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當初,唐儉奉詔招降頡利,李靖和李勣覺得頡利會因為放鬆警惕,結果不顧唐儉安危偷襲頡利,並且大獲全勝,李靖他們這樣做是不是不夠厚道?
12
回覆列表
  • 1 # 高天原

    當時頡利可汗戰事不斷失利,已經是苟延殘喘了。但頡利派使者請求歸復於唐朝,其實是在爭取東山再起的時間。於是李世民派唐儉去招降頡利可汗,但出發前李世民就問唐儉可以攻取頡利嗎?突厥一直是唐朝西北邊疆的禍害,在加上歷史原因李世民曾向突厥妥協,可以說是恥辱,所以這口氣肯定是咽不下的。這裡李世民問唐儉意思就已經很明顯了,就是趁頡利可汗殘喘的時候,要一舉消滅掉突厥,解除禍患。而唐儉領會了李世民的意思,早就有了覺悟。李靖趁頡利可汗接見唐儉的機會進行偷襲,只不過也是領會到了李世民的意思,知道李世民不會這麼輕易放過突厥。李靖相當於變相的奉命行事,即使偷襲失敗,李世民也可以完全甩給李靖說是他擅作主張。李靖只不過是替李世民被了黑鍋。以現代的角度來看致同事危難於不顧,確實不厚道。但考慮到時情況,相當於變相的君命不可違,也是無奈之舉。當突厥被消滅後,李世民宴請群臣慶祝,可見是真消滅,假招降。

  • 2 # 使用者3408137630517223

    你這個想法跟歷史上的兩個人物非常像!

    一個是宋襄公

    一個是陳餘

    他們的結局又如何呢?!

    可以翻翻歷史!

  • 3 # 任仁讀史

    兵書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兵不厭詐。敵我雙方為戰鬥需要,會利用並抓住一切戰機,致對方於死地。有時,戰場上的善意是一種婦人之仁,是愚蠢的行為。

  • 4 # 微史春秋

    李靖是作出了身為軍事家最正確的軍事應對。

    一、突厥的求和抱有以求和換時間擺脫危機的想法

    這一點,不用多說,以突厥一貫強勢囂張的風格,難能輕易低頭求和,無非就是被李靖率領的唐軍打的招架不住,暫時認慫而已,先緩過這一陣子再報仇不晚。

    在歷史上以偽降來迷惑對方,以求東山再起是屢用不爽的手段。

    這一點,在前線的李靖是清楚的。

    在後方的唐太宗也是清楚的,

    “以靖為定襄道總管往迎之。又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慰撫。”

    唐太宗明顯是作了兩手準備的。

    “四年,馳傳往誘使歸款,頡利許之,兵懈弛,李靖因襲破之,儉脫身還。”

    從這裡可以看出,唐太宗派他前去和談,不免為李靖創造機會的因素,也許這不是唐太宗有意的,但是機會創造出來了。

    唐儉回來後,因為“助攻”李靖,被升官,“為民部尚書”。

    二、機不可失,李靖善於抓住戰機

    唐太宗派唐儉答應突厥的和談,頡利不免“兵懈弛”。

    而正是李靖突襲頡利可汗,一舉解決突厥問題的大好時機。

    但李靖的部下卻不同意,原因是朝廷已經派人去和談了。

    公謹曰:“上已與約降,行人在彼,奈何?”

    這時李靖表現出前線將領果斷的一面:

    靖曰:“機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輩何足惜哉!”

    促使李靖下定決心的是那一句“機不可失”。

    戰機稍縱即逝,李靖敏銳地捕捉到了戰機。

    至於那句“如唐儉輩何足惜哉”,看起來很冷血,但代價是值得的。

    好在唐儉也是機警的很,乘亂逃了出來。

    前線將領是不能婦人之仁的,戰爭畢竟是戰爭,有些殘酷的一面。

  • 5 # TONGXIANG383

    和敵人將“厚道”?!!

    主席說的好: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送給你,不用謝。

  • 6 # 薺菜糰子

    對唐儉個人而言,不厚道。對手下的軍人以至於整個大唐的子民而言,很厚道。李靖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功名富貴,更大意義上是為了大唐的長久利益。遊牧民族往往毫無信義,唯利是圖,力衰則降,力強則叛,反覆不定。今天收兵,保不齊明年就得再起刀兵,致使邊民生靈塗炭。比如明朝,朱棣打過去蒙古人就逃到漠北或捉迷藏,然後納表稱臣,緩過勁來就有土木堡之變。所以李靖覺得機不可失 時不再來,必須趁你病要你命,才能永絕後患。當然,對中原文明而言,後患是絕不了的,只能多保幾年平安。一方面,野草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匈奴敗了有突厥,突厥敗了有契丹,契丹敗了有蒙古。雜胡穿插其間不可勝數。另一方面,遊牧民族經濟基礎不穩定,一遇天災,不南下劫掠就得餓死,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除了清朝,中原王朝歷朝歷代都解決不了北方問題。清朝的成功,一方面同為外夷,文化上沒有隔閡,能保持穩定的親善。另一方面是滿清把蒙古草原嚴格分封劃分給各部,不得隨意遷徙兼併,力分則弱,限制了蒙古做大的能力。但最關鍵的是,解決了遊牧民族吃飯的問題。手段是宗教,滿清崇信喇嘛教,和蒙古共信仰,則親近。以此為基礎大興寺廟,讓大批人口出家為僧,限制了人口發展。人少了就容易自給自足,有些天災國家也救濟的起,自然不鬧事。扯遠了,退一步講,滿清解決蒙古的基礎,仍然是先打服再調教,所以李靖的想法絕對沒錯,趁著突厥衰弱的良機,先把它幹翻再說!

  • 7 # 花開燦爛願生活如花

    兵也詭道也。其實來說李靖充份的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趁其不備出其不意。以國家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這是一個統帥的責任!

  • 8 # 正史漫談

    要這麼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要對付無賴,你能講規矩?

    其次,唐儉的命是命,那些常年被突厥掠奪、屠殺的百姓,以及在戰鬥中死去的戰士們難道不是命啦?

    突厥人從來都沒有什麼信用可言,不能放虎歸山

    公元600年,東突厥頭領啟民可汗為了感謝隋朝的再造之恩,上表稱隋文帝楊堅為“聖人可汗”,並且表示要世世代代為隋王朝養牛養馬;

    他是做到了,不過他死後,他的兒子始畢可汗一語不合就翻臉,在楊廣最需要他的時候,於公元615年在雁門關突然發動襲擊,差點把楊廣幹掉;

    其後隋朝大亂,突厥人則扶植各股勢力,攪得中原雞飛狗跳;

    唐朝建立後,由於西進長安時曾得到突厥人的資助,李淵對突厥是客客氣氣,送金銀財寶那是相當殷勤,不過突厥人一有不滿意,就仗著往來如風的騎兵優勢,肆意南侵,燒殺搶掠;

    公元624年,突厥人舉國入侵,李世民軟硬兼施、離間分化,雙方達成和親後,突厥人才退去;

    不過突厥人翻臉比翻書快多了,沒過幾個月就再次大舉入侵朔州,唐軍行軍總管張謹寡不敵眾、全軍覆沒;

    其後突厥的掠奪行為幾乎沒有間斷過,每當唐軍擺開架勢,他們立即求和;唐朝同意後,他們轉頭馬上撕毀協議,基本沒啥信用可言。

    最讓人痛恨的是,玄武門之變後,得知李世民剛剛即位,不久前才講和的突厥人喜出望外,立馬把諾言扔到了九霄雲外,組織了20萬大軍直抵長安城40裡,逼得李世民達成渭水之盟、獲得無數財寶後才心滿意足的退去。

    回到題目所講的時刻。此時的突厥為什麼要向李世民投降?只是因為被揍了,希望以此作為緩兵之計,等喘過氣後捲土重來而已。

    對此,李世民當然明白,但他作為中原皇帝,對外既要展示實力,也要顯示仁德,那麼多藩屬國在一旁看著,哪能對外族趕盡殺絕;況且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不允許敵人投降的道理。

    不過李靖是一線的負責將領,政治、外交因素不該他考慮(否則就是踩過線了)。具體怎麼做,完全看他對戰局的判斷,不然為啥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傳統?辦的好,大佬自然龍顏大悅;辦砸了,也有李世民兜底;身為馬仔,本來就要做好背鍋的準備。

    而在當時,趁機將突厥一網打盡,無疑是李靖的最佳選擇。

    當時,得知突厥頡利可汗上表謝罪,李世民安排負責外交事務的鴻臚卿唐儉前去撫慰,並讓李靖率軍迎接對方。而作為常年跟突厥人打交道的老將,李靖等人對敵人的德性一清二楚,於是他和李世勣商量:“頡利雖然連敗,但其實力仍不可小覷,如果他趁機往北逃竄,依託大漠為屏障,到時我們要追那可就難了。現在唐儉已前往,對方正無戒備,不如挑選精騎一萬、帶二十天的乾糧前去突襲,一定能將他趕盡殺絕。”

    李靖的擔心,也正是中原王朝面對遊牧民族的最大煩惱:依託更為領先的生產力、組織紀律,若跟對方硬鋼,中原軍隊向來不怕,最煩的就是對方仗著弓馬嫻熟、來去如風;我進敵退、我退敵擾,找準中原的防守薄弱之處搶一波就跑,那才叫真正的噩夢。因此,現在對方在一處集結,這無疑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李靖作為有責任感的職業軍人,自然不會錯失。

    打仗總會有犧牲,關鍵看值不值得;而跟突厥這種世仇作戰,每位唐朝將士、官員都有義務和職責。如果犧牲唐儉一人,卻能把困擾唐朝多年的突厥一網打盡,那唐儉稱得上死得重於泰山了;假設讓突厥人溜走,今後必定會發起瘋狂的報復,屆時唐朝可能犧牲多少將士和無辜的百姓?

    慈不掌兵,況且李靖的決定正是為了減少今後的犧牲。話說回來,也正是憑這樣雷厲風行、一劍封喉的作戰風格,李靖才成為當之無愧的大唐第一名將。

    好在唐儉最終也順利逃脫,否則的話,他一定會被追認為大唐烈士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身,沒有朋友,想出去玩都沒有人陪,感覺快抑鬱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