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翔淺底152417403
-
2 # 3七2十1
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強迫症的治療成功率很低,所謂治療好的例子基本都是患者本身強大的心理起的作用,說白了強迫症需要的是自己給自己治病,什麼心理干預、藥物治療都是扯蛋,用自己強大的心理暗示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長期鍛鍊之後就會遠離強迫症了
-
3 # 我不想吃藥
本人有三種比較有效的方法。
1、轉移注意力。一旦強迫症狀要出現的時候,就要將注意力迅速從強迫症狀轉移到其他事情上,馬上離開這個動機,去做其他事來取代這個強迫症狀,比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些活動,像運動、散步、聽音樂、打籃球等等。這種有意識地轉移哪怕只有幾分鐘,也是一次成功的強迫症的治療方法。
2、疼痛療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用一根皮筋套在手腕上,一有焦慮情緒或想法就用力彈一下,要感到疼痛才行,一段時間後症狀就可以緩解和解除。
3、無視療法。就是不把身體的症狀放在心裡,身體的不舒服,都是錯誤的資訊,你不理會這些不舒服,你的症狀就會慢慢減輕。
-
4 # 孤鴻雲水
強迫症,也許上點年紀的人都有點,也是記憶力下降的關係吧,有輕有重。沒有好的方法可以治癒,本人也有點強迫症,每當看到車經過,就強迫自己記車牌號,最好辦法就是馬上離開現場,乾點別的事情。
-
5 # 心理諮詢師韓美齡
化解強迫症,首先要明白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是怎麼產生?因為解決問題首先要對問題認識到位,如果對問題本身認識偏差,就會把問題解決引向歧途。
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等神經症是一組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基礎的精神障礙,它產生的原因是心因性的,具體點說是社會心理因素,它本來就不應該用疾病的稱謂。
舉幾個諮詢中常見的案例藉以形象闡述:
案例1:青年女孩A,總是反覆檢查門窗是否關好,每天睡前要 按預定的程式檢查一兩個小時,檢查的過程中不能被打擾。如:檢查過程中家人不能說話,如果被打擾,需要重新檢查。去醫院被診斷為強迫症。心理諮詢中,瞭解到強迫症狀背後的原因為女孩個性膽小,內心自卑,易多思多慮,因受到不良刺激,再加上自我不斷進行不良暗示,導致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
案例2:高中生B,腦子裡總是強迫性的出現各種性的聯想,自己內心不想想,但越排斥越嚴重,根本沒法正常學習。諮詢中發現背後的原因為學習壓力及對性的不合理認知。
案例3:女孩C,總是強迫性洗手,而背後的原因卻是內心的自卑及對健康的不合理認知。
強迫症是怎麼產生的呢?
所有的強迫症者都有最基本的共性。不管是哪類強迫,他們大都是聰明才智之人。因在生活環境中或人生髮展道路上的人際關係裡,受到非預期能承受的嚴重挫傷,而產生的自我挫敗感。從此心理固著在自我挫敗感上,迷失了自我前進的方向,生活在心靈自煎的煉獄裡,痛苦不堪。強迫症者因為強迫影響了學業、事業、婚戀家庭;因為強迫導致脫離正常人的生活狀態,四肢健全卻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嚴重者什麼也做不成;因為強迫頭腦發達卻用不到建設自己的美好生活裡,整天糾纏在那些讓他們痛苦,想擺脫卻天天死緾在一起的無聊的思維行為裡。
強迫症者大多有這樣的性格基礎:很高的道德標準,但又以自我感覺為中心,患得患失;遇到不良剌激後,便刻意於安全檢驗和安全設定;為人處事深思熟慮,謹慎細微,希望所有人的對他的態度和在人群中的位置如他所想,也就是說期望值過高,追求完美完整,總是過份地嚴格要求環境或自己,作事喜歡有秩序,有條理。 當受到嚴重挫傷或非預期承受的挫折後,就把自己包裹起來,時時處在嚴密的戒備下,在正常的生活中去發現去感知各種可能性,併為這種可能性去焦慮恐懼。而自己以往的經驗又讓自己對自己的這種狀態非常不滿,知道自己在作些無益的事情,不甘白白耗費時光,因而也產生焦慮和自卑情緒,在這多重的壓力下,體驗不到輕鬆快樂,享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因而沉浸於自我反覆錘鍊所體驗出來的痛苦感覺中,用心理學專業的術語叫不斷地強化。深陷其中,形成思維和情緒的自動化,最終不能自拔。
強迫症如何調整?
症狀是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解決問題關鍵是化解背後的心理社會原因,原因化解了,外在的症狀表現也就自然消除了。同時,還需打破不良的思維行為反應模式,建立良性的思維行為反應模式,學會獨立處理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困擾及現實問題。
譬如,為何一定要反覆檢查呢,這源自內心極度焦慮、缺乏安全,透過檢查能讓自己獲得暫時的心安或對焦慮有瞬間的緩解作用,但這種處理方式,不能從根本上化解焦慮不安背後的原因,反覆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就會形成不良思維行為反應模式的固化。解決問題,需要找出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背後的具體原因,有針對性的運用心理學原理和心理諮詢技術進行調整化解,同時學會運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打破不良思維行為反應模式,建立合理的思維行為反應模式。
解決強迫症的兩個巨大誤區,第一是強迫症當作精神障礙,把問題解決引向歧途;第二、過度關注症狀,而不能從根本上化解問題。
如果問題已經比較嚴重,超出自我調整的能力範疇,需要尋求專業諮詢師的幫助。在個人主動求助的前提下,心理諮詢師的經驗和技術水平是問題解有效解決的關鍵。
-
6 #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強迫症是一個非常頑固的精神科疾病,研究強迫症的專家非常多,我個人說一些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在我上大學的時候,曾經有一段時間強迫觀念非常嚴重,經常想著去打破別人的頭,然而我自己是非常善良的人,決不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就連有這個想法也不可以。所以就儘量去控制自己的想法。越控制就會越嚴重。怎麼辦?當時我在上大學,家裡經濟條件很差,沒有經濟實力去醫院就診或者做心理治療,同時醫學院的功課很重,如果沉迷於控制自己的想法,很快的就只能回家去種田了。對於回家種地,我的內心是十分恐懼的,這種恐懼超過了我對自己腦中不斷重複出現的強迫念頭,為了解決回家種地的恐懼,我決定接受自己的這點小毛病,反正沒有人可以看得出來就行了。沒有想到,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強迫觀念自然消失。後來上班以後,這種強迫觀念復發,還增加了強迫檢查門鎖的行為,總結了自己第一次的經驗之後,依然採納第一次的方法,允許他們自由的表達自己,有時候我會故意把門開啟著就去上班,隨便誰偷我家東西都行。因為我家所有的東西都沒有我自己重要。結果不超過一個月就自然痊癒了。
我接觸的精神科醫生中,至少有五個人和我有過類似的經歷,然而我們都沒有經過什麼治療,都自然的痊癒了,由此可知,強迫症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可以自然痊癒的。
從本人的親身經驗中,我們可以知道,罹患強迫症之後,可以選擇去吃藥,去做心理治療,也可以用另一種恐懼威脅自己接納自己的強迫症狀,做到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該建議是由西安市精神衛生中心陳元堂主任回覆的,陳元堂主任擅長抑鬱、焦慮、疼痛、親子教育、工作障礙、性心理障礙、夫妻危機、睡眠障礙,專長為催眠療法。 如果有相關問題,可以透過好心情app與陳主任溝通交流。
-
7 # 烤熱的雪7
現在社會強迫症越來越多,經常所說的潔癖,就是一種最常見的強迫症,患者反覆洗手,病人像陷入一個無形的牢獄中不可自拔。目前治療方面,一方面服用一些抗抑鬱抗焦慮藥物,另一方面就是心理治療,讓患者直接面對引起焦慮的物品和環境,要求其縮短洗手時間,減少洗手頻度,甚至放棄洗手,事先對患者進行一些疾病教育,提高信心,使其依從治療計劃,對家屬也要教育和鼓勵好,監督患者在家中的治療作業。治療開始時一定對患者指導好,當減少洗手出現焦慮時,採取深呼吸肌肉放鬆,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讓其慢慢適應,一定不要急於求成,慢慢減少洗手次數,在治療中增強其信心,最終一定會克服的,當過去後你就會發現太容易了,只要你敢勇敢踏出第一步,你就一定會成功。
-
8 # 了凡心療愈
限制性信念讓你暫時的解脫了。這一刻你便可以不再去面對現實,只專注於你的強迫症。好了,這時你應該可以解脫了,可是還是不能,因為你自己無法擁有超人的意識和自制力,你的思維這個時候也摻和進來了,你想,自己為什麼會做這麼幼稚的事,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於是開始責怪自己,怨恨自己。因為你認為,一個正常的人,是根本不會重複這樣無意義的動作,於是你拼命想管住自己,可是就是管不住,怎麼辦?怎麼辦?越是想管住,越是管不住,越是怨恨,責怪。完了,自己是個不正常的人,你的頭腦一直在想:不能這樣,不應該這樣。我應該是怎麼樣怎麼樣的。越是這樣,在做強迫動作時越是怨恨,越是不爽,越是負面情緒,一邊強迫,一邊怨恨自己。
第二步就是觀照當意識水平夠高的時候,你就上升到觀照狀態,也就像是個旁觀者,你從心身的相互博弈中抽身而出,看著兩個不相干的人在掐架,你只是靜靜的看著他們而已,不用再埋怨自己。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做好你現在的。強迫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實在忍不住做,那你就去做吧。從接納自己做起,你只需要瞭解到強迫症是一種幼稚的,無意義的行為,然後理解他的出現,卻不怨恨自己出現強迫思維,做出強迫行為。
來和看就是觀照。這帖藥方你無法向任何藥劑師購買,你必須要改變自己內在的化學性質,你才能擁有它。目前你們內在心靈的化學作用產生的是沒有覺知和無意識的狀態。但是它是可以改變的,它的自動機械性質是可以被解除的。
第三步切斷強迫思維的邏輯鏈今天高速路免費可能要堵車,鄰居提著行李箱可能要出遠門,陰天了可能要下雨,閃電過後是雷鳴。這些都屬於常識或正常思維。儘管如此,在思維所指向的結果變成事實之前,仍然可稱為虛幻。尤其是,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如:從垃圾堆旁邊走過就傳染上病毒、過馬路會被汽車撞、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而被神靈懲罰,沒有湊齊“六”這個數字而遭厄運。這些都是強迫的念頭,而跟隨此念頭所展開的思維和想象過程,就是頭腦虛幻的強迫思維邏輯鏈了。
如果邏輯鏈已經開始運轉而且難以斷開,可暫時分離內觀-看戲,然後再聚焦當下。如果恐懼、焦慮、憤怒、悲傷等情緒反應強烈,則守黃庭(情緒發源地),即內觀和感受胸口處的氣血震盪。事實證明,當你去內觀和感受某種情緒在身體上所引發的反應的時候,這種情緒的強度就下降甚至消失了。—深呼吸法也是處理情緒的。所有方法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攔截念頭的攻擊,阻斷自動思維或邏輯鏈,回到當下。
你可能會意識到你的過去-但過去不會再增加了,所以那樣的意識是不足的。你可能會意識到你的未來,但是未來還沒到來。那樣的意識是虛假的。唯一的意識是此時此地。如果你全然的、徹底的處於此時此地,那你就是有意識的。在那樣的強度下,你變成一道光的火焰。沒有煙的火焰。那就是開悟,除了當下,活在任何地方都是在自殺,因為每一個經過的片刻都是寶貴的,它非常寶貴,你無法再次擁有它。所以不要浪費它,當你去某處,每條路都不是對的,但是當你在此時此地,每條路都是對的。
-
9 # 戰拖成長學院
強迫症患者會有不自主的思想糾纏、難以自控並刻板的形式感或無意義的行為重複。這些嚴重影響患者注意力的集中,影響學習和工作,嚴重的可以導致患者完全喪失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甚至造成精神殘疾。
有兩種方法可以很好地治療強迫症,這就是:生物療法和行為療法。
生物精神病學家認為強迫症是大腦病變的結果,原因有以下幾點:
1. 有時強迫症是在大腦受到創傷後出現的。比如有些人在腦部做了手術後,出現了強迫症。還有人因為患有癲癇後引起強迫症。除此之外,強迫症還有遺傳性,遺傳機率在30%左右。
2. 強迫症病人的大腦掃描結果表明,患者大腦中有兩個區域活動得異常厲害,這兩個區域與過濾資訊和維持行為有關。當患者吃了藥或接受了行為治療之後,這兩個區域的活動明顯減弱了。
3. 引發強迫症產生的內容是某些固定型別的事件。常見的是清潔和檢查,這兩者在進化過程中有很重要的適應性意義。整潔和身體健康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也許強迫症患者保證整潔和檢查的大腦區域出了問題。或許患者腦中反覆出現的那些念頭和想法正是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瘋狂習慣。
4. 安那芬尼治療強迫症非常有效。患者服用後,強迫性的念頭得到了控制,行為也減少了。雖然這種藥物服用後對某些人產生了副作用,比如犯困、便秘;雖然藥物只對半數以上的患者有效,而且也不會使患者痊癒,但是還是比什麼都不服用要好。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不能替代專業診斷和醫生意見。
——
-
10 # 渡仁心理諮詢師團隊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出門後回想家門有沒有關好,煤氣閥有沒有檢查,有可能返回家中進行檢查;或者是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反覆檢查自己的作業、方案等等。這些算不算強迫症呢?
強迫症是指具有強迫觀念、強迫行為併為此感到焦慮和痛苦,設法擺脫不能。其中強迫觀念是持續、不受控制地闖入意識領域,並導致嚴重焦慮或痛苦的想法、表象、觀念或衝動;強迫行為指個體認為自己必須付諸實施的某些重複行為或精神活動。人們產生強迫觀念或無法實施強迫行為時,就會體驗到焦慮。與強迫症相關的還有一些很特別的障礙如:囤積障礙、拔毛障礙(也稱為拔毛癖)、抓痕(面板搔抓)障礙以及軀體變形障礙。
強迫症往往出現在童年和青少年期。男性發病的高峰期是6-15歲,女性為20-29歲。兒童往往隱瞞自己的病症,甚至不告訴父母,因而強迫症可能持續多年不被察覺。如果不予以治療,強迫症可能會發展為慢性的。強迫觀念令強迫症患者十分痛苦,而強迫行為會耗費大量時間,甚至造成危險(例如頻繁清洗直至身體出血)。高達66%的強迫症患者還有明顯的抑鬱情緒。1%-3%的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期罹患強迫症。
在各種文化中,最常見的強迫觀念與以下方面相關的思維和表象:
1、 攻擊(如傷害某人孩子的想法)、性(如反覆出現色情畫面)或宗教(如在教堂裡大罵髒話);
2、 對稱和次序,最著名例子就是足球明星大衛.貝克漢姆。他不僅在場上是個完美主義者,在生活中他對於秩序和對稱也有極致的追求:“我有強迫症,所有的東西必須排列成一條直線,或者每樣東西都必須是成對的”。貝克漢姆會花費數小時將家裡的傢俱以某種形式擺整齊,或者將衣櫥裡的衣服按顏色排列整齊。他的太太維多利亞說:“如果你開啟我們的冰箱,每一邊都是十分協調的。我們有三個冰箱——一個用來放食物,一個用來放沙拉,第三個用來放飲料。在放飲料的冰箱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對稱。如果有三罐飲料,他會扔掉一罐,因為必須是偶數才行。(看來這個強迫症也是一種“富貴病”啊)”。
其實在東方文化裡也有要成雙成對的觀念。
3、 常見的強迫觀念與汙染相關,常伴有洗滌衝動,不完全的調查發現,未婚女性強迫行為中強迫檢查更多發,而已婚女性中強迫清洗行為佔比更大。
有時,個體的強迫行為與其強迫觀念之間存在邏輯關係。如一個人觸摸了另一個人的手或一個他認為骯髒的物品,他會反覆洗手直到覺得乾淨為止。如果強迫行為過於極端和重複,就變得不理性了。“檢查”型別的強迫行為十分普遍,它和強迫性懷疑相關。
強迫行為和強迫觀念之間的聯絡往往是“幻想”導致的。許多強迫症患者相信,將某種行為重複一定次數能夠幫助自己或其他人避開危險。患者的儀式行為往往變得刻板和僵化,併產生沒有正確地執行儀式的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某人覺得自己必須將某本書的某個段落完美地讀25遍,害怕自己沒有做到的話,家人就會發生不幸。
以上我們介紹了強迫症的表現和症狀,下面說一說強迫症產生的理論與治療方法。
大多數人,包括非強迫症患者,都會偶爾有一些消極、闖入性想法,包括傷害他人或做出違背道德準則的事。人民在情緒低落時更容易產生這樣的想法和實施僵化的儀式化行為。許多照顧生病父母的子女,由於睡眠不足和照顧病人的壓力而精疲力竭,進而產生期望父母早逝或者傷害父母的念頭,儘管這樣的念頭會讓他們驚恐不安,她們也絕不會真的做出這樣的行為。
大多數人都會因其招致痛苦和煩惱而忽略或摒棄這樣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想法漸漸平息和消退,強迫症的認知行為理論認為,強迫症患者和非強迫症之間的差異在於是否具有終止這些消極的闖入性想法的能力。強迫症患者難以終止這些想法的原因是因為:
強迫症患者可能經常情緒抑鬱或焦慮,很小的消極事件也可能誘發消極的闖入性想法。
強迫症患者有堅持僵化的道德觀念的傾向。他們可能比其他大多數人更不能接受自己消極的闖入性想法,因此更加感到焦慮和內疚。
強迫症患者可能認為自己應該能夠控制這些想法,他們很難接受這樣的事實:每個人偶爾都會產生壞念頭,他們傾向於認為產生這些壞想法意味著他們瘋了,或將產生想法與實施行為等同起來。
強迫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透過操作性條件作用形成的。因強迫觀念導致焦慮的人們發現,如果他們實施某些行為,焦慮症狀就會減輕。每次強迫觀念回來時,他們就實施這些行為來減輕症狀,從而使這些行為得到負強化。因此,強迫行為就形成了。
為了徹底治療強迫症及相關障礙,藥物治療的同時必須結合使用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
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讓來訪者反覆暴露於強迫觀念的焦點,並阻止其對強迫觀念引發的焦慮產生強迫反應。讓來訪者反覆暴露於強迫觀念的內容,可以消除其對強迫觀念的焦慮。來訪者認識到,不實施強迫行為並不會產生可怕的結果。比如,要求來訪者剋制每天都必須打掃房間的強迫行為,改為每三天打掃一次。之後可以要求來訪者把餅乾丟在廚房的髒地板上,然後撿起來吃掉;或者把菜刀丟在地上,然後再用這把菜刀切菜。
治療也可以去挑戰個體的道德觀念和過度的責任感。例如,患強迫症的母親相信,如果她在沒有完全確定手是乾淨的情況下觸摸了她的孩子,她就是個壞母親。可以透過暴露練習(例如用稍微有點髒的手觸控她的孩子)和反應阻止(不洗手)來提供指導,同時幫助她挑戰她的孩子會受到傷害的想法(透過注意到孩子在被有有點髒的手觸控後仍是安然無恙)。
當然這些治療是需要具有高度專業性和豐富案例經驗的諮詢機構和諮詢師來實施的。
回覆列表
多聽古典音樂,再唱自已喜歡的歌。不要去看婆鬥媳怨所謂的影視劇,同積極歡快的樂天派人士一起胡侃大山,漸漸學種植小花草,觀葉賞花心無雜念。慢慢丟掉身邊勵志高談的朋友,大自然的力量會消除心中的意亂思緒,身心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