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分享經典源於生活

    宅在家裡時間久了,大人如果沒有安排好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他們會感覺枯燥無味,對他們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管教要有張有馳。該教育的的時候應該像嚴師一樣,該放鬆的時候讓他們痛痛快快的玩。家長們既是孩子的衣食父母,也是他們的好夥伴。

    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按時起床、睡覺、吃飯;

    給孩子制定一個每週學習計劃表,堅持學習;

    堅持鍛鍊,如跳繩、跑步、仰臥起坐;

    父母親人陪孩子一起玩、給他們講故事、做遊戲,在陪他們一起玩的過程中可以給他們講講安全方面的知識,防騙呀、觸電、溺水……;

    參加家務勞動,像整理自己的房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清潔衛生,做小幫手。

    良好的習慣要從小養成,所以小時候父母家長的教育引導很重要。

  • 2 # 我家有學童

    第一,如果孩子是低年級學生就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一個每天的作息時間表,包括學習,讀書,運動,日常遊戲,看電視和自由支配時間。如果孩子時高年級就要求孩子自己制定,家長可以適當指導。

    第二,制定好計劃之後希望家長能夠督促孩子,按計劃表執行。每天勞逸結合,切忌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堅持幾天之後孩子的生活就會有規律,而且孩子每天勞逸結合,不會覺得枯燥。

    第三,因為是天天宅家,遊戲活動家長可以多和孩子做一些親子互動,比如,下棋、玩紙牌、一起做手工、成語接龍,古詩搶答等。父母儘量多參與,多陪伴,畢竟平時陪孩子的時間沒有這麼充裕。

    第四,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從自身做起,適時的放下手機,多讀書,給孩子做個好榜樣,時間久了習慣就慢慢養成了。

    第五,不要指望孩子自覺,孩子的好習慣都需要家長的陪伴與監督。

  • 3 # 七彩丹霞濤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豐富孩子宅家的生活,重在引導,互動。不要經常指責,和安排。我身邊有些朋友,孩子還沒到寒暑假,不和孩子溝通交流就已經給孩子安排好了假期要怎麼做,做哪些事,不管孩子願不願意,都讓孩子強行執行,孩子做錯了就是大吼大罵,但是,對自己確很放縱,從來不給自己做計劃,這樣的孩子逆反心裡特強,以後總是會對著父母做。我身邊還有個朋友,他們兩口子平時生活習慣特別規律,他們平時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有計劃有步驟的去完成,在他們的影響下,她們的孩子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們經常主動和孩子溝通,經常帶孩子一起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提高實踐能力,真的很棒。說實話,孩子是父母的縮影,不要總認為孩子這不對那不對,反過來,家長做對了嗎?

  • 4 # 教育新時論

    今年這個春節過得可真不一般,大家都宅在家裡,共度難關。可讓不少家長憂心的是,假期延長,如何才能更好地安排孩子的學習,指導孩子獲得良好的生活習慣?

    首先,指定計劃,按部就班

    不能因為假期延長而讓孩子無所事事。幾天前,各地推出了“停課不停學”的網上授課,雖然家長和孩子們的意見不一,但是不可否認,至少這種學習方式,推動了孩子進入相應的學習狀態。每天上課的內容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心理健康及思想道德等等。對於不太自覺的孩子來說,這也算是一種鞭策;而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其實,這些內容是無法遠遠滿足需求的。

    所以,不管孩子現在是啥情況,一定規劃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不能想到哪做到哪,同時還要給任務約定一定的時間,不能無限制地拖延下去。透過設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做好了,多給予一定的鼓勵,做得不好,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改進的方案;

    其次,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做好親子活動

    孩子做事缺少主動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引導,凡事要以身作則,做好示範。比如,孩子不愛學習,那麼,我們就要先做好表率,主動學習;孩子不愛運動,我們就陪孩子一起運動,比如跳繩、打乒乓球、摺紙手工,各類親子小遊戲等等,只要家長願意想辦法,其實宅家生活不會那麼無聊,關鍵是自己的心態要好,同時自己願意想辦法,生活不會那麼無聊和單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中梁山派系中登雲山派系的實力處於什麼地位?