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思維視覺

    此語出自《論語·里仁》.君子為了道德仁義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僅僅侷限在故土之上,修養不夠的人卻只顧留戀鄉土而不知推行道義;君子敬畏國家的法律政令,避免因為違背道德仁義而身遭刑戮,造成對父母的不孝,對親人的傷害,修養不夠的人卻只考慮是否有利可圖。

    釋義:

    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處,必然選擇在有仁德之人所居的鄰里,小人只選擇有利可圖之地,如升官發財等,以為居處,定居後,則安安而不遷徙。君子有所行動,就想到是否合乎此類典刑人之行,冒險以求其幸,不思慮後果,只貪圖眼前的小惠。

    就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孔子從各自關注什麼的角度做出了評判。他認為君子有“懷德”“懷刑”之心,他們時常記掛著道德禮儀,心中所想的只有仁德和善良。行事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周到,所有的一切都力求合理,擔心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規範。

    而小人所存“懷土”“懷惠”之心,他們心中想的只有自身的那點私利,對一些小恩小惠和個人的利益十分在意,很少有人去關心道德的修養,很少顧及到事情的後果和他人的感受。為了獲得一些利益,即使是作奸犯科,他們也在所不惜。

    君子是以社會道德公義為準繩,是關注社會民生,並以此為言行的準則;而小人則只是考慮自己的事兒,是否影響個人生活,是否個人利益受損,而置社會公義於不顧。

    而這種“鄉土”的私利情節,發展到後面就是“鄉愿”情節。“鄉愿”就是為了利益或者關係,隱瞞真實思想觀點和感情傾向,做一個只要對自己有利,沒有原則,“啥都可以”的老好人。

  • 2 # 華山劍客

    語出《論語•里仁篇》,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現代文意思是,孔子說:“君子心懷的是仁德;小人則懷戀鄉土。君子關心的是刑罰和法度,小人則關心私利。”

    夫子認為,君子有“懷德”“懷刑”之心,他們時常記掛著道德禮儀,心中所想的只有仁德和善良。行事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周到,所有的一切都力求合理,擔心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規範。

    而小人所存“懷土”“懷惠”之心,他們心中想的只有自身的那點私利,對一些小恩小惠和個人的利益十分在意,很少有人去關心道德的修養,很少顧及到事情的後果和他人的感受。為了獲得一些利益,即使是作奸犯科,他們也在所不惜。

    關於君子與小人的區別,《論語•述而篇》再論,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 3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怪刑,小人懷惠。”

    大意是,孔子說:“君子每天想得是修養自己的道德,小人常想的是自己的田產;君子想的是法度、規範、規矩,小人想的是小恩小惠。”

    我們確實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不是否定物質利益,物質利益有其價值,但不是人們的目標,人們的目標是做有價值的事情,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我們一定要把方向搞清楚。

    有修養的君子想法度和規範,意思是要不斷提高對自己的要求,不敢有任何的過失,讓自己有很好的警覺心,以此來保護自己、警示自己、提醒自己,以期對自己的修養有幫助。

    小人不是,他們想的是怎樣鑽漏洞,搞一些利益,小恩小惠。都是在為自己的私利打算。這樣的人是沒有出息的,只是自私自利的追逐物質利益的小人!

    我們閱讀經典,應該牢記聖賢的教誨,認認真真地做一個有修養、有追求的人!不斷反省自己,有偏差立即糾正,讓自己行得正做的端!

  • 4 # 半支蓮6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出自《論語·里仁》。

    一部《論語》更像一部謎書,理解起來像猜謎。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先要搞清楚幾個詞的含義。

    《論語》裡經常提到君子和小人,而本段話似乎在說明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

    按照孟子的觀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司馬光的觀點,“德勝才為君子,才勝徳為小人。”那麼“君子”就是懂得道義,道德高尚的人。“小人”就是不講道德,看中利益的人。

    “懷”,是思的意思。

    “土”,可以理解為土地,封建社會,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可解釋成“私利”。

    “刑”,《韻會》復古篇雲:從刀開聲,剄也。從刀井,法也。法規、規則。

    “惠”即“恩惠”。

    那麼整句話的意思是:

    “君子思考的是德行,小人思考的私利;君子考慮的是規則,小人考慮的是恩惠。”

    君子做事以社會道德公義為準繩,以此作為言行的準則;而小人做事只考慮自己利益,對自己有利的就幹,不利的就不幹,甚至損人利己。

    由此,孔子、孟子、司馬光對於“君子”“小人”的概念是一致的。

    現代人的道德詞典裡依然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這樣的詞彙。“正人君子”依然受人尊敬,是道德的楷模;“卑鄙小人”依然遭人唾棄,是譴責的物件。

  • 5 # 皤腹客

    經文此處之君子小人似當從上文之“士”,“君子”而言,乃士大夫之謂也。小人者非“小人比而不周”之謂,乃“小人如草”之謂,是平民也。

    若明經義之君子謂廟堂之士大夫而言,則“君子懷刑”一句當不作“畏法”解,君子懷德何必畏法。懷刑者懷治小人之刑也。《周禮》:“以五刑糾萬民。”此可為經文釋也。

    《尚書 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此亦盤庚言於“君子”者也。商遷其國,利為損者“君子”也,故傾力沮之,盤庚為言:若能懷刑治民,使其力穡服田,則亦有其秋也,故利未可謂損也。小民重遷,生計在土。《爾雅》“土者田也。”《說文》:“地之吐生萬物是也。”故君子懷德懷刑以治民,民則懷土懷惠亦可矣。

    《集註》曰:“懷惠,貪利也。”於小民不亦太苛乎?小民之懷土貪利正為君子之養也。朱子以小人為少德之人,則君子乃有德者,何有德者常懷刑于慼慼焉?故不從之。

  • 6 # Forest醫生祥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節選自《論語》里仁第四

    解釋: 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心中懷有德行,對身外之物並不執著;而小人就反過來,他們想到的是身外物,這個土是表示身外之物,表示利益。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個刑,也可以做為典型、模範,要想到我為這個世間做什麼樣的榜樣,這是君子心目中所想的。小人想的是恩惠,還是以利為中心。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判斷誰是君子,誰是小人。君子為公,而小人只想自己,為私。

    由此反映了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型別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

  • 7 # 江湖夜雨92

    謝邀。感謝題主提出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這句話出自《里仁》篇,是《論語》的核心,精華,重中之所重,它告訴我們,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實踐仁德,如何受人尊重。看看留美高材生,許可馨傷害民族感情的惡劣言行,你就知道,學習傳統文化的迫切意義。這段話有什麼內涵呢?還需要返回《論語》中,看看語境,看看孔子在說什麼?

    孔子在探討,一個人該如何做事?如何才能擁有仁德,如何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孔子說,追求富貴是人之長情,但是做不符合道義的事,那我寧肯堅守貧賤。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離開人,又怎樣叫君子。孔子也罵人,如果一個人年齡大了,還沒有仁德,那就叫老不死的。

    他在上一章說,君子之於天下,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強調了修煉學問的人,不死板,很靈活,沒有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要拿“義”來衡量。譬如劉邦,前期那些多次背叛他的雍齒等人,他都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他們,到了江山穩定之後,就不行了,只有你有反叛嫌疑,那就立馬誅殺。因此,不管做什麼,要看形勢。怎麼判斷對於錯?關鍵在於義。

    拿出“義”的標準後,孔子才進一步指出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原來,人與禽獸只有一步之差!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懷,思念。懷德,指老是想著人應具有的美好品行。與前面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人,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相照應。小人則老是惦記著自己的土地,土是那個時代百姓最重要的財產,代表私利,這也沒有什麼,關鍵在於上面的“義之與比”,不要損人利己就行。

    懷刑,對規則,法律有敬畏之心。君子堅守做人的底線,有為,有弗為?小人則不同,總想用小恩小惠鑽孔子,為自己謀私利。這就是小人與君子的區別。

    結束語:這一章之後,孔子還不放心,又補充道:放於利而行,多怨。做官,經商,交朋友,乃至做人,如果一位考慮私利,而忘了公義,那就會招來無休止的怨懟,而抱恨終身。

  • 8 # 早安讀書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君子心懷的是仁德;小人則懷戀鄉土。君子關心的是刑罰和法度,小人則關心私利。

    那麼這段話的文化內涵是什麼,我們如何理解並應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呢?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在哪裡?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的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有根基,有志向的去活。君子的根基在於德行,在於公道,在於最基本的遵紀守法。如果這些都無法做到,那麼君子就不會被認為是君子,相反的,會被世人唾棄,或者不被大眾喜愛。

    當然我不是主張大家都做一個被大眾喜愛的人,而是應該要做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在論語中提到的君子,其實就是讓我們學會做好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不代表我們就要縱容自己本性的自私自利,因為私心在沒有約束的情況下,是會被無限擴大的,而如果你的心中又沒有禮制約束,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論語》裡提到的君子與小人是兩種不同的做人標準,這裡面的文化傳播了幾千年,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子孫。

    君子具備懷德懷刑之心做人要關心德行,做到善良。而行事的時候要考慮到國家的法律法規,學會遵守。這一直是我們中華民族弘揚的文化,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學會以德為先。幾千年來的文化影響著華夏子民。從內修德,而從外的話,論語裡提到要學會遵守制度和了解刑罰。

    隨著法律的逐漸完善,大部分人都會被有效的約束起來。君子在做任何事情,都會考慮到行為裡的制度和制約,這是一種自我的約束,這樣做事的風格可以形成做事的底線,而有了底線的人做事才會讓對方放心,也讓自己安心。

    相反的,小人則是更關心自己的私立。對於別人授予的一些小恩小惠和個人的利益非常的在意,他們很少去關注自己內心的修養提升或者道德的底線,他們更關注如何滿足自身的利益而不是首先把規則和德行放在行動之前。

    這樣的行事,不僅容易讓自己走進誤區,更嚴重的甚至會作奸犯科。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跨越了法律的禁區,釀成了一輩子的大錯。

    自古以來,君子是被中國傳統文化歌頌的一批人,為什麼被提倡和歌頌?因為這是一種智慧,是在處事時為他人和社會國家考慮的德行。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後面,考慮到大局的利益,不因一點小恩小惠就放棄自己最基本的底線,而是持續秉承著道德合一,知行合一的原則。

    當代社會,高速發展的經濟讓許多本是君子的人逐漸成了小人,這是社會的錯麼?不是,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君子德行是否能夠不受干擾,是我們每個人心中潛在的小人是否能夠被我們的德行和原則所戰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播需要靠每一位君子的努力,讓君子的精神可以持續發揚。

    我是每週讀三本書的早安,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給我個贊鼓勵一下吧,每天一個文化問答,和你一起探究中國博大的文化。感謝閱讀!

  • 9 # 慧光2787

    這章經文,看似簡單,但讀懂還真是不易。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恵。"分兩步說:

    第一步,應明白經文的意思。理解的關鍵在"懷"與"土"兩個字,其它字不會有多大分歧。

    懷,蕅益大師的解釋是不可告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解得非常妙。君子是不會自誇自吹的,雖厚德,但不顯山露水,顯得平平常常。小人貪求安逸享樂,偽裝得很好,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

    土,朱熹的解釋是"溺其所處之安"。這樣解,很貼切,鄉土即家園,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半遭難。"將家園引伸為安逸,完全說得通。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貪圖安逸享樂。

    第二步,理解經文的意義。蕅益大師直指要害,他說:"見德者不見有土,見土者不見有德;見法者不見有惠,見恵者不見有法。"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不求享樂,不求名利的。同樣,一個貪圖享樂,利慾薰心的人,與他們講儉樸,講守法,無異於對牛彈琴。

  • 10 # 止足居士

    原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大意:君子念念不忘的,是道德的增進;小人念念不忘的,是居處的安樂。君子常常思念的,是遵守法度;小人常常思念的,是獲得私利。

    解義:這一章是闡述君子小人出發點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對精神生命和物質生活之關係的態度也截然不同。人各有所懷,人品的不同有此而見。君子所關注的,是德行的修養,意在正己正人;經常自警,處處小心,以免誤觸法網綱紀。而小人只關注物質和享樂,不注重道德修養,物質滿足便悠然閒適而自得其樂。君子小人,心中所存,趨向不同,歸根結底在於為義(君子)為利(小人)的差異而已。

  • 11 # 玄沙

    就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孔子從各自關注什麼的角度做出了評判。他認為君子有“懷德”“懷刑”之心,他們時常記掛著道德禮儀,心中所想的只有仁德和善良。行事的時候考慮的比較周到,所有的一切都力求合理,擔心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規範。 而小人所存“懷土”“懷惠”之心,他們心中想的只有自身的那點私利,對一些小恩小惠和個人的利益十分在意,很少有人去關心道德的修養,很少顧及到事情的後果和他人的感受。為了獲得一些利益,即使是作奸犯科,他們也在所不惜。 綜觀歷史,就會發現君子小人在這個方面的典型區別。唐德宗在位時期,由於過度掠奪,對士兵刻薄寡恩,結果引起兵變,被迫狼狽逃到奉天,差點被謀反的朱泚殺掉。叛亂平息後,德宗回到長安,用度極為匱乏,開始拼命聚斂錢財。許多地方大員為了討好皇帝,便搜刮民脂民膏,向皇帝進獻財物。當時,江西觀察使李兼每月都要向皇帝進獻,稱“月進”,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更是過分,每天向皇帝進獻,稱“日進”,其他的如杜亞、劉贊、王緯等人,也都拿著國家的賦稅討好皇帝。他們這樣做,一是為媚事皇帝,保全自己的官職爵位,其次也是為了藉機搜刮百姓,聚斂財富。這樣做既是“懷土”又是“懷惠”,是典型的小人做派。 當時有一個官員名叫陽城,他的做法與上述小人迥異。因為裴延齡等人的構陷,唐德宗貶斥名相陸贄,並準備殺掉他。陽城率諫官王仲舒、王歸登、熊執易等人叩闕進諫,求唐德宗赦免陸贄。雖然沒有成功,但名震天下。事後,陽城被降職為道州刺史。在道州,對待官吏民眾,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使社會迅速安定。道州多山,土地貧瘠,生產落後,人民貧窮。陽城便請求國家免除賦稅。朝廷不答應,陽城乾脆不徵收。上司因此多次責難他,他也不在意。為了催徵稅賦,上司派一位判官來監督。為了爭取為民免稅,陽城便把自己囚禁到監獄裡。判官聞訊大驚,跑到監獄了見他。判官等他辦公催徵,陽城便不進州衙,晚上在判官下榻的館舍門口破門板上睡覺。判官沒法,只好離開道州。後來,上司又派人查辦他,那人不願查辦陽城,就在半路上跑了。陽城就是君子的典型,他心懷仁德,匡正朝廷,關愛民眾,成為唐朝政治的亮色。 君子小人的行為差別很大,原因在於內心追求不同。而這種追求,顯然是價值觀的體現。人人都去追求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如果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追求美德和仁義,就會成為君子;如果追求個人私利,就會墮為小人。孔子這裡是在提醒我們,一個人,應該建立正確的、對社會和民眾有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 12 # 朱八戒CC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語出《論語•里仁篇》。意思是:君子心懷仁義道德,小人懷戀鄉土田地;君子關注刑法制度,小人想著小恩小惠。

    君子懷德,是君子有著崇高的道德品質,經常反省自己的過失,不斷地完善自己,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養。君子講“仁義”,以仁愛之心,愛家人,愛天下所有眾生。人人心中都有愛,社會和諧穩定,有序發展。人人有德,善行天下,社會大同,天下為公。

    小人懷土,是一個人總是心繫著家鄉的故土,並沒有長遠的眼光而志在四方。終其一生守著自己的家園和三分土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其實一個人應該積極投身於社會之中,有所理想,有所創造。愛家戀家人都有之,但是還應以自己的事業的發展為己任,這樣才有人生的價值。

    君子懷刑,是君子注重治理國家的刑法和社會的規章制度。治國平天下,既要為政以德以民為本,又要有著嚴格的刑罰懲治,打擊那些不法分子。以法治國,才能富國強兵,才能有著國家的強大和百姓的安居樂業。君子懷刑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有著法制意識,提醒自己遵紀守法。

    小人懷惠,小人總是想著自己的既得利益,唯利是圖,斤斤計較。為了得到小恩小惠,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其實愛財之心人都有之,應該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憑勤勞致富,才能心安理得。不義之財,自食惡果。

    君子懷德、懷刑,是心中的仁德善良,是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違反國家的法律和社會制度。小人懷土、懷惠,是心中只有那點私利,目光短淺。一個人應該有著自己的修為,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自己的人生更充實更有意義。

  • 13 # 南宸溪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

    透過君子與小人行為的對比,給人以啟示:做人一定要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君子,不做小人。

    1、君子心懷仁德,做事的時候會考慮比較周到,力求做到合理、合法。

    君子的內心追求仁德,他能做到客觀公正,是非恩怨都分明。如果將“仁”由個人修養上升到治理國家,就是“仁政”,對待百姓要寬厚,並想辦法讓百姓生活富足。

    2、小人只顧自己生活安逸,沒有仁德之心,自己舒服就好,從來不管別人,腦子念念不忘的都是自己的利益,法律觀念淡薄,他不會安於貧困的現狀,如果長期貧困,他會鋌而走險、胡作非為,個人利益高於一切,最後只能是走向犯罪的道路。

    3、一個有仁德,一個無仁德,一個避害,一個驅利,一個胸懷天下之人,一個心裡只有自己,思維方式不同,人生觀和價值觀不同,這就是君子與小人的區別。

    4、在歷史上,君子和小人同時共存的現象比比皆是,舉不勝舉,其中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德宗,因為發生叛亂後,用度匱乏,他開始拼命向地方政府索要錢財,江西觀察使李兼每月都要向皇上進獻財物,稱“月進”;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更是過分,每天向皇上進獻財物,稱“日進”。他們一方面透過賄賂皇上,來保全自己的官位,另一方面又可以從老百姓身上大肆搜刮錢財。這就是“懷土”和“懷惠”的小人。

    5、而面對同樣的事情,有一位叫陽城的道州刺史,他就與上面幾個小人的做法完全相反,他對待百姓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道州地方多山,土地也不肥沃,老百姓生活很苦,陽城他頂著上面的壓力也要為百姓爭取利益,他不收百姓賦稅,上面多次來催收,他都不見,沒辦法就把自己關到監獄躲起來,後來,上面來催稅的人沒辦法就回去了。陽城就是有君子的代表,他關愛百姓,體恤百姓,為了讓百姓生活得更好,寧願自己受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迪S4和A6L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