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baba159057331
-
2 # 明空奕奕
謝謝邀請!值不值得不能一概而論,2001年美華人發起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軍事戰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翻了塔利班政權。這是美國反恐戰爭的開始,在一定意義上也算是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是國際形勢風雲變幻,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也越來越不符合美國的全球戰略佈局,撤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
美國大兵進入阿富汗這十八年間,美華人一共耗費了將近2萬億美元,有兩千多美國士兵命喪阿富汗,傷者更是達幾萬人。在阿富汗問題上,歷屆美國政府都在增兵和撤軍兩個選擇上徘徊。毫無疑問,阿富汗戰爭後期美國繼續留在阿富汗是得不償失的。順利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後,阿富汗開始變成了帝國墳墓。美國大兵和塔利班組織在阿富汗開始了躲貓貓的軍事遊戲,無數美國士兵被塔利班偷襲殺害。
換言之,如果美華人見好就收也不至於到最後淪落到不走不行的地步。美國發起阿富汗戰爭也並非沒有任何收穫的。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在阿富汗發起的反恐戰爭基本達到了美國的既定目標。美華人在阿富汗戰場再一次歷練了自己打高科技戰爭的超前技術;並且沉重打擊了恐怖主義勢力。同時美國領導一眾盟友在阿富汗進行了一場實戰訓練,再一次加強了美國和盟友之間的戰爭協作能力以及軍事盟友關係。
事情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美國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不可自拔,最終成為了美國沉重的軍事和政治負擔。繼續在阿富汗待下去,美國在阿富汗所有的投入和付出將會顯得更加沒有意義。更直白點說,美國透過阿富汗戰爭所實現的戰略價值和不斷付出的巨大代價,正在一步一步轉變成此消彼長的關係。美華人如果不及時從阿富汗撤出來,將會進一步作出更大的犧牲,到那時後悔也沒用了!
-
3 # 手機使用者張和新
美國到處煽風點火,破壞國際秩序,平均1~2年就直接發動一次戰爭,雖然自己也損失部分人力財力物力,但是每次戰爭都給美國帶來巨大的產品出口盈利,開闢更廣闊的貿易市場,更新升級換代一批高階軍火裝備。
同時,美國發動的戰爭的好處,一是推翻別國反美的政權,二是攫取和控制世界的戰略資源,三是凝聚自己的盟國好友。四是,透過實戰檢驗美國新科技軍事武器的先進性,穩定性,實戰能力如何……
為了這些目的,美國總統們不會把美國軍人的性命放在第一位的,反而認為是“吃點小虧佔大便宜”。
-
4 # 荒漠甘泉56
除了信仰和政治考量,政治寡頭不會顧及那些數字,他們要的是自己的利益。金錢和生命只不過是手中的籌碼,為自己玩火的工具。
-
5 # 雙雁南飛
美國在阿富汗打了二十來年仗,損失不止是萬億了,應該在幾萬億吧,據報道,美國在伊拉克打仗消耗了六萬億美元,估計在阿富汗也少不到哪去,但是說美國在阿富汗損失了幾萬條人生命,我看沒有,不過幾千人還是有的,也有報道說,美國在伊拉克損失了五千人美國大兵,在阿富汗好像沒有那麼多,不過瘦死駱駝比馬大,美國沒傷元氣,它還在到處惹事,死人對美國來說是致命的,燒點錢對美國不算事,它可以印美鈔,把危機轉移出去或者讓全世界給它買單,不服輕則嚇唬,重則就打,誰不服就打誰。
帝國主義就是這樣,侵略本性難改。
-
6 # 唐老師daletang
美國入侵阿富汗最官方的理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支援本拉登恐怖組織。美國於2001年10月入侵阿富汗,本拉登也早已被擊斃,但是已經過去了將近20年,美軍還陷在阿富汗的戰亂中。所以反恐絕對不是唯一的目的。
911事件發生在2001年9月。也就是說美軍在911事件發生後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入侵了離他那麼遠的阿富汗,所以我認為美國肯定早有入侵阿富汗的打算和安排。而反恐只是美國侵略其他國家的名正言順的藉口。
假如真的完全為了反恐,其實美國肯定早就知道,僅僅打擊阿富汗的塔利班勢力,在打擊基地恐怖組織上來時,也就是冰山一角。恐怖組織在葉門,利比亞,索馬利亞這些地方都有強大的勢力。
那麼阿富汗對美國來說有什麼其他重要意義呢?第一,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在中東和中亞的交界處,控制了這裡就可以監視中東所有的石油大國。另外,美國只要控制了阿富汗,就可以把他們最忌憚的俄羅斯放在了自己眼皮底下,隨時都可以對他們制衡。
但是美國沒有想到的是,他扶植的阿富汗政權竟然這麼無能:1上層政權貪汙腐化2,上層政權為了謀求私人利益,參與鴉片交易。同時沒有想到的是塔利班勢力這麼頑強,而且勢力越來越大,控制範圍越來越寬。
從歷史上看,外來勢力入侵阿富汗都沒有得到好的結果。而阿富汗也被成為‘帝國墳場’。也有人認為蘇聯的解體很大原因跟當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遭到重挫,以失敗告終有關。
總之,阿富汗的戰略意義確實重要,不過美國當年入侵阿富汗肯定低估了將要遇到的巨大的抵抗。也肯定沒想到會在阿富汗戰場損失萬億美元。
-
7 # 優己
當然值得了!美國敢制裁俄羅斯遏制東亞某國是哪來底氣?就是因為這裡是亞洲制高點,美國的導彈系統從這裡出擊可以覆蓋俄羅斯里海油田跟我能源運輸通道。
美國打阿富汗根本就不是衝著阿富汗地區的經濟利益去的,而是為了取勢!有點像下圍棋的佔天元。阿富汗號稱是世界的屋脊,這裡可以俯視整個亞洲,美國的反導系統往這裡一部署可以覆蓋亞洲60%的土地(地勢高),反導系統可以監測到整個國家的戰略佈防。
其次,俄羅斯的導彈防禦系統都是往歐洲部署的(東亞某國則往沿海部署),在中亞地區的防禦很弱。美國把導彈往那裡一擺,俄國跟東亞某國都不得不在各自邊境增加兵力,這等於同時牽制兩個國家的兵力!現在美國在阿富汗佈防1.1萬人,但是牽制到兩國的兵力至少10萬以上,這可以為美國在其他地方出手創造條件。
-
8 # 小柳聊聊兵
筆者認為,總體上來說,美軍在阿富汗的這18年,失去的要比得到的多,不過,這件事情也要從兩個角度來看,首先,美國之所以在2001年10月7日,發動阿富汗戰爭,主要還是出於反恐的需要,美國需要透過反恐戰爭,給國內一個交代;
因為,此前的基地組織在美國發動了911,給美國造成了數千人喪生,作為美國政府,當然有責任要為美華人討回公道,而發動911的,就是塔利班支援的基地組織,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似乎是一個正義之舉,也取得了反恐戰爭的勝利;
問題就在於,美國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後,並沒能徹底將塔利班武裝消滅,以至於阿富汗新政權,始終無法完成對全國的徹底控制,這才導致了美軍始終無法撤離阿富汗,深深地陷入了阿富汗戰場,美軍進入阿富汗的這18年裡,不僅花費了10000多億美元,還付出了2000多名士兵生命 和數萬美軍士兵受傷的代價;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軍發動阿富汗反恐戰爭,推翻塔利班政權之後,繼續留在阿富汗,確實是得不償失的,如果美國當初打完就走,見好就收的話,也不至於淪落到現在 不撤軍不行的地步,因為,當前的塔利班武裝,已經越做越大,佔領了阿富汗80%以上的領土,也就是說,駐阿富汗美軍當前,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對阿富汗的控制,如果美軍繼續待在阿富汗不走的話,不但會付出更大的投入和代價,而且,還不會從阿富汗得到任何好處,以至於美國當前,迫切與塔利班達成停火協議,以便美軍儘快撤離阿富汗。
-
9 # 砍大山車大圈
世界性帝國衰落之前,都有勞師遠征這個階段。。
畢竟是一步步打出來的國家,美國立國之本就是武力擴張。。走出北美洲的美國,相信拳頭可以打出美國的全球霸權,這並不稀奇,畢竟這是單一文明依次稱霸全球的過程,美國沒有歷史積澱不可能預知未來。。
美國一直在全球探索自己的勢力邊界,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一度認為全球都是自己的領地,深入攻佔阿富汗恰恰是這種稱霸意識的結果。。
韓戰越戰失敗之後,美國依託全球第一的經濟實力,在網際網路、軍備、人力等等方面加大了軍方革新的投入,到拿下伊拉克美國已經堅信自己的軍事力量一騎絕塵。。
軍事力量遠大於塔利班的美國在阿富汗失敗,意味著軍事科技決勝論的破產,這一邏輯在敘利亞美國也失敗了,在伊拉克美軍也很尷尬,在菲律賓則被直接趕走,這都基於統一的基礎——美國全球領先的軍事力量。。
全球殖民的英國已經徹底的失敗了,當年殖民地澳洲都可以指責當年的宗主國英國了,未來看美國全球軍事佔領的模式也走到終結,打不過塔利班就意味著打不過堅決抗擊的當地人是有普遍性的,這種模式下再搞一大堆稻草人就是白花錢了。。
在阿富汗失敗之後如果可以回家去修橋補路,不再全球窮兵黷武,那就是美華人的收穫吧。。
-
10 # 軍武資料庫
但是真是的數字是什麼樣子其實美國自己是有公佈的。
首先可以看OWCP資料,這個數字來源於美國的勞工賠償計劃辦公室(Office of Workers" Compensation Programs,OWCP),凡是美國外派的人員,如果遇到了輕傷、重傷和死亡的事件,這個辦公室是要撥款賠償的。由於美國士兵在海外從事危險工作,因此,也受到了這個“勞工”賠償計劃的關照。因此從這個數字上我們就可以推斷出美國在阿富汗所損失的人數(包括士兵和私人承包商僱員)。
W君呼叫了下從2001年開始到2019年的資料,咱們看伊拉克和阿富汗就可以了。
這個表是按照損失時間天數來計算案例的,其中NLT和LTO是指沒有損失,和損失在3天及其以下,這個代表沒事和極其輕微的傷害(例如手指頭被列印紙割傷),而LT4代表受傷嚴重需要進行4天(含)以上休息和恢復時間的傷害。到了DEA就代表死亡的案例了。
因為美國的保險公司是要按這個系統進行保險賠償的,所以這個表目前做不了假,否則受傷、死亡或者保險公司都會炸鍋了。
美國在阿富汗因公死亡的人數從2001年9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共計死了1776人,受傷了20363人。損失幾萬士兵的事情從OWCP的的資料上看是一個謠言。
其次可以去MilitaryTimesOnline去數數去,這個是美國的“解放軍報”官網,在上面有專門的陣亡資料,美國計程車兵如果死掉,在這個系統上會第一時間給出記錄,數一數阿富汗戰爭中陣亡的名單列表有多少條資料那麼就可以知道美軍在一個戰場上的死亡情況。但這個事情有點麻煩而已,因為美國在這個系統上的統計是按照美國的軍事行動為單位進行的統計。
美國入侵阿富汗是“持久自由行動”的一個部分,這個行動包括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多個進行“反恐戰爭”的地區。
在“持久自由行動”中,美國一共陣亡了2346人,最後一個是2015年8月8日的這位
死於阿富汗戰場。
但要注意但是,這是2015年8月8日的老黃曆了,2015年8月8日中午12點,持久自由行動宣告結束。這個士兵是在當地時間上午第死掉的。
與此同時,在阿富汗還有一個維持當地治安的軍事行動,叫做“自由哨兵”
這項軍事行動開始於2015年1月1日一致持續到現在,到了2015年的4月8日,這項行動中開始有了第一個陣亡事件發生。
其實在2015年8月8日以後所有的美軍在阿富汗的傷亡都是“自由哨兵行動”的美軍。這個量有多大呢?
到2020年的2月12日為止,一共出現了91起陣亡。
兩個行動阿富汗部分加起來一共有1173名美軍士兵陣亡。和OWCP的數字的差距人數就是美國在阿富汗的安全承包商人(大部分)和其他組織派遣人員(小部分)了。
所以說將近20年的時間美軍在阿富汗一共死了1500多人吧。這是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數字,所謂的損失幾萬人。真的就有點誇大了。
即便是按照美國OWCP表格中LT4這個級別的受傷人數來再計算的話也只有22000人不到的數量。而且,LT4的資料不光光是戰爭中受傷,還包括意外受傷的資料呢。
冷靜的看待真實的戰爭資料其實才可以下結論的。
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中死亡了不到2000人,平均一年100多人吧,但保證了美國最大限度的安全。沒有再出現911這樣的恐怖襲擊,附帶花費幾萬億美元(這個數字其實說低了)還是相當值得的。
-
11 # 資訊所長
阿富汗戰爭實際上就進行了不到14年,2001年爆發,到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阿富汗戰爭結束。此後美國從阿富汗大規模撤軍,停止了大部分軍事行動,並且目前美軍已經計劃從阿富汗全面撤軍。
阿富汗戰爭源於2001年爆發戰爭九一一事件,這是一起改變這個世紀國際走向的襲擊事件,事發以後幾個小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就把源頭指向了阿富汗,阿富汗戰爭開始醞釀。
不過美國也沒有逃脫阿富汗的戰爭泥潭,如同當初的蘇聯發動的阿富汗戰爭一樣,美軍並沒有獲得完全的勝利,留下來還是一個爛攤子,並且可以說美國越反越恐,適得其反,最後不得不連同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進行談判。
那麼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花費了數萬億美元,付出了幾萬士兵傷亡的代價到底值得不值得?目前來看,美軍發動阿富汗戰爭,只能說保本,美國並沒有因為戰爭,獲得太多的利益。
發動一場戰爭往往可以獲得一些利益,而美國獲得的利益,還是一種無形的國家安全,比如九一一事件就證明各類極端分子已經可以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沒有國家能夠做到的事情,那些極端組織卻做到了,如果美國不及時阻止,那麼不只是對美國有威脅,對全世界來說都是災難。
而阿富汗就是那些極端組織的溫床,美國必須發動阿富汗戰爭,就算不能完全消滅極端武裝組織,也會嚴重限制它們的發展。
有一個反例就是2011年之後,整個中東地區多個國家爆發內戰,極端組織就趁機蔓延,迅速控制了部分中東地區,讓全世界都受到了威脅。一開始美國還覺得它們的存在,還有助於美國的中東戰略,但是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所以世界聯合起來,打擊極端組織。
所以從防止極端組織擴散的方面來看,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是值得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美國這一場阿富汗戰爭打的很憋屈,並沒有獲得如期的效果,但是至少不是失敗的。
-
12 # 鬼影問道化真身
美國必須要打仗,主要原因有三個:
1,美國族裔混雜,美國內部的利益紛爭十分激烈。美國適度的發動對外戰爭,能吸引國民視線,緩解內部紛爭。
2,美國是軍工複合體國家,美國適度的發動對外戰爭,能刺激軍工業的發展,確保軍工技術的先進性。
3,美國必須維繫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因此必須有足夠的威懾力,必須要鎮壓各種不服。對於敢於與美國對著幹的勢力,必須予以打擊。對於那些不服氣的小國,美國一有機會,就會對其進行武力攻打。據說,美國內部鐵律,僅規定美軍不得率先挑起,與歐亞大陸上兩個巨型核大國的戰爭。至於其他國家,若美國認為有必要,就會武力打擊。
當年,美國之所以攻打阿富汗,主要原因是:
1,當時,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公然與美國唱反調,公然支援“本.拉登”的基地組織,而基地組織涉入了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必須找回面子,保住霸主的尊嚴,因而發動了入侵阿富汗的戰爭。
2,當時,美國正處於“戰爭空窗期”,正愁沒處打仗。阿富汗主動送上門來,美國當然要大打出手了。
3,當時,美國認為阿富汗很弱,攻打阿富汗僅僅是小“秀”一把而已,不是什麼大事。
4,阿富汗地理位置很重要,美國一旦得手,就能為美國將來掌控歐亞大陸,統御全球,打下了至關重要的基礎。擁有阿富汗,就有機會把持中亞里海的油氣丶把持歐亞大陸上的貿易通道、讓伊朗等國腹背受敵。
總而言之,美國在阿富汗戰鬥了20年,花費了萬億美元,造成美軍傷亡近萬人。這對美國來說,不存在值不值的問題。這是美國要維繫霸權,要維繫美元創造的鉅額利潤,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13 # 垂垂智庫
美國發動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是為了什麼?時間過去太久了,很多人已經忘記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忘記美國的根本目的。
老編理解大家希望看到美國全球霸權主義受挫的心情,但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及長達二十年的戰後治理,完美的實現了美國最初的戰略目的,真的很有價值。即便損失了萬億美元,即便造成了大量的人員犧牲,美國的決定依舊還是具有戰略價值的。
阿富汗戰爭是為了什麼?
很多新生代的人誤認為美國是了阿富汗石油,是為了地區爭霸,是為了遏制俄羅斯。但美國最初的戰爭目的其實更加關鍵,遠遠不止是阿富汗石油以及地區爭霸可以描述出來的。阿富汗戰爭是為了更加緊要的能源,是為了更加關鍵的美國生存和發展。美國政府曾在二十一世紀初計算了未來十幾年的能源分配,而當時的計算結果對美國非常不利。
相關的美國專家認為,隨著亞洲崛起,中東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會向東聚集。十幾年之後,大部分的中東能源將會被亞洲國家買走,而西方國家只能得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並不能滿足西方國家的生存和發展需求。於是,世界三大強國紛紛二十一世紀之初的那段時間推動了管道建設工程,試圖用能源運輸管道撬動中東地區,為本國贏得更多的能源購買權。
最初,各個國家的爭鬥較為和平,爭鬥都以管道修建為中心。美國企業出資修建兩條管道,聯結中東地區和土耳其,試圖加強中東能源和西方世界的聯絡,而俄羅斯和中國則分別修建了各自的能源管道工程。不幸的是,管道爭奪對美國非常不利,俄羅斯和中國的管道率先貫通,美國處於弱勢地位。部分中東地區國家甚至還想左右本國管道,極大的違背了美國利益(例如試圖放棄美元結算的伊拉克)。
此後,美國試圖用戰爭手段左右中東能源,每一次戰爭幾乎都與能源管道有著一定的關係。美國的目的一直非常明確,確保美國的能源供應,防止中東地區能源脫離掌控。美國並不是要搶走能源,而是要確保能源供應,讓美國想買就能買,擁有優先購買權等各種特權。
為了確保這一點,即便是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也要繼續派遣軍隊,建立眾多的美國海外基地,用軍隊來監督中東地區。
例如阿富汗,戰爭雖然結束了,但美軍絕不會撤離。即便美國試圖與阿富汗反抗組織和談,也絕不放棄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權。對於美國來說,金錢的損失遠遠比不上能源控制的權力。對於美國來說,美國的損失和犧牲非常值得。
-
14 # 木春山談天下
美軍哪有在阿富汗死了幾萬人?該國從2001年至今大約18年時間裡,美軍派了大概10萬人。
要是美軍在阿富汗一場戰爭就死了幾萬,那麼就相當於六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了。這個數字是美國任何一場戰爭都沒有過的,已經是極大的傷亡數字了。
如果真是這樣,美華人還能這麼淡定?還在阿富汗這個地方呆了將近20年?
所以從邏輯上來分析,說美軍在阿富汗死了數萬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是一些人故意編造出來的噱頭罷了。
這要比數萬人的這個說法至少減少了90%吧!這個資料還是可信的,也是符合美國作為全球軍事第一強國的屬性的。否則根本沒法相信,這個全球第一大國,竟然被要啥沒啥的塔利班弄死五分之一計程車兵。
真這麼想,簡直是玩笑。
另外再談談美軍是不是損失了萬億美元。還是根據美國媒體的統計,平均一名士兵一年花費大約40-50萬美元,按照10萬美軍來算,大約一年就是500億美元。再加上一些戰略物資的消耗以及各種裝備保養等,一年近千億美元是可能的。
這也就是說,18年裡,美軍在阿富汗的花銷,至少是2萬億美元。
那麼這算不算是損失?
其實也要一分為二。
從花費來看,當然是一筆巨大的支出。不過對於美軍軍費而言,其實也可以承受。
最近5年美軍的軍費開支每年都是6000億美元以上,2020年的軍費還突破7300億美元的上限!
因此近20年花了2萬億,對美軍不算是太大的問題。
從效果來看,美軍實現了阿富汗戰爭的兩個目的:1)弄死拉登,打敗基地組織;2)推翻塔利班,避免他們成基地組織的支持者。
這兩個目的都達到了。拉登已死。基地組織基本殘了,塔利班也沒興趣和基地組織搞在一起,而是隻想重新獲得阿富汗的統治權。
既然目的達到了,美軍這些花銷就不能說是損失。
很簡單的道理——不花錢,塔利班政權能被推翻麼?拉登能被打死麼?基地組織能越來越低調麼?
至於如今美國陷入阿富汗戰爭不能自拔,那是沒有見好就收或者及時止損。
實現兩個目的之後,美國早就可以走了,他們不走,非要還賴著,那就別怪塔利班非要就和他們做對了。
-
15 # 不正經的軍棍
從2001年到現在,美軍在阿富汗總共死了2420人,還有19950人受傷。加一起兩萬多人,如果單純說陣亡的,2420人。平均下來,每年死了130人。而還有個資料,2018年美軍自殺人數是321人,裡面陸軍就有138人,數量就比在阿富汗死得多。好玩不?
另外,那不到一萬個億美金,對於美國來說,損失大麼?美國目前22萬億國債,你覺得他介意把22變成23麼?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的。而且,美軍現在一年7000億美金的軍費,在阿富汗將近20年花一萬或者兩萬億美金,根本也不算多。美國最開始去發動阿富汗戰爭,主要目的是消滅本拉登,本拉登就藏匿於阿富汗,而塔利班政權拒絕交出本拉登,也拒絕與本拉登劃清界限,美華人就連著塔利班和基地一起打了。最後塔利班政權被推翻了,本拉登也被斃了,這一塊的目的,其實已經達到了。
而且,那個時候的阿富汗,接納恐怖分子,舉國反美,是恐怖分子的大本營。如今,他這個目的也達到了,阿富汗現在國家不統一,不能合起夥來對付美國,對美國的傷害大大降低了。那麼,即便美軍現在要跑路,不想繼續耗下去了,但同時也放出訊號:你塔利班要是再敢接納恐怖分子滋養恐怖組織,美國不介意再收拾你一次。
也就是說,美國花點錢,死點人,推翻了塔利班,斃了本拉登,這買賣怎麼都是划算的。就算再不划算,也比阿富汗好多了吧。
現在美軍駐紮在阿富汗,主要目的是保護他扶植的阿富汗政府,然後隔三差五和塔利班動動手,這買賣就不大划算了。這屬於是阿富汗內戰,美國完全可以透過操控代理人去打,自己不參與,自己參與進去,又要花錢,特朗普現在收緊,就是不想在阿富汗接著花錢了,也不想讓美國大兵賣命了。對於美國來說,他現在最好是能保住現在這個阿富汗政府。讓阿富汗政府別被推翻,但是現在看有點難,但是美國還是可以操控一下,讓塔利班打不贏。
-
16 # 錦繡中華一捧土
美國儘管在阿富汗戰鬥了20年,損失萬億美元,喪失了2400名士兵的生命,讓上萬士兵傷殘,應該說代價是巨大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廂情願地認為美國這樣做不值得!因為,就是其他國家這樣想,美國高層未必這樣想!
第一,美國出兵阿富汗,藉口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庇護了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登,本拉登從沙特潛逃到了阿富汗,受到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保護!為了反恐,為了報9.11的仇恨,美國政府為了平息國內積聚起來的對恐怖主義分子的仇恨,才發動l打擊塔利班的行動。
第二,從戰略上講,控制中亞地區阿富汗,就是控制了世界的中心,不僅僅可以對俄羅斯形成牽制,也可以對東亞大國形成牽制,還可以對於南亞和中東形成監視。所以美國藉助逮捕本拉登發動阿富汗戰爭,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們戰略考量的結果。
第三,應該說,美國自從佔領了阿富汗,幫助阿富汗建立了親美政權,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基本實現了對中亞地區的控制,遏制了俄羅斯向南部的滲透和發展,當然也對於巴基斯坦戰略通道的控制,也讓巴基斯坦政府感覺極為不舒服。為美國一定時期內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提供了安全屏障。
第四,但是20年來,美國付出了萬億美元的財政支出,死亡2400名士兵,讓上萬美國士兵受傷,儘管推翻了塔利班政權,但是塔利班武裝滿山遍野,形成了廣大農村地區的絕對優勢,讓美國政府借用反恐名義的做法本質徹底暴露。讓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風起雲湧,讓中亞國家對美國的「好心」看的清清楚楚,讓日益增長的軍費開支成為美國政府的沉重負擔。
第五,美國從2018年起,制定了由反恐戰略改變為大國競爭戰略,說明美國不再高舉反恐大旗,準備專心致志搞大國競爭!所以美國政府目前撤軍標誌著一個戰略的結束,另一個戰略的開始,我們不要在值得不值得問題上耗費精力!
-
17 # 陶式防務評論
太值了!簡直是日進斗金。但這要看利益落入誰的口袋?
首先,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家收益最大。透過對戰爭程序的操縱,掌握證券和匯率的升降來買空賣空,每年收益都會有萬億美元規模。什麼阿富汗的礦藏,什麼伊拉克的石油,對於金融資本來說都不值什麼,只不過是金融遊戲裡的棋子。有人曾說,美國軍隊佔領伊拉克“不是為了石油”,因為美國根本沒控制一些重要油田,但在金融資本時代,這種說法就是一個笑話。整個油田不過幾百億的資源,但是去搞金融產品搞槓桿,比油田本身收益大多了,還沒有人身風險。
其次,就是美國軍方的各種承包商。阿富汗美軍一個餐盤能賣出幾千美元,其他各種補給物資也都是黑了心的價格,不管是美式快餐老闆,還是軍營桌椅老闆,都賺足了大錢。而且這些大利潤的錢,西方以外公司的基本難以染指。美軍上萬億的軍費,實際上很多都折騰在這些高價的後勤補給物資上。
然而,就是美國的軍火商。美國的中國產軍火一項是同等質量價高三倍,一艘護衛艦其他國家花2億美元就是高價,美國造出來要7-8億美元已經是便宜了,10億美元也不稀奇。在這些年裡,美國軍火商高價賣了多少劣質產品,都已經沒法可數了。但是,這些軍火商人賺到的錢,不僅是美國軍費出的,也有各個附庸國交的保護費。
所以說,美國國內各路老闆們,在戰爭中賺到的錢何止萬億。只不過,這些錢在賬目上,對於美國國家本身卻是負數。(陶慕劍)
-
18 # 歷史風暴
阿富汗戰爭從2001年開打到現在過去了將近20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美國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截止到2018年7月7號,已經有2440名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並且有2萬多名美軍在行動中受傷,還有1720名美國平民承包商死亡。
大批美國士兵,因為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患上了戰爭後遺症,截止到2018年,包括伊拉克在內共有32萬名士兵患有腦顱外傷導致迷失方向,13.8萬人患有創傷後應急障礙,他們會遇到睡眠困難和警惕性過強的問題。
除了美軍之外,美軍的朋友們也在戰爭中損失慘重。
阿爾巴尼亞有一人陣亡,一人負傷;澳洲41人陣亡,261人負傷;比利時一人陣亡,14人負傷。
最多的是英國,截止到2015年10月11日已經陣亡456人,負傷2188人,另有5251人患有疾病或非戰鬥受傷。
美國的另外一個重要盟友加拿大,2002年4月到2011年12月期間陣亡157人,戰鬥負傷635人,非戰鬥負傷1412人。
丹麥作為北約的成員國,在配合美軍在阿富汗的行動中非常積極,2002年1月到2013年7月1日之間共向阿富汗派遣了9500名人員,所以損失也很大。共有43人因戰鬥或者非戰鬥喪生,成為聯軍內部人均損失最高的國家,此外還有214名士兵在行動中受傷。
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花費也是極為驚人的。
到目前美國已經在阿富汗戰爭中花費了9750億美元,如果再加上退伍軍人的成本,要超過1.2萬億美元了。
所以,這場戰爭被認為僅次於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花費。
在2001年到2019年,軍費消耗最少的是2004年,這一年美軍只花了150億美元的軍事預算。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這一年美軍總共花費了1070億美元。
那麼,美軍付出如此大的代價值得嗎!
美國政府是由美國最聰明的一群人組成的政府,他們做事兒肯定對回報有所期待,既然在阿富汗地區付出瞭如此大的代價美國遲遲不願撤兵,說明他在當地是有很大收穫的。
首先,美國收穫了阿富汗這個朋友。雖然美國沒有能夠完全控制阿富汗地區,但是在當地建立了和美國保持密切關係的新阿富汗政府,這個政府允許美國在當地駐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美國的各種行動。
而阿富汗這個地方,別看不富裕,但卻非常重要,他位於亞洲大陸的腹地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對遠在美洲的海權國家美國來講更是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進入亞洲腹地讓美國能夠影響到陸權國家的發展。
所以,雖然美國花了1萬多億美元在阿富汗進行戰爭,但這個花費是值得的。
第二,有效震懾的對手。冷戰結束之後,美國領導的北約主要任務從和蘇聯對抗變成了全球反恐。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向試圖和美國為敵的恐怖組織傳送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訊號,那就是犯美國者雖遠必誅。
這個意義不亞於當年陳湯率領多國部隊遠征大夏之西的匈奴人。
回覆列表
搶劫就是這樣,如果得手,得到很多錢財,如果失手,就會損兵折將,入不付岀,阿富汗戰爭雖然虧了,但搶劫伊拉克得手了,搶了六十六噸黃金,並且還有石油倒賣權,所以美國不會收手,再遇到一個類似阿富汗的國家,美國或許能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