銷,假宗教等。一些不好的言論會以利益誘惑,或其他的誘惑騙取你的青春或感情或錢財。你要相信科學相信真理,追查究竟真實的東西。總帶著思考的的眼光看問題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 7 # 黃勤Eric

    做為過來人,分享幾點留學生的安全須知。

    請永遠記住,你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遠水救不了近火,提高自己的警惕。

    1. 晚上7點之後不要獨自出門!特別是學校或者居住地方比較人煙稀少的,或者周邊治安不好的。要出門也要結伴同行。

    2.不管是女生還是男生潔身自好,不要覺得在國內太保守出國就該開放了,見了太多太多。曾經住同一棟屋子的,男女同學同居,吵架打起來,吵得很大聲,男生動手打女生,鄰居報警直接去警察局過夜的。這還算小的,要是遇到心智不成熟的。你們懂的。。

    3.記住不是所有的外華人都是友好的,每個地方每個國家都有好人壞人,表面上你很難區分,切記不要亂跟陌生人走,坐車,酒吧。因為有些學生總覺得國外的空氣都是甜的,往往出事的就是這樣的。

    4.什麼抗議遊行沒事別去亂參加。你自己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5.儘量避免做一些危險的事情,網上經常說外華人少的原因,就是因為作,是有道理的。

    6.不要露財,儘量低調,國外車便宜,奢侈品便宜,拿著父母的錢不當錢花,這還是小事,當心一些人盯上你,國外的貧富差距也是很大的。不要命的也是很多的。

    7.不要去碰不該碰的東西,例如在加拿大,大麻合法化。有些東西中國政府禁止是有原因的。這些千萬別好奇。一失足成千古恨!

  • 8 # 匆cng那年

    留學生出國可能會面臨各種問題,最常見的比如:

    由於留學生嚴重缺乏法律常識,同時在美國沒有家人的保護與幫助,發生以上問題如果不及時處理,後果可能難以控制。

    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專為中國留學生設計,為即將前往美國學習和已經進入美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提供法律保護和權益保障服務。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涉及法規培訓、法律援助、人身安全保障和就業保障四大服務板塊。實現從樹立留學生法律意識,防範法律安全隱患,到實時提供專業法律諮詢服務,對接專業律師正確應對風險,保護學生合法權益的全過程法律保障服務。

    目前hoolilaw美國作為全美流量最大的中國留學生線上法律服務平臺,在2年時間內已為在美中國留學生提供超過65000次線上法律保護服務。

    在美國健全且複雜的法律環境中,留學生需求法律保護和權益保障的例項屢見不鮮,法律已逐漸成為留學生涯的剛需。hoolilaw法律保護計劃讓學生順利留學美國,學會利用法律維護個人合法權益,“不踩坑不出事不受侵害”順利完成學業,成功經歷留學與生活雙成長,完成蛻變。

    針對留美本科、高中及更低齡人群,根據留美高中、本科學生群體年齡低、就讀時間長、缺乏安全保障等相關問題,hoolilaw為即將就讀或已經就讀美國本科及更低齡的中國留學生量身設計“法律保護A計劃”,實現從樹立法律意識、防範安全隱患到處理法律相關問題的全過程式法律服務,並提供更主動的人身安全保障服務。

    針對留美研究生及尋求工作人群,根據留美研究生學生群體就讀時間短、社交範圍廣、考慮實習就業等相關問題。為即將就讀、已經就讀美國研究生及畢業正在尋求工作的中國留學生量身設計“法律保護B計劃”,防範海外生活安全隱患、處理無意識觸犯或遭遇的相關法律法規問題,提供從SSN、CPT、OPT申請輔導到就業諮詢輔導,推薦實習就業機會到H1B工作簽證申請的一條龍留學就業法律服務。

  • 9 # 藤博士留學

    談談那些在外遇害的留學生,和後來的故事

    留學生活從來不只五光十色,還是條崎嶇旅途。

    好不容易考完個試拿到offer,開心在外不過幾年。

    這邊種族歧視,那處校園暴力。

    左邊槍擊事件,右邊綁架謀殺。

    美國有恐怖襲擊,日本有海嘯地震。

    歐洲有難民入侵,南亞有軍閥政變。

    父母很是擔心,每次電話裡苦口婆心:

    孩兒啊你還是回來吧。

    苦笑,曰:"工作簽證快批了,綠卡熬幾年也能拿了,再等等吧。”

    再等等吧。過一段時間回家,發現父母的白髮又多了幾根。

    鄉愁是一望無際的海洋,我在這頭,父母在那頭。有些人在等待和家人重聚的那天,有些人運氣不怎麼好,走著走著就不見了。

    2016年4月21日,旅澳留學生冷夢梅失蹤,三天後屍體被發現,其姨夫姨夫巴雷特隨後被澳洲警方以謀殺罪起訴。

    同年05月11日留德女學生李洋潔在夜跑後失聯,兩天之後在家門口附近被發現屍體,面部被嚴重損毀。後來警方證實一對德國情侶參與綁架,謀殺,虐待和非法囚禁李洋潔。

    11月3日,留日女學生江歌在東京都中野區的一所公寓門前被利器捅死,行兇者是江歌室友的男友,動機是感情矛盾。

    2017年6月9日,赴美交流碩士章瑩穎失蹤,警方認為同校的助理教授勃蘭特·克里斯滕森有重大犯罪嫌疑,在近一個月的調查之後宣佈章瑩穎很可能已經死亡,並於10月3日以“綁架致死“罪起訴克里斯滕森,疑犯拒不認罪。

    2012年五月,中國籍留學生林俊在加拿大被同行伴侶馬尼奧塔殺害後碎屍,網上甚至出現了兇手行兇過程的影片,陪審團稱犯罪證據“讓人不安並且震驚”。

    還在外面的時候,每次看到這些新聞我都非常不適,但與別人不同在於,罪犯的變態與扭曲並沒有給我多大的衝擊(活久見),我受到的衝擊主要是來自受害者家屬的反應。

    “好不容易等她長大,好不容易送她出去唸書,說沒就沒了。”江歌的母親接受日本電視臺採訪的時候這樣說道,那天這個已經初老的母親在幾天前已經哭光了眼淚,面對鏡頭的時候,她的情緒並沒有很激動,聲音平淡得像一潭死水。說完這句話良久,她才慢慢地又抽泣起來。

    小時候的江歌和母親

    的確,出門在外的學子們,總會對這些發生在留學生上的悲劇非常敏感,而當事件就發生在自己所在的國家,就在自己不遠處時,情況就更甚了。然而眾人這麼關注此類事件,並非單純因為神經敏感或者負面聯想,而是因為留學生在國外,本來就是一個弱勢群體。而弱勢群體遭遇不幸的機率,一直都比主流群體大。

    造成海外留學生弱勢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語言,文化背景,種族,社會地位,交際圈,甚至金錢。不幸的是,柿子挑軟的掐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愛好,對於心理變態者來說尤甚。縱觀在國外的留學生非隨機性犯罪的受害者,很容易可以找到幾個特徵:

    1 受害者以女性為主,加害者幾乎清一色是男性。為數不多的男性受害者,也屬於少數群體(如同性戀者)。

    2 受害者多數來自國內的普通家庭,居住在普通的住宅區,來自富裕或權貴家庭的幾乎沒有。

    3 在國外生活時間不長,未在目的地國家建立穩定的社交圈,與主流社會交接不深。獨自生活或僅與少數人保持日常聯絡。

    犯罪者多為存在嚴重心理問題或者說有著反社會人格的罪犯,有心理學者認為反社會人格者在總人口中佔比為4%,而其中會發展成為惡性犯罪者的不過一百分之一,聽起來似乎不算一個非常嚇人的數字,然而如果你不巧是這類人群最愛的某種弱勢群體,被他們盯上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不少心理學家認為這型別的罪犯非常擅長於尋找理想受害者,通俗點說就是鼻子比狗還靈。

    而且就算躲得開惡魔們的凝視,還是有可能躲不開流氓的隨機性犯罪。

    2010年7月18日,康從弗吉尼亞州飛來加州應聘Google軟體工程師一職,在應聘前一天晚上到朋友在奧克蘭的牙醫診所洗牙,晚上11點半在離開診所時被黑人罪犯搶劫,因為兜裡只有17塊現金,激怒了罪犯,導致被槍殺。後來我得知,在當地的行情是兜裡需常備50美元,以備搶劫,否則你就是瞧不起人家搶劫犯。

    很多不幸的故事告訴我們,亞裔看上去就是比較好欺負。特別在以白人為主體的國家。受歧視的時候沒有其他有色人種那麼能鬧騰,遇到暴力的時候身體素質不如其他種族,儒家文化還從小告訴我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從來沒人鼓勵你被欺負就幹他丫的,最重要是人家都聽說我們很有錢——2014年7月24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紀欣然在結束小組學習後步行回其住所,突然遭到4名嫌犯搶劫,並被鈍器襲擊致死。在庭審中,嫌犯交代,之所以選擇搶劫紀欣然,只不過是因為“他是華人,華人都有錢。”

    這裡首先要感謝各路炫富揮霍的貪二代,成功讓收入排名在全球100左右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在一個發達國家被視為富人。當別人眼中的華人成為自帶免密提款功能沒有防暴措施的行走ATM的時候,實在沒有不被罪犯盯上的理由。

    只是可憐那些下課還要打工的可能還揹著助學貸款,來自普通家庭的留學生們,莫名其妙地為某些二代們背了這個鍋,甚至丟掉了性命。

    所有這些事件,收集起來肯定可以寫成一本書,標題叫就做《論留學生的一百種意外死亡方式》。

    這裡沒有紅色法拉利和帶泳池的公寓,更多的是兼職結束後獨自歸家的夜路。

    沒有周末的狂歡party,更多的是考前圖書館裡徹夜的燈火。

    而一旦學子們遭遇不幸,家人還要面對國內網路裡鋪天蓋地的無良媒體宣傳和鍵盤俠的垃圾情緒。比如這種。

    圖片來自知乎

    無fk可說。

    因此每一個瓢潑在外的學子們,我有幾個心聲要跟你說,有些你可能早就明白,有些你可能不太認同,但我還是要說,因為我不想看到更多某人在某國遇害,父母傷心欲絕的新聞,更不願看到有人遇難後,他們的家屬和其他留學生群體,還要承受網路上的語言暴力。

    不要高估國外的治安狀況和國民素質:

    因為各種複雜的因素,國內網路一直有一種國內水深火熱,國外人間天堂的輿論長期存在。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並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麼大,剛出國門的人很容易對外國抱有過高的期待,從而放鬆警惕,遭遇挫折甚至危難。安全如日本,北歐這類有著夜不閉戶神話的國家,也常見入室謀殺的案件發生,更別提美國這類早因為安全問題被詬病已久的社會。不少人在國內生活的時候長期緊繃著警惕心理,精神壓力極大,於是切換了環境後便如同溺水之人浮出水面一樣鬆一口氣,然而如果因此過於鬆懈,而連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都失去了的話,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事情。在犯罪率上面,多數發達國家並沒有比中國低,相反,如果僅針對惡性犯罪計算,中國可以說是非常安全的國家。

    謹慎交友:

    剛出國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心理:想要儘快融入外國社會,學好語言,於是絞盡腦汁要交上當地的朋友,於是對對方的性格人品之類的要求就降低了——反正是個外華人就好。然而人渣不分國籍, 為了融入外國社會結識一個除了本華人的身份毫無亮點甚至可疑的“朋友”,還不如窩在宿舍看CCTV英語頻道。而且相信很多在外多年的朋友已經明白——所謂融入他國社會,並不是靠認識一兩個普通朋友就能做到的,它是一個長征的旅途,甚至可能永遠看不到終點。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某些剛出去的留學生們無法適應國外的生活習慣和節奏,喜歡和同胞們呆在一起抱團取暖。華人一直有濃厚的故鄉情結,然而海外華人圈子有一句不太好聽的話:“防火防盜防同胞”——你永遠不知道那個你不瞭解的“同胞”在國內是怎樣的角色,在國外度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在深入瞭解之前就因為對方“老鄉”的身份不由分說地信任,被坑得血肉模糊毫不奇怪——我又想起了當年在國外找一個“老鄉”買電腦的經歷,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奸商也是要臉的。而前文提到留日女學生江歌遇害的事件,也是一起交友不慎間接引發的慘劇——殺害江歌的兇手,正是日夜一同生活的室友之男友。

    辨別潛在犯罪者:

    如前面所說,如同章瑩穎,李洋潔事件裡的犯罪者,屬於心理異常的犯罪者,這類人在人群中佔比例不大,其破壞力卻非常驚人。在心理學家Christpher.J.Patrick提出的人格模型裡,這類人有三大特質:

    大膽而冒失(boldness)

    非常冷靜,特別對血腥和危險的場面有很高的容忍力。

    無節制(disinhibition)

    道德觀念薄弱或者幾乎沒有,缺少適可而止的概念,不惜一切滿足自己的慾望。

    惡意(meanness)

    沒有或者很少有同情心,缺乏共情能力,幾乎不會產生內疚感。

    三大特徵的結合讓他們可以毫無底線地做出極惡的犯罪行為。而且在某些案例裡,這類犯罪者還表現出針對異性奇特的魅力,犯罪者利用這種魅力降低異性的防備心理,從而進行犯罪的手法非常常見。龍勃羅梭提出過的《天生犯罪人》理論裡,認為這類犯罪人不僅有特殊的性格特徵,還有著特殊的外貌特徵。由於此理論後來被一部份學者認為是具有地域和時代侷限性的觀點,因此在這裡不做詳述,只放一圖。

    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同時具有以上多項的性格或者外貌特徵,並有著可疑的過去或者是不幸的童年,其危險度就極大。而從各種細微的資訊去辨別並遠離這類人,是為數不多保護自己的辦法——並不是說每一個有此類特徵的人都會成為殺人犯或者犯罪者,但是如果我周圍有一個常年獨來獨往,性格陰沉,有虐待小動物癖好經常露出迷之微笑的人,我肯定會遠離他,畢竟朋友可以有很多,命只有一條,特別是對於出門在外的學子們,沒有人冒得起這個險。

    其他什麼不要喝醉不要太晚出門之類的就不說了。畢竟你媽媽肯定說過。

    上面提到的案件裡的加害者,幾乎無一例外地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說起來,我很喜歡法律,法律是人類發明過最好的東西,它有著自己的理性,特別清楚人性是神性和動物性的混合,既可以高尚也可以齷蹉。所以它不要求你好到哪裡去,但卻明確限制你不能做出無節制的惡,它就像是人性的低保——別的我不管,但你最少要有這個樣子,你連這個都做不到,我就要制裁你。可惜的是,法律只能制裁犯人,不能挽回受害者的生命 。

    出國留學這件事,本身是人生的一場冒險,就算在他鄉沒有家人朋友的溫暖,沒有熟悉的食物和安全的環境,對遠方的嚮往和夢想還是驅使著芸芸學子踏出腳步。只是人在他鄉,路要穩點走,活得別太浪,別忘了這邊還有人等著你回來。

  • 10 # 有家也可歸

    出國留學安全確實很重要,一個人的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我覺得要出國留學的弟弟妹妹們,你們在出國前學幾招防身武術,擒拿格鬥術,二三天就學會,學會後慢慢練手臂力量,很實用的。

    還有一個最好的防身武器,生石灰粉, 不管在何時何地自己兜裡準備兩把,如果遇到危險時,從兜裡抓半把石灰粉撇向壞人臉上,只要壞人眼睛沾一點石灰粉,又痛苦又看不見,短時間失明,

    在異國他鄉不要乘坐陌生人的車,不要貪美色,不管女的好漂亮,男的好帥美,都不要去貪。不管是白天夜晚一個人千萬別出去逛,尤其是晚上千萬別去約會任何人。千萬要記住,自己在異國,安全第一。

  • 11 # 中國國情

    一名來自中國的16歲女學生12日在莫斯科一所音樂學校的宿舍裡被發現死亡。15日下午,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官方釋出訊息稱,駐俄羅斯使館已聯絡當地警察局和學校核實瞭解情況,並協助學生家長辦理赴俄事宜。經專家從外觀上檢視,女孩身上沒有暴力致死的痕跡,廁所裡也沒有可疑物品。目前,死者已被送去進行屍檢,案件正在調查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練習生幾歲可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