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蜂蜜寶貝honeybaby

    培養寶寶自主進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很關鍵的一步,剛開始會很困難,但寶媽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需要給寶寶反覆的練習與嘗試。在培養寶寶自主進食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寶寶感知覺的發育情況,逐步培養寶寶進食的習慣。

    比如,7-9月齡的寶寶喜歡抓握,那我們餵養的時候可以讓寶寶抓握餐具、勺子等,10-12月齡的寶寶已經能撿起比較小的物體,手眼協調的能力也比較熟練了。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他自己抓握著香蕉、小胡蘿蔔塊等食物,讓寶寶嘗試自己食用,不過這個過程中你要細心觀察、照料,不要讓他噎著了。

    一般13個月齡的寶寶願意嘗試用拿起小勺子自己喂自己,這個過程的訓練相對比較長,一般到了18月齡仍然有灑落的情況,這個時候也需要你多鼓勵寶寶,多鼓勵他反覆練習。通常,滿了2歲之後寶寶就能使用小勺自主進食了。這個時間點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讓寶寶學習自主進食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這期間寶媽、寶爸們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鼓勵,且花費一定的精力與耐心去慢慢的培養。大家也需要在開始餵養寶寶輔食之前有這個意識,後續在日常餵食中一點一點的訓練。

  • 2 # 辛小曉

    這需要時間與耐心。

    作為寶媽我來分享下我的經驗。寶寶六個月我們就開始新增輔食了,米粉寶寶不怎麼喜歡吃,開始主要吃各種粥類和麵條。寶寶的餐具都是單獨的,差不多將近一年換一次。最開始肯定是喂寶寶吃,給寶寶脖子圍個小帕子或穿圍裙罩衣都行。我們沒有專門給寶寶買餐椅,先是坐在他自己的小車裡吃,後面是坐在凳子上和我們一起吃,桌子高了就在凳子上放個墊子墊高。

    大概一歲的時候,輔食由稀轉幹,少吃粥,多吃米飯,當然不是強迫寶寶吃,要看他願意吃多少,我家娃娃不吃時就會吐出來。開始在他的小車子裡我是把飯菜都放在他的碗裡,先大人喂一段時間,感興趣後他要自己抓,就讓他自己吃,開始是手抓飯,後慢慢教他用勺子吃。坐在靠椅板凳上和大人一起吃時,他看到桌子上很多菜,自己都要用勺子去舀菜。寶寶吃飯都是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穿衣罩衣只能保證他自己衣服不髒,地上還要鋪上報紙,吃完飯便於收拾,不然飯粒不好掃,還容易粘在瓷磚上。還專門準備帕子給寶寶擦嘴,吃完飯馬上給他洗手擦嘴吧,避免油漬菜湯沾到寶寶嬌嫩面板上起紅點。

    我家寶寶獨立性很強,什麼事情都要說自己做。吃飯說"自己喂",上樓梯說"自己上",掃地要說"我掃地"……現在基本都是自己吃,不過偶爾也有時候不好好吃。什麼事情都要有個過程,還要耐心教,寶寶很聰明的,要相信自己相信寶寶。

  • 3 # 夏日的小玉

    吃飯 這個問題我們來解讀下

    小朋友從1歲以後,媽媽就可以放任他自己獨立吃飯了,但是現在好多媽媽,都自覺餵飯餵了2.3歲,這是為什麼呢,愛乾淨,拍寶寶吃飯不安全,這都是所有媽媽的顧慮,所以我們大大可以放心,我們給寶寶製造一個環境 ,和大人和媽媽一起吃飯,這樣他自己就懂得了奧,我們吃飯了,千萬不要餵了寶寶吃飯拿碗跟著寶寶跑得現象,這樣會適得其反,還有

    給寶寶一個色彩的環境,寶寶對什麼都好奇,所以我們要做得就是引導她的好奇心,這樣吃飯就是變得非常容易。’

    另外媽媽也要特別的有耐心呦

  • 4 # 黑門拾穗

    我家寶寶1歲8個月就會自己拿著勺子自己吃飯了,應該算是同齡人中比較早的。這件事其實說容易也不容易,說難也難,關鍵是父母對孩子獨立吃飯的認識強不強,還有就是培養的過程中父母是否能耐得住性子了。

    以我家寶寶為例,孩子大概1歲出頭手的靈活性就很強了,也是所謂的手的敏感期,見到什麼都好奇,見到什麼都要拿來摸摸,看看,這個時期不容錯過,我是大概孩子1歲5個月開始有意識的訓練孩子吃飯的。

    之前他也是每次看到我餵飯給他,就要抓勺子,有時候我就給他玩一會,還會拿著他的小手幫助他吃幾口,但是感覺很慢,很麻煩,有時候還會被他在飯裡攪來攪去,弄的到處是飯菜,後來看書知道這是訓練孩子吃飯的大好時機,就狠下心來,好好訓練他吃飯,開始的時候每次吃飯前50%都是讓他自己吃,因為剛開始學習獨立吃飯,他吃的那個慢啊,新手媽媽都可以想象,有時候就弄掉身上,流到脖子裡,你就得跟著收拾殘局,看著他吃飯,真是比我餵飯還要麻煩,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學習忍耐的功課了,深呼吸然後告訴自己“他是孩子,要等待,要忍耐!”,等你過了那個著急期,也就會慢慢習慣了孩子的吃飯模式,大概1-2個月吧到孩子1歲8個月的時候,我家寶寶就能很熟練的掌握吃飯的秘訣了。

    現在兩歲多了,98%的情況下都是他自己給自己餵飯,偶爾懶了我就喂一次,也是可以接受的。現在朋友們在外面聚餐和他同齡的孩子很少有自己吃飯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感覺培養的還算比較有成就感。

    總之,孩子學習自己吃飯的過程是對大人的一個考驗,這個訓練在孩子1歲後越早越好,慢慢大人也可以脫離餵飯的苦惱和勞累,孩子也就逐步學會的了獨立。

    一石雙鳥,何樂而不為呢?

  • 5 # 嘉言茶修所

    哈哈,我來答一波我家果果的吃飯史。

    果果六個月開始加輔食,七八個月會坐後每次吃輔食都讓她坐寶寶椅,而且我們吃飯時也會給她準備一些,讓她和大家一起吃飯。後來會走了,人家一聽到吃飯就主動往寶寶椅那跑。這期間都是大人喂著吃的,直到一歲兩三個月吧,她忽然特別排斥大人喂她,什麼都要自己吃,我就給她一個小碗,帶雙柄的那種,小孩兒比較好握。一次給她少放點主食,讓她自己吃。菜的話都是把她能吃的放到離她比較近的地方,這樣她要吃哪個了,會指著讓你夾到小碗兒裡。抓著吃了有兩三個月,主動用勺子挖了,可能剛開始給她的勺子比較小,她盛不住,覺得沒有手方便,就還是用手抓,只有快吃飽了,才拿勺子盛著玩兒。後來有一次無意中讓她用了一次大勺子,人家可開心了,每次盛一勺了都要叫媽媽,讓我看看她的成就。

    由於孩子還小,吃飯的過程幾本就到這裡了。總得來說我家寶寶在吃飯上沒有讓人操過心。

    關於培養她自己吃飯有一些小細節給大家分享一下吧。不要讓孩子單獨吃飯,我會刻意把孩子輔食時間調整到跟大人三頓飯飯點一致,就算有時候知道她不餓也會讓她少吃點。這樣每次家人吃飯都是整整齊齊坐在餐桌旁,這樣孩子就知道吃飯是個神馬意思了。而且我看電視上說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與家人之間的情感。我也確實發現在我家的餐桌上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不要阻止孩子吃飯的樂趣。孩子自己學吃飯的過程其實挺糟心的,因為她會吃的哪哪都是飯。我們家經常後腦勺都是菜花,我也不知道她是怎麼摸到那的。還有的時候麵湯澆到頭頂了,手裡抓著菜就到處亂摸,尤其是頭髮,有一段時間,越是跟她說不要抓頭髮,她越是抓的起勁。還有就是抓我得衣服,她吃一段飯我得一邊兒袖子都是油膩膩的,等等各種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是可以等吃過飯了處理一下就行了,不能因為此而不讓寶寶自己吃飯。寶寶餵飯要吃,這個怎麼說呢,我姑娘偶爾想起她娘了,抓起一根菜,拽著我的袖子就要往我嘴裡塞,說實在的,真的不想吃,但是人家盛情難卻呀,忍著吃了吧。她看到我吃了,高興的咯咯笑。我也知足了。尊重她的選擇,小孩子其實很聰明,她可會自己選了,我們從來都是尊重她自己的我選擇,只要是她能吃的,指那個就夾那個,她的飯很多時候都是菜跟湯跟饃泡在一起的大雜燴,(大人看了很難下嚥),但是隻要她自己高興,想怎麼吃怎麼吃,我們從來不會限制她。還有就是小時候她一會兒了會往下跳,那麼我會問她還吃不吃,不吃了她會搖搖頭,我就知道她吃飽了,然後放她下來。長大點兒了,她吃飽了會把碗放到大桌子上,抱著她的水杯等我們一起收。(這個可能是件大人都是吃完飯一起散場的吧)反正就是不收桌人家不下來。家裡成員要統一,有段時間她奶奶總是怕她吃不飽,端個碗跑著喂,我就跟她說了,吃飯就必須坐寶寶椅,她下來了就不用再餵了。小孩子生下來就知道找吃的,她才不會捨得餓著自己呢。後來她可能看也喂不進去,還非常累,索性就不餵了。小孩子吃飯關鍵是大人比較麻煩,所以只要你能有耐心處理她的這些小麻煩,每個寶寶都可以乖乖吃飯的。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大人的習慣造成小孩不好好吃飯的。多說一句我侄子,在他家我媽天天跑著喂,整天發愁不吃飯,來我家三天改過來了,待了一週,後邊幾天都是一說吃飯就坐凳子等著。會他家後又不吃了。在我家我會給他規定什麼時間段吃什麼,在他家從來都是隨心情的。所以這也沒法說。

  • 6 # 週末好書推薦

    作為一個人帶兩個寶寶的媽媽,我真沒有時間喂孩子吃飯,那麼,我家寶寶是怎麼養成吃飯的好習慣的呢?這要從寶寶半歲說起。

    我們家吃飯都是要坐在餐桌上吃的,大寶半歲剛會坐時,我們吃飯就把她放在椅子上,雙手趴在餐桌上看著我們吃,當時沒有給她買餐桌椅,我和孩子爸爸各坐兩邊保護著,後背給她墊個軟墊,第一次放餐桌邊,大寶就讓我意外的驚呆了~

    她看到我們拿著饅頭吃,自己也用小手拿起一個和自己臉一樣大小的饅頭,放在嘴巴上啃,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她根本啃不到嘴裡,因為饅頭是圓的,她兩隻小手拿著饅頭貼著嘴巴,來回轉,所以,一直吃不到嘴裡,越吃不到,她就越著急,就在這時候我幫她拿著,給她一個角度,她吃到了一口到嘴裡,高興的手舞足蹈!

    從此以後,她就這樣和我們坐餐桌上一起吃飯了,當然,每次都會吃的哪兒哪兒都是飯,特別是吃米飯的時候,全身都粘滿了米飯,但我從不批評她,鼓勵她多吃,就這樣,她學習自己用餐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其實總結成一句話:就是從小養成自己用餐的好習慣。

    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 7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培養寶寶獨立吃飯,從飯桌的戰場開始,正是這種混亂,才能過渡到寶寶真正的獨立吃飯。

    第一:訓練寶寶自己吃飯,從手抓食物開始體驗

    當寶寶會吃手指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試著把磨牙棒給寶寶,訓練寶寶的抓捏能力,日常吃飯的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稍硬的手指狀或片狀食物,可以讓寶寶用手能拿起來的食物,如:麵包片、饅頭片、水果片、蒸熟的胡蘿蔔條等。

    第二:讓寶寶開始接觸各種食物

    寶寶多接觸食物、熟悉食物,能贈增強寶寶對食物的好感,與食物接觸的越多,還能瞭解寶寶對這種食物的喜歡程度,有利於培養寶寶主動進食的習慣。

    第三:讓寶寶開始接觸叉子

    叉子握到寶寶手裡的感覺和磨牙棒是一樣的,都是長條形,寶寶不會牴觸,我們就把食物切成塊狀,方便寶寶叉。

    開始的時候,我們幫助寶寶叉食物,到寶寶熟悉以後,就讓寶寶自己練習叉。其實,寶寶自己叉上了食物也特別有成就感。

    第四:讓寶寶開始接觸勺子

    當寶寶熟悉叉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著手讓寶寶練習用勺子就餐,讓寶寶從米飯開始練習,因為米飯有粘度,不容易掉,可以增加寶寶獨立用餐具的自信心呢。

    第五:讓寶寶開始接觸筷子

    筷子到3歲之前是一定要學會的,我們要對寶寶有足夠的耐心,雖然寶寶哪裡都是飯,哪裡都搞的很髒,但是,我們要為寶寶感到高興,正是這樣,寶寶邁出了他獨立吃飯的第一步!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兒顧問,持有國家高階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樣的育兒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髮、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 8 # 果媽閱讀

    孩子與大人不同,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吃飯是一件有點無聊的事情,孩子會覺得“我就一口一口往肚子裡裝呀,有什麼樂趣可言呢”。對孩子來說吃飯就是這樣的感覺。所以家長在要求孩子坐在餐椅上、堅持吃完全程的同時,多想辦法增加吃飯的樂趣。

    1.用有趣的故事吸引寶寶

    比如我兒子快兩歲的時候,我喂他吃飯,會說一些和吃飯有關的好玩的事:“哎,這一口小土豆進你的肚子裡玩兒去了。哎呀,小米飯喜歡小土豆,也跟著他去呀.…”這樣能幫孩子把吃飯這件事變得不那麼無聊。切記:千萬不要用電視、手機和玩具來哄逗孩子吃飯。

    2.給孩子“玩飯”的時間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吃飯,這會幫他增加吃飯的樂趣,同時允許孩子有“玩飯”時間,要先讓寶寶對吃飯這件事產生好感。吃飯的時候他能玩飯,他就不會那麼無聊那麼牴觸吃飯。玩到一定程度,他自然會渴望用餐具代替手。

    3.離開飯桌就不能再吃飯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離開飯桌就表示吃飽了,不能再吃東西。還可以教孩子說:“我吃飽了,請慢用。”這樣的語言,讓他清楚,吃飯是個有始有終 的事情。孩子一旦下桌,家長一定不要追著喂。

    只要讓孩子有飢餓感,慢慢引導他養成好的飲食行為習慣,孩子就可以獨立吃飯,且吃完全程。

  • 9 # 積木育兒

    媽媽很重視孩子的獨立成長,是件很好的事。您不用擔心,當孩子長到8個月大時就可以開始培養他的吃飯習慣了,所以您家寶寶完全來得及。在培養寶寶自己吃飯之前,您要先有信心,相信孩子總有一天可以學會自己吃飯。

    0-1歲左右的孩子手部探索欲很強烈,很喜歡用手去抓東西、捏東西,尤其是面對材質不同的食物時。您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把“不好好吃飯”看成“手部控制能力練習”,允許孩子各種捏、抓食物,把食物弄得滿桌都是,用勺子時將菜、湯撒的滿桌、滿地,這些讓我們家長抓狂的行為其實都是孩子學習獨立吃飯的必經過程,更是手、手臂力量控制的練習最佳時機。

    您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在一旁給孩子偶爾餵飯,但他的手裡一定要有小勺子,並且是自己去吃。餵飯,可以給2歲以下的小寶寶吃飯時作為輔助,但每頓飯餵飯次數不要太頻繁,這時寶寶還不能很好的使用餐具,防止寶寶吃不飽。當寶寶2歲起,這個行為就要停止了,完全放手讓寶寶吃飯。

    也許寶寶會自己吃一段時間後突然開始不吃了,就想讓您餵飯,其實是孩子在學習獨立的過程中對於家長的依賴行為,我的建議是堅持住但態度要溫和。孩子是敏感的,當家長下決心堅持一件事的時候他是容易覺察到的,您可以在他鬧脾氣的時候抱抱他,接納他的小情緒,但是最終還要溫和堅持地告訴他,他要自己吃飯,幾次下來孩子就會恢復如初了。

    此外,2歲開始也要給孩子立一些吃飯的規矩,比如飯前不能吃零食、吃飯時不能跑跳打鬧等等,規矩裡面還要包括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飯,那麼下頓之前不給任何食物。當您堅持執行規則,不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孩子逐漸會養成一個良好的吃飯習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茬花生用什麼化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