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吃瓜幹活兒
-
2 # 淡淡禪風
港股中為何有如此多的鮮股呢,一方面是制度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投機的原因,還有一方面是交易者構成,三方面原因決定了港股中會有如此多的仙股。
首先制度方面的原因
港股成立已經70多年,港股交易制度相對比較完善,屬於成熟的市場,但是呢港股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說退市制度上,港股不像美股A股那樣由最低價退市制度。因此在港股中股價跌的再低也不算在退市,在港股中如果股價跌的太低了,可以透過並股把兩股併成一股或把十股併成一股做高股價繼續跌。因此在港股的交易制度中退市這一方面或多或少有點缺陷。
其次交易者構成上
前面我們說了,港股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交易者方面很成熟,大部分都是機構交易者,就算是散戶交易者,也具備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說港股屬於價值投資為主的股市,那些沒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會被機構投資者所拋棄。因此呢,這些股票就不會被資金青睞,股價處於陰跌的狀態。因為港股中的交易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所以港股的成交量並不高,再加上投資的理智上較A股強不少,所以才造就了大量的仙股出現。
最後,投機的因素
所謂的仙股除了股價低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步登天的意思,在股市中有一種借殼上市的方式,這些在港股中的仙股就是很好的殼資源,如果被哪家上市公司看中,因為這些公司由於某些條件達不到上市的條件,就需要藉助這些仙股來達到上市的目的,這時呢這些仙骨就有了一步成仙的條件。就是說現在港股中很多的仙股都是處於於代價而估的狀態,希望被哪家上市公司看中從而一步登天。
總結:港股中存在如此多的新股,是因為港股的退市制度還不夠完善,加上交易者比較成熟,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他們融不到資也不退市,是因為期望被其他的急於上市的公司看中而借殼從而達到一步登天的目的。
-
3 #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不過港股的10元以下個股確實多,港股裡面太多仙股了,這種低價股其實不能碰,都是些老千股,對應美股裡面也有很多仙股,最初美國的證監會定義低於1美元的就是仙股,後來標準改成5美元,不過花旗最慘的時候也跌破過1美元,但大多數其他仙股都是真的仙股,基本上沒有任何投資價值。
要知道的是,港股的交易完善度其實是僅次於美國的,並且在機構和散戶的比例上,也是一個機構佔主體,散戶僅僅佔比一小部分的情況。因此,碰上了垃圾股,炒作股,不作為的上市公司,機構基本不會參與!這樣就造成了,強者恆強,弱者別淘汰的一個局面。
說白了,港股裡的大部分仙股都是機構的棄兒,而散戶在港股裡又佔比非常少,所以無法參與炒作和投機這些垃圾股。與A股形成了一個線面的反差!
香港市場其實是一個價值投資的市場,是一個比A股完善,僅次於美國的市場,所以股價隨股票價值變動,垃圾股當然會變為仙股。
至於為什麼不退市?其實還是因為一個退市的規則有所不同!
在美國股市上如果股票的價格長期低於某一價格就會被摘牌。
在大陸是指低於1元的股票。
而香港股市不存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面值退市的規則。所以說,港股是個比較神奇的市場,仙股遍地!並且港股的仙股都是低至懷疑人生的地步,就是價錢低到不能再低的那種,有可能就幾毛錢。所以講,指望港股退市,還是不太現實的!
只不過有大批的港股,情願賴在市場,做垃圾股,仙股,也不願意退市!就好比班級裡就算有最差的學生,也不願意留級,一個道理!畢竟說出去,還有一個上市公司的抬頭嘛!
-
4 # 凱恩斯
仙股,早年也不是仙股,也有著雄心壯志,上市獲得融資,算是一種市場對其的肯定。不管這種肯定最終是否正確,總體上當年上市的時候看上去是光鮮的。港股最熱的時候,也是港片《大時代》播放的時候,92年,股市不停的膨脹,投資人瘋狂湧入,在香港有錢人炒地產,中產炒股票。亞洲金融危機後,隨著科網泡沫,科技股崛起,港股依舊火爆。1999-2000年,《大時代2——世紀之戰》和《創世紀》熱播(影視作品很能反應港人當時的關注點,當股票熱情燃起,TVB就會在合適的時間送上影視套餐,這符合傳媒領域熱點扎堆的優良傳統)。
然而,港股的問題也開始凸顯。一方面,2000年後大型標的諸如騰訊控股等內地優質企業開始在香港上市,這些優質企業開始像海綿一樣吸附流動性,二方面,港股的退市制度遇到了如今A股差不多的難題,市場沒有分層,沒有一個新三板來容納差公司,也可以說缺乏類似美股場外市場來收容差的企業,各種企業進來了就不會退市。
同時,港股當時的監管是比較放任的。為了突出資本自由度,港股那些上市公司,在經營上不行的那些企業,就開始動腦筋了。
在《大時代1》裡面,反派陳萬賢就用過一招,片中稱呼其為五個杯子兩個蓋子,用很少的錢收購一家企業,然後利用上市企業的流動資金去收購下一家,然後交叉持股。控制權能帶來流動性,然後流動性又可以製造新的流動性。當時片中稱之為“鐵索橫江”,就像曹操當年打仗,將大船都用繩索連起來。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一個企業流動性出現問題,那麼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全部倒塌。反派就是蓋子不夠,結果大敗虧輸。
上面,是差企業早期玩的遊戲,這個時候,所有股票由於流動性充裕,那些炒家是向上炒,炒高了有散戶跟,那麼就萬事大吉,套現走人。可是港股擴容,退市不暢,導致流動性被攤薄。這些五個杯子兩個蓋子的遊戲玩不下去。經常出現崩盤。港股也沒有漲跌幅限制,有時候一天就跌90%。
於是,炒家的聰明才智被很好的開發,他們發明了向下炒。如果一家企業資產100元,股價100元,那麼發行100元的股票配股。小散戶不參與配股,則會遭受股權被稀釋的損失,如果參與配股,當資金進入上市企業,這些企業就買遊艇,買豪宅,逐漸掏空上市企業的資產給實際控制人使用。上市公司股價低於淨資產,虧損,而資產掏空之後,這些企業又會配股和增發。等到股價跌到幾分錢,還會有公司一口氣合股,再迴圈往復的玩財技。
向下炒,如今也逐漸不靈了。新的方法,大約是自己炒自己。上市公司透過金融槓桿,抬高股價吸引投資人。所以港股仙股裡面,現階段經常出現70%-90%的閃跌。槓桿是有成本的,業績的謊言不可能長期存在而不被人發現。
另一方面,雖然仙股很多,港股中也不乏好企業,幾乎走上了不停增長的道路,比如騰訊控股,比如中國生物製藥,比如威高股份,比如高鑫零售,等等。在仙股遍地的同時,好股票吸引流動性的節奏絲毫沒有改變。港股的指數投資和被動投資也開始日益興起。
港股如今已經好了很多,但是難題依然是退市。好辦法是直接分層,將垃圾股票清到場外。不過港股管理層比較保守,有一些傳統的保守傾向,連同股不同權這樣的體制,也是用了很多年才接受。
換個角度看,仙股不影響港股主流,好企業依然是好企業。最終任何市場,都是企業盈利能力說了算。
-
5 # 諸葛小胖
為什麼香港股票如此便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港股中的老千股可以說是像神一樣存在於港股中。透過狡猾的金融技巧,以及內外勾結,他們不斷髮行股票,加入股票,扼殺中小投資者,這是港股如此便宜的最根本原因,在充滿廉價股票價格的香港股市,如果你仍然用廉價的香港股票價格作為價值投資的標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許多人經常踩在它上面,遭受的損失超出了我們的估計。在港股市場上,老千股有無限的增發、股權分置、股份和配股,股本甚至可以從數千股增加到數百億股,每股價格可以降到1美分。上市公司通常將10股合併成一股,股價會繼續下跌。這些公司的股票流動性差,成交也不景氣。即使他們以1美分的價格購買,他們也可能找不到另一個家來接管。內地人在炒股時必須小心老千股。港股和a股的投機有很大的不同。對港股來說,最重要的是確立價值投資的概念。那些在港股投機的人都知道這個其中的意義。大多數在港股投機的老投資者都會提到一些東西。在港股投機時,他們必須注意價值投資,更喜歡藍籌股。當然,對於剛接觸香港股市的a股投資者來說,a股可能是首選股票,因為很多公司對a股投資者都很熟悉,然後他們可以根據行業選擇好的股票,然後進行篩選。除了很多港股以低價股和老千股之外,港股價格低還有很多原因,類似香港市場沒有退市機制。香港證監會的監管決心並不那麼嚴格,而香港證券交易所是一家盈利機構,因此沒有辦法保護散戶投資者,切斷自己的融資渠道。
-
6 # 泰立信
還有一個原因,許多港股面值是1分的。這是啥意思呢?A股面值是1元,1元對應1股,如果面值1分,就是1元對應100股。
在香港2000多隻掛牌公司股票中,股價低於0.1港元的約150只,低於0.5港元的約600只,低於1港元的約900只,因此,用仙股遍地來形容香港市場並不為過。
回覆列表
工作原因有多次參與和接觸,瞭解的情況如下:1. 按2019年的市場牌價,目前香港主機板的殼資源乾淨的大概價值6000萬-1.5億港幣( 很多家機構在養著殼資源,其中包括很多券商關係機構),每一家仙股或小市值低價股的背後 一般都有幾家做市商配合的,其中 肯定至少有一家為主,這家就是養殼機構(或關聯機構)。我 認識的 兩三家機構 其中有一家手裡就有七八個殼。收殼造殼和市值管理 就是他們團隊日常的活兒。 2. 在香港還存在很多老千股,因為在香港並股和定向增發和拆細都非常容易,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基本不管,你只要披露就行。所以就算一毛錢一股,十股合併,股價就可以一下子回到一元。就算十塊錢一股,為了抵禦惡意收購,董事會就可能突然宣佈 一股拆為50股,一下子就成了2毛,交易量迅速提升... 說實話 騙子很多!很多很多老千股,而且很多上市公司的名稱都起得很牛叉,往往越牛叉的就越有問題! 3.香港主機板市場確實存在一批有歷史遺留問題的上市公司,我就知道有好幾家 他們實際的資產很好的,但是因為很多原因,實際控制人 想要把這些資產從上市公司裡面剝離出去,在很多種手法過程中,其中一種重要的說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實際業務逐步停滯掉,然後透過定向轉讓,合資轉讓等等,把優質資產從上市公司裡面剝離出去, 為了避免法務糾紛 這個操作過程往往會比較低調,長的有可能要涉及到兩年到三年,最過程中上市公司的股價就一塌糊塗,越差越不引人注目,因為沒有分析師會跟進,交易也很清淡,不容易引起司法糾紛。 這些剝離出去的優質資產有的是拿到國內來重組上市 ,還有私有化了,還有很多順便把上市公司的爛賬埋掉隱藏掉了。 4.最後不能說這些 低價股無法融資,因為在香港的融資方式跟在國內很不一樣,他們最主要的融資方式是向特定投資人進行定向募集,而不是公開發售,所以再差的股票,你仔細去研究,一定會發現他在1到2年內 至少會有一次融資完成,有的是向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機構定向募集(募集來的錢其實就是買實際控制人的關聯資產,為了做報表或者什麼其他原因), 還有很多事項私募基金 向坐市商的關聯機構定向募集,其實是為了市值管理,那些募投專案,說的越大越不靠譜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事兒 先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