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小綿羊

    我個人認為,這是特定環境下的必然產物。而大城市有那麼多恐婚族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經濟壓力大

    如果要結婚,首先面臨的就是房子的問題。就以西安為例,均價在一萬以上,買個一百平米的房子,不算裝修,不算車位,全款得有一百多萬。如果是貸款的話,百分之三十的首付,也要三十萬的現金。就算你東湊一點,西湊一點把房子買了。那麼接下來的裝修呢?隨便裝一裝,又是十萬塊錢。接下來車子呢?車位呢?所以現在結婚,面臨的經濟壓力太大了。適婚青年大多數都是畢業沒幾年的人,哪來的那麼多錢去結婚?

    第二,天價彩禮

    就像網上說的一樣,爺爺奶奶結婚的時候要了半袋米半袋面,父母結婚的時候要了一個腳踏車,到我結婚的時候要了父母半條命。什麼三金一銀,什麼萬紫千紅一點綠,什麼下車費,什麼進門費,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了。先不說經濟情況,光噁心都把人噁心死了。而且還不能保證取過門之後會不會離婚。現在騙彩禮,騙三金的事件,網上爆出來很多。

    第三,人太嬌氣

    不管男的女的,現在適婚的人,在小的時候都沒有吃過什麼苦,所以男的嫌棄女的脾氣太大,女的嫌棄男的吃不了苦,沒什麼出息。所以就造成了該談婚論嫁了,但是感情卻破裂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恐婚族。

    第四,感覺要另一半沒什麼用

    現在的社會,女人能撐起半邊天了。自己能賺錢會做飯,心裡想著為什麼要結婚,找個大爺伺候著嗎?而男人也一樣,心裡想著自己一個人想幹嘛幹嘛,為什麼要找個奶奶伺候著。

    第五,婚姻只是形式

    也許有的人害怕婚姻只是個形式。有的人結婚後,男的該撩妹的照樣撩妹,女的還曖昧的照樣曖昧,婚姻只是一個形式,並沒有什麼用。付出那麼多的金錢與盡力,卻什麼也沒有改變。

    所以換個角度來說,恐婚族也是迫於各種無奈之下形成的。女方要的,男方給不起;男方要求的,女方做不到。一次,倆次,三次,時間長了,就形成了這種特定環境下的必然產物。

  • 2 # 只願給你溫柔

    個人觀點,大城市之所以會有恐婚一說主要是流動人口,物質上的不匹配和個人野心帶來的。

    1:例如流動人口中有很多年輕人從其它地方過來掙錢的(包括我也是)在這邊工作之中,可能會遇到你心中的那個"她他"但是有可能女方是本地的,要求你要在這邊有房有車。你能怎麼辦?工資就這麼多,每個月出去各種七七八八又能剩多少?買房買不起,分開又不忍心。又到了結婚的年紀,而物質上根本滿足不了這些,也許一段戀情就這樣結束了!失去感情的痛苦,以及對自己收入的懊惱,感嘆這個世界的不公,不正,缺無能為力。這會讓人頹廢,產生一個人過一生也不錯的想法。

    2:現在結婚主力軍主要是90後,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社會開放了,自由戀愛了!在外工作遇到的很多都是外地的,有可能人家不要你的車不要你的房,你們在一起跟開心的戀愛了裡面,到談婚論嫁時,家裡強烈反對,甚至你們在一起好幾年連對方父母都不知道,當父母的反對到來時能堅持住的又有多少!這種深愛又要分離的痛苦一次能抗二次能忍,三次四次可能人就崩潰了,還談個什麼戀愛,還結個什麼婚!我要一人度一生勇敢的拋去戀愛和結婚帶來的種種。擁抱一個一人精彩的世界也是很多年輕人的想法。

    3:這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了,戀愛剛開始很甜蜜,到後面就有點苦不堪言了。不知道你們是不是,反正我是,我一天都要問自己幾個問題,她怎麼又生氣了?我做的沒錯啊。 她為什麼也生氣?完蛋了,今天什麼什麼節日,沒及時發紅包,沒及時發祝福,沒及時說愛她!後果是嚴重的,一次吧哄兩句就好了,次數多了就是好幾天的事了!

  • 3 # 揚斐

    我個人觀點會覺得,社會進步很快,發展很快 而我們呢大部分都在原地打轉,比如房車,給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 導致會有點恐慌

  • 4 # 林深不知處

    關於恐婚這個問題和少子化可以說是世界性問題,當然是這個問題是主要在經濟發達地區,我感覺是以下幾點完成的:

    1、文化水平的增加,造成自我獨立人格的延伸,新說法是知識成就自我,老說法是人越來越自私。

    2、收入與消費不成正比,工資與物價的競爭個人感覺總是物價獲勝,當然也跟物質極大豐富有關。

    3、個人壓力過大,買車買房是年輕人結婚的攔路虎,車貸房貸是年輕人普遍的債務,還有就是工作的不穩定,無形中增加債務壓力。

    4、對自我的不自信,對自己沒有信心,無法正視家庭的責任,不知道怎麼面對兩個大家庭的融合,也是不願意結婚的原因。

    其實結婚與否不是關鍵,我感覺應該增強自己的責任感,包括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更負責任的面對工作,家庭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5 # 明哥1995

    恐婚族是指已經達到適婚年齡,但因為種種原因對婚姻有較強的排斥或逃避感的人群,其主要受到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和自身因素等影響。下面我就我個人的角度發表一下對恐婚族現象的看法。

    我們這一代快要結婚的都是80、90後居多,這種現象其實也不難解釋,眾所周知,獨生子女較多的“90後”,是“在蜜罐中泡大”的一代。他們多數從小衣食無憂,而結婚意味著要獨立於父母,由自己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許多人對此缺乏心理適應,“總也做不好結婚的準備”,應該說是並不難理解的。然而,“90後”未必都嬌生慣養,更不要說那些大學畢業後,獨自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早就已經不靠父母生活,並經歷了很多生活風雨。不“晚熟”的年輕人中,“恐婚”的也絕不在少數。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難道僅僅因為他們在“漂”著,“很少有機會能深層次”瞭解別人,人際關係“不確定”,有“不安全感”嗎?其實不是,城市中的年輕人多“恐婚”,其實主要不是害怕獨立,也不是擔心可能離婚。男女結婚組成穩定家庭,需要一定物質條件為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住房。而現在城市裡的高房價,多數年輕人只能望洋興嘆。當然,夫妻真正有感情,租房也能甜蜜生活。可是,租房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租房結婚的話,孩子的出生,撫養和上學,都會是相當棘手的難題,更何況租房也並不便宜。

    想到房子、孩子等問題,就感覺壓力很大,想得越多越覺得沒底,的確,壓力是恐婚族的最大因素。對於男士來說,結婚意味著一大筆彩禮,及婚後的責任,經濟實力不足哪來的勇氣結婚?曾有媒體算過“九大城市娶老婆成本”,稱結婚買房需要“傾家蕩產”。可以說,都市年輕人的“恐婚”心理,是民生焦慮的一種反映。

    壓力焦慮下,恐婚陰影自然就來了。男人說得最多的理由是,在還沒有更好的經濟基礎時,婚姻會令他倍感壓力。而對於女生來說,我瞭解了幾個女生,女人說得最多的理由是害怕將來遇到更喜歡的人,抑或是害怕現在的不是她最理想的,害怕失去。

    “恐婚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現代社會心理疾病。社會輿論對婚姻生活的負面宣傳是“恐婚症”的起因之一,媒體經常就如何處理婚姻關係進行各種討論,這種社會氛圍使尚未走入婚姻的人們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對婚後生活的過多考慮在面臨婚姻時的表現形式就是對結婚的恐懼和逃避,很多人因此推遲結婚,甚至寧願獨身,也不願意“受罪”。

    而究其根源,恐婚族背後是對婚姻質量的高要求。逼婚和恐婚的人同樣多,並且以女性居多。很多女性都認為30歲前一定要把自己嫁出去,為此她們的做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共同的是缺乏對婚姻的安全感,和以前的婚姻相比,人們對婚姻有更高的期待,當現實與理想出現反差時就會出現恐懼。

    所以,恐婚一族在現在社會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如何正確對待和思考這種現象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調整不合理的認知,接受心理輔導,向心理諮詢師進行系統的心理輔導,來具體的分析產生婚姻恐懼症的原因,並進行心理輔導來調整。希望大家能走出恐婚心理,締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完美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劉國芳的小說嗎,最喜歡哪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