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人阿東
-
2 # 鄂硒農技
那麼馬鈴薯腐爛是一種什麼病?發病症狀及預防措施有哪些?據多年栽培經驗告訴我,題主提到的病害能引起馬鈴薯塊莖腐爛的應該是青枯病或者環腐病,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它們的發病症狀和預防方法。
1.青枯病的發病原因:
2.青枯病在田間的表現:
青枯病在馬鈴薯生育的任何時期都可發生,是一種維管束病害。在田間表現為葉片或分枝突然萎蔫青枯,直至全株逐步枯死,但莖葉仍保持綠色,這也是青枯病得名的原因。感病塊莖的芽眼首先表現為褐色,嚴重時有乳白色菌膿溢位。染病嚴重的塊莖切開後可看到壞狀腐爛組織,用手擠壓會溢位乳狀病液,但薯肉和內皮層並不分離,這是青枯病與環腐病的主要區別。
3.青枯病在生產中的危害:
青枯病是一種世界性病害。由於青枯菌喜歡高溫環境,因此在溼熱多雨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尤其嚴重。青枯病發生嚴重地區產量損失可達80%,已成為馬鈴薯的毀滅性病害。在中國,青枯病發生地區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西南雙季混作區和南方馬鈴薯二季作區,近年來,中原二季作區也時有發生。尤其我們恩施地區,十分嚴重。
4.青枯病的防治措施:
由於馬鈴薯青枯病傳播途徑較多,發生的環境條件又很複雜,防治困難,因此生產主要採取綜合措施。
首先,使用抗病品種是最為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之一;其次,建立無病種薯繁育基地,嚴格免役檢測,種植時儘量採收無病小整薯播種,並加強田間管理,實行合理輪作,病株、病土及時妥善處理,防止水源和土壤汙染,避免與青枯病菌寄主植物姜或茄科類作物輪作等。
最後進行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選用農用鏈黴素5000倍液,50%氯溴異氫尿酸可溶性粉劑(消菌靈)1200倍液灌根,每7~10天施藥一次,連施2~3次,有一定防治效果。
5.環腐病的發病原因:
環腐病又名轉圈爛、黃眼圈,病原菌為棒狀細菌。帶病種薯是主要病原,透過切塊用的刀具、運輸器具、雨水昆蟲等途徑可實現病菌的傳播。病菌可在被侵染的塊莖、田間植株上越冬,但不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
6.環腐病的田間表現:
馬鈴薯植株被環腐病感染後,一般從開花期表現症狀。首先葉脈間褪綠,部分分枝變黃,葉緣向上捲曲,最後枝葉枯死。但枯死速度很慢,不是莖葉或一個分枝突然枯死,這是環腐病與青枯病發病時的區別。一般先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病,逐漸向上擴充套件到全株。塊莖被感染後染病組織變褐,嚴重時塊莖維管束環腐爛,呈棕紅色,手指擠壓有乳白色菌膿溢位,薯肉與內皮層分離。
7.環腐病在生產上的危害:
環腐病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北方相對更為普遍。環腐病發病嚴重時可減少30%~60%的產量。窖藏塊莖發生環腐時,輕者爛薯,重者爛窖。
8.環腐病的防治措施:
種植抗病品種,嚴格檢疫,繁殖並培育無病種薯,提倡有條件的地方栽種小整薯,以避免病菌透過刀具及運輸器具的傳播,切塊播種的地方要將主要刀具、運輸器具嚴格消毒,以杜絕病原,減少病原基數。
回覆列表
東東在農村,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首先回答你馬鈴薯腐爛是一種軟腐病,軟腐病主要發生在貯藏期和收穫後的運輸當中。在收穫時間遇到陰雨潮溼天氣或粗放操作,存放時沒注意通風透氣,散溼散熱,就可引起大量腐爛,造成嚴重損失。馬鈴薯軟腐病症狀識別方法
馬鈴薯軟腐病主要發生在塊莖上,也有發生在植株上。病菌透過皮孔和傷口進入塊莖,皮孔被病菌感染時,形成微凹陷的病斑,淡褐色或褐色,一般為圓形水浸狀,直徑為0.3~0.6大小;從傷口感染的塊莖,形成不規則的病斑,病斑凹陷。在潮溼溫暖的條件下,病斑可以擴大變軟,髓部組織腐爛,呈灰色或淺黃色。植株染病後,一般是葉片,葉柄甚至莖部出現組織變軟和腐爛症狀。
馬鈴薯軟腐病傳播途徑馬鈴薯軟腐病在貯藏期遇高溫、高溼、缺氧的條件下容易發生軟腐病。傳播主要途徑是感病塊莖。
馬鈴薯軟腐病預防方法(1)適當安全收穫、貯藏、收穫時避開高溫潮溼天氣,在收穫前7~10天停止澆水,收穫運輸過程中避免機械損傷,貯藏期間注意通風透氣。
(2)合理調茬輪作,使用小整薯播種,避免切刀傳染,播種前晾曬整薯,淘汰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