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庭日常:丈夫經常加班,有時是被動的有時是主動的,一般一個月休息兩天,且節假日必加班,小孩小的時候經常是妻子一人照顧,妻子忙不過來叫丈夫少加班多幫忙,妻子也有工作,沒有老人幫忙,小孩鬧妻子崩潰到大哭。 錢:工資卡各自存,家裡的水電管理費丈夫承擔,妻子負責小孩奶粉錢衣服玩具等,小孩學費大部分丈夫付,出門旅遊丈夫要求妻子付一半,若丈夫付油費路費則妻子付酒店門票。 用車:妻子考了車牌,並花三百塊找教練練了一天車,找丈夫想讓丈夫教開車上路,丈夫各種理由推脫就是不教,問急了丈夫說他的車不能合給妻子開,如果妻子要開車,自己買車自己開。 買房:婚內投資了一套小商品房,丈夫認為是他個人出資因此房產證只能寫他名字,並很堅定和妻子說她沒出錢不能也寫上妻子名字。 生日:妻子很重視生日,丈夫生日都會買生日蛋糕並給丈夫買生日禮物,後來某一年妻子生日想出去吃飯,丈夫不同意說他不過生日的不特意出去吃,妻子生氣了她再也不給丈夫買蛋糕買禮物過生日了,而她往後的生日就自己買蛋糕吃,一個人自己過自己的生日。 生病:妻子住院做一個小手術,醫生說很簡單兩天就可以了,結果入院護士說起碼要四天並需要有家人陪護,丈夫埋冤妻子冬至住院
5
回覆列表
  • 1 # 三月冬不拉

    不是隻有離婚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法的。

    面對合租式婚姻我們需要正確的面對,不逃避,找到方法,有效溝通來解決她。

    有愛就可以。

    01

    在《三十而已》這部劇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生活的縮影。

    《三十而已》這部劇是以三個三十歲現代都市女性的情感,婚姻,事業為主線的劇。

    “未婚職業女”王漫妮、“全職太太”顧佳、“已婚未育女”鍾曉芹,三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刻畫出了生活道路的曲折。

    她們所遇到的“城市歸屬感”“晉升壓力”“婚姻維繫”“孩子教育”“生養難題”,都是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我們忙碌著,卻又無奈還心酸,我們還是忙碌著。我們只能勇敢前行。

    02

    鍾曉芹三十歲了。她的婚姻是嫁給了愛情的婚姻。

    可是嫁給了愛情的婚姻依然在三十歲遇到了瓶頸。

    作為一個本地女孩,鍾曉芹沒有職場廝殺的上進心 ,也沒有柴米油鹽的勞心費力。

    婚前聽父母安排,婚後有老公照顧,甚至連工資都是直接轉入丈夫賬戶 。

    這看起來是多麼美好。婚姻並沒有成為愛情的結束。

    然而用鍾曉芹自己的話來說,她和老公的三年婚姻生活就是:“一個養貓,一個養魚”。

    兩個人在一起時,總是各幹各的。

    一個吃著零食追著劇,另一個就倒騰著自己的魚缸。

    全程基本沒有交流,像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合租夥伴。

    在餐桌上,兩個人的狀態也是如此,即使面對面,也是盯著手機拒絕溝通。

    這便是鍾曉芹幾乎零交流的“合租式婚姻” 。

    合租式婚姻最大的特點就是結婚了,和沒結婚差別不大,只是多了本本而已。

    生活還是以前的生活,愛情還是以前的愛情,愛好還是以前的愛好。

    我們雖然結婚了,但是我們還是各玩各的。

    陳嶼,不太會照顧別人的感受,也不愛表達,不會表達。

    他收衣服洗衣服時,只負責自己的那部分。

    鍾曉芹,還沒有擺脫單身時的生活狀態。

    老公一出差就回了孃家,也總是讓媽媽到自己小家裡幫忙打掃做飯。

    就如鍾曉芹對老公 陳嶼 的一樣:“咱倆各自玩的時候都挺有勁的,怎麼湊一塊兒,一個小時候都消磨不了,別人家也都這樣嗎?”

    合租式婚姻是可怕的,兩個人無法靠近便只能愈來愈遠。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同睡一張床,相愛也關心但是腦子中卻是兩個不同個世界。

    這兩個世界似乎永遠沒有產生交際的可能。

    03

    鍾曉芹合租式婚姻是悲劇的,每一個悲劇都有悲劇的根源。

    大大咧咧的鐘曉芹是個媽寶女,丈母孃過多的參與了小家庭。

    很多人會說,這樣的丈母孃太沒有界限感了。

    但這也是母親對女兒的愛,對與錯很難界定。 其實這也可以說沒錯的。

    但是這對於陳嶼 來說就是妥妥的不對了。

    陳嶼 來自原生家庭的對家庭的厭煩帶進了他自己的婚姻。

    他堅定地覺得鍾曉芹跟她結了婚,就該跟自己的父母劃清一定的界限。

    對原生家庭過多的付出,讓他厭煩,不懂得愛,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愛了。

    但是要說他不愛鍾曉芹我是不贊成的。

    陳嶼是一個非常有計劃性的人,甚至,兩人的夫妻生活,都固定成每個月的八號。

    其實陳嶼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鍾曉芹:

    他會跟在她身後默默收拾紙屑,擺正她的鞋子。

    聽說鍾曉芹要買嬰兒床,默默量著自己的魚缸騰位。

    在鍾曉芹懷孕後,怕她摔倒會默默為她安起夜燈。

    意外的懷孕只是一個導火索,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愛,就像陳嶼對鍾曉芹的愛。

    但這樣的愛的資訊卻傳送不去出,對方也感受不了這份愛。

    婚姻中,許多的夫妻都是有情感的,只是都不懂得愛的方式,愛的表達。

    對於厭煩的傳遞那麼擅長,那麼輕鬆自如,對於愛的傳遞卻那麼無能,那麼的自我。

    婚姻的本質是合作,不是拯救。

    婚姻的本質不僅僅是愛情,更是融合,是自我自願的調整。

    04

    鍾曉芹合租式婚姻,能修正嗎?能改善嗎?只能離婚了嗎?

    莎士比亞說:“愛不表達則不存在。”

    婚姻中最好的狀態,就是懂得恰如其分的表達愛,傳遞愛 。

    而婚姻中“有效的溝通” 是挽救合租式婚姻的可行的方法。

    有效的溝通的前提是完善自我對婚姻的認知,對自己真實自我的接納,認知。

    進而對自我情緒調整,不被不合理的情緒影響和控制,才可以更好的完成有效溝通。

    成長的過程就是對自我接納,修正的過程。成熟不僅是年齡的長大,更是心智的成長。

    而婚姻也是需要成長的,成長的婚姻才是更好的婚姻。

    合租式婚姻當然可以改善了,不離婚一樣能解決問題的。

    面對他,努力解決他,有愛就有未來。

    可以這樣來嘗試一下:

    去接納對方的感受,並且用同理心去傾聽對方的聲音 。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丈夫把自己想象成為妻子,妻子把自己想象成為丈夫,然後再去思考對方做的事兒,出現的情緒,就會ok的。

    每次都先調整到比較愉悅的情緒再傳遞愛,表達事情。

    當看到愛人的付出要表達肯定。

    老婆你今天帶了一天孩子,要是我肯定不如你啊。

    老公,你工作一天很辛苦的,我想你抱抱我。

    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絕不逃避。

    傷感情的話別說。

    這樣的話千萬別說:“你不就是帶帶孩子嗎!” 你不就是上個班嗎?

    婚姻是需要成長的,而夫妻自我的成長才能完成婚姻的成長。

  • 2 # 飄雨桐

    怎麼看這個問題,怎麼就覺得很不舒服。好端端的,結婚不就是結婚了嘛。何必,還要整得像可以在一起也可以不在一起的感覺。這樣,還是夫妻嗎?所謂的室友,就是除了住在一起也就沒有了其他關係。你說,這是一個家。同在屋簷下,為什麼大家如此淡漠?這還是愛情嗎,婚姻形同虛設。你們待著,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不難受嗎?

    當然,這樣也有一定的原因。但我認為,你們不能讓這樣的關係繼續下去。人生還有很多十年,你不要為著這樣的人讓自己沉淪下去。如果能夠解決問題,當然要解決問題的。如果不能解決問題,為什麼不正視它、解決它?

    我個人就是不會為此委屈自己,因為這樣的夫妻關係是不正常的。人,不能這樣浪費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而且,如果這個人愛你、怎麼捨得這樣對你?你愛他,又怎麼會對這樣的無視沒有任何反應?

    並非有沒有必要繼續下去,而是你需要好好考慮、不能得過且過了!

  • 3 # 愛逗學姐

    這種婚姻的話,要是對方沒有什麼大的過錯,可以繼續也可以任性一點選擇不繼續。人生本來就沒有固定的答案。

    不過這個題目裡的男方我覺得有點過分了,不過不清楚具體的,也就不說什麼了。

    像題目中的家庭算的有點太清楚了,沒有家庭的溫馨,這樣會有點讓女性覺得婚姻不值得,男性有點小氣了。

  • 4 # 駱正興945

    謝謝邀請,你的這個故事又重新整理了我的三觀,你居然給它取了一個名稱叫室友。還挺確切的我個人自幼深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善良正直。但是我的思維同樣可以超前,我也不反對AA制的婚姻,只要對方能夠接受。就你描述的這個狀況來說,我肯定不能接受,我會選擇退出。

    當然我也不覺得你的老公他沒有責任感,對這個家庭沒有付出。我只是覺得你們這樣的婚姻狀況,假如是我,我不喜歡這種氛圍。和諧美滿的婚姻,應該充滿溫馨愛護的氛圍。儘量的把你和我變成我們。就算是經濟獨立,那也應該是一個相對的。雖然婚姻的實質是一種平淡,但起碼還是應該有一些浪漫的色彩。你們把你和我分得太清楚,甚至於難以想象你們晚上睡在同一個床上,是不是要各蓋各的被子呢其實你們這種狀態對於孩子的成長也不利。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的品德最先都是從父母那裡學到的,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孩子自然會耳聰目染。那麼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的傾向。

    我感覺你們都是具有創新精神的人,也許你們兩個可以改變一些相處的方式。創造出適合你們兩個獨特的婚姻模式。先試試看吧,不要急著想走出圍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容器苗和杯苗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