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非擺架子

    晉朝(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立政權,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即晉武帝。公元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3年,晉愍帝遷都長安,316年,西晉被匈奴人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今江蘇南京)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東晉以少勝多,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大量生產力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1][2]

    西晉承襲中原曹魏領土,統一後又佔有孫吳疆域。東晉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北界主要在秦嶺淮河一線。

    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3]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4]晉朝時期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等相比較三國時期也有了進一步發展。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衝突又融合的時代。由於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思想有由本土發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邊疆民族的草原文化與晉朝的中華文化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 2 # 杜楽生

    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西晉(公元266年—316年)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大一統封建王朝。西晉為時僅51年,如果從滅吳開始算起,則僅立朝37年。共5個皇帝。316年,西晉被前趙所滅,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下面簡略敘述一下西晉的政治,文化及簡史。

    晉朝建立後,曹魏時期壓抑的世族在司馬懿及陳群羽翼下抬頭 ,當時出名的世族有琅玡王祥、滎陽鄭衝、陳國何曾、臨淮陳騫、潁川荀顗、荀勳、河東衛瓘、河東斐秀、太原王渾、泰山羊祜、河內山濤、京兆杜預、太原郭奕、清河崔琰、范陽盧欽等。曹魏時期的清談,到晉代時許多士大夫紛紛效仿,形成一批置身功名利祿又求出世隱遁計程車大夫 。

    ●朝政方面:晉朝在歷史上首先建立了門下省,三省制度完善,並且在277年創 建了國子學。由於諸臣在“平吳”與“立嗣”等議題上發生爭執,使得黨派形成。以侍中任愷為首張華、庾純、溫顒、向秀、和嶠等一派,與尚書令賈充為首楊珧、王恂、華廙等為一派相對立,在立嗣上諸臣爭執更劇。當時太子司馬衷昏庸無能,武帝之弟齊王司馬攸較仁孝慧敏。司馬駿、衛瓘、和嶠等主張廢衷立攸,但遭楊皇后和賈充、荀勖等人反對。最終晉武帝仍然不能捨子立弟,遣返司馬攸回其封國,齊王憂病而死。

    ●軍事方面:西晉立國後,武帝分封諸王,於277年遣諸王就國,其中一些都督諸州軍事。如汝南王司馬亮督豫州、楚王司馬瑋督荊州。統一後,為避免東漢末期諸州割據再度發生,武帝裁撤州郡兵,解除天下武備。分封諸王與去州郡兵是避免權臣專政及地方,顯示天下太平。《晉書》山濤傳:大郡武吏百人,小郡有武吏五十人,職官志:大國守土百人、次國八十人、小國六十人,整個中原沒有常備軍防禦 。儘管諸侯王名義上可以建立千人的部隊,鎮守本國,但是晉朝實際沒有出現諸侯割據,《晉書》地理志:王不之國,官於京師 ,諸王都留居京城,直到琅玡王南渡整個江南沒有諸侯王鎮守。

    ●賈后亂政: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 ,外戚楊駿託孤輔政 ,出汝南王鎮守許昌。野心勃勃的皇后賈南風乾政。當時楊駿執政,與賈后對立,楊駿為了鞏固自身勢力,任命其親信掌管禁軍,此舉使宗室諸王與某些大臣不滿。291年賈后藉由楚王司馬瑋除去楊駿及其勢力 ,任命汝南王亮與衛瓘掌政 。不久賈后利用楚王瑋與汝南王亮不合去除汝南王亮及衛瓘,再以偽詔殺楚王瑋,任命張華、裴頠及賈模等人掌政。至此賈后奪權成功。所幸張華等人同心協力,盡忠職守,政局得以穩固。此時關中羌氐叛,294年匈奴郝散叛,不久平定。296年其弟郝度元以齊萬年為首,聯合西北馬蘭羌、盧水胡叛變。299年齊萬年之亂平定。江統和郭欽都曾建議將胡族強制遷離,他所著《徙戎論》提出更完整的主張,晉室施行了優待少數民族的政策,代替過去的強制遷徙,但是沒有對有野心的分裂貴族採取遷徙和防範措施。 由於太子司馬遹非賈后親生 ,賈后意圖廢除。300年太子被賈后汙篾謀反,被廢。趙王司馬倫採孫秀計,挑撥賈后殺掉太子。而後趙王倫聯合齊王司馬冏以替太子報仇為由發兵去除賈后及其黨羽。

    ●八王之亂:301年,趙王司馬倫自立為帝,改元建始,惠帝退位為太上皇。三月,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三王聯合常山王司馬乂(後封長沙王)伐趙王倫。五月去除趙王倫及其黨羽,惠帝復位,齊王冏專政。302年成都王穎及河間王顒派軍討伐齊王冏,長沙王乂聯合宮廷將領於京城洛陽響應。齊王冏及其黨羽被除,長沙王乂掌政,被外戚羊玄之遙控。 303年成都王穎聯合河間王顒率軍攻擊洛陽,討伐羊玄之等人,但被長沙王乂屢屢擊敗。304年初洛陽城缺糧,宮廷將領逼東海王奏免長沙王乂,開城投降。長沙王乂被河間王顒將領張方殺害,成都王穎迫惠帝立其為皇太弟,河間王顒為太宰,東海王越為尚書令。成都王穎勝利後,班師返鄴,政治中心北移 。而後宮廷將領陳軫集結各方兵力,挾惠帝討伐成都王穎。最後失敗,晉惠帝被俘,東海王越逃至其封國東海(今山東郯城北),河間王顒將領張方佔領洛陽 。但不久東海王越的親弟幷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及幽州刺史王浚聯合異族鮮卑、烏桓等勢力擊敗成都王穎。張方挾晉惠帝逃至洛陽,擁有關中及洛陽的河間王顒與東海王和解,最後成都王穎被廢,河間王顒改立司馬熾為皇太弟 。305年東海王越在山東再次起兵,西向進攻關中。306年東海王越攻入長安。河間王顒和成都王穎敗走,司馬模佔領長安。東海王越迎惠帝還洛陽,隨後成都王被害,晉惠帝病死,豫章王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由東海王司馬越攝政,八王之亂至此結束。

    ●五胡亂華:天災人禍,少數民族又受到當時士族統治者極端壓迫,內遷諸民族乘機舉兵紛紛尋求獨立謀生,造成五胡亂華 。永嘉亂後士族百姓紛紛南渡自保。其中“能建邦命氏成為戰國者”有十六國,分別是:成漢、前趙(漢趙)、後趙、前燕、前秦、前涼、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南燕、西涼、北涼、大夏、北燕。後世由此統稱16國諸多列國的那段混亂時期為五胡十六國時期。 五胡亂華前北方外族分佈圖,當時外族有匈奴、羯、鮮卑、氐、羌、盧水胡、烏桓、巴人及高句麗人。八王之亂期間,地方勢力不斷膨脹,少數民族中的分裂分子陸續叛變,氐族李雄在益州逐漸勢大,於304年稱王,兩年後稱帝,國號成,與羅尚在巴郡對峙。304年司馬穎遭王浚和司馬騰圍攻,遣匈奴領袖劉淵回幷州發兵支援,劉淵乘機宣佈獨立。308年劉淵稱帝,國號漢,割據山西西南部。由於晉朝在中原解除武備,無力平定叛亂,加上嚴重的自然災害,嚴重動搖了統治基礎。晉室在八王之亂後面臨一場覆亡危機。 劉淵為了要擴充版圖,遣子劉聰攻打洛陽,多次被擊敗。石勒及王彌掠奪關東各州,石勒吞併王彌,脫離劉淵轉戰南下 。310年劉淵去世,劉聰殺新帝劉和自立為帝。同年,石勒經宛城、襄陽,掠奪江漢一帶,隔年北返。當時關東又有蝗災,洛陽缺糧,鮮卑拓跋部猗盧等欲派兵防禦洛陽,司馬越以無糧推辭,並率朝中重臣及諸將東討石勒,懷帝困於洛陽。311年晉懷帝與司馬越的矛盾爆發 ,密詔苟晞伐之,隨後司馬越病逝,王衍率軍歸葬封國。當他東行至苦縣(今河南鹿邑縣)時,遭石勒襲擊,晉軍精銳受屠盡亡,重臣降後被殺。此時洛陽空虛,被劉聰、王彌兵攻破,殺害官員百姓三萬餘人,擄走晉懷帝,史稱“永嘉之禍” 。313年晉懷帝被殺,晉愍帝於長安繼立帝位,劉聰派劉曜持續攻打。316年晉愍帝投降,最後受辱被殺,至此西晉亡 。

    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317年司馬睿在建康即晉帝位,改元建武,中原的西晉王朝宣告結束。

  • 3 # wx低調的小王

    是由司馬氏建立。非常短命。非常混亂的一個朝代。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永嘉南渡,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非常混亂的時期。

  • 4 # 墨香書生

    西晉是一個歷史存在感非常低,奢靡之風盛行,朝廷內亂最終導致“五胡亂華”,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在亂的王朝。

    1、西晉的歷史存在感低

    縱觀整個西晉王朝,僅歷四帝,享國51年,可能是大一統王朝中國祚第三短的(僅多於秦15年,隋37年),除晉武帝司馬炎早期英明神武外,惠帝、懷帝、慜帝等要麼能力弱,要麼沒有實權,成為傀儡。除西晉早期晉武帝結束三國紛爭實現天下一統,恢復發展農業生產全華人口增長到3000萬外,其他真的乏善可陳。

    2、奢靡之風盛行

    西晉皇室、士族的腐朽令人觸目驚心。王愷、石崇的鬥富,司馬炎後宮的上萬妃子,大量的社會財富遭到肆意踐踏,貪暴恣肆、驕奢淫逸已成為一種風氣。官僚們不僅奢侈成性,而且公開搶劫、殺人。

    3、九品中正制的正式形成

    九品中正制源於曹魏,至西晉基本已成型。世家大族壟斷了權力、資源,政治上他們累世高官,相互聯姻,加強權力,經濟上佔有大量土地和人口,不向國家納稅。庶族上升渠道狹窄,很難有出頭之日。

    4、八王之亂

    為吸取曹魏時期宗室勢力弱小導致最終被奪權的教訓,晉武帝司馬炎把宗室大肆封王,封王者多達27人,諸王與地方豪族勢力大肆勾結,並不斷擴充勢力,形成一個個尾大不掉的割據勢力。最終導致諸王為爭權奪利,紛紛叛亂,導致西晉名存實亡。

    5、五胡亂華

    西晉時期,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大量遷入長城以內,甚至出現北方胡族與漢族人口均等的局面。由於中原地區八王之亂常年戰爭,使得長期對西晉王朝不滿的各胡族也趁機叛亂,最終導致西晉的滅亡。

  • 5 # 影視職員

    晉朝(266年-420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馬炎篡魏,建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公元280年滅吳,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1-2]

    西晉承襲中原曹魏領土,統一後又佔有孫吳疆域。東晉隨其疆域的變化而有增減,北界主要在秦嶺淮河一線。

    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 [3]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 [4] 而晉朝時期的農業、商業、手工業等相比較三國時期有了進一步發展。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兩晉的文化走向多元發展,是一個文化開創、衝突又融合的時代,由於儒教獨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學、文學、藝術、史學及科技紛紛出現革新,有些成為獨立的學問。當代思想有由本土發展的玄學、道教及由印度東傳的佛教,士大夫紛紛盛行清談。由於邊疆民族帶來草原文化,東晉則擁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雙方逐漸展開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國號晉朝開國皇帝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被魏帝曹奐封晉公。鹹熙元年(264年),加封晉公晉王,這也是晉朝國號的由來。

    晉朝歷史

    魏鹹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禪讓 [7] ,即位為帝,國號晉,建都洛陽,史稱西晉 [8] 。西晉滅亡後,時任丞相的琅琊王司馬睿受到王氏和中朝勳臣的一致擁戴,於公元317年三月在建業承製改元,即晉王位,改建業為建康,史稱東晉。 [9]

    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 [10] 。266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 [8] 。

    280年,西晉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是和平穩定的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一年(280年滅吳統一結束東漢末期和三國時期總共96年的大亂到291年八王之亂開始了長達298年的五胡十六國及以後的南北朝紛爭)。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 [11] ,領有軍權的諸王紛紛爭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

    316年,西晉被匈奴建立的政權所滅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12] 。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於建康稱帝,東晉建立 [9] ,據有中國南方的領土。漢地世族及平民陸續南遷,形成中國北方僑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東晉初期,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 [13] 。雖然部分士族當權者有恢復之心,前後發動幾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援。

    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決戰奠定勝局 [14] 。謝玄等將領乘勝追擊,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發了北方軍事和政治格局的變化。然而,東晉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亂。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叛亂。譙縱在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平定諸亂,憑藉軍事力量奪得帝位,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1-2] 。

  • 6 # 希爾大大

    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出身於一個名為河內司馬氏的世族,祖父司馬懿歷任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其伯父司馬師官至大將軍、父親司馬昭官至相國,都是曹魏時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而在西晉建立前,曹魏已先於霸府司馬氏控制下在263年滅了蜀漢。265年司馬炎篡魏自立改國號“晉”。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西晉於279年發動滅吳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晉朝本身承接了東漢晚期至曹魏期間的割據局面,地方上世族影響力遠超帝王。如司馬氏一家,是形成霸府政治的世族權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武力控制曹魏朝廷,並篡魏自立。所以司馬炎在篡魏得手後,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便分封了各宗室成員為王,在地方上作為維護皇室的力量。同時又頒佈“佔田令”,限制世族擁有田地的面積和數量。

  • 7 # 書硯觀世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短暫的封建王朝,西晉王朝建朝只有51年。西晉的開國君主司馬炎出身於河內司馬氏的世族,祖父司馬懿乃三國時曹魏的大將軍、太尉、太傅,其伯父司馬師、父親司馬昭都是曹魏時權傾一時的權臣,權勢超過君主。

    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政權而建立,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又稱為司馬晉。西晉代魏後,期間發生西陵之戰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

    滅吳後西晉舉國沉浸在奢侈腐敗的氣象之中,晉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經過長期發展,早就形成龐大的權貴集團。因此自西晉建立,政風十分黑暗、貪贓枉法、賄賂風行、政治腐敗,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中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統治集團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便迅速爆發,西晉短暫王朝就此滅亡。

  • 8 # 經典檔案

    西晉王朝從公元266年開始結束於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另外東晉合稱晉朝。一共傳了四位皇帝,四位皇帝分別是:司馬炎,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第一位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建國後,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並頒行戶調式。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葬峻陽陵。第二位是晉惠帝司馬衷,字正度。西晉王朝第二位皇帝(290~307年在位),晉武帝司馬炎次子, 母為武元皇后楊痴呆不能任事,由太傅楊駿輔政。後來,皇后賈南風謀害楊駿家族,掌握實際大權。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篡位,以為太上皇,幽禁於金墉城。由諸王輾轉挾持,淪為傀儡,受盡凌辱。光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迎回洛陽。光熙元年(307年1月8日),去世,時年四十八,諡號孝惠皇帝,葬於太陽陵。第三位是司馬熾,即晉懷帝(307年-311年在位),字丰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母王媛姬,西晉第三位皇帝。惠帝崩後,司馬熾被扶植為帝,改年號為“永嘉”。在此期間,五胡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建興元年(313年),晉懷帝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享年30歲。第四位皇帝是司馬鄴,即晉愍帝(313年―317年在位),字彥旗,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晉惠帝司馬衷和晉懷帝司馬熾之侄,西晉最後一位皇帝。建興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劉聰殺害,終年十八歲。從這四位皇帝可以看出晉朝是一個分裂、混亂、也是五胡亂華的王朝。也是漢族最艱難的一個王朝,也是一個只有37年的短命王朝

  • 9 # 王帥帥Dave

    西晉王朝從公元266年開始結束於公元316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大一統王朝之一,也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另外東晉合稱晉朝。一共傳了四位皇帝,四位皇帝分別是:司馬炎,即晉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第一位晉朝開國皇帝,晉宣帝司馬懿之孫、晉景帝司馬師之侄、晉文帝司馬昭嫡長子、晉元帝司馬睿從父。建國後,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並頒行戶調式。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諡號武皇帝,廟號世祖,史稱晉武帝。葬峻陽陵。第二位是晉惠帝司馬衷,字正度。西晉王朝第二位皇帝(290~307年在位),晉武帝司馬炎次子, 母為武元皇后楊痴呆不能任事,由太傅楊駿輔政。後來,皇后賈南風謀害楊駿家族,掌握實際大權。八王之亂時,趙王司馬倫篡位,以為太上皇,幽禁於金墉城。由諸王輾轉挾持,淪為傀儡,受盡凌辱。光熙元年(306年),被東海王司馬越迎回洛陽。光熙元年(307年1月8日),去世,時年四十八,諡號孝惠皇帝,葬於太陽陵。第三位是司馬熾,即晉懷帝(307年-311年在位),字丰度,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母王媛姬,西晉第三位皇帝。惠帝崩後,司馬熾被扶植為帝,改年號為“永嘉”。在此期間,五胡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建興元年(313年),晉懷帝被劉聰用毒酒毒殺,享年30歲。第四位皇帝是司馬鄴,即晉愍帝(313年―317年在位),字彥旗,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晉惠帝司馬衷和晉懷帝司馬熾之侄,西晉最後一位皇帝。建興五年十二月二十日(318年2月7日),被劉聰殺害,終年十八歲。從這四位皇帝可以看出晉朝是一個分裂、混亂、也是五胡亂華的王朝。也是漢族最艱難的一個王朝,也是一個只有37年的短命王朝

  • 10 # 慕夏無名

    西晉是由晉武帝司馬炎建立,滅吳之後存在了36年,西晉主要是三個關鍵詞,太康盛世,八王之亂,五胡內遷。

    滅吳之後為開創新的業績,司馬炎以洛陽為中心,在全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使百姓擺脫了戰亂之苦,使國家走上了發展之路。

    但是好景不長,司馬炎也驕奢淫逸起來,由於未能解決政風腐敗、黨派亂起、宗室權力擴張與外族內遷問題,種下日後八王之亂與永嘉之禍的遠因。

    290年晉武帝去世,晉惠帝繼位,外戚楊駿輔政,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愈演愈烈,終於爆發了“八王之亂”。

    各少數族人民內遷後,在漢族的長期影響下,逐步地由遊牧生活向定居的農業生活過渡。魏晉時,西、北各少數族人民向內地遷徙的活動,更加頻繁,而且種族很多,主要有匈奴、羯、氐、羌以及鮮卑五族,史稱為“五胡”。

    當時,在內地不少地方,少數民族人數相當多,如西晉時,關中戶口百萬,其中少數民族佔了一半左右。

  • 11 # 任性命之情

    我印象中可以算超級奇葩的王朝:

    1.第二代皇帝就是個傻子皇帝(太上皇);

    2.有個第一醜後賈南風,人醜還亂權縱慾;

    3.有個被立了廢了5次立了6次的還作為兩個國家的皇后-羊獻容(她賈皇后的繼任者,傻皇帝的第二老婆)

    4.有個爺爺輩去當皇帝,把孫子輩封為太上皇的事情(這個皇帝是司馬倫,太上皇又是傻皇帝)

    5.有個天才太子,長大後只會殺豬賣肉和算卦,最後還被逼的掉糞坑裡死了。(這位是傻皇帝的兒子司馬遹)

    6.亡國的原因不是因為王室衰弱,還是因為王室太強了,每個人手裡都有槍桿子,誰都不服誰,八個王你方唱罷我登場。

    7.剛建國大家就開始講奢靡風,世家大族爭相攀比鬥富。

    8.都喜歡名士文化,喜歡誇誇其談,最看中相貌儀表、家世出身的時期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獅身人面像是埃及人想象出來的還是真有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