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等待黎明日出東方
-
2 # 三里屯村衛生室解運良
優質解答
蝗蟲就是蚱孟.蟲害是暗地窖裡慢慢生出來,在人稀少的地方,五穀成熟的地方,成了蝗蟲養生的基地,越旺越多,就成了蟲害了.
-
3 # 過客匆匆168
主要是由乾旱引起的,乾旱使蝗蟲大量繁殖,迅速生長,釀成災害的緣由有兩方面。一方面,在乾旱年份,由於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為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土中產卵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萬~40萬粒卵。
在乾旱年份,河、湖水面縮小,低窪地裸露,也為蝗蟲提供了更多適合產卵的場所。另一方面,乾旱環境生長的植物含水量較低,蝗蟲以此為食,生長的較快,而且生殖力較高。
-
4 # RC遙控愛好者
人類很早就發現,嚴重的蝗災往往伴隨著乾旱的氣候,中國古代的相關書籍就有“旱極而蝗”的記載,科研人員指出,蝗蟲喜溫暖乾燥,將卵產在土壤中,土壤含水量在10%—20%時最適合它們產卵。
張志剛介紹:“儘管暴發蝗災的原因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但是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環境乾旱肯定是重要原因。厄爾尼諾現象和非洲乾旱的環境為沙漠蝗蟲提供了溫床。土壤含水量降低,蝗蟲產卵數就會大大增加,多的時候可達每平方米4000—5000個卵塊,每個卵塊中又有50—80粒卵,這麼算下來,每平方米就有20萬—40萬粒卵。以內蒙古為例,如果上年為暖冬,次年草原上往往就會發生程度不同的蝗災。”
除了環境溫溼度和氣候,蝗蟲也有自身的成災“硬體”。研究表明,凡是能夠成災的蝗蟲,都是繁殖速度快、繁殖後代多的品種,這類蝗蟲具有明顯的食性大、食量多、擴散遷徙能力強等生態學特徵,而這些特性會直接導致蝗災迅速暴發、不易控防。
此外,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是誘發蝗災的原因之一。張志剛以北方草原蝗災為例向記者解釋說:“在草原上,百靈鳥是蝗蟲的天敵,但是隨著人類對百靈鳥的大規模捕殺和對草原生態的負面影響,百靈鳥已瀕臨絕跡,生態鏈關鍵環節的要素缺失,使蝗蟲沒有了天敵,肆意繁殖。”而興修水利不當、植被管理有失,也會導致蝗災。典型案例當數2003年錫林郭勒草原蝗災。當年,剛剛經過禁牧休牧有所恢復的草原遭遇蝗災,六成以上的京津風沙源草場治理專案毀於一旦。當地農業科學研究機構調查發現,蝗蟲數量激增的地方,正是草原上大片裸露的沙土地。
-
5 # 小宇堂
蝗災是《出埃及記》埃及十災的第八災,人們花了幾千年的時間直到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之下才弄清楚了為什麼沙漠蝗蟲會突然蜂擁而至,形成蝗災。自遠古時代以來,蝗蟲的這種戲劇性轉變一直是一個謎,這就是為什麼蝗災經常被視為神的懲罰。
沙漠蝗蟲通常獨居生活,而且有點害羞,不大跑出來嚇人。但是,它們有時會突然聯合起來共同行動,互相尋找對方,直到形成飢餓的蝗群。這些蝗群可能包含十億或更多的個體,它們每天可以吞噬相當於自己體重的植物,對作物和植被造成毀滅性後果。
蝗蟲群的入侵迅速而具有破壞性。黑群雲在天空中奔跑,產生不祥的日食般的效果。片刻之後,蝗災肆虐,襲擊了其行進中的所有農作物、樹木和植被。可以說,蝗蟲是一種主要的全球害蟲,威脅著農業,影響了至少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沙漠蝗蟲(Schistocerca gregaria)通常在非洲和中東發現,是危害最大的蝗蟲品種之一,因為它們可以覆蓋很遠的距離,造成廣泛的破壞。據估計,世界上有20%地區受到沙漠蝗蟲的影響。大沙漠蝗災每平方公里可容納1.5億蟲口。50萬隻蝗蟲重約1噸,而這1噸蝗蟲一天吃掉的植物相當於約10頭大象,25頭駱駝或2500人的重量。
除了沙漠蝗蟲,還有超過十二種的蝗蟲,影響著各個大陸:
2004年,蝗群,讓茅利塔尼亞損失了一半的作物。
2008年11月,蝗群摧毀了澳洲3.7英里長的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
2016-2017年,南美蝗蟲(Schistocerca cancellata)在阿根廷和玻利維亞出現了60年來的首次大規模蟲口激增。
中美洲蝗蟲(Schistocerca piceifrons)通常在墨西哥蜂擁而至,現在正在毀滅中美洲的其他國家。
2019年中到現在源自東非得沙漠蝗蟲從東非一直禍害到印度
從北非到中國,全球範圍內大約有十二種可以形成蝗群的蝗蟲,覆蓋了世界約20%的陸地。沙漠蝗蟲的單生和合群形式在外觀和行為上都如此不同,以至於在1921年之前科學家們認為單生的蝗蟲和組成蝗群的蝗蟲是不同的物種。蝗蟲的這種轉變通常發生在降雨引起的蟲口數量爆炸之後。在隨後的乾旱中,單生的蝗蟲在較小的剩餘植被上被迫相互接近。
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5-羥色胺這種神經化學物質有蝗蟲的群聚行為有關。這種物質在包括人類在內的許多動物的大腦中都可以發現。
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和悉尼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蝗蟲的身體中部控制腿和翅膀的神經中,存在著5-羥色胺的積聚,這種情況會在幾個小時的時間內導致獨居的蝗蟲,變成了蜂擁而至的蝗群。透過阻斷5-羥色胺的作用,就可以阻止蝗蟲組成或甚至解散蝗群。這似乎可以用來防止蝗蟲蜂擁而至時對農作物的大規模破壞,因為這種威脅影響了世界十分之一人口的生計。
有研究者認為:“蝗群的群居階段是這種生物的某種為絕望而生的戰略,是飢餓造成的。蜂擁遷徙是對尋找新牧場的一種響應。”所有蝗蟲都是蝗蟲,但並非所有蝗蟲都能形成蝗群。蝗蟲是蚱蜢的一種,能夠根據種群密度對它們的物理外觀和行為進行可逆的變化,這種現象被稱為“蝗蟲階段多型性”。這是表型可塑性的一個例子,生物體可以響應環境變化來改變其外觀/行為。
蝗蟲階段多型性最早是由俄羅斯昆蟲學家鮑里斯·烏瓦洛夫爵士於1921年觀察到的。他主要研究了蝗蟲遷徙(Locusta migratoria)和沙漠蝗蟲,並發現在“孤食期”(低種群密度)中,個體的顏色呈綠色,彼此排斥。但是,在“群居階段”(高人口密度)期間,個體相互吸引,形成了較大的具有凝聚力的單元。然後它們長大,代謝率提高,顏色變深,帶有明顯的黃色和黑色斑紋。有趣的是,沙漠蝗蟲屬於沙漠蝗屬(Schistocerca),它既包括蝗群,又包括非群體的久棲蝗蟲。這就提出了許多問題:為什麼某些物種會表現出這種群體行為,而另一些卻沒有?行為和身體變化的基礎分子機制是什麼?環境如何影響這種多型性?研究者們在比較框架中使用了一系列創新實驗,調查了每個問題。
飼養實驗儘管我們對沙漠蝗蟲瞭解很多,但尚不清楚沙漠蝗屬中的其他物種是否能對密度變化做出反應。解決此問題的唯一方法是進行標準化的飼養實驗,其中將這些蝗蟲在孵化場的隔離和擁擠條件下飼養,並在最後一個若蟲齡蟲階段對錶型進行量化(顏色,行為和基因表達模式)。使用此框架,研究者們已經能夠量化多種沙漠蝗屬蝗蟲品種的密度依賴性表型的可塑性。結果非常有趣,因為該物種對密度的反應能力似乎有很大差異。例如,兩個原產於佛羅里達的非群集蝗蟲品種表現出了形態學和行為變化,類似於那些沙漠蝗蟲。其他兩個久棲品種在擁擠時會身體會產生黑色圖案,但行為不會改變。得克薩斯州的另一種久棲品種在擁擠時則根本不會改變顏色或行為。
研究者研究了沙漠蝗屬品種之間的進化關係,發現沙漠蝗是該屬中最早的分離品種。更有趣的是,沙漠蝗蟲是非洲唯一發現的品種,其餘屬(總共約50種)遍佈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研究者認為,沙漠蝗屬的祖先可能與當今的沙漠蝗蟲相似,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六百萬年前透過大西洋透過飛行殖民了新世界。飼養實驗表明,大多數沙漠蝗屬品種具有在擁擠時變色的遺傳能力,因為這是該屬的祖先的生理特徵,但是在整個沙漠蝗的多樣化中,改變行為的能力已經喪失並重新獲得了多次。大多數久棲品種在其自然環境中沒有表現出行為可塑性,因為這種行為不適應它們。此外,三種沙漠蝗屬品種都沒有進化出彼此接近的行為,這表明群聚行為在本屬內有多次進化。
分子機制支撐表型可塑性由於積極的反饋過程而發生群聚。視覺和嗅覺或觸碰的組合可能會觸發行為模仿。當蝗蟲相互接觸時,觸覺刺激後腿上的機械感官受體會啟用感覺通路。將訊號傳遞到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遞質血清素的釋放,這是初始聚集行為的原因。實際上,在最初的物理刺激之後,血清素水平在短短几個小時內迅速增加了三倍。但是,這種增加是短暫的:血清素水平僅在大約24小時內保持升高,然後下降。群聚行為的維持和與群聚有關的生理變化受多種分子和生化途徑控制。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蝗蟲通常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那裡的資源通常不可靠,常可能會出現糧食短缺。有趣的是,食物不足會在沙漠蝗蟲中造成自相殘殺,研究表明,由於這種行為,集體行動可能由此進化。我們對蝗蟲階段多型性的瞭解大部分基於對沙漠蝗蟲數十年的研究,但是尚不清楚這是否可以直接應用於其他蝗蟲物種。
研究者開發了另一種模型系統,以瞭解蝗蟲階段多型性的分子基礎。
研究與蝗蟲和非變遷久棲的蚱蜢之間的進化關係,為了解蜂群行為的演變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中美洲蝗蟲(S. piceifrons)是墨西哥和中美洲最重要的害蟲之一,因為它幾乎每年都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成群結隊。然而,科學家們關於該物種如何群聚知之甚少。研究者們透過在孤立和擁擠的條件下飼養這些蝗蟲,誘導單生和群生階段,並且從該物種以及其他密切相關的久棲品種中產生了密度特異性的基因轉錄組。現在,他的團隊正在鑑定哪些基因在兩個階段之間差異表達,哪些基因對蝗蟲具有特異性,而在久棲的蚱蜢中則沒有。到目前為止,許多對於新陳代謝、免疫系統,與階段轉變有關的細胞過程在中美洲蝗蟲體內似乎高度差異表達,而在其他緊密相關的非群聚品種中則少得多。研究者們計劃透過利用RNA干擾(RNAi)敲除來了解這些似乎對群聚的行為很重要的候選基因的分子功能。希望在未來,能夠對於密度依賴性表型可塑性至關重要的關鍵基因和調控網路有更好的瞭解。換句話說,我們將能夠從分子角度瞭解蝗蟲與蝗蟲不同的原因。
蝗群的適應性優勢是什麼?蝗蟲表現出表型可塑性的一種極端形式,通常會隨著對異質環境條件的適應而演變,而蝗群是這種可塑性的一種極端形式。群居的若蟲顏色鮮豔,有證據表明,至少在群居化的早期,它們以有毒植物為食,這使它們呈現出警告色。在一個小群體中所有個體都顯示警告色是有益的,因為這可以提供保護以防止視覺掠食者。蝗蟲通常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在群體中提供同類相食的機會以獲得必需的營養,這已被證明是蝗蟲集體運動的主要驅動力。
是什麼導致蝗群解散?解散是密度依賴性表型可塑性相反極端的結果,我們稱其為單生相。如果促進群聚相的維持的環境條件不再持續,則可能會發生解散。通常,我們認為棲息地結構是促進單生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與蝗蟲聚集的過程相比,群居蝗蟲解散的過程需要更長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自然界中往往看到大量遷徙的蝗群,但很少見到蝗群消散的原因。是否存在促進單生化的分子機制尚未有定論。
環境因素(例如氣候變化)是否可能導致蝗群蟲口數量增加?
已有研究表明,至少在中國的遷徙蝗蟲和墨西哥的中美洲蝗蟲中,厄爾尼諾現象的頻率與蝗蟲爆發的頻率之間存在正相關。如果通常不利於蝗蟲成蟲的生境由於氣候變化而發生變化,則可以預測蝗蟲將相應地擴大其範圍。實際上,最近中美洲和南美洲蝗蟲的高漲可能與環境條件的變化有關。
我們如何有效控制蝗蟲群?蝗蟲極難控制,因為它們極易移動且不受國界限制。如果你今天發現一個蝗群,那麼現在控制蝗群實際上為時已晚,因為這個蝗群明天將遷移到其他地方。在沒有適當的基礎設施來對其進行調查和管理的情況下,蝗群也會進入許多發展中國家。因此,預警系統和預防性管理對於有效控制蝗災至關重要。由於蝗蟲影響的地區廣泛,因此需要有效的調查方法來確定蝗蟲在哪裡以及它們是否有可能發展為蝗災。如果我們能使它們處於群聚的數量門檻之下,那麼這些蝗蟲將像普通的蝗蟲一樣,對農業無害。
回覆列表
歷史上中國也發生過不少蝗災,大部分蝗災都是在炎熱的夏秋季節爆發,為什麼會發生在熱的氣候環境呢?縱觀歷史,鬧蝗災的年代,正是大旱之年。很多糧食正在生長期就乾枯死了,雜草也在所難免,蝗蟲沒有了食物,只能成群結隊的遷移去找綠色食物,它們就這樣走到了一起,找到一片綠色植物就吃,吃完了再向前進發,這樣就形成了蝗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