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老西百科

    因為確實是事實!

    清史對於明朝君主過於美化

    而對於農民起義軍過於醜化

    清修明史甚至不遺餘力的對對某些明朝君主洗白。

    就算在明太祖實錄中,明朝人自己都承認的負面史料也要隱去一些。

    清修明史抹黑的地方重點在於對農民起義軍的抹黑。

    清朝自認為拿的不是明朝的江山,而是闖賊李自成的,明朝是正統,把明朝說的越好,把李自成說的越不堪,就顯得自己是弔民伐罪,為明朝報仇,得國最正。

    官修前朝史中讚美前朝皇帝,這是歷朝歷代的史書都有的,這個原因很明確,君權神授,抹黑前朝皇帝沒有任何意義。

    就算是合理合法驅逐蒙古韃子,被認為得國最正的明王朝也要給蒙古人洗白。

    《元史》吹的不想說了:“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雲。”

    蒙古人自己都懶得記錄的史料,我大萌史官非要說一句,太厲害了,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沒有記錄又怎麼了,就是牛逼啊。

    元朝的末代皇帝,妥歡帖睦爾,我反正覺得諡個煬皇帝一點問題沒有,我大萌非要給他洗白,洗成順帝,連“至正郡興郡國賢,威儀重見甲寅前。”這種拍元帝馬屁的話也加上了,把大鍋都丟給大元的臣子和后妃。

    那個激動人心的崇禎遺詔的內容一直在變,很難有足夠的說服力。

    清朝統治者為了合理合法的繼承明朝法統,成為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給這位明朝皇帝大量洗白,大力的抹黑和清軍抗爭到底的大順、大西農民起義軍,“為漢人報君父之仇”。

  • 2 # 帥墩墩很實在

    美化敵人是為了襯托自己的強大。

    還有當年清朝入關是打著為崇禎皇上報仇的旗號,儘管很多人覺得這是貓哭耗子,賊喊捉賊,但是也矇蔽了不少人,更重要的是為一些投降的漢人創造了一個合理的藉口。

    崇禎皇上是李自成那個草寇逼死的,而後金來幫崇禎皇上報仇,這不是很好的嗎。

    再有就是民族政策了,比較滿族人少,人再多也架不住敵人多,元朝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元朝的失敗就失敗在民族政策不行,才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

    而清朝不但學習漢文化。說漢語,一切都是李自成不是東西,他逼死崇禎皇上的,最重要的是尊重你們的前朝皇上。明十三陵一直被保護起來,現在是最完整的皇家陵區。

  • 3 # 思緒飄萬里

    很多人都說清朝史料存在美化明史的嫌疑,為什麼會有人這麼說呢?我們今天來一起說說。

    現在來看明朝歷史參考比較多的便是明史和明實錄,明史是由清朝皇帝下令編纂的紀傳體詩書,明實錄是由明朝歷朝官員撰寫的編年體詩書。兩者對於明朝歷史的記載是有一定的差異,那麼兩者之間誰記載的更貼近於真實的歷史呢?

    首先,我們看一看清朝和明朝的關係,因為清朝是多爾袞從李自成手中奪取的天下,而且入關之初,清軍是打著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的。加上清朝為遊牧民族起家,雖然武力值比較高,善騎射。但是政治和文化比起明朝來說就差遠了,所以清朝前期,明朝的政治制度框架和漢人的文化傳統,都被很好的保留下來了,這也就註定了清朝在編纂明史的時候有些地方進行一些取捨,存在一定的美化。

    再來看看明實錄,明實錄記錄了從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共十五代皇帝,約250年的大量資料,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是研究明朝歷史的基礎史籍之一。撰寫此書主要以章奏、批件為本,同時又逐年記錄了皇帝的詔敕、律令、政治、經濟、文化等。相比於明史更精準,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清朝史料存在美化明史的原因

  • 4 # 豪森林

    這確實是一個顛覆我們認知的現象,清代明,作為異族入主中原,應該是醜化明朝以強化清朝的統治合法性,但實際上雖有醜化部分,美化部分也很多,為什麼?

    個人認為,首先,清朝並沒有直接推翻明朝,明朝是李自成推翻的,清朝甚至以代崇禎復仇的名義入關追殺李自成。

    其次,作為異族入主,美化明朝可以安撫民心,康熙下江南甚至親祭明孝陵。

    總之,清承明制,其實其一直以明朝合法繼承人自居,並非以討伐不義的名義顛覆明朝。因此對明朝部分美化也屬合理。

  • 5 # 淡淡雨意

    這個問題提的不可思議。

    從來只聽說清朝大力醜化明朝,從沒聽說清朝美化明朝。而且也絕對不可能美化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苦,白手起家,24歲時還是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和尚,39歲就榮登大寶,驅除韃虜,恢復中華,英明神武,用了30年的時間,就把一個一窮二白,內憂外患,百業凋敝,斷壁殘垣的窮國,變成了一個國富民強的盛世,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開國帝王。

    因為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明朝百姓心中有著極高的地位,明朝作為最後一個漢人政權,漢人佔大多數的百姓那肯定也是對明政權有很深感情的。滿清統治者很清楚這點,在入關後,遭到了漢人的抵抗和牴觸後,為了拉攏明朝臣民和漢人的心,滿清統治者特別是康熙,實行了兩面三刀的政策。他一方面裝模作樣到明孝陵三拜九叩,下令保護明十三陵等,感動了明朝遺民和遺臣,從而讓他們歸順。另一方面,康熙藉著編纂《明史》的機會,大肆篡改明朝歷史,對所有的明朝皇帝都進行了不遺餘力的抹黑、醜化、歪曲,特別是對明太祖,那真是費勁心機的進行醜化,編出各種故事進行醜化,連相貌都不放過。朱元璋明明是一個器宇軒昂不怒自威的霸氣大帥哥,硬是被康麻子給醜化成了一個滿臉麻子、醜得噁心死人的醜八怪,而且還是一個屠戮盡功臣、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其他各位皇帝也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抹黑和醜化。

    結果康熙別有用心的歪曲和洗腦真的遺毒不小。那些明朝遺民死光後,再沒人知道真實的歷史了。從滿清中後期開始到現在的人,都被滿清洗了腦,對明朝和明朝皇帝有著很不好的印象和評價。包括影視劇,一提到明朝,就是奸臣當道,宦官當道,朝政昏暗。一提到朱元璋就是屠殺功臣,殺人如麻,變態無情。

    直到當年明月寫了那本《明朝那些事》,才算揭開了歷史真相,讓更多的人瞭解了真正的明朝,還了明朝一個公道。最近幾年,隨著國民文化教育提高,網路發達,國民心智已開,知道了很多歷史真相,對明朝歷史和明朝皇帝評價越來越客觀公正。歷史課本里那個醜陋的朱元璋畫像被撤掉,換上了那個真正的畫像——器宇軒昂的官像。朱元璋也不再是那個屠戮功臣的劊子手了,人民越來越立體化深度地走進這個中外歷史傷最屌絲逆襲的傳奇帝王的非凡才華了。當年明月糾正歷史的這些功勞真的不小。

    看看下面這兩張影象,滿清就是這樣美化明朝的嗎?

  • 6 # 中國驃騎兵

    題主,你好。清朝史料真的沒有美化明朝,持這個說法的人估計是清朝人,或者是某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假文化人。真的無語了。

  • 7 # 海棠師社

    公元1644年,中國農曆甲申年,史稱“甲申之變”或者“甲申國難”。

    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於同年的3月19日攻佔了北京城,明崇禎皇帝在悲憤交加中吊死在煤山上。李自成佔領北京後,位子還沒焐熱,又與攝政王多爾袞、吳三桂聯軍在山海關外交上火,李自成敗回北京,時間是4月26日,後倉促下舉行了登基儀式,改國號為永昌,然後登基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30日又倉皇中撤出北京,為了不讓滿軍得逞,在撤出北京之時,一把大火燒了北京城。

    中國自古打仗都要講究師出有名,所以滿清索性打著為崇禎皇帝復仇的旗號從關外揮師南下追殺李自成。同年九月,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即後來的孝莊太后攜兒子福臨由盛京遷都京師。10月,年僅六歲的福臨在今天紫禁城的皇極門舉行登基大典,頒佈登基詔書,宣告定都北京,年號“順治”,有順利治理國家,順心統治之意。至此,滿清正式入主中原,開始了對中國長達267年的統治。

    歷代統治者基本上對天下臣民們都有自己的駕馭之術,通常恩威並用而達到政權鞏固。對於異族的滿清政權來說亦是如此,對漢人先立威再施以恩惠。大清剛剛成立,有些人認為明朝大勢已去表示投誠,但在絕大數人眼中,對這個異族統治不滿,各地抗擊清軍的不在少數,自然被屠殺的不在少數。清軍為了對漢族統治有一定的震懾力,要求所有的百姓都要剃金錢鼠尾髮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規定時間完成這項“改革”。對於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漢人們來說,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很多人不願意剃,結果導致一幕幕的腥風血雨。揚州屠城十日、崑山屠城、江陰慘殺、嘉定三屠,這些種種行徑都是在強調滿清統治者的野心與權威。

    當統治者的權威達到立竿見影時,為考慮江山的鞏固與長治久安又以懷柔的手段施恩於百姓。

    今天的乾清宮正中央高懸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額,原先的正大光明匾額是順治帝御筆,“正大”和“光明”二字分別取自《周易》及《詩經》,這是對自身醒悟,對子孫、對群臣的告誡,王朝的興衰是承前啟後的,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滿清初期一直到清末或多或少的都有滿漢種族歧視。順治帝為了強化政權和減少矛盾,採取了高壓政策的實施,推行漢化。

    清朝的每一個皇帝都是漢學家並且每一個皇帝都非常勤奮,這與皇子們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在清還未入主中原之前,努爾哈赤就拜漢人龔正陸、范文程為漢學師傅,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為大清的根基起到了夯實鞏固的作用。滿人入主中原後,吸取明朝覆滅的教訓,將皇子們的教育提上了一個很高的臺階,為皇子們聘請滿、漢、蒙、藏的教師,多方面學習知識,為國家儲備多方面人才,利國家萬載基業。到今天,我們似乎並沒有把康熙、乾隆當做是滿人看待,反而是當做漢人看待,只要看一眼就覺得順眼,為什麼?這就是康熙爺、乾隆爺的魅力,一個學習漢文化的魅力。

    康熙時期編撰《康熙字典》,乾隆時期編撰《四庫全書》以及順康雍乾時期所修的《明史》,憑這些就足以贏得漢人們的好感。於此同時在政治上重用漢人,如張廷玉、李光地、周培公、姚啟聖、于敏忠、紀曉嵐等,執政者在權衡利弊的條件下,讓滿漢大臣們交叉行使權力,以求平衡和政權穩固。

    明朝是華夏民族中最有骨氣的朝代,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但是崇禎皇帝再有骨氣再勤奮也終擺脫不了亡國的喪鐘,一方面崇禎帝太急功近利另一方面性格多疑,再者是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外有努爾哈赤虎視眈眈,天時、地利、人和都不沾邊,這也是明速亡的原因。滿清入主中原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以皇帝禮儀厚葬崇禎帝。1657年,順治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於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再者康熙前往南京拜謁明孝陵、乾隆六下江南都在說明統治者順承明制,是明朝合法的繼承者。

    明修長城清修廟,滿清為了更好的統治與鞏固,在明朝的基礎上,甚至高度讚揚儒家經典文化,將忠孝仁義、禮義廉恥作為治國安邦的方針。比如高度崇拜關公,明朝加封了關公2次,而清朝統治者加封關公的次數達到了10次並由康熙親自拜謁關帝廟書寫了“義炳乾坤”匾額,清朝統治者多次的加封最終使關羽成為遠超過一般俗世帝王的關聖大帝,由此可見滿清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許多學者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中華,但我們不能否認滿清統治者吸取蒙元王朝、大明王朝的教訓,妥善處理各民族關係。這才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使得滿清國祚達267年。

    因此清朝史料美化明朝,則是為了政治生態的平衡與穩定。

  • 8 # 與生活交朋友

    第一,為了統治合法化,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滅亡。而滿清入關打著“追剿闖賊,為崇禎報仇”的口號入關,證明自己是順應天命,作為繼承者和繼任者而言,為明朝編纂史書,當然要對前朝的皇帝多寫正面。

    第二,可能清朝皇帝三觀比較正,為了宣傳正能量,只記載明朝好的一面,忽略陰暗的一面,並沒有特意去美化明朝。而且康熙本就是朱元璋的粉絲。但是如今明朝很有一部分黑粉,為了證明存在感,證明自己觀點的與眾不同,清新脫俗,就千方百計的去挖掘明朝的黑暗面,證明明朝皇帝的昏庸,但是再回頭翻看明史,卻發現記錄的與心裡想的明朝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又不肯承認自己心理陰暗,就會說清朝編寫史書美化了明朝。在有些人眼裡,諸葛亮,打仗不行啊,關羽,吹出來的戰神。岳飛,擁兵自重的軍閥而已。趙構,一代明君,治國有方。甚至還有給秦檜平反的。他們去看書,就會覺得書上都在美化諸葛亮,關羽,岳飛,黑趙構,秦檜。。都是一個道理。

  • 9 # 小帥筆談

    中國歷史上的史官體制是世界聞名的,從周代開始完善的政府主導的史館,一直遵循嚴格的職業規範,忠實客觀記錄一朝君臣民的言行,獨立於政治權力之外,連皇帝也無權過問史官撰寫的內容。在漢代紙張發明之前,因書寫竹簡要用刻刀,史官被尊稱為“刀筆吏”,因為他們記錄歷史事實的小刀,威力大過帝王的屠刀,屠刀只能逞一時之兇霸,但各種惡行在刀筆下卻遺臭萬年,萬世唾罵。

    中國正統王朝的史官們,非常珍重自己的職業榮譽,即使面臨生命的威脅,也要維護歷史記錄的真實性。其中比較著名的事件有,文天祥《正氣歌》中所謂“在晉董狐筆”:晉國史官董狐,因國君被趙氏家族所殺,秉筆直書“趙盾弒其君”,豪不畏懼氣焰方熾的趙氏家族,這種行為受到了孔子高度讚揚,認為董狐是不隱瞞歷史真相的良史。但在齊國,另外兩個史官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權臣崔杼殺了國君,史官直書他弒君,崔怒了,就殺了史官,沒想到史官的弟弟又寫同樣的東西,於是崔又殺了他。沒想到史官家族又來一個人,還是寫同樣的話,於是崔這才氣餒了,做起縮頭烏龜,不再管史官寫什麼。據說當時齊國的另一個史官家族聽說這事,派人帶著鋪蓋卷星夜趕完國都,怕的是史官被殺光了沒人寫真相,後來聽說崔奸不再殺人了才返回了家裡。

    正是因為中國的記錄者們古道的氣節和職業操守,才使民族歷史傳承不絕,忠奸昭然,中國也在這種士大夫精神指引下,作為世界上古民族中唯一一個至今未亡的民族一直傳承至今。一朝男女,熙熙攘攘許多事情,大多與利益有關,但承受利益的肉體化為塵土之後,利益早已不存,正義卻萬古流芳。

    總體來說,不能說各朝國史盡善盡美,偶爾也有美化或醜化君臣的內容,但從事實框架而言,二十四史中絕大部分史料,是經得起時間檢驗和史料比對的的信史。

    那麼為什麼近代以來,會出現“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之類的說法呢。這要從清朝顛覆中國的史官制度,篡改史料,屠殺文人說起。

    現在的《明史》是清朝所修,滿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奇葩政權,因為它在很多事情上開了歷史之先河,使中國至今倫理失序,漢奸文化大行其道。滿清的建立者建州女真,本是明朝的一個地方政權,但是它趁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大災荒,以及北方瘟疫的破壞,以及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機會,以螞蟻啃大象的方式,發動漢奸集團,終於扳倒了明朝這顆大樹,自己成為統治中國的政權。由於建國之初,女真人人口占全國比例微不足道,但是它又想奴役各族人民供養他們,於是設計了一套中國歷史上最縝密的社會控制體系,以保證全體女真人可以不勞動而終身享受供養。首先,他們一方面羨慕中原王朝的繁華和文明,對於自己原來的身份有著深深的自卑,便強迫關內人民改變原有雍容的儀表,剃掉他們的頭髮,撕下他們的漢服,變成醜陋的建州裝容——今天外華人印象中華人頭戴瓜皮帽,留辮子的醜陋印象,就是拜清朝所賜。而女真殖民政權中這套體系中最臭名昭著的內容,就是對中國古代史料的篡改、毀滅,以及針對士大夫集團揭露真相的文字獄。

    現在為某些人所稱道的四庫全書,其實是清朝篡改史料的大整合,他們刪除了古書中對自己不利的大量內容,只留下殘缺不全的內容傳給後人。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也是對古代史料的毀滅過程,當時清朝徵集到的書總共12237種,除了被收錄和被毀禁外,那些編纂者認為價值不大的書,僅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存其名目,這類著作共有6793種、93551卷,比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多出一倍。毀書甚於修書,是這次編纂的主要特色。由於滿清對明朝之前書籍的毀滅,中國大學的文學、歷史學者,不得不經常遠赴日本和歐美,需找真實的資料,才能完成研究工作。

    對清朝來說,《明史》代表了自己顛覆的政權明朝,因此特別重視對明史的篡改工作。清初修《明史》,特別敏感的是清與明本身之關係。其所隱沒者有二:一是隱沒清末建國前曾臣於明;二是隱沒清入關後南明諸朝廷存在之事實。   

    清朝的發祥,大概與明朝的建立同時。清以肇祖為追尊入太廟之始。肇祖即童猛哥帖木兒。先襲職為元朝萬戶,後歸明朝,授建州左衛指揮,升至都督。清稱都督孟特穆,追尊肇祖。建州女真於明代入朝進見、上貢、襲替、改授及與周邊之關係活動甚多,但此均清朝發祥後為明朝之臣的明證,為清廷所諱,因此在《明史》中不但不許見建州女真,而且凡是“女真”皆在所諱,“於是女真之服而撫字,叛而征討,累朝之恩威,諸臣之功過,所繫於女真者,一切削除之,“一隱沒而遂及一代史之全部”者,是中國歷史上的曠古奇觀。

    清修《明史》的另一特色是,隱瞞明朝與清朝在遼東的戰爭史事。對於明朝文武諸臣,曾為督撫鎮巡等官者,清朝修史時皆削其在遼之事蹟。如王翱、李秉、趙輔、彭誼、程信等人,《明史》中均各有傳,但其於建州有撫治或征討之績處,《明史》中均略去不述,間有一二語涉及,則不指明為何部落,以何原因啟釁,其史實真相,無從觀看。

    對於一些實在避不開的人物,清朝乾脆讓他們從歷史記錄中人間蒸發了。凡是明朝人中所長而必書之事在於建州者,則《明史》中削其人而不為立傳。如顧養謙、宦官亦失哈等,因生平活動不可離遼東及建州之事,《明史》中遂無傳。又如贊理徵東軍務登萊巡撫袁可立、東江總兵毛文龍和劉愛塔所關明清(金)遼海戰事尤重,《明史》均不為立傳。 謝國楨於明清史籍所知博深,其評論《明史》缺失,共列五點,除“毀滅不利清廷之史實”外,尚有四大點:一是於明初事實記載不翔實。二是記建文之事,諱言建文出亡,主張焚於火,以示亡國之君無生之理。此亦出清廷之需。三是除李自成、張獻忠起義外,其餘農民起義,均只見於有關官員列傳之中,且極盡歪曲之能事。四是《明史》出於東南文人之手,於江浙文人尤其是東林黨人多立佳傳。自明嘉靖以後,內閣柄政大臣,多為東南縉紳所操持,一脈相承,當時謂之“傳衣缽”。

    除此之外,滿清還對許多詩詞進行過篡改,比如把岳飛《滿江紅》中“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篡改為壯志飢餐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張孝祥名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描寫北方孔子家鄉被金人佔領:“洙泗上,絃歌地,亦羶腥。”“羶腥”犯忌,改作“亦凋零”。陳亮的《水調歌頭》(不見南師久)詞雲:“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恥臣戎”犯忌,改作“一個半個挽雕弓”。凡此種種,醜態百出,曠古奇聞。

    清朝還舉起屠刀,對一切記錄明朝真實歷史的,或鄙視他們卑微出身的人民進行株連九族的屠殺,試圖用白色恐怖讓人們噤若寒蟬,不敢再提真相。這就是讓千萬人失去生命的文字獄。

    但是,令當時這些甘當清朝家奴的無恥大臣始料未及的是,在歷史的洪流面前,篡改和掩飾是蒼白無力的,中國計程車大夫階層蘊藏著沉默而巨大的力量,穿越時空,儲存真相。記錄明朝真實歷史的《明實錄》,儘管乾隆皇帝在修完《明史》後將其付之一炬,但其海內外鈔本眾多,連日本都有館藏,1600萬字的底層史料,讓《明史》的謊言昭然若揭。至於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則儲存了諸多筆記、自傳、書信,佐證了真實歷史。300年來,許多文人對此進行了裨補缺漏的工作,有諸多書籍問世,將清朝所修明代歷史故意漏書的內容全部予以新增。

    到21世紀,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對明朝乃至宋朝歷史的還原,更成了一項全民運動,人們終於從資訊互動中發現,原來明朝的文明如此輝煌燦爛,其經濟地位超過今天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其軍事已經以火器作為主流,其航海傲視寰球,其科技超勝西方,其文化統領東亞……而清朝毀滅文化,殺戮百姓,禁絕貿易,窒息科技,使300年來中國每況愈下,神州人民在世界上淪為低等民族,至今還在試圖恢復到明朝的世界地位而未達成。中國倘要復興,就必須清算滿清的荼毒,復興明以前正統的華夏文化,強大自己的文化骨氣,方能擁有軟實力,真正成為世界強國。

  • 10 # 愛妮品歷史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統治。當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清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進入中原王朝的。

    清軍主要是滿洲人,八旗軍隊加起來只有10W多人,全華人口也不過百萬,連千萬都沒,試想一下這樣一個名族怎麼可能統zhidao治擁有上億人口的漢民族呢?

    所以清入關之後,再跟李自成作戰提出的口號就是“為大明王朝報仇”,而這個政治口號也非常奏效,李自成是直接滅亡明朝的人,這就導致忠於明朝的漢人就站在清這邊(人家幫忙報仇呢),而處於中立的漢人也因為內李自成的“荒唐”而被逼到清這邊(清給活路),所以當時清就成了“順天意,順民心”的政治代表,清入關沒多久,很快就接手了明朝的所有政治機構,透過這些政治機構,清朝僅有10萬人的八旗軍隊先後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眾多小朝廷,建立了大清王朝。不過建國沒多久的清朝並沒有像元朝那樣區別對待漢人,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要想統治漢容人,就必須要將滿族人跟漢族人統一對待,也就是所謂的“滿漢一家”(雖然很多滿族看不起漢族,但至少在臺面上清朝還是做的很足)。

    同時為了安撫漢族人,清朝也就承認明朝,把他視為正統,每年都會舉行高規格的儀式來祭奠朱元璋就是一個表現。

  • 11 # 開心就好3v0S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統治。當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明朝滅亡,清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進入中原王朝的。清軍主要是滿洲人,八旗軍隊加起來只有10W多人,全華人口也不過百萬,連千萬都沒,試想一下這樣一個名族怎麼可能統治擁有上億人口的漢民族呢?所以清入關之後,再跟李自成作戰提出的口號就是“為大明王朝報仇”,而這個政治口號也非常奏效,李自成是直接滅亡明朝的人,這就導致忠於明朝的漢人就站在清這邊(人家幫忙報仇呢),而處於中立的漢人也因為李自成的“荒唐”而被逼到清這邊(清給活路),所以當時清就成了“順天意,順民心”的政治代表,清入關沒多久,很快就接手了明朝的所有政治機構,透過這些政治機構,清朝僅有10萬人的八旗軍隊先後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和南明眾多小朝廷,建立了大清王朝。不過建國沒多久的清朝並沒有像元朝那樣區別對待漢人,因為他們心裡很清楚,要想統治漢人,就必須要將滿族人跟漢族人統一對待,也就是所謂的“滿漢一家”(雖然很多滿族看不起漢族,但至少在臺面上清朝還是做的很足)。同時為了安撫漢族人,清朝也就承認明朝,把他視為正統,每年都會舉行高規格的儀式來祭奠朱元璋就是一個表現。

  • 12 # 永昭康瑤

    清朝的歷史美化明朝,是為了說明自己統治的正統性和合理性。滿人本為關外的蠻夷,倡眀自己進入中原的理由,就是消滅叛賊,為崇禎報仇,恢復以儒教治國的王權,這樣做也是為了籠絡人心,不引起所有人的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垂直領域或者自己的興趣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