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造車人說車
-
2 # 青橘梔
設計開發一個平臺倒不是很難,難的是技術和質量。現在的廠家幾乎都是進口技術,習慣了照搬現用,很難在原有基礎進行研發創新一個新平臺。而且一項技術的人力物力成本過高,很多廠家不願投入。所以就沒有什麼過硬的技術能撐起一個平臺。其實對於汽車來說,平臺開發成本只是一方面,萬一自己研發出來的成果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那麼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功虧一簣。正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所以所有的廠家都不願意去開發創新。所以,設計開發一個平臺確實很不容易。
-
3 # 埃菲爾的落日
這個主要是發達國家對技術的壟斷!還有就是中國的汽車工業起步晚,對技術的研發能力不足!奇瑞自己研發的平臺,主要是收購後的後研發
-
4 # 娛樂神參考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就汽車平臺的設計而言,絕非是紙上談兵的佈局,更重要的是一個汽車品牌或者一個汽車廠商對自己的定位和積累。定位指的是自己的汽車產品面向的消費者。積累指的是研發水平和技術水平。
就國內目前的自主品牌而言,他們深深的瞭解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只要外觀不是太醜,配置看著合適,內飾空間不是太low,再加上營銷和售後再稍微給力一點,就沒問題了。
所以奇瑞也是明白這個問題,因而決定搞轉型,專注技術,在轉型上突出的代表就是剛上市不久的瑞虎3X系列。作為中國產的領頭羊,事實上奇瑞做的很不錯的,即使有時候不被消費者所接受,平心而論,眾口難調,哪一家廠商都有優點和缺點。相信奇瑞也會越做越好的。
-
5 # 蛋說汽車
首先,來說一下這個平臺:
用我小時候玩過的四驅車玩具來解釋,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求,組裝出不同的車款形式:比如,換個馬達,換個輪胎,導輪啥的。
聽上去高大上的平臺,原理就是如此:先把零件規格各方面確定好,跟玩四驅車玩具一樣去拼各種車型。
只是現代的汽車平臺複雜程度很高,但,只要確定了主要零件規格,再確定好各個部件位置等,就可以利用現代工業技術進行各個車型款式的生產:
最出名的就是大眾的MQB平臺,同一個平臺,能生產出大眾Tiguan,也能有奧迪TT這樣的小跑車。
在中國產品牌中,奇瑞率先發起新的工業標準,開始研究平臺,終於推出TX1:
T1X平臺是奇瑞進入戰略2.0時代後,遵循V字型正向開發流程,融合捷豹路虎、觀致技術,由國際化團隊傾力打造的專業SUV平臺。T1X平臺基於對主流消費群體的精準定位,融合奇瑞建立正向開發流程中積澱的深厚技術儲備,形成了先進的平臺架構和柔性頻寬優勢。代表奇瑞目前造車最高水平的瑞虎7,是奇瑞T1X平臺開發的首款車型。
第二款車就是,最近在風頭的瑞虎8.
除此之外,還有吉利與沃爾沃聯合的,CMA平臺,領克品牌與沃爾沃XC40就誕生在這個平臺。
研發一個平臺,需要資金,技術,時間的積累,中國產車大廠們,需要多加油哦!
-
6 # 愛上現實80307138
奇瑞充值成功 你開過奇瑞車沒 虎7沒虎5大 QQ6像北方大饃饃 還平臺不平臺 整個車系亂滴一團糟
-
7 # 並非懂車
作為汽車研發工程師,必須來聊聊這個話題,以免大家被那些所謂的“車評人”或者“工程師”矇蔽了雙眼。
對汽車知識比較感興趣的,給個關注吧
首先糾正下“只有奇瑞有自己的平臺”,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都是有平臺的。最早的平臺化應該還是長城做的,騰翼C30和C50,這兩個車我在奇瑞的時候做過拆解,拆解後發現平臺化做的很好,成本優勢很大,所以當時也是佔據了自主A級車的銷冠,很多廠家買回來拆解研究。
奇瑞準確的說是2010年之後才開始做平臺化的,M1X,M3X平臺,T平臺,A平臺,NEV平臺等,那年的奇瑞極其的混亂,研究院離職率超級高,我也是其中一員。
吉利也有自己的平臺,不過都是沃爾沃的功勞,雖說是CEVT中歐汽車研發中心,現在叫領克,其實都是沃爾沃的一幫人跳槽到CEVT做好CMA平臺後大部分選擇回到了沃爾沃,目前吉利老的車型就別提了,確實沒有平臺,連標準的開發流程都沒有,現在主要有依賴沃爾沃做的BMA,CMA,DMA,即將亮相的沃爾沃SPA吉利版本。當然還有吉利的SEA浩瀚電動平臺,話說建平臺有多難,其實有錢都可以搞定。
長城最近做的檸檬,坦克也比較火了。
下面結合我在奇瑞的親身經歷來說說平臺設計有多難。
首先這需要有個大的戰略規劃,發動機,底盤,變速器同時做好規劃。在我做奇瑞第一款平臺車型艾瑞澤5的時候,從最早的1.2T,1.0T,1.6到後來的1.5L和1.5T。
拿發動機做個例子,在平臺化開發的時候考慮最多的就是幾款車通用,並且可以有效減少試驗驗證,減少成本,縮短開發週期等。
那要把一款發動機從結構上佈置在多款車型上就是個挺麻煩的事情,何況再加上要充分考慮效能,那就更難了。
我記得我光做汽車空調相關的佈置就做了五六十頁的方案。
平臺開發的大概流程就是,大方向戰略規劃,開始預研發,也就是研發工程師全力分析可行性,成本可行性,質量可行性,計劃可行性,推翻再推翻後確認最終方案,大概要花3年左右的時間確定零部件的資料方案,接著做零部件的單體試驗,我們叫DV,零部件試驗都通過後,再接著開始在首臺車型驗證,奇瑞M1X就是在艾瑞澤5上做的驗證了,光軟模(非正式模具)工程試驗車就花了上億,大概造了100多臺,接著對試驗車做各種各樣的效能驗證,如耐久,可靠性,高原,高溫,高寒,鹽霧等等。同步會開始驗證造車工藝,從小車間手工裝到慢慢進入總裝車間走正式的裝車工藝把車下線。最後所有指標達標後SOP,儲備銷售車輛。大概SOP加3個月開始賣車。整個過程大概需要5到6年。所以你可以看見艾瑞澤5是2016年才上市的,其實研發部門早在12年之前就開始了,在研發之前還有戰略規劃部門的辛苦工作。
說了這麼多,給個贊給個關注吧,這是工程師最卑微的請求了
-
8 # 少冰奇瑞犬
奇瑞也不能叫平臺,他所謂的平臺都是奇瑞水軍自己認為的。首先少冰評車就是奇瑞自己養的哈士奇,他說的“只有奇瑞有自己的平臺”完全錯誤,奇瑞是真的沒有自己的平臺,直到2010年奇瑞才開始靠逆向東拼西揍的所謂平臺。而吉利,長城,比亞迪,長安都是有平臺的。最早的平臺化應該還是長城做的,騰翼C30和C50,這兩個車我在奇瑞的時候做過拆解,拆解後發現平臺化做的很好,成本優勢很大,所以當時也是佔據了自主A級車的銷冠,很多廠家買回來拆解研。
吉利也有自己的平臺,不過都是沃爾沃的功勞,雖說是CEVT中歐汽車研發中心和沃爾沃聯合研發,其實都是沃爾沃的一幫人到CEVT做好CMA平臺現在主要有依賴沃爾沃做的BMA,CMA,DMA,即將亮相的沃爾沃SPA吉利版本。當然還有吉利的SEA浩瀚電動平臺,話說建平臺有多難,其實有錢都可以搞定。
-
9 # 阿牛帶你回鄉村
謝謝你的提問,不好意思,首先我要反駁一下,這是個偽命題。因為問題非常侷限。任何一個車企走到今天,從設計,到量產,在到華人認可,這個迴圈並不是一個奇瑞能主導的,自主品牌走到今天。給國外車企不亞於一場升維打擊。記得那年感動中國,奇瑞的中國心,讓華人何其自豪,國外車企漫天要價的時代一去不返。長城,長安,吉利,比亞迪,到現在也是華人購車的標杆。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沉睡的巨象,甦醒了
-
10 # 江南一劍情
平臺化真的很重要,雖然我只是做汽車座椅開發的,我們公司已經推出了平臺化座椅,我們都知道汽車座椅是汽車內飾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安全性,舒適性,外觀等要求都很高,而且隨著座椅功能不斷增加,例如通風,按摩,加熱,這些功能都需要時間去驗證,所以推出平臺化日益重要,縮短了開發週期,降低了開發費用以及一系列的試驗費用,同時也降低了質量風險,但是平臺化需要強大的技術積累,以及整個公司的戰略規劃,否則都是紙上談兵。
-
11 # 匆匆那年dwq
就奇瑞有自己的平臺設計?估計奇瑞早一點吧,現在長城,長安,吉利的汽車平臺設計在自主應該是最強的,看銷量就知道了!不要聽水軍說奇瑞才在踏踏實實研究車!真有這麼牛逼,銷量就不會這麼點了!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都不是傻瓜,會從各方面分析後買最合適自己的車。
回覆列表
首先要指出提問的一個錯誤,目前的國內主流自主品牌都是有自己的生產平臺的,並不是說只有奇瑞才有自己的平臺。對目前國內的自主車企來說,重新設計一個平臺不難,都有能力實現,但是設計一個新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很多的,下面就列幾點:
1、 一個新平臺的誕生,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億,衝壓的鈑金改造要花錢,焊裝到噴塗再到總裝可能都要增加對應的平臺生產線,這些投資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如果不到萬不得已,一般是不會開新平臺的;
2、 新平臺的不可預測性,一個新平臺誕生了,但是這個平臺的車是否能賣得好?如果新平臺的車市場反饋不好,車子賣不出去,那這數十億的投資可就打了水漂了。所以更多企業寧願對現有汽車平臺進行升級改造,因為現有平臺已經過市場考驗,新車出來銷售情況也不會太差,退一萬步,哪怕車子真賣不出去,這個平臺還可以生產原有車型,至少不會虧損;
3、 新平臺的風險性,新平臺的產生,對應的很多汽車零部件都需要大改,配件供應商為了配合新平臺車型,可能會重新設計製作配件,這些配件也沒經過市場考驗,新的東西,誰也說不準是什麼狀況,萬一配件出現質量問題,這個損失都是不可預估的。
所以汽車企業在建廠的時候,就已經做過長遠規劃,未來要造什麼價位的車,就設計什麼樣的平臺,後續的新款車型,透過對平臺的小改和簡單升級就能實現,這樣才能實現盈利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