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心爸媽
-
2 # 思想會開花
現在有一部分家長在家管不了孩子,希望老師能管好孩子。這種現象在我們剛入學的家長會上就被教育專家吐槽了。是的,我也非常不贊同家長管不了的孩子,老師就能管好。
首先,這部分家長是非常不負責的。自己沒有盡到管教之責,還想推脫給老師。其次,孩子的教育是建立在家庭教育這個基礎之上的。無論是孩子受教育的時長還是孩子受教育的專注度,都會是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長更高。老師對孩子的瞭解程度和可專注教育的時間肯定不會有家長有優勢。最後,父母是孩子與這個世界聯絡最緊密的紐帶,天賦的教育職責不可推卸。
-
3 # 小舞老師講故事
其實我是家長也是老師,我覺得現在很多家長都是這樣,在家裡因為種種原因不想管或者管不了,卻把一切希望寄託在老師身上。
我孩子在私立幼兒園,班級有個小女生,中班了還不認識數字不認識顏色,什麼顏色都是紅色,什麼數字都是1。媽媽從來不管,上幼兒園之前就什麼都不會,老師也有過溝通,媽媽說無所謂,長大會就行了。她這個是典型的家長不管孩子。
還有的,家長剛開始不管,孩子太調皮了,胡亂摔東西無理由的,(不是處於這個敏感期他才這樣的),打長輩,使勁拍臉踢打。只要出去了就搶其他小朋友的東西,搶了就跑,要麼就扔在地上使勁踩。絲毫不管其他小朋友的眼淚,更有的只要又小朋友靠近,就會動手,要麼撓臉要麼推人。
只三自己家長寵著孩子,怎麼看怎麼可愛,不捨得打不捨得罵,頂多說下次別這樣了。到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想管就管不了了,可是孩子這個樣子,太上火了,帶出去也沒有面子啊,於是就告訴老師,老師你多多管管這個孩子,讓你費心了啊。這個孩子我真的管不了,就交給老師您了啊。
可是,孩子是誰的?老師只是教他們這一階段,家長是陪伴他一生的人。而且還有的家長大言不慚地說,你是老師,教孩子的。孩子主要是老師教育的。我是家長,生孩子的才叫家長。教育應該是你們老師的事情,你們教育不好,我更教育不好了!
好吧,遇到這樣的家長真的想說,你要是教育不好,你就別生啊,你生了你不教育,你找誰啊。
-
4 # 童話點點
在家管不了孩子。我覺得根本原因是你想不想管,有沒有打算好好管。
期待老師管好孩子的家長,不負責任。
這樣的人,很顯然對於“父母”“家長”“老師”這幾個詞的基本概念是不懂的。
回覆列表
一句話:父母管不了的孩子,老師也管不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
1、家庭教育才起決定作用,老師無能為力
孩子的人格、素質、基本能力,都是在家庭中養成的,他們既來自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也來自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還以的理性、有益的家庭教育。可以說,家庭教育才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作用。
一個孩子身上如果出現父母解決不了的“問題”,那一定是父母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出了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再負責人、高水平的老師也無能為力。
我們會看到,同是一個班,同樣的老師教,但幾十個孩子之間,會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遵守紀律、認真學習,而且根本不用老師操心。而有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回家不完成作業,既缺乏認真學習的內在動力,也無法配合老師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往往需要老師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來格外關注,但其實常常收效甚微,讓老師也心力交瘁。
2、老師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一個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自己教育不好孩子,於是寄希望於老師。但即便老師真的是很想幫你去教育好孩子,也是無法做到的。
一般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兩個人教育一個孩子都還教不好,一個班有幾十個學生,只有一個班主任,老師怎麼可能花幾十分之一的精力,就把一個父母都管不了的孩子給管好了?
老師也是普通人,不是神;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老師也無法做到。
3、不負責任的家長,才把孩子推給老師
坦率地說,自己管不了孩子,寄希望於老師的家長,是不負責任的家長。這樣的父母,實際上是放棄了自己對孩子的教養責任,更進一步說,是“放棄”了孩子。
孩子不是傻子,父母採取這種“放棄”的態度,孩子完全能感覺得到,一個知道自己被父母放棄教育的孩子,他從爸爸媽媽那裡,得到的是純粹的“負面期許”——你是個壞孩子,我管不了,隨便你怎麼樣吧。
孩子接收到父母這樣的負面期許,也會降低對自己的期許,他不會變得更好,只會變得更糟,直到他自己也放棄自己。不誇張地說,父母的這種態度,會將孩子推進自暴自棄的深淵。
所以,明智的、負責任、愛孩子的父母,都會要求自己不斷成長,以勝任父母的角色,而不會將孩子的教育,完全推到老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