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少凌野老

    我說下個人觀點,關羽的死不是一方面原因的,是由幾個方面造成的。先說內部原因,一個是關羽貪功冒進,這次北伐和隆中對中的北伐是不一樣的,隆中對的北伐是兩路出兵,關羽確實孤軍深入,沒有呼應。我可以推測這是一次試探性攻擊,但是關羽發現一切順利了,就變成了一次征伐,結果準備不足導致失敗。第二個內部原因是劉備諸葛亮因關羽做法有背中央的戰略方針,聯吳抗曹被打破,想懲罰一下關羽,故而沒有及時調動部署和關羽呼應以及做好接應。再說外部因素,魏吳聯合的速度非常快,默契度很高,兩路夾攻關羽,也是關羽潰敗的原因。另外,魯肅去世,江東勢力中聯蜀抗曹的聲音削弱,加之東吳也渴望荊州已久,才導致東吳翻臉。再說一個自然因素,荊州和益州之間聯通不暢,通訊落後,資訊傳達閉塞,也使得劉備來不及救援,加之孟達劉封叛變,也是不確定因素。綜上,諸多原因才導致關羽之死。

  • 2 # 歷史真相背後

    我認為害死關羽的主要是5個人:

    一是,諸葛亮。主要是兩點:1,諸葛亮明知道關羽孤傲,而讓其獨當一面,鎮守四戰之地的荊州,這是最大的失策和不查。其實鎮守荊州要的是聽話將領,以荊州的實力自保是沒有問題的,而不需要一個孤傲的人,因此,趙雲是最合適的,一旦趙雲鎮守荊州哦,“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政策一定能夠得到實施。2,孫權派諸葛亮的哥哥來要荊州,諸葛亮為了和稀泥,假意歸還3郡,其實是把問題推給關羽,最後東吳的矛頭也會對向關羽,是關羽不給三郡啊!

    二是,呂蒙。這位其實早就憋了一肚子火了,當年赤壁之戰後,周瑜攻打荊州那是損失慘重,而最後諸葛亮卻來了奸計,奪得了荊州。周瑜吐血而亡,作為周瑜高徒的呂蒙自然是內心想報仇,因此,其積極推動對關羽用兵。最後也是親自下令斬殺關羽。

    三是,糜芳劉封孟達。這三位,那都是蜀漢的重臣啊,當時都是手握重兵,只要配合得當,別說關羽被殺,就是荊州也是固若金湯啊。但是,這就完全是關羽做人的問題了。你得罪外面也就得罪了,問題是對內,荊州內部也大部分人離心離德,這孤傲到什麼程度才會這樣啊。

  • 3 # samper

    唉,這怎麼說呢,首先關羽的確太傲目中無人,但是他有驕傲的資本,當時論威望和統兵能力他的確是鎮守荊州最佳人選(演義小說黨繞路)。但是他軍事作戰能力可以,作為鎮守一方的大統帥綜合能力不行,短板嚴重。這和關羽出身貧寒,教育文化程度低有關係,打打殺殺這麼多年,軍事本領成長起來了,戰略眼光和政治水平不行啊!一句話,書讀少了。他作為封疆大吏,已經不是一個只要衝鋒陷陣的武將了,他考慮的問題要很多,孫子兵法說,作戰勝利首先要保證自己立於不敗再尋求戰機取勝,所以穩固的後方很重要,後方包括充足的糧草軍械,穩定的部屬關係和盟友關係(不會後院起火)。看看關羽怎麼處理後方,糧草不足狂罵糜芳等人說明後方準備不足,也不夠團結人心,還怒罵孫權使者,搶孫權糧草,原本想聯盟的也要背棄了。所以說關羽到死都把自己定位成超級武將,只想戰場殺敵建功,辜負了劉備把他作為一方重臣的期望,你看劉備和諸葛亮打仗哪個不是前面打仗,後方有重臣鎮守不至於一敗塗地的。關羽政治水平低,不會搞人員團結,只會靠武力威望鎮服眾人,對武將可以靠戰功聚攏,文臣怎麼會服呢,還有盟友關係何其重要。戰略眼光也不太好,首先對於聯盟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其次北伐曹魏時機是不錯,但是對全域性認識不足,應該打打就好就收,都威震華夏俘虜于禁了糧草都沒了還不撤回荊州。全域性眼光長遠就會知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虧關羽還讀春秋,應該知道那時的國家都是為了利益分分鐘今天聯盟明天打仗的,他取得的功績這麼大,孫權又怎麼會不忌憚?再說他也沒有此時滅掉曹魏的實力,都打到威震華夏了,曹操肯定會全力支援曹仁,這時還不撤兵繼續攻打太不智慧了。也許關羽知道這些,但是真的是太傲以為自己能夠解決一切?只能說他被巨大的勝利衝昏了頭腦。 話又說回來,關羽雖然沒有搞好團結,但是後方留守的人員安排的也不差,糜芳等人都是久隨劉備的戰將,潘睿更是一方翹楚(後來孫權的重臣,劉禪朝大司馬蔣琬的表哥),只是關羽太自大不僅不肯撤兵反而把荊州兵力抽空繼續進攻,留給眾人的都是老弱病殘。歷史上的糜芳等人都是拒降的,要是能有兵力他們肯定也頑抗到底,但是實力擺在面前真打不過,呂蒙又攻於心計,讓能言善辯之人寫信勸降,估計沒少說關羽如今腹背受敵肯定活不了,與其戰死不如投降,加上劉備時期對投降懲罰不嚴格,關羽又實在不得人心,眾人才投降,怪不得大家。還是一句話,關羽的短板嚴重,軍事能力不錯,作為重臣政治水平和戰略眼光沒有成長起來,辜負了劉備。

  • 4 # a老司機開車了

    根據歷史記載 關於一級去對面野區搶紅 被正在打紅后羿粘住 隨後荊軻亞瑟若干人馬到達 說時遲那時快 關於那叫一個跑啊 殘血馬上到家 結果被魯班一個二技能打死了 事情就是這個樣子 本人也在場 我當時在打小兵 我就沒參與

  • 5 # 蘭臺令史

    我們先說一下借荊州

    1,孫劉聯盟

    劉表死。魯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權即遣肅行。到夏口,聞曹公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備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肅徑迎之,到當陽長阪,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併力。備甚歡悅。時諸葛亮與備相隨,肅謂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肅亦反命。

    劉表死後魯肅勸孫權去結好荊州劉琮,沒想到魯肅剛到夏口曹操已經到南郡,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逃走,想南度來夏口,魯肅馬上迎上去在長阪坡遇到劉備,劉備見到魯肅非常高興,魯肅傳達了孫權的意旨,魯肅對諸葛亮說,我是你哥哥的朋友啊,然後兩家商定了結盟的事宜,劉備馬上派諸葛亮跟魯肅去東吳,這就是二家結盟的開始。

    2,曹操兵敗,借荊州。

    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各隔大江。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仁分兵騎別攻圍寧。寧告急於瑜。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後,身與蒙上救寧。寧圍既解,乃渡屯北岸,剋期大戰。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肋,瘡甚,便還。後仁聞瑜臥未起,勒兵就陳。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

    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以下雋、漢昌、劉陽、州陵為奉邑,屯據江陵。

    【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復從權借荊州數郡。】

    先主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曹操兵敗北歸之後,劉備和週週共同追殺曹軍,周瑜馬上進兵南郡和曹仁大戰,沒想到周瑜被流矢中其右肋,病情嚴重,收兵回營,曹仁知道周瑜受傷帶兵到營前挑戰,周瑜強忍病痛與曹仁大戰曹仁敗走。這時期東吳己經拿下夷凌,江凌,南郡等地,周瑜為南郡太守屯兵江凌,分江南公安之地給劉備,這時曹軍敗退,荊州劉表舊部看到曹軍敗北都來投奔劉備來了,人多地少不足以安民又向周瑜借了幾個郡縣。然後劉備上表朝廷以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這時劉備有點地盤了和實力了,沒多麼劉琦病死,其手下的人都想讓劉備作荊州牧,孫權有點畏懼所以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

    劉備詣京見孫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漢晉春秋曰:呂範勸留備,肅曰:"不可。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權即從之。】曹公聞權以土地業備,方作書,落筆於地。

    劉備拿下荊州後到東吳見孫權求督荊州,呂範和周瑜都勸孫權扣住劉備,惟獨魯肅勸說借荊州給劉備,意思就是讓劉備做孫權的馬前卒,讓劉備在荊州抵抗曹操,作為東吳抗曹的第一道屏障。就這樣把荊州借給了劉備,曹操正在作賦,聽說孫權資助土地給劉備,驚慌失措手上的筆掉落於地。

    先是,益州牧劉璋綱維頹弛,周瑜、甘寧並勸權取蜀,權以諮備,備內欲自規,乃偽報曰:"備與璋託為宗室,冀憑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左右,備獨竦懼,非所敢聞,願加寬貸。若不獲請,備當放發歸於山林。”後備西圖璋,留關羽守,權曰:“猾虜乃敢挾詐!

    先是益州牧劉章綱紀敗敗,周瑜勸孫權伐蜀,劉備其實想自己取蜀,謊稱說劉章是宗室,希望憑藉著前人的餘威,匡扶漢室.現在劉璋得罪於周圍的人,劉備我肅立惶恐,實在不敢有所作為.如果不能獲准,我就歸隱於山林.不給你做馬前卒了。

    獻帝春秋上說,孫權想和劉備一起去打益州劉章,派使者通報劉備,說漢中張魯是曹操的耳目,一直都想吞併益州劉章,可劉章的武力不足,又不能自守,如果益州讓曹操拿下,荊州就很危險了,不如我們一起去滅了劉章,然後再去打張魯,我們的國土頭尾相連線,統一吳,楚之地,到那個時候就算有十個曹操我們也不怕他,劉備其實想自己去打劉章,所以推託說益州不是那麼好打的云云 ,孫權想你不去那就我自己去吧,命令周瑜起兵,劉備聽說周瑜要去打劉章,馬上命令關羽守住江凌,張飛守住秭歸,諸葛亮守住南郡,劉備親自守孱陵,不讓周瑜軍過,剛好周瑜這時正準時出兵就病死在路上。所以這事就這樣作罷。後面劉備自己取得了益州,孫權知道後大罵劉備耍詐。

    3,失三郡,關羽瀨。

    建安十九年,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度。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會劉備引兵五萬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因引軍還,與孫皎、潘璋並魯肅兵並進,拒羽於益陽。未戰,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備歸,而曹公已還。

    又甘寧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裡淺瀨,雲欲夜涉渡。肅與諸將議。寧時有三百兵,乃曰:"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

    到了建安十九年孫權以為劉備己經得到益州,派諸葛謹到西川叫劉備還荊州,沒想到劉備不肯還,推託說要得到涼州後才還,孫權直接選派了官吏去接管三郡又被關羽驅逐出境。孫權大怒馬上派呂蒙去奪三郡,輕鬆的拿下三郡,這時候劉備引軍五萬下公安來爭奪三郡,派關羽引軍三萬下益陽,東吳魯和肅甘寧在益陽與關羽對陣,關羽選精兵五千,要在離益陽縣城上流十幾裡水流比較急的淺灘渡河,甘寧聽說此事對魯肅說我只有三百兵,你再給我五百兵,我敢保證關羽聽到我的咳嗽聲就不敢渡河,他要是敢渡河必被我生擒,魯肅馬上給甘寧精兵一千,關羽果真不敢渡河,在對岸安營紮寨,如今這個地方的地名就叫關羽瀨。

    這時劉備聽說曹操來漢中徵張魯,怕益州有失,馬上派人去和孫權講和,重歸於好,三郡已經在東吳手上了,所幸就把三郡分給東吳,這時候關羽從荊州六郡變成了三郡,魏,蜀,吳,各得荊州三郡,這段歷史很多人都不講,這三郡一失,所謂的,長江天險已與我共有,這是曹操下江南時東吳投降派勸說孫權投降的話,這三郡都在江南,假如說先前不失三郡,就算東吳偷襲,最多也就損失這三郡,只要失了這三郡,關羽肯定就會得到訊息了,可以回兵來救,而失了這三郡,吳軍就在對岸,就在家門口了,所以等東吳拿下南郡公安之後關羽還不知道荊州失守。

    4,打襄樊。

    其一,建安二十四年,先主拿下漢中,漢中勝利,荊州這邊再趁熱打鐵再打他一下理論上可行。

    其二,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這應該就是宛城的候音造反,魏國內亂。

    其三,關羽總督荊州,襄,樊是荊州轄區,確在魏國手上,這必須是要拿回來的。

    綜合已上三種因素襄,樊,可以打,所以關羽北上打襄,樊。這不是劉備和諸葛亮下的命令,要說有那是演義上的說法。

    5,到底誰害死關羽?

    其一,劉備在借荊州的事情上沒有處理好,借而不還,一託再託,導致孫劉聯盟破裂,最終反目成仇。

    其二,關羽自身的毛病,孫權遣使求婚,關羽不許還辱罵其使,孫權大怒。兩家聯盟聯姻是很正常的,漢景帝嫁南宮,元帝嫁昭君,以及清朝康熙嫁了那麼多公主給三潘和汗國,不都是為了先穩住他們一時嗎?等攻下襄樊再和孫權反臉也不遲啊,甚至也可以像孫權當年那樣,到時候再派人入吳偷偷接回女兒啊,對兩家聯盟關係處理不當。

    荊州內部關係團結和矛盾方面沒處理好,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他看不起那些士丈夫,麋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輕己,芳、仁供給軍資,不及時關羽言"還當治之",建安十九年失三郡,呂蒙軍一到,三郡馬上投降,二十四年,也是呂蒙到,麋芳,傅士仁也馬上投降。

    性格上又很驕傲,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動不動就以死相逼,不按照他的想法幹就不答應,劉備諸葛亮也是拿他沒辦法,殺了他又可惜,不殺他他又不聽話,怎麼辦?只能哄著他順著他。馬超投降劉備他要去比武,最後劉備諸葛亮沒辦法了,寫信給他說馬超只能和張飛一爭高下,還不及你美髯公之絕倫逸群也。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高興的不得了,陸遜看出關羽毛病,在偷襲荊州前也寫信給關羽,說這次打襄樊,小舉大克,利在同盟,斬龐德,獲于禁,遐邇欣嘆,以為將軍之勳足以長世,云云,,,。關羽又高興的不得了,抽調荊州二萬兵北上助攻襄樊。

    先前孫權還是想出兵幫助關羽打襄樊的,只是使者來遲了點,這時關羽斬龐德,擒于禁,威震華夏,說等你現在才想來助戰,黃花菜都涼了,還說等我打下襄樊,回去就滅了你,這次徹底激怒孫權,馬上派兵抄襲荊州。

    當然還有人說是劉備想稱帝,怕關羽不同意,所以故意害死關羽,這個說法從道理上說不通,關羽在荊州,劉備在益州,退一萬步說就算關羽不同意,關羽又能怎麼樣,總不會出兵去攻打益州吧,關羽死了對備一點利益都沒有,留著關羽即使不為劉備所用,關羽也能對付曹操孫權,對劉備還是有益處的,而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關羽也入不了川,所以說這種說法是說不通的。

    還有就是劉備為什麼不配合作戰和救援問題,在配合作戰方面,劉備和諸葛亮是要負一定的責任的,按理說應該派一員上將來幫助關羽守後方,這應該是關羽這次作戰行動根本就沒上報,史書上也沒記載,劉備諸葛是後面才知道的,這時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形勢大好,所以劉備也沒在意,突然形勢逆轉。措手不及所以根本來不急救援。

    最後就是派誰守荊州更好的問題,我們看一下當時蜀國方面大將,馬超劉備對他不信任,官職比魏延大,還讓他協助魏延守漢中。張飛喝酒誤事。黃忠年老,打下漢中後第二年就死了。魏延,已經在守漢中了。趙雲,不是方面大將,

    雖然民間說法,一呂二趙三典韋,這個說的是武功單挑,當陽之戰,單槍匹馬。入川之戰,跟著諸葛。漢水之戰,作為黃忠部將。箕谷之戰,作為疑兵大敗。沒有統領過集團軍,而且論親疏和加入劉備集團先後,趙雲都在魏延之前。守漢中不交給趙雲而提拔魏延,這就足以說明趙雲沒這能力。當然趙雲人品好,識大體,忠誠,不計個人得失是高尚的。但是他沒有將才,只可為部將。

    而且守荊山是要會帶水軍作戰的,只有關羽會帶水軍,無可替代。

    總結一下就是劉備在借荊州和配合作戰方面要負一定責任,關羽自身的驕傲自滿和性格方面要負大部分責任。劉備負三分責任,關羽負七分責任。

  • 6 # 水月188837105

    關羽之死眾說紛紛,是誰害死了關羽呢?其實能害死關羽的只有關羽自己!

    有人會問,害人一般都是有仇,難道關羽和自己有仇?其實堡壘都是從內部被的,關羽的自大,聽不進人言,不顧吳蜀聯合大局,才是害死關羽的兇手

  • 7 # 吉克雋逸j

    題主你好, 關羽是被馬忠殺死的。

    馬忠是誰? 馬忠是吳國將領潘璋的手下. 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被馬忠抓到, 孫權下令斬殺的關羽, 殺關羽的人是馬忠,命令應該是孫權.!!

  • 8 # 工藝品工作室

    而關羽從外表上看,雖然是被孫權手下一個無名小將領的馬忠逮捕,最後被孫權所殺,但是實際上,關羽卻是被本人人給害死的。因為當初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時候,關羽就看不起諸葛亮,感覺諸葛孔明不過是一說客或者充其量也就是一參謀,諸葛亮當時也是知道的!

    諸葛亮讓關羽鎮守荊州,吳國一直想討還荊州,先是派人討要,後又想和關羽聯姻均被關公言辭拒絕!後劉備命關羽去打曹操,致使東吳有機可乘,直到後來關公敗走麥城前,西蜀只要發兵相馳援,關公也不致被殺!

    作為當時的諸葛亮,為蜀國軍事,又是很傑出的政治家,不可能預料不到東吳會兵取荊州!甚至劉備也能預知到,畢竟劉備也是戎馬半生的!

    關公恃強而不凌弱,蔑上而不欺下,性格決定他即使失敗也會戰死!所以關公的性格害死了自己。蜀國的內部矛盾害死了關公!

    另外補充一句額外話題!諸君不要詆譭關公!關公~歷史上真正存在的真實人物,能被道教、佛教、民間傳說、部分社會組織和一些小的教派都封神是有一定原因的!就是古往今來關公的美名關公的為人一直受人敬仰!張飛劉備雖然也有寺廟感覺有點佔關公的光!所以我們應該尊重英雄,尊重自己的信仰!

  • 9 # 醉裡挑燈思華年

    這個問題得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說一下關羽個人原因,他的性格太過自負了!自從被封了五虎上將,有了荊州那一畝三分地之後就變得狂妄自大。曾經諸葛亮就問過他,如果說曹操孫權都攻荊州的話你該咋辦?關羽傲嬌的答到:分兵拒之!意思就是不管是他們誰來,即使孫權曹操他們倆一起上我也不怕!關羽是覺得自己鎮守荊州這麼多年了,早已經把荊州經營成了銅牆鐵壁,沒誰能攻的破。諸葛亮看出了關羽過於自傲,送了關羽八個字:

    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結果關羽不但不和孫權結盟,反而還侮辱他,人家孫權都主動要求和親,他卻說人家兒子是犬子,就相當於說孫權是狗,這讓孫權如何忍得了?

    即使到最後關羽敗走麥城,被馬忠抓起來之後,他還大罵孫權:

    馬忠簇擁關公至前。權曰:“孤久慕將軍盛德,欲結秦晉之好,何相棄 耶?公平昔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將軍今日還服孫權否?”關公厲 聲罵曰:“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  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也不知道關二爺是咋想的。

    其次說一下外在原因,關羽的死跟司馬懿也有很大關係,正是司馬懿的暗中挑撥,讓劉備和孫權的結盟破裂,因為當初孫權和劉備的聯盟也只是利益關係,當初關羽擊退曹軍這已經打破了魏蜀吳三家在荊州的平衡,這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再加上司馬懿的暗中挑撥最終使得蜀吳兩國關係破裂。再就是關羽的宿敵陸遜了,他知道關羽的性格,一方面討好關羽作出謙卑的姿態,一方面調兵樊城,背後給關羽來了一刀子。在者就是孫權抓了關羽本有招降之一但在左鹹勸說下才把關羽給殺了。

    權回顧眾官曰:“雲長世之豪 傑,孤深愛之。今欲以禮相待,勸使歸降,如?”主簿左鹹曰:“不可。昔曹操 得此人時,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如此 恩禮,畢竟留之不住,聽其斬關殺將而去,致使今日反為所逼,幾欲遷都以避其鋒。今主公既已擒之,若不即除,恐貽後患。”孫權沉吟半晌,曰:“斯言是也。”

    不得不說我們的武聖關二爺死的確實有點悽慘,也正是因為關羽的死引發的連鎖效應加速了蜀國的滅亡。回顧關二爺這一戎馬一生,真的是可歌可泣啊!

  • 10 # 人來瘋歷史

    關羽是讓孫權殺死的,但卻是自己害死自己的

    關羽水淹七軍後聲震華夏,出進風頭,也更加堅定了他那自傲般的自信,除了劉備他看不起任何人,包括諸葛亮。

    第一個間接害死關羽的人出現了——糜芳,劉備的小舅子,在關羽率軍出城後由他鎮守荊州,但是荊州的人馬少的可憐,所以在呂蒙偷襲荊州時他舉城投降,導致關羽沒有了後勤保障而且腹背受敵,孤軍在外奮戰,最終敗走麥城。但是也不能完全怪糜芳,不是他不想守,是因為沒有兵力,而且如果他不投降,即使他戰敗僥倖逃脫,關羽會第一個以失城之罪殺他。

    第二個間接害死關羽的人——劉封(劉備義子),孟達。在關羽敗走麥城後廖化去上庸向劉封孟達求援,結果二人沒有援助,導致關羽只好冒險突圍被孫權部下活捉。二人也在不久投奔曹操。劉孟二人不施救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二人兵馬確實不多,怕舉兵救援後丟了城池,二是二人和關羽不和,因為關羽向來看不起他們。

    第三個直接殺死關羽的人是孫權部下呂蒙,並將關羽頭顱割下,呂蒙很快也重病而死(傳說是關羽的魂魄殺死他的)。

    所以綜上所述,我認為害死關羽的主要是他自己的自大和自傲,關羽絕對是人中豪傑,但是一個好漢還虛三個幫手,最終他的獨害死了他。

  • 11 # 小賈講歷史

    關羽是被自己的自負和忠義害死的!關羽一生,溫酒斬華雄,斬顏良文丑,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他本可以不死,但性格往往決定命運。

    咱們先來看看關羽的直接死因:關羽不顧自己後方東吳的威脅,率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樊城,第一是惹怒了曹操,第二造給東吳以可趁之機。同時,當時關羽的手下對他多有不滿,孫權派人誘降,南郡太守糜芳等人很快投靠東吳。曹操和孫權聯手,前後夾擊蜀軍,再加上叛軍,關羽三面受敵,因此潰敗。隨後,關羽日夜兼程潰逃,在快到蜀國的時候被東吳小將馬忠生擒,被擒後堅決不投降,被東吳斬殺,享年56歲。

    從整個過程可以看出,關羽死於自己的剛愎自用,狂妄自大。他敗就敗在自己沒有堅持諸葛亮當年在隆中對中提出的聯吳抗曹,實現三足鼎立的策略。同時給可曹魏和東吳造成了可趁之機,讓雙方聯合了起來,所以失敗在所難免。同時他的自負也讓部下感到不滿,關鍵時刻竟然有人叛變,兩面夾擊加上後院起火,怎能不招致殺身之禍。

    其次就是忠義,劉備自封漢中王后,關羽是很不爽的,他認為沒有漢獻帝的批准,自行稱王是大逆不道。而關羽一直鎮守荊州,荊州的戰略位置又十分重要,所以劉備沒敢把關羽怎麼樣。所以,當關羽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劉備抓住了機會,沒有出兵援救,作壁上觀。表面上看關羽的起跟劉備有關,其實還是被自己的忠義、君君臣臣的春秋大義害死的。

  • 12 # 逆水裡的魚

    關羽,字雲長,原本字長生,《演義》三絕之義絕。每每看《三國演義》時,看到關羽死了就感覺後面的情節沒那麼精彩了!

    關羽一生中最失敗的莫屬敗走麥城了,關羽就是這個時候丟掉的性命!之後我們常用敗走麥城比喻陷入絕境。

    關羽的失敗也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原先,孫權曾派人和關羽聯姻,關羽不但拒絕了還辱罵使者,之後孫權令呂蒙偷襲荊州,而此時關羽領兵在外,荊州守將又與關羽有嫌隙,就投降了孫權,關羽兩面受敵,之後駐紮在麥城,呂蒙又用計使得關羽將士無心戀戰而此時關羽又無人救援,只能堅守麥城。之後關羽帶領十餘騎出逃,而關羽的後路被孫權的部下朱然,潘璋斷了,在臨沮遇見馬忠的埋伏被擒,之後就將其父子處死!

    雖然關羽的敗走麥城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失敗,但並不影響,關羽在眾人眼中的人物形象!

  • 13 # 國平軍史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令南郡太守糜芳守衛江陵,將軍傅士仁守公安,親率大軍向曹仁駐守的樊城進攻。

    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八月天降大雨,漢水因此暴漲,關羽因掘江堤以大水灌曹軍,于禁雖在平地,卻被水淹五六丈,七軍都被淹沒,于禁與諸將登高望水,關羽乘大船進攻,于禁只得投降。

    關羽再乘船進攻龐德軍,龐德寡不敵眾,終被關羽所擒,關羽想要勸降龐德,但龐德大罵不肯降,於是,關羽將其斬首。

    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樊城進水城牆崩塌,曹仁守軍僅剩下幾千人,被圍數重,內外斷絕,也快斷糧了,眾將惶恐不安。

    擒于禁,斬龐德,關羽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但徐晃主動率軍前來增援樊城。

    東吳孫權派使者前來求親,其子欲娶關羽女兒,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孫權十分惱恨,派呂蒙攻打荊州,荊州重鎮江陵守將糜芳與公安守將傅士仁不戰而降。

    關羽腹背受敵,立即向南回撤,回師途中,在麥城附近兵敗被擒,最終在臨沮被東吳所殺。

  • 1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關羽死於九個字:想不到、顧不了、來不及。

    關羽為何發動襄樊之戰?

    原因1、策應劉備的漢中前線對峙壓力,使曹操顧此失彼。

    原因2、依隆中對戰略,關羽覺得曹魏內部有變,宛城的侯音叛亂,關羽覺得機會來了。

    原因3、立功心切,關羽自負、心高氣傲,眼見劉備率諸將於漢中擊敗曹操,所屬將領大多立功,關羽也想用立功證明自己。

    為何關羽會失敗?

    原因1、無援軍。整個戰役就是關羽所屬的荊州兵及部分降軍,劉備未派一兵一卒。

    原因2、孫權偷襲。導致腹背受敵,盡失基地,無糧草,無兵員,士兵家眷都在荊州,荊州被佔,部隊潰散,這是最重要的原因。

    原因3、部下投降,未施援手。劉備的小舅子居然投降孫權,劉備的義子居然未發兵救援關羽,直接導致關羽兵敗被殺。

    關羽是被孫權的部下所殺,而且是退路被截斷,孫權志在必殺關羽。

    為何說關羽死於這九個字:想不到、顧不了、來不及。這九個字是對劉備說的,除了關羽自身的原因,劉備則是關羽之死的最大責任人。

    1、想不到。劉備想不到結盟十年之久的孫權會偷襲荊州;想不到自己的小舅子居然不戰而投降孫權;想不到自已的義子居然不救援關羽。

    2、顧不了。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關羽襄樊之戰的這一年,劉備很忙,忙著跟曹操搶漢中,對峙,忙著稱漢中王,忙著分封諸將,沒時間關注關羽,沒有足夠重視,導致關羽兵敗被殺。

    3、來不及。襄樊之戰前期關羽打得太順利了,劉備看到的全是捷報,以致於讓劉備產生錯覺,拿下樊城指日可待,前期劉備認為沒必要出兵。後期由於孫權介入偷襲荊州,導致關羽兵敗麥城被殺,時間上非常短,劉備來不及收到資訊,或收到資訊根本來不及出兵,關羽就己經被殺。

    一切的一切,造成關羽被殺,實屬無奈。

  • 15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很認真的說,害死關羽的人,是一個看起來和這件事情八杆子打不著的人——張遼!

    絕對不是諸葛亮故意害死關羽

    政治鬥爭是非常現實的。當時的孫權、曹操、諸葛亮,都是成熟的政治家,他們不可能為了無謂的情感糾紛而破壞國家大計。

    對劉備集團來說,荊州是實現“隆中對”大計不可缺少的一環。諸葛亮是無論如何不可能為了政見之爭害死關羽的。

    對孫權集團來說,“聯劉抗曹”是基本的外交政策,孫權是無論如何不會僅僅因為關羽言語冒犯而破壞這個大計的。

    那麼,為什麼我說是張遼害死了關羽呢?

    孫權的初衷

    這還要從“借荊州”說起了。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反擊曹操,主要從兩個方向,淮南和荊州。當時,周瑜和劉備攻略江陵,孫權自己攻略合肥。

    結果是,周瑜拿下了江陵,孫權沒有拿下合肥。由於兩個進攻戰東吳打起來都非常吃力。因此,東吳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當時的東吳,如果同時在兩個戰場上都鋪開的話,自守沒有問題,但是沒有多餘的進攻力量發展勢力的。

    因此,東吳答應了劉備的請求,將江陵一帶交給了劉備,希望劉備能夠分擔東吳在荊州戰場的防禦任務。

    這樣,東吳只需要在東線保持足夠的防守即可。他有餘力用於進攻。或反擊淮南,或進軍西川,東吳都有餘力發展勢力。

    借重劉備防禦荊州方向,孫權才能騰出手來尋求發展向西的路被劉備走了

    因此,孫權多次策劃,甚至建議和劉備一起去取西川。但是,一次因為周瑜的去世而暫停;另外一次,則因劉備的狡猾而暫停。

    在建議和劉備一起進軍時,劉備表現出了影帝級的表演,滿口仁義道德,堅決反對姓孫的去打自己劉家兄弟,還說,孫權要是打劉璋,他自己就下野出家!

    由於劉備所在的江陵,正堵在東吳西進的路上,因此,孫權這段時間一直沒有辦法西征。

    可是,一轉眼,劉備自己居然拿下了西川!孫權在得知劉備入川時,大罵劉備是“猾虜”!

    劉備入川,走自己的路,讓孫權無路可走

    聯盟的破裂出現了。孫權認清了皇叔的真面目,馬上出兵荊南四郡。劉備也立刻駐軍公安,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由於曹操進攻張魯,劉備被迫劃分荊州,還師西川。

    聯盟的裂縫算是勉強縫合上了。

    向北的路被張遼堵了

    既然向西的路被劉備走了,那孫權就只有華山一條路,向北發展了。接著打淮南!

    孫權一點時間也沒有浪費,剛從荊州帶兵馬回來就直撲合肥!

    理論上來說,此時,曹操大軍正在大西北鏖戰,曹操的荊州軍也攝於關羽威名不敢亂動。孫權此時進軍合肥的優勢非常明顯!

    可是,帶足10萬大軍,帶齊了東吳大多數將才的孫權,卻在合肥出盡了洋相!

    一開局,就被張遼一個突擊,打得孫權不敢出來,軍隊亂糟糟的,士氣大落。

    在攻城階段,一直破門伐術,合肥城的一塊磚頭都搬不走。

    撤退階段,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撤退也不知道怎麼佈置的,張遼又一個突擊過來,東吳又一陣大亂。東吳折損了陳武等大將,孫權自己都差點把命丟了。

    這是張遼名揚千古的“威震逍遙津”。

    孫權、呂蒙、甘寧,眾多東吳軍事猛人都在場,他們親眼目睹了張遼的勇武。

    張遼威震逍遙津,殘酷的現實告訴孫權,此路不通

    這一戰,徹底打消了孫權北進的念想!畢竟,嬰幼兒還是需要哭一哭才容易健康成長的。

    孫權的新規劃

    赤壁之戰,曹操雖然被打得吃癟,但是此後好歹也拿下了關中和西涼;

    而赤壁之戰後的劉備,更是突飛猛進,一舉拿下了西川和漢中。

    而孫權,一直保持著赤壁之戰前的那點地盤。

    當時,可供東吳選擇的主要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曹操的徐州,一個是劉備的荊州。其他至於交州什麼的,那都不是主要方向。

    見識過張遼和曹軍騎兵英姿的孫權,最終採納了呂蒙的建議,襲取荊州!

    襲取荊州,成為東吳的國家大計時,關羽的命運就基本已經註定了。

    後面的事情,就不講了。

    我只是想說,關羽作為一個將領,他把握曹操漢中之戰失敗,荊州北部和河南南部農民起義的機遇,北伐襄樊,不算是一個多大的失策。

    而劉備身邊,無論諸葛亮、法正,都不是郭嘉這種善於洞察人心變化人才。

    孫權,他為了自身的發展,罵也沒用。

    張遼,只是儘自己的本分,卻無意間害死了自己的好朋友、好兄弟

    要怪,就怪張遼!你在逍遙津那麼囂張幹什麼?非要讓孫權改變國家發展方向,坑了好

    朋友關羽呀!

  • 16 # 文史不假

    為了在東線戰場給曹操造成軍事壓力,便於西線戰場的進一步擴張,在諸葛亮建議之下,劉備下令關羽主動出擊。

    在這種背景之下,關羽關二爺才決定主動攻擊曹操,目標就是樊城。

    起先非常順利,打得曹仁不敢應戰。隨著于禁援軍的趕到,還搞了個“水淹七軍”,關羽直接威震華夏,風頭無二。

    但是,由於長期的疲勞作戰,關羽軍團最終被另一波援軍徐晃所擊敗,只得率領殘兵被迫向後撤退。此時,發現江陵已經失守了,他駐守的荊州被孫權這小子背後下手,偷襲而得。

    當時關羽就懵了,只好派人向駐紮在上庸的劉封和孟達求援。《三國演義》中,劉、孟二將卻以“上庸新得”為理由,拒絕發兵,影視作品與真實的歷史並不相符。

    正史記載,劉封和孟達兩支部隊,經過一場殘酷的攻堅消耗戰,好不容易才得了上庸。此地之前歸曹操所有,城中大小臣民對於曹魏的依附心理依然很強。一方面,劉封和孟達當時的兵力並不多,如果分兵救援關羽的話,能調動的兵力極為有限。另一方面,是否還來得及救援關羽尚未可知,同時還有可能會導致上庸的得而復失。

    個人認為,劉封和孟達不救援關羽,是當時的確沒有條件,並無多大的過錯。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軍退還。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結果,孫權早已派大將潘璋在此一帶設伏,潘璋的手下將領馬忠,活捉了關羽和關平父子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被孫權下令處死。

    關羽去世後,他的形象被逐漸神化,歷代統治者都大力推崇和宣揚他的忠義,多次進行褒封,被尊為“關公”。到清代時,關羽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稱“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 17 # 狼群講歷史

    關羽敗走麥城、兵敗被殺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如果硬是要追溯,那就得從諸葛亮的《隆中對》開始說起。

    按照《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劉備要同時佔領荊州和益州,然後交好孫權,靜待天下有變。但別忘了,東吳孫權的戰略規劃,是魯肅的《榻上策》。

    公元200年,魯肅在和孫權喝酒的時候提出,孫吳在穩定江東六郡後,就要剿除黃祖,進伐劉表,從而佔領荊州。只要能再拿下益州和交州,那麼孫吳就可以憑藉著長江以南的土地和人口,稱帝建國,進而一統天下。

    不僅是魯肅,在周瑜的戰略規劃“二分天下”中,也提到了先佔據荊州,進而吞併益州。

    也就是說,孫吳想要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就一定要佔領荊州。

    另外,從私人感情的角度上看,孫權和東吳軍隊也一定是想佔領荊州的。要知道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死在了荊州將領黃祖的手上,而東吳的軍隊,跟荊州的軍隊交戰了十幾年,更是死傷無數,雙方之間的仇恨早已經是無法化解。在這仇恨的驅使下,孫權和東吳軍隊,又怎麼可能放棄荊州?

    劉備想要荊州,孫權也想要荊州,在這巨大的利益衝突下,劉備和孫權之間就一定會爆發大規模的流血戰爭。而關羽敗走麥城的結局,早在207年劉備選擇《隆中對》的時候,就註定了。

    那麼有沒有避免關羽敗走麥城的可能性?

    事實上還真有。

    公元211年,劉備率領著龐統、黃忠、魏延,以及2萬兵馬入川。在和劉璋撕破臉皮後,劉備歷經數年,最終在214年攻破成都,佔領了西川。

    按照劉備的部署,他和龐統入川作戰,荊州就交給關羽和諸葛亮。毫無疑問,諸葛亮負責內外政務、 糧草賦稅,關羽負責軍事、戰爭,兩人相互配合,荊州的萬無一失就是肯定的。

    等劉備佔領西川,實力就將突飛猛進,到那時劉備對荊州的掌控力度也將進一步增強。

    但尷尬的是,214年龐統戰死,劉備在雒城又被阻擋了一年之久,無奈之下,劉備只能抽調荊州的諸葛亮、趙雲、張飛,以及數萬兵馬入川支援。偌大的荊州,軍政大權就全部交到了關羽的手中。

    數萬兵馬被抽調到西川,這讓關羽的實力急劇下降。而諸葛亮的離開,不僅讓關羽無法得到最正確的謀略,更是讓關羽失去了鉗制,從而越發地驕縱起來。

    從這就能得出一個結論,如果龐統沒有陣亡,那麼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憑藉著諸葛亮的聰明睿智,以及他在荊州的人脈關係,荊州又怎麼可能會被孫權佔領,關羽又怎麼可能大意失荊州?

    當然了,如果諸葛亮入川后,關羽自始至終都選擇堅守不出,只想著待在荊州這一畝三分地裡,那麼孫權也拿關羽沒辦法。

    關二爺的武力值,天下無雙。自從呂布命隕白門樓後,就再也沒有人是關羽的對手。而且關羽擅長練兵,又能統領一方,具備統帥的優秀能力。這麼一尊大神,如果選擇死守荊州,絕對不離開荊州半步,那麼即便是孫權、呂蒙、陸遜等人絞盡腦汁,那也只能是無濟於事。

    但問題是,公元219年,關羽率領著3萬兵馬,向曹魏發動了襄樊之戰,這就給了孫權可乘之機。

    這個時候,就必須說到關羽的部下,糜芳和傅士仁了。

    襄樊之戰的時候,糜芳駐紮在江陵,傅士仁駐紮在公安,這可都是戰略要地。講道理,糜芳和傅士仁是關羽麾下的重要將領,他們二人也都是跟隨劉備幾十年的元老,是要功勞有功勞,要苦勞有苦勞。

    但過於高傲的關二爺,卻壓根沒把他們二人放在眼裡,平日裡還處處刁難糜芳和傅士仁。襄樊之戰中,糜芳和傅士仁因為沒能完成軍資任務,關羽就放狠話說要將他們二人斬首。這可把糜芳和傅士仁給嚇得,呂蒙剛剛白衣渡江,他們兩人就把江陵、公安拱手相讓了。

    江陵、公安失守的訊息,瞬間就讓關羽的部下軍心大亂,甚至是很多人臨陣脫逃,不願意繼續跟隨關羽。沒辦法,因為關羽許多部下的家人都在江陵、公安,出於對家人安全的考慮,他們沒有調轉槍頭去對付關羽,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這也就導致,當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身邊就只剩下了三百多人。

    換句話說,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間接導致了關羽的戰敗。

    當然了,關羽的大意失荊州,跟他的性格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關羽不那麼高傲,如果他能謹慎一些,如果他能對麋芳、傅士仁好一些,如果他在水淹七軍後就撤軍回去,那麼後來的敗走麥城,其實也是可以避免的。

    但可惜的是,歷史沒有那麼多的如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nap會超越Facebook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