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有哪些細思恐極的事件? 對一些歷史上總是有些事想不明白,比如,秦始皇的不老仙丹,古人的求仙問道,歷史上的事情太多無法解釋了,希望各位大神能分享一下。
8
回覆列表
  • 1 # 東遼河畔獨釣翁

    古代歷史上的這四件事的細節,應該算是細思極恐的

     

    一是”兩腳羊”。李時珍《本草綱目·人一·人肉》:“古今亂兵食人肉,謂之想肉,或謂之兩腳羊。此乃盜賊之無人性者,不足誅矣。”魯迅《準風月談·抄靶子》:“ 黃巢造反,以人為糧,但若說他吃人,是不對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兩腳羊’。”在亂世,許多俘虜都會被當做食物食用,許多女子則更慘,被姦淫後再吃掉。

     

    二是“燭光斧影”。《宋史紀事本末》載: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晉王光義,囑以後事。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俄爾帝崩時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見晉王愕然。連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晉王泣曰:“共保富貴,無憂也。”

     

    三是“帝王之術”。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宋國的君王問他的相國唐鞅說:“我平日裡殺戮的人夠多的了,可是大臣們反而越發不畏懼我,這是什麼原因呢?”唐鞅想了想回答說:“這是因為大王殺戮的人,都不是好人;您只殺壞人,好人自然不畏懼您。大王如果想讓大臣們敬畏,不如不分好壞,不斷地殺戮,這樣,他們朝不慮夕,就一定會怕你。”沒有多久,宋王就把他殺了。

     

    四是“骨節專車”。《國語 魯語》載:公元前494年,吳國攻打越國,把越國的國都會稽摧毀了,得到一節骨頭,有一輛車長(也有說法是需要專車來拉)。

    吳國派使者來問孔子:“什麼骨頭最大?”

    孔子:“大禹召叢集神到會稽山,防風氏遲到,大禹就把他殺死並陳屍示眾,他的一節骨頭就有一車長,這就是最大的骨頭了。”

  • 2 # 文廟山居

    元代人有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同樣元朝還有詩: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元蒙以百萬人的草原民族,茹毛飲血靠馬匹的力量,征戰四方几千萬平方公里面積。他們根本就沒可能,活命佔領區人的生存。一直就是屠殺、屠殺、屠殺。僅以四川為例,宋末全川1千萬人。元蒙立國90多年,終元一代四川僅40萬人或60萬人。

    華人原始社會,人均壽命僅10來歲;奴隸社會也才10多歲;封建社會2000多年,人均壽命始終20多歲。清代達到30歲,到了民國近代1949年,平均壽命35歲。

    所新中國建立之前,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普通群眾說不上怎麼好。人口總數始終在1千萬到5千萬之間往來徘徊。中國歷史上焚燬了多少皇帝宮殿?可能沒有人說得清楚。假設這些宮殿沒有焚破壞掉?說不定幾個華人應該有上一間半間。整個中國 封建社會,老百姓們過不好;統治階級們也是,過不了多久就改朝換代了。

    群眾方面這裡就不去說了。僅帝王方面,如朱元璋當上皇帝后訂立法律,《明史》中有完全的記載,讓後世人把他的子孫後代都養起來。清康熙帝表面上崇拜朱元璋,實際上下旨將朱的子孫,一說幾十萬人、一說二百多萬人,全部殺掉!這裡面兩個方面,都有多少讓人細思極恐的細節?

  • 3 # 行走的荷爾蒙之風2

    一丶西漢劉邦死後 呂后將戚夫人砍去手腳泡在茅坑裡 唐高親時 武則天將王皇后和蕭淑妃砍去手腳 放在大缸裡

    二、五胡亂華時 北方漢人被少數民族政權殺絕 少數民族政權統治者姦淫 亂倫 吃人肉等等惡行令人髮指

    三、蒙元統治時 漢人是最低賤的人種 娶個媳婦 頭一次還必須讓蒙古人睡

    四、漢朝和親匈奴的公主 在單于死後嫁給自己的兒子 兒子死後再嫁給自己的孫子

  • 4 # 谷陽王先生

    古代歷史中,有很多極恐的細節。

    但很多極恐細節是不需要“細思”的,“五胡亂華”給中華大地帶來的災難誰人不知,這需要‘’細思嗎‘’?漢人被胡人殺的差一點點就滅了族,這還需要‘’細思‘’嗎?天下誰人不明白,當時已經到了連‘’思都不要思‘’的危險局面。還有時間“細思”?虧了冉閔,一紙“殺胡令”延續了漢人血脈、華夏江山。

    這樣的極恐細節很多,我今天就聊聊古代歷史中能“細思”的極恐細節。

    1,假如秦王嬴政被叛亂的嫪毐所殺,那大一統的秦國還能有嗎?中國還要亂多久?嫪毐的叛亂對於秦王波瀾壯闊的一生只是小事一樁,但是嫪毐若成功了,那對歷史的程序可謂影響巨大,細思極恐。

    2,假如不是明朝商人陳振龍冒死把一根紅薯的藤條編在籮筐裡,從菲律賓帶回國,明朝都有可能滅了國。因為當時明朝正處在第四小冰河期,氣候災害頻發,糧食銳減,紅薯易活高產。可以說,小小紅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包括以後很多很多年。一念之間,細思極恐。

    3,假如新中國不是靠舉國之力研發出了原子彈、氫彈。那麼還有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嗎?還有新中國長期和平穩定的發展嗎?當時新中國百廢待興,重大專案比比皆是。很多人反對研發原子彈氫彈,覺的它花費巨大、可有可無。論證許久。後來,毛主席高瞻遠矚,一拍定音。後來在看,這項決定產生的正面影響可以說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細思極恐。

    中國千年歷史,能細思的極恐細節太多。

    我們可以感嘆,但不必太認真。

    畢竟歷史不是假如。

  • 5 # 鯨躍

    先說明一點,其實我對漢初歷史並不太熟悉,但《史記》看過一些,主要是非常有名的重要人物,比如皇帝,有名的太后,看過他們的傳記,純當故事看。

    所以很早以前在看到文帝劉恆為代王時有原配王后,還有四名嫡子,但全部死於他登基前後的一段日子且之後完全沒留下任何資訊的時候,就感覺非常奇怪。

    至於這個觀點本身,其實很多專門的研究者應該都想過(那一段話不可能沒注意到,而且劉呂聯姻在漢初是呂后一直所堅持的手段),只是史料太少,推測出來的結論太過駭人聽聞、太陰謀論了,一般學者估計不會採納(但真的很適合本問題,細思極恐!)。

    目前專門研究過代王后及其四子死因,並在學術論文中提及的,我只看到了2004年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鄭曉時的《漢初“誅呂安劉”政變的過程與歷史意義》,現在大陸網際網路上所有關於代王后的問題應該都是源於此文。

    原文章非常長,知網並未收錄,好在很久以前我在學校的時候有臺灣的某個資料庫,就下載在了電腦裡,現在我僅摘錄涉及代王后的部分內容貼在回答最末尾,感興趣又不嫌是繁體的,可以一看。

    ————————————————————————————

    原回答:

    一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就想到了《史記·外戚世家》中關於竇太后一段平鋪直敘的記載,司馬遷似乎在“不經意間”“順帶”提到了漢文帝的原配妻子並不是歷史上大名鼎鼎、在影視劇中威風八面的竇太后,而是另有其人,而且其中似乎還暗藏驚天隱情。

    原來在漢文帝還是代王的時候,他的原配妻子是被稱為“代王王后”的某“不明姓氏”的女子,而且這位“代王王后”還為代王劉恆生下了四位嫡子。

    但非常奇怪的是,在代王被立為皇帝之後到眾臣請求立太子這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四位嫡子竟然全部“病死”,代王王后及其所生四子的生平、姓名全無任何記載,之後也未得到任何追封,這母子五人在誅諸呂前後的漢初是如此重要的歷史人物,可除了司馬遷在寫竇太后時有意無意地提了這一筆(漢書與史記的記載完全一致)以外,竟然好像從來不曾存在過。

    史記中的那段話你若是一掃而過,可能覺得很平常,平鋪直敘的一小段生平介紹,但你要是結合當時的前因後果和歷史背景仔細思考一下,那就真的是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完美符合這個題目。

    這位“代王王后”作為日後做了皇帝的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恆的正室妻子,不記載她的生平事蹟也就罷了,為何連她的姓氏都不提?

    四名嫡子全部在劉恆登基前短短几個月死亡,有這麼巧的事情?

    這麼重要的幾個人,日後竟然完全沒有追封。

    先貼史記原文及重點語句的翻譯:

    竇太后,趙之清河觀津人也。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嫖為長公主。其明年,立少子武為代王,已而又徙梁,是為梁孝王。

    注意上面黑體字的那幾句話:到了代國,代王惟獨寵幸竇姬,生女名嫖,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在代王未入宮立為皇帝之前王后就死了。等到代王立為皇帝,而王后生的四個兒子都相繼病死。孝文帝即位幾個月後,公卿大臣請求立太子,而竇姬生的大兒子在公子中年紀是最大的,就立為太子。立竇姬為皇后,女兒嫖為長公主。第二年,又立竇皇后的小兒子劉武為代王,不久又遷封到梁國,這就是梁孝王。

    這幾句話告訴我們幾個重要的資訊:

    1、漢文帝在做代王的時候,竇太后只是“竇姬”,代王另外有正室妻子“代王王后”;

    2、竇姬生了一女二子三名庶子、女,而代王后生了四名嫡子;

    3、代王后在未入宮立為皇帝之前王后死了;

    4、代王做了皇帝以後,王后生的四個兒子都相繼病死(注意,四子死於代王立為皇帝之後!);

    5、代王后的家世、姓氏一概不知(不提);

    6、代王后所生的四位嫡子,出生年月、生平、名諱亦一概不知(不提)。

    再根據《孝文字紀》及《呂太后本紀》補充一下時間線:

    高後八年七月,高後崩。九月,諸呂呂產等欲為亂,以危劉氏,大臣共誅之,謀召立代王,事在呂后語中。

    (《呂太后本紀》

    硃虛侯已殺產,帝命謁者持節勞硃虛侯。硃虛侯欲奪節信,謁者不肯,硃虛侯則從與載,因節信馳走,斬長樂衛尉呂更始。還,馳入北軍,報太尉。太尉起,拜賀硃虛侯曰:“所患獨呂產,今已誅,天下定矣。”遂遣人分部悉捕諸呂男女,無少長皆斬之。

    辛酉,捕斬呂祿,而笞殺呂嬃。使人誅燕王呂通,而廢魯王偃。

    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復為左丞相。

    戊辰,徙濟川王王梁,立趙幽王子遂為趙王。遣硃虛侯章以誅諸呂氏事告齊王,令罷兵。灌嬰兵亦罷滎陽而歸。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

    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辭謝。再反,然後乘六乘傳。後九月晦日己酉,至長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謁,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代王數讓,群臣固請,然後聽。)

    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

    遂馳入代邸。群臣從至。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大將軍陳武、御史大夫張蒼、宗正劉郢、硃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典客劉揭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不當奉宗廟。臣謹請陰安侯列侯頃王后與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議曰:‘大王高帝長子,宜為高帝嗣。’原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廟,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稱宗廟。原請楚王計宜者,寡人不敢當。”群臣皆伏固請。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計之,大王奉高帝宗廟最宜稱,雖天下諸侯萬民以為宜。臣等為宗廟社稷計,不敢忽。原大王幸聽臣等。臣謹奉天子璽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將相王列侯以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辭。”遂即天子位。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徙立故琅邪王澤為燕王。

    辛亥,皇帝即阼,謁高廟。

    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廟。請立太子。

    有司皆固請曰:“古者殷周有國,治安皆千餘歲,古之有天下者莫長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從來遠矣,......,請建以為太子。”上乃許之。

    三月,有司請立皇后。薄太后曰:“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為皇后。”皇后姓竇氏。

    根據上面的內容,又可以得到以下資訊:

    1、呂后在高後八年七月死,九月諸呂作亂,諸臣誅殺諸呂,且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誅殺。

    2、大臣們“暗中商量”說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都不是惠帝的“親生兒子”,現在已經把姓呂的都殺了,如果留著他們,等他們長大以後掌了權,我們這些人是要被滅族的。言下之意是把他們也全部殺了。

    3、大臣們因為齊王、淮南王的母家都是“惡人”,所以不立,代王劉恆的母親薄氏“謹良”,所以立。於是暗中派人召代王進京。

    4、代王在閏九月月末的己酉日抵達長安,接著幾番“推辭”後即天子位,並於十月辛亥日這一天正式即位。第二年正月,官員們請求立太子。結合前面的資訊,也就是說代王后所生的四位嫡子是在十月至正月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全部“病死”的,且這個時候竇氏仍然只是“竇姬”,那麼也就是說代王后可能死的也並不太久。

    將以上的諸多資訊綜合考量,可以得到幾個可怕的資訊:代王王后及其所生四子很可能死於非命,且死亡原因或許與“諸呂之亂”有關。

    再結合諸臣對於諸呂毫不留情的殺戮手段以及之後朝廷官方對這母子五人諱莫如深的態度來看,恐怕這位代王王后姓呂吧,就是標準的“呂氏女”!

    因為功臣集團絕對不可能接受一位“呂氏女”做皇后,更不可能接受有一半呂氏血脈的皇子在日後登上帝位,誰不怕日後反攻倒算啊。

    再進一步地猜想,這母子五人到底死於何人之手呢?總該不會尚只是“竇姬”的竇氏吧,她還沒這個能耐,或許是功臣集團出於斬草除根的目的?

    但無論如何,劉恆本人的態度實在讓人玩味,他只是同意或者是預設此事,還是為了皇帝之位主動與長安諸臣做了骯髒的PY交易,踩著妻兒的屍體登上的帝位呢?

    以前總有人認為漢文帝劉恆寬仁、仁愛什麼的,若照此推測,恐怕很多人不敢相信吧(司馬遷真夠腹黑的)。

    能在漢初大亂之後穩定朝綱,鬥垮功臣集團,奪回劉漢皇權,死後得到“漢太宗”廟號的人豈能是一般人。

    而那位“呂氏女”倒底是“自願自盡”的呢?還是被丈夫逼殺的?以及那四為小王子究竟是怎麼死的,就都無從查證了。

    除非某天考古學家能找到切實證據,否則以上都只能是帶有陰謀論味道的猜想。

    總之,歷史不忍細讀,細讀必細思極恐啊。

    補充劉邦子孫的情況,劉邦共有子八人:

    劉肥:

    劉邦庶長子,生母為曹氏,是漢高祖的情婦,在呂后嫁給漢高祖之前,她就與漢高祖發生關係,並生下兒子劉肥。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劉肥被封為齊王。

    劉肥的王后(正妻)為駟氏,其兄弟為駟鈞,為平定諸呂之亂立了很大的功,但據說他為人殘暴,反正是不為功臣集團所喜。

    劉肥生育了非常多的兒子,這一支是漢高祖的長房子孫,在漢初地盤最大、勢力最強、子孫極為繁盛。劉肥在位13年,於漢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去世,諡為齊悼惠王。

    劉肥的兒子,見於記載的有13個:劉襄、劉章、劉興居、劉罷軍、劉寧國、劉信都、劉安、劉將閭、劉闢光、劉志、劉卬、劉賢、劉雄渠。

    最有名的是嫡長子、第二代齊王劉襄,在諸呂之亂中,他也是圖謀帝位的重量級選手,勢力最強,大概也正因為如此,才與皇位失之交臂吧,功臣集團能容忍強勢的齊王家族入主長安嗎?

    次子朱虛侯劉章,在平定諸呂之亂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妻子就是呂氏女,所以在長安做內應,暗中聯絡其兄長齊王劉襄。

    劉盈:

    即漢惠帝,劉邦嫡長子,第二子,呂后所生。劉盈有六子:前少帝劉恭、淮陽王劉疆、常山王劉不疑、襄城侯劉弘(原名劉山,曾用名劉義,後改封常山王)、軹侯劉朝、壺關侯劉武(後改封淮陽王)。

    劉恭和劉弘在呂后稱制時先後被立為皇帝,前少帝劉恭後來被廢,處死;後少帝劉弘在位一直到呂后去世後,被朝臣罷黜、處死。群臣宣稱:“劉盈的這幾個兒子並非親生,乃是呂氏的血脈”,遂全部誅殺。總之劉盈一脈絕嗣。

    劉如意:

    劉邦第三子,生母為戚夫人,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受封為代王。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封為趙王,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呂后派人毒死劉如意,諡號隱王,無子,此脈斷絕(呂后最恨戚夫人和劉如意,這一脈應該是全部殺盡,雞犬不留。)。

    劉恆:

    即漢太宗孝文皇帝,劉邦第四子,生母為薄姬,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封為代王,正室王后生平、姓氏皆不詳,生有嫡子四名,於文帝即位後一段時間內全部死亡。

    劉恢:

    劉邦第五子,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封為梁王,被迫娶呂產的女兒為王后。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正月,劉恢的異母弟趙幽王劉友遭呂后幽禁餓死後被徒封為趙王。不久,王后呂氏女毒殺劉恢的寵妃,劉恢因此悶悶不樂,於同年六月,殉情自殺。呂后認為劉恢因為婦人自殺,廢黜其嗣。此脈遂絕。

    劉友:

    劉邦第六子,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陽王。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呂后派人毒殺趙隱王劉如意,改封劉友為趙王。王后(正妻)呂氏女。

    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王后因劉友寵愛其他姬妾,心生妒忌,便向呂后誣告劉友想反叛。呂后大怒,於是召劉友進京,將他軟禁起來,並斷絕糧食,劉友餓死在軟禁之所,以平民禮節下葬,諡號幽王。

    劉友生有二子:長子劉遂,次子劉闢彊。誅殺諸呂之後,劉遂被封為趙王,漢景帝三年,響應七國之亂起兵,失敗自殺;劉闢彊於漢文帝二年被封為河間王。

    劉長:

    劉邦第七子,生母趙姬,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封為淮南王,自幼喪母,一直由呂后撫養長大,因此劉盈和呂后當政時期他有幸免遭政治禍患。漢文帝六年(前174年)“荒唐謀反”,後不堪受辱,自殺。

    劉建:

    劉邦第八子,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為燕王。呂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劉建去世,諡號“靈”。劉建與姬妾生有一子,呂后派人將他殺害,封國隨即廢除。此脈遂絕。

    所以誅殺諸呂之後,還倖存的劉氏子孫本就不多,劉邦的兒子這一輩只剩下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可劉長是呂后撫養長大的,功臣集團會立他為皇帝嗎?

    而劉邦的孫子這一輩,還剩下齊王這一系的劉襄、劉章等人,這一脈非常強勢,且人丁興旺,在誅殺諸呂行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齊王系如果入主長安,將非常不好控制。

    綜上所述,能入得了功臣集團們眼的大概就只有代王劉恆和趙王劉友的兩個兒子劉遂和劉闢彊,選擇餘地並不大,但這兩人的合法性遠不如劉恆,劉恆唯一的障礙可能就是其王后也是“呂氏女”,但不是有一句歪話麼,“男人的夢想就是升官發財死老婆”,在皇位和權力面前,親情又算得了什麼?

    其實唐朝的武氏之亂和漢朝的呂氏之亂,很有幾分相似,呂太后進了帝王本紀,武則天當了女皇帝,但呂家和武家的結果卻有很大不同,原因就在於“革命”是否徹底。

    誅殺諸呂進行地非常徹底,只要姓呂,有任何一絲呂氏血脈,那就不管男女老幼一概誅殺,另一半有劉氏血脈也不行,包括很大可能是惠帝血脈的“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等人。

    所以功臣集團日後幾乎沒有被怎麼清算,因為之後的漢朝皇帝都沒有呂氏血脈,誅殺諸呂成了大漢朝的政治正確,劉氏子孫和功臣集團在這一點上進行了政治利益捆綁。

    而唐朝宰相張柬之、崔玄暐和敬暉、桓彥範、袁恕等人發動的神龍政變僅僅是讓武則天退位,但唐中宗、唐睿宗還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五人只是加速了政權回到李唐手中的速度,這只是一場極不徹底地鬧劇,所以五人很快就被反攻倒算了。

    如果他們有本事學漢初功臣集團將與武氏有關的一干人等不分男女老幼悉數誅殺,再引李唐旁系子孫入繼帝位,結果可能就大不一樣,只不過經過武則天這麼多年的經營,完全沒可能!

    說起來還是武則天聰明,手段高超、毒辣,將李治的子嗣除了她武氏所生的李旦和李顯以外幾乎殺絕了(孫輩似乎有極個別殘餘),並將李家和武氏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所以武則天雖然被逼退了位,但武家完全沒有倒,大概就是武則天吸取了呂氏的教訓吧。

    附《漢初“誅呂安劉”政變的過程與歷史意義》(涉及代王、代王后部分)

  • 6 # 楊秦學歷史

    古代的妾是可以被賣掉的。妾並不是主人家妻子中的一個,而只能算是主人家的物品,是可以被主人和主婦即正妻賣掉的,想想都可怕。

    比較出名的例子就是潘金蓮了。潘金蓮這個人物雖然是虛構的,但她的經歷卻是與當時社會法律規定和現實相符合的。

    潘金蓮自小家境貧寒,為了生計,母親就把她賣給張大戶做了丫環。進了張大戶家後,因為年輕漂亮,很快就被年過六十的張大戶看上了。張大戶家大業大,卻又沒個繼承人,張大戶把潘金蓮收了,勉強算是個妾了,滿心指望她能生個一兒半女繼承香火。

    可惜潘金蓮肚子不爭氣,不僅沒懷上,反而讓年老的張大戶落下了個流眼淚尿不盡尿分叉的壞毛病。張大戶的夫人氣不過就給了潘金蓮一頓毒打,然後逼著張大戶把潘金蓮賣給了租他們家房子的武大郎,這才有了後面的悲劇。

    還有古代的文人墨客,如晏殊、蘇軾等,動不動就把自己的侍妾送給別人,甚至懷了孕也有送人的。晏殊最有名的那首《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就是思念被送出去的侍妾而作的。詞意很美,可是隨便被送認的侍妾心裡可就沒那麼美了

    更慘的妾是在家裡得罪了正妻被賣去青樓的,還有賣給罪犯的,結局就更慘了。

    古代女子本來地位就不高,妾更是能隨手就被人給賣了,所以很多良家女子打死也不願意給人做小妾的。

  • 7 # 閒雲去處

    大家都討論的很精彩,那我換個不一樣的角度,挑戰一下大家固有的認知。秦始皇比劉邦大3歲(下面那位大哥,我很心痛)

    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劉邦比項羽大24歲(怪我咯,下面的說話)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無語......(向上豎箇中指)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劉墉比和珅大30歲(臥槽、這年輕人!)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25日 ),字崇如,號石庵,清朝政治家、書法家。

    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臥槽、這年輕人!)

    紀昀(1724年8月3日 -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嚶嚶嚶......沒錯,我就是個弟弟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

    以上搬運自---百度百科,博君一笑

  • 8 # 僑晉閒人

    1、趙氏姐妹花,漢成帝溺死溫柔鄉,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

    趙飛燕跟趙合德是歌伎出身而權傾後宮,在西漢成帝時期,專寵十餘年,趙飛燕身輕如燕,擅長做掌上舞,趙合德豐滿嬌豔是甜蜜的溫柔鄉,姐妹二人互相唱合,把漢成帝迷的神魂顛倒,為了讓趙合德開心,漢成帝不惜殺死親兒子,最後縱慾過度,死在趙合德的床榻上。

    趙合德跟趙飛燕一直伺候著漢成帝,但是一直沒有孩子,當時王太后已經同意讓趙飛燕做皇后了,但是沒有孩子,這個位置還是坐不穩,宮中有位女官,偶然被漢成帝臨幸,秘密生下一個孩子。

    孩子生下10多天後被趙和德知道了,漢成帝低三下四的求趙合德原諒,希望他能留下孩子一條小命,趙合德不同意,大耍潑婦手段,最後漢成帝抱起孩子,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兒子。

    2、提有一箱的神秘佳人,香妃。

    一位來自西域的絕代佳人,一個身懷異香的女子,在清代後宮中露出獨特的風華,她撲朔迷離的身世,身上的異香,離奇的死亡,以及死後的葬在哪裡都成了一個個謎團。

    香妃是清宮后妃中知名度最高的妃子,容貌絕代,後來身體就帶香味兒,乾隆年間,被捋進皇宮的,乾隆特別喜歡她,冊封他為香妃,不過她不喜歡乾隆,因為她思念自己的家鄉,她隨身帶著刀,不許乾隆接近她。

    乾隆的生母皇太后知道後,怕香妃為了貞潔殺死皇帝,就把她找到自己的宮中,看乾隆不在的時候賜了她一個白綾,讓她自盡了,這是野史記在的,不過據說香妃並不是被皇太后刺死的,而是自然死的。

    3.趙簡子在世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女兒、趙襄子的姐姐嫁給了代國國王,一方面是可以買到便宜的馬,一方面是穩住代國,等待時機成熟再一舉而殲滅之。趙襄子一上臺,就開始了謀攻代國的步伐。 他給姐夫發了一封邀請函,大意是,您的岳父已經上天了,我很悲痛。我知道您也很悲痛,但由於您是外華人,不能到我爹爹墳前祭拜,您一定很失望。我想就在咱們兩國邊境的夏屋山上擺個飯局,我們共同懷念一下您的岳父。

    代王很快就給了答覆:好的,不見不散。 趙襄子非常興奮,趕緊讓人準備整個飯局。飯菜不重要,代華人什麼都能吃,重要的是,派誰去刺殺代王,怎麼殺。 挑選刺客是一件很難的事,趙襄子明白,姐伕力大無窮,刺客必須一擊就中,只要給了姐夫反擊的機會,後果將不堪設想。 趙襄子花了好些天時間來找刺客,但都沒有合適的。正在他苦惱時,有個廚子來找他說:“我願意一試。”趙襄子一看,這人身不滿三尺,眼裡無光,頭髮稀疏,還有些駝背。

    趙襄子很失望,但看在廚子主動為主子分憂的熱情勁上,還是讓他當場試了一下。廚子就拿起自己的工具——一把方形銅勺——在趙襄子面前揮舞起來。舞到後來,幾乎和風車一樣了。趙襄子很滿意,特意找人給他鑄造了一把很重的銅勺。趙襄子又與廚子制訂了刺殺計劃,只等著那場飯局的到來。

    約定的日子很快就到來,一切都準備得妥妥當當。代王帶著五十名士兵來了。 宴會以趙襄子微微的笑和音樂開始。宴會期間,觥籌交錯,賓客盡歡,趙襄子和代王舉杯共飲。酒色尚溫,氛圍十足。 而那個刺客就在代王和趙襄子中間,用他的銅勺盛酒給兩位喝。 代王正吃得很爽的時候,突然聽到趙襄子大叫一聲:好! 代王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那個廚子突然就揮舞起了銅勺。據說,代王的臉馬上成了一堆血肉。 代王一斃命,他帶來的五十位士兵也被趙襄子佈置的人殺掉,整個夏屋山上鬼哭狼嚎。趙襄子慢慢地站起來,望向代地,打了個漂亮的手勢給手下道:開始! 進攻開始了!

    代華人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國王腦袋被人拍了,整個代國陷入了絕望的混亂之中,沒有了權力中心的朝廷亂哄哄一團,大臣們有的主張死戰到底,有的主張暫時投降隱忍,有的要出使晉國討個說法,有的力爭投靠東北的燕國,甚至有人高呼趙簡子之名號啕大哭,對趙襄子的詛咒痛斥更是不絕於耳。

    但辱罵與抱怨不是戰鬥,當然就解決不了危機,趙襄子率領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進了代國,見人就殺,逢人便砍,屠殺進行了一天,代國便宣告滅亡。 趙襄子殺死代王,他那位姐姐悲痛萬分,仰天長嘆:“弟弟殺姐夫,我都不知道該偏向誰,我的祖國代國已經滅亡,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 9 # 賞與罰

    歷史上細思極恐的事情有不少,從出土的一些文物和書記上面記載一件事細事,漢朝酷吏張湯。在他很小的時候,張湯父親也是一名酷吏。一天,他的父親去工作,臨走說,你個人在家看門,不準出去。傍晚時,他的父親回來,一看,家裡只剩一塊當作晚餐的肉不見了,到處找了不見,就問張湯,肉可是你吃了,張湯說沒有,他的父親說,吃了就算了,不要撒謊,委屈的小張湯只好沉默了!第二天張湯的父親像往常一樣回家,看見張湯正在嚴肅的坐在那裡,走進一看一個小凳子上綁著一隻老鼠,旁邊放著一小塊肉,竹簡上還寫著一些字,他的父親拿過一看,大吃一驚,原來小張湯昨天沒吃肉,自己一直在家,被父親冤枉,聰明的他,今天定要查個明白,所以父親一走,開始全屋大搜查,最終發現牆角一個不明顯的窟窿,於是拿來,鋤搞開挖,終於發現家裡那塊肉,老鼠正躺著大睡,一把人鼠俱獲,所以出現剛才情景,他的父親仔細閱讀了小張湯的狀子!不住點頭稱讚。兒子的判決書,真是字裡行間,條理清楚,要是以現在的水平做個普通酷吏綽綽有餘。他含著淚,摸了摸兒子的頭,兒子,爹爹錯了,昨天冤枉了你!從那以後相信兒子,培養兒子,最後長大的張湯也做了一名酷吏,受到漢武帝重用,後來,張湯也成為當時的一位非常著名的酷吏,幫助漢武帝不少忙,漢武帝也信任張湯,給他許多大案都讓張湯處理。還有現在我們的一些古建築,特別是卯榫技術,一根鐵釘都沒有,房子結構能抗擊十級地震。這些細思極恐,佩服古人。

  • 10 # 辛鐵說歷史

    還真有一個,細思極恐,甚是恐怖,關於人性!

    人性是一個最難琢磨的東西!

    嚇人不!

  • 11 # 秣陵校尉

    讀唐史,讀到安史之亂中的睢陽之戰,被張巡的血勇感動之餘,細節每每不忍卒讀,細思極恐!

    “漁陽鞞鼓動地來”,公元755年底,大唐天寶十四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叛,華北平原立時板蕩,叛軍很快佔領東都洛陽,並分兵進攻關中、江淮。

    攻關中的那一路,克潼關,擒哥舒翰,佔長安,唐玄宗入蜀避難。

    進攻江淮的那一路,前後共18萬叛軍,被卡在了睢陽城下(今河南商丘),動憚不得,無法南下江淮!

    守在睢陽的是大唐河南節度副使張巡。

    安史之亂爆發時,張巡還只是個小小的縣令,本一介書生文官。聽到安祿山反叛的訊息,立刻招募義軍,得兵三千,率兵抗敵。

    在雍丘之戰,張巡大破令狐潮部叛軍15000人,斬首過萬。

    在白沙渦之戰中,張巡夜間突襲,破叛軍步騎7000人。

    在寧陵之戰中,破叛將楊朝宗部2萬多人,殺二十餘將!

    累有戰功,756年底,唐肅宗提升張巡為河南節度副使,駐節睢陽,率兵7000,守衛江淮門戶。張巡也已從一介文弱書生成長為一名熟知兵法、奇計無窮的鐵血名將!

    757年元月,叛將尹子琦率胡、奚、漢叛軍13萬進攻睢陽,睢陽之戰爆發!13萬對7千,註定是一場慘烈的圍城戰。

    可張巡奇計百出,在上半場,竟能打成活生生的對攻!

    元月,張巡迎擊,擒殺敵將60多人,斬殺叛軍2萬餘人。

    三月,張巡主動出擊,斬將拔旗,突破叛軍主營,追奔幾十裡,斬3000餘。

    五月,張巡疲敵擾敵,突襲敵營,陣斬叛軍5000多,叛軍主將尹子琦眼睛都被打瞎!

    不過,張巡軍一直被圍,得不到補充,到六月底,睢陽城中能戰之士只剩下不到2000人。已無法再主動出擊。

    叛軍挖壕溝建柵欄,將睢陽城死死圍住!

    張巡,《守睢陽作》:

    接戰春來苦,孤城日漸危。

    合圍侔月暈,分守若魚麗。

    屢厭黃塵起,時將白羽揮。

    裹瘡猶出陣,飲血更登陴。

    忠信應難敵,堅貞諒不移。

    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

    至七月中,糧食斷絕。八月初,城中麻雀老鼠吃光,樹皮吃光,鎧甲皮煮光。於是開始吃人!

    張巡殺愛妾,煮熟,犒賞將士;睢陽太守許遠將其童僕捆綁,交於將士,煮食!吃完主帥的家人,然後是城中老弱婦孺。睢陽城中戰前有戶口4萬餘,城破之時僅剩400餘活人!

    不敢想象那女人心中會是何等絕望?不敢想象那童僕發現自己被捆綁交於士卒,心中是何等恐懼?不敢想象城中婦孺,又該會是何等的哀嚎?

    755年十月初九,睢陽城陷。張巡被俘,不降,大罵而死!

    張巡是食人惡魔?張巡是鐵血英雄?

    張巡以區區7000唐軍,抗叛軍13萬達十個月之久,為唐軍贏得周旋時間,使得大唐江淮繁華之地得以保全。

    城陷七日之後,唐軍收復睢陽,並開始反攻洛陽!

    韓愈如此讚頌張巡:

    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 12 # 一路苟到底

    如果說到古代細思極恐的事情,我覺的應該是“包辦婚姻”和“易子而食”了

    先來說一下“包辦婚姻”。

    大家都曉得,古時候的婚姻是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在成親之前是不會見面的,中間完全憑著媒婆去說,至於是真是假,那就只有媒婆自己曉得了。而婚姻,又恰好是關係到人一輩子的事情,有句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這句話說的就是對女人而言,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嫁錯人。而且,雖然古時候男人可以納妾,但是那也是家庭條件好的人,一般人家肯定是沒有不會這樣的,所以,要是娶的老婆不好,對男的而言,影響也是很大的。可以想像一下,萬一找了個“如花”或者“八兩金”這樣的,那是何等的臥槽啊。在想想要和這樣的過一輩子,我覺得還是直接出家比較好。

    再來說一下“易子而食”。

    按字面意思,就是交換兒子然後吃了。要到一個什麼情況才會這樣啊?“虎毒”還“不食子”呢。古時候,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遇見了大的天災,比如說洪水乾旱什麼的 ,從而導致百姓大規模的流離失所,然後能夠吃的都吃完了。那種災難是我們現在無法想象的。

    幸好,我們現在不用面對這樣的問題,感謝新中國!

  • 13 # 韓I949

    如封神演義所著,妲己所迠之炮烙,蠆盆,剖孕婦之腹以斷男女,斷脛骨以證老壯精膸之枯滿,炮烙以鎮眾臣之口,蠆盆挖一大坑抓毒蛇充塞之中,凡有錯之宮女則裸衣投入,任毒蛇纏繞噬咬,細思之,還有比這更為驚恐的嗎,當然這是演義小說不足為憑,但歷史上暴虐無道,嗜血成性的惡人確實是有的。謝謝。

  • 14 # 販賣歷史

    最細思恐極的莫過於——劉秀王莽昆陽之戰。

    戰前王莽調集幾十萬大軍攻打幾千人守城的昆陽城(一思恐)。

    劉秀在戰前鎮定自若,胸有成竹,卻不見他有任何軍事上的準備。(二思恐)

    戰爭發生之時,王莽軍隊全軍列陣完畢,幾十萬人,威風凜凜、汪洋如海。就在準備攻城時,王莽軍陣中突然出現了多個龍捲風️,士兵被捲走和相互踐踏的,死傷無數。這還沒完,天上突降大暴雨,瞬間形成洪水,衝散王莽部隊,又死了一波。這兩個天災都還沒能完全打垮王莽大軍。更恐怖的來了,天上降下隕石雨,瘋狂的砸向王莽的大軍之中,衝擊波、火、亂飛碎石塊,哭嚎的聲音、殘肢斷臂、屍體,成了戰場上的主流。再加上龍捲風和洪水暴雨,這時昆陽城外就是真真正正的地獄場景!(四思恐)

    反觀昆陽城之中,安安靜靜,沒有受到天災的絲毫波及,大家都圍在城頭靜靜地看著城外發生的一切……(五思恐,最恐怖之思恐)

    昆陽之戰就這樣,在劉秀不費一兵一卒之下完勝!

    此戰過後,劉秀也贏得了大魔導師和位面之子的名號!更有人說,昆陽之戰,是王莽和劉秀兩個超級穿越者之間的較量。

    這是不是歷史上最細思恐極的事情,各位怎麼評價這件事的?

  • 15 # 時光如筍

    有個成語叫做“烹子獻糜”。

    說的是春秋時代齊國齊桓公有個御用廚師易牙。他是中國歷史記載第一個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好調味,很善於做菜。因為他是廚師出身,烹飪技藝很高,他又是第一個開私人飯館的人,所以他被廚師們稱作祖師。王充《論衡·譴告》說:"狄牙之調味也,酸則沃(澆)之以水,淡則加之以成,水火相變易,故膳無鹹淡之失也。"即易牙透過水、鹹(鹽)、火的調和使用,做出酸鹹合宜,美味適口的飯菜來。

    一次桓公對易牙說:"寡人嚐遍天下美味,唯獨未食人肉,倒為憾事。"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卻把這話牢記在心,一心想著賣弄好自己的本事,好博得桓公的歡心。國君何等尊貴,絕不能食用死囚、平民之肉。後來易牙看見自己4歲的兒子,就把親兒子殺了,用自己兒子的肉給齊桓公做湯。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喝到一小金鼎鮮嫩無比,從未嘗過的肉湯,便詢問易牙:"此係何肉?"易牙上奏說是自己兒子的肉,為祈國君身體安泰無虞,殺子以獻主公。當桓公得知這是易牙兒子的肉時,深受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親骨肉,從此桓公寵信易牙。

    為了自己上位,不惜把親兒子宰了,用來做菜,不知這位易牙大廚烹飪親兒子時,心理是不是愧疚,眼裡有沒有淚花!

  • 16 # 褚良文創

    呂后把戚夫人的雙手雙腳砍掉,眼睛燻瞎,裝在罈子裡,頭露出來,披頭散髮,號稱“人豕”。最毒婦人心,可見一斑。

  • 17 # 浮生說歷史

    古代歷史有很多細節,如果仔細想想,可能就會得出很恐怖的結果。比如秦始皇的身世之謎。

    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嬴政的身世其實飽受爭議,這主要是還是因為嬴政的生母趙姬私生活太過混亂。

    趙姬的一生先後有過三個男人,呂不韋、贏異人還有嫪毐。嫪毐是趙姬成為太后之後的情婦,顯然他與嬴政沒關係。

    趙姬是呂不韋的姬妾,呂不韋為了前途才將趙姬送給了贏異人,也就是嬴政的“生父”。儘管趙姬嫁給了贏異人,她並沒有就這樣和呂不韋斷了關係。

    相反地,呂不韋想借助趙姬獲得權力和爵位。他讓趙姬纏著贏異人日夜享樂,就這樣慢慢地耗盡了贏異人的生命。

    嬴異人一死,趙姬成為了太后,年幼的嬴政成為了皇帝。仗著贏政年紀小,呂不韋便放肆地和趙姬偷情。

    直到嬴政長大,呂不韋忌憚嬴政的威力,才找來嫪毐做“替死鬼”。

    正史上說,呂不韋對趙姬的利用就是為了獲得權力。那不如換一種方式思考,萬一嬴政就是呂不韋的兒子呢?

    父親為了兒子鋪路,這個說法仔細思考一下,可能性極高。況且以趙姬私生活的混亂程度,說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這個可能性極高。

    嬴政其實也害怕這一點。如果呂不韋是他的生父,那他就不是正統血脈,這會影響到他在秦朝的統治。

    嬴政知道趙姬與嫪毐偷情,還生下了兩個兒子。嬴政就殺死了嫪毐,和兩個私生子。隨後又逼死了呂不韋。

    可見,嬴政十分忌諱自己的生母趙姬做下的風流事。也沒準,是嬴政也害怕自己的身世真的有問題,所以才迫不及待地殺人滅口。

    畢竟嬴政是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還有這很多雄心壯志等待完成。趙姬作為生母,卻給嬴政的身世帶來了汙點,他自然難以忍受。

    關於嬴政的事情,還有一點,就是在趙姬與嫪毐事情被揭發後。嬴政的第一反應就是殺了趙姬。如果不是諸位大臣攔著,趙姬可能就跟著嫪毐共赴黃泉了。

  • 18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有個成語叫易子而食,出處我記不清了,可能是說在北方,外城被困,城中什麼都吃光了,沒有辦法,就殺小孩子吃,自己的孩子不忍心殺,就換小孩殺,那就是你殺我小孩子吃,我殺你小孩子吃。我當時看到這個成語很吃驚,還有比這更殘忍的麼?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這樣交換也等於食子了。這些孩子剛出世不久,就遭到這個厄運,也太慘了,你就是吃戰死沙場的死屍,也還能說出口,幹出這樣的事?沒人性了,恐怖之極!

  • 19 # 文明沒有起源

    第一,劉邦斬了白蛇,王莽斬了漢室

    歷史就是這麼弔詭,劉邦當年用劍斬殺了一條白蛇,蛇一分為二,而王莽也將漢室斬殺,一分為西漢和東漢,這種巧合細細想來就是古人說的因果,而且恰巧的是,將漢室一分為二的人叫王莽,莽則是蛇的意思,這麼想來,的確是一個細思極恐巧合。

    第二,756年李亨登基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762年5月16日 李亨病死,而在13天之前李隆基也是病死的,如果李隆基沒有死是不是要復位?這裡面的歷史走向問題就會很大,好像有些人必須這樣死一樣。

    第三,華人是象形文字,而其他國家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又是從象形文字部分演化過來。為什麼中過沒有變成拼音文字呢?

  • 20 # 胖胖的橋

    說起讓人細思極恐的歷史細節中,有一事件不得不在這說說了,那就是發生在清朝末的“太平天國運動”,是歷史上第一次發生在以南方興起,蔓延全國的一次農民起義。同樣是中國歷史上由中國政府聯合外國列強一起鎮壓的一次起義。

    自然災害嚴重,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勒索百姓,導致國民矛盾激化,致使勞苦大眾苦不堪言。

    洪秀全和表親馮雲山、族弟洪仁軒從梁發的《勸世良言》中吸取基督教義後進行洗禮,開始傳教吸取信徒、組建力量。由此便開始了與清朝政府武裝對立。初以‘太平’為號,後建國號“太平天國”。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會眾萬人在金田村“恭祝萬壽”,後世人將這一天定為“金田起義紀念日”。3月23日,洪秀全在廣西武宣登基稱‘太平王’, 後改‘稱天王’。

    大家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說讓人恐懼?在歷史上的起義沒有以‘宗教’形式的起義吧,而‘天平天國’就以基督教來教化民眾,然後大量民眾開始信教,建立武裝力量和政府抗衡,在這裡真是讓人擦把冷汗,原來信仰的力量這麼大。要不是後來領導人心不齊,很可能就成功統一中國了,權利太讓人嚮往了。也不會有後來發生一切,不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個“封建王朝”,我們慶幸還是失敗了吧。

    其實“基督教”本來就是從外國進入中國的,以外華人的‘信仰之力’來造華人的反。是我心裡不舒服而已,假如是以“道家”、或者“佛家”的話,可能心裡會好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喜歡吃什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